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研究性学习报告

时间:2023-11-01 11:21:24 报告 我要投稿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通用15篇】

  在当下社会,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通用15篇】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1

  古典文学中常见论文这个词,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为论文。以下就是由编为您提供的研究性开题报告。本课题选题的依据研究性学习经过20世纪60至70年代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到了80至90年代,特别是90年代后半期在世界范围内广泛进行的学习方式变革,为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在上海等教育发展和教育改革前沿的部分省市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变革学生学习方式,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做法,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教学、自主学习的研究等以及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确立综合实践活动,大体都属于这个范畴。这些课程和研究虽然名称各异,结构、内容有所不同,但基本价值取向有共同之处。但在现阶段,这类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更多的集中于高中,在初级中学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该课程的开发较为缺乏。本课题研究的条件同类课题的研究在国内正在兴起:如华东师大二附中的小课题研究、东北育才学校的科学实验室、xxx中学的开放性主题活动和xxx中学的.科技活动各有特色,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为我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管理与经费保证:学校对课题研究管理较为严格、规范,对教科研工作有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奖励制度,并在经费上给予支持。

  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观念问题:有了好的硬件环境,如果观念不更新,只是换汤不换药,那就失去了研究价值。本课题必须着力解决教师教育观念更新的问题。

  理论问题:研究性学习本课题应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应用现有的理论,不断探索、总结、归纳、概括,形成适用于研究性学习的理念、原则、策略。实践问题:如何创造出符合自己实际的教育教学模式,需要从实践中不断总结,不切实际地模仿别人,拷贝别人,是不可取的。本课题倡导教师努力进行实践。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2

  一、研究背景:

  在中国,蝙蝠是福气的象征。但是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来说,蝙蝠的身影却越来越难以发现得到,而且夜行的习惯使得我们也越发的感到好奇。恰好这次有了学农这个机会,来到这个环境优美的生态校园,并意外的寻觅到它们的踪迹。由此我们开始了一段奇妙的探索旅程。

  二、活动目标

  (1)、了解蝙蝠的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以及相关文化背景

  (2)、研究抓捕手段和安全防护措施

  (3)、观察并测量蝙蝠体型

  (4)、鉴定蝙蝠的品种与性别

  (5)、交流活动感受和探讨如何保护蝙蝠

  三、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

  1.分成四个小组,分别是蝙蝠的生活环境、蝙蝠的天敌和生长过程、蝙蝠的繁殖以及校园蝙蝠的分类。

  2.为了调查蝙蝠,我们在傍晚对西区田边、旧古建筑进行踩点,观察蝙蝠的活动时间,确定蝙蝠巢穴

  3.在第二天傍晚开始真正的捕捉行动,到稻田边张网捕捉,我们发现七八只蝙蝠的黑影在天空中徘徊,我们用竹竿举起细网,多次进行定点捕捉,最后分别抓到了三只蝙蝠,两只雄性,一只雌性。除第一只意外死亡外,其他存活。

  4.分组统计整理所搜集到得资料以及抓来的蝙蝠。

  5.撰写专题报告

  6.小组分享

  四、活动成果与评价

  (一)当地蝙蝠种类与体型数据

  东亚家蝠(学名:pipistrellus abramus),又叫日本伏翼,隶属于小蝙蝠亚目蝙蝠科伏翼属,是一种於东亚地区常见的小型蝙蝠。一只成年东亚家蝠的`个体身长可以有4.8厘米,尾部则可以长4厘米,翼也可伸至3.6厘米。它们最喜爱住於旧式建筑物上面的天花板及屋檐之内。它们主要捕食蚊及飞蛾等细昆虫为主。它们广泛分布於东亚地区,包括中国大陆、台湾、韩国及日本等,我国华北、东北、华东和华南各地区均有分布。

  东亚家蝠一般在11月至次年3月冬眠,出眠后在6~7月间产仔

  药用价值

  它可用作一种中药,用于久咳,疟疾,淋病,目翳等。

  它的粪便也是一种中药,叫夜明砂,用于目疾。

  (二)生态保护与文物保护的矛盾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农校的旧公室,我们在办公室屋檐的缝隙里发现了蝙蝠的巢穴。我们不禁都产生了一个疑问。如果蝙蝠长期在这种木制结构的古建筑里筑巢的话,那么这就会对古老的文物造成腐食与破坏;若为了保护文物而把蝙蝠栖息环境给破坏掉的话,就会造成许多蝙蝠流离失所,甚至导致一个个小生命的凋谢。那么我们在保护动物栖息地与保护文物的十字道路上,我们应如何选择?对于这个我们必须深入探究一下。

  (三)学生收获:

  这次蝙蝠调查活动我们收获良多,及体会到大自然的千姿百态,也认识到了自然与人类发展的矛盾,既丰富了我们的自然科普知识,也增强了我们的动手能力。世界总是那么的矛盾,是保护蝙蝠来保护生态环境,还是为了保护古建筑来使蝙蝠流离失所;是为了测量一次数据而意外伤害一个活生生的生命,还是为了自己的良知而不忍下手让它自由的飞翔。我的心中只有一个答案:生命最重要。这个世界是一个个生命而组成,或强大,或弱小,但不管怎样世界因生命而精彩。反观人类社会,一个个行尸走肉,为着利益而活着,为了几个铜钱而残害多少生命。我大概是做不了什么生物学家,我不忍心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我面前终结。那蝙蝠在网中拼命挣扎的情形不时在我脑中闪现,我想说:保护每个物种,珍爱每个生命。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3

  课题名称

  从穿着打扮看我们生活的变化——中国古今服饰文化小探

  课题编号

  20xx—01702

  导师:

  成员:

  组长:

  班级: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俗话说得好:“人靠衣装,佛靠金装”,而一句“衣食住行”更是将“衣”摆在首位。可见,“衣着”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交际中扮演着何等重要的角色。绚丽多彩的服饰不仅体现了人类对美的追求,更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载体,不同的服饰打扮还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从远古时代的人类用树叶兽皮遮羞保暖,到当今社会讲究时尚、潮流、个性的流行服饰,人类的服饰演变历程怎样?它又是怎样影响、改变人们生活与观念的?当代的中学生对穿着打扮的追求和看法又是什么?我们将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追寻我国服饰文化史,领略中华服饰文化的精髓与博大。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制订出一个可行方案,宣传服饰文化,让服饰文化引起更多当代中学生的关注,使他们对穿着打扮的追求有更高更新的认识与品味,让他们的穿着打扮展现出当代中学生动人的'风采。

  预期成果

  体验、调查分析报告、论文

  研究方法

  通过查阅书籍、报刊杂志、互联网、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形式,在老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基础知识、能力,收集有关资料,撰写相关论文。

  活动计划

  任务分工:由于人数有限,所以全组全过程参与。

  活动计划:

  第一阶段(第3周):参加课题研究培训,开好开题会,制订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第4—10周):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搜集中国古今服饰文化的有关资料,并整理分析资料。

  第三阶段(第11周):对我校高一年级的学生对穿着打扮追求与认识的问卷调查,整理分析调查数据。

  第四阶段(第12—13周):总结课题研究工作,撰写和修改课题研究报告。准备相关验收材料,完成有关结题验收的准备工作,申请课题鉴定、验收。

  可行性分析:

  人员条件:我们对这个课题充满着浓厚的兴趣,这将会使我们更加热情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完成好这门课程.

  我们的成员中有一名是团支书,这将使我们的活动开展得更加顺利.本组成员团结互助,善于分工合作,这也将促使我们的活动更加迅速的完成.

  物质条件:我们家中都有电脑,上网查找资料较为方便

  时间条件:现在下午一般都是两节课后就放学了,所以我们聚在一起的时间很充裕;同时,课间,中午的时间我们也都可以利用.

  总结:对我们来说,研究性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同其他功课相比,它的学习范围,内容和自由度都大大增强了.虽然开始大家都有点儿摸不着头脑,但在我们的努力以及朱老师的精心辅导下,我们克服了困难,最终顺利地完成了这次开题报告.

  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我们的收获和体会:

  1.我们共进行了两次开题论证.第一次论证时我们做得很不好,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很粗糙.看了另外两组同学的展示,我们感到很没面子,也有些不服气.我们决定重新修改,完善一下,同时希望再有一次论证的机会.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第二次论证我们做得非常好,不仅内容充实,而且做成了幻灯片的形式,视觉效果也很好,得到了其他同学和老师的一致好评.由此我们感到,不是我们没有能力,而是我们没有全心全意地付出.只要肯做有心人,相信天下一定无难事――信心,是我们研究过程中的第一个收获.

  2.研究活动是一个团体活动,无论是制定研究框架还是具体实施,都需要几个人共同讨论决定,单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完成,至少是不可能完善的.因此它在客观上为我们创造了互相交流学习的机会.学会合作,学会取长补短,这是我们研究活动的又一个收获.

  3.通过此次活动我们也发现了自身存在的许多问题,比如说办事拖拉,效率太低,对问题的理解不够透彻等等,我们要在今后的活动中积极解决这些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提高的过程.

  教师评价:

  1.研究小组的学生均能按要求完成研究工作.研究热情高,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研究过程扎实,能记录下每一步的研究历程;组员分工比较合理,基本能作到在研究过程中分工协作.总体来说,在规定的时间内,在小组的合作努力下成功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工作,这是值得肯定和表扬的.

  2.研究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对研究的课题缺少整体上的宏观把握,题目过空,过大,这也造成了学生的研究思路几经周折才梳理清晰;在研究目的与意义上,语言较为空洞,内容不够充实,这样就使得第一次的论证不够生动,吸引人;

  3.第一次各组间的相互论证,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经过修改后,进行了第二次论证,效果非常好.具体表现在:(1)题目范围变窄了,增强了现实意义;(2)内容方法具体,详尽,丰富,可操作性强;(3)有外出实践活动,信息来源丰富,等等.他们表示,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得更出色.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4

  一、研究背景:

  平时我们都经常喝酸奶,都是在超市或小卖部买的,之后发现网上其实有家制红茶乌龙茶的方法,心里很想自己做,但是由于原故一向布季谢搁置着。

  此刻学农的时候能带给一个机会我们自己做酸奶,既能锻炼动手潜力。又能积累一门手艺,感觉十分高兴,就可以参与了这项活动。

  实验中需要有控制变量,我们想了很久,奶源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奶质和形态都能影响味酸奶的味道,所以我们选取了控制奶源变量的酸奶制作研究性学习,探究选取哪一种奶源才会使自制酸奶口感更好。

  二、活动目标

  我们对于酸奶研磨牛奶的期盼并不高,期望结果制作出来的红茶,能在凝固出像中会传递出当代酸奶的香气与奶味。

  三、活动实施的具体整个过程:

  一、分组分工,选取实验材料,制定活动方案。

  二、材料

  1、发酵用的原料

  伊利纯牛奶、圣元高钙低脂纯牛奶、香满楼鲜牛奶、伊利高蛋白藻酸高钙奶粉、雀巢全脂奶粉、家用酸奶发酵剂。

  2、工具及仪器

  RC-H2日创酸奶机(5个反应杯)、标签纸数张、量筒、电子天平、称量纸等。

  四、实验原理:

  在42℃恒温环境下7小时,乳糖在乳糖酶的作用下,首先将乳糖分解为2分子单糖,进一步在乳酸菌的作用下生成乳酸;乳酸使奶中酪蛋白中胶粒的胶体磷酸钙转转成可溶性磷酸钙,从而使酪蛋白胶粒的稳定性放缓,并在PH4.6-4.7时,酪蛋白发生藻酸沉淀,构成酸奶。

  五、实验的设计

  杯①用100ml香满楼鲜牛奶,倒入100ml反应杯,加入0.1g家用酸奶发酵剂,搅拌均匀。

  杯②用14g雀巢全脂奶粉,加水到100ml,加入0.1g家用酸奶发酵剂,搅拌均匀。

  杯③用14g伊利高蛋白脱脂奶粉,加水到100ml,加入0.1g发酵剂,搅拌均匀。

  杯④用100ml伊利纯牛奶,加入0.1g家用酸奶发酵剂,搅拌均匀。

  杯⑤用100ml伊利高钙低脂素漾,加入0.1g家用酸奶发酵剂,搅拌均匀。

  经发酵后品尝5杯酸奶的味道,比较5杯酸奶的酸度、色彩、香味、状态、口感的不同。

  实验步骤:

  1、煮开水,并将五个玻璃杯、五个盖子、量筒、坩埚清洗干净并消毒;

  2、杯①:加入100ml香满楼鲜牛奶;

  杯②:加入14g雀巢全脂奶粉,加水到100ml,搅拌均匀;

  杯③:加入14g伊利高蛋白脱脂奶粉,加水到100ml,搅拌均匀;

  杯④:加入100ml伊利纯牛奶;

  杯⑤:加入100ml伊利高钙低脂纯牛奶;

  3、待奶粉冷却到常温,五个玻璃杯各加入0.1g家用酸奶发酵剂;

  4、酸奶机恒温42℃发酵7小时;

  5、品尝并比较各酸奶的味道;

  6、分享和总结。

  六、结果与评价

  酸奶的这种做法大同小异,而根据我们的探究。用不同搞奶源做出来的酸奶的味道会有较大的差异。由此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用鲜牛奶谈奶源绿茶做出的酸奶酸度适中,色彩呈乳白色,香味浓郁,凝固程度较好,口感较滑,总体来说是最出色的,只是鲜奶做的酸奶保质期较短,制作后需尽快食用。若在发酵前在酸奶中加入少量白糖,味道更佳。

  七、学生收获(可附学生作品):

  我们很开心能参与这次的酸奶制作学习研究性活动,学会了做酸奶。

  在体来收集资料和制表的过程中,学习了如何集中和拣选有用的信息帮忙我们的制作,同时懂得了如何做研究性报告。

  在制作酸奶的过程中会,与同学更加友善地相处,亲近了我们的距离,学会了分工合作,不怕麻烦,耐心等待。

  在进一步完成研究性报告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珍惜这次这场的机会,期望往后像是能够毛序参与像是这样的研究性活动。

  八、指导教师的认识和体会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食物更为更加能吸引学生,所以学生对酸奶制作具有浓重的兴趣,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主动性得到有效的激发。但应对需要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对学生来说又是十项“艰难”的选取,但也同时毅力煎熬着学生的毅力和耐性,对学生科学研究的.素养有巨大的帮忙。

  学生在完成该项研究性讲授学习活动中经历了分工、设计活动方案、动手完成制作过程、品尝评价等,学生能够共同商议解决难题,并能够从不同的提议声中迸发新的想法。

  在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活动方案的设计、赞许以及活动报告,效果优异。

  教师在指导具体指导进程中要起到组织、督导和参与的作用,减少学生应对活动开展的盲目和迷惑感受。在活动开始的时候,学生因对环境的陌生、知识和技术的缺乏感到迷惑,老师需要做好活动开展前的准备工作以及指导的工作,让学生尽快挹注到活动中。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5

  目标:希望在本次调查中,树立节水意识,争取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内容:了解水污染的危害,水的用途,水的性质极其水污染治理方法

  目的`与意义:我们通过及时调查分析,发现部分同学没有形成节水观念,对于水污染这一问题没有高度重视。经小组讨论确定以我们身边的水为课题进行学习性研究。

  任务分工:论文撰写:设计调查问卷:

  发放调查问卷:访谈:

  资料查询:百度网

  活动计划:

  1月29日-1月31日:讨论研究内容,确定主题

  2月1日-2月3日:拟订实施方案

  2月4日-2月5日:人员分工

  2月6日-2月11日:开展研究课题

  方法:

  1:对校内学生按男女各30名的方法,抽取3位不同科目老师询问采访,向校外10名家长和学生进行调查,并向受访者派发问卷(可开展网络问卷)。

  2:通过网络,书籍等方式搜查相关资料。

  3:将网络书籍中的相关内容,数据加以分析整理。

  4:根据整理内容设立相关报告。

  5:修改、整理报告与论文

  可行性:分工明确,组员可就自己能力完成相关事务,将报告完成。

  预期的成果:论文

  (结合实际,附操作点,将调查结果反思等加入其中,运用一些名言,提倡同学们节水)

  总结:同学们实践能力增强,加强学生节水保护水的意识。

  体会:在研究性学习中,同学们锻炼了实践组织能力,不仅在学习上更加努力,也对节水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希望同学们能通过本次调查让自己有节约的意识行动,从节约每一滴做起,更增强了工作能力,责任感。

  教评: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锻炼了实践能力,强化了节水意识。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6

  一、课题名称:山水与文化

  二、课题组组长:王君杰

  成员:王泽琛,王文周,杨帆,白松,闵超

  三、课题提出背景说明:

  中国山水千姿百态,可谓得天独厚;中国又是文明古国,历代人文荟萃。这自然与人文的两大特点,孕育出丰富多彩的中国山水文化。中国众多的名山胜水,不仅自然景观雄奇秀丽,而且沉积着深厚的文化,闪耀着灿烂的异彩。所谓“中国山水文化”,就是山山水水中蕴涵和引发的文化现象。这是中国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在世界上有显著的地位。

  四、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中国山水文化具有多层面的价值。当今世界,旅游越来越普遍地成为人们的一种重要的生活内容,人们以这种活动来满足高层次的需求。我国风景名胜区遍及全国各地,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旅游业被称为我国的“朝阳工业”,风景名胜区是我国的“无烟工厂”,发展旅游业的潜力很大。中国山水文化的研究,揭示出我国风景名胜固有的独特魅力,帮助人们真正地认识和欣赏她们的美,激发起人们强烈的感情,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游览我国风景名胜,热爱我国风景名胜,理解我国风景名胜。这方面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都是不可估量的。这是第一层面的价值。中国山水文化保留着历史的足迹,又是了解中国文化及其发展的特殊的窗口。中国自古就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说,把游历与读书相提并论。许多风景名胜区都保留着丰富的实物资料,生动地体现出不同时代的文化特色。发掘中国山水文化的这一层面的价值,是弘扬中华文化的一条重要的途径。发扬中国山水文化中蕴涵的优秀民族传统,这是它更深的一个层面的价值。

