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近视研究报告

时间:2024-10-08 07:14:02 报告 我要投稿

近视研究报告范文[优选3篇]

  我们眼下的社会,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近视研究报告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近视研究报告范文[优选3篇]

近视研究报告范文1

  十年来,世纪华文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科学的报刊零售发行市场监测和研究体系。我们力争坚持科学、公正、诚信的标准服务于整个报刊发行领域

  记者:田总您好,感谢您接受《今传媒》杂志的采访。世纪华文创立之初的情景是怎样的?您是创始人吗?

  田珂:世纪华文是1999年成立的,我是创始人之一。可以说1999年报刊市场化程度并不高,发行量的虚报也是一个令广告界头痛的事,但世纪华文的成立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近十年来,正是世纪华文的不懈努力,得以服务近300家国内报刊媒体企业、8000多家广告主和广告公司。可以说,世纪华文是市场的产物。

  记者:当初是什么样的一个原因让您选择了这个行业?

  田珂:我上大学读的是报刊发行管理,毕业后到了《北京日报》做发行工作。1993年从《北京日报》出来后去了一家广告公司,然后又在报刊发行局工作到1999年。一直以来我的工作基本没有离开媒体这个圈子,对这个行业比较熟悉,做数据分析研究和我的专业基本上是对口的,也是看到了报刊发行的前景,所以就顺理成章地与两位同仁创建了世纪华文。

  记者:听说您到世纪华文以后首先研发了一套报刊零售发行市场监测和研究的专业软件?

  田珂:是的。报刊发行数据的监测,只靠人力去分析与调查会非常繁琐,我们用了近一年的时间研发了SIS(studyofissuesale)报刊零售监测软件,形成了一整套的研究体系,也就形成了如今世纪华文的研究与监测模式。这套软件可以非常科学地分析出报刊发行方面的指标优劣,使报刊媒体在第一时间了解自己及竞争对手在市场上的实际情况,了解市场走势并制定改进策略,寻找优势和广告价值,让广告主和广告公司全面了解自己。这是世纪华文的研究体系之一。

  记者:现在国内做第三方监测的数据公司并不少,像新生代、慧聪等。目前同类型公司之间的竞争是个什么样的态势?

  田珂:目前竞争并没有进入到特别激烈的阶段,国内做得比较好的同类型公司在媒体数据统计方面都各有侧重、各有所长,我们侧重的是报刊的零售研究方面,其他公司有侧重电视收视率及广告研究的,也有侧重新媒体监测与研究的,有注重阅读率的,也有注重读者结构方面的,还有专业从事广告量监测的等等。这些数据可能不被普通的读者、观众、听众、网民等所重视,但是对于经营媒体的老板们是很有吸引力的,因为这也是他们每天都要思考,需要知道的问题。

  记者:在国内报刊媒体研究领域,尤其是广告价值分析领域,与同类公司的竞争中你们的优势在哪里?

  田珂:我们是最早对零售发行进行监测的一家公司,我们的主要优势在于报刊零售发行市场的监测与研究。零售发行的终端:报摊、报亭、超市、便利店、书店,这种客观数据的搜集。还有就是其他发行:个人订阅;单位订阅;个人购买等,现在我们主要通过零售终端的多种渠道进行监测,这种自主性消费对于广告主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属于主动消费,广告主一般愿意在这种媒体上进行广告投放。再有就是很多的报刊社提到的这种精细发行,或者说有效发行。一种理念认为,精细发行是把发行做到最节俭,一份媒体,比方说一份都市报,它发行20万份和发行25万份,可能从广告效果来说,基本上是一样的,多发行那5万份以后,也并没有给它带来相应的广告收入。实际上很多刊社、报社也都在总结这方面的经验,从一个角度说,我们做精细发行,做节俭发行,做有效发行。

  我们的报刊零售监测目前已经达到36个城市,监测报刊900多种。20xx年第一季度我们刚刚做的监测,已达到40多个城市,包括珠三角,包括长三角的这种监测。原来我们最早只做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随着广告主的需求包括重点城市、区域城市我们现在都在做。从广告的前景来看,继一线城市后,二三级城市已成为新的增长点。

  记者:除了这个重点的优势,还有其他一些优势吗?

