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农村统计报告

时间:2022-11-07 22:43:27 报告 我要投稿

农村统计报告

  在当下社会,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农村统计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农村统计报告

农村统计报告1

市统计局:

  根据万统[20xx]2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情况,就开展农村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自查如下:

  一、加强领导,责任落实

  为把我乡农村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情况抓好抓落实,年初经乡人民政府研究,成立了以副乡长彭贵凡同志为组长,乡财政、各村民委员会主任为成员的紫溪乡农村统计基层基础工作领导小组。要求:乡统计员和各村村主任(村统计员),必须按时按质,准确的上报各项统计数据,不得虚报瞒报。同时,将各村全年统计工作纳入村主任的全年工作目标考核。

  二、统计工作的完成情况

  我乡共有5个自然村,这次自查涉及:农村统计调查点5个,调查户15户,完成调查数据115笔,查出数据错误2笔。

  三、存在的问题

  1、我乡无专门的'统计员,业务水平不精。

  2、各村统计员是由村主任兼任,没有经过正规的业务培训,统计质量不高。

  特此报告

农村统计报告2

  课题组赴苏北各地进行了实地调研,特别到位于江苏省西北部的欠发达地区丰县进行了深入调研。课题组与农民朋友深入交谈,切实了解农民朋友当前最需要的知识、技术,为农民朋友排忧解难。课题组采取了深入交谈、问卷抽样调查等方式获取了当前苏北地区农村成人教育与培训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课题组在徐州的丰县和沛县、连云港的东海、淮安的建湖、盐城的大丰等地共发放1572份问卷,回收1463份问卷,有效问卷1365份。课题组对问卷及实地调查情况进行了统计与分析。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苏北地区农村成人中,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学历占14%,高中、中专学历占10%,初中占33%,小学占28%,不识字或识字不多占15%,呈年龄越低学历越高的趋势。年龄比例:20岁以下占6%,21~30岁占33%,31~40岁占25%,41~50岁占27%,50岁以上占9%,表明农村成人劳动力年龄比例趋于合理。

  调查中我们发现:46%的农民知道减免农业税的惠农政策;28%的农民知道良种补贴;35%的农民知道粮食直补政策;25%的农民知道农机补贴政策;26%的农民知道农业综合补贴,说明我国的各项惠农政策深入人心,为广大农民所称赞。

  57%的农民主要从事的产业是三产;24%的农民主要从事的产业是二产;19%的农民主要从事的产业是一产。说明农村以三产和二产为主业。

  33%的农民参加了专业协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67%的农民没参加专业协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说明专业协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还需大力推进,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去做。

  20xx年参加各种农民培训,参加1天的占19%;参加2天的占14%;参加3天的占18%;参加4天的占16%;参加4天以上的占22%。表明广大农民有积极主动地参加培训的愿望。

  42%的农民参加教育培训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收入;提高技能水平的占47%;获得政策扶持的占21%;得到尊重占7%;获得补贴占7%;获得学历占10%;获得证书占6%。说明农民参加教育培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增加收入和提高技能水平,获得学历的愿望较低。

  7%的农民期望接受的教育培训层次是一事一训;21%的农民期望接受的教育培训层次是证书培训;6%的农民期望接受的教育培训层次是中专培训;11%的农民期望接受的教育培训层次是大专培训;47%的农民期望接受的教育培训层次是短期培训。表明广大农民有希望通过短期培训获得较高收益的心理。

  33%的农民期望获得粮食方面的培训;期望获得水果方面培训的占18%;期望获得蔬菜方面培训的占25%;期望获得花卉方面培训的占18%;期望获得养殖方面培训的占21%。表明广大农民希望获得农业方面的培训。

  65%的农民希望的培训方式是现场实习;选择面对面授课的占12%;选择电视广播的占14.5%;选择VCD的占4.5%;选择多种方式结合占10%,选择其他方式占6%。表明大多数农民希望的培训方式是现场实习。可能由于现场实习能得到老师的指导又能进行技术操作获得技能,农民对这种培训方式比较喜爱。

  35%的农民愿意在本村接受培训;25%的农民愿意在城市接受培训;10%的农民愿意在县城接受培训;25%的农民愿意在乡镇接受培训;5%的农民不愿意接受任何培训。表明农民更愿意在离家近的地方接受培训,不愿远离家去参加培训。

  影响接受教育培训的主要因素:35%的农民是没有时间;16%的农民是没有钱;22%的农民认为当地没有学校;10%的农民认为没有合适的内容;其他占27%。这就需要相关培训教育部门充分考虑农民的实际情况,妥善安排农民教育和培训工作。

  当前农民教育和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没人管占24%;不方便占11%;内容不切合实际占24%;费用太高占18%。

  28%的农民认为当前的农民教育培训内容不实用;认为泛泛而谈的占23%;认为操作训练少的占47%;认为培训课时不足的占16%;认为内容单一的占9%。

  34%的农民所在村有文化活动室;有体育活动场所的占57%;开展文化活动的占22%;村干部紧抓精神文明建设的占8%。

  农村远程教育存在以下问题:29%的农民从未参与过远程教育;认识不足占20%;多媒体课件播放占33%;课件内容与当地农民的需求不符占22%;学员请假的占5%。

  6%的农民有过创业的经历,94%的农民没有创业的经历。

  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认为是外出打工的占56%;认为是家庭农业生产的占37%;认为是家庭经营工商业的占10%;其他占9%。

  10%的农民外出务工地为县内乡外;省外占33%;市内县外占27%;省内市外 占30%。

  当您发现有好的工作时,是否立刻辞职到更好的单位,回答是的占24%,回答否的占76%。

  课题组经过近2个月的调查和统计分析,发现了苏北地区农村成人教育与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这为今后进一步开展苏北地区农村成人教育与培训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工作中可以根据具体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从而使苏北地区农村成人教育与培训工作顺利稳步进行。

农村统计报告3

  为全面贯彻和落实全国统计工作会议精神,确保源头统计数据质量,来凤县统计局严格按国家统计局国统字[20xx]84号文件和湖北省统计局鄂统办文[20xx]13号文件的决定,组织专人对农村统计基础工作和农村统计调查数据质量认真开展了自查。现将自查结情况汇报如下。

  一、查基础工作

  20xx年,是国家统计基础工作年,为适应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要求,尽快使全县农村基层统计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以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各乡镇均按照《恩施州乡、镇、街道办事处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考核实施方案》要求大力开展农村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到目前为止,全县8个乡镇均成立了统计工作领导小组,合理设置了统计岗位,确定了统计人员,有办公场所,配备了统计专用微机,并成功实现国家、省、州、县、乡镇五级计算机联网。各乡镇制定了有关统计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制度、报表报送制度、报表审核制度、考核评比制度,等五个制度。全县所有乡镇农村统计调查核实数据均以村级上报,所有乡镇的20xx年报实行了计算机处理。有6个乡镇建有《畜特水产蔬菜季度台账》、《夏收作物播种面积核实台账》、《夏收作物产量核实台账》、《春夏播种面积核实台账》、《农村统计年报台账》、《乡镇基本情况台账》,有2个乡镇建有部分台账。同时各乡镇统计人员还经常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活动,加强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还积极开展统计数据质量评估。因此,我们认为现行农村统计调查方法是比较科学的,数据来源较为真实可靠,基本上能够反映客观实际。

