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教学专题研究报告

时间:2024-11-05 13:40:56 报告 我要投稿

教学专题研究报告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学专题研究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专题研究报告

教学专题研究报告1

  一、研究方法的指导——“专题性研究”尝试的前期工程

  加强方法指导,是顺利进行“专题性研究”尝试的前提。可以把每单元传统的“读写例话”改为“学习策略指导”,除了保留一些基本的必要的“读写例话”外(或在“基础训练”中专项指导),适当编排一些资料搜集方法、资料选用方法、研究报告撰写方法等“专题性研究”策略指导课和案例示范课,做好“专题性研究”尝试的前期工程。

  1、指导研究资料搜集方法,提高资料搜集力。

  ①导练工具书及网络的使用方法提高资料查阅力。比如图书馆、档案室书目的检索方法,网络信息的搜寻与下载方法。

  ②导练“寻检式”资料搜寻法,提高资料检索力。

  ③导练“辨析式”搜寻法,提高资料判断力。比如:

  A、问题式搜寻法,即边阅读材料,边从正反两方面多角度地提出问题,并逐一查阅有关资料进行分析解答,辨析资料正误;

  B、评价式搜寻法,即边阅读边针对资料提出个人的看法和见解,评价资料的价值和正误。

  2、指导研究资料处理方法,提高资料处理能力。比如:

  ①简要摘录法,即指导学生设立文摘卡,一边查阅资料,一边有目的、有选择的、有重点地简要摘录(作摘录、作提要、作札记、作批语和记号、作文献综述等),重要内容可以详细摘录;特别是注意摘录文章题目、作者、书刊名称及出版日期等有关信息,以便进一步查阅;

  ②分类存贮法,即指导学生对资料进行分类摘录,并在分类的基础上对获得的大量信息进行整序、编码、建立索引等存贮处理,使摘录的资料系统化、简明化,便于进一步查阅。

  3、指导研究成果撰写方法,提高资料利用率。

  ①格式的指导。

  ②文献资料引用方法的指导:

  A、直接性引用,即在文中直接引用原文原句;

  B、简述性引用,即对文献资料进行简要叙述引用。

  ③参考文献加注方法的`指导:

  A、文中加注法;

  B、页脚加注法;

  C、文后加注法。

  二、研究内容的开放——“专题性研究”尝试的主体工程

  在学生初步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后,应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研究。教师可提供参考性课题,或自主拟定;在研究过程中,对于学生出现的一些疑难,教师应及时给予积极的配合和有用的指导,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研究。具体课题的确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课文内容拓展式专题研究。根据课文主要内容、教育要点、知识点、作者、时代背景等进行拓展,确定专题研究的课题。比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后,围绕“环保教育”,引导学生提出研究专题:环境污染和保护问题研究、生态平衡问题研究、资源污染和利用问题研究、环保问题引发的自然灾难研究等。

  2、乡土民俗搜集式专题研究。利用地方资源、文化、经济,因地制宜地开展专题性研究,比如:民间故事的搜集与研究、乡土文化(文艺、瓷艺、茶艺、饮食文化、民歌、民谣、民谚等)的搜集与研究、民风民俗的搜集与研究、本地主要经济产业的研究、主要农作物的研究等。

  3、观察实验报告式专题研究。结合自然课、劳动课,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实验操作,然后撰写观察报告、实验报告。

  4、学科知识解析式专题研究。结合有关学科的某一知识点进行解析、验证以及知识发展过程等专题性研究。

  5、社会热点调查式专题研究。抓住社会的一些热点、焦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比如:人口问题的调查与研究、等封建迷信危害性的调查与研究等。

  三、研究结果的测评——“专题性研究”尝试的动力工程

  有检查才会落实,有测评才会促进。如果放任自流,肯定不会有什么效果。对于“专题性研究”,定期测评的形式可以采用:

  1、“讲”,即组织“研究成果汇报会”,让学生介绍研究计划、研究过程、研究方法、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的办法、研究结果等;

教学专题研究报告2

  一、引言

  在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通常是信息和知识的被动接受者,长期的训练使学生不能形成系统、连贯的思维方式,学生对教师有过多的依赖性,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Milne andMcConnell,20xx)。这些都迫切地要求高校应当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建立研究型课程教学方法,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综合素质。

  本文以工商管理类本科生财务管理课程为例,说明工商管理类课程的研究型教学设计与实施,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财务管理研究型课程教学设计的特点是强调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以课程专题研究(course researchproject)为训练载体,培养学生的辨析式思维能力(critical thinking),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self—directed learning)。

  二、基于问题的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体现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其特征表现为:学生以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学习新知识;有针对性地根据问题的需要学习相关知识;具备一定的辨析式思维能力;有能力识别和搜集相关资料,可以高效率、高质量地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国外许多学者研究认为,现行教育应当培养学生的辨析式思维能力。辨析式思维强调的是批判性的思考方式、认知和学习的一种能力,强调有选择性地对知识和信息加以判断与评价。

