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加强税收征管基础工作的研究调研报告
信息管税是指导税收管理工作思想的重大创新,是国家税务总局总结了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税收工作的变革情况;针对当前税收管理水平和纳税人的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经营业务不断创新的现状,实现税收征管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以信息采集为基础、以信息分析利用为核心,切实提高税收管理水平而提出的先进管理思路。所以,研究和探讨基层税务部门在信息管税的条件下如何加强和改进税收征管基础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相关理论概述
(一)信息管税的含义
“信息管税"理念是国家税务总局在深入分析经济和和社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创新管理理念,提出来的指导性思想,是全国税务系统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内把握税收管理工作的指导理念。信息管税是国家税务总局提出的一个新的征管工作理念。信息管税,就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为重点,以对涉税信息的采集、分析、利用为主线,树立税收风险管理理念,完善税收信息管理机制,范文写作健全税源管理体系,加强业务与技术的融合,进而提高税收征管水平。简单说,信息管税就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涉税信息进行管理和应用,达到加强税源管理的目的。
信息管税是提高税收征管水平的关键。信息管税意义重大,是税收征管工作思路的重大变革,体现了以信息化带动征管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抓住了信息这个税收管理的关键因素,逐步破解了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这一征管难题,是推动税收征管专业化、立体化发展,全面提高税收征管工作水平的关键。信息管税是税收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税源的日益扩大,基层税务分局的征管量越来越大。信息管税有利于有针对性地监控税源及时发现管理漏洞并有效减轻税务人员的工作量缓解人力资源紧缺的矛盾,且信息管税能通过内部管理的统计数据形成客观具体的征管效能评价指标,帮助税收管理员有重点地进行税源管理和纳税评估从而提高征管质效。
(二)税收征管基础
1.税收征管基础工作的模式
一是细化岗责体系。“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岗责体系是税收管理的基础,要做实税收管理基础,就要先从岗责体系入手,科学划分税收业务类别,每类业务既要相对独立又能相互制约,同时应按照职责明晰、分工合理、各岗工作量相对饱和的原则,科学设置岗位,对岗位的职责、权限、任务、时限、目标进行细化、量化、固化,科学编制职责明确、职能清晰、符合实际的岗责体系,使各项工作、各个环节都有规可循、有据可依。
二是实施流程再造。岗责体系框架搭建好后,范文参考网应根据各项税收业务的内容、流向、环节和步骤确定具体操作标准,细化各环节的业务传递程序、方式、途径和时限,注重各岗位间的业务衔接,强化分工下的协作配合,将全部工作纳入过程控制之中,形成一个环环相扣、传递快捷、衔接紧密的“流水线”。根据岗位类别、执法特点和人员素质的不同对各关键执法点实施日常监控和重点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最大限度地规避、消除执法风险,从而实现岗责体系、工作流和税收执法三者无缝链接。
三是引入绩效管理。绩效管理的目的是保证岗责的落实,是税收管理的保障。只有将绩效管理考核与业务流程、岗责体系有机结合,明确各岗位、各环节的工作量,按岗设分,以量定奖,才能解决日常绩效管理考核中“干多干少一个样”的问题。同时要在各个岗位、各个环节增设“不作为”和“作为不好”的减分因素和减分数额,并将扣减分数与考核奖金直接挂钩。
四是试行质效问责。通过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相互问责,在持续改进中做实基础、做强基层。问责环节重点在税收分析、税源监控、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问责内容主要是有无失职、渎职行为;有无违规执法行为;有无业务水平不适应税收征管工作需要的问题。通过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相互问责,在持续改进中做实基础、做强基层。
2.税收征管基础工作的构成要素
一是税源管理。通过税源管理,可以了解纳税人的基本信息,审核纳税人申报信息的真实性,同时摸索国民经济中各类纳税人和各行各业的税收规律,工作总结切实提高税收征管能力。因此,对纳税人的日常管理是税源管理的重点环节,通过专门管理重点税源,灵活管理零星税源,从而随时随地了解和控制税源的变化状况。提高税源管理水平,必须以信息化为依托,尤其需要努力推行电子申报、网上申报等方式,实现与其他部门的信息共享。
二是纳税评估。纳税评估适应了当前税收征管的需要,有利于推动税收征管方式的改革,提高了税收征管工作的效率。它以“多元申报、分类管理、统一征收、资源共享、一级稽查”为格局,提高了税收征管工作的效率。纳税评估能够有效管理纳税申报和税务稽查,对于税收的征收、检查、管理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它能够克服税收征管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并且及时发现、制止纳税人的违法涉税行为。
