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研究作业问题的结题报告

时间:2021-01-13 16:45:49 报告 我要投稿

关于研究作业问题的结题报告范文

  篇一:提高作业质量结题报告

关于研究作业问题的结题报告范文

  结题报告

  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早在1997年,语文教育专家刘国正就将语文教学中存在着的问题概括为三大点:“第一,脱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把语文课变成了纯技术的训练。第二,教学程式化、刻板化,枯燥乏味。第三,题海战术,学生苦不堪言。结果是,学生对语文失去兴趣,负担过重,教学效率低下,往往导致高分低能。”

  当前,我们学生的作业练习同样存在不少问题,比较突出的是:一、全由老师设计、布置、批改、评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二、为了应付考试,教师不顾及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统一作业;三、简单重复、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的练习太多。据有关方面调查,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有71%的学生因为作业而伤透脑筋,因作业重压而产生厌恶语文、惧怕语文的心理,有36%的学生希望不要布置太多无思考价值的作业、少写老调作文和日记等。

  学生原本浓厚的学习兴趣,不断地被烦琐的过量的作业打磨得无影无踪,泯灭了学生的灵性、天性和求知的欲望。过重的语文作业也加重了教师的负担,学生厌烦怕做,作业质量低下,教师也改得筋疲力尽。在这种情况下,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不能再只停留在教育理论家的口头呼吁和行政部门的一般口号,而应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身体力行的具体探索和实践。尤其需要基层学校、一线教师切实改进教学,把新课改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遵循教学规律,科学设计作业,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轻负高效。这是新世纪培养合格人才的要求,是提高素质教育质量的必由之举、当务之急。

  2、国内外研究探索的现状及主要做法

  在国外,作业问题研究是比较活跃的研究领域。早期苏联的教学论专家们就曾对作业的方法与策略作过专门的论述。他们都将作业与课堂教学视为同等重要,把作业研究视为教学论研究的重要方面。1960年,美国国家教育法规委员会曾把家庭作业列为当时十大争议问题之一。这些都说明了各国对学生作业问题的关注,它们也曾就学生的课业负担问题进行过争鸣与研究。

  鞍山市教科院普教所汤林春博士等研究人员关于“课业负担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表明,课业负担过重的学生,学业成绩反而有下降趋势。调查同时显示,四年级、七年级教师布置作业时间分别在1小时、2小时左右的,学生成绩最好。北美许多学校的低年级过去的确是没有家庭作业的. 但近几年, 这种现象已经有所改观。目前, 不少学校不仅有了家庭作业, 而且校方还向家长做工作, 阐述家庭作业的重要性。据《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11月15日报道,美国杜克大学一项调查表明,小孩到了一定年龄以后,做家庭作业才会对学业有所帮助。这项调查建议老师根据学生的年龄来留作业,比如,一年级小学生只适合做10分钟家庭作业,二年级小学生做家庭作业的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

  在我国,针对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教育行政部门曾三令五申,明确各年级段的家庭局书面作业量(一、二年级不能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四年级三科作业总量不能超过30分钟,五、六年级三科作业总量不能超过45分钟),但由于多方面原因,让语文作业轻负高效这一目标仍只是雾里的花,水中的月,模糊且不够不着。

  可喜的是,新课程的实施是全方位的,很多老师都已意识到帮助学生改变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仅需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更应该体现在课堂的延伸——作业布置的设计中,许多一线教师已经对作业布置的设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江苏教育学院附属小学刘春生校长在1998年开始研究的 “互动作业”尝试就很具代表性。我们课题研究的目的也在于此,不敢说希望藉几人之力解决这个困扰无数语文老师的问题,但我们愿意成为当中的探索者,并希望通过这一研究能切实提高我们学校的语文教学质量。

  二、课题的界定、假说和研究目的

  1、课题的界定: “小学语文作业”指小学各学段的课内、课外作业,既有口头的也有书面的;既有知识、能力,也有情感、态度、价值观;既有单项的也有综合的;既有教师设计的,也有学生自主创意的各种实践形式。“改革”即把

  长期以来重记忆、重技能、重传承的传统作业训练转变到自主探究、注重养成、创新实践的轨道上来。

  2、假说:通过对小学语文作业现状的审视,了解当中的不足,并进行改革,从而达到从教师认知、行为的转变发展到学生学习语文,做语文作业兴趣的提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同时也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3、研究目的:作业改革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把教师与学生的注意力从习惯的教,转移到学,转移到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主题上来。具体表现在:(1)课堂教学与作业改革双管齐下,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爱上语文课,爱做语文作业,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2)通过形式多样的语文作业,满足学生多样的需求,让不同层次、兴趣各异的学生都能形成一定的技能,有所发展。(3)教师通过理论学习、实践探索,反思及改进教学行为,提高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素质教育的理论。