  二、查数据质量

  此次,我们重点抽查了翔凤镇、漫水乡2个乡镇,采取上级数据与下级数据对比检查,报表数据与实际数据评估检查,报表数据与现场数据核对检查等办法先后抽查了农林牧渔产值和消耗指标558个、农林牧渔生产情况指标106个、农产品价格指标124个、乡、建制镇基本情况指标200个、村基本情况指标58个,同时还检查了县基本情况指标的195个,抽查指标合计共1241个。抽查结果表明,抽查的1241个统计指标中仅发现计算错误1笔,指标含义不清1笔,其他类型错误2笔。查出数据错误总数4笔,差错率为3.2‰。由于我县高度重视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重视统计数据的科学评估,因此农村统计数据质量较高。

  (来凤县统计局农村统计股)

农村统计报告4

  根据##省统计局办公室《关于开展农村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检查的通知》(闽统办〔XX〕44号)文件精神,我局认真组织安排各县(市、区)对本级以及辖区内的各乡(镇、街道)、村(居)农村统计工作开展全面自查,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并认真落实。7月21日,市统计局专门组织各县(市、区)农业统计人员在##市召开全市农村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自查总结和复查部署会议,会议听取了各县(市、区)开展自查工作的总结汇报,拟定了基层基础工作检查的复查方案。7月22-23日,市统计局###副局长亲自带领由8人组成的复查组分赴###市和##区开展复查工作。从各级各地检查的情况来看,我市基层党委、政府对统计工作更加重视,农村统计基层基础条件较大改进,基层统计规范化水平明显提高,源头统计数据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一、检查工作的组织实施

  (一)领导重视,周密部署。我局历来重视农村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年初以来,积极探索抓好农村基层统计规范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认真筹划针对乡镇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并做好经费预算安排、培训资料编印、授课人员抽调、受训学员划分批次等前期工作。5月中旬,在认真细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出台了《##市农村基层统计规范化建设考核办法》(南统[XX]44号),对各县(市、区)的基层规范化建设开展考核评比,并将评比结果纳入年度农村统计工作考评体系。

  7月初,省局通知下发后,我局领导非常重视,迅速召集有关科室人员安排部署,并及时下发了《##市关于开展全市农村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检查的通知》(南统[XX]55号)。各县(市、区)统计局按照省、市文件精神,积极组织安排检查工作,全市从市、县到乡、村,农村基层基础工作的自查自纠全面展开,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落实整改措施。各县(市、区)统计局同时对本级农村统计工作和统计数据质量也进行了全面检查。

  (二)精心组织,全面自查。我市及各县(市、区)统计局精心策划,组织力量,对辖区内的农村统计基层基础和农村统计数据质量全面系统的开展自查。从全市10个县(市、区)、137个乡(镇、街道)、981个村(居)自查情况来看,检查数据总数43.6万笔,查出错误数据2224笔,自查差错率0.51%。其中计算错误763笔,指标含义不清710笔,其他类型错误751笔。自查涉及农林牧渔产值统计、农林牧渔生产统计、县(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以及其他农村统计调查内容。

  自查采取上下结合、点面结合的办法开展。各县(市、区)对本级的农村统计工作和统计数据质量全面检查,并安排辖区内各乡(镇、街道)对本乡(镇、街道)及各自辖区内各村(居)的农村统计工作和数据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在各乡(镇、街道)完成自查的基础上,各县(市、区)统计局组织力量,严格按照省、市统计局文件要求开展了重点抽查工作。

  (三)随即抽选,交叉复查。在各县(市、区)全面完成自查的基础上,市统计局7月21日,召集各县(市、区)农村统计工作人员在建阳市开展农村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自查的总结交流,并通过抽签的形式随即抽选四名县(市、区)统计人员参与市局复查组,再次通过抽签方式确定两个复查对象:延平区统计局和武夷山市统计局。市局检查组随后划分两组,于7月22-23日分别对延平区统计局和武夷山市统计局开展交叉复查。市局检查组成员首先对两个县级统计局本级内业开展全面检查,并分别抽选延平区南山镇、夏道镇和武夷山市五夫镇、新丰街道进行全面检查,并随机抽选南山镇的长春街村、夏道镇的徐洋村、五夫镇的五一村、新丰街道的五里村进一步对村级统计工作和数据质量复查。

  从复查的.两个县(市、区)和四个乡(镇、街道)、四个村的情况来看,复查共检查数据总数1.52万笔,查出各类型错误31笔,复查差错率0.2%。其中计算错误14笔,指标含义不清8笔、现场核实错误2笔,其他类型错误7笔。错误大多出在农林牧渔生产统计、和乡、建制镇基本情况及村基本情况统计等报表内容。

  二、基层统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此次全市农村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检查,农村基层统计总体情况良好,基层党政领导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工作条件有所改善,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统计队伍人员不稳定,变动频繁。在目前的人事管理体制下,乡(镇、街道)没有设置统计编制,乡级统计人员大多数是兼职,常因乡镇党委政府工作需要而被调整和调动到其他工作岗位,造成基层统计队伍不稳定,人员变动频繁,导致基层统计业务不熟,制度执行不力,数据质量不高。村级统计人员常因换届选举,领导班子变动等原因而变更。经调查了解,延平区20个有农村统计报表任务的乡(镇、街道)XX年以来乡级农业统计人员更换10人次。基层统计人员的频繁变动影响了农村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乡镇领导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检查发现,部分乡镇领导认为农村统计数据对于本乡镇的具体工作缺乏参考价值和实际作用,统计工作只是上级政府部门下达的一项硬性任务,在乡镇财力、人力等相对紧张的情况下,统计工作难以受到应有的重视和关注,工作只是满足于一般的布置安排,对统计工作条件、数据质量等关心不多。

  (三)统计调查经费难落实,严重紧张。农村税费改革以来,乡镇财政普遍偏紧,乡镇没有统计编制,因而没有配套资金。据了解,全市大部分乡镇采取“实报实销”的方式解决统计工作经费。经济条件稍好的乡镇基本能够及时给予报销处理,条件较差的乡镇正常的业务开支都难以报账。另外,由于村帐镇管,村级经费更是紧张,多数村级统计人员没有工资补贴,村级报表很多是靠乡镇统计人员的面子和个人交情促使其完成。

