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三江源倡议书
三江源,需要我们年轻一代去呵护、保护它,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保护三江源倡议书,希望大家喜欢。
保护三江源倡议书1
华夏儿女,兄弟姐妹们:
当无数人都在恐惧着2017的时候,他们却做出了一场惊人的举动——徒步长城,寻找民族的脊梁,追寻古人的智慧,用自己的双脚去丈量祖国的山河大地,他们仅仅20多岁,一群毫无户外生存经验的青年,问他们是什么力量让你做出如此选择,答案就是民族大义,生命信仰,自我追求,他们就是东方青年未来发展中心的青年。
的确,在这样一个信仰缺失的时代,一个环境污染,地球遭受严重破坏,众人都在向钱看的时代,的确需要有这样一群人敢为人先、做常人想不到也做不到的事情。不为个人,只希望能用自己的行动唤醒身边的青年,活出生命的本色,活出真我的风采,让自己真正融入社会、融入民族、融入国家、融入这个需要有志青年崛起的时代,社会危机四伏,人口质量下滑,青年一代不如一代,而国家的崛起靠的正是这群青年,民族何以立?!国家怎能兴?!
2017年4月到8月徒步长城的圆满成功向世人宣告这一壮举的实现,无数青年被震撼,社会各界无不竖起大拇指,他们用行动证明青年是可以的,同样身边的人也一定可以!当众人感慨于他们所取得的成就时,他们再一次发出生命的挑战,2017年徒步长江、长城、黄河,追寻母亲情怀,寻找精神力量,考察黄河、长江、长城沿线,为将来构建绿化带,建设生态家园、美丽中国而全力奋战,长江源、黄河源、地处高原,海拔4000多公里,高寒缺氧,困难重重,那是向生命发出的挑战,可谓九死一生,面对经济、体能、家庭的巨大压力,面对社会各界的不理解,他们仍然决定要三箭齐发,越难越要挑战,同样越难越有价值,时代和历史赋予的责任无法推卸,这是他们发自灵魂深处的呼唤和呐喊!
黄河,我们的母亲河;长江,水的源头,孕育着华夏子孙数千年,绵延不绝,如今,环境恶化,源头冰川急剧消融,难以想象如果国人再不去保护我们美丽的地球家国还能支撑多久,保护母亲河,保护长江源是每一位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不可推卸也无法推卸,试想,没有了母亲河、长江源,没有了长城,生命将如何繁衍,民族将如何延续?
没有人要求他们去这样做,同样这项工程也绝非几个人所为,理应人人参与,从为保护地球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为什么我们青年身上看不到民族的脊梁,看不到青年应有的朝气?为什么对民族,对这片土地没有爱的那么深沉?因为我们从不曾亲自去看、去听,去丈量祖国的大好山河,去领略56个民族汇聚而成的大家庭的一切一切,不看不听不走怎能对民族有感情,怎能对生我们养育我们的这片土地产生割不断的感情?唯有我们亲自踏上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去感受,去触摸、去聆听、去欣赏、去品味的时候你才会真正发现祖国是那样美,自己是那样的渺小,亲眼目睹了长城的伤痕累累,视频看到了长江源冰川的消融,眼看着自己的家国被摧毁,世界文化遗产被一点点的破坏我们怎能不行动?怎能高枕无忧?!怎能再度吃喝享受?!怎能懈怠等待灾难来临?
面对山顶挑战,他们甚至以生命做赌注,同为华夏同胞,同为炎黄子孙,很多人虽不能和他们一起患难,但却可以成为他们坚强的后盾,为他们保驾护航,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为他们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经济保障,用自己的方式携手并肩共谋此项利国利民的公益工程!有幸参与实属幸运,若无机缘定要为此活动奉献自己的一份力,公益工程,人人参与,人人受益,保护世界遗产,保护母亲河,保护长江源,构建绿化带,建设美丽的新中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民族大义面前,在生死存亡关头,大胆的向困难说再见吧!只要相信,奇迹定能出现。
为此,仅以个人名义呼吁全国青年,社会各界仁人志士都能为此次活动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都能为保护我们的家园献计献策!祖国定因咱们而昌盛,民族定因咱们而复兴!
