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会计专业认知实训报告

时间:2024-11-03 07:46:29 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会计专业认知实训报告范文

  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你所见过的报告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会计专业认知实训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会计专业认知实训报告范文

会计专业认知实训报告范文1

  现代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高职院校的通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是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本文旨在结合我院实训条件对实践环节的实验实训内容及模式作一些探讨,以期对今后的实践教学起到一些的促进作用。实验教学和技能训练是高职院校实践环节的主要教学模式。实验教学是对学生所学理论知识验证的一个途径,例如通过实验箱中实验模块的练习思考使学生加深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技能训练是针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尽快熟悉实际工作中的作业流程和工作场景。

  一、实验教学

  学生在校期间应首先掌握相应的基础理论知识,如基础课数字电路、模拟电子技术、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等,那么对这些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只是对知识点有一个概念或了解一些分析过程,这些知识零散的存在学生脑子里,学生并没有一个系统化的理解和融会贯通。那么实验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去验证课本上的一些知识实现原理,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充分掌握知识点。

  传统的实验箱和常用仪表是职业院校实验设备的基本配置。基础实验教学存在的优势明显:

  (1)实验可以伴随课堂教学进行,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使所学理论与实际相促进,快速掌握理论知识。比如通信原理课程中的调制,如果仅从课堂上的讲解,学生可以了解调制原理,但是只是感性的认识,通过试验箱中的调制解调模块实验,学生能生动观察到调制过程的波形变化。

  (2)实验内容丰富。主要实验内容包括:计算机上机训练、电子工艺实习、电路综合实验、通信原理实验、电子电路实验、数字系统与逻辑设计实验、电磁场实验。这些实验设备一次性投入可长期使用,作为学生基础实验设备性价比比较高。

  (3)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学生通过这些基础实验,形象的了解到了书本上所讲知识原理,可以快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今后的理论教学也可以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实验教学如何与理论教学完美结合是促进教学效果的重要研究内容。对此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1)理论与实验衔接要及时。在讲授完课程的某个知识点,要实时用实验去验证知识点,甚至可以先实验后理论。如果拖到后面有可能会人为造成学生知识体系混乱,不利于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2)实验内容要恰如其分。实验内容针对一些基本的原理展开,不求多,旨在帮学生理解知识点。如果实验内容过分多,对初学者是一种负担,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影响学生的积极性。

  (3)实验教学要生动有趣。教学中要设计一些有趣的应用,多和生活中的现象联系,提供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二、技能训练教学

  学生在学习完相关的理论以及实验验证之后仍然停留在理论阶段,动手能力没有得到锻炼,技能训练作为职业院校的特色环节,目的在于理论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能毕业后快速适应工作环境,该教学环节一般放在学生的最后一个学期,或顶岗实习前一学期。因此本教学环节与实际结合最为紧密,关系职业院校学生培养是否合格。需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亲自动手。那么这就要求要有一整套的设备来保障学生的实训。

  通信工程的实训设备的投入比较大,该环节在各院校通信专业是一个薄弱环节,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没有完整的实训机房;

  (2)师资薄弱;

  (3)技术要求高;

  (4)设备更新换代快。

  这些突出的问题长期制约职业院校通信专业的发展。目前我院通信专业在技能训练环节投入了一套联通公司赞助的华为公司生产的交换传输机房设备,以及与核心设备相关的下游设备如配线架、交接箱、分线盒、分光盒。通过这些3G设备系统可以充分帮助学生了解现今通信的过程。学生可以自己组建各种通信网,并从中了解各种网络传输技术及接入技术,掌握各种通信常用设备及仪器的使用,了解通信网络系统的运营、测试、管理等,建立全程全网的概念。在实训教学中要注意以下环节:

  (1)制定机房操作规程.规范的操作规程是通信机房必备的要素,保障机房的.各项操作有序安全进行。

  (2)通过课件结合实物介绍设备的运行原理和技术指标,让学生了解设备的运行过程和采用的技术。

  (3)通信常用工具的的练习,如光功率器、熔纤机等。

  (4)传输介质的认知和接线的训练。

  (5)跳线配线的练习。

  (6)交换机数据的输入调试。

  (7)模拟通信场景。通过这些让学生深入了解设备运行原理和通信行业的工作模式。

  三、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是实验实训的一个重要环节,实验报告主要包括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心得体会。通过实验报告可以使学生对实验实训的内容进行梳理,总结实验实训内容,实验报告是在科学研究活动中人们为了检验某一种科学理论或假设,通过实验中的观察、分析、综合、判断,如实地把实验的全过程和实验结果用文字形式记录下来的书面材料。实验报告具有情报交流的作用和保留资料的作用。因此要求学生在实习实训结束要认真填写实验报告,这是加强实践环节的重要一步。

  四、计算机技术的培训

  计算机技术在通信技术中的作用极其重要,交换设备和传输设备用到了CPU,存储器等。因此在通信技能训练时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知识,包括硬件和软件。如果理论课程中的计算机知识讲解薄弱,那么应该在技能训练时,贯穿一些相关的计算机知识,以备学生更好学习。

  五、结束语

  通信专业实习实训是专业学习的关键一环,关系到学生的培养质量,因此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方法改进对于促进专业建设至关重要,今后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要着重注意学生理论与实际结合得的能力培养。

会计专业认知实训报告范文2

  一、引言

  2002年7月,《萨班斯法案》(Sarbanes-Oxley)出台后,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新一轮公司治理热潮,其中审计委员会正被日益关注。2002年7月,应英国贸易和工业部的要求,财务理事会组建了以Robert Smith为主席的委员会,全面评价并完善公司治理联合法案(Combined Codes)中关于审计委员会制度的指南,并于2003年1月了最终报告《审计委员会——联合法案指南》(Audit Committees-Combined Code Guidance)(以下简称Smith报告);2002年9月法国了题为“推动更好的上市公司治理”的报告即布顿报告(以下简称Bouton Report);2003年3月澳大利亚证交所了《良好公司治理准则和最佳实务建议》(Principles of Good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Best Practice Recommendations);2004年4月,多伦多证券交易所进一步改进了《公司治理指引》,规范了审计委员会的运作。

  三到五年内,《萨班斯法案》中我国能借鉴的内容之一就是充分发挥审计委员会的作用(张为国,2003)。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中心提出的《中国公司治理报告(2004年):董事会独立性与有效性》(以下简称《中国公司治理报告(2004)》)中认为:根据目前上市公司治理现状和外部制度环境的状况,强制要求每家上市公司都在形式上建立专门委员会制度,并不能真正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和有效性,建议近期应有确保专门委员会的信息知情权和调查权为重点,突出和强化审计委员会的作用。本文考察了《萨班斯法案》出台后国际审计委员会的变革,结合我国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实践,为我国审计委员会的有效运作提出了建议。

  二、“后安然时代”国外审计委员会变革综述

  1审计委员会应该由占多数的独立董事组成,以保证其独立性

  审计委员会应该由占多数的独立董事组成。这一点在审计委员会的运作实践中已经达成共识。在美国,萨班斯法案在法律的层次上规定:发行证券公司审计委员会由公司董事会成员组成,并且是独立的;英国Smith报告要求:审计委员会应该全部有独立的非执行董事组成。法国Bouton报告认为:审计委员会2/3以上的成员应该是独立董事;澳大利亚证交所要求:审计委员会应由非执行董事组成,大部分应该是独立董事。

  Carcello和Neal(2000);Klein(2002)的研究证明了独立的审计委员会对保证公司财务报告真实性的重要性。McMullen和Raghunandan(1996)通过实证研究指出:财务报告有问题的公司的极少愿意全部有独立董事组成审计委员会;相反,Abbott等(2000)的研究表明,全部有独立董事组成审计委员会的公司因为财务报告欺诈被SEC处罚的可能性较小。Sandra C. Vera-Munoz(2005)认为:全部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为财务报告过程提供了有效的监管,进而,降低了财务欺诈和治理失败的风险。  2审计委员会成员应拥有相关的财务专业背景