  (四)基层统计工作任务重,人手不足。从县级统计局来说,我市各县(市、区)都只有一名从事农村统计的工作人员,而且邵武市、武夷山市等县(市、区)农村统计人员同时兼做其他专业,由于人手不足,时间紧张,任务较多,部分县市对乡镇的检查指导和业务培训难以安排;对于乡镇一级,统计工作人员一般身兼数职,随着统计要求的不断提高,各项普查、调查任务不断加重,许多乡镇统计人员越来越感觉到力不从心,疲于应付;村级统计是统计工作的源头,但由于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因素,村级统计员无法得到相应的经济和政治待遇,同时要应付上级各部门下达的工作任务,时间和精力不足,积极主动性不够,数据质量意识不强。

  (五)乡村台帐欠规范,资料不齐。实地检查发现,各乡(镇、街道)基本上建立了分村台帐,但各地台帐格式五花八门,装订方法各种各样,甚至个别地方帐表不分,台帐管理缺乏统一规范的模式。村级统计常因换届或领导变动而变更统计人员,由于种种原因,统计历史资料的交接存在缺漏,造成基层统计资料连续性受到影响。

  三、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切实加强基层队伍建设。一是要壮大基层统计队伍。争取人员编制和经费支持,改善基层统计人员的待遇,增加对乡、村统计人员的业务和综合素质培训,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积极性。二是稳定乡镇统计人员。尽力争取各级政府支持,明确乡镇统计岗位,理清乡镇统计人员身份,做到专岗专责,确保统计人员的相对稳定。

  (二)加大统计法制宣传力度。以新修订《统计法》的颁布实施为契机,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加强统计法制宣传工作。特别要加强对乡镇和村级干部的统计法制宣传,提高他们对统计工作的认识,让群众和各级领导更深入的了解统计,基层统计工作才能获得社会更广泛的认可和更有力的支持。杜绝统计工作上弄虚作假的行为,为依法统计、依法治统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三)建立健全逐级培训制度。逐步建立常态化培训制度,可以采取省级培训到市县级,设区市培训到乡镇级,市县级培训到村级。定期或不定期得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提高基层特别是乡、村两级统计人员的统计业务能力,确保源头统计数据的可靠性和可信度不断提高。

  (四)要进一步完善报表制度。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加强农村统计报表制度的改革完善。在具体操作中应充分考虑到基层情况,简化统计指标设置,避免指标重复,不随意增加乡村基层工作负担。检查过程中,许多同志反映农业生产报表中的蔬菜、水果等报表指标设置过多过细,在实际执行中数据的客观真实性难以保障;另有部分县市同志提出农村统计报表适合采取抽样调查方法获得的指标数据,尽量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取消相应指标的全面报表,一方面有益于基层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可以适当减轻乡村基层统计人员的工作任务。建议省局编制新的报表制度时予以适当考虑。

  1.农村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检查自查结果表

  2.农村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检查复查结果表

  3.全面统计报表检查登记表

农村统计报告5

  按照局队工业科《关于开展固定资产投资自查工作的通知》的工作要求,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阎村统计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认真按照通知的要求和局队安排,组织全镇7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逐项排查存在问题。现将阎村统计所开展自查情况作如下报告:

  一、精心组织,合理安排

  阎村统计所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及时将通知传达给项目的统计人员,要求统计人员按照要求,把握局队提出的自查内容,从六个方面认真查找问题,并结合工作实际,突出重点,使自查真正促进工作的'进步。

  二、自查自纠,深入开展

  1、自查时间: 6月25日至7月5日由项目填报人进行自查;7月6日至7月15日由统计所对企业自查情况检查汇总。

  2、自查对象:全镇7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3、自查内容:按照局工业城建科的要求,结合阎村镇投资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自查。自查内容包括项目的填报单位是否由投资主体自行填报、是否有统计人员代报的现象、项目填报单位是否建立了统计台账,是否按照制度要求填报计划总投资、本年完成投资等重点指标,是否有估报、虚报、漏报现象、各乡镇政府有关领导或部门是否有干预统计数据的情况发生,是否将统计所定为经济发展的第一责任单位等。

  4、自查结果:

  通过自查,7个项目都是投资主体(即企业)的统计人员自行在统计数据集中采集平台填报,统计所负责投资报表人员只是负责通知、审核,乡镇领导和统计所人员从未干预企业统计数据。此外,7个项目都按照统一格式建立了统计台账,并严格按照制度填报计划总投资、投资额等指标。

  但是,通过自查发现尚存一些不足之处:

  1、统计人员更换频繁,部分企业统计人员未取得统计证。

  2、统计所深入基层检查指导调研较少,缺乏对企业填报台账进行指导。

  针对自身查找出的上述问题,阎村统计所认真落实整改,督促企业统计人员考取统计从业资格,并以”走基层,转作风,强服务”活动为契机,加强对企业基础工作检查和指导力度,共同促进阎村镇固定资产投资工作取得更大进步。

农村统计报告6

  今年以来,我乡认真贯彻落实农村统计调查基层基础工作,严格按照市统计局的要求,认真规范农村统计数据质量,圆满完成各项工作。现根据《万源市统计局关于开展农村统计数据质量检查的`通知》精神,结合我乡实际,认真开展自查活动,现就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全面开展自查

  按照市统计局的文件精神,我乡迅速研究部署,建立健全统计结构。自查活动由我乡农村统计调查基层基础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牵头,及时传达文件精神,组织检查工作。自查反映出我乡农村统计工作基础可靠,数据来源均为实地调查所得,与实际相符,农村统计数据真实可信,并按照上级有关部门要求做到如实上报。同时,我乡在进行农村统计工作中,能严格执行统计法,无违反统计法情况存在。今后,我乡将进一步强化措施,继续努力,保持统计调查数据质量,一如既往地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要求做好农村统计基层基础工作。

  二、确保统计质量,规范统计台帐

  20xx年度全乡共有2819户11570人,其中农业户数2569户11032人,乡村实有劳力6254人。年末耕地面积6010亩,水田3717亩,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9250亩,其中粮食作物播面13200亩,总产4270吨,小春粮食作物播面2400亩,总产750吨。农村经济总收入8371万元,农民所得总额440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95元。

  对20xx年年报及20xx年定期报表的数据质量及工作进行了自查,自查结果与上报市农业局数据完全一致,这真实反映了我乡的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为今后我乡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数字依据。

  二○xx年八月十四日

农村统计报告7

  根据市统计局《关于开展农村统计调查数据质量检查工作的安排意见》,我局结合实际,认真开展了自查活动,现将基本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础报表齐全。

  1、农业报表及镇卡、县卡等为逐级汇总上报,统计报表齐全,数据来源可靠;

