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开题报告研究方法

时间:2022-10-17 18:23:21 紫阳 报告 我要投稿

开题报告研究方法(通用10篇)

  一段忙碌又充实的大学生活要即将结束,毕业前大家都要写毕业设计,而做毕业设计前要先写开题报告,我们该怎么去写开题报告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开题报告研究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开题报告研究方法(通用10篇)

  开题报告研究方法 篇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人,“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观念逐渐深人人心。开展和参与课题研究是教师获得自我持续发展能力的最佳途径。事实证明,通过开展课题研究,边学习边做课题,边研究边实践,逐渐成为研究型的教师不乏其人。

  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如同建筑师的蓝图。有了好的开题报告,才能使研究工作者有计划、有系统、有组织地开展研究工作,以保证课题研究任务的顺利完成。因此,制定开题报告是课题由设想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关键步骤。当前许多教师由于过去从未做过课题研究,现在要申报课题,撰写课题开题报告不知从何人手。为了使广大教师更加积极而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培养、提高教师撰写课题开题报告的能力和水平,本文从课题开题报告的含义、作用、结构等方面来谈教师应该如何规范撰写开题报告,力求对教师提供一点启示。

  一、课题开题报告的含义与作用

  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何谓有价值、有创见性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从何而来呢?这需要研究者长期实践、细心观察和深思熟虑。当自己提出的课题得到上级认可后,就要把自己的研究方案设计好,即撰写科研课题开题报告。

  课题开题报告就是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规划和制定。换言之,就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课题实施计划。开题报告主要说明这个课题有价值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

  撰写课题开题报告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是创新新知,不是可有可无的。正如学者文翁说过,“搞好开题报告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大家理清研究思路,完善研究设计”。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和安排,是为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提供探索的途径。课题开报告初步规定了课题研究各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对整个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对于科研经验较少的人来讲,一个好的方案,可以使他们明确课题研究的方向,避免发生进行一段时间后不知道下一步干什么的情况,保证整个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可以说,课题开题报告水平的高低,是一个课题质量与水平的重要反映。没有科学的开题报告,就没有科学而有价值的成果。随着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规范化不断加强,开题论证问题越来越受到教育科研管理部门的重视。

  二、撰写课题开题报告的基础性工作

  写好科研课题开题报告要了解其基本结构与写法,但“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重要的还是要做好基础性工作。首先,要了解别人在这一领域研究的基本情况。研究工作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要有创造性,熟悉了别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情况,才不会在别人已经研究很多、很成熟的情况下,重复别人走过的路,而是站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更高层次、更有价值的方面去研究;其次,要掌握与研究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论基础扎实,研究工作才能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否则,没有理论基础,你就很难深人进去,很难有真正的创造。因此,我们进行教育科学研究,一定要多方面地收集资料。要加强理论学习,只有这样制定出的开题报告才能更科学、更完善。

  三、课题开题报告的结构

  撰写开题报告是进行科研课题申请后的首要工作。通过开题报告的思考与写作可以帮助我们清楚地了解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个课题,究竟想做什么,想得到什么,怎么做,能否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若分析后觉得不现实,则可以立即调整自己的方向和目标,使课题目标的达成有可能性,从而避免“大题小作”或“小题大作”。课题开题报告的写法根据课题研究的类别略有不同。但一般地说,科研课题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课题研究的背景

  2.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本课题与之联系和区别

  3.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4.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5.课题研究的目标

  6.课题研究的内容(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7.课题研究的过程

  8.课题研究的方法

  9.预期研究成果

  10.完成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11.参考文献

  四、课题开题报告撰写规范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首先,要阐明课题研究的背景,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进行这项研究的。因为任何课题研究都不是凭空来的,都有一定的背景和思路。其次,要阐明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能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最后就是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这是课题研究的生命力所在。解决的重要问题与提出的背景间有着必然的.、照应的联系,不能游离或架空。

  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写成诸如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一般性的口号。一位高中化学教师在课题开题报告中对其课题意义是这样写的:“高考实施3十x方案后,化学学科作为一门选考科目,其教育、教学必将受到一定影响。如何在当前的形势下进一步提高高中化学教学和教育水平,这是化学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本课题正是以3十x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影响为引线,以1999届至xx届为观察样本,运用观察、统计、访问等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研究如何在3十x实施过程中调整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问题,为在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水平进行有益的探讨”。这样有针对性地写使别人一看就觉得科学性、实用性比较强,的确有价值。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本课题与之联系和区别

  阐述这部分内容必须采用文献资料研究的方法,通过查阅资料、搜索发现国内外近似或界于同一课题研究的历史、现状与趋势。

  历史背景方面的内容:按时间顺序,简述本课题的来龙去脉,着重说明本课题前人研究过没有?哪些方面已有人作过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这些研究成果所表达出来的观点是否一致?如有分歧,那么他们的分歧是什么?存在什么不足,通过历史对比,说明各阶段的研究水平。

  现状评述,重点论述当前本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着重评述本课题目前存在的争论焦点,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阐述本课题与之联系及区别,力求表现出自己课题研究的个性及特色。这一部分的内容应力求精当,力求体现自身研究的价值。

