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研究性学习报告
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研究性学习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研究性学习报告1
—、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
开题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为什么会想到要研究这个课题;研究的特定对象是什么;通过研究,试图实现什么;想弄明白的问题是什么;决定通过什么方法来验证研究的假设,为什么要用这个方法;具体的时间安排和实施步骤怎样 (尤其是一开始准备实施的步骤) ,需要哪些工具和资料;如何得到这些工具和资料;小组成员如何分工合作;研究会带来什么成果;研究成果是研究报告、实物,还是其它;以及导师的建议和鉴定等。其中实施计划是开题报告的主要部分。
(一)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要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课题名称要简洁明了。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研究范畴、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概括出来,让人能够从题目中看出要研究的重点与方向。
(二)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有的也称“问题的由来”,即提出问题,阐述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是指通过课题研究将解决什么问题或得到什么结论,而这一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有什么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有时,也可以将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合二为一。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题研究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课题研究要达到的预顶目标:即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
(五)研究课题的可行性
可行性论证是指课题研究所需要的条件,即研究所需要的信息资料(如上网和设计问卷等比较基础的方法)、实验器材、研究经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及教师的指导能力等。另外,,还应提出该课题目前已做了哪些工作,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在哪些方面需要得到学校和老师帮助等等。
(六)研究的内容和难点
高中阶段,研究学习课题研究的类型大致有科学实验类型、读书报告类型、社会调查类型和项目设计类型等。无论是哪种类型,都要有具体的研究内容和预计的研究难点。
(七)实施计划
实施计划是开题报告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研究方法、研究计划及进度、时间安捧安排等。
(八)成员分工
开题时,要明确课题组每个成员在研究过程中所担负的角色和应完成的任务,如组织协调、资料搜集和处理、撰写报告、外出调查、拍摄等等。
(九)预期成果及表达形式
预期成果即本课题研究拟取得什么形式的阶段研究成果和终结研究成果。形式有很多,
如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研究报告、论文、经验总结等,一般是论文或调查(实验)报告等形式,成果表达方式是通过文字、图片、实物和多媒体形式来表现。
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这样做,既便于开题报告按目填写,避免遗漏;又便于评审者一目了然,把握要点。
二、撰写开题报告注意事项
1.课题研究背景说明大而空
2.课题研究价值判断欠全面正确
3.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研究问题偏离课题中心
4.研究步骤不合理,研究方法欠科学
5.对课题研究困难估计不足
为了方便开题会上进行开题报告,有能力的课题组应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运用PowerPoint制作好开题报告会所需要的PPT演示文稿(幻灯片),还应该做好开题的答辩准备。
高中研究性学习报告2
第一部分摘要
关键词:环境污染与保护城市垃圾处理城市公共卫生保护废旧电池的回收及处理市民环保意识
摘要:近代以来的经济发展,主要是以市场制度为依托的发展。市场制度的有效性无疑已被近代的经济奇迹所证明了。然而,经过数百年的现代化过程,人们逐渐发现,经济赖以发展的资源在逐渐耗竭,人类与其它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在不断恶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态环境遭到严重威胁。在暑假,我们小组以生物研究性课题为契机,深入研究了城市化过程中石河子的环境变化情况及应对措施。也调查了不同年龄阶段市民对环保的理解及看法。目的是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建设更美丽的石河子。
第二部分正文
(一)城市环境污染及保护
我们生活在城市,每天呼吸在看似洁净的大气,走在看似很洁净的大街上,匆忙生活。但是,现在让我们认识一下周边的城市环境污染。
1.光污染
随着城市的发展,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城市繁华的街道上,高楼大厦穿着高大明亮、富丽豪华的玻璃“外套”,即“玻璃幕墙”。然而,在这美观的背后却隐藏着许多意想不到的隐患。夏天,玻璃幕墙把强烈的阳光反射入附近的居民楼房里,增加了室内的温度,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有些玻璃幕墙是半圆形的,反射光有时聚集在一起,温度很高,易引起火灾。同时镜面玻璃的反射系数比绿地、森林、以及毛面砖石装修建筑物大10倍以上,大大超过了人眼范围。因此,玻璃幕墙的反射光会伤害人眼球的角膜和虹膜,引起视力下降,增加白内障的发病率。
2.噪声污染
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从噪声源强剖析,交通噪声级别最高,其次是施工噪声和家产噪声。噪声级为30~40分贝是对为正常环境;超过50分贝就会影响就寝和歇息。因为歇息不适,正常心理受到影响;70分贝以上会造成心烦意乱,精神不集中,影响做事效率,乃至产生事故;90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会主要影响听力和导致其他疾病的产生。
3.水污染
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水污染主要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而造成的,它包括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三大部分。城市水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全国有监测的1200多条河流中,目前850多条受到污染,90%以上的城市水域也遭到污染。日趋加剧的水污染,已对人类的生存安全构成重大威胁,成为人类健康、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据世界权威机构调查,在发展中国家,各类疾病有8%是因为饮用了不卫生的水而传播的,每年因饮用不卫生水至少造成全球2000万人死亡,因此,水污染被称作“世界头号杀手”。
4.大气污染
近年监测的522个城市中,39.7%的城市处于中度或重度污染。颗粒物仍是影响中国环境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除燃煤外,工业粉尘、地面扬尘、建筑工地尘、土壤风蚀尘等都对空气中颗粒物浓度有较大影响,特别是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更大,目前大多数城市人口长期生活在可吸入颗粒物超标的环境空气中。近年来,城市机动车持有量快速增加,机动车尾气排放已经成为大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其中氮氧化物排放量已占总量的50%,一氧化碳占85%。
5.电磁波污染
电磁波污染是指天然的和人为的各种电磁波的干扰及有害的电磁辐射。由于广播、电视、微波技术的发展,射频设备功率成倍增加,地面上的电磁辐射大幅度增加,已达到直接威胁人体健康的`程度。伴随着科技文明的迅速发展,各种电子生活用品愈加普及起来,电磁波污染也就变得无处不在,由此而引发出的种种病症,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对其危害加强防范。
6.固体废弃物污染
固体废弃物就是一般所说的垃圾,是人类新陈代谢排泄物和消费品消费后的废弃物品。目前城市居民的生活垃圾、商业垃圾、市政维护和管理中产生的垃圾,以及工业生产排出的固体废弃物,数量急剧增加,成分日益复杂。世界各国的垃圾以高于其经济增长速度2~3倍的平均速度增长。垃圾若不及时清除,必然污染空气,对土壤、水体都会造成严重污染。从而导致蚊蝇滋生、细菌繁殖,使疾病迅速传播,危害人体健康。
7.土壤污染
土壤的污染源包括烂施化肥农药,工业废水和废渣以及生活污水和垃圾等。我国的土壤污染问题已经相当严重,并且对水环境质量和农产品质量构成明显的威胁。但是目前对土壤污染问题并没有像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那样重视。近年来,我国在“三废”处理、污灌控制、低毒新农药应用等方面做出了显著的成绩,但是预期在近期内土壤污染问题,尤其是在城郊和乡镇企业密集区和化肥、农药用量较大的地区仍将呈逐渐加重的趋势。
石河子的主要污染有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
(二)城市垃圾污染及公共卫生处理
解决垃圾问题的目标是将垃圾减容、减量、资源化、能源化及无害化处理。石河子目前主要有填埋、堆肥及焚烧处理三种方法。
1.填埋处理
垃圾填埋历史久远,是普遍采用的处理方法。因为该方法简单、省投资,可以处理所有种类的垃圾,所以世界各国广泛沿用这一方法。从无控制的填埋,发展到卫生填埋,包括滤沥循环填埋、压缩垃圾填埋、破碎垃圾填埋等。采用填埋处理法,首先要防止从废物中挤压出的液体滤沥及雨水径流对地下水的污染。一般规范要求回填地最低处的标高要高出地下水位3.3m以上,并且回填地的下部应有不透水的岩石或粘土层。否则需另设粘土、沥青、塑料薄膜等不透水层。其次,填埋场应设置排气口,使厌氧微生物分解过程中释放出的甲烷等气体能及时逸出,避免发生爆炸。回填后的场地,一般在20年内不宜在其上修建房屋,避免由于回填场不均匀下沉造成的结构破坏,但可作绿地、农田、牧场等使用。
填埋处理用地,尽量选用天然的或人工挖出的洼地,开发资源后的废粘土坑、废采石场、废矿坑等。将垃圾填埋于坑中,有利于恢复地貌,维持生态平衡,但如果在大面积的洼地、港湾、山谷等回填,则需考虑是否会破坏生态平衡。填埋处理埋掉了可利用物,填埋场地的选择越来越困难,运输、填埋、管理等费用也不断提高。填埋场占地面积大,同时存在严重的二次污染,例如垃圾渗出液会污染地下水及土壤,垃圾堆放产生的臭气严重影响场地周边的空气质量,另外,垃圾发酵产生的甲烷气体既是火灾及爆炸隐患,排放到大气中又会产生温室效应。而且填埋场处理能力有限,服务期满后仍需投资建设新的填埋场,进一步占用土地资源。
2.堆肥处理
堆肥是我国、印度等国家处理垃圾、粪便、制取农肥的最古老技术,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均有研究利用的一种方法。堆肥是使垃圾、粪便中的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进行生物化学反应,最后形成一种类似腐殖质土壤的物质,用作肥料或改良土壤。
堆肥处理是利用微生物分解垃圾有机成分的生物化学过程。堆肥的关键,在于提供一种使微生物活跃生长的环境,以加速其致菌分解过程,使之达到稳定。堆肥技术的工艺比较简单,适合于易腐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垃圾处理,可对垃圾中的部分组分进行资源利用,且处理相同质量垃圾的投资比单纯的焚烧处理大大降低。堆肥技术在欧美国家起步较早,目前已经达到工业化应用的水平。堆肥处理不能处理不可腐烂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垃圾中的石块、金属、玻璃、塑料等废弃物不能被微生物分解,这些废弃物必须分捡出来,另行处理,因此减容、减量及无害化程度低;堆肥周期长,占地面积大,卫生条件差;堆肥处理后产生的肥料肥效低、成本高,与化肥比销售困难,经济效益差。引进国外技术投资巨大,不适合我国国情。堆肥技术必须是将新鲜的垃圾首先进行分类后再将易腐有机组分进行发酵,才能有效地防止重金属的渗入,从而保证有机肥产品达到国家标准,真正实现无害化和资源化。
3.焚烧处理
焚烧是指垃圾中的可燃物在焚烧炉中与氧进行燃烧过程。焚烧处理技术的特点是处理量大,减容性好,无害化彻底,焚烧过程产生的热量用来发电可以实现垃圾的能源化,因此是世界各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垃圾处理技术。
通过焚烧可以使可燃性固体废物氧化分解,达到去除毒性、回收能量及获得副产品的目的。几乎所有的有机性废物都可以用焚烧法处理。对于无机-有机混合性固体废物,如果有机物是有毒有害物质,一般也最好采用焚烧法处理。焚烧法适用于处理可燃物较多的垃圾。采用焚烧法,必须注意不造成空气的二次污染。焚烧是销毁垃圾利用热能的一种垃圾处理技术。但是,只有对那些不能回收有价物,只能回收热能的垃圾,垃圾焚烧处理才是科学、合理的。焚烧处理对垃圾低位热值有一定要求,不是任何垃圾都可以焚烧的。垃圾中可利用资源被销毁,是一种浪费资源的处理方法,即使回收热能也只能做到废物一次性再生的目的,无法实现资源的多次循环利用。焚烧产生的大量烟气,带走的热能又是一种很大的损失。产生的烟气必须净化,净化技术难度大、运行成本高。焚烧产生的残渣还必须消化。还有,焚烧设备一次性投资大,运行成本高。
石河子采取焚烧的方法对空气造成了大量污染。
(三)废旧电池的回收及处理
废旧电池内含有大量的重金属以及废酸、废碱等电解质溶液。如果随意丢弃,腐败的电池会破坏我们的水源,侵蚀我们赖以生存的庄稼和土地,我们的生存环境将面临着巨大的威胁。所以我们有必要将使用后的废旧电池进行回收再利用,一来可以防止污染环境,二来可以对其中有用的成分进行再利用,节约资源。电池的类别及回收方式如下:
1.碱锰电池:将多个电池装在同一个塑料袋里,用胶带封住各个电池的两端。回收这些电池可以获得钢和锌,这是两种很有价值的金属。这些钢又可以被再加工成为钢筋。
2.镍镉电池:在数以千计的零售店和公共场所提供镍镉和镍氢电池的回收点。在回收时需进行加热,以将高温金属镍和铁从低温金属锌和镉中分离出来。这些金属都有一定的价值。
3.锂电子电池:在数以千计的零售店和公共场所提供锂电池的回收点。这些电池的回收能生成有用金属。在石河子,您可以在路边发现电池回收点。请您不要将废旧电池人进垃圾箱,谢谢!
