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异地生态移民生产生活情况的调研报告

时间:2023-03-22 00:30:36 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异地生态移民生产生活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

  __县异地生态移民工程是自治区首批跨盟市异地生态移民扶贫开发试点工程,工程建设于1998年,20__年完工,期间经历了首批移民和二次调整移民。其中首批移民建立了淘井和沟心庙两个移民区,由于淘井移民区耕地属新开垦土地,土壤盐碱化严重,加之地下水砷含量严重超标,人畜饮水困难,移民无法生存,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进行二次调整安置,于20__年至20__年又相继建立了扎格乌素、阿茨、哈业乌素、木雷滩、防沙林场五个移民区,共从乌盟察右中旗、察右后旗和兴和县移民1068户4091人,设3个行政村2个直属作业区共13个村民小组。

异地生态移民生产生活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

  移民工程总投资7279万元,按照人均5亩地,户均29㎡住房标准,共开发土地32403亩,建设住房、学校等房屋56773平方米,并按照“房、田、林、水、电、路”六配套要求,配套机电井116眼,修筑桥、涵、口闸水利设施698座,开挖输水渠道256.78公里,造林210.52万株,修筑村庄道路和农田路270.94公里,架设高低压线路115.78公里。

  一、生产生活现状

  由于移民搬迁入住时一穷二白,可以说是搬铺盖进门,没有生产工具,没有籽种化肥,没有生产周转金,不会种植水浇地,“等、靠、要”和“靠天吃饭”的习惯很普遍。为了确保移民稳定,解决移民生产生活实际困难,十多年来,上级扶贫部门及地方财政从籽种、化肥、米、面、煤、水费、电费等生产和生活必须品及种养殖技术培训方面给予了大力扶持。目前,7个移民区共耕种土地16240亩,其中玉米6590亩,籽瓜3280亩,葵花5390亩,其它作物980亩。养殖大畜210头,猪617口,羊4472只。移民生产生活基本上可以自给自足,解决了温饱问题。但由于受自然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及居住环境等条件限制,____年移民人均纯收入2566元,生产生活水平与当地农牧区有很大差距。现常住人口807户2686人,三分之一的人口靠外出打工维持生活,移民区仍是我县区域性贫困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二、贫困原因

  一是农田水利设施配套落后。移民区开发时规划设计标准低,水利设施配套标准低,绝大部分耕地依靠井灌。近10年来的运行,水利设施及机井地埋管线损毁严重,已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特别是因耕地分散的原因,农、林、牧、水、农业综合开发等涉农项目都未安排移民区,农田水利设施急需改善。

  二是人居环境条件较差。移民工程投资力度小,安置标准低,每户29㎡的住房,人均7㎡,基本上是父母、子女两代住一间房。经过近10年的发展,目前一家三代、四代居住在1间房的户约占30%左右。

  三是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目前所用的通村公路仍是移民区开发时的简易公路,上学、就医、农机、供电、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至今难以解决,移民自筹解决又比较困难,直接影响移民的定居和生产生活的发展,致使移民与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

  四是生态环境恶劣,土地贫瘠,种植效益低。移民区地处乌兰布和沙漠腹地,土地沙化、荒漠化严重,土壤养分含量低、含水功能差,虽然经过10年的种植熟化,但能够耕种的农作物品种仍很少,主要原因是环境恶劣导致,特别是四、五月份农作物种植季节风大沙多,土壤墒情差,农作物种苗根系外露,常被风沙掩埋或连根拔起,因此移民区农作物种植基本上以玉米、籽瓜、油葵为主,种植效益极低。

  五是人口与土地资源矛盾突出。一方面由于多年干旱缺水、风沙掩埋,移民区耕种面积由当初开发时的3.24万亩下降到1.6万亩,耕地面积减少了一半。另一方面经10年来婚嫁、生育,移民区人口持续增长,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人口与土地资源矛盾日益突出,土地又贫瘠,产出效益低,导致部分移民无法生存,举家外出打工,常住人口下降为807户2686人。

  六是水资源严重透支,移民生产、生活与水资源矛盾突出。移民区地处乌兰布和沙漠腹地,引黄灌溉投资大,当初开发设计以井灌为主,至今生产生活用水基本上依靠机井。多年来只抽不补,地下水位下降十分严重,造成湖泊干枯,部分机井不上水,地下水到了枯竭的边缘,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生态恶化。