  DeZoort等(2003)的研究表明:审计委员会成员拥有的财务报告知识和经验越多,在审计师和管理层关于重大判断不一致时,给与审计师的支持越多。Farber (2004)研究发现:和没有财务欺诈的样本公司相比,有财务欺诈的公司的审计委员会中极少有审计委员会财务专家;Abbott等(2002)发现:审计委员会中有财务专家的公司的财务报告很少有财务欺诈。

  萨班斯法案出台后,SEC要求必须至少有一名成员是审计委员会财务专家,董事会应该依据如下要求判断该成员是否具有审计委员会财务专家的资格:

  (1)能够理解公认会计准则(GAAP)和财务报告;

  (2)有能力对公司在会计估计、重大会计政策等方面对公认会计准则的遵循性进行评估;

  (3)有过编制、审计、分析或评估财务报告的经历,对从事此项活动的深度和复杂性,应该和公司关于财务报告的深度、复杂性(可合理预见的)相当,或者有过监管上述人员的经历;

  (4)理解关于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和程序。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和美国证券交易所也一致要求:审计委员会每一位成员都必须有财务知识;其中至少有一位是审计委员会财务专家。

  虽然Smith报告不赞成像SEC那样“列出一系列令人生畏的关于会计知识和技能的要求” [1],但还是认为:在大多数情形下,如下的组合是令人满意的:1至少一名会计专家并且最近还有从业的经历;2其他成员都有财务知识;3业务上的多面手。

  澳大利亚证交所的《良好公司治理准则和最佳实务建议》也要求:审计委员会成员都应该有财务知识(能够读懂和理解财务报告);至少有一位有财务或会计专长即:具有会计师资格或其它财务专业资格并有财务或会计经验。

  3审计委员会的权限和资源进一步扩大

  审计委员会最初的权限主要是:监管财务报告的过程,选择独立的外部审计师,接受审计报告等。《萨班斯法案》扩大了审计委员会的基本权限,第204节规定:外部审计师直接向审计委员会报告。并直接负责公司的外部审计事务(包括对提供外部审计服务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报酬和监督,含负责协调管理层与审计师之间关于财务报告的差异);批准注册会计师事务拟供给公司的.所有审计服务和非审计服务。

  《萨班斯法案》进一步扩大了审计委员会的知情权。法案要求审计委员会建立程序来接收、保管和处理公司收到的关于其会计、内部会计控制或审计事项的投诉以及公司员工对有疑问的会计与审计事项的秘密匿名举报。对于员工的投诉处理,Smith报告认为:审计委员会虽然不必处理具体的事宜,但是审计委员会对此负有特殊的职责------确保公司存在令人满意的机制保证投诉信息的传递和投诉人利益的保护。

  在扩大权限的同时,为了有效地履行职责,萨班斯法案同时赋予审计委员会聘用顾问的权力——发行证券公司审计委员会认为履行职责必需时,有权聘请独立的顾问,公司应该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英国的Smith报告、法国的Bouton报告也认同了这一点。

  4强化了对审计委员会成员的教育和培训

  早在1999年,美国蓝带委员会在审计委员会《最佳实务指南》的第五条中指出:审计委员会也应该考虑通过教育和培训等方式来保证其成员有良好的阅历和知识背景,并适应财务、会计等相关知识的最新发展。审计委员会成员必须分析自己的不足之处决定是否需要接受继续教育,通过向公司管理当局、内部和外部审计师请教了解自己哪些知识或技能有所欠缺。培训可以由公司内部的专业人士进行,但审计委员会有权利从外面聘请顾问进行继续教育和培训。

  2003年1月,英国Smith报告就审计委员会成员的培训和教育建议:公司与审计委员会双方都应对审计委员会的教育做出努力,公司应保证相应的资源,审计委员会应保证有时间参与教育、培训;公司应向新任审计委员会委员提供首次任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审计委员会的作用、公司经营情况、如何辨认公司主要的经营和财务风险等。对于一般委员,公司应定期提供关于财务报告和相关公司法规的培训,在合适的情况下还应包括如何理解财务报告、应用会计准则及其指南、公司治理的基本框架、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的作用等。

  法国Bouton报告也要求:除了其现有的财务管理或会计专长外,审计委员会成员在任命前都应该接受关于公司的特殊会计政策,财务和运营状况的指引。

  三、对我国审计委员会有效运作的启示

  1近一步完善和细化独立董事的定义,增强其独立性

  2001年8月,中国证监会在《指导意见》要求:审计委员会中独立董事应占二分之一以上的比例,并对独立董事作了定义:“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是指不在公司担任除董事外的其他职务,并与其所受聘的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不存在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的关系的董事”。为提高审计委员会的有效性,应对审计委员会成员资格作出明文规定,审计委员会应该全部有独立董事组成,并近一步完善和细化独立董事的定义。

  建议:

  1、如果被提名的独立董事和拟出任公司的高管通过其他的组织或实体存在交叉任职的则不能出任独立董事;

  2、中国证监会在《指导意见》中规定:“最近一年内曾经具有前三项所列举情形的人员”不能出任独立董事,参照国际经验,建议冷却期应该延长到三年;

  3、《指导意见》规定:为上市公司或者其附属企业提供财务、法律、咨询等服务的人员不能出任独立董事,建议还应该加以补充规定:虽然没有直接为上市公司提供财务、法律、咨询等服务,但如果在最近三年中为公司提供上述服务的组织中任职(包括合伙人)、或有亲属关系的也不能出任独立董事;

  4、对于独立董事的薪酬建议可以采用如下做法:董事会固定薪酬加董事会专门委员会津贴,该成员除了董事会费或专门委员会费,不得收受任何形式的咨询费、顾问费。

  固定薪酬采用董事会费的形式,津贴应结合公司独立董事的具体工作由董事会(薪酬委员会)提案,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并在公司年报中进行披露,但不管是固定薪酬还是津贴都不与公司的业绩挂钩。下列形式的报酬是禁止的:

  1、支付报酬给审计委员会成员的直接亲属;

  2、支付报酬给诸如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投资银行以及财务事务之类的咨询机构,如果审计委员会成员是上述组织的成员、合伙人、高管或者是在此机构中担任诸如此类的职务。

  2、强调审计委员会成员的财务专业背景

  审计委员会成员都应该有财务知识;其中至少有一位是人士。

  根据《指导意见》的定义,会计专业人士是指具有高级职称或注册会计师资格的人士。这一规定较为宽泛,很多独立董事缺乏相关的实际经验,进而影响了审计委员会的有效性。2003年上海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协会的调查表明:在被调查的69家上市公司中,39%的独立董事的职业为教育,远远高于其他行业的比例,因此大部分独立董事缺乏参与企业管理的实际经验[2];《中国公司治理报告(2004年)》指出:来自各类学校的学者在独立董事中所占的比例高居首位,达到了38.35%,但专业技能和管理经验的不足,却是学者型独立董事面临的最大问题,很难保证其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实践经验履行职责。

  为强化审计委员会成员的专业背景和实际经验,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董事会应该考虑检验该候选人是否通过以下三个经历中任何一个或多个,以保证拟供职于审计委员会的独立董事有充分的实际经验:

  (1)担任过财务总监、主管会计或注册会计师之类的职务,并接受过与此相关的教育;

  (2)有过监管财务总监、主管会计或注册会计师之类职位的经历;

  (3)有过监管或评定上市公司业绩的经历。

  3、扩大审计委员会的权限

  中国证监会与国家经贸委在2002年1月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提出的审计委员会的职责是:

  1提议聘请或更换外部审计机构;

  2监督公司的内部审计制度及其实施;

  3负责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之间的沟通;

  4审核公司的财务信息及其披露;

  5、审核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由此可以看出,国内审计委员会的权限事实上非常有限,即:对选择外部审计师建议权,对公司内部审计制度的及其实施的监督权,以及对公司财务信息和内控制度的审查权。