(四)石河子人对环境保护的理解和看法
大多数被采访者为20至40岁的市民。他们均表示坚决支持各项环保政策,会坚决配合各项行动。他们认为环境保护是有利于城市与市民发展的实事好事。
高中研究性学习报告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把学习方式的转变视为重要内容。与此同时,研究性学习也应运而生,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世界性课题。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深化的新尝试,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作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一个独具特色的课程领域,研究性学习走进我区高中生的学习生活已三年,我们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就研究性学习进行了实践探索,这些探索主要是基于这样一些思考:
第一,素质教育重要的着眼点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形成一种主动探求知识,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方式,这是一种有利于终身学习、发展学习的方式。为了倡导这种方式,我区在进行研究性学习实践的初期,较多的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主题式研究性学习的途径,即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使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有了切实的落脚点。
第二,改变了学习方式,学生就有可能在新的层面上开展学习,但这并不意味着否定记忆理解等层面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不否定接受式学习方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由于研究性学习与其他类型的学习有着密切的关联并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存为基础,因此不同年级、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其主题研究学习在内容、形式和深度上应当有差异、分层次。
第三,研究性学习既是一种课程理念,又是一种多用途的教学方法。它可以融合许多教育理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是一种学生根据其自身经验背景构建自己知识体系的理论,它关注的是学生积极地从事“做”的活动,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研究性学习就是一种创建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环境中构建个人知识体系的方法。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智力类型,每个人都有不同智力强项和优势,学生通过运用自身的智力优势来完成一个学习课题,就意味着他们要探究的去解决问题,研究性学习帮助学生开发各种智能并注重了学习与实际生活的整合,能帮助学生使学习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为遥远的生活做准备,通过适当的.培养和不断积累学习经验,学生的每一种智能都可以得到提高。
第四,研究性学习活动应当全员参与,每个学生都是有充分的学习潜能的。在符合他们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往往都情绪高涨,接受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效率也特别高,因此,尽管学生之间存在着个别差异,参与研究性学习并取得良好收获的可能性则是全体学生都具有的,所以,我们强调研究性学习的全员参与性。通过以上思考,我们进行了如下实践:
一、确定我区研究性学习的总目标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因此,结合我区实际,我们将研究性学习的培养目标确定为: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分工与合作,并体验过程的快乐;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同时,各学校结合本校特点,在总目标的指导下各有所侧重。
二、加强教师培训和学习
在实践中,我们更加认识到,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虽然发生了转变,但教师的作用仍然是十分重要的。我们首先抓好教师的培训及研讨工作,重点学习了《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导(试行)》,区教研室专门就“高中研究性学习策略”、“学科整合”、“指导方案设计”等方面组织了十余次讲座和校际交流活动,并通过东丽教研网将教师的优秀作品进行了展示和交流,使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都有了大大的提高;其次是通过典型引路,确定研究性学习的样本校,要样本校率先拿出成果。各校结合本校实际,都建立了相应的学习制度,为教师提供学习资源,并切实为确有特长的研究性学习骨干教师提供进一步的发展条件,注重调动教师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三、重点抓好课程实施和课例研讨
本区专门就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问题进行了研究,制定了《东丽区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确保各校研究性学习课表化。提出了以新课改理念学习为重点、教学设计为突破、课例研讨为载体的教研工作思路,在现有条件基础上,为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各校都能采取因校制宜的原则,充分发挥各校校内资源优势开展研究。有条件的学校定时开放网络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等,为学生查找资料提供便利条件。如一百中学结合本校实际把研究过程确定为选题、开题、证题、结题四个阶段,将资料的收集整理贯穿研究始终,还对研究过程中的小组创建进行了重点研究,并承担了市级课题“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钢管公司中学确立了主管校长、教务主任以及年级主任组成的研究性学习管理小组和由各学科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组成的研究性学习指导小组,制定了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和细则,并为学生编印了《研究性学习手册》(一个学期一册),使研究性学习的各个实施环节从时间到人员有计划、有系统。无论是设立专门研究性学习教师指导学生研究还是与让研究性学习与学科课程相结合,我区的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其中,回庆瑞老师组织学生开展的“学生最喜爱的教师”研究专题获得了天津市首届研究性学习成果二等奖,还有多位教师的研究性学习论文获市区级奖项。
区教研室定期组织各校研学教师教研和下校观摩活动,就本校实际进行研讨,共同探索研究性学习有效教学的途径。本学期共组织全区观摩课四节,并在课后进行了交流和讨论,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一百中学高一学生亲子关系研究”就高中生与父母关系的现状在本校范围内展开调查,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获得了合作和探究的体验,更是对高中生的亲子关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而促进学生与家长形成良好的关系,增进了亲子感情;“一百中学高一新生学习方法研究”关注新生入学后的学习不适感,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通过情景剧的形式展示研究成果,让人耳目一新;钢管公司中学的“农民起义之作用专题研究”从历史角度,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通过检阅收集资料解决问题,并通过课本剧的形式汇报了研究成果;还有一百中学的“关注身边,热爱生活”就学生身边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培养学生发现生活、热爱生活的态度,这些专题研究活动都较好地实现了研究性学习目标,使学生真正获得了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学会了分享与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收集、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都有所提高,更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四、思考与设想
几年来,我区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都是遵循着“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方法踏踏实实开展起来的。随着“自主学习,实践创新”的教研课题的深入研究,我们认识到研究性课程教学不只是传授给学生现成的知识,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建立坚实的基础;认识到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中,不仅要让教师和学生熟悉研究性学习的流程、内容,更要深刻地转变自思想观念,改变教育教学行为和学习方式。通过课题研究,我们要经历:从个体走向合作;从课堂走向实验室;从学校走向社会;从教科书和教学参考资料走向教学资源多元化的开拓;从填鸭式的单向传授走向双向点拨、启发和探讨。由于师生同时启动研究课题,保证了"研究性学习"课的顺利实施,使教师能自然地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与学生打成一片,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指导效果。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的新型课程,不仅以相对独立的实体形态存在着,而且以非实体形态存在于学校教育的一切活动过程之中,尤其是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之中。并且教育实践也证明,在当前基础学科课程和课堂教学占优势的情况下,学生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的培养仅靠每周2-3个课时的专题研究课,是很难奏效的。因此,我们还应进一步拓展理念,渗透扩张,着力构建以各科教学为基础,以专题研究课程为核心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体系。
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在我区还处在实践与探索阶段。今后,我们还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改进方法,进一步推进我区教育改革的深化开展。
高中研究性学习报告4
—、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
开题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为什么会想到要研究这个课题;研究的特定对象是什么;通过研究,试图实现什么;想弄明白的问题是什么;决定通过什么方法来验证研究的假设,为什么要用这个方法;具体的时间安排和实施步骤怎样(尤其是一开始准备实施的步骤),需要哪些工具和资料;如何得到这些工具和资料;小组成员如何分工合作;研究会带来什么成果;研究成果是研究报告、实物,还是其它;以及导师的建议和鉴定等、其中实施计划是开题报告的主要部分。
(一)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要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课题名称要简洁明了、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研究范畴、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概括出来,让人能够从题目中看出要研究的重点与方向。
(二)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有的也称“问题的由来”,即提出问题,阐述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是指通过课题研究将解决什么问题或得到什么结论,而这一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有什么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有时,也可以将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合二为一。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题研究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课题研究要达到的预顶目标:即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
(五)研究课题的可行性
可行性论证是指课题研究所需要的条件,即研究所需要的信息资料(如上网和设计问卷等比较基础的.方法)、实验器材、研究经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及教师的指导能力等、另外,还应提出该课题目前已做了哪些工作,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在哪些方面需要得到学校和老师帮助等等。
(六)研究的内容和难点
高中阶段,研究学习课题研究的类型大致有科学实验类型、读书报告类型、社会调查类型和项目设计类型等、无论是哪种类型,都要有具体的研究内容和预计的研究难点。
(七)实施计划
实施计划是开题报告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研究方法、研究计划及进度、时间安捧安排等。
(八)成员分工
开题时,要明确课题组每个成员在研究过程中所担负的角色和应完成的任务,如组织协调、资料搜集和处理、撰写报告、外出调查、拍摄等等。
(九)预期成果及表达形式
预期成果即本课题研究拟取得什么形式的阶段研究成果和终结研究成果、形式有很多,如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研究报告、论文、经验总结等,一般是论文或调查(实验)报告等形式,成果表达方式是通过文字、图片、实物和多媒体形式来表现。
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这样做,既便于开题报告按目填写,避免遗漏;又便于评审者一目了然,把握要点。
二、撰写开题报告注意事项
1、课题研究背景说明大而空
2、课题研究价值判断欠全面正确
3、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研究问题偏离课题中心
4、研究步骤不合理,研究方法欠科学
5、对课题研究困难估计不足
为了方便开题会上进行开题报告,有能力的课题组应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运用PowerPoint制作好开题报告会所需要的PPT演示文稿(幻灯片),还应该做好开题的答辩准备。
高中研究性学习报告5
当今是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信息时代,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是提高民族整体素质和创新人才的主要基地,是增强综合国力和民族凝聚力可靠保证。因此,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教育部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增设了包括研究性学习在内的综合实践活动。
国家教育部对基础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调整,其目标就是:着重培养学生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创造性学力,主要是通过情感体验和探究实践,形成掌握与运用知识、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学习态度和发现,提出问题、研究、解决问题创新意识、学习能力,及其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又提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的课程。而校经过几个月筹备工作,今天正式开题了。我受学校校长委托,代表学校课题作开题报告,请同学研究讨论。
1、什么是研究性学习?为什么在高中课程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
答: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作为一门课程,研究性学习应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呢?
