语文教师观课报告
我们眼下的社会,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师观课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师观课报告 篇1
这学期,我一共听了19节课,这些优秀课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不少课我现在还能回忆起来,比如邓颖芳老师的《早》、张冬香主任的《海伦凯勒》、张福新主任的《天游峰的扫路人》、袁红萍老师的《放小鸟》以及刘义明主任的《荷花》。他们在课堂上成熟与老练的教姿、教态、教风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的思维的也很活跃。还有夏俊老师在上《沙漠中的绿洲》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让我很震撼,在他的课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他们的课堂之所以精彩,离不开他们平时的积累。我在惊讶羡慕的同时,更要学习他们的平时的不断默默付出与点滴积累。
第一,备课的精心和设计的新颖给了我很大的震撼。邓颖芳老师的《早》,精心预设,一堂课都在引导学生体会“早”。听完刘义明主任的《荷花》我才认识到这篇文章原来也可以这样设计的,那黑板上的绘画更让我佩服!使我明白一切的手段都可以用来服务语文的教学。
第二,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老师仅仅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让学生自由畅谈,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比如,夏俊老师在《沙漠中的绿洲》中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分享自己喜欢的声音。学生各抒己见,积极性很高!
第三,注重反复朗读。好文章是用来读的,老师都把朗读当作理解文章的必要途径,借助朗读反复欣赏感悟文章的语言美。比如:夏俊老师在《沙漠中的绿洲》中让学生反复诵读描写环境的句子,在朗读、点评、再读的过程中体会语言的魅力,学生从中也深刻理解了文章的内涵。在《天游峰的扫路人》中,张主任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天游峰高、险、老人扫路那么轻松的句子,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体会到了课文中的人物的性格以及语言的描写手法,并用自己的语言再现了人物的性格。袁红萍老师的《放小鸟》更是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中掌握所学,并拓展了学生的想象力。
第四,注重有效地延伸,领悟其义。在拓展延伸这一部分,张冬香老师上《海伦凯勒》时为大家出示了一些课外诗歌,并让学生自己写写诗,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能力,也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和兴趣。让学生更加深刻透彻地体会到了海伦凯勒的不自卑不放弃、坚持不懈、乐观向上。我想课堂上只有教师的精心指导才能造就课堂深层次的延伸。
第五,就是老师课堂上个人魅力,有人曾说过:教学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在上课时,这些老师的语言魅力深深的折服了了我;印象最深的是课堂教学评价的语言。新课改提倡“多鼓励、多表扬和多肯定学生,帮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树立深入学习和研究语文的信心。老师和学生都是评价的一员,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能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得失,反思自己的行为,改正自己的缺点,学生的'这一过程是他们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过程。”对学生回答问题或对其课堂表现进行评价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评价是否科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她们的多维评价:“虽然你说得不完全正确,但老师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和胆量”“你说的观点很有创见,非常可贵,老师想请你再响亮地说一遍”“这个地方你再读上一遍,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和发现”。这些评价,比较温和而又传达了希望传达的信息;同时,其激励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在课堂上用我们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去激励学生,只要用心去做我们都能办到的。
作为一名稍显稚嫩的教师,我一直苦于课堂语言,尤其是对学生的评价。而在这一环节中,这些老师也都对学生的回答做出了相应、合理的评价。
听了19位教师的课之后,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当在课堂上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让他们从小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上慢慢地培养学生合作讨论的方式,使自己的课堂教学不断地充实。
总之,这学期的听课学习,让我对自己平时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反省和更高的要求。我将要多对比,多反思,提高自己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不断学习,博采众长,提升自身素质,并珍惜学习机会,学习百家之长,积淀教学素养,使自己不断成长。
语文教师观课报告 篇2
一.春风拂面(导入部分)