  发展方向方面的内容:通过纵(向)横(向)对比,肯定本课题目前国内外已达到的研究水平,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能的发展趋势,指明研究方向,提出可能解决的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实践意义,指向操作层面,即通过课题研究对学校、教师、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什么促进,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有哪些好处。它的阐述是通过假设关系,勾勒出通过研究可能会或一定会产生的实践效果。

  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更多地取向于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在理论方面的学术研究价值可能比较匮乏,但也不可否认,通过研究,可能达到了对某一相关理论的细化和补充,对某一理论进行了具体阐述与充实,或许还会产生赋予全新内涵的实用理论。这部分内容有就写,无则免。

  (四)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界定即定义,课题界定,即对课题的诠释,对课题的核心概念进行说明。采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引用教育理论、整合文献知识等,以分段或标题陈述的形式确定概念及其内涵与外延,采用分——总的方法,对课题中的研究对象、范畴、方法,抽取出本质属性分别给予概括,最终形成对整个研究课题名称的科学界定。

  如: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策略研究》这个课题中,对课题的界定为:

  本课题的研究就是围绕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理论和知识,积极探索与研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途径、方法、手段及学校环境等方面的问题,为职业学校进行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可借鉴的实践模型。

  创新精神是指人的综合性的积极稳定的创造性心理品质,是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时表现出来的一种不因循守旧而积极求新的精神,是驱动外显创新行为的内隐动力。人的一切创新活动都是以创新精神为基础,没有创精神便没有人的一切创新活动。因此人类的创新精神是创新活动的根本动力与灵魂。

  实践能力是指人们运用理论知识、操作、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支撑性理论也就是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理论支撑行动,科学的理论是科学研究的保证。比如:我们要进行活动课实验研究,就必须以课程理论、学习心理学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为研究试验的理论依据;进行教育模式创新实验研究,就必须以教学理论、教育实验理论为理论依据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题研究的目标就是通过研究,要达到什么目标?研究的目标是比较具体的,不能笼统地讲,必须清楚地写出来。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才知道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研究目标一般包含以下三方面:

  1.教师:通过研究希望获得某一(些)教育教学规律,落实在知识产品上,表现为教师教育知识的增长,教育经验的丰富,教育方法的创新和教育理论的发展等。

  2.学生:通过研究所要达到的培养人才的目标,落实在学生的身上,表现为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

  3.学校:通过研究所要达到的学校教育工作改革和发展的目标,落实在学校工作过程中,表现在学校的效益上。

  确定课题研究目标时,一方面要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虑课题实际的工作条件与工作水平。

  (六)课题研究的内容(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有了课题的研究目标,就要将研究题目依据研究目标展开、细化为若干小问题。课题越大,内容越多,越要具体,研究范围较大的课题应列出各子课题的内容。

  目前在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只有课题而无具体研究内容;

  2、研究内容与课题不吻合;

  3、课题很大而研究内容却很少;4,把研究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

  因此,我们要学会把课题进行分解,一点一点地去做。例如:《初中语文活动课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指出,本课题研究的中心是,如何科学有序、切实有效地开展初中语文活动课。具体内容包括下列三个方面:

  1、根据初中各年级学生的情况和语文教学要求,对初中各年级语文活动课对学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素质的发展进行详细的目标规定,从而建立初中语文活动类课程的目标体系。

  2、根据初中各年级语文活动课目标和语文学科的特点,安排初中各年级语文活动课的内容,内容的安排力求充实、精确、有序,并初步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活动课内容体系。

  3、根据初中各年级语文活动课目标内容和初中各年级学生的特点,探索初中语文活动类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确定活动类课程的教学时间、空间及程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多种切实可行的可操作的语文活动教学模式。

  (七)课题研究的过程(步骤和计划)

  课题研究的步骤,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性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一般划分为三个阶段:前期准备阶段、中期实施阶段、后期总结阶段。每一个阶段有明显的时间设定,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要有详尽的研究内容安排、具体的目标落实,从而保证研究过程的环环紧扣,有条不紊、循序渐进。

  每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和要求,不仅要胸中有数,还要落实到书面计划中。从而保证课题研究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课题研究的管理也可据此对课题研究进行检查、督促和管理。

  (八)课题研究的方法

  任何科学研究除了要应用哲学方法和一般科学方法之外,还要有具体的研究方法、技术手段。“研究方法”这部分,主要反映一项课题的研究通过什么方法来验证我们的假设,为什么要用这个方法?以及要“做什么”、“怎么做”。教育研究的方法很多,包括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等等。一个大的课题往往需要多种方法,小的课题可能主要是一、两种方法。比如,要研究学生实践能力的现状必定离不开调查法;要研究问题家庭学生的教育对策可采用个案法等等。这一部分是课题方案设计的主体,课题研究是否有价值、目标任务如何得到研究落实,在这部分应给人一览无余的感觉。

