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调查问卷报告

时间:2022-10-07 13:57:31 报告 我要投稿

调查问卷报告模板

  做好调查问卷以后就需要写出问卷调查报告了,那么调查问卷报告怎么写呢,具体应该写哪些方面的内容,下面一起去看看吧!

调查问卷报告模板

  本次问卷调查设计选择题23题,自主性回答1题,采用无记名问卷方法。参与调查人数289人,收回问卷289份,有效问卷289份。问卷调查的内容和分析报告如下:

  一、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内容包括学习兴趣和目的、阅读、写作、课堂教学行为与心态四个方面,重点调查的是阅读情况、写作情况两个方面。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对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和目的的调查与分析

  1.语文学习的兴趣。回答“一般”“偶尔”“没有”的213人,占73.7%,这表明绝大多数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不高,学习起语文来将不够主动。反映在问卷“你会主动(不是迫于家长或老师要求)找书看吗”上,虽然58%的学生选择了“总是,常常”,却另有约42%的学生选择了“一般,偶尔,没有”,说明相当一部分学生的阅读是基于教师或家长的强制要求而阅读的,因而阅读的主动性比较差,缺乏阅读的兴趣,这也直接影响了他们的阅读成效。

  2.语文学习的目的。从学生的选择看,至少占50.2%的学生选择的是为了“使自己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具备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培养自己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拓展知识面”,说明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比较端正,也比较明确。但也有约54%的学生选择“提升语文考试能力”,这表明学生一方面想摆脱功利学习的泥淖,另一方面却又不得不为功利而学习——这样的心态很正常,也符合当下普通人的一般想法,毕竟,高考是他们要过得最近的一道关,也是最重要的挑战之一,毕竟考上(好)大学才是硬道理。

  (二)对学生阅读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1. 阅读方式和种类。调查结论比较令人满意。其阅读的方式仍然以纸质阅读为主,选择“总是”“经常”的为136人,占47.1%,但也有64人占22.1%的学生选择“偶尔”“没有”,说明占五分之一强的学生更倾向于电子阅读。而在种类的选择上,所列的十一种类型的课外书籍,学生们均有涉猎,这有利于开阔他们的视野,提升思辨能力,积累写作素材。当然,令人欣喜的是有高达73%的学生喜欢阅读小说和散文,这类书籍有着较高的人文性、艺术性,无疑有益于学生感悟生活,感受真情,提升智慧,培养良好的“三观”。

  2.朗读习惯与速读能力。调查显示,23.5%的学生在朗读上有良好的习惯,这是可喜的一面,但选择“偶尔”“没有”的学生也有53人,占18.3%,如果加上选择“一般”的学生,则高达76.5%,这表明大多数学生并没有朗读的习惯,尤其是大声、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而速度能力上,超过600字/分钟的学生为71人,占24.6%,说明约占四分之一的学生的速读能力比较强,但选择600字/分钟以内的为115人,约占40%,这种阅读速度和能力离高中生最低要求的速读600字/分钟还有一定的距离,在信息时代这样的阅读速度是会被时代直接淘汰的。

  3.阅读量。上述的速读能力等要素,反映在课外阅读量上,表现为“过去一年阅读课外书籍(含网络作品)”低于10本的学生有200人,占72%,能够阅读10本以上的有77人,占28%,说明绝大部分学生课外阅读量每月还不足一本,三年下来,虽然能达到《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的要求”,也基本符合2016年“国民阅读调查报告”中提到的“0—17周岁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8.34本”结论,但是比起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犹太人的64本来,还真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啊!

  4.课外阅读时间。以周为计算单位,每周花在课外阅读上的时间“在1小时以下”的有25人,约占9% ,“1.5小时-2.5小时左右”的有212人,占76% ,“3小时以上”的有41人,约占15% ,也就是说,平均每天阅读时间低于20分钟的同学占抽样人数的85%左右,只有约15%的学生能够达到平均每天阅读20分钟的目标。由此可见,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短斤缺两。

  5.读书笔记的习惯。调查统计显示,关于“阅读的同时是否有习惯做读书笔记”,256名学生选择了“一般”“偶尔”“没有”,约占91.8%,仅有23名学生选择“总是”“经常”,约占8.2%。而与“读书笔记”性关联的“有没有对阅读的作品(文本)进行书面欣赏和评价”的回答,88%的学生选择了“一般”“偶尔”“没有”,12%的学生选择了“总是”“经常”。因而在关于“你能通过阅读将掌握的知识运用到写作中,以读促写吗”的回答上,近80%的学生选择了“一般”“偶”“没有”,这个结论表明学生的阅读大多属于浅阅读,缺乏鉴赏思考,缺乏读书后的总结,这样的阅读状态容易导致他们看过即忘,事倍功半,更不用说做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以读促写”了。