答:研究性学生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因此,需要注重以下几项具体目标:一是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二是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四是学会分享与合作。五是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六是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3、研究性学习纳入必修课,这是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突破,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具有哪些特点?
第一个是开放性。第二个是探究性。第三个是实践性。
4、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具有新的特点,教育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师生互动的形式都要发生较大变化。那么,研究性学习应当如何实施和组织呢?
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类型: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和表达交流阶段。
在确定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以后,学生要进入具体解决问题过程,通过实践、体验、形成一定的观念、态度,掌握一定的方法。本阶段实践、体验的内容包括:
(1)搜集和分析信息资料。学生应了解和学习收集资料的方法,掌握访谈、上网、查阅书刊杂志、问卷等获取资料的方式,并选择有效方式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料;要学会判断信息资料的真伪、优劣,识别对本课题研究具有重要关联的有价值的资料,淘汰边缘资料;学会条理、有逻辑地整理与归纳资料,发现信息资料间的关联;最后综合整理信息进行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
(2)调查研究。学生应根据个人或小组集体设计的研究方案,按照确定的研究方法,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调查,获取调查结果。
(3)初步的交流。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得到的初步研究成果在小组内或同学之间充分交流,学会认识客观事物,认真对待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正确地认识自我。
5、研究性学习对教师是一种全新的挑战,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老师指导作用该如何发挥?
答: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们的需要,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在品德、能力、个性方面的发展,给予适时的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并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
6、评价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那么,研究性学习应当如何评价?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具有哪些特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答:评价的内容与方式必须充分关注学习态度,重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重视交流与合作,重视动手实践。研究性学习强调学习的过程,强调对知识技能的应用,强调学生亲身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并获得感悟和体验,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因此,要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要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
研究性学习评价的第一个特点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第二个特点是评价内容的丰富性和灵活性。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内容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态度。二是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三是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技能掌握情况。四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比较广泛教育资料的背景下所开展自主的、开放的、探究式的学习活动。学校应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网络以及具有专长的教师等校内现有教育资源。同时,要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开发和利用当地教育资源,包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学术团体、专业技术部门(包括农村衫技术研究与推广部门)的人力资源和研究资源,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创造条件。
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要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法、手段的多样性,特别关注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过程,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直接体验,把对学生的评价与对学生的指导紧密结合起来。要通过评价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才能,学会尊重和欣赏他人,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开展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必须走出课堂、走出校门,积极地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和实践活动。学校必须加强组织和管理工作,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学校加强与学生家庭、社会相关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共同负责学生在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中的安全工作,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列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帮助学校有效地实施研究性学习,落实课程计划中的相关要求。
一、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
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机会,促使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当前,受传统学科教学目标、内容、时间和教学方式的局限,在学科教学中普遍地实施研究性学习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项特别设立的教学活动作为必修课纳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将会逐步推进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并从制度上保障这一活动的.深化,满足学生在开放性的现实情境中主动探索研究,获得亲身体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需要。
二、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研究性学习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因此,需要注重以下几项具体目标:
1、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产生积极情感,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欲望。
2、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研究性学习通常围绕着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展开。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和分析资料,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并进行成果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习和掌握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3、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围绕研究主题主动收集、加工处理和利用信息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研究性学习,要帮助学生学会利用多种有效手段、通过多种途径取得信息,学会整理与归纳信息,学会判断和识别信息的价值,并恰当的利用信息,来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能力。
4、学会分享与合作
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将努力创设有利于人和人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5、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认真、踏实的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尊重他人想法和成果,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磨练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6、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实践调查研究,学生要深入了解科学对于自然、社会与人类的意义与价值,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学会关注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一)开放性。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一些社会问题或其他问题,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它可能是某学科的,也可能是多学科综合、交叉的;可能偏重于实践方面,也可能偏重于理论研究方面。
在同一主题下,由于个人兴趣、经验和研究活动的需要不同,研究视角的确定、研究目标的定位、切入口的选择、研究过程的设计、研究方法、手段的运用以及结果的表达等可以各不相同,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为学习者、指导者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而形成了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
(二)探究性。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习的内容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确定研究课题;学习的方式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方法,探求结论的自主学习的过程。因此,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不宜由教师指定某个材料让学生理解、记忆,而应引导、归纳、提出一些需要学习、探究的问题。
(三)实践性。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特别关注环境问题、现代科技对当代生活的影响以及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
四、研究性学习内容的选择和设计
(一)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有利于培养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以及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保持较强的探索动机和创造欲望。
(二)重视资料积累,提供共享机会。学习内容的开放性为学生的主动探究、自主参与和师生合作探求新知识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师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所获取的信息、采用的方法策略、得到的体验和取得的成果,对于本人和他人,以及以后的各届学生,都具有宝贵的启示、借鉴作用。
(三)适应差异,发挥优势。不同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在内容和方法上是有层次差异和类型区别的,因而在学习目标的确定上可以各有侧重,在内容选择上可以各有特点。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具体条件,自主选择研究课题留有足够的余地。
五、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一)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类型
依据研究内容的不同,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主要可以区分两大类:课题研究类和项目(活动设计类)。
课题研究以认识和解决某一问题主要目的,具体包括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等类型。
项目(活动)设计以解决一个比较复杂的操作问题为主要目的,一般包括社会性活动的设计和科技类项目的设计两种类型。前者如一次环境保护活动的规划,后者如某一设备、设施的制作、建设或改造的设计等。
一项专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可以属于一种类型,也可以包括多种研究类型。综合性较强的专题,往往涉及多方面的研究内容,需要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和手段,更需要参加者之间的工协作。
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类型: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
小组合作研究是经常采用的组织形式,学生一般由3-6人组成课题组,聘请有一定专长的成人(如本校教师、校外人士等)为指导教师。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各有独立的任务,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各展所长,协作互补。
个人独立研究可以采用“开放式长作业”形式,即先由教师向全班学生布置研究性学习任务,可以提出一个综合性的研究专题,也可以不确定范围,由每个学生自定具体题目,并各自相对独立地开展研究活动,用几个月到半年时间完成研究性学习作业。
采用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的形式,全班同学需要围绕同一个研究主题,各自搜集资料、开展探究活动、取得结论或形成观点。再通过全班集体讨论或辩论,分享初步的研究成果,由此推动同学们在各自原有基础上深化研究,之后或进入第二轮研讨,或就此完成各自的论文。(二)研究性学习实施的一般程序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和表达交流阶段。在学习进行过程中这三个阶段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叉和交互推进的。
进入问题情境阶段
本阶段要求学生自己调查、观访(也可有组织的)采访等。目的在于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然后经过讨论,提出核心问题,诱发学生探究的动机。在此基础上确定研究中研究题目。
同时,教师应帮助学生通过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有关研究题目的知识水平,该题目中隐含的争议性的问题,使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分析问题。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建立研究小组,共同讨论确定具体的研究方案,包括确定合适的研究方法、如何收集可能获得的信息、准备调查研究所要求的技能、可能采取的行动和可能得到的结果。在此过程中,学生要反思所确定的研究问题是否合适,是否需要改变问题。实践体验阶段
在确定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以后,学生要进入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实践、体验,形成一定的观念、态度,掌握一定的方法。
