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毕业论文

浅谈高校“口述档案”工作的开展

时间:2022-10-26 06:48:23 档案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谈高校“口述档案”工作的开展

  马上就是一轮毕业生,但是好多大学生的毕业论文不知道该怎么写,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推荐档案管理毕业论文一篇,欢迎大家阅读和参考!

  摘要:近年来,口述史的研究逐渐增多,高校也逐渐开始了口述档案工作。本文围绕高校开展口述档案工作的意义及其实施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高校 口述档案 口述历史

  1948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设立口述历史研究室,标志着口述史的诞生。口述档案的首次提出源于1984年国际档案理事会出版的《档案术语词典》。该词典将“口述档案”定义为:“为研究利用而对个人进行有计划采访的结果,通常为录音或录音逐字记录形式”。在1988年8月召开的第十一届国际档案大会上,塞内加尔档案工作者萨利乌·姆贝伊正式使用了“口述档案”一词。国外口述档案有着相当的发展,美国有口述史协会,保存和整理了许多口述史料;哥伦比亚大学和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长期致力于有关现代中国口述历史工作;新加坡的口述历史中心,负责通过访谈录音的方法编辑、整理、保管和传播人们对新加坡早期历史的集体记忆。纵观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比如诗歌、音乐、少数民族语言等,其内容很多都是通过口头相传的方式留存于世的,但是由于各种各样复杂的原因,有些内容失传了,有些面临着无人继承、濒临灭绝的尴尬境地。而这些逐渐消失的历史记忆都是非常宝贵的文化财富,如不加以保护甚至是抢救,势必会造成无法挽回的重大损失。我国档案学界对“口述档案”的研究与实践屈指算来只有短短不到三十年的时间,而且主要偏重于理论研究,真正的实践活动并不算多。随着档案界对“口述档案”研究的重视和研究的逐步深入,以及国外一批卓有影响的图书面世,为人们打开了一个了解历史的崭新视野 。这些书籍没有花哨的包装,只是一些历史当事者的娓娓道来,尘封多年的记忆为历史增添了丰富的细节。

  国内高校口述档案工作的开展,大多数是伴随着学校的编史修志或者校庆工作的需要而展开的。清华大学早在1959年校史编委会成立之时就开展了口述档案工作。2008年11月温州大学成立口述历史研究所,旨在联合校内外、海内外相关学术力量,利用科学的方法,推动口述历史资料的搜集、编辑、出版和研究工作。

  一、高校开展口述档案工作的意义与作用

  1.口述档案是高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挖掘和收集口述档案资料是建立和维护学校历史完整的需要

  正如肯尼亚国家档案馆馆长梅纳·卡哥姆贝在第九届国际档案大会上指出的:“忽视非书写的来源,不仅对我们的文化遗产和国家意识不利,而且抛弃了我们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很重要的史料来源”。口述者大多是一些年事已高的老者,他们亲历了历史,见证了历史,是重大历史事件的目击者或参与者。通过他们来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是时代赋予档案工作者的历史使命,高校档案馆应当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抢救和保护历史为己任,积极开展口述档案的收集工作,深入挖掘档案信息资源,维护学校历史的完整与全面,更好地发挥档案馆保存社会记忆的功能。

  2.高校开展口述档案的收集工作有利于补充完善部分历史空缺,同时能够印证、澄清、校正已有的历史史料

  口述史料直接来源于口述者,口述历史资料是受访者的个人记忆。口述人对自己亲身经历的某一重大事件或对某一重要人物加以详细而生动的叙述,为历史增添了丰富的细节,这些内容有助于补充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历史材料的不足,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来源。同时也对已有的历史文献进行不同角度的叙述,印证其真伪,最大限度地全方位、多角度地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

  3.高校开展口述档案有利于馆藏档案结构的完善

  口述档案的主要载体形式是声像档案,口述档案的收集可以补充高校档案馆长期以来以纸质档案为主要载体的馆藏结构,在复原历史方面,有着其他任何文字档案、文献资料都无法替代的价值;另一方面,口述者言语的差异性和口头化给历史带来了丰富性和亲切性,口述的内容涵盖各个历史时期的各个方面,直接,生动,每个口述者口述的内容或角度不同,深度不同,富有特色,可使利用者有选择地获取其所需的档案史料,将其研究的成果全面而又生动地呈现给利用者。同时,在与口述者的交流过程中,还可以收集一些其他形式的重要的档案资料,比如照片、实物等,这些档案同样对丰富馆藏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高校口述档案工作的组织