  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法,对培养学生辨析式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这种学习方法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对知识深入研究和理解的兴趣,使学生成为发现、理解、评价以及应用知识的主动参与者。

  ②有针对性地学习。从对现实问题思考中加深对财务管理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与方法理解和应用能力。

  ③组织学习小组合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以及组织能力。

  ④开放式的动态信息资源和学习环境。使学生有机会自主确定分析对象、鉴别问题、搜集信息。

  ⑤非结构化的具有挑战性的现实问题。使学生有机会接受现实的、复杂的管理环境,并逐渐养成对问题反复思考的习惯和质疑的学习态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辨析式思维。

  在工商管理类本科课程教学中,可以采用课程专题研究的形式实施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课程专题研究,是在运用专业课程其他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以从专业课程教学中提炼出的关键性、综合性问题为主题,利用开放性的资源环境,结合现实商业环境,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分析和研究的过程,并完成研究报告,充分体现了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的理念和核心,也符合工商管理类课程的特点。

  三、财务管理研究型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

  1、财务管理研究型课程教学内容与训练体系设计财务管理研究型课程内容与训练体系设计以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基础,以案例分析和课程专题研究为主要训练载体。笔者根据本科生财务管理平台课的特点,遵循研究型课程教学的理念,设计了以价值管理为主线的三个系列课程研究专题和体现财务管理核心内容的六个分析案例。每个研究专题都使相关的知识点形成一个知识点体系,通过完成该研究专题,可以轻松地掌握一系列相关的知识点体系,提高学习效率;案例分析则针对一些重要的财务理论进行基本训练,在学理论知识点的基础上,对研究相关专题未涉及的知识点进行补充。两部分内容相互结合、相互补充,使整个财务理论知识形成一个较完整的体系。

  在研究型课程教学中,运用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关键在于对问题的选择与设计。本文以公司价值管理为主线,设计了公司财务状况分析、财务预测和价值估价三个核心研究专题。每个研究专题包含了财务管理基本理论与方法的知识点群,同时,三个研究专题知识点群之间紧密联系,涵盖了财务管理课程的主要知识点。这三个研究专题的逻辑关系是:

  ①公司财务状况分析针对公司过去的经营与财务状况,目的是发现公司过去及目前存在哪些财务问题,并延伸寻求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公司调整未来的发展规划和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②公司财务预测与规划是对公司近期未来的规划,强调在上述公司财务分析专题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公司未来的发展目标,对公司进行短期预测和规划,解决公司营业收入和融资策略相配合的问题,是对公司短期的价值管理;

  ③公司价值估价是对公司的长期价值管理,通过对公司价值评估,发现影响公司价值的主要问题及关键因素,为管理层进行价值管理提供依据,也为投资人提供相应的投资建议。学生在完成三个研究专题的同时,不仅能够深入理解并运用上述系列研究专题所涉及的理论与方法,也关注公司在当前、近期与长期价值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逐步建立价值管理的理念。

  2、财务管理研究型课程问题设计

  (1)公司财务状况分析问题设计

  公司财务状况分析研究专题的分析框架是: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的杜邦分析体系和现金流分析两部分,涵盖了三张基本财务报表的全部信息。学生通过与行业平均水平、公司历史平均水平比较,对公司的基本财务报表全面解读和分析,发现公司目前存在的财务问题以及引发财务问题的经营与管理的因素,为管理层进一步改善公司经营状况,提高公司价值提供依据。

  本研究专题的核心问题设计:

  ①样本公司存在哪些财务问题?

  引导学生采用本研究专题提供的分析框架对公司的基本财务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公司过去经营中存在的财务问题;

  ②产生这些财务问题的根源是什么?这些根源对财务问题有怎样的影响?

  引导学生寻找公司财务问题背后的根源,探究是什么样的经营问题导致了这些财务问题,又是如何对企业财务状况产生影响的。在这个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对财务分析的`理解不是仅仅停留在财务指标的计算和简单的比较分析上,而是深入分析财务问题产生的根源,并逐渐体会到经营策略与财务策略的相互关系,以及体会如何通过调整经营策略来有效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

  (2)公司财务预测与规划问题设计

  公司财务预测与规划研究专题,在财务状况分析的基础上,协调解决公司过去经营中存在的问题,调整公司近期未来的经营策略和融资策略,是对公司的短期价值管理,对未来经营期内公司价值目标进行修

  正和调整,为提高公司的长期价值提供依据。本研究专题设计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的财务规划,不同于传统的财务规划。传统的财务预测与规划主要运用销售百分比法,一般分为收入决定融资和融资决定收入两部分。传统的财务规划一般都把扩大产品市场份额、保持企业销售的快速增长作为公司的发展战略和追求的目标,只是单纯地考虑公司的市场目标,而没有考虑与公司市场目标相配合的各项财务目标,特别是公司的财务价值目标。