  七是种植结构单一,增收渠道较窄。移民区群众文化素质低,吸收新技术的能力差,农业科技水平低,经营管理粗放,信息、交通滞后,种植结构受土地条件的限制,玉米、籽瓜、葵花等常规农作物种植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94%,种植效益低下。养殖业基础设施落后,总量小,人均只有2.6个羊单位,基本上以生产用畜和自食为主,养殖业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非常小,经济增长非常缓慢,增收渠道窄。

  三、急需扶持解决的问题

  一是住房问题。七个移民区居住危房的30户,一户两代居住29㎡住房的280户,三代居住的245户。共需改造住房550户,需改造面积35750㎡。

  二是道路整修问题。移民区村庄道路、田间路基本上是土路,由于没有养护资金,多年失修,目前大多坑洼不平,尘土飞扬,阴雨天气导致交通中断时有发生。急需整修哈业乌素嘎查和木雷滩移民区道路35公里。

  三是机电井更新和维修问题。移民区土地开发时共配套机电井116眼,目前需更新60眼,维修50眼。

  四是人畜饮水问题。需解决哈业乌素、勾心庙、淘井三个移民区共617户2429人的人畜饮水问题。

  五是农田水利设施配套问题。打机电井8眼,安装主管7246米,支管31884米,毛管335万米,配套滴管设施4000亩。各类渠道防渗改造30.5公里,配套渠道建筑物453座;改良土壤27000亩,修建农田道路238公里,营造防护林48000株,新建以节水增效为主的高标准农田27000亩。移民区渠道清淤73公里;

  六是淘井移民区电力线路老化问题。需更新电力线路30公里。

  七是养殖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建设60㎡养殖圈舍500户;户均购入基础母羊10只。

  四、建议

  一是提高认识。乌兰布和沙区是市委、政府确定的全市贫困区之一。这个地区的贫困农牧民能否脱贫致富,事关全市扶贫开发工作的大局。市直相关部门、蹬口县委和政府要站在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以“总干”精神为指导,高举扶贫开发是农村牧区“头号民生工程”的大旗,在政策、资金、技术和服务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追加工作措施,破解发展难题,力争在较短时间内改善这个地区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实现贫困农牧民的脱贫致富。

  二是加强领导。建立市、县和苏木三级的专门组织机构,实行专项推进。制定专项推进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形成各级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部门配合抓的领导体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建立健全“自治区支持、市里协调、县里操作、苏木实施”的工作机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为这一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强大的组织保证。

  三是科学规划。在充分尊重移民村贫困农牧民意愿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在规划指导下,编制连片扶贫开发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科学的实施方案。目前,《内蒙古巴彦淖尔市__县沙金套海苏木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编制完成,并上报自治区财政厅和扶贫办,等待批复立项。立项后,市、县两级政府要组织相关部门积极落实项目建设内容,分类施策,分步实施,集中建设。

  四是整体推进。以扶贫开发项目为龙头,按照“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的要求,坚持“统一规划、集中使用、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计其功”的原则,“各炒一盘菜,凑成一桌席”。各部门在项目的策划、安排上要打破常规、突破禁区,向这个地区倾斜,并按项目要求组织实施。当前重点要将生态治理、农田水利改造和引黄工程、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人畜饮水、危房改造、文教卫生、农村电网升级改造以及连片开发、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等项目进行集中捆绑,发挥整体效应。

  五是狠抓落实。第一,落实领导和部门责任;第二,落实专项推进工作措施;第三,落实项目和资金及其管理措施;第四,落实检查监督机制;第五,落实考评奖罚办法。

【异地生态移民生产生活情况的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留守儿童生活情况调研报告10-07

对外来工生活情况的调研报告10-05

农村守妇女生活情况的调研报告10-09

社区低碳生活情况调研报告模板10-08

异地融资情况调研报告11-25

生态环境调研报告10-18

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03-30

中学生低碳生活情况调研报告10-05

蛋鸡生产标准规模生态化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10-08

蛋鸡生产标准规模生态化情况调研报告范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