  (二)对学生写作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1.写作字数。调查发现,在写作字数方面,有约32%的学生在初中时代写作最长篇幅的文章字数不足800字;在写作总量方面,同样有32%的学生一学期写不到6000字的字数。由此可见,相当一部分学生初中时期作文训练量少,写作兴趣不高;也表明教学基本停留在考什么练什么上,与社会上流传的“初中老师教学作文往往是让学生背诵若干篇优秀范文,然后要求学生按范文作文”相吻合。这样的老师教出来的学生一般不太善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2.自评自改与互评互改的习惯。在“你是否有自评、自改、自赏作文的习惯”的问题上,89%的学生选择了“一般”“偶尔”“没有”;而在“你是否有互评、互改、分享自己的作文的习惯”的问题上,这一比例高达91%。这两个数据表明绝大多数学生习惯于被动地等待教师的批改,而不善于主动自纠,缺乏思考,更缺乏互相交流和共享的意识和习惯。

  3.写作的心态。对于写作的惧怕,已经成为学生们不喜欢语文的第一大理由(另一大理由是古诗文,占比39.4%),在样本数据中,因为要写作文而不喜欢语文的比例高达44%,这一方面体现了学生们的信心不足,作文水平和能力确实比较薄弱;另一方面也暴露了作文教学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作文程式化(为了考试而作文),而且写作训练量不足。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在写作教学中坚持以鼓励和引导为主,创设让学生能够自由自主表达的写作氛围,激发学生作文的信心和热情,让他们看到自己作文的成就和进步,增强他们作文的成就感。

  (三)对学生课堂学习心态和行为的调查分析

  1.课堂学习心态。由问卷结果可知,96%的学生对于语文学习具有较大的学习兴趣。然而对于是否敢在课堂上提出自己未知或探究性的问题,87%的学生选择了“一般”“偶尔”“没有”这三个消极的选项,学生们自信心不足,羞于表达,难怪有80%的学生以及87%的学生对于自己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不满,并期待有所提高,这也启示我们老师应该善于营造活泼积极的课堂氛围,鼓励发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迪学生的思维。

  2.课堂学习行为。在选择阅读教学方式的行为上,学生们更喜欢“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引导,师生交流”“教师精讲,学生自学”等教学方式,尤其是前两者最少都有135位学生,占46.7%,但同时仍然有36.3%的学生选择“教师讲解,学生倾听”的教学方式,这一矛盾的心态,一方面反映了初中语文教学可能还是以教师讲解为主要教学方式方法,另一方面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欠缺,过于依赖教师的讲解。

  三、教学建议

  (一)让学生获得并不断获得满满的成就感

  让学生感受到阅读和写作的趣、味和效用,是本课题研究要达成的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因此,在课堂教学方式上,不仅要求让课堂成为学生的演讲场、表现场、展示场、学习场,而且,应当经常组织丰富多彩的读书、写作活动,展示学生的读写成果等;在对学生的认知上,必须将学生看成是一个正在成长中的人,高中阶段是学生从孩子的角色逐渐到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成人(男子、女子)角色转变的过程,因此更提倡宽容学生,宽容学生的不足和缺陷,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正因为不懂、不知道,才需要学习、实践的道理;在教学行为上,要善于发现、挖掘和展示学生阅读和作品中出现的亮点,使学生及时、充分感知到学习的满满成就,并通过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兴趣和主动性。教学上,提倡“一课一得”,一节课能够解决一个问题可以说是很有成效的了——40分钟的课堂很短,课时也有限,因此,思考“讲什么”(重点思考学生的困惑点、疑难点、未知点,文本或单元的重点、难点)就显得比“怎样讲”(教学方法方式)更重要了。

  (二)亟需指导学生培养如下五种语文学习习惯

  1.朗读、速读的习惯。要求朗读能做到大声、有节奏、有感情,通过大声朗读,感知、感悟文本尤其是诗歌和散文表达的情感和美;速读更是现代社会人们必备的阅读必杀技,必须千方百计地提升阅读的速度,才能比别人更早、更快、更多、更全面获取有用的信息。这里特别强调必须让学生学会如何阅读一本书,尤其是检视阅读和分析阅读的方法和步骤必须让学生做到了然于胸,努力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质量。

  2.读书笔记的习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教师必须努力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根据本实验的要求,读书笔记必须是五个方面的——记忆积累、理解分析、探究、鉴赏评价、应用。开学初,教师需要下达读书笔记的要求,指导学生掌握具体的做法,开初几周,教师应当加强检查,并通过提供学生读书笔记的范例,摘录评讲、交流感想等方式,提高学生做笔记的能力,同时让学生逐渐感受到做读书笔记的好处,让学生能够主动去做读书笔记。