  建议:应该赋予审计委员会对外部审计师的选择权和知情权。为了扩大审计委员会的知情权,应该进一步明确赋予审计委员会有召集没有管理层参与的会议的权限。Smith报告指出:除了审计委员会主席和成员任何人未经邀请都没有资格参加审计委员会的会议,审计委员会应该每年至少一次与内外部审计师在没有管理层的参与下讨论由审计产生的问题;Bouton报告认为:审计委员会应该会见审计师、首席财务官以及财务部负责人,并有召集没有管理层参与的会议的权限;定期和外部审计师会面,必要时应当没有管理层在场;多伦多证券交易所进一步改进了的《公司治理指引》中第13条规定:审计委员会应定期和内外部审计师在没有管理曾参与的情况下会面,讨论和复核特殊的事项。

  4加强对审计委员会成员的教育和培训

  由于我国审计委员会制度实践刚刚起步,目前并没有对审计委员会成员的教育和培训做出专门的规定,只是体现在对独立董事的要求上。中国证监会在《指导意见》中要求:“独立董事及拟担任独立董事的人士应当按照中国证监会的要求,参加中国证监会及其授权机构所组织的培训”;《指导意见》只是原则性的提及独立董事应该有相关的培训,并没有具体明确公司和董事会各自为董事的培训和教育应该承担的职责和建立怎样的机制。

  建议对独立董事的教育采用双重模式,即:既接受证监会提供的外部培训,还应该要求公司也提供相关的培训。公司应有必要的资源保证使独立董事能及时有效的接收到相关教育、培训。董事会主席对保证独立董事的教育和培训负责,主要是保证公司的相关资源能落实到位,督促独立董事特别是审计委员会成员参加培训。

  公司为审计委员会成员提供的培训信息主要应包括:

  1公司所在行业的信息;

  2审计委员会章程(如果有);

  3公司过去三年的年度财务报告;

  4审计委员会过去三年的会议纪要;

  5审计委员会和外部审计师、内部审计师在过去三年中沟通事项的相关材料;

  6关于公司未决诉讼和或有负债的信息;

  7公司主要股东、高级财务管理人员和内部审计人员的简介;

  8内部审计章程;

  9内部审计职能部门的信息;

  10当年内部审计计划;

  11当年与外部审计师的审计合约;

  12外部审计师签发的报告;

  13最近委员会自我评价的结果。

会计专业认知实训报告范文3

  会计实训是会计专业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是提高会计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有效途径,是落实会计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有效方式。多年来,承担会计教学任务的各会计院校,对会计实训都十分重视,探索出了一些有益的会计实训模式和方法,有的院校采取文字描述经济业务事项加仿真原始凭证的实训模式,让学生通过记账凭证的填制、会计账簿的登记和财务报表的编制加以实训;有的院校直接采用仿真原始凭证的实训模式,让学生通过原始凭证的识别、记账凭证的填制、会计账簿的登记和财务报表的编制加以实训。采取文字描述经济业务事项加仿真原始凭证的训练模式和没有文字描述只有仿真原始凭证的训练模式,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会计实训模式,我们称之为“文字描述实训模式和仿真原始凭证实训模式”。然而无论是文字描述实训模式还是仿真原始凭证实训模式,它们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忽视了学生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因为,这两种实训模式与日常会计教学中文字叙述的会计业务事项非常接近,可以说学生只要会对文字叙述的经济业务事项编制会计分录,就能够轻而易举地完成会计模拟实训,学生不需要根据原始凭证来判断经济业务事项的前后联系,不需要太多的会计职业判断。然而,真实企业的会计工作只有反映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或完成时的原始凭证,既没有文字描述也没有原始凭证的顺序排列。因此,我国目前的这两种会计实训模式存在着明显的缺陷,造成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仍难以适应真实企业的会计工作,尤其是难以辨别真实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的原始凭证所反映的内容,无法对经济业务事项进行准确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为了提高会计专业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提升学生辨别真实企业经济业务事项原始凭证的能力,准确对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就必须深化校企合作,创新会计专业会计实训模式。

  一、目前会计实训模式存在的问题

  会计实训是会计专业学生在经过系统的会计理论知识学习后,将会计实务知识引入课堂,采用真实的记账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表,模拟会计实务操作训练的一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提高会计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会计实训按照实训的科目划分,可分为基础会计实训、财务会计实训、成本会计实训等;按照实训的项目划分,可分为单项实训和综合实训;按照实训的难易程度划分,可分为简单会计实训和复杂会计实训;按照实训的表现形式划分,可分为文字描述实训模式和仿真原始凭证实训模式。

  文字描述实训模式就是用一句话或几句话来描述每项经济业务事项发生的时间、内容和金额等相关信息,同时列示出与文字描述经济业务事项相一致的原始凭证的实训模式。采用这种实训模式,学生可以根据文字描述的经济业务事项和相应的原始凭证进行相应的记账凭证的填制、会计账簿的登记和财务报表的编制。这种实训模式与日常会计教学中所讲述的内容相同,学生容易接受,能够使学生迅速熟悉会计实务操作的流程,但这种实训模式与企业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的真实原始凭证有很大差距,这种实训模式只适合初学会计专业的学生。

  仿真原始凭证实训模式就是在仿真原始凭证的前面或后面没有相应文字描述的经济业务事项只有仿真原始凭证的实训模式。与第一种实训模式相比,这种实训模式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或完成时所形成的原始凭证的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原始凭证识别能力,但是这种实训模式与真实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的原始凭证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因为,实际会计工作中反映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或完成时的原始凭证,并不是按一定顺序排列的。因此,要想切实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会计实践动手能力,尤其是会计专业学生根据真实原始凭证对经济业务事项所做出的职业判断能力,仅停留在目前的会计实训模式下是无法实现的,必须走出仅停留在课堂上、教室里搞会计实训的传统会计实训模式,将真实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的原始凭证搬进课堂,走进会计专业学生实训的第一现场,成为会计专业学生实训的第一手实训资料,才能真正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尤其是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

  二、以校企合作为依托,以真账实做为载体,创新会计实训模式

  为了实现会计实训与会计实务工作的直接对接,就必须深化校企合作,走校企合作之路,将真实企业所发生的真实经济业务事项的真实原始凭证搬入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训课堂,由校外会计实践专家亲自指导学生进行会计实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从而对企业真实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准确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到达预期的实训效果。以校企合作为依托,以真账实操为载体,由校外会计实践专家亲自指导学生进行的会计实训,我们称之谓“真账实做”会计实训模式。这种新的实训模式与传统会计实训模式相比,它跳出了传统会计实训模式用文字描述经济业务事项或按一定照顺序排列原始凭证的圈子,学生实训接触的原始凭证就是将来从事会计实际工作时要接触到的真实经济业务事项的真实原始凭证,因此,建立在校企合作基础上的“真账实做”会计实训模式是会计专业学生实现会计实训与会计实务工作直接对接的最好会计实训模式,是对我国传统会计实训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建立在校企合作基础上的“真账实做”会计实训模式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校企合作,真账实做会计实训必须建立在企业自愿,择优选择的基础上。由于企业所发生的真实经济业务事项的原始凭证所反映的会计信息涉及各个单位的商业秘密,并不是任何单位都愿意公开本单位商业秘密的,因此,实行校企合作,真账实做会计实训必须建立在企业自愿的基础上。在选择校企合作单位时,应本着自愿、择优的原则,由各会计院校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由企业提供本单位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或完成时所取得或填制的原始凭证及相关会计资料,同时,各会计院校和参与会计实训的学生也应当保守提供会计资料企业的商业秘密,尽可能减少由于会计资料公开可能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为了做到保护提供会计资料企业的商业秘密,保证所提供真实经济业务事项原始凭证等会计资料的安全、完整,各会计院校和参与会计实训的学生可以对真实经济业务事项的原始凭证等相关会计资料进行复印或扫描、打印,并实行封闭管理,确保反映真实经济业务事项的原始凭证等会计资料不泄露、不外传,从而减少提供真实经济业务事项原始凭证企业的后顾之忧。