  田珂:我们的其他优势在于访问团队的100%的非滞留面访、公正性、调研项目的细分,比如报刊几时上摊、销售的周期与销售高峰、滞销脱销的细分、覆盖率以及市场份额、信心指数等等,非常重视调研的专业性与科学性、时效性。此外,近十年来我们积累的庞大的数据也是我们的优势之一,介于这些数据的不断更新,我们对媒体的整个走势做出科学理性预测以及前瞻性的判断分析,比如新媒体加入后,对整个媒体环境有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可以马上给出专业的分析与预测。

  记者:世纪华文今年已经是第九个年头,回顾这些年,您怎样看世纪华文的发展之路?

  田珂:我们是国内最早提出量化媒体运营的单位之一,我们一直在志于广告主、广告公司以及报刊社之间关系的和谐共存,我们一直在力争能够证明这个媒体的真实发行量、覆盖率,能够真正为广告主、广告公司提供一个非常客观、公正的第三方的数据,我们一直在做着努力。诚信是社会和谐之要素,也是世纪华文的生存之本。

  发行量的认证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事情,目前在中国要想做到真正的发行量透明,还需要漫长的市场调节的时间

  记者:您对于国内媒体普遍虚报发行量这种情况如何看待?这种情况对于媒体的健康良性发展有多大损害?

  田珂:发行量的认证在国内还没有一个严格的监管体系,所以虚报发行量的现象屡见不鲜。国外有ABC体系,还有BPA体系,如果认证了哪家报刊社虚报了发行量,你所登的广告,可能要退还人家广告费,甚至还要被罚款。而在国内,这种现象没有。就是说,我做了认证,只是简简单单一个数字的认证,并没有这种惩罚的相关配套体系。既然没有惩罚体系那么虚报也就不是问题了。对行业的损害不言而喻,整个行业内报刊的.发行量都被普遍抬高,最重要的是会产生一种不切合实际的浮躁心理,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记者:虚报发行量的现状,在短时期内可以改变吗?

  田珂:较之前些年的发行量的虚报,近些年情况有所改善,市场透明度在增加,但完全改变很难。虽然有我们第三方监测,还有一些国家职能部门的管理,如国家出版物核查中心,依靠新闻出版总署的文件进行的强制认证等执行起来都有相当的难度。因此这种现象很难在短时间内消失。这是一个多方利益博弈的过程。

  记者:在保证调查数据的真实性方面,世纪华文是怎样做到在数据上始终不受任何媒体、机构的影响和干预的,毕竟各方利益在许多时候很难调和,这个过程是不是会遇到很多困难?

  田珂:我们每年定期做的四次监测调研,是不受任何报刊媒体委托的独立自主的研发行为,调研城市和报刊种类一般根据广告主的需求决定。媒体关注广告主的投放意向和变化等方面,反过来广告主一样关心杂志的销量、发展方向和趋势等。去年我们在36个城市做了此项调研,其中有20个大中型城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更多的是服务于广告主和广告公司的,我们会根据广告主的一些专项委托,对所监测的城市做出调整,比如20xx年,增加了对甘肃地区的监测,因为从去年起关注甘肃的广告主增加了很多,这与我们国家大力开发西部城市相关。

  记者:世纪华文到目前为止有没有遇到过事业上的瓶颈?