  (九)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与表现形式

  课题研究成果预测即研究过程中可能会带来什么成果?成果形式包括研究报告、教育教学论文、专著、影像资料(含课件)、典型的教案、教具学具、学生作品等。课题不同,研究成果的内容、形式也不一样,但不管形式是什么,课题研究必须有成果,否则,就是这个课题没有完成。在开题报告中设计出成果形式,可以使研究者明确将来用什么表现研究成果,以便从开始就可以着手努力积累材料、构思框架、进行分工,以利于研究成果的顺利问世。同时也有利于课题管理者据此对课题进行检查验收。

  (十)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即研究课题的可实施性,是指课题研究所需的条件是否具备,如研究所需的信息资料、实验器材、研究经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及研究者的学历、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研究经验等等是否具备。它建构于先进的理念、科学的设计、扎实的功底等,一句话,就是要从若干方面说明对本课题的研究,我们有实力、有能力、有潜力去完成。

  成立课题组、健全研究机构,做到研究任务、时间、人员三落实;制度保证:制定课题管理条例、规范学习、研究制度,以激励为杠杆,激活教师研究热情;经费保证:设立课题研究专项经费,保证研究过程中相关书籍、必要设备的添置及外出学习、开展活动等的经费来源;技术保证:聘请专家担任顾问,选派骨干外出培训,组织外出参观学习等;课题研究与学校工作相协调:做到教学科研化,科研教学化,使学校教育教学与教育科研同步发展、共同提高。

  开题报告研究方法 篇2

  第一部分 课题开题报告与研究方案的含义与作用

  开题报告,就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计划。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开题报告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

  研究方案,就是课题确定之后,研咳嗽痹谡娇寡芯恐爸贫┑恼隹翁庋芯康工作计划,它初步规定了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和步骤。研究方案对整个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对于科研经验较少的人来讲,一个好的方案,可以保证整个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可以说,研究方案水平的高低,是一个课题质量与水平的重要反映。

  第二部分 写好开题报告和研究方案应做的基础性工作

  写开题报告和研究方案要了解它们的基本结构与写法,还要做好很多基础性工作。首先要了解别人在这一领域研究的基本情况。研究工作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要有创造性,熟悉了别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情况,我们才不会在别人已经研究很多、很成熟的情况下,重复别人走过的路,而会站在别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更高层次、更有价值的研究;其次,我们要掌握与我们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研究工作才能有一个坚实的基础。没有理论基础,就很难深入研究进去,很难有真正的创造。因此,进行科学研究,一定要多方面地收集资料,加强理论学习,这样制定出的报告和方案才能更科学、更完善。

  第三部分 开题报告的结构与写法

  (一)课题名称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就是本课题有没有人研究,研究达到什么水平、存在什么不足以及正在向什么方向发展等。开题报告写这些内容一方面可以论证本课题研究的地位和价值,另一方面也说明课题研究人员对本课题研究是否有较好的把握。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现在进行的`课题基本上都是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这就要求必须有一些基本的理论依据来保证研究的科学性。比如:我们要进行活动课实验研究,就必须以课程理论、学习心理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为研究试验的理论依据。我们进行教学模式创新实验,就必须以教学理论、教育实验理论等为理论依据。

  (五)课题研究内容、方法

  (六)课题研究工作的步骤

  (七)课题参加人员的组成和专长

  主要看参加人员的整体素质与水平,尤其是课题负责人的水平如何。如果参加人员和负责人既没有理论又没有实践经验,这个课题无法很好地完成,也就无法批准立项。

  (八)现有基础

  主要是人员基础和物质基础。很多课题对人员和设备方面要求是比较高的,如果基本的研究条件都没有,这个课题同样不能立项。

  (九)经费估算

  课题在哪些方面要用钱,用多少钱,怎么管理等。

  开题报告研究方法 篇3

  开题报告内容

  ①本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②本课题所涉及的问题在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③本课题研究方法、框架和实现预期目标的可行性论证。主要阐述论文写作方法的运用,论文的.写作框架以及各部分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

  ④本课题需要重点研究的、关键的问题及解决的思路。

  ⑤完成本课题所必须的工作条件(如工具书、实验设备或实验环境条件、某类市场调研、计算机辅助设计条件等等)及解决的办法。

  ⑥完成本课题的工作方案及进度计划。

  ⑦主要参考文献。

  (2)开题报告组织

  ①开题报告在实习结束的第一周进行,无故不参加开题报告的不允许参加论文答辩,因故不能按期进行开题报告,必须及时办理延期手续,经指导教师和系主管领导同意签字后予以延期开题。

  ②开题报告由本学科、专业论文指导教师3-4人的评审小组组成。开题报告审核包括文字报告和口头报告。文字报告:审核选题的依据及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研究内容、研究方案的合理性;选题的科学性、创新性;开题报告的文字表达。要求开题报告字数为3500字以上,论文提纲要求写到二级标题,用A4开复印纸小四号宋体打印。口头报告:要求学生做PPT和15分钟开题报告陈述,答辩自述概念清楚、条理清晰、论证严谨;回答问题正确、逻辑性强。然后由评议小组对报告进行提问,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或修改乃至重新开题的要求。

