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母亲悼词
为对逝者表示哀悼,通常需要准备一份悼词,悼词既有供宣读的形式,又有书面形式。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悼词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母亲悼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母亲悼词1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各位长辈:你们好!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悼念母亲xxx老孺人。
母亲生于一九二一年。今天,她走完了艰辛、苦难、无数风雨的九十一岁的人生历程。她走了。她安祥平静,带着还原的童真和无限憧景,她将进入美丽的梦境。
母亲和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勤劳俭朴,聪明能干,美好心灵,相夫教子,备尝艰辛,最大地尽到做母亲的责任。母亲养育我们众多的子妹,烧茶做饭,洗浆缝补,做鞋织衣,还当过挑煤炭的脚夫,挑水卖的苦力,编织草席,当过家政,一生像牛一样艰难负重,默默前行。我们的心里永远不会磨灭母亲饥疲的身影,我们将永远铭记母亲为我们付出的苦难和艰辛。
我们将永远铭记一九六零年。在那不堪回首的苦难岁月,是母亲不畏艰险,贩运锡块,勇敢地抗争,把我们带出那场中国人民深重的灾难,救活了一家人。
在我们幼小的时候,文肓的母亲是那样的远见卓识,多次卖掉本来就不够吃的大米,为我们缴纳学费。母亲充满智慧和悲情的壮举,使我受到尽管只是有限的教育,却为我们夯实了人生的基础,使我们走出迷蒙和混沌,不致愚昧和无知。今天我们富足,是因为母亲卖掉的每一粒大米,都为我们换回了一枚精神凝结的钻石,一粿知识结成的珍珠。
母亲的一生,对我们没有太多空洞的说教。她用行动教导我们应该怎样做人,怎样尽到家庭责任,怎样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为母亲骄傲,我们为有勇敢、顽强、坚忍、远见卓识的.母亲庆幸。我们将永远感恩母亲!
母亲去世了,我们无比沉痛。草木无语,大地同悲,陪我们流出伤心的眼泪;哀乐挽歌,高天回响,述唱着我们不尽的悲伤。我们悲催,沉痛母亲的去世,沉痛大家庭精神凝聚的消散,悲伤大家庭的从此消亡。
母亲将回到大地温暖的怀抱,上天一定会眷顾我们平凡而伟大的母亲,让她一生苦难和美丽的灵魂得到安息!
谢谢大家!
关于母亲悼词2
莽莽黄土高原,蜿蜒长城脚下。公元20__年二月二十八日,农历正月十五。陕北大地仍然沉浸在浓浓的春节气氛之中,大家都在忙碌地准备着过一个欢乐的元宵佳节。而对于横山县党岔镇麻地沟村白氏家族来说,这一天是一个万分悲痛的日子。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一位和蔼可亲的邻居,一位乐善好施的慈悲老人,走完了72个春秋,永远地离开了大家。高山垂泪,树木低头。天地为之动容,大风呼啸哀鸣!好长时间未见雨雪的麻地沟,这几天陆陆续续地飘起了雪花。雪花悠悠扬扬,如同老人的性格,温柔地、静静地飘落在大地,滋润着万物生灵。
老人姓x,名xx,民国二十八年,己卯年十一月十四(公元1939年12月24日)诞生于横山县梁家峁村一户普通农民家庭。老人出生于上世纪30年代末,正是日寇肆意践踏中国的年代。那是一个极度混乱、极度饥饿的年代;是一个极度贫困、极度萧条的时期。老人一出生,就饱偿了饥饿、贫穷的滋味。老人兄妹5人,排行老三。父亲刘老先生是一位正直善良的农民。和陕北贫苦农民家庭的孩子一样,没有娇生惯养,更没有条件上学。她从小聪明伶利,十分懂事,自打记事起就帮父亲拔草放羊,下地种田,帮母亲缝缝补补,拆拆洗洗。贫苦的生活造就了她坚韧的意志,朴素的家风培养了她善良、包容的美德。凭着她吃苦耐劳、聪明贤惠的品德,嬴得了周围人家的赞誉。17岁那年,便与现在的老伴白文昌结婚成亲。