本阶段,实践、体验的内容包括:
(1)搜集和分析信息资料。学生应了解和学习收集资料的方法,掌握访谈、上网、查阅书刊杂志、问卷等获取资料的方式,并选择有效方式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料,要学会判断信息资料的真伪、优劣,识别对本课题研究具有重要关联的有价值的资料,淘汰边缘资料;学会有条理、有逻辑地整理与归纳资料,发现信息资料间的关联和趋势。最后综合整理信息进行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这时要反思所得结论是否充分地回答了要研究的问题,是否有必要采取其他方法获取证据以支持所得结论。
(2)调查研究。学生应根据个人或小组集体设计的研究方案,按照确定的研究方法,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调查,获取调查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应如实记载调查中所获得的基本信息,形成记录实践过程的文字、音像、制作等多种形式的“作品”,同时要学会从各种调研结果、实验、信息资料中归纳出解决问题的重要思路或观点,并反思对是否获得足以支持研究结论证据,是否还存在其他解释的可能。
(3)初步的交流。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得到的初步研究成果在小组内或个人之间充分交流,学会认识客观事物,认真对待他人意见和建议,正确地认识自我,并逐步丰富个人的研究成果,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
表达和交流阶段
在这一阶段,学生要将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书面材料和口头报告材料。成果的表达方式要提倡多样化,除了按一定要求撰写实验报告、调查报告以外,还可以采取开辩论会、研讨会、搞展板、出墙报、编刊物(包括电子刊物)等方式,同时还应要求学生以口头报告的方式发表,或通过指导老师主持的答辩。
学生通过交流、研讨与同学们分享成果,这是研究性学习不可缺少的环节。在交流、研讨中,学生要学会欣赏和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也要敢于和善于申辩。
(三)研究性学习实施中的教师指导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拭试体作用,同时,也重视老师指导作用。左右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草药,教师应把学生作为学习探究和解决问题主体,并注意转变自己的指导方式。
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们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教师应成为学生研究信息交汇的枢纽,成为交流的组织者和建议者。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在品德、能力、个性方面的发展,给予适时的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并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教师的指导切忌将学生的研究引向已有的结论,而是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
六、研究性学生的评价
评价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评价的内容与方式必须充分关注学习态度,重视学习过程与方法,重视交流与合作,重视动手实践。
(一)研究性学习评价的一般原则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习的过程,强调对知识技能的应用,强调学生亲身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并获得感悟和体验,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因此,要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要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
(二)研究性学习评价的特点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者可以是教师或教师小组,可以是学生或学生小组,可以是家长,也可以是与开展项目内容相关的企业、社区或有关部门等等。
评价内容的丰富性和灵活性。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内容通常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态度。是否主动提出研究和工作设想、建议,能否与他人合作,采纳他人的意见等。
二是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这主要通过学生的自我陈述以及小组讨论记录、活动开展过程的记录等来反映,也可通过行为表现和学习的结果反映出来。
三是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技能掌握情况。要对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各个环节中掌握和运用有关方法、技能的水平进行评价,如查阅和筛选资料,对资料归类和统计分析,使用新技术,对研究结果的表达与交流等。
四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要考察学生在一项研究活动中从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所显示出的探究精神和能力,也要通过活动前后的比较和几次活动的比较来评价其发展状态。
五是学生的学习结果。研究性学习结果的形式多样,它可以是一篇研究论文、一份调查报告、一件模型、一块展板、一场主题演讲、一次口头报告、一本研究笔记,也可以是一项活动设计的方案。教师需要灵活掌握评价标准。
评价手段、方法的多样性。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可以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对局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等做法。
(三)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实施
评价要贯穿研究性学生的全过程。操作时可重点从三个环节,即开题评价、中期评价和结题评价着手。
开题评价要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设想的意识和能力,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进入解决问题过程中。
中期评价主要是检查研究计划的实施情况,研究中资料积累情况,以及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和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情况等。对评价结果要及时反馈,对于在研究中学生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要通过教师指点、学生小组内部讨论、学生小组间交流、寻求校外帮助等方式予以解决。
结题评价主要对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全过程的情况、体验情况、资料积累情况、结题情况、研究结果及成果展示方式等进行评价。
评价的具体方案可以由指导教师提出,也可以在师生协商的基础上提出。鼓励由学生个人或学生自己设计评价方案,对自己的研究情况加以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高中研究性学习报告6
一、课题背景
课题名称:文言文虚词的研究
课题组长:
课题成员:
指导教师:
所属领域:语文
各自的用法又是什么?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小组进行了如下研究。
二、课题目的
对于高考中所涉及到的重点文言文虚词“之、其、以”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期对中学文言文中的虚词的教与学提供参考和帮助。
三、课题研究方法
收集资料、查阅相关信息、小组讨论
四、研究过程
确定课题
探讨并设计研究方案
成员按照分工进行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整合所收集到的资料并进一步进行资料的分析与研究
总结与反思
五、概述
虚词在语法意义的表达及语法任务的完成上充当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虽然实词的数目远远多于虚词,但是虚词的重要性不可小觑。
实词如果是骨架的话,那么虚词则是骨头里的血液,而整个句子正是通过血液串起来的。因而甚至可以这样断言:汉语少了虚词,便不能正常表达。因此,本小组重点针对“什么是文言文虚词”“高考中所出现的高频文言文虚词都有哪些、它们各自的用法又是什么”,重点选取“之、其、以”三个文言虚词作为研究对象,搜集它们在中学教材中的典型例句,然后对每个例句中对应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加以研究和分析,再进行归类,整理出各个虚词在中学教材中的典型的用法及意义。
六、正文
(一)文言文虚词的概述
1、虚词的定义:
汉语虚词在古代有各种称谓,如“语助”、“虚字”等。关于虚词,北宋周辉在《清坡杂志》里记载:“东坡教诸子作文或辞多而意寡,或虚字多,实字少,皆批谕之。”
许多古代学者认为虚词没有实在意义,却推动感情抒发。《马氏文通》首次从语法学的角度对实词和虚词进行了明确的界定。他认为实字即“有事理可解者”,是文的“体骨”;虚字即“无解而惟以助实字之情态者”是文的“精神”。
郭绍虞在《汉语语法修辞新探》中指出:“古人的虚实说,是在没有词类说以前,是在没有语法学以前,所以目的重在汉语的实际应用。这样,当然结合到修辞,而适合于古人学文写文之用。”
总之,虚词是词汇的构成部分,历来对于虚词的界说各不相同,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虚词一般只有语法意义,表示各种关系和语气,很少有词汇意义。
2、虚词的分类:
现代观点一般将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叹词归于虚词。
3、虚词的作用:
虚词在语法意义的表达及语法任务的完成上充当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虽然实词的数目远远多于虚词,但是虚词重要性不可小觑,究其原因:一是从使用频繁率来说,虚词甚过实词;二是“实字的作用以它本身为限,虚字的作用在它本身以外:用错一个实字只是错一个字而已,用错一个虚字就可能影响很大。”
实词如果是骨架的话,那么虚词则是骨头里的血液,而整个句子正是通过血液串起来的。因而甚至可以这样断言:汉语少了虚词,便不能正常表达。
(二)典型高考高频文言虚词的疑难问题分析
1、【之】
1.1“之”作代词
“之”字所指代的内容应该从具体的上下文中予以确定。“之”字多是承前指代,或是蒙后指代。因此,有的语法书上讲,“之”字表指代时一般都有提示语。这个提示语可以在“之”前,也可以在后。下面就教材中出现的一些例句加以分析,讨论怎样明确“之”的指代内涵。
①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荆轲刺秦王》)之,代词,无疑,但究竟指代的是樊将军呢,还是指代樊将军的头呢?从语法上看,两者都讲得过去。句后面紧接着荆轲的话有“诚能得樊将军首?”,因为古代取人性命,多以见项上人头为证。那么“之”指代的就应该是“樊将军的头”。
②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荆轲刺秦王》)
之,指代行动。结合文意来看,太子的心思是如何对付强秦,荆轲知太子心意,为其解忧,即准备刺杀秦王。故“之”指代刺杀秦王更为妥帖。综合地,应该把“之”理解为“刺杀秦王”这个终极目标。在这里,“谒”是“请求”之意。
③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鸿门宴》)
之,指代的是“此”,还是“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从内容上看,“之”所指的是“此”。“此”作主语,指的是沛公对项羽说的话,亦即“令将军与臣有郄”的“小人之言”。“此”是主语,“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是谓语,该句式的特点强调了主语所指代的内容,用一个“之”字再后面来复述。本句的“之”即理解为代词“此”。这句译成现代汉语是:这(是)你沛公手下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
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
申,反复陈述。“以孝悌之义”是介宾结构作补语,从而导致“申之”的“之”指代什么,看不真切,但如果我们把这个小句的句式变换成“以孝悌之义申之”,“之”的指代,就可以明确地看出来是指“孝悌之义”。故,代词“之”,代指“孝悌之义”。
⑤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诗经·氓》)
之,仍是可以理解为代词的`,因为其指代性还是比较强的,指代上文“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的悲惨遭遇。
1.2“之”作结构助词
(1)用来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两个“之”均理解为定语后置的标志。下文有“上食埃土,下饮黄泉”,都是“利”和“强”在一般条件下应当产生的作用。如果写成“蚓无利爪牙,强筋骨”,因为“利爪牙,强筋骨”容易误解成“使爪牙利,使筋骨强”。如果说成“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又不符合那时的表述习惯,故只好说成“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同时又起到了强调定语的作用。总之句式不同,所产生的修辞功能就不同。
②长叹息以掩涕,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③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这些句子的“之”都可以理解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2)用来表示领属关系,“之”可译为“的”。
①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荆轲刺秦王》)
译为:现在听说用千斤金来悬赏将军的头颅。
②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师说》)
译为:古代的圣人,他们超过一般人很远了。
③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译为:今天的事怎么样?
1.3放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助词“之”用在主谓结构中间,它的作用是把主、谓两部分结合得更为紧密,使之成为一个短语。加了“之”的主谓结构不能独立成句,是小句。从形式上看是一个偏正结构,这种用法的“之”是从用在偏正结构中的“之”的用法发展而来的。
①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②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寡人之于国也》)
③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逍遥游》)
1.4用来作宾语提前的标志
此外“之”作助词还有:用来作为宾语(包括介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之”字不译。
①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隐公元年》)
②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③宋何罪之有?(《公输》)
④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1.5作音节助词
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者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可以说它是为了满足音节需要而加的一个衬字。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这个“之”比代词更加虚,只是凑足一个音节,使语气舒缓一下,不能把它看成“鼓”的宾语。
②顷之未发(《荆轲刺秦王》)
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苏武传》)
这两个“之”都用在时间名词后,表时间不长,表示停顿,兼有舒缓语气的作用,可不译出。
2、【其】
2.1“其”作语气副词
①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晋文公充分权衡利益轻重,准备撤军,但要给自己找个台阶下,因而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意见:“攻打秦国,是不仁义的,不明智的,不勇武的,咱们还是撤军吧。”这一语境中妙用一个“其”字,“其”的表达感情色彩比较多,能传递很多信息。言语中流露出懊悔、尴尬、无奈、不确定、心有不甘的种种情感。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后面有“乎”,“其”作指示代词“这”讲是说不过去的。句末“乎”表疑问的语气,“其”,表猜度、揣摩语气。它委婉、含蓄地道出了圣人为什么越来越明智,而愚人为什么越来越愚拙的原因,使整个句子的意思表达清晰明确,留有余音。
2.2“其”作代词
①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②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赤壁赋》)
2.3“其”作连词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其”既可以理解为反诘副词,“难道”,又可以理解为选择连词“还是”,两者都有揣测语气。
2.4“其”作助词
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楚辞·离骚》)