  田珂:当然会有。世纪华文所从事的报刊零售监测项目,及版面监测、广告监测、内容监测、专项调研的服务内容,依然具有一定的市场超前性,一些在市场中具有品牌效应的报刊媒体,会有不同的市场需求,比如一家大的期刊系列,它在成立新刊之初,会主动购买世纪华文对某类期刊的研究成果,或委托我们做专项测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报刊,朝不保夕,没有实力来关注这方面的调研,但这本身是一个误区。品牌媒体之所以成为品牌,是因为它们的市场化程度高,只有更深入地了解市场才会更好的生存。每年新刊层出不穷,生存不下去的报刊也为数不少,而岌岌可危的报刊,才最应该向品牌报刊学习,关注来自市场的真实的声音,这是最直接的,也是最简单的一个道理。世纪华文近十年的努力,不仅仅得到品牌报刊的认同,同时也得到广告主与广告公司的认同。连续举办了六届的“报刊媒体广告价值报告会”已成为世纪华文的品牌,但世纪华文的发展,也同样需要更多报刊媒体的认同。

  记者:经过这么多年的调查和研究,您对于如何塑造媒体品牌影响力的最新和最深刻的体会是什么?

  田珂:这要从两方面来谈,其一,引导社会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是大众传媒永远的责任。因此,媒体品牌最高层次的深化和拓展应该是在倡导主流价值观层面上的。媒体品牌往往能够产生对社会经济、文化最深刻的影响,这是一般工商产品品牌所不能比拟的。尤其在我国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价值观的多元化趋势客观存在,媒体品牌更应该担负起引导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责任。其二,联合新媒体立体传播品牌。媒体要利用各种各样的现代传播方式和技术手段去满足受众所需,并尽可能保持受众对媒体或品牌更长久的联系,以此培养受众资本,建立受众对媒体的信任、忠诚和长期的互动关系。受众的忠诚度得到培养,才会得到更多的广告主的青睐。

  记者:作为一只研究行业的机构,您对如今国内报刊的发行有什么好建议?

  田珂:不必追求量的多少,内容要追求新闻性、实用性、时尚性。这符合中国消费群体的消费习惯。因为读者在阅读你的期刊时,甚至会按照你上面的推荐去设计发型、着装、选择运动种类等等,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讲,我认为不仅是报刊,所有媒体从定位角度都要追求实用性。越实用,离老百姓越近,就越受欢迎。同时也存在一个差异化竞争的问题。从目前报刊发展的趋势来看,报刊的行业细分、市场细分会更加鲜明,报刊媒体贴近大众,做出自身的特色是长久之计。

  随着报刊市场的成熟与报刊媒体的进一步市场化,世纪华文未来的发展目标是做中国最好的媒体发展咨询机构。

  记者:从贵公司20xx年的媒体报告来看,更多的还是分析传统媒体的居多,但是现在新媒体的成长步伐非常迅速,为什么没有对新媒体的一些相关价值的监测与分析?

  田珂:今年我们就计划进军网络监测这一块,对网络广告、网络读者群和流量等进行监测,目前预计和一家大的网络公司合作,具体是哪一家还没有最终确定。

  记者:您认为未来中国的媒体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格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大概能占到多少份额?

  田珂:新媒体肯定还是呈上升趋势的,传统媒体也绝不会消亡,两者的合作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充分地发挥两者各自的职能与所长。

近视研究报告范文2

  一、问题的提出

  上五年级了,班级里戴眼镜的同学越来越多,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眼镜将会在整个班级“普及”了。近视给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带了许多不方便,洗脸刷牙,吃饭行走,眼镜如同人身上的一个器官,怎么也离不开它了。同学们的视力为什么会下降?是否和平时的学习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呢?

  二、调查方法

  1看书

  2上网找资料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具体内容

  信息渠道涉及方面

  网络近视怎么形成及治疗

  近视眼发生的原因分内因和外因。内因主要有遗传因素和发育因素。近视眼有一定遗传的倾向,高度近视更是如此。正常情况下,至青春期眼球可发育正常,如过度发育即形成近视,这种近视一般到20岁左右即停止发展。如进行性发展可变成高度近视或病理性近视。从事文字工作和近距离工作的人容易发生近视,尤其是青少年的眼球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调节能力很强,球壁的伸展性也比较大,用眼过度使睫状肌和眼外肌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是形成青少年近视的直接原因。因此重视视力卫生极为重要。包括注意改掉不良的用眼习惯,注意灯光照明,注意读书姿势,避免阅读时间过长,注意加强体育锻炼都能达到防治近视的作用。