  2.校企合作,真账实做会计实训所选择的企业必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可以成为校企合作单位,各会计院校必须在深入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选择有代表性的企业作为校企合作单位,比如可以选择工业、商业、物流、外贸、房地产、建筑施工、银行等各具特色的企业作为校企合作单位,使选择的校企合作单位与各会计院校培养的会计专业学生相适应。各会计院校也可以直接与从事会计记账的中介机构进行校企合作,由于会计记账机构着各式各样企业的会计记账业务,所的各式各样的企业具有一定的可选择性和代表性。因此,在选择校企合作单位时,各会计院校可以考虑直接与会计记账机构进行合作。

  3.校企合作,真账实做会计实训所选择的企业经济业务事项的原始凭证必须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比如某产品生产销售企业生产5个产品,5个产品的生产工艺,原材料耗费基本相同,只是产品的规格型号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只需选择2个或3个产品作为会计实训对象,没有必要将5个产品全部作为会计实训对象,也就是说,所选择真实企业的真实经济业务事项的原始凭证应当有所取舍,避免重复,不能照搬照套,而是应选择一些不重复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的原始凭证进行会计实训,所选择企业的真实经济业务事项的原始凭证必须具有典型性。

  4.校企合作,真账实做会计实训所选取企业经济业务事项发生的时间应当具有连续性。目前的会计实训往往模拟一个企业一个月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实训,学生实训后只知道如何进行“本月合计”,而对如何进行“上年结转”、“本年累计”、“结转下年”等会计账簿登记内容并不清楚。因此,在选择真实企业的真实经济业务事项所发生的原始凭证时,应当考虑时间上必须具有一定连续性。比如可以选择一个企业连续3个月的经济业务事项的原始凭证让学生进行连续实训,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如何进行“上年结转”、“本年累计”、“结转下年”等日常会计账簿登记,掌握会计的连续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所必备的会计知识和技能,提高会计实训的效果。

会计专业认知实训报告范文4

  1.1调研报告对专业建设至关重要

  物流教育专家天津交通职业学院薛威教授曾强调专业调研报告对于一个专业的建设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调研应着重对多方主体进行调研,这个多方主体主要包括学校、企业、毕业生,而且要把调研真正落到实处,而不是走形式,最后得出非常珍贵的数据和结论,为建设好专业提供支持。很多高职院校每年也有类似的调研报告,有的是老师的课题所进行调研得出的数据及结论,有的是委托专业的调研公司进行调研而形成的报告,如麦可斯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报告,这一报告非常详细,针对专业建设方方面面都有统计结果及说明,但是这样的报告更多时候停留在管理层,并没有给每位专业教师查看或留存,要么即使有机会获得该报告,很多专业教师并没有认真阅读并仔细研究其中的数据及结论,为教学及专业建设所用。老师们应该深入学习调研报告,而且还应掌握专业调研的方法与技巧。

  1.2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1)可以采用“校企双带头人、校企双骨干教师、校企双向互聘”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很多学校可能目前还停留在单向的教师队伍建设中,该新模式认为不仅应把老师们培养为学校的带头人,还应使其也成为企业的带头人;不仅应把老师们培养为学校的骨干教师,还应使其成为企业的骨干教师;不仅学校聘请企业专家进学校授课,企业也可以聘请学校老师为企业培训或工作。这种新模式对于老师的培养质量要求是极高的,但这一模式正体现了技能、企业实战能力是高职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根本。(2)采用“1+N”的教学团队模式。该模式具体指:一门课程由1位专任教师主讲,其中某些课程内容聘请多位企业专家分别授课,就自己最熟悉、最擅长的部分为学生进行讲解。这是一种新型的教学团队模式,主讲教师与企业教师之间要保持密切联系,企业专家可能很懂实践,但不一定懂得教学,不一定懂怎么能让学生理解得更好。因此专任教师会给予企业专家教法、教态、重难点划分等方面的指导;而企业专家也要与专任教师交流准备给学生讲什么,怎样讲,某一知识点企业实际是如何做的,这样的双向互动既可以提高企业专家的教学水平,也可以让专任教师掌握更多企业实践经验,最终共同将一门课上好。作为教学团队一员,企业兼职教师们也可以参与年终评优,好的兼职教师会给予现金奖励。另外,这一模式可采用双薪制,即企业兼职教师为学生上课的课时,学校既给企业兼职教师课时费,同时也给主讲教师课时费,因为主讲教师对其进行了职教水平的培训,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目前这一模式已得到很好的实践应用。

  2课程建设方面

  2.1最好不要交叉授课,一位教师讲好一门课

  对于到底是让老师们不固定所上课程,什么课都能教,轮换上;还是让老师们选择自己擅长的领域固定一门或几门课程,很多学校还比较犹豫。有的学校可能采取了前者的做法,认为可以锻炼老师的专业全面性。有的学校可能采取后者的做法,认为可以减轻教师的压力,专心上好一门课也不错。这里推荐第二种做法,但绝不是给老师减少工作量和降低难度。因为能把一门课上好,是一个持续改进、积累的过程,老师们才会感觉课程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会不竭余力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搜集有关课程建设的视频、图片、案例等各种教学资料,用毕生的精力去建设好一门课程,每次上课每次都有改进,都有提升。如果交叉上课,多年都不固定,这样实际上是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的。

  2.2师生共建课程资源

  教师们必须认识到上课不仅仅是专任教师自己的事,老师们也应发动学生们利用去企业参观、实习的机会拍摄各企业的各种单证、实物、设备、流程说明等照片或视频,并提交到公共的交流平台上,大家共同学习,课程资源不断丰富。比起老师一个人的力量,发动学生一起搜集资料并学习交流能极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并能为后续教学活动提供更多更好的资源。

  2.3数字校园平台是课程建设的强大支撑

  数字校园平台是可以供老师们实施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件、作业、资源的,也可以供学生们各种信息及完成的作业,也可以实现老师与学生的交流。它不同于普通的精品课程网站,精品课程网站往往是单向的无交流的学习资源,而这种数字校园平台给了老师和学生们更多的互动及交流空间,教师还可以在网上批改作业,网上实训任务,进行各项数据统计等,能极大提高教学效果。

  3实训室建设方面

  3.1实训项目的开发

  实训项目的开发不是哪一位老师独立开发出来的,这势必受到个人思想的拘束,每一个实训项目的开发都是由多位专任教师与实训中心的老师们一起开发的,需要很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实训项目应设有单项实训、课程实训、综合实训,实训难度、所需知识层层提高,循序渐进,实训项目需体现专业性、丰富性、实用性。

  3.2实训中心的人员配置

  很多学校物流实训室或实训中心没有设立专人进行专项管理,往往是一个系仅有一两名管理员管理该系所有专业的实训室,没有针对性,对其管理停留在广泛的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的基本保障上,而且这些管理员教师往往是合同制的,待遇不高,工作积极性差。较好的做法是各专业的实训中心都应配备专门的实训中心主任、实训指导老师、内勤老师等,并且这些老师们应都有编制,职称可以走教学系列,主讲教师与实训中心这些老师职责不同,应各司其责,实训课的排课与理论课的排课分开,实训课排课由实训中心内勤老师负责,每次上实训课,主讲教师都会配1位实训教师共同授课,实训中心负责每次上课所需的设备调试、耗材、课程结束的场所及物品的归位等。传统的实训室人员配置无法让主讲教师提高上课效率,各种实训设备的养护也是非常欠缺的。