  但是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更关心公司的财务目标如何更好地与市场目标相统一、相协调、相配合。

  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的财务预测与规划,是将公司价值目标与营业收入与融资规模、融资方式的相配合情况下公司的财务规划。对传统的财务规划方法的不足进行了改进:

  ①对各项目的预测不是简单地同比例地放大或缩小,而是要考虑各类资产以及资产项目与主营收入之间的联动关系;

  ②考虑公司目前的资本结构是否合理;

  ③针对资产的内部结构进行分析;

  ④根据预期的财务指标以及改变假设条件后的可持续增长率,更能反映公司在预测期的情况;

  ⑤考虑了公司的主动投资行为。

  本研究专题的核心问题设计:

  ①如何基于核心财务价值指标进行财务预测?引导学生采用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的财务预测方法,结合公司的财务比率对公司短期未来进行财务预测。

  ②如何解决企业营业收入和融资规模、融资方式的配合?

  这个问题是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的财务规划的核心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仅仅按照传统的财务预测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学生需要全面考虑公司的融资规模和融资方式,要在达到预期销售收入增长的同时实现既定的净资产收益率目标,并能完成对公司的融资规划,安排好融资规模及融资方式,即实现公司经营目标和财务目标的统一。

  (3)公司价值评估问题设计

  公司价值评估专题,是一个综合的研究专题。需要结合公司的历史财务状况分析和未来财务预测方法,对公司未来一个时期内的经营情况进行全面的预测,并根据各价值评估方法的原理,采用适当的评估方法对公司的长期价值进行评估,实现公司长期价值管理。是三个研究专题中对学生财务判断能力、专业敏感度要求最高的一个研究专题。

  本研究专题的核心问题设计:

  ①影响公司价值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从公司价值管理角度提出这个问题,是希望学生不是单纯地预测数据而完成一个价值评估作业,而是从管理层对公司进行价值管理的角度,思考哪些因素对公司价值有着显著影响,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公司价值的,并为管理者提出可行的价值管理建议。

  ②公司是否具有投资价值?

  这个问题从投资人角度提出,公司价值评估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为公司的投资人提供有效的信息。公司的投资人需要从公司的价值评估报告获得公司未来发展潜力的相关信息,并作进一步的投资决策。因此,学生还需要从投资人的角度分析,样本公司的真实价值是被市场高估了还是低估了,样本公司是否仍值得投资人投资。

  学生在这两个问题的引导下,完成价值评估的同时,从公司的价值管理和市场价值角度对公司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对长期价值管理有了深刻的体会。

  三个研究专题选择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作为研究主体,逐步提出层层深入的研究问题,学生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有针对性地搜集相关信息、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财务理论知识;同时,这些问题又是置于开放式资源环境的研究问题,针对不同的上市公司,每个研究问题都没有惟一的答案,选择的样本公司不同,公司的经营方式、投融资方式、资本结构也不尽相同,这些都会影响学生对问题的界定和提出的解决方案;每个研究专题又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研究问题,涵盖了一定数量的财务理论和知识点,可以细分为若干个具体问题,小组成员可以根据需要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共同合作完成研究专题。每个研究专题只给学生提出基本研究目标、可能用到的研究方法,由学生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根据公司的特点自主决定需要的相关资料、研究方法、具体研究问题及确定研究方案,给学生更大的空间挖掘公司的信息和分析深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财务管理研究型课程教学实施

  课程专题研究教学的具体实施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教师对研究专题项目所要达到的研究目标、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数据库资源、分析模型与工具、评估标准等进行介绍,对学生进行前期的指导和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小组成员对研究项目进行交流沟通;

  第二阶段为实施阶段。

  ①确定研究对象。每组学生根据公司相关信息的可获得性,选择较感兴趣的某一行业的某一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由学生自主选择研究的样本公司,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和研究的积极性,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②确定研究问题并细分为具体问题。根据研究专题的内容,在研究问题的引导下,结合公司的特点和经营情况,确定公司围绕该专题需要研究的具体问题,并细分问题。如对财务规划问题进行细分,确定具体研究项目为经营战略研究、利润规划、资产规划、融资规划等几部分,再针对各个具体的研究项目,结合公司的基本情况制定研究方案;

  ③拟定小组工作计划。确定具体的研究问题后,学生小组成员讨论拟定较详细的工作计划,确定各成员的具体工作内容。明确的工作计划安排和确定的分工,有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并督促大家按时完成工作,使整个学习过程有序而高效。