17岁进入白家门的刘炳兰,以她积极乐观的心态、坚韧顽强的毅力、任劳任怨的精神,坚定地走过了55载。半个多世纪,老人每一步都走的那么从容,那么坚强,那么实实在在。在她身后的每一个脚印,给亲人,给乡邻,给熟悉她的每一个人,都留下了无尽的思念。她用一生的正直和善良,丰富了中国女性的内涵,树立了伟大母亲的形象,书写了高风亮节的新篇章。老人之高风,在于与人为善。初进白家,上有公婆,下有兄弟姐妹。与家人共处几十年,孝敬公婆,妯娌和睦,从未有过争执,乡邻交口称赞。白家为当地大族,枝繁叶茂,几百余人,无论长幼,相处融洽,虽分门立户,但胜似家人。不仅是本族,即便是异族外乡,只要谁家有困难,老人尽力相帮。儿女成家立业后,对待儿媳女婿如同亲生。孙辈出生后,更视为掌上明珠。家孙外孙十多个,都愿意去看“奶奶、姥姥”,因为每去必不空手而回,老人总是给钱塞物。与孙辈们提起和老人相处的日子,无不记忆犹新,泪流满面。老人之高风,在于勤俭持家。老人一生育有4男2女,生活十分艰辛。老伴常年在外工作,家庭重担全部落在她肩上。一大家子人的穿衣吃饭,6个孩子的上学读书,生产队劳动,自留地耕种,里里外外,独自操持。那时侯老伴工资低,生活不宽裕,粮食不够吃。在有限的条件下,她总是把好吃的、好穿的留给老人和孩子,自己却节衣缩食,辛劳度日。在儿女的记忆中,老人总是起早贪黑,不停地忙碌着。有时候半夜醒来,老人还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做针引线。如此艰辛,老人从无怨言。凭着乐观的心态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把家庭操持的有条不紊,把孩子们拾掇的干净利落。在村人的印象中,白家人总是有精有神,即便在最困难的时期也没有丢帮跌底。这就是一位母亲的持家能力,她以牺牲自我撑起了一个家!老人之高风,在于相夫教子。老人没有上过学,书面文字她看不懂,但做人做事的道理她十分懂得。老人有一个十分朴素的信念:家中再困难,自己再艰辛,也要供子女上学。在重男轻女的年代,她的两个女儿和其他儿子一样,都读到了高中毕业。她经常教导子女的一句话就是:做人要正直,做事要谨慎。在老人言传身教之下,6个子女都积极上进,事业有成。长子白万荣,官至处级,现任榆林市政府某部门领导,曾在该市多个县任过县长之职,政绩突出,有口皆碑。其他子女也都在机关、事企业单位上班,家庭美满,生活幸福。 20xx年老伴退休回家后,本该相互照顾,颐养天年。因老伴的为人和能力,村里想让他出任村主任。刘炳兰老人二话不说,大力支持。上任后,为了村集体的事业,老伴提出自家出资8万元弥补村里资金的不足,老人不但没有反对,还将自己手头的2万元交给了老伴。一个农村老太太,自己辛劳一生,在集体事业需要的时候,慷慨解囊,是多么的难能可贵!老人之高风,在于不图回报。老人一生刚强耿直,她给予别人的帮助不计其数,但从不图回报。而她自己有困难,从不诉于别人,即使在最困难的时期,即便是自己的亲生儿女,她都怕给添麻烦。儿女们工作忙的时候,她总是让老伴打电话告诉孩子们:家里挺好,不要回家,别耽误工作。儿女们生活好了之后,每给她带回食品和衣物,她总是说家里什么都不缺,不要破费。老人由于一生辛劳,积劳成疾,但在儿女面前表现的十分坚强。这次病重,在儿女再三劝说下才住进了医院。谁料想,手术之后才发现,肠部已经粘连、坏死,而且此病早在40多年前就埋下了祸根。一个农村妇女,有病自己扛,多少年强忍疼痛,带病操持家务,服侍家人。多么坚强的女性,多么伟大的精神!病魔夺走了她的生命,却给儿孙留下了无尽的遗憾!