  五、预期成果:

  了解山水文化的行成与本质,特点与形态,立足于当下从新时代的高度去理解人与山水的关系。

  六、研究方法:

  搜集资料,问卷调查

  七、活动计划:

  1、任务分工:

  分为3个小组

  第一组:王君杰,王泽琛负责制定问卷与发放。

  第二组:王文周,杨帆整理和搜集资料。

  第三组:白松,闵超打印文件及最终整理。

  2、活动步骤:

  (1)全体组员进行讨论、确定课题、出动全体组员收集有关资料。

  (2)全体组员发放问卷。

  (3)对回收问卷和所收资料进行整理。

  (4)上网将活动细则及成果打印出来,便于写论文报告和总结。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7

  一、 调查背景

  很多初来乍到的寄宿生对我校的食堂总是不太满 意,无论是高校或是中小学校,学生对食堂的笑料或评判层 出不穷,近年来食堂问题也接连不断,十分有必要引起社会 各界的关注。

  二、 引子

  20xx年,国内各地上半年学校接二连三发生了多起 食物中毒事件,海南省连续发生了12起中毒事件,其中学

  校食物中毒占7起,学校中毒人数占了中毒总人数的`七成 暑假开学前后,江苏省共有

  10所学校发生食物中毒事件,

  中毒人数达300余人有消息说,今年卫生部收到的重大食物 中毒报告在发生起数、中毒人数、死亡人数方面呈明显上升 趋势,特别是学校食物中毒时有发生。几乎每一次学校食物 中毒的调查结果,都会出现食堂卫生存在多种隐患类似的字 眼。校食堂引进社会化管理后,饭菜的品种确实丰富了,这 是现实。对食堂饭菜质量的不满,导致了不少学校的学生外 出觅食,这使得许多学校周围的小饭店和小饭摊繁荣昌盛, 生意异常红火。然而,这些饭店和露天小饭摊,大部分的卫 生状况极其糟糕,也许是另一次食物中毒的起源地。

  三、 收集资料

  1、通过寄宿生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本校食堂的

  评价;

  2、 通过县里的学生了解各县食堂作为对比 ;

  3、上网搜索相关资料。

  四、 研究过程

  (略)

  五、 建议

  1、卫生管理待加强;

  2、 清理校内小卖部,校外饮食小档应严管

  3、投入资金改造硬件,加强卫生检查。

  4、每周制定科学、合理的膳食食谱,既要适合学

  生的口味,又要保证各种营养素的摄取和吸收。

  5、增加花色品种,提高学生的食欲。

  6、不断推出新款菜肴。

  7、面向全体、照顾个别。

  六、 总结

  让全社会都关心校园食堂吧 !我们只从小方面上进行调查研究,不到之处或错误的地方请大家指出 !谢谢!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8

  一、研究性课题提出的背景

  在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数学文化是一个单独的板块,给予了特别的重视。许多老师会问为什么要这样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xx年的数学曾经存在着脱离社会文化的孤立主义倾向,并一直影响到今天的中国。数学的过度形式化,使人错误地感到数学只是少数天才脑子里想象出来的“自由创造物”,数学的发展无须社会的推动,其真理性无须实践的检验,当然,数学的进步也无须人类文化的哺育。通过研究重点突出是分析数学文明史,充分揭示数学的文化内涵,肯定数学作为文化存在的价值。

  所谓数学研究性学习,是指主要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活动课程。它主要是给学生初步介绍数学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知道学生开展数学课题研究;它从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到得出结论,均由学生来做。因而具有自主性和创新性,它一般要经过调查、实验、小课题研究、专题讨论、社会实践等方式学习,因而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新课标》明确提出了要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学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体会数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而现阶段高中学生对数学的看法大都停留在感性的层面上---枯燥、难学。数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当今数学研究发展到了哪个阶段?在科学中的地位如何?与其它学科有什么联系?这些问题大都不被学生全面了解,而从数学史中可以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9

  学习目标: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们初步确定自己小组的专题,通过开题报告的方式,明确初定课题的背景、目的、价值,做好初步的责任分工和实施计划等准备工作。并通过答辩环节来发现课题漏洞,对课题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次报告,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越秀区外国商人聚居地的特色文化,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学生们的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组织策划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们团结协作的态度,培养学生们的集体观念,激发学生们自信的表现欲望。

  学习重点

  让学生们初步确定自己小组的专题,通过开题报告的方式,明确初定课题的背景、目的、价值,做好初步的'责任分工和实施计划等准备工作。并通过答辩环节来发现课题漏洞,对课题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学习方法:教师引导、小组讨论、制表、报告、答辩

  准备工具:相机一部,每个小组一张报告表格、一张b5纸,每人一支签字笔。

  学习过程:

  一.教师引导:(参考时间:3分钟)

  教师导入明确本次开题报告的具体要求

  1.学生们按照小组就座,将之前已经填写好的表格再次拿出来进行探讨,尽量让课题完善。

  2.小组依次上台进行汇报,每个小组的汇报时间为5分钟,汇报的时候要求所有组员都要参与,汇报的时候可以适当用板书或者多媒体,汇报的时候注意仪容仪表,也尽量让语言清晰,让下面其他同学能够听清楚汇报内容。汇报的过程中,下面听汇报的小组要做好要点记录,对于一些疑点,可以在答辩环节进行提问。

  3.汇报结束后,所有成员留在原地准备答辩,下面的任何一个小组的任何成员都可以问汇报小组问题,问题可以针对整个小组,也可以指定回答问题的人员。当然,如果你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也可以提出来供汇报小组参考。

  二、学生们按照小组进行讨论,教师巡堂了解学生们的初步定题情况,并给予适当指导。(参考时间:8分钟)

  三、小组汇报和答辩,每个小组按照汇报的要求上台进行汇报和答辩,其他小组作好记录和提问。(参考时间:56分钟)

