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项目管理在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中的与实践
项目管理在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中的与实践,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项目管理在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中的与实践相关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项目管理在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中的与实践【1】
摘要: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建立和健全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项目管理应用于高校教学质量管理,通过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努力推动教学质量提高。
关键词:项目管理;教学质量监控;课堂教学质量
教学是高校的核心工作,教学质量始终是高等学校发展的生命线。
2000年扩招后,高校在校生人数已呈几何级数增加,而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管理体制机制还在不断地适应。
如何加强高校教学质量监控,制止教学质量滑坡?本文是在多年实践基础上,作为探索,将项目管理应用于高校教学质量监控。
一、项目管理在我校教学质量监控中的探索
项目管理是工程质量监控中一个术语,整个项目管理实施过程具备计划手段、调整手段、管理策略和组织模式四个因素。
项目管理应用于高校教学质量监控,范围是在教学的各个环节的管理。
首先要科学地构建质量监控系统,用质量监控策略对教学的过程各环节进行组织,保证其正常运转。
同每个管理系统一样,高校教学质量的项目管理也具备计划手段、调整手段、管理策略和组织模式等四个因素。
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系统是高校中对教学过程全方位的制约与管理,包括专业设置的优化与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与完善、课堂教学质量的监控与管理等方面。
1.专业设置的优化与管理。
从项目管理来说,专业设置首先要进行社会调研、专业调研,根据社会需求进行专业申报,校内外专家论证和认定后进行师资队伍建设和专业建设,运转过程中不断进行专业调整几个重要部分。
这部分工作由校院两级学术委员会管理和运转,教务处监控实施。
2.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与完善。
在专业设置的基础上,根据专业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按照重基础、宽专业的指导思想不断修订专业培养方案,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调整。
这部分工作由校院两级学术委员会管理和运转,教务处和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监控实施。
3.课堂教学质量的监控与管理。
根据项目管理理念,课堂教学管理由课程性质管理、教学资源管理、教学内容管理和课后反馈几部分组成。
首先要明确课程的要求和作用,对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同时对教学各个环节进行分配和优化,课后收集学生意见和倡议,反馈给学院和授课教师,使之做出相应的调整,以确保达到教学目标。
这部分工作由教务处、院、系运转和管理,教务处和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实施监控。
二、项目管理在我校教学质量监控系统中的实践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是为了提高我校整体教学质量,它是一个实时、动态制约体系,它把专业、课程体系、课堂教学与学生能力结合起来,将质量理由解决在形成的过程中。
1.依托学校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建立本科专业状态数据检测与评价工作机制。
建立学校本科专业学年基本状态信息数据库,全面监测与评价46个专业建设水平与发展动态,为学校加强专业建设、改善教学管理提供客观真实依据。
完善教学自主评估与质量保证体系,推动本科教育规模、质量、效益与特色的协调发展。
引导了专业的自我建设、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形成有序、有效、持续的专业建设竞争发展机制,推动我校本科专业建设整体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2.以创新理念为先导,建立健全多元监制约度和主体能动性较强的机制。
在核心监控理念指导下,构建以教学质量决策系统、教学质量标准系统、教学质量监控实施系统、教学质量信息收集与处理系统以及教学质量信息反馈调控系统等5个子系统为主
体的教学监控体系的框架,通过调动各职能部门、教学单位、教研室、校教学管理督导组和学生教学信息中心等监控队伍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了全面持续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3.依托教学质量网络评估系统、学校教学管理督导组和学生教学信息中心,建立实时动态的全过程质量监控网络体系。
监控体系最核心的机制之一就是实现实时动态的全过程质量监控。
通过教学质量网络评估系统、学校教学管理督导组和学生信息中心三大平台来实现。
其中,通过教学质量网络评估系统收集到学生意见524682条,教师反馈给学生意见13822条,参评人数共计100万人次。
在学校教学管理督导工作中,校督导组参与课堂教学督导、实验教学督导、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督导、考试巡视、试卷抽检和中期教学检查督导。
同时还对各教学单位的教学运转、教学管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提升计划、精品课程建设、课程开发与课程改革等教学质量工程、本科教学工程活动等进行督导检查。