老人一生正直善良,聪颖贤惠,虽倍受艰辛,但用当地农村的评判标准,老太太也是有福之人——年轻时吃过无数之苦算不了什么,晚年享受了荣华富贵才是真正的福气——四男二女,子孙满堂,人丁兴旺,叶茂枝繁,而且子女们人人争气,个个孝顺。在村人眼里,这就是最大的`福气,最大的荣光。随着国家的繁荣富强和子女们的功成名就,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老人真正过上了安乐、清闲的生活。六个子女,争相孝敬老人,今天儿子拿回了钱,明天媳妇买回了衣服,后天女儿送来了好吃的。逢年过节,或一大家子人团聚在老人身边,或轮流在城里请老人吃饭。老人虽然嘴上总是说“破费,破费”,但高兴之情溢于言表。老人的高兴,不在于吃香喝辣,而在于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气氛。为报答老人的养育之恩,儿孙们总是抽时间带老人外出旅游,一览祖国大好河山。银川沙湖,留下了老人的身影,古城西安留下了老人的足迹。许多令农村老人羡慕不已的小轿车、火车、飞机、轮船、地铁,老人都悉数尽享。20xx年国庆节,儿孙带两位老人在天安门观看了60年国庆大典,并且在全国最有名的王府井中国照相馆合影留念。老人一生谦虚,她从不在外人面前夸奖自己的儿孙,但喜欢在老姐妹面前描述火车有多舒服,飞机有多快,天安门广场有多大,北京有多漂亮,北京照的照相有多好。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表达了老人对晚辈孝敬之心的赞美,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享受幸福的满足!
老人的一生,充满坎坷和磨难,却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她的一生,是任劳任怨、忍辱负重的一生;她的一生,是坦然乐观、积极热情的一生;她的一生,是聪明贤惠、淡泊从容的一生;她的一生,失去了很多,付出了很多,但也收获了很多,得到了很多——她得到了晚辈的爱戴;她得到了村人的敬重;她享受了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她感受到了儿女们的孝心……老人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是普通的一生。惟其平凡而普通,更能解读和领略她的经典和伟大。在人们的心目中,她的人格是伟大的,目光是慈祥的,胸怀是博大的,心地是善良的,精神是崇高的!老人走了,给亲人,给乡邻,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和思念。
老人一生正直善良,慈悲为怀,含辛茹苦养育了6个儿女,都已功成名就。母亲去世后,按照当地习俗,为老人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以报答养育之恩。儿女撕心裂肺,族人痛心疾首,村人掩面哭泣。前来吊唁和送行者,有镇上的,有县里的,也有市上的,省城的。村人和十里八乡赶来送行者更是人数众多。大家无不为失去一位慈祥的老人而悲痛万分。老人人缘极好。在老人的葬礼上,亲不论远近,人不分长幼,主动前来帮忙,村人有人出人,有力出力。送来牌匾、花圈无数,寄托了大家对老人的思念。葬礼庄严隆重。按照习俗,子女们举行了二昼夜道场,为老人超度亡灵;请来了四班乐队,为老人送行;孝子成排,三拜九叩,表达了子孙的悲痛之情。