  ④自主学习并运用相关专业知识。根据研究专题的内容和解决问题需要的知识准备,学生自主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搜集信息,必要时可以小组谈论共同解决,或请教教师。例如,对公司财务预测和规划时,需要学习销售收入预测、股利政策、项目投融资方式、资本结构等相关知识模块。

  ⑤侧重发现问题。学生选择的公司不同,规划时会遇到不同的具体问题。例如,规划时可能要考虑:公司未来的市场需求如何;影响销售利润率的关键因素;目前资产规模和结构存在的问题;采取何种融资形式配合资产规模与结构的调整等,根据研究公司的具体特点,确定研究的重点,为提出解决方案做准备。

  ⑥提炼研究结论。完成研究内容,并依据对研究结果的判断得出合理的研究结论。针对研究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并完成相应的研究报告。

  第三阶段为测评阶段。学生根据每一个研究专题的要求撰写并提交研究报告,就研究成果进行陈述,并回答其他学生及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提炼各小组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点评;测评各小组的研究报告。

  财务管理研究型课程的问题设计及教学实施过程,是一个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的思想和培养学生辨析式思维的要求。整个学习过程,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以引导者的角色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学生以自主学习方式为主,通过小组合作,针对现实财务问题进行深入地、反复地探究,不断提高对专业知识及其应用的理解程度。

教学专题研究报告3

  以小课题研究促进中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目标:

  (1)有效落实课改理念;

  (2)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3)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4)有效凝聚集体智慧;

  (5)促进学校全面发展;

  (6)面对新课程改革中的困惑,善于发现,勤于学习,勇于创新。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有解决新困惑的勇气和本领;

  (7)努力寻求能够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有效培养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教学和教学模式,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一、我校现状及小课题研究的意义

  1、我校现状:我校6个语文教师,5个第一学历是中专,1个是大专,为了学历达标,通过自学、广播电视大学、函授等形式达标,现我校语文教师6个中,有2个是中文系毕业,占30%;非师范院校毕业的占60%。由此可见,科班生少,要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就要求语文教师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

  而小课题研究是指教师对教学实践中某个具体问题以专题研究的方式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研究,小课题的主题比较具体,它深入到学科工作领域内部,是指教学的某一具体问题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们面对许多问题,具体研究价值和研究意义。做为一个从教17年的语文教师,我以为,放眼语文教学要研究的方方面面实在很多,语文教学艺术有无穷无尽的研究范围,专之愈深愈有趣,亦愈艰难。

  就比如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课堂中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文言文教学中字词的积累与传统文化的传播关系;怎样创设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课堂中的三维目标怎样确立;怎样实现;怎样处理教材;怎样确立教学的重点、难点等等,涉及的范围之广之多,其中任何一方面都应有自己独特的认识,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网络,这样才能吸引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沉浮,从而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达到改善学生的学习质量的目的。

  而老师们也会以研究的心志工作学习,享受自己的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使自己走在专业化发展的道路。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那么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而小课题研究与日常工作密切相关,研究起来收山实实在在,有方向,有条件,以小见大,小题大做,既可以发挥教师的特长,又可以使教学成果很快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解决教育过程中的难题,一举多得。因此,开展教师小课题研究能促进教师主动发展;有选择的发展小课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这正是我校语文老师迫切解决的问题,我校的语文老师们忙于备课,改作业等常规工作,缺乏教研氛围,工作处于低效状态。我深切地希望通过小课题研究不但能使这种现象得到改善,而且能使我校的语文老师以研究的心态工作学习,享受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享受的乐趣!

  2、小课题研究的意义作用。反思过去,课题研究往往存在着“大、空”等不良现象,效果自然不理想。中学语文教育科研工作必须结合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现状和实际,突出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

  让教师的研究更贴近教育教学实际,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及教师自我发展。教师应该有自己的.小课题;有自己结合实践工作的反思和记录,这是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必需。所谓小课题,指的是以教师自身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的解决为研究目标的课题。

  小课题的特点是切口小、范围广、方向明、周期短、投资少、收益高。要选好课题,首先要明白为什么研究,也就是选题有没有价值。课题追求有实用价值。即解决日常教育教学当中遇到的问题,或为教育教学中的某个现象寻找答案。这种课题的针对性、时效性都比较强。

  小课题“课堂小测的意义”的研究,就符合三个贴近的原则。“小”就是切口宜小,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以小见大学习研究。随着教育改革形势的发展(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和谐高效课堂”建设活动的开展,区域推进差异教育实验)使我们的教学面临许多新问题,教育研究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相比较于5年一个周期的规划课题,小课题研究更具有“短、平、快”的优势,所以积极开展小课题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可从以下三个角度来理解小课题研究的作用:

  (一)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

  小课题研究的问题都是与个人的工作紧密相连的,也是我们有切身体验的事件,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自身教学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解决问题的结果就是直接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服务。在明确一点说,小课题研究就是“自己研究,研究‘自己’,最后在创造新的自己”。因此,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解决,我们有着潜藏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有利于积累研究经验