  四、教师总结本次开题报告的情况(参考时间:1分钟)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10

  一、研究背景:

  平时我们都经常喝酸奶,都是在超市或小卖部买的,之后发现网上其实有家制酸奶的方法,心里很想自己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向搁置着。

  目前,学习农场可以给我们一个机会,使我们自己的酸奶,这可以锻炼我们的实际潜力。我很高兴又积累了一项技能,所以我参加了这次活动。

  实验中需要控制变量,我们想了很久,奶源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奶质和形态都能影响酸奶的味道,所以我们选取了控制奶源变量的酸奶制作研究性学习,探究选取哪一种奶源才会使自制酸奶口感更好。

  二、活动目标

  近几年,发生了用皮鞋制酸奶的事件,让整个社会陷入了诚信危机。对于青少年,奶制品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应对酸奶的事件,我们产生了恐惧与担忧。所以我们想透过自己制作酸奶,感受酸奶生产的过程,同时体会制作每种品牌酸奶的成本高低与口感来源。

  我们对成品酸奶的期望并不高。我们期望通过该结果生产的酸奶能够在凝固过程中传达当代酸奶的香气和牛奶风味。

  三、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

  一、分组分工,选择实验材料,制定活动计划。

  二、材料

  1.发酵原料

  伊利纯牛奶、伊利高钙低脂纯牛奶、香满楼鲜牛奶、伊利高蛋白脱脂高钙奶粉、雀巢全脂奶粉、家用酸奶发酵剂。

  2.工具和仪器

  rc-h2日创酸奶机(5个反应杯)、标签纸数张、量筒、电子天平、称量纸等。

  四、实验原理:

  在42℃恒温环境下7小时,乳糖在乳糖酶的作用下,首先将乳糖分解为2分子单糖,进一步在乳酸菌的作用下生成乳酸;乳酸使奶中酪蛋白胶粒中的胶体磷酸钙转转成可溶性磷酸钙,从而使酪蛋白胶粒的稳定性下降,并在ph4.6-4.7时,酪蛋白发生凝集沉淀,构成酸奶。

  五、实验设计

  杯①用100ml香满楼鲜牛奶,倒入100ml反应杯,加入0.1g家用酸奶发酵剂,搅拌均匀。

  杯子②使用14g雀巢全脂奶粉,加水至100ml,加入0.1g国产酸奶发酵剂,搅拌均匀。

  杯③用14g伊利高蛋白脱脂奶粉,加水到100ml,加入0.1g发酵剂,搅拌均匀。

  杯子④使用100毫升伊利纯牛奶,加入0.1克国产酸奶发酵剂,搅拌均匀。

  杯⑤用100ml伊利高钙低脂纯牛奶,加入0.1g家用酸奶发酵剂,搅拌均匀。

  发酵后,品尝5杯酸奶的味道,比较5杯酸奶的酸度、颜色、香气、状态和味道。

  实验步骤:

  1.煮沸水,清洗并消毒五个玻璃杯、五个盖子、量筒和烧杯;

  2、杯①:加入100ml香满楼鲜牛奶;

  杯子②:加入雀巢全脂奶粉14g,加水至100ml,搅拌均匀;

  杯③:加入14g伊利高蛋白脱脂奶粉,加水到100ml,搅拌均匀;

  杯子④:加入100毫升伊利纯牛奶;

  杯⑤:加入100ml伊利高钙低脂纯牛奶;

  3.待奶粉冷却至室温后,在五个玻璃杯中各加入0.1g国产酸奶发酵剂;

  4、酸奶机恒温42℃发酵7小时;

  5.品尝并比较每种酸奶的味道;

  6、分享和总结。

  六、结果和评价

  酸奶的做法大同小异,而根据我们的探究。用不同奶源做出来的酸奶的味道会有较大的差异。由此实验我们得出,用鲜牛奶做奶源做出的酸奶酸度适中,色彩呈乳白色,香味浓郁,凝固程度较好,口感较滑,总体来说是最好的,只是鲜奶做的酸奶保质期较短,制作后需尽快食用。若在发酵前在酸奶中加入少量白糖,味道更佳。

  七、学生收获(可附上学生作品):

  我们很开心能参与这次的.酸奶制作学习研究性活动,学会了做酸奶。

  在数据收集和制表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集中和选择有用的信息来帮助我们制作研究报告。

  在制作酸奶的过程中,与同学更加友好地相处,亲近了我们的距离,学会了分工合作,不怕麻烦,耐心等待。

  在进一步完成研究报告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珍惜这次机会,希望将来能参加更多这样的研究活动。

  八、指导教师的认识和体会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食物更能吸引学生,使学生对酸奶生产产生浓厚的兴趣,有效地激发了研究性学习的主动性。然而,应对需要在课余时间完成,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艰难”的选择,但它也考验着学生的毅力和耐心,这对学生提高科研素养有很大帮助。

  学生在完成该项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经历了分工、设计活动方案、动手完成制作过程、品尝评价等,学生能够共同商议解决难题,并能够从不同的提议声中迸发新的想法。

  在老师的指导下,活动方案的设计、评价和活动报告顺利完成,效果良好。

  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起到组织、指导和参与的作用,减少学生应对活动开展的盲目和迷惑感受。在活动开始的时候,学生因对环境的陌生、知识和技术的缺乏感到迷惑,老师需要做好活动开展前的准备工作以及指导的工作,让学生尽快投入到活动中。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11

  课题名称

  从穿着打扮看我们生活的变化——中国古今服饰文化小探

  课题编号

  20xx—01702

  导师:

  成员:

  组长:

  班级: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俗话说得好:“人靠衣装,佛靠金装”,而一句“衣食住行”更是将“衣”摆在首位。可见,“衣着”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交际中扮演着何等重要的角色。绚丽多彩的服饰不仅体现了人类对美的追求,更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载体,不同的服饰打扮还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从远古时代的人类用树叶兽皮遮羞保暖,到当今社会讲究时尚、潮流、个性的流行服饰,人类的服饰演变历程怎样?它又是怎样影响、改变人们生活与观念的?当代的中学生对穿着打扮的追求和看法又是什么?我们将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追寻我国服饰文化史,领略中华服饰文化的精髓与博大。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制订出一个可行方案,宣传服饰文化,让服饰文化引起更多当代中学生的关注,使他们对穿着打扮的追求有更高更新的认识与品味,让他们的穿着打扮展现出当代中学生动人的风采。