祭奠仪式上,长孙白宁怀着万分悲痛,带着对祖母的深厚感情,声泪俱下,宣读祭文,说出了儿孙的心声,引起了大家的共鸣,现场悲声动地,十分感人。在农村,如果对老人薄养厚葬是会遭人耻笑的;而厚养厚葬是令人敬佩的。白家对老母亲生前孝顺,去世后举行厚葬,传为佳话。母亲入土为安后,为表达对父老乡亲的感谢,举行了简单的答谢仪式。长子白万荣在代表孝子表达了对大家的感激之后,十分动情地说:“母亲一生正直善良,慈悲为怀,虽没有给我们留下万贯家产,但给我们留下了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叮嘱兄弟姐妹和子女,“要正直做人,孝敬老人,关心他人,以母亲为榜样,把白家家风发扬广大”。
今天,老人要走了,在亲人儿孙们的搀扶下,走出熟悉的、留下无数身影的院子,走过让老人无限眷恋的麻地沟村,告别前来送葬的乡邻和儿孙们的朋友,留下一路纯净的阳光,留下启迪后人的精神财富,留下让后人永无尽期的缅怀和思念,走向天堂,走向自由,走向极乐!让我们给这位慈祥的老人,可敬的母亲祝福!祝老人一路走好!字幕:懿德如斯传家久,风范同馨继世长。
公元20__年三月十三日农历庚寅年正月二十八
关于母亲悼词3
各位父老乡亲、亲朋好友:
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亲临灵前为我们的母亲奠行!我受大哥委托,代表我们全家向母亲的神灵致悼词。
从年起,母亲身患多种疾病曾先后六次住院。今年农历二月二十五日,病情突然加重,住院后我们抱着百分之一的希望,百分之百的努力,经过医生会诊、治疗,最终决定回老家康复。
由于病情再度恶化,于农历二零xx年二月二十六日三时十八分在杨峪老家不幸逝世,享年九十二岁。
母亲于农历一九二三年九月九日生于富平老庙莫村北城,幼年受外祖父、外祖母的熏陶,养成勤劳、自强、善良、和蔼的良好品德。一九三九年,十六岁的母亲和父亲结婚后,伺候祖父、祖母,与父亲一起养育了我们姊妹10人,并供四人读完大学,三人上完中专或高中,一人上完初中,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
母亲是一位自强、勤劳的农村女性。在那个困苦的年代,白天下地劳动,回家做饭、洗衣、喂牛喂猪,一有空闲就纺线织布直至深夜,嗡嗡的纺线声把我们送入梦乡,咔嚓的织布声又把我们从梦中惊醒。
为了支撑父亲养家糊口,母亲用自己传统女人的小脚走到铜川、焦坪等去卖棉布、毛线、换粮食。吃的是冷冷的苞谷面馍,喝的是讨来的百家水,母亲给了我们生命,又辛辛苦苦的养育了我们。
一九七六年是我们家不幸的一年,年轻的先四嫂,因病在美原医院不幸病故,全家人处于悲痛绝望之中,母亲却对着四哥说“有妈在,什么都不要怕!”。敬爱的母亲啊!您心里承受了天大的.痛苦,却又如此的刚强!您用自己的行动在极度困难时刻实现了对儿子的承诺。
母亲在晚年曾多次提到一件事:在那困难、保守的年代,四哥为了家里生活去阎良、关山一带卖柿子、换粮食,大年初一,因没有卖完不能回家过年,从母亲多年都不能释怀的心情里,折射出您对儿女深深的疼爱。
母亲是一位一字不识的农村妇女。却深深懂得尊师重教、严格教子的大道理。不管生活多么艰辛,母亲都坚定地支持儿女上学,对儿女既和蔼又严格。
在我们姊妹先后读书的40余年中,每逢星期六放学回家,看到母亲在那昏暗的窑洞里做饭、蒸馍,烟熏火燎、肺部感染疾病,我们从心底里发出肺腑之言:母亲啊!我们儿女何以能报答您的大德大恩?