  4社团建设

  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设立社团或重视社团的建设。社团人员一般负责协助老师对实训室卫生进行打扫,对叉车充电,并对其他设备、物品等进行维护、保管。只要加入物流研习社,就有更多参加物流竞赛的机会,有更多时间在实训室与老师进行交流及操作,技能娴熟度都大大优于一般同学,在就业上非常有优势,社团成员就业对口率极高,执行力好,非常受企业认可,达到了多赢的良好局面。好的做法可以互相学习和借鉴,但一定要结合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变通和调整。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在平常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多学、多思、多讨论,也不断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使学生学得更好、企业更加满意、学校发展更好。

会计专业认知实训报告范文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全区11家乡镇卫生院防保科工作人员,包括传染病网络直报数据管理人员和传染病防制工作人员。

  12内容统一制作调查问卷表,内容包括基本情况、网报信息利用情况、网络直报需求情况等方面。

  13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表,对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传染病网络直报数据管理人员和传染病防治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现场调查。

  2结果

  21基本情况本次共调查63例,其中传染病网络直报人员11例,传染病防制人员11例,防保科其他公共卫生工作人员41例。被调查者中男31名,女32名,性别比1∶ 1.03;年龄21~60岁,平均26.7岁。

  22 网报人员基本特征

  221学历构成以本科为主占45.45%,大专占27.27%,高中、中专及以下也占27.27%。

  222职称构成以初级职称为主,其他相对较少。各职称构成分别为:无职称人员27.27%,初级54.55%,中级18.18%。

  223专业构成专业背景有公共卫生、临床、护理。其中公共卫生专业较多,占63.64%,临床专业占1818%,护理专业占18.18%。

  224岗位分析11名传染病网络直报人员被调查者中,专职占45.45 %,兼职54.55%。

  23 网报信息利用情况

  231 网报数据分析利用曾将“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中的传染病数据导出的有21人,占33.33%;对导出数据进行软件分析的有7人,占11.11%;曾使用网报数据写过疫情分析报告的有15人,占23.81%;曾使用直报数据做过疫情预警监测的仅2人,占3.17%。

  232 网报功能利用目的以查看发病/死亡数为主,占80.70%;其次为发现暴发疫情,占50.88%;了解疾病的三间分布的有31.58%;审核卡片的有28.07%;疾病趋势分析的有22.81%。

  233 网报数据利用程度分析认为一般的21人,占34.43%;认为比较充分的34人,占55.74%;认为很充分的有6人,占9.84%。

  234 网报数据利用困难认为网报数据分析和利用的最大困难在于统计技能的占41.38%,计算机技能22.41%,无时间和精力27.59%,设备问题8.62%,缺乏相应医学知识10.34%,其他8.62%。

  24 网络直报需求

  241 网络直报数据质量和分析功能认知认为目前传染病网络直报数据质量优的.8人,占13.11%;认为良的45人,占73.77%;认为中的8人,占13.11%;认为目前“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分析功能不能满足对传染病网络直报数据分析的需求有14人,占22.95%。

  242培训需求有75.81%的人过去从未参加过传染病网络直报数据分析和利用方面的培训;11名传染病网络直报人员中,参加过相关培训的有5人,占45.45%。

  243其他相关需求在对传染病网报数据分析需求方面,要求学习更多数据分析和利用方法的有50人,占81.97%;要求参加数据分析和利用的技能培训班的有42人,占68.85%;要求享有更多分析和利用直报数据的权限的有28人,占45.90%;要求了解更多信息的有38人,占62.30%。

  3讨论

  目前我区基层医疗单位传染病网络直报数据的分析和利用程度都比较低,仅23.81%的人员曾使用网报数据写过疫情分析报告,3.17%的人员利用网络直报数据进行过预测预警分析。主要原因是网络直报人员队伍结构不合理,水平参差不齐,人员统计分析能力较低,对异常疫情不敏感。甚至有部分人员无医学背景知识,缺乏统计能力等。因此,要调整现有传染病网络直报队伍,引进高学历和高职称公卫专业人才,充实网报队伍力量。

会计专业认知实训报告范文6

  一、引言

  随着市场对财务管理人才需求与要求不断变化,具有良好会计职业能力的财务管理人才越来越成为用人单位择才条件,这就迫使当前应用型高校对以理论讲授为主的《基础会计》(也称《会计基础》或《会计学(原理)》,以下统称为《基础会计》)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将良好会计职业能力培养作为教学内容的基础。良好会计职业能力是指财务管理人员遵守国家会计规范、恪守会计职业道德,能够将所掌握的会计理论和技能熟练应用于实务工作中的一项管理能力。为此,应用型高校有必要对财务管理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现状中不适应的、落后的内容进行改革,以使培养出来的财务管理人才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能力,从而满足市场需要。

  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相关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就《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相关内容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了大量富有成果的研究。在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总结起来主要围绕以财务会计相关专业开设《会计学》课程内容进行研究为主,如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内容介绍顺序上通常是先概述会计职业和岗位,对学习者的专业知识起到起点式教育从而发挥其在整个后续专业学习中的基础作用,并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接着通过让学习者了解或观看诸如专业背景相关知识(专业入门教育)与当前专业有关时事新闻来使其对专业有个整体框架认知,为后续专业课程深入学习做好铺垫。

  在国内,相关研究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是体现为从财务管理人才职业特征出发,提出应用型高校如何根据专业特征来有效实施《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从而在整个专业学习过程起引导性和开创性作用,培养具有会计职业思维与职业操守,并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邵瑞庆,20xx)。

  二是从培养目标转变方式出发,要求培养出具有“管理型”财务管理人才;从具体培养内容上如强化师资力量、完善课程体系、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等角度对以《基础会计》课程为起点的一系列教学改革(裘益政,20xx)。

  三是进入新世纪后,大部分学者和实践教学人员结合各自的教学经验,从教学方式与手段、教材建设、师资教学水平提升方面提出提升应用型高校《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效果的措施,以突出培养的财务管理人才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能力。

  三、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当前,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基础会计》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集中在教材、师资、教学内容等方面。

  (一)所用教材内容结构不合理。纵观国内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所使用的相关优秀教材,内容的编排几乎是前三分之一是会计基本准则(如会计假设、职能、方法、要素、等式、核算基础及记账规则)的相关基础理论;中间部分为以工业企业为例介绍具体经营中发生的主要经济业务如何进行相应的、简单的会计处理;余下为相应财务报告内容介绍及简单会计核算组织或程序介绍。归纳起来,最基础的内容是会计确认、计量、记录知识在实际教学中占据大部分课时,而财务报告和核算组织及信息化的内容往往在后续教学中由于课时不足未能深入的介绍和进一步操作。这就造成应用型高校《基础会计》课程内容讲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围绕会计做账等基础性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而这些内容根本无法培养出具有良好会计职业能力的财务管理应用型人才。

  (二)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薄弱。目前,应用型高校该专业师资大多是来自“学校―学校”招聘模式,具体到《基础会计》授课教师,理论水平能够胜任,但并没有过多的实务操作经验,由此导致在教学中涉及诸如记账凭证、登记账簿、财务报告编制以及会计信息化相关软件操作过于理论和理想化,致使学习者学习了该课程后从事基础性财务会计工作时往往缺乏独立操作能力,甚至不知从何下手,不但增加了用人单位的岗前专业培训成本,而且也影响了用人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理论教学占主体。

  1.教学内容以理论为主。目前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基础会计》课程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以课本理论内容泛泛而讲居多,比如通过黑板或多媒体演示教学会计分录和简单证证、证账、账账之间的勾稽关系,很少展示实务中相应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与账簿账页格式和精美的账本,更没有涉及在具体填制凭证与登记入账过程中如何填写以及需要注意哪些细节问题。

  2.实训教学内容单一。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分别构成《基础会计》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其中,实训内容通常安排在理论内容介绍之后进行,在具体实训课堂操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一方面,实训时间较短,长为一个月左右短则一周左右时间;另一方面,实训内容几乎是选择一套理想化设计好的例子编成的教材和相应凭证与账本供学习者进行手工操作,或者购买相应教学软件进行理想化操作来完成实训教学。