校督导组为维护我校正常教学秩序,稳步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学管理科学化起到了积极的、难以替代的作用。
通过学生教学信息中心对本科出勤率抽查,动态反映了课堂教学秩序、学生学习状态和教师教学状态,目前出勤率抽查已经成为学风的主要观测点。
4.依托本科教学工程,实现教研教改领域监控。
为了规范管理,确保本科教学工程取得实效,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出台了《重庆交通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系列文件,为质量工程、本科教学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是建立了完整的“立项申报”、“中期检查”、“过程跟踪”、“项目验收”的分段检查和跟踪管理体系。
三是建立三级建设管理,即项目负责人、教学单位负责人、分管教学副校长三方签订的项目建设任务书,项目负责人和所在教学单位根据任务书要求,开展项目建设工作,建设期满学校根据任务书要求组织专家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验收。
5.借助《教学风》和《教学简报》,加强质量意识宣传教育,营造了质量建设氛围。
为了让质量监控核心理念深入人心,借助学校教务平台,创办了《教学风》和《教学简报》等杂志和信息简报,全校师生通过它们关注教学,关注教学质量。
最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有几个要点:第一,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要确保教学的各个环节在监控范围内;第二,建立和健全相关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制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第三是主要监控环节符合事情情况,可以实施,且体系建立后,需要不断改善和纠正,以确保其适合本校自身实际情况;最后,建立和运转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除了有完善的管理过程保障以外,领导重视和全员参与也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丁增富,葛信勇.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J].高等农业教育,2004.
[2]张传玲.论项目管理与教学质量监控[J].中国成人教育,2008.
[3]荣国庆.教学项目管理质量监控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
学校体育管理对中小学学生体质下滑现象的影响【2】
摘要:从1985年开始,中国进行了四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调查显示,最近20年,中国青少年的体质在持续下降。
出现这些理由的理由是多方面的,但学生每天的体育锻炼不足、体育活动时间不能得到保证是其主要理由。
关键词:体质 下滑 体育管理
从1985年开始,中国进行了四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调查显示,最近20年,中国青少年的体质在持续下降。
调查报告表明,肺活量、速度、力量等体能素质持续下降。
与2002年相比,我国学生在继续“发福”的同时,爆发力、力量等素质也继续下降,除反映速度素质的50米跑成绩略有提高外,其余各方面素质自2000年以来继续呈下降趋势。
反映下肢爆发力的立定跳远水平,反映腰腹肌力量的仰卧起坐水平,以及反映肺功能的肺活量这三项监测结果与2002年相比,只有个别组别略有上升,绝大部分组别继续呈现不同幅度的下降趋势。
最近一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报告表明,学生肥胖率在过去5年内迅速增加,四分之一的城市男生是“胖墩”。
眼睛近视的比例,初中生接近60%,高中生为76%,大学生高达83%。
少年的较量就是国家未来的较量,少年的隐患也是民族未来的隐患。
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提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
回观今日中国之龙的传人,未老先衰,诸病缠身,焉能不令人忧心如焚? 近20年来,是中国经济少有的高速发展阶段,GDP连年攀升,人民生活水平也大为改观,可为什么孩子们的体质不升反降?值得我们反思。
出现这些理由的理由是多方面的,但学生每天的体育锻炼不足、体育活动时间不能得到保证是其主要理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规定:“对学生在校期间每天用于体育活动的时间给予保证。”《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要求中小学校要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时间。
但是长期以来,这些规定始终未能引起一些地方和学校的重视,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要求一直得不到落实。
这些理由直接反映了我国学校体育管理中所面对的理由:
1.1场地不足,资金短缺,这是多数学校的普遍理由,制约着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由于学校场地、器材有限,学生人数多,使得学生活动的体育场地明显不足。
由于有些学校的经费有限,投入到体育器材上的经费就更加有限了。
从而使得体育器材、场地的状况更加不能满足学生活动的需求。
1.2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还没有消除,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突出。
一些学校随意更改教学计划,任意缩减体育教学课时;有的学校课程表上安排的体育课时得不到保证,体育课经常被用于补语、数、英主科课程,或是用来开会,排练节目等;有的学校毕业年级干脆取消体育课,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无法得到保证。