  ③开题报告的评议结果分为优秀、良好、通过或不通过。对未通过者,评议小组专家应写明理由。未通过者必须在两周内再次进行开题报告,仍未通过者,不能获得毕业论文学分。

  开题报告研究方法 篇4

  一、选题缘由

  时代在发展,好多学校的生源都来自于外来务工子弟,这些学生的家庭教育及环境的普遍薄弱,导致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课前没有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使得教学互动难以展开,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使语文教育教学质量难以提高。所以学生必须掌握预习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语文学习水平。

  二、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改变过去的传授式学习方式,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基本理念将教学活动定位于学生的学先于教师的教,即以学生的预习活动启动教师的教学活动。预习是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能力,利用教材工具书及其他辅导资料,自己去感知新知识,获取新知识的一种学习方法。预习,是上好课的前提,是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了解课文的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学会读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必由之路。因此,必须激发学生预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不自觉到自觉,由要我预习变成我要预习,从而提升预习的有效性。可见,预习是语文教学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更是提高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三、课题研究目的、意义

  1、通过研究提高学生对预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2、通过研究,引领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预习方法,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3、通过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研究的能力。课题的实施会促使教师深入学习理论,以研促教、以研助学,教、学、研相互融合,在实践中成长,从而提升教师教学研究的能力。

  四、课题研究内容

  1、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研究。

  2、研究针对不同体裁的课文选择合适的预习方法。

  3、语文教师课前预习指导研究。

  4、探索适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教学体系,打造新课程下高效课堂的教学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途径与方法

  1、教育调查法:对学生进行有关课前预习人数、课前预习兴趣等方面的调查问卷,经科学的统计分析后,得出较有说服力的数据或结论。如此实证分析,一方面,可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可为研究的结果提供支撑性材料。

  2、文献研究法: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查阅与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应用理论资料,及时分析整理,充实本课题的理论基础,促进研究的深入。

  3、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及时总结各阶段的成果与不足,撰写阶段性小结和有关教学案例。

  4、案例研究法:教学中以初一语文课本教学作为案例研究,辅助课题研究。

  六、研究计划

  1、根据课题研究目标设计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析,进行实证性研究。重点在初一年级四班进行实验。

  2、请本学科教师配合听课评课,听取教师对课的评价,特别是对课堂预习设计的意见和建议。

  3、指导预习方法,下发预习方法的指导材料,帮助学生了解一般的预习语文的方法。让学生懂得因文因人而异,适合的方法才是最好。掌握几种适合自己的预习方法。

  4、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及时记录实施过程和效果,根据实施的情况和反馈的结果,及时调整改进语文预习方法的策略

  5、布置预习内容任务,分阶段分内容有计划有步骤的加以训练巩固。初步打算定为课外自主预习与课内自主预习。

  开题报告研究方法 篇5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学学者的关注。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是“教学是艺术”。但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意识到,教学也是科学。即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从产生至今,有效教学就一直是教学研究的焦点之一,但有效教学研究的历史表明,有效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其内涵一直随着教学价值观、教学的理论基础以及教学研究的变化而不断扩展、变化。所以,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是教育科研一直永恒的主题。

  当前有效教学大体有四种取向:一是科学主义(以加涅的“设计教学思想”为代表);二是建构主义(以杜威的“参与者知识观”为代表);三是多元智能(以“加德纳的理论”为代表)。四是最优化理论(以巴班斯基的理论为代表)。这四个理论就是我们进行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实施新课程以来,基础教育教学领域又一次开始关注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实现有效教学的研究。从近几年的新课程教师培训和教学指导中发现,很多新课程教师在有效备课、有效教学、有效评价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为此,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给处在迷茫中的新课程教师提供一种有效课堂教学的行动方案和有效指导,探索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有效教学方法,通过研究建构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有效课堂教学理论与方法体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力促进新课程改革进程。所以,在新课程背景下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研究有效教学策略,建构有效教学课堂新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益。

  2、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用热情和兴趣点燃智慧,让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实行师生互动的探究式改革,学会并自觉地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和理论体系;

  3、建构有效教学评价指标和管理体系。掌握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而且能够灵活地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调整评价标准,科学地将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的工作实绩。

  4、推进学科建设,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使多数教师自觉地变奉献型为效益型、职业型为事业型、“教书匠”为教育家,力求成长为一批优秀教师和省市级学科带头人。

  三、课题的界定(对关键词和题目的说明)

  1、有效教学方法:有效教学方法是指通过实施一定的教学方法后,教师帮助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获得了预期的进步和发展,实现了教学目标和促进了学生内在的发展与全面发展,包括知识、智力、情感、创造力、思维与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2、有效教学策略:有效教学也是一种策略。即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按照有效教学目标管理的教学流程,有效教学策略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教学的准备策略、教学的实施策略和教学的评价策略。

  四、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从国内外文献研究来看,有效教学的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有二:一是国外研究成果固然有其科学性、先进性,由于文化、教育背景差异,难以有效地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如何接受、借鉴、创新是我们应该着重研究的问题;二是国内研究成果大凡是文献研究和建议性理论研究,缺乏扎实的实证研究,缺少实践基础,在指导性和普遍意义上看,缺乏推广价值。