  2、农村住户资料由专业人员按月逐户进行督促记帐和收集,确保了数据的连续性和全面性,做到了帐册齐全,帐实相符;

  3、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采取全面报表和住户调查资料推算而成,数据较为准确;

  4、农产量调查及其它调查主要依据农村住户样本点开展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上报程序符合要求。各类报表的上报都要经主管领导审核把关,对一些重要数据,如:农业民人均纯收入、粮食产量、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都要经过认真评估以后方能上报,确保统计数据能够真实地反映本区实际。

  存在的问题

  受样本量的.限制,部分数据的推算结果会出现忽高忽低的现象,准确性较差。如:农村住户调查资料中,除农业外,其它行业偶然性因素影响较大,数据准确性不高。

  金川区统计局

  二0xx年四月二十五日

农村统计报告8

  根据犍为县统计局犍统发【20xx】20号文件精神及县局的安排和要求,为强化农村统计基础工作,规范统计调查工作程序,提高农村统计调查数据质量,确保统计工作的真实性,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分析数据,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安排专人对我镇全面开展农村统计基础自查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础建设情况

  实行“一把手“负责制,由镇长XX同志亲自抓,配备统计员1名,层层落实责任,配有电脑1台,办公用房10平方米左右,建立健全了统计的各类规章制度和统计调查操作流程。

  二、工作开展情况

  1.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大小春报表、季度财务报表等上报工作,做到各类统计报表无迟报、瞒报、漏报现象,报送及时、准确,实事求是。农村经济统计数据做到了村级与镇级一致,与报县级的数据一致。

  2.认真贯彻落实统计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统计报表和统计数据及程序真实、准确、及时,全年无一例违法违纪和违规操作。

  3.认真学习,不断提升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通过继续学习和自学的形式,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提升自身理论体系,通过统计业务培训和学习,统计工作水平有所提高。

  4.认真开展统计名录库维护工作。对辖区内法人单位的相关信息变更维护及时,确保了统计名录库的及时更新,确保名录库信息的'真实准确,为统计分析和领导决策提供详实准确的一手资料起到了保障作用。

  三、存在的问题

  1.大部分村无专职统计员,都由村副主任或主任兼职,在农村数据统计中工作意识不强。

  2.村级兼职统计人员年龄较大,文化程度不高,在纸质报表中易出错或执行上级文件精神有偏差。

  3.村级起报数据归档杂乱,不规范。

  四、整改措施

  1.强化培训,每年对各村统计员进行集中培训一次。使其准确掌握和了解各项调查指标,确保数据质量。

  2.进一步加强对各村统计工作的指导,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的村提出整改措施,保证农村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将各村的统计工作纳入年终目标考核。确保农村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农村统计报告9

  统计局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出现大量剩余,并不断向非农产业转移。为了解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影响,我们在全国首批劳务输出示范县——桃源县,走访了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统计局、农委等职能部门,并选择了100户有劳动力转移的农户进行了座谈和问卷调查,调查发现: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对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明显,但对农业生产也造成一些负面影响,且社会问题较为突出,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特点

  桃源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和人口大县。20xx年,全县完成农业增加值38.5亿元,占全县gdp总量的41.1%;截至20xx年末,全县耕地面积129.7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9.4%;农业人口82.7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4.9%。全县转移劳动力22.3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6.8%。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该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如下六大特点:

  一是从转移人数看,总数较为稳定。20xx年、20xx年和20xx年,桃源县分别转移农村劳动力22.2万人、22.1万人和22.3万人,分别占当年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6.3%、46.1%和46.8%,从总量和占比来看,变化都不大。临时性外出务工人员减少,长期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劳动力转移队伍相对较为稳定。从100户问卷调查结果看,20xx年转移的201名劳动力中,常年在外务工(一年以上)的占99%,临时性在外务工的仅2人。

  二是从转移渠道看,无序外出偏多。近几年来,政府实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阳光工程”,旨在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但受各方面条件制约,不能充分满足庞大的劳动力输出需求,农村劳动力转移仍以亲友帮带和自闯为主,有组织的外出务工比例不高。据统计,20xx年、20xx年、20xx年,桃源县通过劳动部门进行培训的农民工分别为3370人、3710人和4327人,占当年转移劳动力总数的比例均不到2%。20xx年,全县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通过劳务机构介绍的仅占14.6%,亲友帮带的占39.2%,自闯的占41.8%,其他形式的占4.4%。

  三是从产业分布看,以二、三产业为主。据农委和劳动部门统计,20xx年,桃源县22.3万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进入一、二、三产业的人数分别为0.2万人、12.5万人和9.6万人,分别占0.9%、56.1%和43.0%。

  四是从转移流向看,以东部沿海为主。据农委和劳动部门统计,20xx年,桃源县转移的22.3万农村劳动力中,省内、省外和境外的比例分别为21.3%、78.6和0.1%,到广东、江苏、浙江、上海等东部沿海城市占76.9%,到西部和其他地区仅占1.7%。东部沿海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对劳动力的强大需求,西部开发大战略的实施也对内陆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机会,从发展趋势看,东部沿海和西部地区仍将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集中地。

  五是从年龄结构看,以青壮年为主。20xx年,桃源县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中18岁以下、18—35岁、35岁以上的比例分别为7.5%、67.8%和24.7%。而从问卷调查结果看,201名转移劳动力中,没有18岁以下的外出务工人员,94%的为青壮年,农村劳动力转移以青壮年劳动力居多。

  六是从文化程度看,以初高中为主。20xx年,桃源县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初中、高中、大专以上文化的分别占13.1%、70.5%、15.6%和0.8%。问卷调查的201名农村转移劳动力中,没有小学以下文化的外出务工人员,初中、高中文化程度的比例分别为52.7%、38.8%。

  二、劳动力转移对当地经济社会的主要影响

  (一)正面影响:

  1、转移就业,带动了农民收入增加。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的转移,不仅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再就业问题,也带动了农民收入的快速增加。一方面,劳务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据统计,近三年来,桃源县每年外出务工农民工的劳务收入总额均在15亿元以上。据对100户样本家庭的调查,20xx年外出务工人员人均年收入13234元,是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倍以上。另一方面,增加了留守农民的生产收入。由于农村人多地少,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进步,国家惠农政策出台后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外出务工人员闲置的土地一般都会被留守农民耕种。调查的100户样本家庭中有33户对耕地采取“转包给他人”的方式进行耕种。

  2、返乡创业,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既是一种谋生手段,也是一个财富积累和技术学习的过程,部分外出务工者在打下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拥有一定管理或技术水平后,尝试回乡自主创业。据桃源县劳动保障部门统计,截至20xx年末,全县返乡创业成功的有240人,兴办企业128家,解决了3293人的就业问题,也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如桃源县金固力油墨涂料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王某,九十年代初到深圳打工,20xx年6月返乡创业,利用自己在打工期间学习的技术和管理知识,投资100万元成立金固力油墨涂料有限公司,20xx年该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400万元,上缴税金153万元。由于产品科技含量高、污染少、效益好,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20xx年公司再投资880万元扩大生产规模,计划在5年内实现产值过亿,上缴税金上千万元的目标。