  3.勇于提问,敢于发言的习惯。要让学生“敢问”“敢言”,首先课堂教学必须着力营造平等、民主氛围。而教师与学生建立平等的伙伴性的师生关系是关键,所谓教学相长,其前提条件就是这个;此外,要使问题“无错化”,使学生提问和发言“自由化”,即使不着边际的问题也应鼓励、引导,从而使学生得以矫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给他们创设安全的学习环境;课堂教学提倡师生都说真话、实话,努力营造开放、自由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自由、自主地展示他们的智慧和才华。

  4.主动、自主学习的习惯。要达到自由、自主地感受语文之趣、之美、之用,就必须主动、自主去感知、感悟和探究。“生本教育”的创导者和践行者郭思乐教授认为,教学应“尽可能少干预,即教少学多。即通过减少规定性(当然坚持必要的规定性)和增大选择性来给学生以独立有效思维的时间”,教学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等的设计,必须围绕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一句话,就是要把学生当作教学活动的主体,努力培养学生的主动和自主学习习惯。

  5. 自评、互评作文的习惯。这个习惯强调分享和互助。北大中文系教授温儒敏先生曾说,教师要“互相取暖,互相借鉴”,才能更快提升教学能力,其实学生的写作水平要提高,更需要有同龄人的互相“取暖”和“借鉴”。我向来认为,互助的前提是合作,合作的结果是分享。分享和互助,首先强调学生要爱惜自己的作文,不可轻易、随意丢弃。要求学生树立两种意识:要像爱护你的孩子一样爱你写出来的文章;把你写的文章看成是自己创造的伟大作品。其次,对同学作品要带着一种欣赏(多肯定、多发现作品亮点)的心态而不是判官的角色去阅读、去评改。

  (三)确保课内自主阅读和课外阅读时间

  在学生越来越重的学业负担下,要学生自主进行课外阅读实属一厢情愿,因此,必须保证一定量的课内自主阅读代替无任何保证的课外阅读,语文老师可以根据学校和年级的要求和安排,充分利用午读、自习课等“法定”时间每天安排学生20分钟及以上的阅读时间让学生阅读“一本书”。当然,前提条件是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如何阅读一本书的知识和能力,使阅读一本书成为学生的阅读乃至生活的习惯。

  (四)着力建构读书小组

  要让学生相互促进,达到共同提高的目标,在阅读教学上,必须着力组织学生建构读书小组。在高中语文学习中,读书小组的作用更应该体现在研究性学习中,每一次专题读写活动,有一个常规任务是必须完成的——研究报告和论文。前者我们鼓励学生合作完成(后者则鼓励单独完成),这样就要有各自不同的分工和任务,读书小组中可以有各种角色,如主管(负责统筹、组织、协调、执行工作)、策划(负责制订研究计划)、机要(负责文稿提纲和内容)、资源(负责资源收集、整理)、推介(负责宣传设计、推介)等。强调每个角色必须通力协作,互相支持,使团队利益和影响力最大化(而不是突出个人贡献)。

  (五)重视对学生的网络阅读的引导

  根据调查数据,对纸质书的阅读选择“一般”及“偶尔”“没有”的竟然高达143人,占49.5%!这个数字一方面为我们课题顺利开展打下了群众基础(因为网络阅读是时代发展和时代需要的产物,新一代学生已经开始重视利用网络进行阅读了),另一方面,却也给我们这样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健康文明上网、健康阅读?这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真正让网络阅读为我所用。

  同时,因为我们的课题前提之一就是“以自媒体为媒介”,所以,要尽力争取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允许学生进行网上阅读,以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空间,从而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

  (六)树立作文评改“三要”“三转变”“一突出”的理念

  “三要”即要重旁批;要及时;要强调鼓励性。评改学生作品,无论你工作再忙、再多,都不要只打一个分数或只写一个字“阅”,那样的做法是学生最反感的。

  “三转变”即变教师单一苦评为学生自评、互评(要有计划地培养他们的自评、互评意识和能力);变统一评改为分层面评改结合;变一次评改为多次评改。

  “一突出”,即在作文评改和讲评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感悟作品体现出的美——对书写就要严格要求,做不到行云流水,也得工整清楚;注意文章的结构层次,讲求思维清晰美;用心呵护文字,力求文采,追求语言美;发自己真实的思考与情感而不矫揉造作,追求文章的内在美;时不时拿出自己的“作品”,努力推敲,力求弥补缺失,追求推敲美。……

  最后强调一点:语文教师必须做阅读和写作的先行者、实验者,当我们走在学生前面时,我们才有引领学生的资本和资格。

【调查问卷报告】相关文章:

调查问卷报告04-17

问卷的调查报告03-27

调查问卷分析报告08-03

调查问卷分析报告10-18

调查问卷分析报告02-04

问卷分析调查报告03-28

问卷调查报告10-02

问卷调查分析报告01-31

问卷调查实践报告01-14

调查问卷分析报告模板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