  小课题研究者可以在“做”中学习并熟悉课题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逐步学会通过规范地做课题来解决实际问题,从中获得科研的归属感。教师可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不断增强科研信心、积累科研经验、感受科研的能量,为将来进行省、地、市(县)级课题研究打下基础。

  (三)有助于提高科研能力

  小课题研究的目的是改进教育教学实践,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在研究的过程中,使自己养成“用科研的眼光看问题、用科研的思维想问题、用科研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好习惯。在一个个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提升自己的实践经验,形成个性化教育教学风格,使自己成为“科研型”的教师。

  二、小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选择一个问题,建立一个课题,确立一个目标,实施一项研究,形成一个成果(经验、规律或具体操作方法),研究者选题时要考虑到小课题的选择,强调“以我为本”,也就是直接服务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必须立足于“小而精”,选择那些自己有能力驾驭,能搞得了,搞得好的具体实在的题目。

  三、小课题研究的方法

  从研究方法看,小课题主要采用基本的、教师易于把握和实施的经验总结、叙事研究、个案研究、调查研究等最常见,最适用的小课题研究方法有:

  1、经验总结。通俗讲就是从大量的教学实践中,梳理、归纳、提炼出成熟、典型、理性的做法。

  2、叙事研究。“叙”就是叙述,“事”就是事件,它是用讲故事的方式追述还原自己亲身经历或者所见所闻,有意义的“教育事件”,表述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对教学理论的感悟,在叙述的过程中,自己的“经验性教学”往往就转变成了“反思性教学”、“研究性”教学。

  3、调查研究,又称实地调查研究法,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上午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

  4、个案研究,就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而具体研究的方法。

教学专题研究报告4

  一、研究性学习方式的背景

  历史地看,“研究性学习”可以溯源到18世纪末到19世纪的欧洲,主要倡导者是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倍尔等人。20世纪末和本世纪初,为应时代的召唤和教育改革的要求,纠正应试教育的偏差、推进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改革的浪潮席卷全国。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逐步在学校教学中得到推广。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选择和确立研究的专题和项目,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研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的开设是教育对时展和挑战的一个有力的应答。

  二、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1。把研究性学习引入政治教学能够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习方式转变

  新课程政治教材中设置了很多学生自主探究的课题。对这些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综合素质。这些研究性问题可以分为两部分:一些比较简单的可以要求学生自己解决,通过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调查问卷,得出研究成果;有的问题比较复杂,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通过学生的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得出问题结论,然后在课堂上通过讨论、辩论来展示研究成果。

  通过开展研究型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锻炼了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表达能和沟通合作的能力。可以说,完成一次研究性学习课题或在课堂上探讨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就是一次综合能力的检验与提高。

  2。把研究性学习引入政治教学,有利于政治教师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政治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是研究性学习开展是否获得成功的关键。把研究性学习引入课堂教学,必然要求课堂是开放的。开放的课堂要求开放性的教学,要求真正把学生作文学习的主体,给予学生真正的平等地位,创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这种开放式的政治教学对政治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政治教师不断加强业务培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还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善于从网络获取教学资源,恰当利用这些资源为教学服务。

  3。把研究性学习引入政治教学,有利于提高师生的问题意识

  研究性学习是以问题为载体,在这种学习中能否达到预期目标,与所提出的问题有密切关系,所以提高师生的问题意识非常重要。对于教师来讲,强化问题意识意味着教师要善于总结概括学科中的问题,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对于学生来讲,要从以回答问题为课堂主要活动内容转变为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学习主线,真正成为课堂主体。

  三、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方法

  1、依据高中政治教材,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

  新课程改革以后,高中政治教材中设计了很多可以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课题。高中政治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究、讨论和交流。例如,为了使学生真正理解商品的概念,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展对商品概念的研究学习。

  首先,政治教师要指导学生合理分组,为共同开展研究做好准备。同时,教师可以预设为理解商品概念而必须提出的一些问题:

  (1)空气、阳光、泉水是不是商品?

  (2)农民生产的蔬菜、粮食是不是商品?封建社会,老百姓把自身生产的部分粮食作为地租交给地主,这部分作为地租的粮食是不是商品?

  (3)汶川地震,全国各地捐献给灾区的衣物、饮用水、方便面是不是商品?

  (4)玩具厂生产的玩具,被摆放在超市里面出售时是不是商品?后来这批玩具被检测出不合格,被超市下架,这个时候玩具还是不是商品?

  (5)教师节期间,学生送给老师自制的玩具贺卡,表达自己对老师的祝贺,这个贺卡是不商品?