保护三江源倡议书2
三江源是我国江河中下游地区及东南亚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屏障,在全国环境保护上具有重要地位。在该地区开展“金太阳援助工程”,让三江源的“无电村”、“无电户”利用光伏发电设施实现通电,以最先进的环保低碳理念和技术给老百姓带来光明,既满足了老百姓的基本照明需要,又有利于全国人民树立环保低碳的生活理念,特别是可以使三江源的少年儿童从小对清洁能源有了认知,切身感受到高科技和环保低碳的价值。此项活动意义重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我们在此为三江源的百姓呼吁,希望富有责任和爱心的上市企业和资本市场各类机构积极参与“保护三江源”专项公益行动,推动“科技环保”、“低碳扶贫”的公益理念,为三江源的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承担一份应有的社会责任。
保护三江源,让我们一起传递财富智慧、传播企业文化与美德。
保护三江源倡议书3
尊敬的青海省人民政府领导:
我们是由全国各地环保志愿者自发组成的“三江源环境观察团”。2013年9月11日至18日,对“可可西里非法淘金事件”、“通天河采砂问题”和“玉树州境内非法开矿问题”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了解。通过现场走访、与相关单位的交流、内部讨论、微博互动等方法,提炼出了一些建议。现将观察结果和有关建议呈送奉献。具体内容如下:
关于可可西里保护区的非法淘金问题
可可西里非法淘金问题屡禁不止难以根治,2013年7月及8月,可可西里连续查获两次非法淘金事件格外引起民间环保团体的重视,可可西里保护局成为此行观察团首要的拜访目标。根据观察团了解,发现主要的问题在于:
1、可可西里管理局长期对盗采团伙的处分以行政罚款为主,而无严肃的司法处置。淘金者只要罚款交钱,人车即可以释放。只要淘金有利可图,并不能吓阻源源不绝的投机者。长年惯用“行政罚款”制度,易引发外界质疑为保护局对淘金者寻租的财政倚赖,反使保护区的公信力受损,对淘金者缺乏真正有效的防范。值得警惕与深思。
2、按照官方微博公布的消息,盗采团伙明显是组织行为,而可可西里管理局缺乏公布详细的调查过程,也没有调查整个盗采组织结构,更没有寻线查获整起盗采集团的负责人。这样容易让主要盗采团伙产生姑息的错误心态。产生了只要交钱就可进入保护区采金的想法,这对保护局干部抵御诱惑极为不利。
3、根据观察团和可可西里管理局的交流了解,大部分的淘金团伙是从新疆取得合法的开采证明,然后绕经阿尔金山保护区进入可可西里。跨省的非法途径,导致可可西里保护区非法盗采无法长期有效管控。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保护工作的艰苦、任务之困难,确实是外人难以想像。观察团提出的问题可能是严苛的质疑,但由于可可西里保护区对中国的环保具有崇高的历史地位,保护区的工作对于其他自然保护区亦有一定的示范效果,民间环保界寄予最高的重视与期待。
在此,观察团提出两点建议:
1、关于可可西里7·25、8·17两起案件,建议将两案移交司法机关处置,公开审理结果,以向公众展现保护可可西里的决心。
2、与新疆、西藏等建立跨省区的联合控管制度,杜绝合法证件掩护非法淘金的盗采渠道。同时,把管控过程通过新媒体等手段向社会随时公布,以利于社会力量的介入和参与。
关于通天河采砂问题
玉树灾后重建,政府决定在通天河取砂,政府认为采砂会对通天河的生态环境带来一定影响,只是,这是无奈的选择,也是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今年9月30日,玉树三年重建将全面完成,玉树州有关部门许诺在三年重建完成后,通天河所有采砂场都将依法关闭,生态修复工作将被落到实处。玉树州政府制定的《玉树州地震灾后重建地材生产企业生态修复工作方案》规定,要求采砂企业“一点一策、一企一案”,以及“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所有采砂企业都制定了生态修复方案。
据玉树州环保局负责人介绍,通天河现在只剩下两家合法的采砂企业在作业。另据《玉树灾后重建生态环境保护情况介绍》说明,今年年内玉树州政府将力争基本完成采砂企业生态修复任务,明年开春后全面完成生态修复任务。
在通天河采砂,一直以来备受争议,环保组织担忧通天河原生态环境由此将被破坏殆尽。为了促进通天河采砂问题得到解决,通天河生态修复工作应接受来自社会的监督,因此,观察团建议:省政府责成玉树州政府公开“通天河合法采砂企业名单”及“采砂企业生态修复方案”。
关于玉树州非法开矿问题
根据玉树州国土局局长才旦周的介绍,玉树州境内共有三家合法的矿场,它们分别是1、治多县多彩乡尕龙格玛铜多金属矿;2、曲麻莱县达哈煤矿;3、玉树县小苏莽乡卡实陇铅锌矿,除此之外的矿场都是非法的。政府对破坏三江源保护区自然资源的行为持“零容忍”的态度。
另据青海省国土资源厅提供的材料显示,目前在玉树地区共安排了110个地质矿产勘查项目,这些地勘工作主要以国家、省财政投资为主,是一种公益性、基础性的工作,并且都安排在自然保护区之外。国土厅官员证实,其中有56个勘查项目已在实施。这其中,是不是存在以勘查为名进行非法开采的行为?勘查项目的实施又会对环境造成怎样的破坏?