  3、开阔视野,促进了农民观念转变。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一般都流向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农民工在打工创业的同时,也开阔了自己的视野,增长了见识,思想观念也得到一定的转变。据调查中一位村支书反映,以前基层选举很多村民都不愿参加,即使参加也是随便投票,现在换届选举时有很多外出打工的村民都特意赶回来参与投票,农民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大为提高。此外,在维权意识、经济效益观念、社会责任和环保意识等方面,现在的农民相比过去都明显增强。思想观念的积极转变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的建设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负面影响:

  1、造成土地实际利用率下降。从总体上看,农村劳动力转移后耕地面积并未明显减少,但农村土地的实际利用率有所下降。一方面,部分面积小、位置偏、灌溉不便的劣质田被荒芜。从桃源县深水港、八字路、青林和车湖垸4个乡镇的调查情况来看,荒芜比例低的有1%,高的达10%,被抛荒的主要是不便耕种的劣质田。如八字路乡海家溶村何某,家有5.3亩水田,夫妻俩长期在外务工,4亩田无偿转让给他人耕作,余下的1.3亩田由于面积小、位置偏不好耕种而荒芜。另一方面,粗放式经营使部分耕地实际上处于半荒芜状态。由于外出务工家庭的耕地大部分由家中留守的老人耕种,而家中留守老人体力不足、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导致农业生产先进技术应用不广,粮食单产水平得不到提高,并且多为单季播种,耕地处于一种实际上的半荒芜状态。据对100户样本家庭调查显示,57%的耕地由家中留守人员耕种,双季稻的播种比例在50%以下。

  2、延缓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由于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和文化水平稍高者大部分外出务工,懂经营会生产的农业高素质人才相对缺乏,大部分留守农民只从事简单的农业生产,特色农业和优势产业不能形成,农产品科技含量得不到提高,产业结构升级不快。据统计,近两年来桃源县农民粮食收入占农产品收入的比例均在65%左右,远高于全市40%左右的平均水平,是全市9个区县市中占比最高的,与该县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不无关系。

  3、制约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老化是一个影响农业生产的关键性因素,特别是水库和灌溉沟渠损毁严重,灌溉功能受到很大影响。近几年来国家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道路和饮水工程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人们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关注度不够,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工、集资的难度较大。

  4、衍生众多社会问题。目前大部分农村劳动力转移家庭的现状是,夫妻二人外出务工,老人在家耕地种田,带着孙子(女)上学。由此导致的两个社会问题:老人精神空虚、倍感寂寞、生老病死缺乏关怀;儿童缺少父母的教育、缺乏亲情的关爱,受到爷爷奶奶的过度骄纵,不良习惯容易形成,不利于他们的正常成长成材。在调查中了解到,车湖垸乡有一老人,老伴早逝,儿媳和孙子均在外务工,去年冰雪灾害期间冻死在家中,3天后才被邻居发现。据桃源县公安部门一次网吧清理结果显示,长期出入网吧的农村少年占60%以上,其中大部分是留守少年。

  三、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对策思考

  1、提高认识,重视劳务经济发展。近几年来,农民持续增收困难,农业生产效率难以进一步提高,农村经济发展乏力,农村消费市场启动缓慢等问题已十分突出,并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出了挑战。实践证明,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提高劳动力就业水平,是农民增收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各级政府部门应进一步提高认识,全面了解劳动力市场需求,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通过加强职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规范完善劳务输出中介组织、大力支持发展民营经济吸纳转移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等多种方式,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

  2、加强立法,促进土地有序流转。土地是农民宝贵的资源,是农民的生存之本。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在充分尊重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的前提下,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变单一的土地经营权为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统一的农户承包权,引导农民将自己的土地进行出租、入股或抵押。国家可考虑加强土地流转立法,按照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标准,对土地使用权作为生产要素实行有偿转让,推动土地流转制度的建立,加快土地向农业生产能手集中,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提高土地利用率。

  3、创造条件,鼓励农民返乡创业。当前,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创造各种优惠条件吸引外商前来投资,而忽视了对本地民营企业的扶持。在调查中了解到,有很多在外发财致富的务工者都有回乡创业的强烈欲望,但因内地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不佳而不能如愿。建议政府部门转变观念,把招商引资的土地、税收等优惠条件同等给予返乡创业者,让他们把在外学到的本领带回家乡,在本地创业发展,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同时农村金融机构要密切关注返乡创业者的金融服务需求,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项目给予必要的金融支持,扶持他们做大做强,充分发挥返乡创业农民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4、完善社会保障,关注农村留守人群。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国家已出台相关政策,创造条件让他们在父母务工地就近上学,但由于费用过高等多方面原因,落实得并不理想,国家应进一步采取优惠措施,让农民工子女都能上得起学。同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国家应加强农村养老院、老年人活动室等公益设施建设,给老年人创造一个美好的晚年生活环境,让他们生活上得到照顾、精神上有所寄托,真正实现老有所养。

  5、搞好就地转移,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的外出务工不是实质上的劳动力转移,而是一种简单的务工方式转变。要想实现本质上的、更为经济的、更为人性化的劳动力转移就必须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实现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从社会成本方面来讲,就地转移劳动力能缓解当下由于大量劳务输出带来的儿童教育、老人赡养、社会治安等多种社会问题,降低了劳动力转移的社会成本。从经济和社会效益来讲,就地转移劳动力既能有效促进当地二、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地方财税收入,又大量节约劳动力转移成本,减缓转移中的交通运输和转移前后的社会管理等压力。

农村统计报告10

xx县统计局:

  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及自治区统计局《关于开展农村统计调查基层基础工作检查的通知》精神,xx乡对20xx年农村统计调查基层基础工作进行核查。现将有关事项核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在全乡范围内,对20xx年本乡所辖的8个村的基础工作、数据质量进行全面核查。特别是对8个村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莱、水果等农村统计调查数据进行核查,并对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等统计调查的基础工作规范、数据采集等管理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督促。

  二、核查结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资料完整性。台账设置合理;台账资料完备;相关资料也齐全。

  (二)数据使用。相关指标数据来源可靠,有时能够使用国家法定数据。

  三、加强组织。乡统计机构要高度重视,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分管领导要亲自抓,合理做好人员安排,扎实做好基础核查工作。