  其次,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交流,主动去开展探究、寻找答案。教师在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上述结论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系统化、条理化的结论。

  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举一些其他的例子,让另一些同学来回答或判断,验证学生的认知水平。

  2、开展多种实践活动,开展与高中政治教学密切相关的专题研究

  开展研究型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就是开展专题研究。专题研究就是就某一个或几个月教学内容有关的主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确定研究课题,开展研究。学生一般以小组形式开展合作研究。

  专题研究实施的流程是:选择课题――制定方案――研究过程――撰写报告――成果评价与展示。好的选题是成功的一半。既可以从教材中确定研究课题,也可以从现实生活中选择与学科内容有关的问题;课题确立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规划设计研究活动的具体步骤和程序、各阶段的任务和时间安排、组员具体分工、获取相关信息的渠道和方式、结题时间以及研究成果的形式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搜集资料、积累资料;学会真实地记录每一次活动的时间、地点、活动内容、效果等;研究报告可以采用小论文或调查报告等形式。

  教师对于学生的研究报告,应及时的给予认可和鼓励。成果展示是学生实现自身的研究价值,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大家共享的过程。它能强化学生探究欲望、激励学生再研究。它还为学生提供一个思想大撞击、资源大交换的机会。

  3、高中政治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针对时政热点问题开展研究

  在时政热点问题的了解和学习中,引入研究性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正确观点分析说明重大时政问题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感、参政意识和议政能力。教师不仅要在学生搜集、整理时政信息过程中起指导作用,而且要在学生运用正确的政治观点评论国内外重大时政中起指导作用。教师应引导学生自觉运用学过的理论知识,或是根据我国政府对重大国际事件的原则立场,对国内外重大时政进行评述。

教学专题研究报告5

  实践教学保障体系是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质量保障是指特定的实体依据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按照一定的过程和程序,对学校课程与教学,主要是学校的课程教学质量进行控制、审核和评估,并向学生和社会相关人士保证学校课程的质量,提供有关高等学校课程教学质量的各种信息,其基本理念是对学生和社会负责,保持和提高学校的课程与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促进学校教育整体发展。

  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目标是追求完美的课程教学质量,是为使高等教育消费者(政府、社会、家庭和学生)对高等学校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质量感到确有保证,而运用系统原理建构起来的组织结构与程序系统、过程和资源系统。

  一、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的意义

  (一)财经类专业的特点和人才需求特征由于经济环境的发展和变化特别快,新现象和新事物层出不穷,财经类专业必须紧扣时代脉搏,紧跟经济形势,紧密结合实际情况,才能保持本专业的生命力。这对财经类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很高的要求。

  面对社会的需求,财经类专业的学生不仅要熟练扎实的掌握理论知识,更要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技术素养,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具有快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学科专业结构特点来看,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辅以其它不同学科协调发展是当前财经类高等院校学科专业结构的最显著特点,财经类专业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技能更要有充足的社会实践能力。财经类专业的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决定了在培养财经类人才的过程中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决定了财经类高校在加强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同时,更要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更好地发挥实践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企业还是事业单位,无论是公司还是个体,都离不开财经类专业的人才。首先是全能型人才,即要求财经类毕业生既掌握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具备较强的专业动手能力,能够较快和较好的适应工作需要。其次是研究型人才,即要求财经类毕业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和浓厚的研究兴趣。

  再次是应用型人才。即要求财经类毕业生具有较强的专业动手能力,并配合良好的英语基础和计算机基础,能够适应业务的实际操作。但无论哪一种人才需求模式都要求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具体体现在高校财经类各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就是要对学生进行以专业基础知识教育为基础的综合素质训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高效对学生的培养角度来看,财经类专业在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存在鸿沟。众所周知,企业要生存发展,必须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而学校要兴旺,一样需要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二)实践教学保障体系是教学前提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就是让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财经类专业的基本业务流程、操作方法和组织管理模式,而且具备及时掌握和发展财经类专业最新实用技术的能力和与之相关的素质。

  该目标又可细分为素质教育目标、专业理论认知目标、专业操作技能目标以及专业技术适应能力目标。要实现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就必须要有兼具专业理论与实践操作的“双师型”或“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还要配备有先进、完备的实践教学设施,辅之以仿真性的教学环境模拟实践应用。

  而以上这些要素的具备无一不是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的核心要求,因此构建一个完善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是实现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前提条件,也是高校加强实践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对于财经类专业而言,要实现其实践教学的目标必得重视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的完善,只有充分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方可保证教学目标的最终达成。

  (三)实践教学保障体系是高校教学的要求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是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突出的新型人才,作为培养人才的高等院校,自然也要与时俱进才能实现其根本宗旨,实现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