  综合分析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教学策略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发现,虽然有一定的经验和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但针对普通中学,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外来务工子女占多数的普通中学的特点进行课堂学科教学策略研究的`成果还不多见,而新课改背景下普通中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更是很少。如何让有效教学的理念“本土化”、“实践化”,将教师教学行为合理分解,渗透到学科课程中去,在微观层面做群体性、持久性研究,从根本上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该课题研究的主要要解决的问题。

  五、课题的研究思路

  本课题研究将依据新课程教学理念、借鉴国内外先进有效教学研究的实践经验,探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适应我校特色课堂教学环境的有效教学理论、方法以及行动策略。研究中充分体现行动研究理念,以质性研究方法为主,以量化研究方法为辅;实验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过程研究与形成研究相结合;个体研究与综合研究相结合。

  六、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可采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经验反思法等。

  文献研究法:作为学习理论、收集信息的主要方法,其中信息资料主要来源于教育理论书籍、报刊杂志以及网络下载的相关资料等。行动研究法:结合课题方案定期开展专题研究、课题论坛、撰写教学反思、教学随笔等。

  个案研究法: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边归纳,边总结,形成有鲜明个性的有效教学个人案例。针对某一课例或某一教学片断的教学有效性进行个案研究,提炼出共性的结论来。

  经验反思法:通过阅读有关教学刊物、观摩名师名课,有目的地整理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现象,分析研究师生课堂教学行为,提炼优质教学的规律。

  七、研究步骤及进度

  (一)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成立“新课程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组,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召开全员参与的动员大会。

  2、第一阶段:组织课题组的全体成员进行理论学习,文献研究。对学生学习状况、教师授课情况进行调查,找出低效、甚至无效负效的原因,各教研组在调查的基础上完成课题开题报告,完善课题计划,做好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准备工作。硧定教师研究的子课题。

  3、第二阶段:教师积极开展有效教学的课堂实践活动:撰写有效教学设计,有效教学案例分析,上研究课,集体观摩,集体评价、讨论,经常进行课后反思,各学科之间相互交流切磋,部分教师把课堂实践的经验逐步上升提炼为有效教学论文。

  4、第三阶段:理论与实踐的有效结合研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成果。教师撰写论文。

  5、第四阶段:对研究资料进行系统整理、统计、研究分析,征集论文,课例。反思,影像,撰写结题报告,迎接结题验收,做好推广工作。

  (二)目前进度

  课题组为了搞好本课题做了大量准备工作。认真学习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购买了相关的教学资料、资源;查阅有关国内高中课堂教学研究现状的文章;观摩了大量的优质课,课题参研人员相互听评课,充分讨论了课题的可行性。

  八、研究成果的形式及适用范围:

  (一)课题成果形式:

  1、课题报告,阶段性的研究论文

  2、教育教学的典型个案

  3、教学实践中的公开课、教案及课件

  4、师生的心得体会

  5、课堂教学活动所获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

  (二)适用范围: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教学

  九、本课题组成员

  1、课题领导小组

  2、课题研究小组

  开题报告研究方法 篇6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课题研究的背景

  中学地理教学中,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地理教学目标必须在课堂中完成。然而,我校地处农村,学生的基础较差,使得新课标的要求无法顺利得以实现,而教师又迫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最终又回到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上,其结果是教师苦教,学生苦学,且学生成绩低下,课堂教学效率极低,教学质量差。

  因此,探索新课标下的有效教学势在必行。本着提高教学质量从改变课堂教学方法开始的设想,我把《中学地理教学方法研究》作为自己的课题进行研究。

  2.课题研究的意义

  (1)更新教师教学方法。教师从古至今都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然而,在知识经济时代,新课标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交互式教学,教师扮演的角色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引导者。因此,教师要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时间、空间和资源,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创造力,尽量挖掘他们的潜能,利用生活中的地理素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新课标要求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把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自由活动”,“注入式教学”变成“自主探究”,同时也要鼓励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协作。

  (3)教会学生学习地理方法。地理教学,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而且要更加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的、适用的学习方法。由听懂知识到学会知识,由学会知识到回学知识,由教师教会知识逐步过渡到不要老师教而自己学会知识,成为学习知识的真正主人。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在于获得提高高中地理教师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途径与方法。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同时也能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同时也使得新课标理念得以深化,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二、课题理论依据

  1.有效教学策略:其理论源于20世纪上半叶,是20世纪极具代表性的教学思想,它关注和研究了教学活动,教学环境,教学媒体等有效教学关系,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

  2.建构主义理论:是以“知识建构”为核心的教育与课程理念,而贯穿于建构主义所形成的众多教学策略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活动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性的知识构建为中心的思想。

  3. 教学最优化理论:巴班斯基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理论认为:要达到教学最优化的'目的,就必须分析学生状况和教学任务,明确教学内容,选择加以测定和分析等等。要达到最优化的关键:一是分析教材中主要的和本质的东西,确保学生能掌握这些内容;二是选择能有效地掌握所学内容、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方式,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4.新课改理念:是把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独立个性当作优先追求的目标,通过实施一定的课堂教学策略,使每一个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

  三、课题研究内容

  本课题—《中学地理教学方法研究》,就是要让课堂面向全体学生,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在单位时间内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设计的研究。是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创造力,使其成为学习主人。