  口述档案的征集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科学有效地组织口述档案收集工作尤其重要。

  1.开展口述档案的前期准备

  口述档案工作区别于其他类型档案工作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具有很强的计划性。在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计划之前,必须对本单位保存的档案及散落在各级档案馆的档案史料进行充分的调研,了解并熟悉所掌握史料的每一个细节,善于捕捉和发现与口述历史资料有关的有价值的线索,确定哪些材料是完整、准确的,哪些档案还有待补充完善,哪些内容的真实性亟待澄清,这是一项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和较大精力的细致工作。在完成上述工作之后,需要制定一个工作计划表,根据实际情况,明确轻重缓急,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列出每一项工作的时间表,时间安排得越详细越周密越好,要尽可能地考虑到访谈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状况以及需要采取的对应措施,可准备几套备选方案,应对突发状况,以便有效地控制好每项工作的时间周期。

  同时,要根据口述史料的内容,确定口述者的名单。口述档案是运用现代化技术如录音、录像等存储手段,通过与口述者进行面对面访谈形成的,因此,必须对口述者的主要经历等进行了解,熟悉他的作品及其相关文章,要对所需要获得的历史背景知识有所了解;对于某些专业人士,还需掌握其专业领域的相关知识,以便于沟通并掌控整个采访过程。接下来的工作就是针对每一位受访者,拟定访问提纲,这是访谈成功的关键一步。将介绍信及拟好的采访提纲当面呈送给受访者,给他们预留充足的时间,让其对讲述内容做好充分准备,并告知具体访谈时间、地点及每次所需的大概时间。在确定好相对固定采访小组成员之后,还要对必要的设备进行准备。

  2.实施具体的采访工作

  具体的访谈过程包括提问、倾听和记录三个部分。应做到善于提问、注意倾听、准确记录,要正确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

  根据已经拟好的提问纲要,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将受访者带入最佳的谈话状态中,十分考量采访者提问的艺术。通过巧妙的提问,将受访者的情绪充分调动起来,使表述的内容逐步深入。对于年事已高的老同志,为避免其过度的劳累,可每次限定时间或一个主题。如果受访者叙述的内容与所谈主题渐行渐远,要及时将话题转移过来;或者由于情绪、时间等原因,讲述者遗漏或误讲一些重要细节,要选取适当的时候再次进行访谈以进行更正、补充。

  采访者要以饱满的情绪、专注的神态倾听对方的讲话,让对方在一种放松、自由的状态下讲述,并始终如一地保持较好的讲述激情,要尊重对方,不要随意打断对方的讲话,以免其思路受到影响。要仔细品味和随时捕捉讲述者的内容,善于发现新的问题并及时提出,与对方形成良好互动,徐徐引出更多新鲜话题。

  除了利用录音笔、录像记录外,采访者还须准备一册谈话记录,上面注明受访者的姓名、采访时间、地点、采访内容、摘要等以备忘。

  3.整理采访记录

  要根据采访的录像、录音,将其整理成文字稿,交由受访者审阅并签字。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口述档案会越来越多地走入我们的生活,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和焦点。正如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对口述历史所评价的那样:“这种史学撰写有着更为浓厚的原生态特色,摆脱了以往史学研究的呆板僵化,因而更加生动鲜活,同时更多的人开始认识到这种口述历史悠久的学术价值,而不是仅仅视为一种采访。相对于纯粹的回忆录和自传,这种口述历史多了一种真实到可以触摸的毛茸茸的感觉”。

【浅谈高校“口述档案”工作的开展】相关文章:

手指口述资料 开展手指口述03-16

浅谈如何做好档案利用工作11-14

口述自我介绍05-07

档案工作开展情况自查报告范文(精选11篇)01-07

档案工作开展情况自查报告(通用15篇)07-26

服务窗口述职报告02-18

情感语录适合口述07-25

面试口述自我介绍11-28

面试口述自我介绍05-21

面试简短口述自我介绍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