  这就要求高校要将实践教学摆在至关重要的位置,更加重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整体框架包括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以及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实践教学保障体系是为实践教学工作顺利进行、有效完成实践教学内容而提供的有力保证,它是促使高校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实现教学目标,创新教学内容,加强教学管理的重要保障。如果没有提供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和软硬件资源,没有提供教学的适宜环境,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就无法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也就无从谈起,实践教学也只能是以走过场走形式应付了事,以这样的方式培养的学生也只能是与当前经济时代的社会脱轨,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长此以往学校也将逐渐被知识经济时代所淘汰。因此完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是高校实践教学工作的组成部分,是高校适应社会发展,满足人才需求的必由之路。

  (四)实践教学保障体系是经济社会对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客观需要财经类专业是属于应用性比较强的专业,除少部分人就读硕士研究生继续进行理论研究外,大部分财经类专业毕业的学生将进入企业、事业单位、行政机关等从事经济管理方面的工作实务。

  因此高校在培养人才时主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满足财经类岗位标准为准绳,培养应用型的实践人才。同时,我国政府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培养出的人才必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即兼具扎实深厚的理论基础与灵活应变的实践能力。

  这就要求高校充分重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很多企业缺乏应用型的实践人才,而另一方面大批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究其原因,大部分的人实践能力欠缺、综合素质羸弱,达不到企业对人员素质和能力的整体要求,这也是高校应当加强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根本原因。因此要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加强实践教学是关键,而实践教学的质量保证则要依靠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来实现。

  二、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保障的现状分析

  (一)师资队伍“双师型”教师欠缺目前财经类专业的教师理论经验丰富,但企业经验、社会经验相对缺乏。因此财经类专业缺乏“双师型”或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所谓“双师型”或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指的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专业示范技能和较强科研能力的教师。目前,就财经类专业而言,“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现状不容乐观:

  一方面,从事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教师学科背景相对单一,大部分教师非师范院校出身,而主要来源于综合性大学或财经类院校,他们对财经类专业理论理解的较为透彻但对具体的企业实践了解不多,往往会因为教学方法、授课方式不当而影响实践教学的质量;

  另一方面,教师缺乏创新意识,教学方法流于形式,过于陈旧,无法推陈出新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另外,现阶段从事实践教学的教师具备良好的理论素养而缺乏社会生产的实践技能,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他们往往会扬长避短,偏重于理论方面的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工作的落实。综上可知,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高是制约实践教学的重要因素,因此大力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是财经类专业加强实践教学的一个迫切而重要的内容。

  (二)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滞后由于学校实践教学经费不足等原因,实习基地的资金投入难以稳定、持续。目前真正能提供给学生锻炼实践能力的实习基地并不多,实践教学的效果必然受到一定的影响。

  另一方面,企业往往会对财经类专业的实习有所忌讳,例如财务实习等往往涉及一个企业最为核心的部分,企业鉴于自身信息的保密,不太愿意接受财经类专业的实习生,即使应允,也不会让他们接触到企业真正的核心部分,校外实习的效果自然不尽人意。

  鉴于以上原因,高校的校外实习形同虚设。学生拿着盖有企业公章的书面材料作为实习的证明,而实际上这种证明过于薄弱。正是由于学校在进行实践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形式,致使学生慢慢淡化了对实习重要性的认识,使得实践教学工作的效果不显著,不足以实现实践教学的目标。

  而校内实践实习往往由于由于实习软件、硬件的投入不足开出率不足,无法及时更新实习内容,致使实习内容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因此加强对实践教学硬件设施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三)教学内容过于陈旧方法缺乏创新实践教学的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财经类专业最新实用性的技术并予以实际运用,但大多数学校在开展实践教学工作时,实践课程十分有限,主要还是以课堂为主以课堂作业、习题讨论、小论文等方式进行。教学内容滞后于教学改革的进程,且仍以教材为主难免不合时宜。教师自身缺乏对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认识和了解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实践教学内容的推陈出新。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实践教学进程大大加快,实践教学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进一步丰富与完善。但我们仍然能够看到,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还没有获得实质性的突破,经管类的课程安排、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还在沿用以往的一贯模式,偏重理论教学,而实验操作、实务训练的内容较少,这不符合实践教学的总体目标,对推进实践教学进程产生不利的影响。努力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探索新的实践教学方法应是高校加快推进实践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

  (四)实践教学评价缺乏科学性现有的监控评价体系一般对理论教学过程涉及较多,对实践教学的质量监控方面不够完善、系统和规范。从外部来讲,主要局限于办学条件和设施等方面;从内部来讲,主要局限于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评价,一般采用学生评教和少量的听课等方式进行。

  而对于学生的考核只针对期末考试的成绩来评定,忽略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操作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方面的考察。这种考察的范围和形式太过单一,体系缺乏规范性、不具有自身专业的特色,监控制度和保障体系不够科学。缺乏系统的评价组织和科学地分析和处理信息的手段,评价方式单一,难以形成制度化、经常化的评价体系。