  2、多元智能理论。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四、研究内容

  1、改变作业要求。作业要针对学生能力、兴趣的差异,分层布置,力求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都能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

  2、优化作业内容。在设计作业的内容时,既要注意语文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综合,也要注意四个结合,突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实践性,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3、改善作业形式。对于一成不变的事物,人们往往容易厌倦,孩子更是如此。因此,尝试改变作业的形式,注重灵活多样,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五、研究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禅城区村头小学一——六年级学生。

  2、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和个案跟踪法。根据行动研究法“问题-计划-行动-反思”的程序周而复始地对教学实践进行观测,总结好的经验,改进不足,再根据需要,配合使用文献法、调查法等。

  六、研究步骤:

  第一周期:准备阶段(2006年8月——11月)

  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学习本课题相关的理论,对课题成员进行培训。进行问卷调查 ,明确课题研究内容及目标,并做好课题研究的分工。 第二周期:实施阶段(2006年12月——2008年12月)

  进一步学习理论,全面启动课题研究,注重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认真做好阶段总结,在总结中调控、修正研究思路,进行对策、措施的操作落实,边实验、边分析、边调整完善,并做好每一项对策措施实施的具体情况记录。 第三周期:总结阶段(2009年3月——4月)

  这个阶段的重点放在各种数据的整理分析上,通过论文形式总结出各种行之有效的作业设计形式。

  七、阶段实施过程

  1、成立研究领导小组

  成立了以村头小学赵汉光校长为顾问,街道教育站语文教研员袁小红老师和村头小学语文科组长陈少珍老师为主持人的研究领导小组,特聘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基础教育科科长李耀新教授为指导专家。

  2、进行问卷调查,制定研究方案

  根据学校实际,分别设计了教师问卷、学生问卷、家长问卷,并作好调查统计数据的分析,再由课题组的老师合作制定了“小学语文作业的改革研究”研究方案,确保课题研究有序、顺利进行。

  3、实施研究步骤

  (1)围绕研究内容,研究组的成员每学期上两节研究课。

  (2)每学期每个年级再选取一个主题单元为研究的重点,在该单元教学时精心设计每天的作业和相关的实践活动,所设计的作业需体现单元教学的层次性、多元性、实践性、延伸性、生活性,并详细记录下来。

  (3)每班确定一个学生个案深入到学生的家里进行跟踪。并详细记录该生在本个研究周期内的不同表现,包括对学习语文和做语文作业的兴趣和态度、做作业所需的时间和完成作业的有效手段、语文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发展动势,家长的反馈意见等,并进行分析及反思,想想怎样的作业才真正低负高效,才真正有利于扎实学生的“双基”,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4)每学期开展一次学生作业评优活动,展出优秀作业。教师分年级将设置的作业汇总成册。

  八、一些收获

  经过两个学年四个研究周期脚踏实地的研究,我们取得了一些成效:

  1、总结了研究的基本模式。 根据北京教科院吴剀教授的“每个学期上两节研究课、选取一个单元进行研究、开展一次活动”的研究方式,我们再加上了学生个案跟踪研究,确定了该课题基本的研究模式,既确保了研究的有效性,也不会占用老师太多的正常教学时间。

  2、积累了宝贵的原始资料。对实验研究中形成的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分年级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其中包括研究课教案及作业设计、单元研究作业设计、个案跟踪研究记录等达三百多页的资料。

  3、为老师提供了锻炼的舞台。在两个学年里一共组织了六十多次理论学习,每一次都由一位实验教师轮流做主讲人,并开展了五十多次实践研究课,为实验教师的成长提供了演练的平台,教师们不仅教学技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理论水平更是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每位实验教师都写出了水平较高的研究论文。其中朱小燕老师的论文《浅谈语文教学互动中的“细”》中谈到的识字教学及相关作业

