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评课报告《我的牙刷》

时间:2024-09-16 09:53:41 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评课报告《我的牙刷》

  我们眼下的社会,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评课报告《我的牙刷》,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评课报告《我的牙刷》

  本学期在学区领导的组织下开展了区域校本教研活动,教研活动中我听取了李老师的一节课《我的牙刷》。在教研组长王老师的引领下进行了丰富多彩的校本教研活动,首先,在4月27日进行了五年级美术《我的牙刷》初案设计。之后,在5月9日又进行了课例研讨。在这一系列教研活动中,我悉心听了李老师的《我的牙刷》这节课,李老师能恰当运用各种教学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全面有效地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

  李老师充分运用了引导的教学方法。上课伊始,他就引导学生欣赏丰富的图片,从各个角度,不同类型、不同材质、不同色彩、不同功能等等方面了解种类多样的牙刷,同时欣赏教材当中学生所设计出的优秀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图片,使学生们不但可以用视觉感官去体验牙刷儿更多的种类和作用,还运用了触觉、嗅觉、听觉等等感官去全面的感受了牙刷的不同材料、不同质地、不同手感等全方面的信息。这使学生在设计前期有了充分的了解和感受,对学生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李老师在引导时能把握教学内容的浅显易懂,如教师的提问语言“小小牙刷分哪几部分?有哪些精彩的设计?同学们是怎么想的(探究别人的设计思路),又是怎么画的(探究画图方法)?”学生一听就明白,于是就能快速顺利地思考探究。最后由老师将学生的语言进行归纳,使学生对问题有总体的准确的认识,在教师归纳时,学生即明白自己所说的要点。

  李老师充分运用了启发式的教学原则。他能恰当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能从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教学过程清晰。他启发学生从观察的图片说起,从手里的书本观察,先明白牙刷的结构,再看牙刷的精彩细节,了解牙刷的设计点,怎样一步步地表现。要点和过程都用板书形式加以明确,使学生一目了然,便于操作。在课的设计中李老师非常强调设计意识,既让学生树立了美的意识,如对于牙刷的色彩和样式的关注,又渗透了设计的科学性,如牙刷的尺寸,材料等,能够启发学生意识到设计应以人为本,如牙刷的结构要讲究舒适安全等。在启发学生讨论“你在刷牙时曾出现过什么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问题时,学生讨论热烈,热情很高,他们的想象力被充分的激发了起来,说出了很多新颖的想法,从他们最后的设计作品里也能发现这一点。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李老师全面地完成了授课任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通过学习,学生了解了艺术设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运用设计的理念,进行简单的设计,创造出富有创意的作品,在这节课的作业设计中,很多孩子都能够从外型和功能上进行思考创作,尽管还有的细节不够严谨,但孩子们在设计过程中,却是真情实感的演绎。

【评课报告《我的牙刷》】相关文章:

英语观评课报告06-12

远程研修的观评课报告11-20

语文研修观评课报告01-21

远程研修观评课报告07-22

远程研修的观评课报告08-10

远程研修观评课报告11-26

数学研修观评课报告11-26

小学远程研修观评课报告11-26

小学语文观评课报告模板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