  往往导致收集评价信息的难度加大不能从根本上发现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大部分学校只注重评价的形式和结果,而对于评价获得的信息没有得到及时的反馈与总结,导致监控和评价效果不明显。对监控、评价工作重视不够,对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缺少及时地反馈、跟踪验证和有效的解决措施,导致出现的问题没有解决。

  三、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完善对策

  (一)优化“双师型”教师的导入机制“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发展壮大不仅关系到实践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更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质量的基本保证,因此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至关重要。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应有一套完善的教师队伍引入机制和培养机制,以保障实践教学的基本需求。

  因此学校加强教师人才的引入和培养,不断优化教师人才的组织结构,引入并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为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具体来说,“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模式是以强化专业技能训练为目的,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短期和中长期发展目标和培训计划加以实施的一种培养模式,主要有培训、引进、访问、参与、激励模式。

  总结而言,无外乎是“引进来”型、“走出去”型和“自我发展”型,无论是让教师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实践,还是将专业人才和企业资源引进校园重要结合经管类各个专业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培养模式,使“双师型”队伍彰显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二)实践教学中增强模拟实验的实用性在校内实验室进行模拟教学是一种很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其目的就是要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案例中,加强财经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可操作性。

  尽管目前经管类各专业都有相应的模拟实验课程,这些课程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但就社会发展、企业需求而言仍有差距。企业实务操作与校园实践模拟还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这就要求学校要认识到要培养应用型的实践人才必须跨越的一步:理论与实践的真正结合。

  将企业运营过程中用到的实务软件引入到校园中来,像ERP系统、SAP系统、财务软件金蝶K3、用友软件等,让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切实接触企业的实务操作,应用自身所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实务操作的专业技能。当然,这也加重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成本,但从更长远的眼光看,这无疑是有利于高校自身发展、财经类专业素质提升的双赢思路。

  (三)保障经费投入加强实习基地建设首先,学校要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以保障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可以通过中央财政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专项基金支持、地方财政支持、社会捐赠、校企联合办学等渠道筹集资金,充分保障实践教学的资金投入。

  其次,就是要将资金用在合适的位置上。实践教学是教学工作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因此学校要加强财经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必须加大在这一方面的资金投入,尤其是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尽管有些学校在实习基地的前期投入了一定的资金,但后续资金链经常会出现断裂,致使资金的投入不稳定,实习基地建设滞后于实践教学要求。要改善这一现象,学校应充分认识到基地建设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进而加大对基地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四)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应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减少验证性的实验,增强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从实践课程的设计到毕业论文的提交都要强调其实践性和应用价值。

  同时我们也要对实践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充分发挥财经类专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用案例、演示、现场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专业环境的感知和认识,激发创新思维,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通过对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对实践教学方法的创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进而增强财经类专业的综合素质,使学校培养的财经类专业人才更具有竞争优势。实践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是进一步推进实践教学工作的核心,只有立足于根本的改变,实践教学工作才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这就要求,学校要在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方面下大力气,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换“汤”,更重要的是要换“药”,作出实质性的突破。

  (五)建立健全信息监控系统全面收集各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的相关信息,及时对收集后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应该建立由实习单位、学生信息员、教务处、实践教学系部、督导检查部等组成的质量监控信息系统,全面准确地收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信息。

  教学部等校领导、老师可以定期地进行教师教学评定、听课、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测评等。并且应该有专门的质量教学监控人员对于反馈来的信息进行统计整理,并通过这些反馈来的信息来找出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持续地对实践教学进行改进和完善。

  学校的质量监控体系部门应该以全面提高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为中心,不断地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与改进,找到最合适的教学方法、设立最完整的教学方案。在财经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应该随着社会整体的经济环境与市场对于财经类人才的需求来不断修改教学的目标、教学重点。应该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实习基地。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相关专业的工作环境,通过教师与学生、督导部门的沟通,及时掌握实践教学的动态,深入了解不足,不断总结与修正,使学生更加适合未来的市场需求。

  (六)建立测评后的改进策略体系配备专门的人员对测评结果进行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的成果,及时提出改进策略和措施。学校应该与时俱进,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根据就业市场和经济体制的大环境来改善教学的环境和实践内容。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由多个环节组成,环环相扣才得以构成完整实践教学框架,而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就是其中的基础环节。

  完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是加强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必要步骤,尽管目前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保障环节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相信随着实践教学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各高校在开展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吸收经验、吸取教训,充分认识到问题的根源,追本溯源,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与对策,最终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促进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并最终实现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整体目标。

【教学专题研究报告】相关文章:

教学专题研究报告09-09

教学的研究报告10-13

《荷》专题教学方案最新04-09

小学教学研究报告08-29

课堂教学研究报告02-12

课堂教学研究报告08-12

《丁丁的研究报告》教学反思范文08-12

小学教学研究报告[优秀]10-05

(优)小学教学研究报告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