  预期成果

  体验、调查分析报告、论文

  研究方法

  通过查阅书籍、报刊杂志、互联网、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形式,在老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基础知识、能力,收集有关资料,撰写相关论文。

  活动

  计划

  任务分工:由于人数有限,所以全组全过程参与。

  活动计划:

  第一阶段(第3周):参加课题研究培训,开好开题会,制订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第4—10周):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搜集中国古今服饰文化的有关资料,并整理分析资料。

  第三阶段(第11周):对我校高一年级的学生对穿着打扮追求与认识的问卷调查,整理分析调查数据。

  第四阶段(第12—13周):总结课题研究工作,撰写和修改课题研究报告。准备相关验收材料,完成有关结题验收的准备工作,申请课题鉴定、验收。

  由这个开题报告,我们可以很显然地看出来,做这项研究时我们的选题是来源于中学历史课本的。这说明在进行中学历史教学时,我们应该时刻想到研究性学习。看一看自己所上的内容是否能为成为研究性学习所研究的选题。《从穿着打扮看我们生活的变化

  ——中国古今服饰文化小探》这个开题报告,在课题背景中就提出了“人类的服饰演变历程怎样?它又是怎样影响、改变人们生活与观念的?当代的中学生对穿着打扮的追求和看法又是什么?”这样就很好地将课本上的历史知识和当今中学生对穿着打扮的观点联系起来了。很好地解决了将课本知识转移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这个研究选题变得更有意义。

  从学科教学中我们找到了开题的素材,然后我们怎么将学科教学深化呢?这个任务就要交给研究性学习来完成了。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方法来研究这个问题?会取得什么预期效果呢?进行研究的方法有很多,在上述选题中我们可以采取调查法、文献研究法、访谈法等。然后再根据这些研究方法制定具体的研究计划。一步步地完成研究性学习的证题和结题工作。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历史教师外,其他各个科目尤其是人文与社会学科的相关教师都可以做为该研究选题的指导教师。这样就使得原本让一个历史老师花很多时间和心血想深化研究的历史问题,变成了一项计划周密、步骤严谨的集体活动。很多原来难以解决的问题在这里都迎刃而解了。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来,研究性学习和各学科教学不可分离和不可割裂的,它们是一个整体,有很好的互补性,将两者结合起来可以相得益彰。

  那如何将各学科教学与研究性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有意互补呢?我认为应该重点要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一.人员配置问题:

  研究性学习是一门涉及范围广,融合程度高的学科,首先要设置一个专家组来保证其师资的'质量。这个专家组应该由各个科目的科组长和任教该年级的备课组长担任。这样一个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教师队伍可以保证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时候有相应的专家做指导。其次全体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都是研究性学习教师组的成员。除了师资以外还要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才行。所以学校各行政领导要对研究性学习予以高度重视。在各个场合做好宣传和发动工作。还可以担任研究性学习的名誉专家等。总之,研究性学习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成员要广,宣传的力度要大,毕竟新事物要被接受需要一个过程。

  二.师资培训问题

  专家组的老师要定期对普通教师进行培训,让其在各具体学科教学的过程中要联系到研究性学习,用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和方法指导具体学科教学,把具体学科涉及到的一些问题提供给研究性学习做开题参考。

  三.合作与交流的问题

  有时候我们是通过学科教学发现问题然后将问题提出来,让研究性学习去研究达到

  进一步深化,但是大多数时候是我们提出一个研究问题,该问题涉及到很多学科要求各科老师互相合作配合一起为研究性学习服务。这个时候各学科的老师一定要通力合作取长补短,通过互相交流和学习达到共同提高。

  四.评价问题

  新课程改革要求强化评价的诊断和激励功能而弱化其甄别功能。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成果我们要组织专家组进行集体评价。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对指导老师和学生进行评价。把一些优秀的成果推荐到相关的杂志,专刊上发表。对于发表的成果学校给予表彰和奖励。

  总之,研究性学习是一门新的学科,虽然某些学校在该课程开设之前已经进行过类似的探索和研究,但是作为一门必修课程还是第一次被列出来。对于它的探讨和研究正始兴未艾,如何使研究性学习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如何将科学科教学与研究性学习有机结合起来。这些都是我们在前行的路途中需要去思考的问题。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12

  本学期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兴趣爱好和办事能力等,按级组安排,我负责指导高一

  (三)班23位同学的研究性学习课题。

  按照自愿的原则,我指导的23位同学分为两个小组,一个组11人,另一组12人,大家选出小组长和副组长共两人负责本组的课题研究。我对于怎样进行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作了充分的说明,并布置了两个任务。

  一:研究确立各小组探究的课题。

  二:每位小组长负责,让大家集体讨论一下每位同学的性格爱好,负责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的具体工作。

  我负责的两个小组中,通过大家的集体讨论确定了大家研究的题目,第一小组的题目是:茶文化的研究,第二小组的题目是:对广告的研究。两个小组的负责人分别是:一小组组长何监基,副组长是郑景峰,二小组的组长是胡英亮,副组长是何肖云。

  大家通过讨论每组都确定了研究题目的'步骤,第一组的步骤是:1、茶叶的来源。2、茶叶的种类。3、茶叶的制作工艺。4、茶叶的作用。5、茶具。第二组的步骤是:1、种类。2、传播途径。3、经典名句。4、好与坏。5、群众的看法

  我们觉得这些话题很有新意,它来源于生活,与我们的实际生活很贴近,值得我们去探究,调查这个话题对我们在社会上,生活上都有很大的益处,因此我们展开了我们的探研活动。

  我们初步分析了这个课题,觉得这个话题在很多方面都有迹可寻,于是讨论要在哪里找资料?要做怎样的问卷?要去访问一些怎样的人?随着这些问题的出现,我们组进行一系列的分工。使整个探研活动井井有条,办起事来也颇为顺利,进展较有效率。