  四、发现问题积极整改。我乡在自查、复查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找出问题、提出改进措施,认真抓好整改工作。

  xxxx乡人民政府

  20xx年11月22日

农村统计报告11

  为全面促进珠龙镇农村统计调查基础工作,不断提高数据质量,增强农村统计调查人员责任感,促进我镇农村统计调查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轨道,根据省市区统计局有关文件精神,我镇开展了统计调查基础工作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7月10日,接区统计局文件后,镇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安排部署开展了全面自查工作,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自查。

  一是农村住户调查。通过检查,我镇账页设置规范、齐全、均为原始账页,现金账为全省统一账页,记账质量较高,仅有少量错记、漏记、混记情况;账页编码基本无漏编、错编的情况。

  二是农林牧渔业统计,我镇农作物播种面积、畜禽存栏数据的取得采用逐级上报方法,产量数据根据抽样户调查取得。

  三是机构建设,珠龙镇统计站设在镇党政办公室,张台红同志兼任镇统计员,副镇长张凤堂同志担任分管领导。

  四是统计经费落实情况,根据区统计局要求,我镇对辅助调查员、调查户补助标准按辅助调查员每人每月50元,调查户每户每月10元兑现,统计必需的各项经费按财政体制已纳入镇预算统筹安排,做到实报实销。

  五是统计调查规章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我镇按照《统计法》及其《实施细则》和《安徽省农村统计基础工作规范章程》要求,加强统计基层管理,完善了统计工作制度,建立健全了各种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

  通过自查,我镇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统计队伍不稳定。这些问题突出表现在,统计员编制在党政办,在岗不在位,在位身兼数职,日常事务繁杂,很少有时间从事统计工作,根本没有精力从事更多的统计调查工作,与现时农村调查人员担负的繁重工任务极不适应。

  2、统计基础设施太差,统计手段落后极不适应新形式统计工作需要。突出表现在:统计没有计算机,延续采用手工操作,人为加大了统计工作量,没有专门办公室。

  3、统计工作量越来越大,除正常的农业月报、季报、半年报、年报外,还要配合市区1%人口调查、人口变动调查及劳动力调查、群众安全感调查、基本单位调查、人口普查、经济普查、农业普查、统计登记证的办理更换等统计领域扩大工作,加大了乡镇的`经济负担和统计工作难度。

  为做好新时期农村统计工作,不断提高统计工作水平,更好地为各级政府提供准确、及时、可靠的决策信息,现就进一步加强农村统计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统计工作者要加大工作力度,要坚持与时俱进的科学理念,从思想上,理论上,事业上与时代同步,不断创新,充分发挥农村统计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能仅仅局限于收报表填报表,而是依据所掌握的统计信息,及时预测经济运行发展的趋势,对经济工作做出科学准确的判断和分析。

  第二、统计部门要抓住机遇争取各级各部门的支持和扶持。统计部门承担的业务是无天下事不统,统计需要各部门的配合,各部门需要利用统计数据来分析决策部门工作运行规律,在数据共享情况下,首先要健全乡镇统计网络,加强农村统计工作规范化管理,实施无纸化办公,争取农村统计信息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质量。

  第三、加强领导稳定队伍。统计数据和信息是认识国情、研究问题、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各级领导都要把农村统计工作列入工作的议事日程:一要稳定队伍,确保统计工作正常有序进行;二要完善管理机制,加强村级统计报表业务考核,促进乡镇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三是进一步强化有专人办事,有领导人管事,责任与利益共享的激励机制,逐步使乡镇统计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第四、精简报表指标体系,减轻乡镇统计工作负担。近年来,统计指标设置更细,指标体系更复杂,报表种类更多,没有考虑到基层统计工作的实际,导致乡镇统计人员整天忙于应付报表,不堪重负。统计范围之广、指标之复杂,不是乡镇统计人员能够完全掌握和收集到的。因此,加快农村统计方法制度改革步伐、减轻基层统计负担势在必行。

农村统计报告12

XX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XX办事处:

  我县联社根据《XX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XX办事处关于开展20xx年全X农村信用社信贷统计现场检查的通知》(X信联X办发[20X9] 1X7号)文件要求,我县联社及时按照通知要求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金融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情况

  通过对2XXX年年末和XX0X年X月末上报人民银行、州办事处全科目统计数据的自我检查,认为上报数据真实完整。没有发现下列统计违法行为。

  1、未虚报、瞒报、伪造、篡改金融统计资料,更没有违反统计法规和工作程序编造统计数据的行为。

  2、信贷统计数据与原始统计记录,统计台账、统计报表以及与统计有关的其他资料核对基本一致,数据差异不大。

  3、未利用常规的业务操作虚增,虚减原始统计记录或与统计有关的其他原始资料行为。

  4、未强迫或授意基层信用社和统计人员在信贷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

  二、统计法规和统计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

  1、认真贯彻落实《统计法》、《金融统计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严格执行上级制定的金融统计制度及有关管理办法,并接受上级的监督、检查。

  2、对上级领导机构下发的信贷统计制度认真学习、深刻领悟,并结合实际做好了各项统计工作。

  3、所有的统计软件都已统一安装在内网中进行上报工作。

  4、已按XX办事处的要求建立了统计岗位A、B角,B角统计岗基本能单独完成统计数据的`编制、上报工作。

  5、及时收集、汇总、编制、管理本系统金融统计数据和报表。

  6、依法向人民银行报送统计数据、报表、统计资料。

  7、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统计调查工作。

  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意见

  (一)存在的问题

  1、虽然建立相关的统计制度,但是不够完善。

  2、未建立相应的统计操作规程。

  3、部分网点还未接入XxXX000综合业务系统,各项统

  计数据仍需要手工填制、编报、工作量大,效率低。

  (二)针对以上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整改

  措施

  1、尽快建立完善我县农村信用社的统计制度,认真贯彻《金融统计管理规定》,提高认识,明确职责,依法统计,确保各项统计数据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2、尽快建立相应的统计合规操作规程。

  3、尽快接入XXXX00XX综合业务系统,加快农村信用社统计数据电子化步伐,改变手工统计的落后状况,逐步提高统计工作效率,以适应金融统计发展的需要。

农村统计报告13

  思唐镇农村统计调查工作在镇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农村统计调查工作较为圆满完成了上级组织交给的任务。根据思统字(20xx)5号文件《县统计局关于开展农村统计调查数据质量检查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本镇实际,现将本镇农村统计调查数据质量检查工作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统计是党和国家实行科学决策和进行现代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没有正确的统计,就会影响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性、正确性。因此,镇政府对农村统计调查自查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党政办主任为组长,镇统计人员为成员的自查工作小组,认真领会上级自查工作精神,再次学习《统计法》和《省统计管理条例》,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明确了统计调查自查工作的重要性。

