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中学课程改革自查诊断报告

时间:2023-03-17 18:20:42 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学课程改革自查诊断报告

  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学课程改革自查诊断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学课程改革自查诊断报告

  自从上学期去宜川中学为课改寻找“真经”回家后,我们经历了反复的酝酿,正式开始,我们对课改的探索一直磕磕绊绊,苦苦挣扎。

  过去5月,随着学校的命令和教室座位形式的改变,11个班同时开始了课程改革。从规范早操,喊口号,中午上课前几分钟读经典,再到学生晚自习前的自我反思(即早上读,晚上读),以及积极推进自主管理,建设民主高效的课堂,力求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最初的兴奋和好奇到后来的困惑和迷茫,师生双方都经历了新鲜感,现在也习惯了。的确,激情最终会消退,新鲜感也会随着时间而消退。这或许不足为奇,但作为一种新的尝试和大的创新,毕竟带来了很多影响和变化。

  我班学生整体素质比较低,学习基础有偏差,行为习惯有待改善。其中相当一部分属于留守学生。一方面是父母文化素质不高。再加上现在的空间障碍,代际教育的苍白导致很多人无所追求。他们整天都很迷茫,很迷茫。他们一点都不认真,懒得烧蛇,没有紧迫感。课改实施后的初期,班里出现过几次“黎明前的曙光”:在全体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管理这一点上,很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班级的实际情况,积极承担各种事务,比如开灯关灯、安排讲课、摆放桌椅、查看学生gfd、查看辅导案例完成情况等。有一段时间,所有学生的脸上都充满了微笑,这真的给人“就像春天的大风,在晚上上来,吹开一万株梨树的花瓣”一个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为什么学生的责任感要缺失或者不强?再者,有了这样的动力,学生在学习上自然会迎头赶上。没有高效课堂的保障吗?其中一个。

  其次,实行小组合作席位分配后,不同的学习小组有一定的合作,但竞争更多。实行团体积分和加分奖励政策后,相当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极大的激发。为了自己群体的利益,其中的优秀成员争先恐后,生怕落后于其他群体。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即使是那些学习基础差但不积极,表现不好的学困生和后进生,也有一段时间成了问题,成了“嫁不出去的姑娘”,没有一个群体愿意接受。在这种情况下,这一部分给了拖后腿的同学一点紧迫感。如果这种状态能持续一段时间,班级的整体进步发展应该指日可待。

  然而,岁月似乎真的改变了一切。随着新学期的到来,相当一部分学生似乎变了一个人,原来的热情和气势都消失了。他们脸上写的只是冷漠和麻木,课堂学习似乎和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没错,现在是初二,也是两极分化的时期,但是所谓的两极分化就这样吗?沉默,沉默,夹杂着与自己无关的麻木,这种氛围让人担忧和恐惧。是我们老师的问题吗?还是别的?带着诸多困惑,我们走近一些同学,听听下面来自“民间”的声音:

  1、缺乏独立的习惯,依赖心理太强,如依赖思想严重,一个难题就是找别人现成的答案,不要动脑子。所以在完成辅导计划的时候,不能积极认真的去做,抄答案的现象比较普遍,特别是对于一些学习不好的同学。

  2.学习兴趣不高,尤其是这学期以来,随着很多县城等学校转来我校的学生的影响(大部分“外来”学生都是“有缺陷”的,行为习惯差,学习基础薄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还有一些“危险品”混在其中)。有些意志薄弱、自制力差的人,很快就“相爱”“临阵脱逃”

  3.阶级凝聚力有待进一步增强。从优劣来看,学习小组成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团结合作的力度和深度还有提升空间。有些后进生不思进取,不要脸,以为“天塌下来一个韩龙”。反正群里有优生学在交流、讨论、展示,难得清闲。他们要么保持沉默,呆在外面发呆,要么干脆抓住“机会”,打着“讨论”的旗号借机嘀咕,说些与学习无关的废话,影响其他成员的学习。

  4.缺乏自信,被动学习。由于缺乏“技巧”和更多的顾虑,一些中学生在完成辅导案例时对自己的答案产生了怀疑,导致效率低下。在课堂演示中,自然动机不足,不可能做出高质量的自我演示。

  基于以上情况,我们可以大致得出这样一些观点:

  首先,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仍然是一项未来需要付出巨大努力的工作。

  从宜川中学的实践来看,教学质量只是德育的副产品,我们应该对此有充分的认识:生活中会遇到许多“第一”,而习惯,无论好坏,总是从某个“第一次”开始,必然会产生第二次、第三次。所以习惯形成性格,习惯一旦被使用,就很难改掉。家长应高度重视孩子的教育,与学校形成合力,帮助学生逐步克服和纠正不良行为和习惯。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密切相关。想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这一点上,父母有着独特的优势和不可推卸的责任。

  其次,浇树浇根,授人以柄,授人以柄。

  学校应进一步探索德育的新空间,尽一切可能改变学生的道德素质,使他们不断提高人文素质。我们面对的学生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没有理想,没有志向,活得浑浑噩噩。此外,现代社会的进步和改革开放一系列成果的“免费分享”,造就了相当一部分养尊处优、不识抬举的人。他们不是被认为是“富二代”,而是变成了“富二代”、“垮掉的二代”,给教育带来了极大的阻力,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你看不出有多少学生视学校如地狱。他们厌倦了学习,以至于在学校呆了几年。他们只是被父母暂时逼着把身体留在学校。他们的灵魂早就被电视、游戏等一系列不需要动太多脑子的消遣束缚住了,几乎成了行尸走肉。

  当然,毕竟学校教育的法力是有限的,我们无法改变社会环境,相当一部分家长的认识是无法逆转的。他们过分溺爱孩子,学生严重失业,使他们不懂得珍惜,不懂得体谅他人,更不懂得感恩...这一切往往让我们这些老师陷入尴尬的境地。但对于这一点,我们只能尽力而为,问心无愧,明知道山中有虎,宁愿走在山中。

  第三,学校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凡事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尽量减少课程改革的退路,避免浮华。

  当务之急应该还是如何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以自学为主,先学后教,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以学生展示为突破口,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全方位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转变观念,以学生展示为突破口,展示是关键,展示引领自主,展示课堂是实施课堂,展示学习成绩或问题是学习的提高。不会提问的学生是最好的展示,会解决问题的学生是进一步的展示,学生的评价展示是深入的展示,学生的论点是最精彩的展示。

【中学课程改革自查诊断报告】相关文章:

课程改革自查报告12-07

小学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自查报告10-13

机械故障诊断研究生教学课程改革探讨论文03-19

改革自查报告12-23

中学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范文03-16

课程改革方案04-14

课程教学方案改革03-13

新课程改革工作的总结报告范文03-17

殡葬改革情况自查报告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