三是纳税服务。纳税服务是税务机关的一项基本职能,与税款征收、税收管理、纳税稽查相独立,对提升税收征管能力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是衡量税收征管能力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只有强化纳税服务,个人简历提高服务水平,才能使纳税人更便捷地了解税收政策、更准确地履行纳税义务,纳税服务已成为实现好和维护好纳税人权利的关键。
四是管理手段。要努力推进税收信息化建设,从而带动税收征管现代化,以科学手段促进税收征管能力实现质的飞跃。税收征管信息化是各项税务工作的依托,是现代科学技术在税务工作的具体应用,是税务工作的先进生产力。大力推进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不断强化管理手段,有力促进了税收征管水平的全面提升,保证了税收收入随经济发展稳定快速增长。
二、信息管税下的税收征管基础工作分析
(一)信息管税对于提升税收征管基础工作的关系与作用
1.税收风险管理离不开信息管税。税收风险管理离不开计算机信息技术手段,基础性的要素管理,如税收风险管理战略规划,制度方案的制定,税收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优化,风险指标预警参数和权重体系的设置、调整及优化,典型案例推广与应用等,都需要通过科学的信息管理来实现和提升。所以既要发挥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信息技术处理和风险分析监控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业务和技术的充分融合,提升税收风险管理的整体效能。
2.提高征管效率离不开信息管税。离开信息管理的现代税收征管是难以想象的,简单运用信息手段管理的税收征管已适应不了现实需求,称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信息管税。税务部门运用信息管税手段工作近三十年,但信息管税的功能作用及潜在内力效应仍未充分显现,信息管税的效率亟待提升,构建现代信息管税大体系势在必行。现代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市场经济领域新情况、新事物层出不穷,纳税人的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经营业务不断创新,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现象愈加突出,传统管理方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征管工作发展的新要求。提升信息管税效率,成为突破困境,提高税收征管效率的有力抓手,新型税收征管信息化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提高征管能力离不开信息管税。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为重点,以对涉税信息全面及时的采集、分析、利用为主线,树立税收风险理念,完善税收信息管理机制,健全税源管理体系,加强业务与技术的融合,进而提高税收征管水平。信息管税意义重大,是税收征管工作思路的重大变革,体现了以信息化带动征管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抓住了信息这个税收管理的关键因素,逐步破解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这一征管难题,是推动税收征管专业化、立体化发展,全面提高税收征管工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二)税收征管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
1.管理职责明确不到位。由于对新的征管模式认识不足,心得体会征管实践中削弱了管理,淡化了责任,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底数不清,税源不明,监控不力,漏征漏管。造成征管质量不高的原因,一是少数单位在认识上没有弄清分类管理的含义,片面理解为对一般纳税人的ABC管理。二是一些单位没有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分类管理操作办法和措施,因而职责不明确,管理程序、方法不规范,管理效果不好。三是大多数单位职责虽分解到人、落实到户,但没有建立相应的制约机制,没有配套的考核办法和措施,使管理工作不能落到实处。四是普遍把分类管理和十率考核、征管软件运用、征管档案管理工作割裂开来,没有利用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理顺工作思路,使该四项工作不能环环相扣顺利开展。
2.税源分析质量不高造成针对性不强。涉税数据采集的不规范以及大量的垃圾数据,一是因为信息系统的升级换代等历史原因造成的数据导入失误造成数据缺失;二是因为数据采集标准的不明确或者变动而导致数据采集的不规范,造成垃圾数据;三是少部分税管员对涉税信息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税收管理员队伍普遍的老化严重,计算机应用水平不高,与现代税收征管工作信息化要求有差距,所造成的错录、误录等数据。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使得对数据的分析利用程度不深。