为消除人们对地质勘查工作各种疑惑,观察团提出4点建议:
1、省政府责成国土资源厅公开“110个地质矿产勘查项目”的合法性材料。
2、省政府责成省国土资源厅公开“56个已实施勘查项目”的技术性材料。
3、如果有必要,可考虑向武警部队、空军部队等申请支援,让武警部队帮助管理自然保护区,让空军对非法采矿行为进行更精确的巡查和定位。
4、充分发挥当地公众的作用,对他们举报的案例进行迅速的侦查和了解,同时把结果及时通告社会,以利于公众知情,减少不必要的社会冲突。
关于三江源资源开发与藏族传统生态伦理的协调
“生态伦理”是探讨人类活动的合理性问题,作为一种人文现象,它是人改造自然的认识过程,其实质是人对物的影响。生态伦理观的核心就在于“或通过非强制的观念和舆论的形成,或通过强制的制度形式,以约束和限制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以确立起人类追求效率活动的伦理界限来。”
对生活在三江源地区的藏族来说,在其生产与生活方式和精神活动中始终洋溢着浓厚的生态伦理文化氛围,影响着其生产、生活方式中的禁忌观念。青藏高原上高山、湖泊分布广泛,草原、湿地、冰川、河流遍布,保留多元的自然景观和资源,动植物资源丰富,形成难得的生物多样性现状。
藏区普遍存在的这种自然崇拜,一定程度上限制着当地人改造自然的欲望,这种潜移默化的自然敬畏观念,正是生态系统得以完好保存的重要基础,是国家乃至全球的精神财富。发掘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对现代社会的高度文明化建设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藏区普遍的现象是将高山、湖泊被命名为神山、圣湖,形成特有的神山信仰体系,是重要的民族文化符号,起着举足轻重的文化纽带功能和社会功能。对自然的敬畏是生态伦理意识的思想源泉之一,这是远古先民的思维与想象长期积累和总结的结果,映射出当地人对资源合理利用的普遍认同。
我国政府将三江源地区划定为自然保护区,并出台相关保护区管理条例、成立保护区管理部门,充分显示国家对处于特殊生态功能保护区的深刻认识和高度重视。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生态立省”等一系列政策制定和实施,足以表达对三江源区人民社会生活的关注,并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国家出台《关于支持青海等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更多的符合当地现状的节约和保护先行,走可持续发展模式。在高原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模式,提倡和重树藏民族传统的生态环保意识,在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建设背景下,是被国家所认可和提倡。
一种普遍的认知是: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存在矛盾关系,造成一些人认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不能并举的观点。事实上这两者没有根本性的冲突,主要问题在于如何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观高度来认识,而实现保护与发展并举的模式,不能忽视当地社会生活背景下的意识形态。
如果不能充分认识和尊重藏族传统生态伦理的重要性,孤立的以资源开发和经济收入和目的为手段,容易产生一些社会不稳定因素,为国家西部战略实施带来不必要的壁垒,也给不利于民族团结的利益集团创造可乘之机,深化社会矛盾。
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建设的动力来自个四个方面:一是政府,二是公众,三是社会,四是专家。政府对生态保护认识到位,加大投入,措施得力,管理有方;民众对自然生态树立自觉保护,善待自然,强化保护生态就是保护自身的意识;社会对自然生态做到保护生态人人参与的义务和职责;专家对生态保护作出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提出具有前瞻性的发展思路、管理措施和前景预测。
致敬与感谢
尊敬的领导,作为民间环保组织,我们深知保护好生态环境不是一时一日之功,需全社会齐心协力,也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三江源环境观察团愿意不遗余力地为推动包括可可西里、三江源在内的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鞠躬尽瘁。
观察团在青海调研期间得到了青海省三江源办公室、省国土厅、林业厅、环保厅及玉树州多个部门的关心、帮助和支持,在此,观察团全体成员深表感谢。我们也希望通过努力能够引领三江源地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创新,协助政府部门建设好大美青海,塑造我们共同的绿色家园。
【保护三江源倡议书】相关文章:
保护湖泊倡议书01-23
保护景区倡议书01-22
保护熊猫的倡议书12-13
保护共享单车倡议书08-17
保护动物的倡议书06-05
保护动物倡议书大全11-29
保护小鸟倡议书范文11-22
保护河道的倡议书11-21
保护敦煌壁画倡议书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