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3、【以】
3.1“以”用作介词
(1)表示时间,相当现代的介词“在”。
①怀帝阁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滕王阁序》)
②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苏武传》)
(2)介绍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工具”,既指具体的工具,也可指人的躯体,制造器物的原料以及借以完成动作的力量、手段等。
①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
②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孟子·滕文公上》)
(3)介绍动作、行为所依靠的条件、凭借。如果说“介绍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中的“工具”还比较具体的话,那么“条件”、“凭借”则比较虚,大都是指某种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名义,所遵循的规则,所依据的条件,所凭借的态势以及进行的角度等等。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张衡传》)
(4)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这是语言中常要表达的一种关系。因果关系既可以用复句来表达,也可以用单句来表达。介词“以”常引导单句,由“以”来介绍出原因。
①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3.2“以”字用作连词
这种“以”字与作连词用的“而”字用法相同,可以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子与句子。但“以”只能用作顺接,不能用于转接。也就是说“以”可以表示顺承、修饰、因果、目的等关系,但不可以像“而”那样表示转折关系。连词“以”所连接的两部分之间关系的辨析
从意念上讲,连词“以”字可以连接多种关系,目的关系、结果关系、并列关系、顺承关系、修饰关系等等。
(1)“以”表目的、表结果关系:
目的是人们主观愿望希望实现的,是美好的心愿。而结果只是一种状况的反应,它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不好的,而不好的结果决不是人们主观愿望希望实现的,所以不会成为人们的目的。至于好的结果与目的如何区分,可以用“而”字来替换“以”字。一般说来,作连词的时候,“以”的作用、语气比“而”要强、重一些,这可能和“以”的连词用法是从介词用法衍化而来有关。表目的时,可译为“而”“来”;表结果时,可译为“以致”。
①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
表顺承,一般有一种情理或时间上的相承性,“越国”顺理成章发生的事情并不是“鄙远”,并且“鄙远”也不是“越国”的必然结果。“鄙远”是秦国的最终目的,把远方的郑国作为边邑,“越国”是必须的途径,即越过晋国,可直接译为: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做边邑。“以”字译为“而”、“来”。故把“以”理解为表目的的连词更为妥帖。
②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廉颇蔺相如列传》)
理解为连词“以”,前一部分是方式,后一部分是目的。“以”是目的连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来”,“传以示美人及左右”译出现代汉语是“传递和氏璧来给美人和左右的人看”。
③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
“亡郑”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陪邻”,这是秦穆公决不希望看到的事实,因而从烛之武说服秦穆公退军的心理而言,“以”表结果更为妥帖些,正是“亡郑”这个不好的结果,会导致“陪邻”,“以”可直接翻译成“来”。
(2)“以”表顺承、表递进关系: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离骚》)前一个“以”,连词,表顺承关系。背即违背之义。绳墨,木工用来取直的工具,这里比喻正直之道。第二个“以”作介词。廖序东《释<离骚>的“以”字句和“而”字句》中认为,“以”是介词,处在两个动宾结构之间,后面添一个代词“之”,构成介宾短语,充当“以”前动宾结构的宾语。这个不完全的介宾结构充当“以”后动宾结构的状语。“竞周容以为度”补充完整,即“竞周容以之为度”。
(3)“以”表修饰、表顺承关系:
“以”表修饰,“以”前的动作与“以”后的动作相伴而生,一辅一主,共始共终,“以”表顺承,“以”前后的两个动词是前后相继的,即后一个动作发生的时候,前一个动作便自动结束。可译为“而”、“地”或者不译出。
七、 总结与反思
通过探究典型的文言文虚词“之、其、以”,使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了文言文虚词的内涵、类别及作用,熟悉了典型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同时提升了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应用能力,并培养了对于语文文言文学习兴趣。
高中研究性学习报告7
开展研究性学习需要学生积极参与社会调查研究和实践活动,而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和校内。为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学校应加强组织管理工作,并提供必要的安全教育,以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此外,学校还应加强与学生家庭、社会相关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共同负责学生在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中的安全工作,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选择和确定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专题,通过研究的过程来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以及解决问题。它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和劳动技术教育一起构成了“综合实践活动”,并已被列为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的必修课程,包含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旨在帮助学校有效地推行研究性学习,并且落实相关要求。
一、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
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旨在改变学生单纯依赖教师传授知识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创造开放式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样化的获取知识途径,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以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进而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当前,由于传统学科教学的目标、内容、时间和教学方式的限制,普遍实施研究性学习在学科教学中面临一定的困难。因此,为了逐步推广研究性学习,并从制度层面保障其深入开展,满足学生在开放的现实环境中主动探索研究、获得亲身体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需求,《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特别设立研究性学习作为必修课程。
二、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实际运用到实践中,并重视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因此,它具有以下几个具体目标: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2.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通过给予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并解决问题的机会,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和分享,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4.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通过引导学生主动获取、评估和利用信息,提高他们的信息搜索和分析能力,培养信息素养。5.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开展创造性的项目和任务,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上是研究性学习的一些具体目标,通过实践和体验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并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1、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研究性学习强调通过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并逐步培养他们质疑、探究、动手、求知的积极态度。这种学习模式能够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激发他们对于探索和创新的渴望。
2、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研究性学习通常围绕着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展开。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和分析资料,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并进行成果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习和掌握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3、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开放的学习过程,旨在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在学习中,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围绕研究主题进行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利用,这对于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通过研究性学习,我们希望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有效手段及途径获取信息,并能够整理、归纳和判断信息的价值,以便恰当地利用这些信息。这样的学习方式将大大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及信息处理能力。
4、学会分享与合作
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将努力创设有利于人和人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5、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认真、踏实的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尊重他人想法和成果,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磨练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6、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学生要通过实践调查研究来深入理解科学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类的意义与价值,培养关心国家和社会进步的意识,关注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的能力,并且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一)开放性、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并非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获取,在研究和解决学生关注的各类社会或其他问题上立足。涉及范围广泛,可以是单一学科,也可以是多学科综合交叉;可能更加偏重于实践层面,也可能更加偏重于理论研究方面。
在同一个主题下,由于个人兴趣、经验和研究活动的需求差异,研究视角的选择、研究目标的设定、切入点的选取、研究过程的规划、研究方法及手段的运用以及结果的呈现等方面,可以因人而异,具备较大的灵活性。这为学习者和指导者提供了广阔的发挥空间,使其能够充分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形成一种开放的学习过程。
(二)探究性。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习的内容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确定研究课题;学习的方式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方法,探求结论的自主学习的过程。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不宜由教师指定某个材料让学生理解、记忆。
(三)实践性。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特别关注环境问题、现代科技对当代生活的影响以及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
四、研究性学习内容的选择和设计
(一)因地制宜,挖掘潜力。选择研究性学习的话题时,要结合文献资料和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充分关注本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日常生活环境,从中寻找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将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个学校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有助于培养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以及社会责任感,并激发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保持强烈的探索动机和创造欲望。
(二)重视资料积累,提供共享机会。学习内容的开放性为学生的主动探究、自主参与和师生合作探求新知识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师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所获取的信息、采用的方法策略、得到的体验和取得的成果。
(三)适应差异,发挥优势。不同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在内容和方法上是有层次差异和类型区别的,因而在学习目标的确定上可以各有侧重,在内容选择上可以各有特点。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具体条件,自主选择研究课题留有足够的余地。
五、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一)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类型
研究型学习的实施方式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课题研究和项目设计。这两类的区别在于所侧重的研究内容。
课题研究以认识和解决某一问题主要目的,具体包括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等类型。
项目(活动)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复杂操作问题,包括社会性活动的规划和科技类项目的设计。社会性活动设计可以涉及环境保护活动的策划,而科技类项目设计则可能包括设备、设施的制作、建设或改造等。
一个研究性学习活动,可以涵盖一种或多种研究类型,这种活动往往围绕一个专题展开。综合性较强的专题通常包含多个方面的研究内容,需要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和手段,并且参与者之间需要进行密切合作。
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类型: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
小组合作研究是经常采用的组织形式,学生一般由3-6人组成课题组,聘请有一定专长的成人(如本校教师、校外人士等)为指导教师。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各有独立的任务,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各展所长,协作互补。