  书籍怎么样会近视大多数人都是平时不注意保护眼睛而导致近视的。研究结果表明,近视眼是人眼对当代环境的适应性改变,它的发生与发展与日益增加的近距离用眼活动的环境密切相关,与摄入营养成分的失衡密切相关。而不正确用眼,不注意用眼卫生(如看电视和上网过长等)是现代儿童近视大增的主因。

  四、结论

  1.遗传因素:根据大量的.调查资料,比较一致的结论是高度近视和遗传有关,中度以下近视则存在较大的分歧。高度近视的遗传类型,多数调查资料的结论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因此父代与子代可以不同时出现近视。遗传又往往受客观环境,即生活条件的影响使之变异,增加了遗传的复杂性。

  2.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主要是近距离作业和不良的作业环境,这是最古老的学说,虽然至今仍存在一些争议,但是从大量国内外有关调查研究报告看,已公认遗传与环境是近视眼形成的主要原因,并指出环境条件是决定近视眼形成的客观因素。但是,在近距离阅读或近距离工作的影响下,为什么能产生近视?对此还没有一致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

  (1)调节学说:绝大多数近视是在青少年时代出现,由于青少年眼的调节力特别强,对近距离工作学习有高度适应性,所以看近也不易疲劳。但是睫状肌长时间过度紧张,睫状肌会发生疲劳甚至痉挛而出现调节性近视,不及时消除持续发展则可成为不可逆转的真性近视。或通过其他途径影响到眼球轴的延长。

  (2)辐辏学说:近距离工作使用调节时,也需要两眼同时内转的辐辏功能加强,由此可以导致眼肌对眼球加压,而引起眼球轴的延长。

  (3)环境适应学说:幼儿时期眼球小,多数呈现远视,随着年龄增长眼球增大达到正视状态。在这一发育过程中近距离阅读过多,眼球为适应这种调节需要而成为近视。这一学说受到许多反对,但是在发育期可塑性很强,对近视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已是共识。

  其他学说不作介绍,需要再提一下的是诸如照明光线、阅读姿势、对比度、字小模糊、距离太近和阅读时间长等外部因素都能影响以上因素的作用。

  3.营养体质学说:从一些资料分析到,微量元素镉、锶和锌等的缺乏和体质的薄弱也可影响到近视的发生,但是这些因素是通过什么途径影响近视则各有说法。

  总之,从以上可以看出近视是有许多因素可以引起,既有外部因素,又有内部体质因素的相互影响,而非某单一因素而成。

近视研究报告范文3

  可行性研究报告受到批准,是建设单位向国家申请补助或向银行申请贷款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与其他投资者进行合资的重要依据。凡是向国家申请补助或者向银行申请贷款的建设项目,应该向相关的部门报送可行性研究报告,国家或银行通过有关部门审查可行性研究报告,确认建设项目的实施性之后,才能批准进行资金补助或银行贷款。在项目建设的整个周期之中,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对项目初步设计进行编制的根据。初步设计指的是按照可行性研究报告对项目进行设计,最终为施工图做出准备。初步设计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的项目经济技术指标、投资概算、建设工期、建筑节能、三废治理、劳动定员、设备选型、工艺流程、总体布置、产品方案和规模等,提出具体的操作方案,在进行初步设计的过程中,应该遵守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相关原则。

  但同时不能不注意到,在工作实践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有些可行性研究报告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在不少人看来,投资项目决策与评价的决定性指标,是投资项目的经济内部收益率,其他指标不过是经济内部收益率的陪衬,都是为经济内部收益率服务的,至于拟建项目对当地社会的影响和社会条件对项目的适应性和可接受程度过去则往往很少考虑。在正常情况下,以不变价格计算的经济内部收益率,是投资项目经济活动量的集中表现,它确实是一个重要的经济评价指标,因而过去往往以经济内部收益率是高于行业基准收益率还是低于行业基准收益率作为唯一指标来决策项目的取舍,一是忽视评价项目建设是否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协调一致;二是忽视评价项目建设是否有利于项目与所在地区利益协调一致;三是忽视评价项目建设是否有利于避免或减少项目建设和运营的社会风险。