  我们这个学期按照分工情况进行分工合作,也有集体行动。

  我们结合主题,分别到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和电脑室查找有关资料,把每组再分为五个小组,每组负责一项工作分别重点查找资料,最后汇总,形成共识。

  这个学期我们组就做了这些工作,从查资料这方面已为下学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想下学期的活动会更加成功。

  其实研究性学习活动使们懂得了很多东西,懂得了团结精神,懂得了独立自主学习,使我们更贴近生活,了解生活中的某些问题,使我们见识广阔,吸收外界信息,是一门不错的学科,今后我们会加倍努力,做得更好。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13

  一、活动开展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的发展,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棗研究性学习随之产生。这种新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主题,以个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人与环境》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实施

  1.研究动员、确定课题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学生对此比较陌生,所以活动的第一步即向学生介绍研究性学习这种新的学习方法及其优点、特点、开展的过程,然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刚刚进入高一,所学知识较少,知识体系不够完善,从而选择学生比较熟悉而又与之息息相关的水作为研究的课题。

  2.制定方案,分组调查

  为了更充分的研究主题,根据我国环境污染的现状,以及关于环境保护的一些热点问题,经过师生的共同研究,把研究的课题细化为几个子课题:一水污染问题;二水的净化问题;三饮水与健康;四珍惜水资源。班级成员自由组合分别承担四个子课题。制定子课题的研究方案后,有小组成员查找和收集相关资料,为课题的研究寻求证据。

  3.整理材料,交流信息,论证结果

  小组成员对资料进行归类整理,筛选有用的材料,从多角度,以多种方式对相关课题进行具体的研究,同时针对有关问题小组之间进行交流研讨,以求对其地研究更深入。

  4.评价审核

  (1)各课题小组汇报研究情况,展示研究成果,得出研究结论。

  (2)撰写实验报告,形成有一定学术价值的论文或经验。

  三.研究内容

  首先进一步研究“人与环境”的基本内涵和外显行为,再通过新一轮的教育教学实验,探索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地理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的原则和方法。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如下:

  不同的课题组采用不同的方式对本课题进行了系统地阐述

  一、水污染问题

  介绍水污染的涵义、类型,并到马家沟进行实地考察。拍摄的照片充分体现了马家沟的污染状况,并对马家沟的水质进行测定,同时对解决水污染问题进行了系统地阐述。

  二、珍惜水资源

  从身边说出,介绍水污染和浪费的现象,提出水危机的问题,漫画设想未来的银行存入的不是钱而是水,呼吁同学们珍惜和爱护水资源,强调透支水就是透支生命。

  三、节约能源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了解天气预报,似乎是一件必不可少的事情,可是你会像关心天气那样来关心我们空气的质量吗?

  近些年来,在我国一些主要城市实行了空气质量公报制度,现在,就连普通的老百姓也有机会了解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状况。

  四.创建绿色社区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崭新的二十一世纪,世界性的环保潮流正朝着社区层面深入,各个国家纷纷寻求建立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绿色社区”成为一个新的时尚名词.环境状况的严峻,呼唤着人们关注环境,参与环保。公民参与环保正成为世界环保的主要特点,它与生态建设、污染治理构成了完整的环境保护体系。

  三.研究方法

  系统学习研究教育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发挥本人探索性教学的特长,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和个人主页资料,借助地理课堂教学和课外研讨活动等形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积极探索培养中学生地理素养的方法。

  主要研究方法为个案分析法、调查法和观察法。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在于:

  第一,选题富有挑战性。培养学生地理素养,是中学地理教育中极具挑战性的课题,探索其方法,是中学地理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也是当前中学地理教学领域的一个新颖课题。

  第二,大胆打破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课题研究中,必须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采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与丰富多彩的课外地理教育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育教学实践。

  第三,手段先进。利用校园网络和个人主页资料,给学生一个充分自主学习空间和积极思维的素材,强化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基本的地理素养。

  四.研究成果及其鉴定方式

  研究成果的形式:

  1、论文;

  2、建立相关环境保护网站;

  3、结题报告;

  4、学生课题研究论文集;

  由学校组织专家、教师给予鉴定。

  五.课题研究进度计划

  1.20xx年9月-20xx年10月:相关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研究,阅读参考文献资料,制订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

  2.20xx年10月:开始第一轮实验。

  3.20xx年10-12月:教学实验,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4.20xx年1月:完成第一轮实验,提交中期成果:《》(论文)。

  5.20xx年3月-20xx年5月:进行第二轮实验

  6.20xx年6月:完成结题报告和相关地理环境研究网站建设,出版学生地理环境研究论文集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14

  活动步骤:

  在XX年9月----XX年12月各小组按自己的任务分工进

  行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

  在XX年1月-----XX年2月分析数据并用现代技术对数

  据进行整理

  在XX年3月----XX年5月集体对数据用数学函数的观点

  来分析数据,并总结结论

  预期成果:

  (1).根据新课程标准,开展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通过调查学生在应用图表、阅读能力以及学习其它学科与数学的关系等方面的情况,分析原因,并探索提

  (3).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观学习、动手操作、写实验报告,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积累经验,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尤其是从自己周围的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如果学生能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不但能提高自己的建模能力,加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而且能开发自己的创造力,将受益无穷。综合实践活动是跨学科的`课外活动,以专题讲座、考察活动、小组课题研究为主要内容,除以课本设置的课题学习外,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行选题,成立课外活动小组。高的策略和方法。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15

  一、调查背景

  20xx年5月,我校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开设了题为计算机硬件发展的研究性课程,至今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为了检验这段时间研究性学习的进展状况,特作此调查。

  二、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对各类学生进行分析,剖析当前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现状,找出影响研究性学习开展的各种因素,明确进行研究性学习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深化研究性学习在教师及学生心目中的意义,以便更深入,更有针对性地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

  三、调查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凤阳县临淮中学全体高二年级学生。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方法为问卷调查法(以笔答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共发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95份,有效问卷495份)、个别访谈、课堂教学观察等。

  四、调查问卷及结果统计(括号中为选择该项的百分比)

  1、你了解研究性学习吗?