个人独立研究可以采用“开放式长作业”即先由教师向全班学生布置研究性学习任务,可以提出一个综合性的研究专题,也可以不确定范围,由每个学生自定具体题目。
采用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提高同学们的研究能力和合作意识。在这种形式下,全班同学将共同关注一个研究主题,并自行进行资料搜集和探究活动,以形成自己的观点或结论。随后,通过全班集体讨论或辩论的方式,同学们可以分享初步的研究成果,并通过互相交流和思想碰撞来进一步深化研究。在此过程中,同学们可以选择进一步组织第二轮研讨,或者根据已有的成果完成自己的独立论文。这种方法旨在激发同学们的主动性和探究欲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研究性学习实施的一般程序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和表达交流阶段。在学习进行过程中这三个阶段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叉和交互推进的。
进入问题情境阶段
本阶段要求学生自己调查、观访(也可有组织的)采访等。目的在于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然后经过讨论,提出核心问题,诱发学生探究的动机。在此基础上确定研究中研究题目。
同时,教师应该协助学生进行资源搜集,以了解与研究题目相关的知识水平,并发掘其中潜在的具有争议性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认识和分析问题。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组建研究小组,共同讨论并确定具体的研究方案,包括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如何收集必要的信息、准备所需的调查研究技能,以及可能采取的行动和可能达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反思所确定的研究问题是否恰当,是否需要进行问题的修正。在实践体验阶段,一旦学生确定了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他们就需要通过实践和经验来具体解决问题,以形成一定的观念、态度和方法。
本阶段,实践、体验的内容包括:
(1)搜集和分析信息资料。学生应了解和学习收集资料的方法,掌握访谈、上网、查阅书刊杂志、问卷等获取资料的方式,并选择有效方式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料,要学会判断信息资料的真伪、优劣,识别对本课题研究具有重要关联的有价值的资料,淘汰边缘资料;学会有条理、有逻辑地整理与归纳资料,发现信息资料间的关联和趋势。最后综合整理信息进行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这时要反思所得结论是否充分地回答了要研究的问题,是否有必要采取其他方法获取证据以支持所得结论。
(2)学生在进行调查研究时,应该根据个人或小组共同设计的研究方案来确定合适的调查地点,并采用相应的研究方法。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应当如实记录所获得的基本信息,并将其呈现为文字、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作品”,以记录实践过程。同时,他们还应当学会从各类调研结果、实验和信息资料中总结出解决问题的重要思路或观点,并反思是否已经获得足够支持研究结论的证据,以及是否还存在其他的解释可能性。
(3)通过收集资料、开展调查研究,学生能够获得初步的研究成果。在小组内或个人之间进行充分交流,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客观事物,同时也要认真对待他人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正确地认识自己,学生可以逐步丰富个人的研究成果,并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
表达和交流阶段
学生要将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书面材料和口头报告材料。成果的表达方式要提倡多样化,除了按一定要求撰写实验报告、调查报告以外,还可以采取开辩论会、研讨会、搞展板、出墙报、编刊物(包括电子刊物)等方式。
学生通过交流、研讨与同学们分享成果,这是研究性学习不可缺少的环节。在交流、研讨中,学生要学会欣赏和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也要敢于和善于申辩。
(三)研究性学习实施中的教师指导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并重视老师的指导作用。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将学生视为学习探究和解决问题的主要参与者,并注重自身指导方式的转变。
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们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教师应成为学生研究信息交汇的枢纽,成为交流的组织者和建议者。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在品德、能力、个性方面的发展,给予适时的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并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教师的指导切忌将学生的研究引向已有的结论,而是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
六、研究性学生的评价
评价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评价的内容与方式必须充分关注学习态度,重视学习过程与方法,重视交流与合作,重视动手实践。
(一)研究性学习评价的一般原则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习的过程,强调对知识技能的应用,强调学生亲身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并获得感悟和体验,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因此,要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要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
(二)研究性学习评价的特点
对于主体评价的多元化,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进行评价。首先,教师或教师小组可以作为评价者,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主体进行全面的评估。其次,学生或学生小组也可以参与评价,因为他们是项目的参与者,能够提供独特的视角和反馈。此外,家长作为项目的关键观察者和支持者,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也是非常宝贵的。另外,与开展项目内容相关的企业、社区或有关部门也可以参与评价,他们可以根据项目的实际效果和影响力,提供专业的评估和建议。总之,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能够提供不同的视角和观点,帮助项目更全面地进行评估和改进。
评价内容的丰富性和灵活性。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内容通常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态度。是否主动提出研究和工作设想、建议,能否与他人合作,采纳他人的意见等。
二是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这主要通过学生的自我陈述以及小组讨论记录、活动开展过程的记录等来反映,也可通过行为表现和学习的结果反映出来。
三是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技能掌握情况。要对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各个环节中掌握和运用有关方法、技能的水平进行评价,如查阅和筛选资料,对资料归类和统计分析,使用新技术,对研究结果的表达与交流等。
四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要考察学生在一项研究活动中从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所显示出的探究精神和能力,也要通过活动前后的比较和几次活动的比较来评价其发展状态。
五是学生的学习成果。研究性学习成果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呈现,例如一篇研究论文、一份调查报告、一个模型、一块展板、一场主题演讲、一次口头报告、一本研究笔记,或者是一项活动设计方案等。教师需要具备灵活掌握评价标准的能力。
评价手段、多样性是方法的一个重要特点。在进行研究性学习评价时,可以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互评;同时对小组整体表现和个人表现进行评价;将局面材料和学生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相结合进行评价;同时采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将定性评价作为主要手段等。
(三)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实施
评价要贯穿研究性学生的全过程。操作时可重点从三个环节,即开题评价、中期评价和结题评价着手。评价是对研究性学生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表现的一种认可和反馈。在开展研究项目时,评价的重要性不可忽视。评价应包含对学生提出的研究问题、目标和方法的合理性进行评估,并对他们的研究计划和进度进行监督和指导。因此,评价应贯穿研究性学生的全过程,以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完成研究项目。首先是开题评价。在学生开始研究项目之前,教师或导师应对其研究方向和选题进行评估。他们需要评估学生提出的研究问题是否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学术价值,并且是否能够通过一个研究项目解决。同时,他们还需评估学生的研究设计和方法是否科学和可行。通过开题评价,可以为学生的后续研究工作提供指导和建议。接着是中期评价。在学生进行研究过程中的某个阶段,教师或导师应对其研究进展进行评估。他们需要评估学生是否按照计划顺利进行研究,并且是否遇到了一些困难或挑战。此外,他们还需评估学生的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能力,以及对相关文献和理论的理解和合理运用能力。通过中期评价,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确保研究进展顺利。最后是结题评价。在学生完成研究项目之后,教师或导师应对其研究成果进行评估。他们需要评估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并且是否具有一定的学术贡献。此外,他们还需评估学生对研究结果的分析和总结能力,以及对研究过程的反思和展望能力。通过结题评价,可以全面评估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学术素养,并为他们未来的学术研究提供指导和建议。总之,评价要贯穿研究性学生的全过程。开题评价、中期评价和结题评价是三个重要的环节,其中每个环节都有其特定的评估内容和目标。通过全程评价,可以为学生提供适时的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在研究项目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开题评价应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提出解决问题设想的意识和能力,并鼓励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
中期评价主要是对研究计划的执行情况、资料积累以及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以及解决方法等进行检查。评价结果需要及时反馈,对于学生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教师指导、小组内部讨论、小组之间交流或寻求外部帮助等方式来解决。
结题评价主要对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全过程的情况、体验情况、资料积累情况、结题情况、研究结果及成果展示方式等进行评价。在进行结题评价时,需要综合考察学生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的积极程度和参与度,以及他们所获得的经验和收获。此外,还要评估学生在积累资料方面的能力,包括查找、整理和运用相关资料的能力。另外,结题评价还应关注学生最终的研究成果和展示方式,评估其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以及展示方式是否清晰、恰当和有说服力。总之,结题评价是对学生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的总结和评估,旨在衡量学生在学术研究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它不仅关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还强调对学生所取得的成果和展示方式的评价。通过结题评价,可以为学生提供进一步改进和提升的方向,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改进教学方法和指导学生的依据。因此,结题评价在学生研究性学习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评价的具体方案可以由指导教师提出,也可以在师生协商的基础上形成。鼓励学生个人或者学生团队自行设计评价方案,针对自己的研究情况进行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高中研究性学习报告8
一、调查背景
20xx年5月,我校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开设了题为计算机硬件发展的研究性课程,至今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为了检验这段时间研究性学习的进展状况,特作此调查。
二、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对各类学生进行分析,剖析当前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现状,找出影响研究性学习开展的各种因素,明确进行研究性学习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深化研究性学习在教师及学生心目中的意义,以便更深入,更有针对性地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
三、调查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凤阳县临淮中学全体高二年级学生。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方法为问卷调查法(以笔答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共发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95份,有效问卷495份)、个别访谈、课堂教学观察等。
四、调查问卷及结果统计(括号中为选择该项的百分比)
1、你了解研究性学习吗?
A:非常了解(69.8%)
B:一般了解(25.3%)
C:不了解(4.9%)
2、你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感兴趣吗?A:很有兴趣(75.5%)
B:一般(20.5%)
C:没有兴趣(4%)
3、你认为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意义主要在于?A:改变获取知识的途径(20.8%)
B:形成创新意识、有利于终身发展(61%)C:培养合作意识(18.2%)
4、在开展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A:找不到资料(28.4%)
B:不知道如何研究(35.5%)
C:不会写论文(26.5%)
5、当前在信息技术学科中进行研究性学习首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是?
A:提升教师研究素养(45.5%)
B:学校提供良好的研究性学习环境(23.8%)C:给一些自由时间空间(30.7%)
6、开展研究性学习最大的阻力来自于?A:家长不支持(28.9%)
B:高考制度的约束(57.6%)
C:学校能够提供的条件有限(13.5%)
7、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最好方式?A: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思想(50.2%)B:充分利用双休日时间开展研究性学习(29.8%)C:在每学期中集中选择三周时间进行研究性学习(20%)8、如何评价在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中取得的成果?
A:考试打分(20.8%)
B:老师给予评价(16.4%)
C:成果展评、师生共同评定等级(62.8%)
五、调查结果分析
1、研究性学习的现状
调查显示,有75.5%的同学对研究性学习非常感兴趣,仅有4%的同学对研究性学习提不起兴趣,70.5%的同学认为研究性学习可以很大程度上锻炼能力;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学生支持研究性学习呢?我想受到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这种学习方式适应了当代中学生活泼、开放的特性,学生再也不愿面对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了、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渴求,实际上是对解放个性、发展特长的渴求,对教育制度改革的渴求、