  二、数据的来源。

  1、充分依靠广大村(社区)干部开展统计调查。农产量抽样调查、畜牧抽样调查、农业年报、私人建房调查、固定资产投资调查、100万元以下工业调查、农业普查、人口普查、经济普查等统计调查工作绝大部分是充分发挥广大村(社区)干部的主观能动性,依靠他们完成基础统计调查工作。

  2、镇直有关部门上报各种报表及表册。如派出所提供的人口年报,畜牧站上报的畜牧生产季报表、年报表,农业服务中心上报的农村经济收入和农民负担调查表,乡企站上报的乡企年报等。

  3、镇统计人员到有关单位搜集相关的统计基础材料。统计人员到镇直管财政所、畜牧站、农业服务中心等单位搜集劳动情况及年报材料,到镇营业所、信用社、工商所、镇医院等垂管单位搜集相关统计材料,到县有关单位如县移动公司、县电信局、县短途客运公司等单位搜集相关统计材料。

  4、统计人员亲自到有关单位开展统计调查:如20xx年的镇第五次体育普查、镇第一次经济普查等。

  三、数据质量分析。

  1、农作物产量:20xx年农作物种植面积38800亩,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8710亩,产量7743吨。20xx年农作物种植面积40600亩,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3615亩,产量8043吨。20xx年农作物种植面积38330亩,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0225亩,产量8120吨。20xx年农作物种植面积39091亩,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1255亩,产量8523吨。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农作物历年种植面积基本保持平衡,但农作物产量在逐年增长。主要原因是加大了农作物品种改良,提高了科技含量,增加了对农业的投入。

  2、畜牧业情况:20xx年牲畜出栏52500头、只,肉产量2290吨。20xx年牲畜出栏62700头、只,肉产量2320吨。20xx年牲畜出栏69500头、只,肉产量2377吨。20xx年牲畜出栏80600头、只,肉产量2429吨,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本镇畜牧业出栏数量、肉产量都在逐年上升。其主要原因是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畜牧支柱产业,加大对畜牧业品种改良,努力引进良种,增加对畜牧业的投入,实行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3、固定资产投资:20xx年502万元,20xx年522万元,20xx年876万元,20xx年1154万元。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本镇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较快。主要原因是上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业的政策,镇里抓住国家对中西部开发的历史机遇,积极招商引资。

  4、劳动情况。20xx年职工168人,工资支出119万元。20xx年职工176人,工资支出138万元。20xx年职工173人,工资支出140万元。20xx年职工178人,工资支出175万元。从统计数据上可以看出,职工增加较少,但工资支出却在上升,主要原因是上级相对提高职工工资待遇。

  5、其它历年统计数据调查基本趋于合理。综合历年统计数据分析,本镇人均粮食250-300公斤,人均肉产量80-85公斤,人均纯收入900-1100元,固定资产、职工工资等呈上升趋势,可以说绝大部分统计调查数据比较符合实际。也有统计调查数据有一定出入的情况:1996年镇第一次农业普查、20xx年镇第五次人口普查、20xx年镇第一次经济普查,主要原因是统计调查面大,调查工作复杂、数据难于掌握。

  四、基础工作。

  1、加强学习,努力提高统计人员的理论水平及业务素质。统计人员能坚持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能坚持认真学习《统计法》及工作中的有关法律法规,按时按规定参加统计工作会议,有关统计培训,统计执法考试,提高了自身素质,适应了工作需要。

  2、对统计工作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根据上级业务部门的安排,镇党政办及时拟定了年工作计划,向分管领导汇报,每年召开统计工作会议,认真传达上级统计工作会议精神,再一次学习《统计法》,对统计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保证了统计工作顺利开展。

  3、坚持实事求是、严格统计执法,认真做好统计调查工作,按时按规定上报各种报表及表册,较好地完成了统计工作任务。

  (1)统计机构健全、制度完善。镇直各单位、各村都明确了统计员,制定了较为完善的统计制度,保证统计工作有人负责,有人管理。

  (2)认真做好统计调查,坚持没有统计调查就没有统计发言权,统计工作从不闭门造车,镇直各单位、村(街)统计人员利用经常去开展其它工作的机会,对辖区统计情况进行资料搜集,做到平时抓与专门抓相结合,镇统计人员每年都要抽出一部分时间,深入有关单位进行统计调查,搜集统计资料,利用赶场天在办公室咨询赶集的广大村(街)干部、群众了解辖区工农业生产,群众生产、生活等各方面情况,进一步核实统计数据,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严格统计执法,按时按规定上报各种报表及表册。

  4、认真搞好档案管理。将历年普遍统计资料装订成册,将重要统计资料整理归档。由于基础工作做得扎实,统计数据来源可靠,广大统计人员加强学习,责任心强,业务素质较好。因此,本镇历年农村统计工作没有发生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的违法行为。

  五、存在的不足。

  1、对统计人员培训较少。对镇直有关单位统计人员培训较少,尤其是对村(社区)统计人员业务知识培训较少,村(社区)统计人员业务素质较差,不能适应统计工作的需要。

  2、镇统计人员对统计调查工作督促较少。由于镇统计人员是兼职,对村(社区)统计人员开展的统计调查督促较少,致使一部分村(社区)统计人员责任心不强,一部分统计人员没有到调查点调查,致使调查有部分失实的情况。

  六、下一步工作的打算。

  1、加强学习,努力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镇统计人员要加强政治理论及业务知识的学习,要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学习与统计有关的法律、法规,按规定参加上级业务部门举行的会议、培训、执法考试,努力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知识水平,不断适应新时期统计工作的需要。

  2、加强对村(社区)统计人员业务培训,努力提高村(社区)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搜集准备培训资料,拟定培训计划,每年至少对村(社区)统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一次以上,使其统计业务素质有一定的提高。

  3、建立统计工作奖惩制度。对村(社区)统计人员在统计工作中成绩突出的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对统计工作不负责的人员给予一定的处罚,进一步增强统计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4、加强对村(社区)统计调查工作的督查,镇统计人员每年要抽一定的时间到镇属三个以上调查点进行抽查督促,以提高调查数据的真实性。

  5、规范统计档案管理。认真搜集统计资料予以保存,规范建档。

  6、热情给领导与有关部门及人员提供统计服务。

  7、坚决按规定按时上交各种报表及表册。

  七、建议。

  1、建立乡镇专门统计机构,设置专业统计人员1-2名。

  2、适当提高乡镇统计人员待遇。

  3、加强乡镇统计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20xx年5月20日

农村统计报告14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严肃统计执法,维护统计数据的严肃性、权威性,我局根据省统计局《关于开展农村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检查的通知》赣统字号文件精神,于7月10日至7月20日对全区8个乡镇统计站的农村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现将自查情况作如下报告:

  一、建立健全农村统计信息网络

  为了更好地收集农村统计数据,了解农村情况,我区自20xx年就成立了乡镇统计站,并为每个乡镇配备了至少一名专(兼)职统计员,并且每年都组织一至两次统计业务培训,使基层统计员更加熟悉统计业务知识、掌握统计方法。在20xx年底为每个乡镇统计站都配备了两台高配置电脑,使我区的统计信息网络更加健全。

  二、建立各项规章制度

  建立了乡镇统计员目标管理和考核评比制度,使乡镇统计员责任明确、目标具体,统计员的劳动成果与奖惩挂钩,目标管理考核办法,以提高农村统计数据质量为中心,提高统计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为要求,从农业统计、乡镇抽样调查、基础工作、以及统计信息与分析等方面进行考核评比;考核结果作为评选乡镇统计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依据。

  三、加强统计资料的.归档整理

  各乡镇对每年的乡级台账、分村台账能够及时完善,定报和年报能够分类整理,装订成册。每个乡镇都至少有一个专门的统计资料柜保存统计历史资料,以保证统计资料的延续性。

  四、统计报表及时质量合格

  一是在农林牧渔业统计方面,各乡镇基本上能按照要求及时完成报表任务,并且大部分报表有分行政村数据上报。二是在农业产值统计方面,每年各个乡镇都有计算本级农林牧渔业产值。

  区级统计局计算农林牧渔业产值、增加值所使用的主要农产品及其产量都是使用县直各部门已经认定的法定数据,比如农业方面就使用县统计局认定的数据,林业方面就使用县林业局经上级主管部门认定的数据;计算农林牧渔业产值、增加值所使用的生产价格也与上报上级主管部门的一致;计算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所使用的增加值率没有超出规定的范围内;计算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时均使用主要农产品产量和价格进行,都有产值计算表。

  区乡两级20xx年农业统计的农作物播种面积、产量和主要畜禽存栏等指标基本与农业普查数据衔接。三是在县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方面,区统计局农业科上报的gdp数据与综合科上报给上级主管部门的数据一致;财政收入指标与区财政部门上报的数据一致;主要社会指标,如境内公路里程、全年专利申请数、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医院卫生院床位数、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床位数都是从交通、科技、文化、卫生、民政等部门收集而来,与这些部门掌握的数据一致。四是原始记录较全、统计台帐完善。

  自20xx年我局统一印制下发农村统计台帐,并下发给各乡镇和村级建立统计台帐。所有乡镇统计站都能按照要求建立统计工作制度和统计报表制度,建立健全了统计台帐和统计原始记录。

  在这次自查中还是发现了乡镇统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村级统计基础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现在村级统计员基本上是由村报帐员兼任,农村财务实行报帐制后,村一级已经没有村会计,只有报帐员一职,村报帐员不愿意承担统计报表工作任务;而且村级没有统计工作经费,村一级工作人员不愿意白做。即使有些村因上级行政压力会上报一些统计报表,但是其报表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基本是应付了事。

  二是有些乡镇对统计工作不够重视,有些乡镇领导对统计工作不太了解和重视,认为统计数字对自己乡镇的发展起不了什么作用,只看考核的数字,其它的都不管。还有个别乡镇统计员没能很好地和领导沟通,主动争取领导对统计工作的支持,导致统计工作比较被动。

农村统计报告15

  xxx镇为进一步提高源头数据质量,夯实农村统计基础工作,提升农村统计工作水平,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根据盛市部署,结合本地农村统计工作的实际,在全镇范围内深入开展了农村统计调查基础工作和数据质量大检查自查,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推动统计数据质量检查顺利开展

  《关于开展农村统计调查基础工作和数据质量大检查的通知》以来,我们迅速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和全镇专题工作会议,重点学习了盛市通知精神和《农村统计调查基础工作和数据质量大检查方案》,使全镇上下明确了此次检查工作的实际意义和工作方法,进一步增强了落实通知精神的自觉性;同时结合实际,下发了《00000镇关于开展农村统计调查基础工作和数据质量大检查的通知》,成立了以镇长任组长,分管农业的副镇长任副组长,统计站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为把通知精神传达好,贯彻好,落实好打下了组织基矗

  二、夯实基储健全机制,确保统计工作质量检查成效显著

  统计工作的高质量是统计数据准确性、科学性的保证,其关键在于基层。近年来,我们加大投入,加强了镇村统计队伍建设,累计投入万元,为镇统计站配备了微机等办公用品,购置齐全了各种硬件,实现了磁盘保送、网上发送,使其更好地发挥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统计工作的职能。健全统计网络,坚持保障经费、落实待遇、提高素质,保持了工作的连续性。逐步建立健全统计原始证录、统计台帐制度和岗位目标责任制度,推动了整体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每年至少开展两次大检查,促进了统计基础工作的规范、科学,统计数据的准确、详实。围绕此次检查,我们进一步健全了党政领导成员包管区、机关工作人员包村的包保责任制度,确保了各项工作的落实。

  三、严格执法、稳妥推进,全面开展统计调查数据质量检查

  我们严格按照《山东省农村统计调查基础工作和数据质量大检查方案》,结合00000实际,采取自查、抽查和复查等形式对镇、调查村、调查户农村统计调查数据进行了全面检查。工作中,统计、财政、经管、经贸委等部门积极配合,切实做到了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共查处各类违法、违章案件起,纠正数据错误处,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部分村不够重视统计工作,统计制度不健全,统计信息闭塞,档案资料归档不及时、不规范,统计人员变动相对频繁,档案未及时移交,严重影响了统计工作的`连续性;二是统计工作服务水平整体偏低,部分村没有按时整理年度资料和历史资料,不能做到定期编写年度、季度统计分析报告;三是统计数据质量有待提高,没有做到“村组数据与乡镇上报数据一致,乡镇数据与上报市级数据一致”,报表数据逻辑性差,一些统计数据计算错误,指标含义混淆。

  四、强化措施、积极整改,推动农村统计工作再上台阶

  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统计调查数据质量,推动农村统计工作再上台阶,我们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和明确了下步努力方向。一是强化数据质量意识,进一步提高各级对农村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二是健全工作制度。逐步健全日常工作、责任分工、目标考核、奖惩约束等一系列制度,严格落实,确保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三是改进工作方法。推广“三查三审三比较”的方法,三查即:一查逻辑和数量关系;二查计量单位是否准确;三查属性指标是否正确。三审即:一是村级统计自审;二是乡镇汇总初审;三是计算机审核。三比较即:帐表、帐实数据比较;上下级单位数据比较;本期数据与前期基数比较。四是加大统计执法力度。在日常督促检查的同时,根据工作实际,适时开展统计专项治理。

【农村统计报告】相关文章:

统计的实习报告12-01

统计述职报告07-01

统计述职报告03-23

统计执法述职报告02-28

统计个人述职报告03-04

统计个人述职报告11-29

个人统计述职报告05-19

关于统计的实习报告06-15

银行统计述职报告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