母亲是一位善良和蔼、睦邻敬亲的典型农家妇女。曾记得在我们村里没有电、没有现代磨面机的时期,我们家有一个石面磨子,乡亲们在我们家磨面,母亲热情招待,忙前忙后,常常把饭都端给不能回家的乡邻。
母亲晚年坐在老家门前与过路人热情打招呼、拉家常,用自己的微笑温暖他人。众乡亲不由自主的叫一声“三妈”或“三婆”以表示对母亲的尊重。
母亲对外祖父、外祖母也很孝敬,在外祖父病重期间,每天背着小妹步行七八里路,不辞劳苦的照顾老人,履行女儿的责任。母亲与义子(树勋)更是爱敬如亲。
由于长年过度劳累,母亲晚年积劳成疾,儿女们都争相孝敬老人。为了方便治疗,让母亲拥有更好的康复环境,母亲相当多时间在西安小妹家。小妹敏莲、妹夫甲运无微不至的照管,加上其他姊妹的关怀,母亲晚年的生活质量还是很好的。
每当我们去看望母亲,老人家都再三叮咛我们要做好本职工作,不要过多挂念自己。并且都要问乡邻、亲朋的生活和身体状况,她用自己作为一个教徒的身份,祈祷耶稣保佑每一个人。
母亲啊!每当我们想起您在武汉黄鹤楼上的笑容、长江大桥上的脚步、杨凌大街上的身影、西安未央湖畔的神情、药王庙前的捐款、渭河边上的期盼、富平教会里的敬主,都会增加我们对您无尽的思念。
万斛山含泪念慈容,杨峪坡披绿怀大恩。此时此刻面对母亲的灵柩,我们大声呼喊:母亲,您是一位既平凡又伟大的母亲!您对亲人和朋友的真挚情感、对人生的积极追求、对生活的执著信念,与天地永恒,与松柏长青!您的后辈们会永远继承您的崇高品德、和睦相处、知恩图报,让良好家风代代相传!
母亲啊!您一路走好!您对我们恩重如山,我们永远怀念您!您的子孙后代会常来坟前看望您!
愿母亲大人含笑九泉!
悼念人:
农历二零xx年三月初二日晚于四儿运水家中。
关于母亲悼词4
终生简朴留遗范,勤劳一世传家风。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追悼会,沉痛悼念我的母亲。
我代表我们全家,对前来参加我母亲追悼会,向她老人家作最后告别的各位来宾,各位同志,各位亲朋好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对我母亲病重期间,前往看望和关心的各位、亲朋好友在此一并表示深深的谢意!
我的母亲于19xx年x月,出生于河南一个军属家庭。20xx年xx月xx日时分,因脑出血医治无效,不幸去世,享年xx岁。母亲一生任劳任怨、乐于助人。我姥爷是抗美援朝军人。我母亲很小就参加了工作。几十年如一日,她始终服从组织安排,听从组织召唤,淡泊名利,安心本职;母亲工作认真踏实勤勤恳恳,待人诚实守信乐善好施。不论到哪里工作,母亲都会得到和同志们的肯定和赞誉,多次被市水科院评为先进工作者。母亲口碑好人缘也好,记得母亲退休时,单位召开欢送会,在场好几个人都掉下了眼泪。
母亲一生孝心仁爱、温柔贤惠。记得爷爷奶奶健在时,她待爷爷奶奶如同对待亲爹亲娘,在家中,她总是一人默默承担着全部家务,还倍加呵护着九十高龄的公公婆婆。她和婆婆就像母女俩,我们也经常听到奶奶说,我母亲就是她的女儿。母亲与父亲相敬如宾,相濡以沫。母亲从来不大声说话,从来就不停的干活,从来没和父亲吵过架拌过嘴。母亲一生勤劳善良、慈祥可敬。她和父亲一生养育了我们姐弟三人,她把疼爱我们的无限情怀不仅化作给予我们物质生活的满足,吃饱穿暖,更用在教育培养上。母亲严教我们,但从没大声吵过我们,更别说打了,对与错、荣与耻,她知道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
母亲不仅养育了我们,更是为我们的儿女儿孙操碎了心。如今,我们几个都已成家立业,可是,晚年的母亲对内孙、外孙同样倾注了她全部的心血,继续在为我们分忧,在为我们做着默默的`奉献。
她教我们怎样做人,教我们如何处事,她的一言一行,音容笑貌宛然如昨。我们深感遗憾的是,母亲辛劳一生,正是我们可以给她老人家偿还养育之恩时,她却走了,永远的走了。现在,我们再也无法亲耳聆听她的谆谆教诲,再也无法亲眼看到她的慈爱的容颜,只能在心中深深地缅怀我敬爱的母亲!母亲,您就放心的走吧,我们自当化悲痛为力量,竭尽全力孝顺好年迈的的父亲,让他老人家的晚年更加幸福、身体更加安康;我们自当牢记您的遗训,清清白白做人、勤勤恳恳做事,扎扎实实工作!因为,我们知道,这是对您在天之灵的最大告慰!并以此来回报您的养育之恩,回报社会,回报各位、各位尊长和各位亲朋。
敬爱的母亲,今天,您最疼爱的儿孙们来送你了,您的生前好友们都来送您了。你知道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此时此刻,除了无尽的哀思,我们只想对您说:“亲爱的母亲,您安息吧!请您一路走好!”