2、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困难、及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有一半以上的同学认为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在于使同学们形成科学素质和创新意识,有益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由此可见,同学们对研究性学习的作用都有清醒的认识,普遍认为研究性学习有益之处在于更远的将来,是一种长远的益处、调查数据也表明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包括找不到资料(28.4%)、不知道如何研究(35.5%)、不会写论文(20.7%)等,这也正是有少数学生对研究性学习不感兴趣的.一方面原因、笔者认为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是正常的事情,不应成为放弃研究性学习的理由、毕竟,研究性学习是教育领域的一个崭新的课题、因而,要使研究性学习正常有序充满活力的开展下去,就必须迅速加强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能力,提高指导效果,同时,学校应为研究性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例如面向学生开放图书馆、网络教室),给学生一些自由的时间和空间、通过调查的数据和访谈我们发现这些也正是广大学生的心声、
3、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阻力
通过调查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高考仍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拦路虎,调查数据表明有52.6%的同学认为当前开展研究性学习最大阻力来自于高考;访谈中我们知道虽然他们对研究性学习亦抱有很大的兴趣,希望得到一些自由的时间和空间(40.7%),这是发自学生内心的呼唤;但同时他们对高考的竞争形势也充满了担忧、学生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究竟如何支配呢?我想作为一名教师,理应从更加广泛的时空和以更加深远的见识去考虑问题,提升教学品位,引导学生合理的分配时间,处理好备战高考与参加研究学性学习俩者之间的关系。
4、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方式
调查发现有50.2%的学生认为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最好方式是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即“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的方式、从访谈的情况来看,学生认为把研究性学习和正常的教学(实际是接受性学习)对立起来的做法是不妥当的,应该把两种学习方式结合起来,这样同学们心理上更能接受、同时有29.8%的学生认为可以利用双休日时间,20%的学生认为可以在每学期中选择一段时间开展研究性学习;结合访谈,我们了解到在现行考试制度下,在每学期中选择一段时间集中开展信息技术学科方面的研究性学习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利用双休日时间理论是可行的、但也存在很多困难,一方面学生课后作业多,另一方面在双休日学生很难集中在一起,更谈不起合作研究了,这样即便最终有了成果,也只是摘摘抄抄,失去了研究性学习应有的本义,不如不开展、笔者综合各种情况,认为采用“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是比较妥当的。
5、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在研究性学习结题后,我们需要对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过程及研究成果进行评价、调查数据显示有62.8%的学生赞成用成果展评,师生共同评定等级的方式进行评价、这一数据有力的表明学生非常看重对客观成果的评估,体现了学生看重做事的有头有尾和希望得到真正的体验;同时也表明了学生非常看重自己在老师和同学心目中的地位、为此,在评价过程中,我们将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活动过程评价与研究成果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要形式。
六、调查后的几点建议
1、加强教师的研究素养
教师是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加强教师的研究素养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关键、教师研究素养的加强应重在:
①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上世纪40年代著名学者林汉达说:“假如文字是矿工使用的铁锄,那么学问是这铁锄所开出来的矿物、”他说:“中国历来的读书人大半的努力全在美化他的工具上,他把铁锄檫亮了还不够,再把锄的尖头镶了金、嵌了玉,又把锄柄改为象牙的了,费了一生的光阴,只做成了一柄镶金嵌玉的锄头,什么矿也没开、”要知道,光有一把锄头,是什么作用也没有的、教师的职责,不在帮助学生占有或获得一柄“镶金嵌玉”的锄头,而是要能够用一把普通的锄头也能开采出“金矿”来,这样的教师方为称职的教师。
②掌握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要让教师了解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原则、方法、程序、评价等相关知识,至少要使教师在正常的教学中,能够做到“渗透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意识”,具有不迷信课本,不迷信权威,不迷信教师的开放、怀疑的思想。
2、加快考试改革的步伐,尤其是高考制度的改革。
高中研究性学习报告9
一、课题的确定以及其重要性
国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新课改以来,学校也相应设置了有关探究性学习的课程。这次实践活动的开展,也是我校六安一中贯彻这种教育目标的一种重要方式。
开展研究性学习对我校师生都是一个挑战,通过对素质教育的要义进行深入理解,并结合身边的生活实际,我们小组将课题定为“高一、二、三年课级课余活动调查分析”。就目前中国学生尤其是即将步入大学走入社会的高中生而言,课余生活最多的就是补课,即使有一些学生拥有比较好的兴趣爱好,但苦于家长和学业的压力不得不选择放弃,这就导致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差,进而导致心理承受能力也降低(主要因为除了学习便所知甚少),最后当面临社会的检验之时,学而不会用的学生自然会在优胜劣汰的现实中被扫地出局。梁启超先生曾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作为与国际接轨在二十一世纪飞速发展的中国更加需要高素质的人材来作为强大的支撑,而这些人材便大多来源于拥有无限潜力和激情的学生,所以我和我的学习小组做了这个关于高中生课余生活的研究课程。
二、调查研究的方式和过程
本次调查我们采用以调查问卷为主,辅以随机采访高中各级学生的方法,发出调查问卷150张,收回有效答卷127张,共采访了30位学生,成功采访了27名各年级高中生,为我们的论文获取了充分的、有足够代表性的数据支持。
三、问卷与采访结果分析:
通过调查与采访我们发现,在接受调查的45名高一学生中有25名学生的课余生活以上网游戏为主(占总人数55%),11名学生选择阅读课外书(占总人数24%),9名学生选择辅导班(占总人数20%),其中有20名学生(占总人数40%)受到家长要求和影响,而选择辅导班的10个人中只有3个人是自愿,占总人数的6%。上述数据表明,高一学生虽然受家长和学习影响,但还不是太过紧张,有自由选择课余活动的权力,但多数人却选择了以上网玩游戏的方式度过,这让人不免担心沉迷于此会影响身心健康。据采访员李程回报的结果,多数上网玩游戏的学生是受到家长的外出管制,被限制在家,只能通过这种方式耗磨完原本应该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虽是家长出于一片好心,但是未免过于极端,反而物极则反。
在接受采访的49名高二学生中,竟有36名学生明确表示课余生活受学习和家长严重影响,超过了73%,更让人惊讶的是他们在家长的要求下竟全部上了辅导班!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高二不满意课余生活的学生比例占到了87%!据采访员李程和刘梦源回报的信息显示,有的家长即使没有强制让自己的子女上辅导班,也会限制子女进行别的活动,在随机采访的27名学生里有13名学生表示自己高二的时候,一些诸如音乐、美术的辅导班课程都被家长叫停,理由是害怕影响成绩。
在高三学生一共接受调查的33名学生中,除6名学生选择自由的课余生活并较感满意外,其余26名学生均为辅导班常客(占到了78%),满意度为一般,但据采访员李程回馈的信息显示,他们均感压力很大,身心十分疲惫,但高考在即,不能不奋力一搏。
四、对数据分析的结论
通过上述的数据和采访显示出一个趋势,高中生对课余生活的满意度从高一时是最高,到高二最低,轮到高三的时候小幅回升转为一般。这个趋势背后也有一定的意义,中国学校的课内生活尤其是高中生活受到高考指挥棒的影响,紧张是高中学生生活的主旋律,所以才需要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来调和,高一到高二对课余生活态度的转变也是可以理解。但是,高二的不满意到高三的一般(即可以接受的态度)转变,不禁让人心忧——真的.是不再在乎课余生活了吗?真的对课余生活改变态度了么?其实在家长的要求下和学业的重压之下,从原来不满的抗争发展到最后无所谓的麻木不仁——无所谓什么课余生活了,反正自己也改变不了。中国学生为什么会被说没有创造力和实践能力?我想与此不无关联,生搬硬套固然是一种没有创造力的表现,但是究其原因,我们大多数的高中生在这个阶段便已经养成服从的习惯(绝对服从家长,绝对服从自己无法抗拒的东西),以后步入大学和社会仍将保留绝大部分。别人说是,我不去说不是,那个专家说一,我就不敢说二——反观美国学生,老师一犯错,必定揭出其短,专家的话他们也要怀疑半天,这才能创新,打破规矩,才能成新的方圆。
从整体数据上看,高中生的课余生活时间呈现出一种“从高一到高二递减,到高三几乎没有”的趋势,虽为高考的大环境所迫,但也不是没有时间实践。从人步入社会的时间段来看,高中生活不是要求学生掌握多强的实践能力的时候,只要能掌握日常生活中一些运用学科知识可以解决的实践能力就可以了——比如说运用物理学科中电路的知识可以找出导致短路的线路,运用酸碱中和的原理消除井水里过多的碱等等,都是课余生活中可以实践的事情,也不复杂。考虑到家长对孩子的种种限制,这也怪不得学生,家生的阻碍永远是孩子不可逾越的鸿沟。
上述的调查还有一点让人十分担忧,在问卷第二大问中我们设置了B项为“体育锻炼”供学生选择,结果在接受调查中的127名高中生里只有26个人选择体育锻炼,占总人数的20%左右,数量少得可怜。坦白地说,这种普遍现象在全中国都屡见不鲜——“腾讯新闻”曾报道中国当代学生身体素质普遍降低,甚至不如父辈;1999年中日两国学生举办友谊比赛时,中国学生几乎没有坚持到最后的,而日本学生即使发烧也咬紧牙关坚持到了最后,日方负责人曾高傲地表示“你们中国的下一代是斗不过我们的”。通讯员江远洋走访了市人民医院心理咨询室,心理医生告诉我们:一个坚持长期体育锻炼的人不仅仅只会是身体好,他的韧性和坚强度也会增强,充满积极的干劲和充盈的激情,对待生活的态度也会开朗阳光,坚持定量的体育锻炼对学习效率的提高有十分明显的帮助。中国人是不是东亚病夫,不是口头说的算,只有整体国民身体素质提高才是正道,而学生则是最重要的培养目标——少年强则国强!
五、最后的建议
通过上述对各种数据的分析,我们小组成员经过一番探讨之后,给出以下建议:
1、高中生应在高一时趁学业较轻之际,抓紧时机通过课余生活强化自己的各项能力,比如通过集体活动加强个人的团作合作精神,对日后步入社会和适应工作有相当大的好处。坚持长期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也应当作为课余生活的重要选择。高二、高三的时候可以减少课余生活的时间,以学习为主,文武双修。
2、家长不应过分强求孩子的课余生活,更多地给予孩子自己处理,并给予一定的指导,这也是对子女独立能力的一种培养。放手让孩子去做一些诸如科学实验一类的事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并在物质上给予支持。
3、学校应减少作业负担和学业重压,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引导并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课余生活习惯,这也同样有利于开展先进素质教育和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主办一些集体活动,借此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六、课题研究体会
冯骥才先生曾说:“多去看自然博物馆、艺术展等,这些活的,立体的书会带给中学生更为丰富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人所运用到的知识并非只限于书本上的条条框框而已,尤其是在这个充满了激烈竞争的二十一世纪,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更多的是复合型人才,即使不能保证每一项都是精英但整体知识面较广也是一种无形的竞争资本,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过硬的实践能力能让一个人从一件小到甚至只是修理同事的电脑这样的事情中也会在众人面前脱颖而出——其实有些问题并非只有专家才能解决。
我们希望通过这篇研究学习报告可以较为深刻并充分地揭示出高中学生在课余生活上所面临的矛盾与问题,并希望可以为解决这些矛盾与问题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感谢所有参与本次调查的同学与专家!
高中研究性学习报告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把学习方式的转变视为重要内容、与此同时,研究性学习也应运而生,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世界性课题、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深化的新尝试,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作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一个独具特色的课程领域,研究性学习走进我区高中生的学习生活已三年,我们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就研究性学习进行了实践探索,这些探索主要是基于这样一些思考:
第一,素质教育重要的着眼点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形成一种主动探求知识,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方式,这是一种有利于终身学习、发展学习的方式、为了倡导这种方式,我区在进行研究性学习实践的初期,较多的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主题式研究性学习的途径,即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使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有了切实的落脚点。
第二,改变了学习方式,学生就有可能在新的层面上开展学习,但这并不意味着否定记忆理解等层面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不否定接受式学习方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由于研究性学习与其他类型的学习有着密切的关联并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存为基础,因此不同年级、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其主题研究学习在内容、形式和深度上应当有差异、分层次。
第三,研究性学习既是一种课程理念,又是一种多用途的教学方法、它可以融合许多教育理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是一种学生根据其自身经验背景构建自己知识体系的理论,它关注的是学生积极地从事“做”的活动,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研究性学习就是一种创建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环境中构建个人知识体系的方法、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智力类型,每个人都有不同智力强项和优势,学生通过运用自身的智力优势来完成一个学习课题,就意味着他们要探究的去解决问题,研究性学习帮助学生开发各种智能并注重了学习与实际生活的整合,能帮助学生使学习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为遥远的生活做准备,通过适当的培养和不断积累学习经验,学生的每一种智能都可以得到提高。
第四,研究性学习活动应当全员参与,每个学生都是有充分的学习潜能的、在符合他们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往往都情绪高涨,接受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效率也特别高,因此,尽管学生之间存在着个别差异,参与研究性学习并取得良好收获的可能性则是全体学生都具有的,所以,我们强调研究性学习的全员参与性、通过以上思考,我们进行了如下实践:
一、确定我区研究性学习的总目标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因此,结合我区实际,我们将研究性学习的培养目标确定为: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分工与合作,并体验过程的快乐;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同时,各学校结合本校特点,在总目标的指导下各有所侧重。
二、加强教师培训和学习