  2.探究活动、课堂设问及多媒体应用研究。是否展现了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

  3.是否使学生明确课程的学习目标及教学三维目标顺利实现。

  四、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搜集课题相关文献、论文、论著,进行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为课题研究打下坚实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 。了解地理课堂的现状,运用统计技术描述出地理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为实现地理教学方法提高指明方向。

  3.课堂实践法。在教学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边归纳,边总结,最终探索出提高中学地理教学有效方法,为自己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

  4.经验总结法。在实验过程中,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经验交流与总结,积极撰写有一定价值的经验论文,采取总体规划、分步推进的实验策略。每个阶段有方案、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定期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最后汇总阶段成果和实验过程,形成自己的整体实验成果。

  五、课题研究步骤

  1.申报阶段(2018年3月——2018年4月)为课题的确定与申报阶段。本阶段的主要目标为完成课题的申报工作。主要工作为确立课题、组织课题申报。主要成果为课题申报材料。

  2.准备阶段(2018年5月——2018年7月)为课题研究准备阶段。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课题研究的理论学习及撰写开题报告。

  3.实施阶段(2018年9月——2018年11月)为课题的全面实施阶段。本阶段的主要任务为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设计调查问卷并对问卷进行分析,总结阶段性研究成果,并撰写研究报告,形成论文。

  4.总结阶段(2018年12月)为课题总结阶段。对前期调查研究成果做全面分析总结,并撰写结题报告,申请结题。

  六、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预期成果:

  1.教师教学观念发生了转变,教学方法得到极大改进,学生学习成绩稳步提高。

  2.学生学习方式发生初步改变。学生的主体性充分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对地理学科兴趣逐步增强,成为学习的主人。

  3.注重教学的三维目标达成,学生不仅掌握了地理知识,而且树立了正确的自然观、环境观,使得教学理念得到极大的发展。

  表现形式:

  1.开题报告、实施方案、调查问卷、论文。

  2.形成经验,加以推广。

  开题报告研究方法 篇7

  一、本课题的申报及立项

  2012年4月,在亳州市教育局教研室的大力支持下,由亳州九中历史组长佟莉老师牵头,亳州九中何彦冰、李海侠等6名中学历史学科骨干教师参与发起,联合组织申报了市级课题《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的研究》。2012年10月,该课题通过了亳州市教育局教研室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立项申请,被正式立项为亳州市教育科学规划2012年度课题。

  二、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1、课程是教育工作的核心,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目前,全国上下掀起课程改革的浪潮,长期以来,传统教学方法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但现在的教学方法日趋封闭僵化,仅局限于学科知识范围,远离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生活。

  2、苏霍姆林斯基:教育主要依赖学校,学校的主要教育力量是教师,学生文化水平有赖于教师的文化水平,有赖于他的精神丰富性、知识、多艺和宽阔的眼界。教师必须具有一种对知识的不可熄灭的渴求精神!唯有如此,才能驾驭青年的思想,点燃起学生心灵深处的智慧火把,完成时代所赋予的“特殊使命”。

  3、2010年7月,国务院正式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是21世纪我国第一个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这对于新课程改革尤其是教师的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教学方法以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让教学变得新鲜有趣,学生乐于接受。在本课题的实践探索中,力求能够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个性化教学方法的优势,促使教法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得以真正的发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这对于新课程背景下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对新历史课程的教学方法没有作相应的要求,影响的新课程的学习效率。具体表现在:

  从形式上看,教学方法从“满堂灌”发展到“满堂问” 。忽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训练,达不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从难度上看,教学方法缺乏层次性。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论是哪种类型的学生,方法都是一模一样的,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久而久之,势必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从内容上看,忽视了与其他学科的有机结合,缺乏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

  三、本课题的研究条件

  1、理论条件

  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赞可夫(1901~1977年)提出发展性教学理论,主张“以最好的效果,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即系统地、有目的地在学生的发展上下功夫。”

  前苏联建国时期的卓越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Lev Vygotsky,1896——1934)曾经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将其定义为“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成了三种类别:学生能独立进行的、即使借助帮助也不能表现出来的、处于这两个极端之间的借助他人帮助可以表现出来的。维果茨基明确指出了教学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教学促进发展,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良好的教学走在发展前面并引导之。”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认知心理学派和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杰罗姆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1915—)先生提出的学科基本结构理论认为,围绕“教什么”、“什么时候教”、“怎样教”,认为“不论我们选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从心理学角度看,科学而有效的教学方法的主要功能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而健康的情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2、资源条件

  我们具备了开展本课题研究的以下理论与资源条件:近年来党和国家颁布的有关教育改革的指导性文件,例如1998年12月国务院颁发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2001年7月国务院公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010年7月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

  近年来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有关教育发展与改革问题的讲话;例如江泽民、胡锦涛等对我国教育问题的重要论述;胡锦涛、温家宝在2010年7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等。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2001年出版,人手一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人手一册)。

  有关历史新课程学术专著30余册;历史新课程改革等问题的研究论文、研究报告(课件)一百多篇,已经整理成电子稿,供课题组全体成员参考。

  刊登有关新课程改革研究论文的杂志:例如《课程教材教法》、《历史教学中学版》、《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学历史教学》、《历史教学问题》等(课题参与学校均订阅)。