关于母亲悼词5
感谢你们踏着冰凝的积雪、冒着刺骨的寒风,亲临灵前,为我们的母亲奠行。我受大哥委托,代表我全家人,向母亲的神灵致悼词。
从1996年起,母亲患脑血管病,三次住院。今年十月,母亲第三次犯病,住院后我们抱着百分之一的希望、百分之百的努力,终未挽救母亲的生命。古历20xx年腊月十七日巳时(10点30分),母亲永远告别了父亲和儿女,撒手西去,享年六十六岁。
幼年家境贫寒,衣食不保。经家祖父与外祖父握手相约,母亲与父亲订了娃娃亲。家祖父去外祖父家说:“我家的人,我领走!”十二岁的母亲被家祖父领回抚养。夏收之后,母亲又被大舅父送到杏树凹家中,安然度过了饥寒交迫的秋冬。一六年春,家中迁盖新房,懂事的母亲与已过世的姑母、南坡大伯母一道绕着锅台,忙前忙后,受到村人好评。一七年,十七岁的母亲与父亲结婚。不久,家祖父即将柜上钥匙交给母亲,说:“这个家你来当!”从此,母亲成了张门的女顶梁柱。一八年,母亲生下我大哥。此后,母亲相继生下我二哥、我大姐、我和我大妹、我小妹。可以说,母亲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无偿地奉献给了自己的儿女。一九七四年、一九七五年,家族亲戚多灾多难。我们的祖父母、外祖母、小姨母相继告别人间。这一连串的变故,给了母亲精神以沉重的打击。随着儿女的长成,母亲的身心健康才日渐恢复。一九八六年,母亲随父亲农转非。此后,长期住在县城,大妹一直伺候在侧,直到终老,又回到故里杏树凹村。
母亲前半生的劳苦,超出了常人的想象。那是低标准的.年代,父亲常年在外工作,祖父母俱已年迈,全家千斤重担落在了十七八岁的母亲身上。那年月,家家靠工分吃饭,家中就母亲一个女劳力,一年到头,多半的日子要带着沉重身子去上工。放工回家,既要伺候祖父母,又要经管一群嗷嗷待哺的儿女。猪在叫,羊在叫,家里家外、灶前灶后,都是干不完的活。到地里上粪,到沟里担水,到稠水河磨面,给猪割草,给羊垫圈。一有空闲就织布,天天深夜要纺线。嗡嗡的纺线声把我们送入梦乡,咔嚓的织布声又把我们从梦乡惊醒。我们家是缺粮户,为了补贴一家老小的口粮,母亲冒着打击投倒把活动的政治风险,把辛苦织成的布偷偷拿到集镇上卖黑市,被市管会的人撵得东躲西藏。母亲听说四十里外的金山换粮划算,就带着我大哥去贩布,没黑没白,吃的是冷冷的苞谷面馍,喝的是讨来的百家水,来去都要步行。母亲自己挨过饥饿,所以绝不让自己的儿女再挨饥饿!母亲做到了!在我们的记忆里,我们没有挨过饥饿!
