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初中数学研究报告

时间:2022-10-07 00:58:29 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中数学研究报告

  初中数学研究篇一:初中数学课题研究报告

  一、课题概念界定

初中数学研究报告

  二、预设的研究目标和任务

  三、研究内容设计

  四、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

  五、研究思路

  六、作业设计的基本要求

  七、作业设计的内容和形式

  一、课题概念界定

  1.薄弱初中:指某一特定区域内,生源质量相对较差、教学质量相对偏低、社会信誉不高的初级中学。

  2.数学作业设计:数学作业是指课前、课堂、课后的数学作业。作业设计包括教师设计作业和学生自主设计作业。

  二、预设的研究目标和任务

  通过研究探索不同类型的多元化作业的设计方式、方法,让学生通过多元化的作业,感受自己的价值,乐于作业,提高对数学的综合应用能力。

  1.本校数学学情的研究

  调查全校学生作业情况,如:您喜欢哪门学科的作业?您喜欢什么类型的数学作业形式?您希望数学作业侧重于哪一个方面?您觉得现在的数学作业量怎样?等等。调查数学任课教师作业设计现状,侧重于发现存在的不良作业设计及纠正的对策。

  2.本校数学作业设计情况的调查分析研究。

  从作业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入手,有针对性开展数学习题设计情况调查与分析。

  3.数学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

  在实践中将数学的教学专题——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进行系列分类研究,形成各具特色、行之有效的练习设计。

  三、研究内容设计

  1.学生分层研究,如何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将学生分层。

  2.课内练习分层,包括“数与代数”练习的作业分层、“空间与图形”练习的作业分层、“统计与概率”练习的作业分层、“实践与综合应用”练习的作业分层等。

  3.课外个性化作业分层,设计不同类别的课外作业,让学生开展个性化的课外拓展。

  四、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

  本课题遵循“设想——尝试——反思——提升”的研究思路,力图在尝试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

  1.文献资料法:广泛搜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并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先进理念,提升理念,以前沿的理论指导实践。

  2.行动研究法:邀请教研组全体教师一起制定方案,市教研室专家定期指导及时调整数学作业设计的行动方案。

  3.调查研究法。通过教学中教师作业设计的现状调查分析,构建适合我校数学教学的作业设计策略。

  4.经验总结法:总结经验教训,在理论上构建数学作业多元化的基本体系和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数学作业设计方式。

  五、研究思路

  1.在前期准备阶段,拟定调查问卷,统计、整理、分析问卷调查结果,确定研究思路和具体方法。

  2.根据确定的研究思路和具体方法开展研究。

  3.对研究过程和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总结调整,根据调整后的方案开展研究。

  4.进行总结形成最终成果。

  六、作业设计的基本要求

  1.科学性:作业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符合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的规律,题目的编制甚至排列都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题目的内涵及其表述要做到科学、准确。

  2.层次性: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在设计作业时,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课程学习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和成功的机会,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有层次性的作业,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学生的做作业的积极性。

  3.生活性: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新课标教材中己有很多体现,教师应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接触社会,使他们看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要尽可能了解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概率与统计”等很多内容,都要让学生亲自感受体验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才能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4.创作性:数学创作可以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增强和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数学创作形式多样,可以是数学习题设计、数学小论文、数学小故事、数学乐园等不同形式,让学生把平时观察到的身边的数学知识,学习中发现的数学规律,解题中新方法、某些运算法则,公式的.新的推导方法,对某个知识点产生的疑问,对某种数学思想方法的总结等及时记录分析,还可让学生记录对本章、对本节的收获等。

  5.多样性:单纯的“计算”、“应用”这类作业是一种机械劳动,长时间的练习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作业设计应遵循多样性原则,既要有书面的,也要有口头的;既要有用脑思考的,又有观察和动手操作的;既要有数学活动,又要将与其他学科联系融合在一起的;既可以有独立完成的,也可以由小组合作完成的;既可以是老师提问,也可以学生写“疑问”,把自己的疑问通过作业传递给老师。

  七、作业设计的内容和形式

  初中学生每天作业量不得超过1.5小时,数学作业原则上不超过30分钟;书面作业内容和范围,除了传统的书写类型外,还应包括以下类型:

  1.体验型:数学学习不能完全依赖课堂,还可以将学习范围延伸到学生力所能及的社会生活和各项活动之中。体验型作业就是让学生到超市、商店等公共场所进行社会调查,用研究的眼光来分析调查所得的资料,再运用多种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在学习一次函数后,围绕“一次函数的实际运用”,要求学生调查生活中可用一次函数描述的具体事例,写调查报告。作业不要求规范,重在感受和体验,感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2.自学型:新授课前,要求学生针对所学单元的数学内容,设计自学提纲,自学课本,记下感兴趣或有疑问的问题,有时让学生自学课本后自己尝试做课后习题,有时让他们自学后提出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可以是自己不懂求助的,也可以是考问同学或老师的。这样带着问题上课有助于学生尽快掌握新知识。

  3.情景型:情景能增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使一些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趣味化、生活化。通过情景,可以使学生把书本上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因此数学作业的设计要通过教师创设生活情景,学生创编生活情景,让每位学生感悟数学来自生活,而数学又服务于生活。情景的设计,要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