  有些可行性研究报告重物质成果,轻人的价值。经济发展是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为最终目标。过去一些业主和政府为了追求经济收益和当地GDP的增长,仅注重项目经济收益和给当地带来的GDP的增长,而对就业率、社会保障度、居民消费指标视而不见,热衷于上所谓的见效快的项目,对关系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人民的生存权,关系到人的素质提高、人际关系升华,关系到经济长期繁荣、政治稳定的项目,则不愿意去投资。项目决策与评价也是以项目生产的物质成果作为判断依据,而有关项目生产与人的关系则很少去研究和评价。

  有些可行性研究报告重眼前利益,轻长远福祉。过去近30年的经济确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投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但是我们也支付了比较昂贵的生态成本,经历了一个先破坏后保护、先污染后治理、先耗竭后节约、先砍林后种树的过程,自然资源损失迅速上升。一些业主或地方政府在项目评价与决策时,往往急功近利,只看到拟建项目眼前的经济效益这样的硬指标,没有看到自然环境保护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样的软指标。地方干部政绩考核也往往只注重GDP的增长,财政收入的多少,而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关系到老百姓长远福祉的指标,则考虑不够。

  对近年来的建设项目进行总结分析,我们看到这样的事实:有的项目,工期一拖再拖,投资一增再增,仍然难以建成,成了"胡子工程";有的项目,虽然建成,但不能达标达产;有的项目,建成投产了,也能正常生产,但产品销售不出去,达不到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其中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工作粗糙,没有科学、客观、公正地为顾客提供依据充足、内容完整、实事求是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重要因素之一。面对这一严酷的事实,不能不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因此,指出可行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研究其对策,更好地为投资决策服务,是十分必要的。

  1可行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1依据不足。

  有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建设必要性的论述中没有国家和地区或长远规划,没有国家产业政策,没有项目建议书及其批文;大中型骨干项目,没有必要的资源报告,对于需利用矿产资源的项目,没有国家批准的矿产资源报告;在投资估算中,没有主要设备的咨询价格资料,没有相应的工程造价的定额、标准;在经济评价中,随心所欲地采用一些过时的财务三率和参数等。

  1.2.内容不全。

  所谓内容不全,就是缺少应设的篇章。例如,有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没有节能篇,有的没有环境保护篇,有的没有建设进度计划,有的在设计方案中没有方案比选及其推荐方案的论述,特别是有关章节没有风险分析等等。

  1.3深度不够。

  所谓深度不够,就是该写的篇章都写了,但研究得不深不透,论据不充分,论述不详细,定性描述多,定量计算差。例如,有的缺少生产规模确定原则和计算过程,有的缺少设计方案的确定原则,有的缺少主要生产设备的计算方法,有的节能篇中只是泛泛地描述,缺少具体的节能措施和节能指标,有的环境保护物尽其用仍然采用已经作废的标准,缺少具体的环保措施。在经济评价中,对基础数据的来源不调查,不研究,不分析其可靠性和真实性等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建设项目,如果不能占在市场,或者市场占有份额很小,这个项目将难以生存。因此市场预测在可行性研究中是非常重要的,切不可等闲视之。有的可行性研究的市场预测,缺少对产品销售范围区内市场需求(包括显在需求和潜在需求)的调查研究,缺少产品寿命期的分析,缺少替代产品的竞争分析,缺少价格分析,缺少风险分析和营销战略分析。

  1.4人为掺“水”。

  例如,有的有意压低设备价格和建筑安装费用,降低投资估算;有的有意压低成本,抬高产品售价,满负荷生产,无库存积压,抬高经济效益;有的对各种风险分析则轻描谈写,有意降低项目风险等等。把"可行性"编制成"可批性",甚至编制成“可骗性”。

