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宣州市城市防洪规划报告
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宣州市城市防洪规划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宣州市城市防洪规划报告 1
1995年省政府对《宣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作了批复。根据《城市规划法》的要求,宣州市政府于1998年12月委托有关单位对规划进行调整,编制了《宣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说明书》。据此,20xx年4月设计院受宣州市建委委托编制完成该市城市防洪规划。
一、概况
宣州市地处皖南山区余脉与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结合部,土地总面积2533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4.18平方公里,人口14.9万人。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达57.4亿元,人均6988元,按90年不变价工农业总产值为96.2亿元。城区内主要河流有水阳江及其一级支流宛溪河,二级支流板桥河、桐梓岗河、青溪河、道汊河、梅溪河等。
二、防洪、治涝现状
宣州市城北敬亭圩工业区面积3.8平方公里,滨水阳江左岸,现堤长5公里,防洪能力约5年一遇,区内排涝装机330千瓦,抽排能力2.4立方米每秒;城东联圩东北滨水阳江,西南靠宛溪河,面积20.89平方公里,现堤长22.7公里,防洪能力仅5年一遇,圩内装机220千瓦,流量2.4立方米每秒。1993年开始,修建了宛溪河老城区段左岸浆砌块石防洪墙2.37公里,加固右岸老防洪墙460米;汊河出口别土桥泵站及泄水闸,泵站排涝面积7.97平方公里,装机5×130千瓦,流量9.6立方米每秒,泄水闸孔径3孔×3.5米,设计流量12.34立方米每秒,以及济川桥和4个防洪口门。城区的`防洪设施,起步晚,标准低,也极不完善。
宣州城区现有主要排水管渠总长27公里,33处出口,主要泵站4座,总排水能力26.3立方米每秒,总装机2300千瓦。排水设施很不完善,远未形成完整的排涝体系。
三、设计洪水
经过典型年洪水计算,宛溪河2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460立方米每秒。殷村上水库20年一遇和200年一遇洪峰流量分别为28.62、59.96立方米每秒;下水库20年一遇和200年一遇洪峰流量分别为14.37、30.09立方米每秒。城区雨水计算,采用芜湖市暴雨强度公式计算,设计重现期采用1年。
四、防洪规划
宣州市城区依山傍水,规划城区用地面积45平方公里。采取分区设防,即老城区、敬亭圩、城东联圩、扬子鳄湖风景区以及巷口桥、双桥区和桐梓岗等7片。其中双桥区位于双桥联圩境内,纳入该圩防洪规划;巷口桥位于岗冲地带,地势高,无防洪任务;桐梓岗片原为城南蓄洪区,地势低,处于设防水位以下,为配合扬子鳄湖风景区建设,近期不列入城建用地,不考虑其防洪问题。规划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
老城区:主要防御水阳江、宛溪河洪水,规划防洪堤全长4.4公里,其中宛溪河西岸兴建重力式浆砌石防洪墙2.4公里与敬亭圩相接,墙顶标高18.1米,顶宽0.5米,墙高3~4米,墙内设高1米、宽5米的土堤绿化带,以平衡水压力和改善环境,沿墙拆迁宽度15米,外留岸滩宽5米。为控制区间洪水,在殷村建小水库2座,拦蓄敬亭山3.92平方公里来水,水库最大坝高7米,总库容70万立方米,溢洪道泄洪流量20立方米每秒。为解决剩余4.05平方公里来水,兴建别土桥泄洪闸1座,设计流量12.34立方米每秒;排水站1座,装机620千瓦,总场程5米,设计流量9.6立方米每秒。
城东联圩:加固水阳江堤长7.9公里,堤顶高程达到20.19~18.0米,顶宽6米,外坡1:2,内坡1:3。宛溪河堤按堤顶高程18.35米,顶宽4米加高加固,计长8.7公里,其中现有460米浆砌块石防洪墙,将墙顶高程由16.5米加至18.1米。兴建封口隔堤1.7公里,标准同河堤。
敬亭圩:加高加固水阳江堤5公里,使堤顶高程达到17.2~18.1米,顶宽6米,外坡1:2,内坡1:3。
道汊河:左岸建浆砌石防洪墙404米,墙顶高程12.85~13.23米;右岸建浆砌石防洪墙274米,墙顶高程12.85~12.96米。
敬亭山撇洪沟:长1.6公里,右岸有715米地面较低,需要加高0.2~0.9米,选用浆砌块石加高方案,工程量200立方米。
殷村水库工程:控制面积3.92平方公里,分上、下库,下库留1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作为市区蓄水水面,美化城市环境。两库设计洪水位分别为32.16、28.65米;校核洪水位分别为39.02、29.58米;防洪库容分别为39.02、19.58万立方米,合计58.6万立方米。
防洪工程总投资需3265万元,其中堤防加高加固2670万元,殷村水库425万元,河道整治170万元。
五、治涝规划
治涝规划范围为城市规划建议用地面积256.2平方公里。以建成区为主,兼顾近郊,统筹规划,分期实施。规划水平近期为20xx年,远期为20xx年。