  有关历史学科新课程改革的网站:例如“基础教育网”(http:www、100875、com、cn)、“中国史学网”(http:www、chinahis、com)“中国历史课程网”(hist、cersp、com)、“中学历史教学园地”(www、zxls、com)等。

  此外,我们将时刻关注学界研究动态,借鉴学界前辈、专家和广大同仁的研究成果,积极参与学界前沿研究,加强与前辈、专家及同仁的切磋与交流。

  3、新课改提出“高效课堂”的理念,我们希望通过历史教学方法的研究让历史课堂教学更有效率。

  4、有我们亳州九中领导重视和支持,同时我们亳州九中有着过硬的硬件资源和优秀的教师团队。

  四、课题研究内容及方法

  随着现代历史教学的不断改革、优化,传统的教学方法越来越不适应当前历史教学的需要,这就对教学方法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符合学生水平,符合教学目标,还要体现启发性、典型性,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知识,又能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既面向全体,又关注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学习上的差异性,提倡“基本教学模式+灵活多样的内容设计”。鉴于此,学校教研组配备了两台电脑,便于教师查找资料。一方面学校为教研组资料库订阅了不同的图书资料;另一方面模式,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做有所得,这就要求教学方法形式多种多样。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可采取观察法、问卷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等,课题研究初期,综合组教师要根据自己所任学科特点,制定相应的具体研究方法和手段,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调查问题学生的根源。

  (1)理论研究:通过相关理论的系统学习和研究,吸收先进理念解决有关疑问,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2)个案研究:选取典型案例,进行科学合理的跟踪、调查、分析,为课题研究提供详实的资料。

  (3)实验总结:在调查摸清底细的基础上,进行实验,不断总结,不断调整,形成有本校特色的操作方法。

  (4)行动研究:坚持理论联系实践,边实践边探索。

  (5)对比研究:在同一年级,不同班级实行不同的教学方法,利用考试对比两种教学方法的效果。

  研究对象:为课题组成员所带班级的学生。

  五、课题研究范围及实施原则

  课题组从研究内容本身实际情况出发,按照班级学生年龄特点,结合所任学科特点,突出课堂教学主阵地,在不同年级、不同班级进行研究,逐步摸索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学方法,为培养学生良好课堂行为习惯的途径与方法,纠正不良行为习惯,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全面性原则。

  研究《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时,要研究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完成课堂教学的各项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2、主体性原则。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有利于学生发展制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方案、组织教学过程。课堂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重视培养学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在教学中要体现教学的民主性、科学性和实践性。

  3、实践性原则。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研活动只有贯穿于实践活动中,才能发挥其失效性功能,也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更好地发现问题,调整教法,总结经验,走向成功。本研究在实践中探索、实践中检验、实践中提高。

  4、发展性原则。

  教师的课堂教学应关注学生的发展,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关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使学生的人格、学识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5、渗透性原则。

  教师在课堂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中要做到教书育人,关注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在不同学科教学中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6、合作性原则。

  本研究要求课题组全体成员在通力合作、共同实践与探索中完成,发扬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家、校联合,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六、课题研究措施与步骤

  (一)实施措施

  (1)加强研究人员的培训。课题立项以后,组织研究人员学习课题实施方案,明确研究目的,了解研究内容,掌握研究方法。学习与课题相关的理论专著。

  (2)课题研究纳入日常工作,制定课题实施计划,有计划有步骤进行研究。把课题研究作为校本教研的一种有效形式,通过研讨课、交流研讨会等形式开展课题研究。课题研究覆盖到学校管理、年级管理、班级管理、学科教学各个层面,形成学校物理教研组总课题——课题组成员子课题,学科教师小课题的研究网络。

  (3)资金保障。课题研究需要一定的经费投入,如外出学习、购置图书、研究人员的科研经费、论文的评选等。必要时学校需从办公经费中支付。

  (二)实施步骤

  1、实施阶段:(2012年9月——2015年6月)

  各位参加研究的教师先采用一些新方法进行教学,然后通过和学生座谈、问卷、考查等方式,确定一项最适合的教学方法。坚持一个学期后,通过考试成绩分析、问卷调查等了解教学效果,如果效果不够理想,课题组负责人召开课题组会议进行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写出经验教训,向报刊投稿。

  2、总结阶段:(2015年9月——2015年10月)

  参加研究的教师将自己研究的所有材料进行整理,写出各自所承担的模块的实验报告,然后转交负责人,负责人根据所有材料,写出综合实验报告和研究论文,结集投稿,并编出研究集。

  七、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佟莉:学科组长,负责整个科研课题的理论指导和协调工作,不定期地对研究工作给予督查,同时对历史研究成果进行整合,将研究成果在全市加以推广。

  胡艳民:负责制定研究方案,组织课题研究,及时召集有关会议,处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拟订课题研究计划、报告等。