  篇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在数学教学中,作业是学生进行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方法与技能的获得、学生智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离不开作业这一基本活动,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大多数教师都比较重视课堂教学的革新,教学观念、教学形式和教学水平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然而,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新型的数学作业来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能力,关注的并不多,大部分教师仍然布置一些形式单一、陈旧、缺乏应用意识的题目,学生仍然停留在以“练”为主的机械式的作业模式中,这些以计算题和应用题为主的习题,缺乏开放性,不能从多方面检查和训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利于能力的培养,有的应用题甚至就是机械地辨别、模仿,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应用,学生看不到数学问题的实际背景,也不会通过数学化的手段解决实际问题,这种缺少情趣的作业形式已经压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造性,这对学生建立积极的、健康的数学观极为不利。因此,我们不但要关注课堂,更要关注作业的设计,数学作业应将触角伸向小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改变作业的形式,将作业设计与儿童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其他各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充分调动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完成数学作业的过程中享受到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快乐。

  在国外,作业研究是比较活跃的研究领域,美国学者库柏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出版了专著《家庭作业》,将作业的功能与作用进行了研究。同时,英国中小学生课程作业形式的改革,对我们也很有启发意义,它主要有实践作业、书面作业、口头、听力作业、表演作业等四种类型,很受学生欢迎。在国内,特别是提出“减负”后,虽然有不少教师进行过有关家庭作业的设计研究,但缺少成系统的研究。

  从本课题组的研究成员来看,这是一支研究能力强,结构合理的队伍。虽然有人员的调动,但是我们一直坚持研究,目前课题组成员均具有本科学历,教改意识强烈,有论文在国家、省、市级以上交流、获奖或发表。

  因此,本课题研究立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从作业存在的现实问题入手,采取问卷调查、个别谈话等方式对我校的小学数学作业状况进行调查、分

  析,发现有54%的学生不喜欢做数学作业,不主动做作业的学生有59%,我们对当前小学数学作业改革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透视和剖析,发现学生对数学作业不感兴趣是因为教师布置作业更多注重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设计的作业实行一刀切,作业内容枯燥,这是不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的。我们吸取国内外先进的理念和教育学、心理学成果,改革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内容和形式,为在新世纪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对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运用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与应用价值。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人本主义理论。作业设计同样应以人为本。小学数学新课标明确提出:“通过小学数学的学习,让人人在数学上都到得到发展,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了真正贯彻落实新课标,进行作业设计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同时它还认为,知识是个体与他人经由磋商并达成一致的社会建构。因而我们倡导自主性作业、合作性作业、探究性作业,在作业练习中进一步发展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3、元认知理论。以培养对学习的自我管理能力为目的的家庭作业能够促进学生元认知能力的提高。元认知能力的核心就是对认知活动的自我管理、调节和监控能力。由此得到的启示是:有些家庭作业应该由学生独立完成,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有些家庭作业则可以考虑家长的参与和同学的合作,这样有助于学生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

  4、新课标关于作业的新理念。新课程的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更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作业已成为学生成长的履历,激发着学生成长的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每一次作业都成为学生成长的生长点。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也就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态度,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苦恼和辛劳。

  三、课题概念界定

  数学作业是指课前、课堂、课后的数学作业。

  作业设计包括教师设计作业和学生自主设计作业。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研究是通过对课前、课堂、课后作业的研究,采用教师设计作业和学生自主设计作业的方式,根据学生数学学习需要创设新型的作业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业成绩,使学生的自主精神、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课题的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创新小学数学作业的形式,总结出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数学作业形式。

  2、通过课题研究,提高学生数学作业兴趣,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质和数学能力全面提高。

  3、通过课题研究,达到减轻学生负担的目的,促进数学学习质量提高。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1、开展小学数学作业内容的研究,以从教材中精选作业、根据教学内容改编作业、拓展作业为研究切入点,在实践过程中,让数学作业目标更多元化,内容更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真正达到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服务的目的。

  2、开展小学数学作业形式的研究,以作业的自主性、合作性、生活性、趣味性、实践性等方面为研究导向,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来自:www.zaidian.cOm 在 点 网)保留数学作业布置中的优点,创新作业的形式,使课内外数学作业能有效地成为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

  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开展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根据作业量、作业难度、学生年级进行分层次作业的设计,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快乐,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六、课题研究方法

  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文献资料法、个案分析、经验总结等方法。

  七、课题研究的过程及措施

  第一阶段:2006年9月~2006年12月,准备阶段。

  1.收集资料,并通过问卷、座谈、调研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家长、教师进行调查:对现阶段数学作业的内容、形式和数量的意见;对今后数学作业的要求、希望和看法。

  2.对前测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和理论分析,并写出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2006年12月~2009年1月,实施阶段。

  1.研究人员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班级学生实际进行符合新课程理念的作业设计研究。