  3.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信息规范方面。

  (1)会计职业道德介绍笼统甚至缺失。在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整个教学中,教学和教材内容中几乎没有提到作为一个财务会计人员应当遵循哪些具体会计职业道德,甚至在后续的会计组织中涉及到相关内容亦是简单介绍。

  (2)会计信息规范介绍不够深入。对国家或者财政部颁布的相关会计信息规范法规内容在《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并没有进行重点介绍,致使学习者走上工作后不了解甚至不能熟练地、规范地进行操作。

  四、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之建议

  针对《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笔者认为,应用型高校应在该课程教学改革中实现“一中心,双轨制,三注重”特色教学模式。

  (一)“一中心”。是指以强化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会计职业技能训练为中心。为了满足市场所需的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应用型高校在财务管理专业基础课程《基础会计》教学过程中始终要围绕这“一中心”开展教学,使教学内容既要包括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又要使所学内容能够满足学习者对会计职业技能的训练学习与操作。为此,《基础会计》课程教材建设就成为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一项重要内容。

  为实现培养财务管理专业良好会计职业能力目标,应用型高校《基础会计》课程教材内容应按一定顺序合理编排包括专业导入、基本理论、会计信息化等内容。

  在专业导入内容方面,结合实际并借鉴国外成功经验通过会计职业和岗位、专业相关背景的导入来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促使其思考专业与课程相关问题。

  在基本理论上,可以采用案例导入方式,从介绍实务例子的财务报告出发,首先,引导学习者能够初步对以财务报告中报表为主的内容产生整体框架认识并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其次,教学中应逐步从实务实实在在的凭证与账簿中看到操作内容和相互勾稽关系,由此过渡到会计含义、职能、对象、要素、账户及记账方法等基本理论知识的介绍,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体现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相关内容,当完成上述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操作后,通过介绍相应会计信息化规范和财务软件具体操作使课堂教学实现“教、学、做一体化”,达到边学边做,学做同步来强化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二)“双轨制”。在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基础会计》课程实践教学部分,应当建立“双轨制”系统化实践教学体系(见下图)。该体系包括基础技能实训、岗位模拟实训、会计综合实训、专业实习及企业顶岗实习等四个环节,并且这些环节构成的整个过程既要对学习者手工处理能力进行训练,又要通过财务相关软件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对学习者进行信息化处理能力训练。

  为了实现“双轨制”系统化实践教学体系,应用型高校《基础会计》课程的授课教师在“教、学、做一体化”过程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具体可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两种方式。

  1.“走出去”方式。“走出去”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将校内教师外派到相关合作企业中进行锻炼(或挂职),通过一段时间实践操作后将考核合格的教师安排回校从事实践教学;另一方面,在学习理论知识之后将部分学习者以顶岗实习的方式安排到相应实习单位实习,通过具体实务操作强化学习者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引进来”方式。采用“学徒制”教学模式,将用人单位财务经理引入到课堂进行实践课程教学或担任课程指导,将实际业务展现在课堂上并指导学习者如何操作。有条件的应用型高校还可以通过与用人单位达成在校内设置企业财务工作室的`形式,让学习者不出校门就能够亲身观察或参加企业财务会计业务操作实习。

  (三)“三注重”。 “三注重”主要包括注重基础性、注重开放性及注重实践性。

  1.注重基础性。《基础会计》课程作为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专业基础课,不仅表现在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具有基础性,也为培养具有良好会计职业能力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发挥基础性作用。

  2.注重开放性。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要实现良好会计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教学改革就必须与市场接轨,不仅要发挥校内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更应和市场用人单位密切合作,以“双导师制”促进学习者理论学习和实务操作相结合的机制建立。

  3.注重实践性。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一方面需要理论知识来支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良好会计职业能力培养;另一方面应当发挥应用型高校和市场联动效应,实行诸如“校企合作”教学方式,通过到用人单位实际操作与“双导师制”指导,促进《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实践性运用,以实现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人才良好会计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在“一中心,双轨制,三注重”特色教学模式中,“双轨制”中的“基础技能实训”环节是“岗位模拟实训”、“会计综合实训”等一系列实践教学环节的基础,同时《基础会计》课堂理论学习服务于后续“基础技能实训”环节;“三注重”中的注重基础性、注重实践性的首要环节是会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因此,“一中心,双轨制,三注重”的人才教学模式能否顺利实施,对《基础会计》课程教学良好会计职业能力是否形成起着关键性作用。

  五、结束语

  本文针对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现状,从财务管理人才良好会计职业能力培养角度出发,通过对《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在教材、师资、教学内容等方面存在问题的深入分析,提出为满足目前用人单位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需要对《基础会计》进行教学改革,应采取“一中心,双轨制,三注重”特色教学模式。J

会计专业认知实训报告范文7

  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现存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滞后,理论与实际没有更好结合

  由各院校选定的教材可以看出,现在的高职教育教材基本上是属于本科压缩型,就是内容上比本科院校少了一些而已。财务会计课程基本上都是以对外报告会计信息为主线,主要介绍六大会计要素的基本理论、基本核算方法。课程安排上都是“会计要素+报告”,不能反映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律与会计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学生只掌握每个要素的核算,不清楚在企业经济活动的具体每个环节上涉及哪些会计处理,也对各会计岗位的职责不清楚。

  2、传统的先理论后实训的教学顺序

  目前,高职教育的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大部分都继承着传统的先理论后实训的教学顺序。按照教材安排的内容循序渐进的组织教学,然后再进行实训。理论知识与实务操作相分离。当学习完理论知识后,实务操作不可能覆盖全部的教学内容,这样,有些理论知识就得不到练习。另外,教材里的条条框框太多,理论性太强,实践内容太少,造成在学习理论时,一些同学慢慢地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到理论后的实训时,因为对前面所学理论知识的缺乏而感觉很吃力。这种落后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高职院校财务会计课程发展的瓶颈。

  3、会计实训效率有待提高

  基本所有高职院校学校都开设了实训课程,但由于实训时间较短,而财务会计课程所学的内容较多,所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只对重点的知识要点进行会计处理及讲解,而没有时间对实训中的出现错误进行及时的反馈。这样的实训,其效果也是有限的,达不到高职高专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1.4教师的特点是“从学校到学校”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师,多半是从财经院校毕业的大学生,没有经过师范院校的如何传授知识的专业学习,也没有从事过会计专业的工作。理论基础扎实,但实际操作技能较弱。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会有些“纸上谈兵”的感觉。“从学校到学校”的教师招聘模式,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

  二、改革目标及思路

  财务会计课程改革的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基本原则,培养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优秀的职业素养,熟悉国家财经法规和政策,掌握财务会计及经济管理理论,熟练会计工作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有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能胜任各类企事业单位财会工作的高素质、高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改革的思路是实现“以手动带动大脑运动”。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从“要我学”真正做到“我要学”。

  三、改革方法

  1、编写理论与实务相结合教材

  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不同,所以不应该用本科院校的“浓缩版”教材,而应开发适用于高职学生的重理论更重实务的教材。首先,不按现在的从库存现金开始,到会计报告的顺序来安排教材内容,而应按经济业务流程从企业设立之初筹集资金开始,到编制会计报告的顺序来安排,按岗位职责来介绍各部分内容。其次,增加原始凭证将财务会计内容与电算化会计知识融合在一起。

  2、教学内容

  课程教学内容上,按岗位进行相关理论学习,每个岗位都以案例作为载体,任务驱动教学。根据岗位不同,执行相应的任务。例如,岗位为出纳,任务是银行结算;收付凭证的编制与审核;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方法;银行对账单的处理,结算凭证的填写方法等。