排水分区:老城区划分为青溪河、梅溪河、道汊河、敬亭圩、城东联圩5个雨水分区,其东、南、北方向各有一个雨水分区,即双桥、夏渡、巷口桥,共计8个雨水分区。
主要工程设施及投资:以上八个雨水区,共需埋设雨水管155.71公里,其中已埋设12.53公里。已建泵站4座,排涝流量26.3立方米每秒,其中2座需扩建;规划新建2座。6站总设计流量为74.77立方米每秒。治涝工程共需投资3.33亿元,近期投资为2.60亿元。
六、管理规划
现状防洪保护面积19.2平方公里,由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及市建委负责防汛工作。存在条块分割,多头领导,缺乏统一管理;人员不足,经费短缺,设备落后。规划根据有关标准规定,宣州市防洪采取市长负责制,设防汛抗旱指挥部,由市长、副市长任正、副指挥,办公室设在市水电局。在指挥部统一调度和协调管理下,近期建委设城区防洪工程管理所;水电局设城东联圩和敬亭圩两防洪管理处。定员120人,其中管理人员65人,生产人员35人,服务人员20人。配备各项管理设施,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使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设施需投资1160万元(含水文观测设施)。年运行费为918.5万元。
七、工程总投资
宣州市城市防洪工程总投资为3.77亿元,其中防洪工程3265万元,治涝工程3.33亿元,管理设施1160万元。工程以社会效益为主,公益性较强。根据《水利产业政策》,建设资金主要从中央和地方预算内资金、水利建设基金及其他可用于水利建设的财政性资金如防洪基金、农业综合开发基金中安排。
八、经济评价
宣州市城区多年平均防洪效益为959万元,按社会折现率为12%计算,经济净现值为2570万元;内部收益率为18.6%;效益费用比为1.52。因此,工程在经济上是合理可行的。当投资增加20%,效益减少20%时,各项评价指标仍较合理,具有较强抗风险能力。
宣州市城市防洪规划报告 2
一、背景概述
宣城市宣州区地处皖南山区余脉与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结合部,土地总面积较大,市区面积和人口也具有一定规模。该地区水网密布,主要河流包括水阳江及其多条支流,如宛溪河、板桥河等,这些河流对城市的防洪安全构成了重要影响。
二、历史防洪规划
1. 早期规划:
1995年,省政府对《宣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作了批复。
1998年,宣州市政府根据《城市规划法》的要求,委托有关单位对规划进行调整,并编制了《宣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说明书》。
2000年4月,设计院受宣州市建委委托,编制完成该市的城市防洪规划。
2. 防洪设施现状:
宣州城区内防洪设施起步晚,标准低,不完善。例如,城北敬亭圩工业区和城东联圩的防洪能力仅为5年一遇。
城区内主要排水管渠总长有限,泵站数量和排水能力也需提升。
三、防洪规划内容
1. 规划分区:
宣州城区采取分区设防的`策略,包括老城区、敬亭圩、城东联圩、扬子鳄湖风景区等多个片区。
2. 防洪标准:
规划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旨在全面提高城区的防洪能力。
3. 主要工程措施:
防洪堤建设:包括加固和新建防洪堤,如老城区防洪堤、水阳江堤、宛溪河堤等。
水库工程:在殷村等地建设小水库,以拦蓄洪水,减轻下游防洪压力。
排水设施建设:增加排水管渠长度,扩建和新建泵站,提升排水能力。
4. 投资与效益:
防洪工程总投资较大,包括堤防加高加固、水库建设、河道整治等多个方面。
工程以社会效益为主,具有较强的公益性和抗风险能力。
四、后续规划与发展
1. 综合防灾减灾规划:
宣城市还制定了《宣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等文件,旨在提高全社会的防灾减灾能力。
2. 灾后水利建设规划:
2017年,宣城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了《宣城市灾后水利建设总体规划(2016-2030)》,针对防洪减灾体系中的薄弱环节进行规划,包括主要支流、中小河流、山洪沟治理等多个方面。
3. 最新防洪规划:
近期,《宣城市城市防洪规划(2024年修订)》已通过省水利厅专家审查,该规划将进一步提高城区的防洪标准,增强城市抗御洪涝灾害的能力。
五、总结
宣州市(宣城市宣州区)的城市防洪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多个方面和领域。通过加强防洪设施建设、提高防洪标准、完善排水系统等措施,旨在全面提高城区的防洪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际情况的变化,防洪规划也需要不断地进行修订和完善。
【宣州市城市防洪规划报告】相关文章:
南京城市防洪规划后评价经济效益计算论文03-26
诸城市防洪分析及减灾对策方案03-10
规划实习报告03-30
理财规划报告11-28
学校学生规划报告11-11
有关规划实习报告05-23
规划课题开题报告03-23
规划实习报告范文04-25
有关规划实习报告(精选)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