  2.定期组织交流作业形式的信息。

  3.收集学生作业。

  4.分析试用效果,进一步完善作业形式。

  5.课题组撰写相关论文。

  第三阶段:2009年2月~2009年4月,总结阶段。

  1、收集典型材料,对学生进行检测,整理数据,撰写研究报告。

  2、对各种材料进行总结、整理、分析,撰写论文。

  八、具体做法:

  (一) 改革数学作业的内容

  小学数学新课标明确提出“通过小学数学的学习,让人人在数学上都得到发展,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鉴于此,我们改革了作业内容,让数学作业目标更多元化,内容更丰富,真正达到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服务的目的。

  1、从教材中精选作业

  我们认为布置作业是对教材内容的复习巩固、理解运用,在实施有效作业时必须在选题、编题上下功夫。

  第一年的课题实验后,全体数学老师意识到数学作业的设计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不能为了“设计”而设计。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灵活的形式进行。例如,在学习表内乘法口诀时,我们要求学生能熟练地进行计算,即看到或听到“几乘几”的算式,就能不假思索地说出结果,在课题研究之前作业的形式是让学生反复练习或机械地反复背诵,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所以练习的形式应变单一为多样。以“9的乘法口诀”为例,在课题研究的第一阶段,练习的形式有:(1)对口令,一个学生说“几九”,另一个学生说得数;或一个学生说“几九”,另一个说出两道算式;(2)找朋友,一个学生拿乘法算式卡片,另一个拿得数,或者设计成“送信”“帮小动物找家”等活动;(3)整理卡片,卡片上写有乘法口诀,把卡片按一定的顺序整理出来。(4)让学生做套圈的游戏,在1-9的数字中套中两个数后说出乘积,这样既避免了反复计算的枯燥,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可谓独具匠心。

  第二年,我们课题组在各年级教材中精选了一部分启发性的作业。启发性作业不同于普通作业,完成基础型的作业尚可,如果对于某项探究性的作业学生可要付出比平时多得多的时间和精力,我们这个课题的研究就为此提供了可能。例如在二年级在学好乘法口诀后,我们把一贯的枯燥的熟读、熟背口诀,改为“观察你家中的物品,找出几道乘法算式,或者根据你今天到超市去的所见所闻,看看有乘法算式吗?”这样低年级学生自然的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如身临其境产生学习数学的亲近感。

  第三年,课题组老师重点精选教材中的典型性作业,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如,六年级下册教材32面有一个这样的实践活动作业:量一量你的卧室的长和宽,以及一些家具的长和宽,然后以1:100的比例尺画出你的卧室的平面图。这是一个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典型性作业,作业系统地考查了学生对比例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和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图形的作图方法等。作业首先布置学生收集房间的有关资料,可以实际测量,也可以向自己的父母做调查,然后完成平面图的绘制。在完成作图后,全班同学进行作业交流,我们发现,学生很喜欢做这样的作业,他们制作了精美的平面图,在交流的过程中总结了自己的所得和在作业中解决困难的心得体会。同学们在这样的作业中提高数学知识水平,也感受到了数学作业的乐趣。

  2、根据教学内容改编作业

  (1)变课本上的封闭题为开放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作业中,我们以前提供给学生的作业题经常是封闭的,答案“非此即彼”,这样做容易束缚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成为“高分低能”的“考试机器”。开放性题目的答案有多种,能给予学生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我们在课题研究中,设计了开放性的作业。如低年级老师在教学生学了图画应用题后,把简单的看图列式买门票变成了开放题,改变了题目要求:

  (1)请你根据情境图列式(2)如果你和家人一起去该怎么买票(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这样的作业体现的是师生、生生互动。通过作业为学生提供自我反思的时空和作业展示的舞台,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2)变枯燥的作业为趣味性作业,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给枯燥的作业创设一定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编数学故事等形式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中年级老师经常在数学课上给学生讲数学故事,还鼓励学生自己编写数学故事,有一次,曾喜老师讲了一个《小数点大闹整数王国》的故事,学生对小数点的印象加深了,也知道小数点在数学中的重要性,有一个学生还编写了这样一个数学小故事——《我是一

【关于研究作业问题的结题报告范文】相关文章: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范文08-30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2000字以上07-18

关于课堂教学模式可行性研究结题报告02-12

课题结题报告怎么写07-21

科研项目结题总结报告07-17

课题结题专家邀请函范文09-16

美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研究结题报告01-20

历史科作业的创新研究开题报告12-15

《初中课间操组织形式及内容改革研究》课题结题的工作报告08-20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研究开题报告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