1.3体育器材管理不善,一些学校常用的体育器材残缺不建全,球场跑道坑坑洼洼长年失修,仅有的器械长期束之高阁,闲置不用,造成散失或破损。
1.4为了避开体育教学中的运动伤害,许多学校缩减甚至取消了鱼跃前滚翻、跨栏、鞍马、体操等风险大的项目。
2.如何改善当前学校体育管理中所面对的理由,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认真贯彻实施国家教委颁发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从根本上变升学教育为素质教育。
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全民健身计划,开满体育课,上足体锻课,充分应用现有的体育设施和器材,加强体育教学研究和体育活动的指导,切实保证学生体育锻炼有一定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2.2加大教育投入,购置必备的体育用品和器材,建立和完善体育设施和体育器材的维修、保养和使用的管理制度。
落实必要的物质保障。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保证中小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支持中小学校认真执行《中小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购置必要的体育器材,建设、改善体育场地设施。
尚未达到《中小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要求的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作出相应的规划,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同时,学校还应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积极建设快乐体育园地,努力满足青少年学生体育活动的需要。
2.3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加大思想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的力度。
首先,教师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加强自身对体育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的吸收和消化,使得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符合时代的发展和中学体育教育的特征,为中学体育教学服务。
其次,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创新能力。
体育教师在让学生掌握“三基”的过程中,应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性,以适合个人的运动项目为中心,使其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
同时体育教师要加强对教学策略和手段的学习、钻研和创新,以提高自身的体育教学素质,一项枯燥乏味的体育项目,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组织方式,如采取游戏或竞赛策略,使学生不由自主地投入到其中,达到教学的目的和锻炼的效果。
2.4改善体育教师待遇,提高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评优、评先要重视体育教学工作的成效;职称评定设置岗位要考虑到体育学科的职称结构。
对于贡献大、能力强、素质全面的青年教师要破格晋升,不拘一格地加以重用,使青年体育教师能够自觉地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为学校体育工作多做贡献。
2.5加强教师和学生的安全意识,对学生进行体育安全教育,教师在上课时要严格制定课堂常规和课堂纪律,合理运用运动负荷,从而减少体育教学中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采取保险形式,解决校园安全和运动伤害事故。
2.6建立督导、检查和工作评比制度。
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将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工作,纳入对中小学校的综合督导内容及评估指标体系,加强督导检查。
同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要把这项工作,列为对学校日常教学工作的检查、学校校长年终考评以及有关的工作评比内容之中,定期进行检查、督促,使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工作落到实处。
3.结论
为了提高中小学学生的体质,我国各个中小学校在体育管理方面所要亟待解决的理由还很多。
只有学校在体育管理方面的理由解决好,我国的中小学体育才会更加完善,学生在体育锻炼方面才会更加充足,学生的体质才能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季克异.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9
[2]黄汉升.面向21世纪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J]体育学刊1997(3)
[3]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意见
【项目管理在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中的与实践】相关文章:
本科高校招生管理中的项目管理问题分析论文10-09
探析高校工商管理实践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10-09
项目管理在市场营销实践中的应用论文10-08
项目管理在市场营销实践中的作用论文10-09
探究项目管理在市场营销实践中的应用10-01
小学教学质量监控方案01-10
柔性管理在高校行政管理中的应用10-08
小学线上教学质量监控方案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