  2可行性研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有关政策问题。

  早在1983年,国家计委颁发了《关于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试行管理办法》距今近30年了,仍在"试行",不见正式。各行业关于可行性研究的`规定参差不齐,有的行业至今没有这方面的规定。有的行业有规定,但已不适应目前形势需要了。

  2.2建设单位问题。

  有的建设单位对建设程序不了解,听说要搞可行性研究,随便找几个人写上几页就算是可行性研究报告了,这是盲人骑瞎马。有的建设单位对建设程序了解一二,但图省事怕麻烦,不按规定要求办事,这是明知故犯。

  2.3编制单位问题。

  目前,可行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集中反映在设计单位。目前,就可行性研究而言,设计单位先天不足,缺乏信息资源、人才资源、技术装备资源和资金。具体表现在:一是信息不灵,特别是缺乏国民经济综合信息,这是造成可行性研究依据不足的主要原因。二是设计单位一般具有工程设计力量,但缺乏经济、市场、财务、营销、生产等方面的经验和专家,这就不可能对经营风险进行认真而实际的分析和预测。三是有的设计单位,"艺不高,胆却大",为了单纯追求经济效益,不顾自己力量有限,跨行业、越资质地承揽任务。四是为了降低成本,不作现场调查研究,甚至连现场都不去,坐在家里闭门造车。五是一味迁就、照顾建设单位意见,完全按业主单位或领导意图办事,大讲可行方面,不讲或少讲不可行方面,对有利条件,连篇累续,以示利条件则轻轻一笔带过,失去了公正、科学、求实的基本原则。六是为了赶时间、争项目,抢资金,在短期内(有的甚至五、六天)就编出一份可行性研究报告。这样粗制滥造的产品,质量可想而知。七是有的设计单位甚至出卖资格证书,为社会上其他人员或单位编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不负责任地加盖自己的公章。

  3做好可行性研究的对策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切实做好可行性研究,特提出如下对策:

  3.1制定新规,细化相关条款

  国家和行业部门应对以往的规定进行清理,制定新的有关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深度的规定,使得可行性研究有法可依,有章可遁。其基本要求是:一要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二是要与国际工程咨询业的要求接轨。三是根据本行业部门的特点,尽量细化有关条款。

  3.2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工程咨询单位持证执业的规定。

  早在1994年,国家计委就了《工程咨询业管理办法》(2号令)和《工程咨询单位资格认定暂行办法》(3号令)。1997年又发出了《工程咨询单位持证执业管理暂行办法》(计政研[1997]506号文),20xx年颁布的《工程咨询单位资格认定办法》。根据以上文件精神,中咨协会和各地方、行业协会在资格认定、年检复评中就特别注意:在资格认定时要严格按照2号令中规定的资格标准,逐条对照,对达不到要求的,坚决不予认定。在年检复评中,要严格审查其产品(如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质量,对不合格品多的、顾客反馈意见不满意多的单位,要严肃处理,该降级的降级,该取消资格的就取消资格,决不手软。

  3.3加强对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的人员培训。

  针对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缺乏编制可行性研究方面的人才的现状,应有计划、有组织、多渠道地培训有关方面的人员。主要培训内容是:建设项目程序、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方法、可行性研究概论及编制方法、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及软件应用。此外,设计单位还应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4按建设程序办事,严格审批可行性研究。

  中国工程咨询协会制订了《工程咨询成果质量评价办法》,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价目标、标准和方法作了具体规定,严格把好建设项目前期质量关,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各类项目都要做好可行性研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简化建设程序和超越权限,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等文件达不到规定内容和深度的,评估单位不予评估,审批单位不予审批。

【近视研究报告】相关文章:

近视的研究报告11-11

近视的研究报告11-13

近视的研究报告07-20

近视的研究报告09-15

近视研究报告11-13

关于近视的研究报告_研究报告07-09

近视的研究报告结论07-27

关于近视的研究报告05-14

近视研究报告范文08-10

关于近视的研究报告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