  A:非常了解(69.8%)

  B:一般了解(25.3%)

  C:不了解 (4.9%)

  2、你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感兴趣吗?

  A:很有兴趣(75.5%)

  B:一般 (20.5%)

  C:没有兴趣(4%)

  3、你认为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意义主要在于?

  A:改变获取知识的途径(20.8%)

  B:形成创新意识、有利于终身发展(61%)

  C:培养合作意识(18.2%)

  4、在开展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

  A:找不到资料(28.4%)

  B:不知道如何研究(35.5%)

  C:不会写论文(26.5%)

  5、当前在信息技术学科中进行研究性学习首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是?

  A:提升教师研究素养(45.5%)

  B:学校提供良好的研究性学习环境(23.8%)

  C:给一些自由时间空间(30.7%)

  6、开展研究性学习最大的阻力来自于?

  A:家长不支持( 28.9%)

  B:高考制度的约束(57.6% )

  C:学校能够提供的条件有限( 13.5%)

  7、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最好方式?

  A: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思想(50.2%)

  B:充分利用双休日时间开展研究性学习(29.8%)

  C:在每学期中集中选择三周时间进行研究性学习(20%)

  8、如何评价在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中取得的成果?

  A:考试打分(20.8%)

  B:老师给予评价(16.4%)

  C:成果展评、师生共同评定等级(62.8%)

  五、调查结果分析

  1、研究性学习的现状

  调查显示,有75.5%的同学对研究性学习非常感兴趣,仅有4%的同学对研究性学习提不起兴趣,70.5%的同学认为研究性学习可以很大程度上锻炼能力;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学生支持研究性学习呢?我想受到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这种学习方式适应了当代中学生活泼、开放的特性,学生再也不愿面对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了。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渴求,实际上是对解放个性、发展特长的渴求,对教育制度改革的渴求。

  2、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困难、及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有一半以上的同学认为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在于使同学们形成科学素质和创新意识,有益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由此可见,同学们对研究性学习的作用都有清醒的认识,普遍认为研究性学习有益之处在于更远的将来,是一种长远的益处。调查数据也表明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包括找不到资料(28.4%)、不知道如何研究(35.5%)、不会写论文(20.7%)等,这也正是有少数学生对研究性学习不感兴趣的一方面原因。笔者认为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是正常的事情,不应成为放弃研究性学习的理由。毕竟,研究性学习是教育领域的一个崭新的课题。因而,要使研究性学习正常有序充满活力的开展下去,就必须迅速加强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能力,提高指导效果,同时,学校应为研究性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例如面向学生开放图书馆、网络教室),给学生一些自由的时间和空间。通过调查的数据和访谈我们发现这些也正是广大学生的心声。

  3、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阻力

  通过调查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高考仍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拦路虎,调查数据表明有52.6%的同学认为当前开展研究性学习最大阻力来自于高考;访谈中我们知道虽然他们对研究性学习亦抱有很大的兴趣,希望得到一些自由的时间和空间(40.7%),这是发自学生内心的呼唤;但同时他们对高考的竞争形势也充满了担忧。学生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究竟如何支配呢?我想作为一名教师,理应从更加广泛的时空和以更加深远的见识去考虑问题,提升教学品位,引导学生合理的分配时间,处理好备战高考与参加研究学性学习俩者之间的关系。

  4、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方式

  调查发现有50.2%的学生认为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最好方式是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即“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的方式。从访谈的情况来看,学生认为把研究性学习和正常的教学(实际是接受性学习)对立起来的做法是不妥当的,应该把两种学习方式结合起来,这样同学们心理上更能接受。同时有29.8%的学生认为可以利用双休日时间,20%的学生认为可以在每学期中选择一段时间开展研究性学习;结合访谈,我们了解到在现行考试制度下,在每学期中选择一段时间集中开展信息技术学科方面的研究性学习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利用双休日时间理论是可行的。但也存在很多困难,一方面学生课后作业多,另一方面在双休日学生很难集中在一起,更谈不起合作研究了,这样即便最终有了成果,也只是摘摘抄抄,失去了研究性学习应有的本义,不如不开展。笔者综合各种情况,认为采用“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是比较妥当的。

  5、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在研究性学习结题后,我们需要对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过程及研究成果进行评价。调查数据显示有62.8%的学生赞成用成果展评,师生共同评定等级的'方式进行评价。这一数据有力的表明学生非常看重对客观成果的评估,体现了学生看重做事的有头有尾和希望得到真正的体验;同时也表明了学生非常看重自己在老师和同学心目中的地位。为此,在评价过程中,我们将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活动过程评价与研究成果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要形式。

  六、调查后的几点建议

  1、加强教师的研究素养

  教师是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加强教师的研究素养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关键。教师研究素养的加强应重在:

  ①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上世纪40年代著名学者林汉达说:“假如文字是矿工使用的铁锄,那么学问是这铁锄所开出来的矿物。”他说:“中国历来的读书人大半的努力全在美化他的工具上,他把铁锄檫亮了还不够,再把锄的尖头镶了金、嵌了玉,又把锄柄改为象牙的了,费了一生的光阴,只做成了一柄镶金嵌玉的锄头,什么矿也没开。”要知道,光有一把锄头,是什么作用也没有的。教师的职责,不在帮助学生占有或获得一柄“镶金嵌玉”的锄头,而是要能够用一把普通的锄头也能开采出“金矿”来,这样的教师方为称职的教师。

  ②掌握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要让教师了解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原则、方法、程序、评价等相关知识,至少要使教师在正常的教学中,能够做到“渗透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意识”,具有不迷信课本,不迷信权威,不迷信教师的开放、怀疑的思想。

  2、加快考试改革的步伐,尤其是高考制度的改革。

【研究性学习报告】相关文章:

研究性学习报告06-16

研究性学习报告06-16

研究性学习报告03-23

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11-16

关于研究性学习报告03-09

研究性学习报告[热]07-20

(优选)研究性学习报告07-24

(热)研究性学习报告07-25

研究性学习报告(推荐)07-05

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