  3、打破常规教学顺序,理论与实际完美结合

  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理论与实际操作一体化”的专业人才,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沟通和无缝式对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激情。但实际情况是,许多高职院校还在进行单一的,单纯讲授式的课堂教学,或形式上开展一体化教学,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财务会计课程教学顺序应该是:首先,在教学开始时先进行岗位认知,到企业去亲身感受一下职业气氛,然后回到学校。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每个岗位都设置小的案例让学生去思考,然后老师给出参考答案,进行相关准则的讲解。在期中左右,学习税务岗后,进行一段时间的综合实训。最后,实训后讲授财务成果和财务报告。这样的顺序好处是:开学时,学生感到新鲜,学期中刚刚感觉到有点厌倦时,就进行周实习,这样又会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不会觉得枯燥乏味。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也会发现一些问题,然后带着这些问题,进行后续学习。让学生主动去寻找答案,学习的兴趣更高。而且,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解决了实习过程中未解决的问题,做出完美的会计报告,学生也会更有成就感。

  特色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由“主角”转变为“导演+旁白”。由传统的“要你学”为主体向学生的“我要学”转变。

  特色二: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二者完美结合。

  4、财务会计与电算化会计课程合并,强调动手能力

  财务会计课程主要讲述会计岗位所涉及的主要经济业务的基本核算理论、具体核算方法和账务处理技能。电算化会计是利用会计软件进行账务处理,两门课程内容相同,侧重点不同。笔者认为,随着现在学生计算机水平的提高,学生再也不需要用一个学期来掌握一门软件了。每次课堂实训时让学生先自己分析,然后在计算机上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等内容。让学生边学边做,一些同学,也许不愿意记笔记,但是喜欢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这样就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通过填制凭证、登记账簿、进行报表编制等内容,增加了动手的内容,实现“以手动带动大脑运动”来加强记忆。

  四、招聘制度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特点是实践性,所以我们的老师就应该有丰富的动手能力。而“从学校到学校”的招聘制度不能满足我们对老师的要求,这点,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职教事业发展经验。比如德国对职业教育的师资要求是要有工作的年限规定以及必须通过师范专业培训。我们的高职院校也应该修改一下招聘标准,把是否有从业经验及年限规定作为我们标准。另外,对现有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假期到企事业单位顶岗实践或进行短期培训、挂职锻炼等方式提高实践技能。

  五、结束语

会计专业认知实训报告范文8

  国培计划,简单地说,就是国家级培训,是教育部和财政部组织的培训,它是根据《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的精神,由国家级知名大学招标后承担的培训者培训(本次培训主办方大学,领衔专家是大学教育研究所所长、大学文学院院长),它的目的是培训担负国家级、省市级培训者的培训,为日后对中西部地区教师培训前的培训。

  它的培训对象:是今后能承担“省培计划”“市培计划”以及各类语文教师培训任务的培训者。以师范大学教授、省市级语文教研员、一线骨干教师为主,其中不乏全国语文界的名师,正教授级高级教师和特级教师等。比例是4:3:3。

  它的培训目标是定位于“学习‘培训’”和“‘研修’学习”两个方面。学习‘培训’的任务目标:学习“语文教师培训项目”的设计实施、组织管理和对培训研修活动的引领、帮助促进,提高培训能力。

  “‘研修’学习的任务目标:“语文专业的研修”学习,“语文教学的研修”学习。在认识、解决语文专业、语文教学和语文教师培训典型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文教学反思和研修能力。

  树立培训研修新理念,形成培训研修新思路,明确培训研修新目标,选择培训研修新内容,掌握培训研修新方法,设计培训研修新方案。

  它的培训内容是学习先进理念、先进方法,可以借鉴的培训模式,结合本地的培训现状,探讨当前培训问题与解决策略,以利于明确培训内容、有效地设计实施和组织各类培训研修活动。它有三大主题: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理念,语文教师培训研修的目标明确与内容选择,语文教师培训研修的方案设计。

  它的培训形式是问题探讨,专题讲座,工作坊,课例研究,参观考察,学科前沿,实践活动,后续研修。

  它的学员任务:每个学员要完成一份《中小学教师培训方案》,要完成一份根据下发任务的教学设计及其修改稿。

  二.学习课程及其活动内容:

  1.上午先组织开学典礼,由教育部师范司领导以及大学有关领导参加并讲话,接着由大学教育研究所所长、大学文学院院长温儒敏教授作专题讲座,温教授作了两个报告:

  一是《全面认识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教师研修与培训》,该报告主要是对学员提要求

  二是《关于语文课改及阅读写作教学的几个问题》,该报告主要阐释课改的背景、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课改要从长计议,一步步向前;对当下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发表自己的看法,认为阅读教学要多读、细读与涵咏,要培养学生阅读兴趣、阅读面、阅读量、阅读品位;认为写作教学关键要准确表达,不追求文采,要大量阅读,适当练笔,直面高考(应试作文不能不练),但不拘泥于高考。下午分组分工,布置每个小组和每个学员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方案》和一份教学设计。

  2.上午聘请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管培俊作专题报告《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目标与举措》,管司长的报告从三个大的方面教师队伍建设的真知灼见:

  一是全国教育发展纲要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又分8小点,不赘述)

  二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状况

  三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目标举措,具体举措有七条:第一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鼓励优秀人才从教,第二创新教师管理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第三建设城乡统一的教师编制制度,改革教师资源配置方式

  四是加强改革教师教育,构建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

  五是实施教师全员培训,形成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六是创新教师补充机制,加强农村师资力量

  七是研究建立教师教育标准,形成现代教师教育制度。

  管司长的报告透露,今年国家要出台《中小学教师培训条例》,规定教师资格重新认定,继续教育学时为360学时。今年国家还要出台《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机构资质认定标准》等四个有关教师专业化方面的文件。

  邀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做了一个题为《阅读教学内容的选择问题》专题报告。

  3.上午,聆听教育学院教授、原全国中语会会长苏立康教授专题讲座《语文教师培训的目标设计与内容选择》专题讲座。苏教授从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运用学科教学知识与语文学科教学知识两个方面对语文教学的内容选择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一).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教什么不清楚,甚至出现了选修课连教的篇目都不确定的情况,教学目标的不确定性,教学重点难点的不确定性,教学程序知识的不确定性。

  2.教学过程和方法的盲目性:

  ①合作交流上纯粹的为分组讨论而讨论;

  ②对话理论上机械的师生问答;

  ③自主学习上存在学生活动教师不动的现象;

  ④探究学习上存在浅层化现象;

  ⑤学生主体上存在课堂上不给学生学习时间的现象;

  ⑥教师首席上存在严重的缺位现象;

  ⑦课堂提问上惨遭相爱表面化热闹化现象;

  ⑧多媒体运用上存在滥用化现象;

  ⑨语言积累上存在弱化现象;

  ⑩延伸拓展上存在泛化现象。

  (二).运用语文学科教学知识使课堂教学有效

  1.学科教学知识(PCK)

  学科教学知识的特点:

  ①融合性:学科教学知识涉及:课程知识,学习者知识,背景知识,教学法知识,学科内容知识等。

  ②建构性:教学工作具有情境性,教学过程具有不确定性,教学具有个性化。

  ③转化性:教师的学科知识,教学知识要通过一定的形式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知识。

  2.语文学科教学知识

  语文学科教学知识,指语文教师将语文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下运用“知识支架法”和“变式转化法”转化为学生的知识。

  语文学科知识的特点:综合性,层次性,实践性。

  学科教学知识:理解(理解就是建立联系,建立支架,变式教学)

  学科知识更新很快,教师需要通过学习跟上来,如小说教学,以前我们常常围绕小说的三要素来分析小说作品,现在是通过叙事角度,叙事方法来分析作品。

  4.下午,分组研讨教学设计和培训方案。

  5.全天分组由个人汇报教学设计和培训方案,专家和其他小组点评.