  何彦冰:负责必七年级教学方法的研究。

  李海侠:负责八年级教学方法的研究

  屈金全:负责九年级教学方法的研究

  耿立涛、何彦冰:主持课堂教学,李海侠、佟莉负责实验班的教学,曲金全、马柱华负责对照班的教学,同时负责材料的收集、整理。

  开题报告研究方法 篇8

  课题《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方法研究》在我充分调出论证的基础上提出的。相信经过我的努力实践一定能取得非常满意的试验效果,下面就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目标、意义及各项实施办法作以汇报。

  一、有关概念、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礼仪的指的是尊重,即在人际交往中既要尊重自己,也要尊重别人。古人讲“礼仪者敬人也”,实际上是一种待人接物的基本要求。礼仪的'“仪”字顾名思义,仪者仪式也,即尊重自己、尊重别人的表现形式。总之礼仪是尊重自己尊重别人的表现形式,进而言之,礼仪其实就是交往艺术,就是待人接物之道。

  幼儿礼仪教育,是幼儿云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幼儿园中加强文明礼仪教育,不仅塑造幼儿健全人格,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更是提高全民族素质,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研究背景:

  (一)幼儿健康成长的需要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标尺,礼仪是一个人美好心灵的展现。中国作为5000年历史的文明史的“礼仪之邦”,讲文明,用礼仪,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在否定传统弊端的同时,业丢掉了一些传统的美德,幼儿对文明礼仪知识知之甚少,礼仪认知与行为相脱节,一方面是社会大环境中不文明行为的熏陶,另一方面是接受礼仪教育不够。

  (一)社会的需要

  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独生子女的增多,家长为孩子提供了优越的生活环境,孩子过着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甚至有的孩子染上不良的恶习,野蛮霸道,缺乏教养,而现代社会发展对人的文明礼仪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幼儿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二)幼儿心里发展的需要

  在幼儿阶段,开展幼儿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使他们从小系统的接受良好礼仪规范的熏陶教育,从而养成其良好的个性品质,为其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奠定良好的人生基础

  研究意义: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于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

  开题报告研究方法 篇9

  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

  ②启发人们的思维。

  ③导致新的发现。

  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

  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

  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

  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

  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

  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

  定量分析法

  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

  跨学科研究法

  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也称“交叉研究法”。科学发展运动的规律表明,科学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综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据有关专家统计,现在世界上有2000多种学科,而学科分化的趋势还在加剧,但同时各学科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在语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统一化的趋势

  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认定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特定对象,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有三种基本类型:

  (1)个人调查,即对组织中的某一个人进行调查研究;

  (2)团体调查,即对某个组织或团体进行调查研究;(3)问题调查,即对某个现象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功能分析法

  功能分析法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是社会调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它通过说明社会现象怎样满足一个社会系统的需要(即具有怎样的功能)来解释社会现象。

  数量研究法

  数量研究法也称“统计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指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规模、速度、范围、程度等数量关系的分析研究,认识和揭示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借以达到对事物的正确解释和预测的一种研究方法。

  模拟法(模型方法)

  模拟法是先依照原型的主要特征,创设一个相似的模型,然后通过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的一种形容方法。根据模型和原型之间的相似关系,模拟法可分为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两种。

  开题报告研究方法 篇10

  (1)模糊层次分析法

  本论文考虑到绿色造船评价指标既有定量指标又有定性指标,可以借助模糊评价方法的处理方式,将一些模糊的概念转化成定量的数据。此外,为了表达综合评价目标的层次性,考虑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建立评价对象和评价指标体系。因此,本文结合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的优点,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方法对船舶建造的绿色度进行综合评价。

  (2)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绿色造船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注重理论与实证两种研究方法的结合,对现实中改善船舶建造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具有一定的.评价和指导意义。本文采用该方法,界定了绿色造船的定义以及综合评价目标等相关概念(第2、3章);构建了绿色造船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数学评价模型(第4章)。最后,结合实例进行验证研究(第5章)。

  (3)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重视并力求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进行研究。本文根据绿色造船的三大特征,构建了绿色造船评价指标体系(第3章)。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并结合专家打分法和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等权威统计数据给予评价指标以定量的数值,最终得出定量的综合评价结果(第4章)。

  (4)比较研究的方法

  比较研究方法[32]是确定事物之间共同点和差异点的一种逻辑方法。在现实中,比较研究法几乎成为认识事物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本文在总结绿色造船定义中大量采用比较研究法,通过横向比较找出绿色造船和一般造船的共同点与不同点以及中、日、韩三国造船现状的比较(第2章);然后,将众多绿色度评价方法进行比较,比较各个评价方法的优点和缺点,为绿色造船评价指标体系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法,从而使综合评价结果更具科学性与合理性(第4章)。

  (5)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方法

  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方法是一种辩证逻辑的方法。本文归纳分析了绿色造船的四个流程(第2章);在此基础之上,归纳了绿色造船的三个特征的研究并构建了绿色造船评价指标体系(第3章)。

【开题报告研究方法】相关文章:

开题报告的研究方法11-27

开题报告研究方法12-09

开题报告研究方法介绍12-26

开题报告研究方法及手段10-28

开题报告的结构及研究方法11-27

本科开题报告研究方法11-15

开题报告论文研究方法07-22

开题报告的研究方法有哪些12-17

开题报告的五类研究方法10-20

开题报告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