在实践中,我们更加认识到,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虽然发生了转变,但教师的作用仍然是十分重要的、我们首先抓好教师的'培训及研讨工作,重点学习了《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导(试行)》,区教研室专门就“高中研究性学习策略”、“学科整合”、“指导方案设计”等方面组织了十余次讲座和校际交流活动,并通过东丽教研网将教师的优秀作品进行了展示和交流,使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都有了大大的提高;其次是通过典型引路,确定研究性学习的样本校,要样本校率先拿出成果、各校结合本校实际,都建立了相应的学习制度,为教师提供学习资源,并切实为确有特长的研究性学习骨干教师提供进一步的发展条件,注重调动教师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三、重点抓好课程实施和课例研讨
本区专门就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问题进行了研究,制定了《东丽区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确保各校研究性学习课表化、提出了以新课改理念学习为重点、教学设计为突破、课例研讨为载体的教研工作思路,在现有条件基础上,为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各校都能采取因校制宜的原则,充分发挥各校校内资源优势开展研究、有条件的学校定时开放网络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等,为学生查找资料提供便利条件、如一百中学结合本校实际把研究过程确定为选题、开题、证题、结题四个阶段,将资料的收集整理贯穿研究始终,还对研究过程中的小组创建进行了重点研究,并承担了市级课题“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钢管公司中学确立了主管校长、教务主任以及年级主任组成的研究性学习管理小组和由各学科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组成的研究性学习指导小组,制定了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和细则,并为学生编印了《研究性学习手册》(一个学期一册),使研究性学习的各个实施环节从时间到人员有计划、有系统、无论是设立专门研究性学习教师指导学生研究还是与让研究性学习与学科课程相结合,我区的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其中,回庆瑞老师组织学生开展的“学生最喜爱的教师”研究专题获得了天津市首届研究性学习成果二等奖,还有多位教师的研究性学习论文获市区级奖项。
区教研室定期组织各校研学教师教研和下校观摩活动,就本校实际进行研讨,共同探索研究性学习有效教学的途径、本学期共组织全区观摩课四节,并在课后进行了交流和讨论,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一百中学高一学生亲子关系研究”就高中生与父母关系的现状在本校范围内展开调查,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获得了合作和探究的体验,更是对高中生的亲子关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而促进学生与家长形成良好的关系,增进了亲子感情;“一百中学高一新生学习方法研究”关注新生入学后的学习不适感,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通过情景剧的形式展示研究成果,让人耳目一新;钢管公司中学的“农民起义之作用专题研究”从历史角度,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通过检阅收集资料解决问题,并通过课本剧的形式汇报了研究成果;还有一百中学的“关注身边,热爱生活”就学生身边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培养学生发现生活、热爱生活的态度,这些专题研究活动都较好地实现了研究性学习目标,使学生真正获得了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学会了分享与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收集、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都有所提高,更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四、思考与设想
几年来,我区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都是遵循着“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方法踏踏实实开展起来的、随着“自主学习,实践创新”的教研课题的深入研究,我们认识到研究性课程教学不只是传授给学生现成的知识,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建立坚实的基础;认识到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中,不仅要让教师和学生熟悉研究性学习的流程、内容,更要深刻地转变自思想观念,改变教育教学行为和学习方式、通过课题研究,我们要经历:从个体走向合作;从课堂走向实验室;从学校走向社会;从教科书和教学参考资料走向教学资源多元化的开拓;从填鸭式的单向传授走向双向点拨、启发和探讨、由于师生同时启动研究课题,保证了"研究性学习"课的顺利实施,使教师能自然地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与学生打成一片,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指导效果、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的新型课程,不仅以相对独立的实体形态存在着,而且以非实体形态存在于学校教育的一切活动过程之中,尤其是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之中、并且教育实践也证明,在当前基础学科课程和课堂教学占优势的情况下,学生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的培养仅靠每周2—3个课时的专题研究课,是很难奏效的、因此,我们还应进一步拓展理念,渗透扩张,着力构建以各科教学为基础,以专题研究课程为核心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体系。
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在我区还处在实践与探索阶段、今后,我们还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改进方法,进一步推进我区教育改革的深化开展。
高中研究性学习报告11
经过几次较为深入的对鲁班湖旅游资源的调查研究,我们已经逐步掌握了鲁班湖的基本情况,这里就我个人在这次研究性学习的看法和感受作以下总结。
在这次活动中,我任务重点是负责对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这其中就包括鲁班湖的概况,现有旅游资源和产生的经济效益等原始资料的收集,以及对当地工作人员和游客的问卷调查资料的.收集。这次是我们四个人第一次在一起进行课题的研究性学习。由于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不够深,以及没有太多的社会实践经验,这就决定了我们四个人必须团结在一起,组成一个集体,用各自的优势去弥补他人的不足,从而使我们发挥出更强的战斗力。
在这次活动中,我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不论是在面对各种选择的关键时刻,还是应对社会各类人物时,我都积累了宝贵的社会经验。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切体会到了统筹安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论是在选择资料内容、整理资料还是统计数据方面。我在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交能力上也取得了提高和进步。此外,这次活动还让我明白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的重要性,能够应用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并积累社会经验。最重要的是,这次活动让我清晰地认识到只有综合能力强的人才能在未来的社会站稳脚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在此,我由衷地感谢学校给予我们这次宝贵的机会,让我们得以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这次经历为我们未来步入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高中研究性学习报告12
现代社会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加剧,人们所面临的精神压力也越来越大。如何应付这些压力,保持个体的情绪健康,更好地面对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挑战,是一个现代人人生道路上的重大问题。
我国高中学生的压力源主要来自于学习、父母、老师和同伴、环境、自我发展和时间六方面,其中学习压力是中学生的主要压力源。而高中生的升学压力要比高中生大,这是因为高中毕业面临的升学和择业更为迫切。
在社会中还存在不少高中生由于学习压力无法得到调节而酿成悲剧。一幕幕扣人心酿成悲剧,一幕幕扣人心弦的画面,种。种悲剧也给许许多多的家长心灵造成难以抹去的伤痛。所以为了进一步了解学习压力给学生带来的影响。
一、自我减压法:
面对学习和工作力而产生的种。种心理上的问题,可借助以下方法自我调解。
1、不要把目标定得高于自己能力所及。
2、有效地分配时间,将学习任务或工作任务按轻重缓急编定先后次序,然后依次逐步完成,阶段性的成果可减低同时展开多份任务而又无法完成所带来的压力。
3、课余时应做适量运动,既可强健身体,亦可减压,或可在教室做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减轻肌肉疲劳。
4、遇到困扰或情绪低落时,可与家人或朋友倾诉,通过与同学,同事的沟通获得支持和关怀,亦可发泄情绪,以下提供两种心理宣泄FLASH。
5、即使再忙,也要有必要而充分的`睡眠,这对松弛绷紧的神经至关紧要,对于处在身体发育时期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6、如果实在感觉压力太大,无法应承致使情绪低落,不妨去听听CD,看看电视剧,或者到酒吧去坐一坐,哪怕偶尔“疯狂”消费一把也可以。当然这是一种矫枉过正的办法,不可频频使用,更不能成为你懒惰涣散的借口。
7、养成持之以恒,平衡有序的生活习惯,不要做“书呆子”,别放弃享受美食,享受户外活动或发展个人兴趣所带来的乐趣。
二、病症的心理调适
如果面对学习压力造成的种。种生理上的不适,可借助以下办法使之得以缓解。
1、头痛:以拇指轻按太阳穴,眉头及耳背等部位,再以画圆法轻轻按压。
2、肌肉痛楚(如肩部及腰部不适):可做一些简单的伸展动作,坐直身子,放松肩部,两手放背后,十指互扣然后用力向后拉,如此这般重复多次。
3、胃痛:因耽误进餐时间引起胃痛,可喝一点温牛奶,这个时候千万不要求助于茶或咖啡等刺激性饮料。
4、便秘:如持续便秘数日,那么你不妨尝试着每天早起10分钟,然后先饮一杯白开水,会有一定帮助。
5、失眠:先一个能承托颈肩弯,软硬,高度适中的枕头,睡眠会舒适,播放一些调子抒情的音乐,或如海浪,雀鸣等大自然声音,在助你的神经松弛下来,如果你觉得读外语也可催眠,那么也不妨试试。
高中研究性学习报告13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已经教过的内容有:
1、怎样提问题;
2、怎样把问题变成课题;
3、如何研究课题;
4、怎样查找资料;
5、教学评价;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中有一些涉及到的主题,并未在课堂上进行详细讲解,但在下个学期中我计划专门进行讲授。这些主题包括调查与采访技巧以及课题研究结果的有效呈现方式等。
二、教学策略
研究型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个人兴趣和倾向,在日常生活、自然环境和社会实践中自主选择并确定研究主题,通过主动探索和实践来获取、应用知识,并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
研究性学习强调:
1、学生通过基于问题或主题的探索实践,培养积极主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2、增强学生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并经历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探究活动的体验,发展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养成科学态度与科学道德。
从研究性学习的含义中我们可以知道,研究性学习课程开设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收集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实践的能力、合作的能力。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也就是对学生思维的训练过程,在思维训练中,首先就是训练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其次是思维的目的和方向;
高中研究性学习报告14
一、课题名称:
山水与文化
二、课题组组长:
xxx
成员:
xxx
三、课题提出背景说明:
中国山水千姿百态,可谓得天独厚;中国又是文明古国,历代人文荟萃。这自然与人文的两大特点,孕育 出丰富多彩的中国山水文化。中国众多的名山胜水,不仅自然景观雄奇秀丽,而且沉积着深厚的文化,闪耀着 灿烂的异彩。所谓“ 中国山水文化” ,就是山山水水中蕴涵和引发的文化现象。这是中国的宝贵财富,也是全 人类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在世界上有显著的地位。
四、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中国山水文化具有多层面 的价值。当今世界,旅游越来越普遍地成为人们的一种重要的生活内容,人们以 这种活动来满足高层次的需求。我国风景名胜区遍及全国各地,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旅游业被称为我国的“朝 朝 阳工业” ,风景名胜区是我国的“ 无烟工厂” ,发展旅游业的潜力很大。中国山水文化的研究,揭示出我国风 景名胜固有的独特魅力,帮助人们真正地认识和欣赏她们的美,激发起人们强烈的感情,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游 览我国风景名胜,热爱我国风景名胜,理解我国风景名胜。这方面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都是不可估量的。这是第 一层面的价值。中国山水文化保留着历史的足迹,又是了解中国文化及其发展的特殊的窗口。中国自古就有“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之说,把游历与读书相提并论。许多风景名胜区都保留着丰富的`实物资料,生动地体现 出不同时代的文化特色。发掘中国山水文化的这一层面的价值,是弘扬中华文化的一条重要的途径。发扬中国 山 山水文化中蕴涵的优秀民族传统,这是它更深的一个层面的价值。
五、预期成果:
了解山水文化的行成与本质,特点与形态,立足于当下从新时代的高度去理解人与山水的关系。
六、研究方法:
搜集资料,问卷调查 七.
活动计划:
1. 任务分工:
为 分为 3 个小组 第一组:
王君杰,王泽琛负责制定问卷与发放。
第二组:
王文周,杨帆整理和搜集资料。
第三组:
白松,闵超打印文件及最终整理。
2. 活动步骤:
全体组员进行讨论、确定课题、出动全体组员收集有关资料。
全体组员发放问卷。
对回收问卷和所收资料进行整理。
上网将活动细则及成果打印出来,便于写论文报告和总结。
高中研究性学习报告15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已经教过的内容有:
1、怎样提问题;
2、怎样把问题变成课题;
3、如何研究课题;
4、怎样查找资料;
5、教学评价;
有些教学内容在本学期教学中有涉及,但没有拿出课时讲授,在下学期的教学中要作专门的讲解,如:调查与采访;课题研究结果的呈现方式等。
二、教学策略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强调:
1、学生通过基于问题或主题的探究实践,形成一种积极的、主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增强学生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并经历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让学生亲自参与探究活动,以获得深入体验,并发展他们的信息收集、分析和利用能力,提升他们的问题发现和解决能力。
4、使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养成科学态度与科学道德。
研究性学习的.含义是指通过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以及提高他们综合运用知识、收集和处理信息、实践和合作的能力。研究性学习过程本身也是对学生思维进行训练的过程。在思维训练中,首先要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其次是明确思维的目标和方向;第三是开拓思路,做好知识准备,并选择合适的方法。所有这些能力都需要在学生参与的活动中进行训练,而教师则起到引导和指导的作用。
【高中研究性学习报告】相关文章:
高中研究性学习报告11-21
高中研究性学习报告03-31
高中研究性学习报告02-14
高中研究性学习报告通用03-15
高中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05-17
关于高中研究性学习报告12-27
高中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06-07
高中生研究性学习报告10-07
高中生研究性学习报告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