这是一篇议论文,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比较陌生,因此新课导入部分是至关重要的,怎样让学生很快地进入文本,使他们接近文本,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这是值得我们执教者思考的。而老师的导入就像一阵春风一样,令学生神清气爽。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许多学生们熟悉的名人,立刻渲染了课堂的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情感体验立即被这阵春风唤醒。就像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老师曾说过“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前提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要变处处牵着学生走的教师主宰式,为顺着学生的学来“导”的启发引导式。”曹老师的课堂正是这句话的体现,老师在课始从科学家的不懈努力说起,让学生自己产生疑问“真理是怎样诞生的”,并对课题简单理解,其实就是对文章主要观点有了初步的了解,也为学习下文做好了铺垫。
二.春雨如丝(词语教学,方法渗透)
纵观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人文感悟大大超过了对语言文学的感悟。有的教师甚至把语文教学中最基础的语言训练抛到了脑后,或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词语教学是语言训练中的重头戏,如果没有扎扎实实的词语训练,那精彩纷呈的人文感悟又从何谈起呢?我认为,要彰显语文教学的人文色彩,必须从扎实有效的词语教学入手。而曹老师的词语教学宛如春雨,那样细腻那么缜密,令人耳目一新。曹老师在本堂课的词语教学中,让学生选一个词语联系上下文说说自己的理解,并不是让孩子孤立地解释词义。
而对于文本引用的三个事例,学生一读就懂。但是如果缺少深层次的比较研究,就难以发现作为议论文所引用的事例和记叙文所写事件的差异,也难以发现因不同的观点而选择不同的事例这些重点等。这些议论选材和表达的特点,是需要作为引导者的教师特别的指导,讲述,学生才会去关注。当然,教师又不宜在文本知识上做过多讲解,要少用“论证,论点,论据“之类的术语。正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学中,曹老师抓住三个事例的共同特点,大胆取舍,精读第一个事例,研读中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如“1.这个事例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2.哪部分写得最简单?为什么作者将“发现问题”和“得出结论”想写?3.是不是发现问题,就轻松找到真理呢?这中间会有怎么样的过程呢?4.课文还写了两个事例,再对比第一个事例,看看这段话在写法上,内容上有什么相同?”等等,这些问题的提出看似完成课堂目标,实则也将学习方法无声息地渗透给学生,曹老师用最常见的提问促使学生将阅读的重点转移到关注三例的内容和表达上,进而关注三例的表达效果和意图上。从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发现了不同的文体在叙事时的差异,发现了不同的观点在引用3例时的详略。
而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曹老师的“追问”艺术,著名语文专家吕叔湘说过“语文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不是传授语文知识”。曹老师对于文本的三个事例不是简单地概括了事,而是在概括的基础上再设问题,并在层次上形成了一定的难度梯度,很好地补充与挖掘了文本的深度,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体现了教师的功底,很难得。
三.雨后春笋(以问促学,方法运用)
阅读是学生的个体行为,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体验和理解。有人认为,这是一篇枯燥的议论文,有什么好读的呢?但曹老师都充分地让学生在读中品析,读中感悟真理。就像层层剥笋一样,与孩子们一起攻破一个个问题,完成一个个小目标。在重点研读第一个事例时,曹老师就让学生有层次,有目的地去读好重点语句,通过多次默读,自由读,个别读,找出事例中的规律来,后两个例子作为略写,曹老师采用了对比阅读法,架设三个科学事例之间的联系性,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三个科学事例表达的共性,更精彩的是张老师巧妙地设计第二自然段的学习,突破了课文的重难点。第二段在课堂出现过两次。第一次是在课始曹老师用范读的方式来引出课文的真理,揭示课堂;第二次是通过三个事例的对比朗读引出此段话,通过再读让学生感受文本语言的规范,准确巧妙使用符号语言所表达的独特效果。最后曹老师利用引读法,让学生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总之,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让学生彼此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使学生对课题,对课文的认识也得到了升华。、
四.春光灿烂(回归整体,理解观点)
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说“真情的交融,使师与生双方都同时感受教与学的无穷的趣味与自身的无法估量的潜力,使教学活动进入师生对话、充满生命活力的完美的境界”。我觉得张老师的课堂就有这样的魅力。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曹老师力求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并给学生充分自读自悟的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圈画,交流,汇报,解读,表达,举例等。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语文知识的阳光照进每个孩子的心中,让他们在语文课堂上都能有所收获.