3.信息不对称造成效率不高。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这是导致偷逃税的重要原因。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在纳税申报中存在信息不对称和税收法律法规上存在信息不对称两个方面。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二是税务机关上下级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三是税务机关之间信息的不对称。尤其在税务系统跟其他部门如财政、银行、公安、工商等等之间,没有建立长期有效的互通机制,造成了部分纳税人利用信息之间的漏洞来逃避缴纳税款。涉税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制约着税收管理水平的提高,破坏了税收的公平性原则,影响了为国聚财的税收职能的发挥。
三、依托信息管税加强税收征管基础工作的建议
(一)提高基层税务管理人员自主获取涉税信息的能力
1.建立科学的人员岗位培训机制。首先由有关培训部门对岗位对应的知识技能进行专业层级分类,培训内容的设置要符合实际工作的需要;其次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引导税务人员按照自己的岗位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
2.构建科学的人员评价体系。按照信息管税对于岗位职责的要求要明确各个岗位人员必备的技能标准岗位职责,制定考核标准,建立税收管理人员评价体系,科学的评价税收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
3.建立科学的能绩考核方案。通过有效的激励引导税收管理员提升岗位技能:一是按岗位考核,确定各岗位的难易程度,有目的的引导管理人员主动学习难度高的岗位的必备知识技能;二是按绩效考核,对相同岗位,根据工作数量和质量进行考核。切实做到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提高工作勤勉度。
(二)以信息管税为支撑,构建税源管理体系
1.建立税收信息采集网络,加强税源管理。依托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搭建涉税信息服务平台。该平台由政府主导,税务主管部门和其他部门密切配合,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参与,营造出法治、公平、热门思想汇报有序的协税护税网络体系。在对税源进行管理时,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以涉税网络平台来控管涉税源头、加强税收征管、共享涉税信息,摒弃传统的粗放型的管理模式,朝着集约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通过比对税务登记数据和税源信息库中的数据,有效监控纳税人和税源,防止纳税人不办理税务登记而只办理工商登记,保证了税务登记数据真实、有效。再者,不断完善信息技术,使税源的管控更加精确和全面。
2.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税源分析。以信息化为依托加强税源分析,是一种科技加管理的治税方式,能够更科学更有效地对税源进行管理。实现计算机对税源的管理,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升级现有的征管软件,为税源管理设置一个单独的模块,全程进行管理;二是利用信息技术,开发新的税源管理软件,分析税源情况、税收相关因素、宏观税收预测、免抵退税、减免税政策效益、重点行业、税收收入、税收计划等方面,对税源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重点分析;三是努力寻找多个部门进行网络互联,掌握纳税人更多的数据资料。在获取相关的第三方信息之后,对比分析税收机关已经掌握的纳税人的相关信息,为信息数据的真实准确提供数据支撑。
(三)强化对涉税信息的分析利用力度
开发数据管理平台,深化数据分析应用工作。范文内容地图按照涉税分析的要求,合理组织税收数据存储模式,提高数据的增值利用。数据分析是影响信息管税工作发挥效能的关键因素。数据管理平台强化了数据分析功能,实现了对重点税源、税收计划进度、经济与税收管理度等自动分析比对,提高了管理效率。建立数据管理责任制度,提高数据质量和数量。根据信息管税对深化数据集中和分析利用的要求,制定数据质量管理的办法及考核标准,对数据质量做出明确的要求。强化考核,制定详细的数据质量考核标准,使基层税务部门从理念上树立“管理信息、信息管税”的意识。
(四)以信息管税为依托,优化纳税服务
随着税收信息化的快速推进,纳税人也对纳税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税务机关要适应时代发展潮流,更新服务理念,为纳税人提供更全面、更经济、更优质的服务。这就必须以信息化为依托,加强税收信息化建设,使纳税服务朝着个性化、网络化、地域性和交互化的方向发展。网络化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使得纳税人能够更便捷地获取税款征收的信息和得到纳税帮助。税务机关应当建立综合应用平台,在纳税服务、发票管理、安全运维、数据运用、综合办税等方面为纳税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进一步完善联动管理机制,统筹协调税源控管、税务分析、税收稽查和纳税评估,以满足纳税人的正当需求。
【加强税收征管基础工作的研究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税收征管工作总结03-27
税收调研报告05-15
加强社区调研报告01-06
2015工业园区地税征管调研报告范文03-06
加强新时期科协工作的调研报告范文05-19
加强农村安全饮水工作管理调研报告03-26
基础教育调研报告范文11-26
法院加强作风建设的调研报告01-03
课题前期研究的调研报告03-29
加强社区居委会建设的调研报告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