  初中数学研究篇二:初中数学研究文献综述报告

  新课标下的中学数学教学研究及其实践理论

  我仔细的阅读了五篇与中学数学新课标及实践理论的文献。然后,通过对这五篇现有研究资料的综合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国情,从理论上分析形成我国初中数学基本技能训练的观念和种种现象的深层原因。研究显示,我国初中学生的数学基本技能训练深受我国悠久文化传统、已有的教学理论、现代社会变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总体而言,我国初中学生的数学基本技能训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尤其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于教育的要求。从数据上得出我国初中学生的数学基本技能训练实际情况与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差距,指出我国初中学生的数学基本技能训练并未很好地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和良好数学态度的形成。针对我国数学基本技能的现实情况,通过案例分析,探讨我国初中学生的数学基本技能训练教学的改进,具体讨论新课程标准下数学基本技能训练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提出一些切合我国数学教学实际的建议:

  数学课程改革倡导的新观念深刻地影响、引导着数学教学实践的改变:教师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如何在数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锻炼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是新课程标准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

  首先,转变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确立研究性学习在初中数学中的地位。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体现教师满堂课的问、讲、分析,教师期望通过个体多讲、多问、多分析,让学生迅速形成解题的经验,这样的话,教师只能通过灌输,把学生带人枯燥乏味的题海战术中去。这种教学方法过于强调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过程,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扼杀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其次,新课程改革倡导的理念体现了通过学生的亲身的实践,新课标高中数学课程力求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生活(转载于:wWw.:初中数学研究)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比如,在讲解圆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时,我讲解的方式就是将早些准备好的道具(两个圆),让学生自己‘看操作”总结位置关系的分类。这样很清楚明白的就是知道,圆与圆有五种关系,可以从几何和代数的角度(即半径与圆心距之间、解的个数)。最后,实践也是很重要的,通过学生自己动脑动手操作过的经验更为丰富。而在《全口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实践与综合应用”内容领域将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

  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内容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教学时应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提出课题,积极地思考所面临的课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够解决一些问题。其具体目标为1.经历“问题情境一建立模型一求解一解释与应用的基本过程;2.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初步形成对数学整体性的认识;3.获得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发展思维能力,加深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4.通过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增进应用数学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3]卢万兵.国内外数学课题学习研究综述「J}.数学教学研究,2007(8):3-5.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数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49-50.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曾小平,吕传汉,汪秉彝.初中生“提出数学问题”的现状与对策「J}.数学教育学报,2006,15(3):51一53.

  [6]章水云,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探究.《中学数学研究》.2006.8

  初中数学研究篇三:初中数学课题研究选题参考方向

  一、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研究

  1、什么是学生的学习起点,在数学教学中学习起点有哪些不同的类型?

  2、如何寻找与有效运用学生的学习起点?

  3、对数学概念掌握、计算技能或问题解决能力较弱的学习困难学生的个案研究。

  4、如何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5、关于“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

  6、关于学习困难的系统研究

  7、初中数学课前基础调查的作业设计研究

  二、教学资源研究

  1、什么是数学课堂中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有哪些不同类型?

  2、如何利用课堂教学中的错误资源?

  3、如何合理运用教材,如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题?

  4、如何对有困惑的教材进行创造性的重组并提出新的见解?

  5、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内容的相关知识背景研究

  6、应用题与问题解决的关系研究

  7、各年级可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梳理与分析

  8、计算教学如何体现数学化思想?

  9、如何发挥学具的作用?

  10、关于人教版"阅读与思考"内容的解读

  11、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研究

  三、教学设计研究

  1、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一般策略与关键因素

  2、关于"算""用"结合教学策略的研究

  3、问题解决教学的一般策略与关键因素

  4、练习课的设计策略

  5、练习题的开发与运用

  6、关于应用题教学中数量关系教学的研究

  7、关于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有效性的研究

  8、关于数学欣赏课的研究

  9、关于新课程背景下计算教学的研究

  四、教学过程研究

  1、如何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与价值?

  2、如何选择有效的教学方式?

  3、如何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

  4、如何提高课堂反馈的实效性?

  5、关于课堂上学生独立作业时间的研究

  6、如何提高数学教师的'课堂导入技能?

  7、投入和提高数学教师的课堂讲解技能?

  8、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预设与课堂调控的研究

  9、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如何处理好策略多样化与基本方法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评价研究

  1、初中数学命题改革的趋势与策略研究

  2、初中数学"解决问题"评价内容与方式的研究

  3、学生视角中的"好"数学教师标准的调查与研究

  4、学生视角中的"好"数学课标准的调查与研究

  六、其它问题或课题

  1、数学教师所需要哪些更高层次的知识?

  2、初中数学中若干数学背景知识的梳理

  3、提高数学教师解题能力的研究

  4、数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研究

  5、数学教师校本教研中的一些不足与对策研究

  6、数学教师校本教研的形式研究

  7、如何让数学教师工作既"确保目标实现,又减轻工作负担"?

  8、数学教师数学观的调查与分析

  9、如何在校本教研中增强教师的本体性知识?

  10、课堂教学常规研究

  11、如何提高新手教师研读教材的能力?

【初中数学研究报告】相关文章:

高中数学课题研究报告03-18

初中物理课题中期研究报告03-29

初中物理课题中期研究报告02-24

初中数学:数学解题方法10-26

初中物理课题中期研究报告4篇02-25

数学初中教案11-18

成语研究报告03-03

教案研究报告02-25

包装研究报告03-17

研究报告范文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