  6.上午聘请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为我们作题为《语言学视野中的语文教学》报告,王教授的报告主要有五个部分:

  ①语言研究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②语言学研究的现状及其对母语的影响

  ③从语法中心到语意中心的变化成因

  ④言语到语言的转换

  ⑤教师的学理与素质

  (一)语言研究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①基础教育的根本目标:使学生在进入社会前从间接知识获得预备的能力和素养的培养。

  ②人的能力包括:认识自然和社会的能力,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能力,认识和改造自身的能力。

  ③语言能力的培养:人的这三种的原动力是心能(思维能力)与体能(健康体魄),而心能是与语言能力密切相关的。语言的丰富和思维的敏锐直接相关。语言能力对信息贮存加工的速度和信度有直接的影响。语言对调节自身的心理、整理自己的思路,表述自己的思想感情至关重要。语言对通过别人的.表述、吸收别人的思想来丰富自己也有直接的影响作业。

  ④语言教育与语言能力的培养密切相关。

  ⑤新修改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素养的要求日趋完善。

  ⑥语文课程担负语文素养养成的重要任务。

  (二)语言学研究的现状及其对母语教学应有的关系

  ①语文课的特点和语文素养产生的途径;语文课是科学但又有评价,语文课有普遍性但又有个性,有理论但又要落实“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实践。

  ②语言学与语文教学论

  ③语感和语理;语感是一种不需要刻意组织(学习)就能自然正确运用和辨别对错的能力,而语理,是用语言学等阐述语文的理论。

  ④教材、教师和教学教材编写缺少梯度信度和理论支持(特别是小学低年级教材),教师的语文素养没有新的提升,教学从满堂灌走向满堂问。

  ⑤口语与书面语载体不一样,文体不相同,加工度也不同,口头说的不一定是口语,书面表达不一定是书面语。

  (三)从语法中心到语义中心的转变

  ①语法中心在余文乐教学中的形成(50年代,语文分成语音词汇、语法、文选教学)

  汉语是一种语法简单但语义丰富的语言。汉语语法成分简单和语序变化丰富。

  ②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是词汇与语义问题。重点是词义引申与词汇积累。了解词汇的文化内涵如:A文化与词汇的意义,B生活与词汇意义,C科学的数字观和文化的数字观,D社会与词汇意义,E言语意义的经验型

  ③实现言语到语言的转化——从语言现象中观察语言规律:

  A从语言现象找语言规律,避免把语言知识讲成语言教条;

  B在文字的语境中讲清词义

  C感悟不应当成纯经验式的“定理”

  D把握语言与体验情境

  我们应当把语文教学是一个提高境界的过程,通过与作者和他人的语言交流中提高自己的体验,而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高。

  7.下午聆听了大学中文系教授程郁缀报告,程教授是研究中国古代诗词的专家,他从中国古代诗歌的演变过程对我们进行了古代诗歌常识的普适培训。

  8.上午,分组讨论小组的培训方案,下午由大学中文系教授为我们作题为《鲁迅与中学语文教学》专题报告。钱教授的报告从

  ①如何认识鲁迅作

  ②让鲁迅作品从高处走下来,找到鲁迅作品与中学生生命的契合点

  ③鲁迅作品教学要删繁就简,有所讲有所不讲三个方面指导我们培训者,正确教好鲁迅作品。

  (一)如何正确认识鲁迅作品(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⑴鲁迅是中国民主思想的原创性高峰作家。鲁迅能触动我们心灵深处的那最软的心田。

  ⑵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大师,鲁迅作品是汉语现代文学的典范作品。

  A鲁迅的语言以口语为基础,融入外来语、古语,把现代汉语的抒情表意功能发挥到极致。

  B鲁迅语言的装饰性,色彩感鲜明。

  C鲁迅语言的音乐性极其突出,鲁迅的作品不能只是默读,而是要朗读。通过朗读进入情境,产生感悟。鲁迅有的作品可以“喊读”。

  D鲁迅语言具有镜头感。E鲁迅语言有游戏性。F鲁迅的语言极具创造性、个性化。

  ⑶鲁迅作品充满人性、童真、本真。

  (二)让鲁迅作品从高处走下来,找到鲁迅作品与中学生生命的契合点。

  ⑴找到鲁迅作品与中学生内心的契合点,让学生愿意与鲁迅作品进行精神对话。

  ⑵从学生的感受出发,尊重学生,引导学生品读文本,找到契合点。

  ⑶用语文的方式讲语文,讲鲁迅作品。文从心出,循文会心。

  (三)鲁迅作品教学要删繁就简,有所讲有所不讲

  ⑴过去我们常常以为鲁迅作品应该讲深讲透,其实对中学生而言,就鲁迅作品让学生有所了解就行了,不需要深刻了解,播下种子就行了,实事求是说,有的作品学生暂时是读不懂的。

  ⑵有的时候,鲁迅的作品只需要“引而不发”。教师讲得眉飞色舞的时候,常常学生“昏昏然”,这样的课堂是低效的,教师心中要有学生,只要给学生播下阅读的种子就行了。

  9.聆听大学教授的专题报告《语文与语文教学》,教授从四个方面谈了自己的语文教学观:

  ①语文课堂到底有多大

  ②语文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审美教学

  ③写作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④朗读对语文学习的意义。

  (一)语文课堂到底有多大。语文与其他学科不一样,语文课堂只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部分,语文教学还需要广泛的阅读,解读语文文本的力量语文文本本身并不够。阅读是一种生命的姿态,天堂是一座读书馆,读什么书比怎样读书更重要,培养学生的高雅阅读兴趣有教师和家长来担当。

  (二)语文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审美教学。当下语文教育的维度单一化,只有知识维度,学校要培养完善、完整、完美的人,“知识就是力量”不不够,“审美也是力量”。语文课就是审美课。

  (三)写作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写作不单单是作家的事,一个人能写文章是一个人的美德。

  (四)朗读对语文学习的意义。

  朗读要和语文学习紧密结合起来。中国古代认为“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水深流曲慢,贵人言语迟”,而现代社会口才对于一个人来说,极其有作用。朗读可以提升一个人的口语的品质,可以提升一个人口语的能力,汉语的音乐性、深刻性可以通过朗读体现出来。

  下午,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现代教育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王陆为我们作了《基于真实性评估的教师研修模式与实践》专题报告。教授的报告分四个方面:⑴研修面临的问题,⑵研修的基础理论,⑶研修模式,⑷我们的实践。

  (一)研修面临的问题

  教师的专业学习与培训存在许多问题,存在三大挑战,七个问题:

  三个挑战为

  ⑴发展和应用共享的知识

  ⑵可持续改变中的艰苦工作

  ⑶正在改变的学校文化。

  七个问题:

  ⑴教师的学习与教学的矛盾

  ⑵教师的合作与教师的隔绝

  ⑶教师的合作能力与教师的独立发展

  ⑷聚焦结果与聚焦活动

  ⑸为什么评估与怎样评估……

  教师专业学习与培训的目标是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师的专业能力主要指:课堂教学能力,知识转化与知识创新。

  (二)研修的基础理论:

  学习理论:⑴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⑵认知主义学习理论,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⑴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研修活动设计:课堂观察/观摩课堂案例研究课堂教学实践训练。

  ⑵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研修活动设计:同侪互助/认知学徒专业对话/案例研讨教师实践社群。

  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研修活动设计:咨询诊断项目研修远程学习圈。

  (三)研修模式

  ⑴研修模式

  ⑵研修的操作策略:

  ①教师的知识:学科取向的内容知识,实践取向的默会知识。

  ②日常教学如何创造与反思。

  ⑶研修的操作程序:A教师作为观察者B教师作为反思者C教师作为交流者D教师作为研究者E教师再研究。目的是解决隐性知识学习的难题。

  (四)我们的实践

【会计专业认知实训报告】相关文章:

工程认知实训报告01-11

建筑实训认知实习报告11-30

电气认知设备实训报告(通用5篇)02-02

专业基础认知实训报告(通用5篇)02-02

会计认知实训报告12-22

专业基础认知实训报告范文(精选6篇)02-10

实训认知的心得体会09-26

金工实训实训报告07-24

建筑工程认知实训报告范文(通用5篇)12-01

实训的报告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