语文教师观课报告 篇3
我参加2017年初中语文远程研修收获颇丰,下面我从五个方面来总结我此次远程研修活动的心得体会。
一、主动才能得到收获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我们要有“道”可传,有“业”可授,时能解“惑”,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完善自己,而研修就是非常好的途径。课程团队给我们组织了这么好的一个平台,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利用。唯有主动才能抢占先机,唯有主动才能取得丰硕的研修成果。这种主动包括主动学习课程视频和文本资料,主动参与在线研讨、班级研讨,主动学习、收集、整理平台上每日发表上传的好资料,同时主动做出自己的评价,在这一过程中还要主动接受专家的引领,主动与同行交流等等。
二、交流才能常进步
学习,需要耐得住寂寞,关起门来用心钻研是必要的。但不能永远关起门来搞建设,我们还要尝试走出去和引进来,这种走出去和引进来就是交流的过程。而交流是我们学习成长的催化剂,很多平时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可能因为对方的一句点拨就有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肖伯纳说,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朋友之间相互交流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但我觉得我们很可能不单单因为交流有了两种思想,我们非常有可能在交流的过程中产生多种思想,所以这远非一个“一换一”、“一换二”的交流,而是“一换多”的交流。所以,交流非常有必要。
在研修中这种交流就包括很多种,比如你读文本资料,从文本资料中获得知识和思想,你将写出的文章发表出去,别人读你的文章而与你的思想交流有了他自己的收获;又比如我们给别人评论,会吸引来作者或其他学员回复,然后再回复下去,或者参与班级研讨和在线研讨,这种交流就是一种非常及时的交流;甚至我们还可能由此而结交些许好友,大家相约着面对面交流。总之,交流让我们们学到更多的知识,让我们收获更多的思想,也让我们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当然,在主动学习和主动交流之后我们还要学会主动反思和总结,这个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课程标准是统帅
我认为对课标的正确落实源于对课标的准确理解。但反观现状,我们对课标在教学中本应有的地位已经忽视很久了。对课标的重视不够,我们很多老师已经很久没有(甚至从来没有)认认真真看过课标了,更遑论研究解读课标。很多老师平时教学往往就看两本书:教材、教参;新老师可能再加几本优秀教案之类的书;熟悉教材的老教师可能连教参都不翻了。其实大家都知道,课程标准体系严密、内容丰富,是我们教学设计对照的标杆、教学评价依托的依据。我们所使用的不同版本的教材的编制都是源于课标的,课标才是最高统帅,但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往往局限于教材和教参,甚至对教参中“对应的`课程标准”也不大在意,只有在做说课评比、优质课准备等比较“重要”的事时才想起翻翻课程标准对这一课是怎么要求的。
四、吃透教材
我认真学习拷贝的视频和文本资料,张开思维的触角,学人所长,取其精华的同时我也在对比思考,在对比中,我发觉我对教材体系的理解和掌握是如此的肤浅,这也是我们年轻老师往往薄弱的地方,但是没通过对比,自己往往没有这么强烈的感觉。所以在研修的第二天,我就开始给自己多安排了一项任务:回归教材,认真研读。通过认真研读,再将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与研修结合起来,惟其如此,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后来的学习也证明我的这个反思是对的。
所以,在沉浸于研修资料何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忘了教材,教材是我们教学研究的一块主阵地,这块阵地要守住,还要守好,研究它,吃透它。
五、研修之路是鼓励之路,温情之路
在此次研修中,我认识了很多学员,也认识了很多优秀的老师、专家,他们都给了我诚挚的鼓励,非常感谢他们!
我们在研修中知识得到提升,思想得到升华,头脑得到充实的同时,情感也时时受到关爱暖流的滋润。这次研修,很值。
【语文教师观课报告】相关文章:
语文教师观课报告09-04
语文教师观课报告03-15
语文观课报告05-30
语文观课报告03-16
[实用]语文观课报告08-11
(优选)语文观课报告08-22
(精华)语文观课报告06-02
语文研修观课报告11-26
语文研修观课报告07-22
语文观课报告范文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