生育加劳苦,透支着母亲的健康;一连串的灾难,雪上加霜,使母亲一度不堪重负,精神恍惚。母亲动不动就生气、骂人、发脾气,就是这种重负所致。我们曾经不理解母亲,一些亲邻也不理解母亲,我们甚至数落过母亲。虽然我们得到了母亲的宽容,虽然我们终于理解了母亲,还向母亲尽了应尽的孝心,但面对母亲的灵柩,我们仍然愧悔不已!能被自己的母亲呵斥、责骂,是多么幸运呵!可是妈呵,你还能醒来?你还能再骂一声你的儿女吗?唉,母亲无言,只有放长声哭,妈呵……
母亲多半生争强好胜,性格刚烈,心直口快,刀子嘴,豆腐心!她曾经与亲戚乡邻有过这样那样的口角之争,可她很少记仇,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绝无害人之心。她和北京我姨吵架后不欢而散,此后对北京我姨念念不忘。我们对大舅、小舅情意绵绵,那是因为母亲对我们曾经殷殷教诲。提起早逝的小姨,母亲总是长吁短叹。对小姨遗下的俩表妹王亚莉、王小莉,母亲一直操心有加,逢年过节,杏树凹演戏,母亲总要把俩表妹叫到跟前。母亲移住县城后,总是念叨刘家寨我姑,我说我去看我姑,母亲就高兴。记得我给母亲买了件外衣,母亲舍不得穿,我去看我姑时,母亲命我将外衣带给了我姑。亲戚不论谁到县上,母亲都高兴。母亲最盼村里人去,谁去了总唠个没完。我每坐于母亲膝前,她总爱讲说杏树凹的人和事。村里老了人,她落泪;村里谁病了,她担忧;村里谁结婚了,她高兴。母亲患病的最后一年里,经常说她要回杏树凹呀。看见窗外的楼房,她指说是梁上头,是立坡明。不了乡情,溢于言表;思乡之情,何其殷殷!现在,她老人家终于如愿以偿,回归了故里,长眠在了杏树凹的故土里。
母亲一生,是为他人活着,是为儿女活着。我大哥是头生子,母亲对大哥的用心最重。母亲爱骂我二哥,可对我二哥最操心,吃的,穿的,总想着我二哥。母亲最丢心不下的是我大姐。她老人家在世的时候,总念说:“芦叶娃好长时间没来了!”拳拳思女情,溢于言表。母亲到县上后,长期与大妹生活在一起,大妹伺候她老人家饮食起居无微不至,同时也蒙受过这样那样的委屈。母亲能带病延年到善终,多半的功劳要归于大妹的殷勤孝心!母亲最心疼的是小妹,后来得到最大安慰的也是小妹。小妹每回休假回县伺候,临走时母亲总是拉着小妹的手不丢。如果说母亲也偏心,母亲最偏心的是她最不孝顺的老三我。从小母亲对我偏吃偏喝,出门总要带着我。一九八四年秋,我回家看母亲,正是雨后,路上、场上很难。母亲给我炒了盘鸡蛋,下了碗面,面里还窝着荷包蛋。我每次回县,母亲一看见我就去摊煎饼,因为我最爱吃煎饼。我能有今天,和母亲的偏心偏爱是分不开的和母亲的爱相比,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微不足道的我愧对母亲的养育之恩!妈呀,你能原谅你的三儿吗?
我们知道,世界上最宽容的是母亲。我们相信母亲在天之灵一定是欣慰的,因为她的每一位儿女都曾经以赤子之心侍奉自己的母亲。母亲每次住院,我大哥、我二哥、我大姐、俩妹总是争着陪床。母亲弥留人间的日子里,明知道天命难违,大姐却把母亲抱在怀里不肯松手,妈呀妈呀地叫个不停。儿女的孝顺使母亲离去的时候带着安祥的微笑。这成了我们姊妹六人最大的安慰!
此时此刻,面对母亲的灵柩,我代表我们六位子女发愿起誓:我们将把自己对母亲的爱和怀念化为加倍的孝心,奉献给我们忠厚的父亲!我们知道:母亲在天之灵最惦念的一定是父亲。母亲和父亲结为夫妇之后忠诚相待,恩爱有加,相依为命。母亲患病之后,父亲的照顾殷殷周到。对母亲,父亲尽了为夫之道,这将是母亲在天之灵最大的安慰!我们将牢记母亲的牵挂,全心全意地伺奉父亲,不让他老人家受半点委屈。我们谨记!我们一定做到!
母亲!母亲!您还有什么丢心不下的呢?至爱弥天,大悲漫地。“玉山披雪念慈容,蓝田吐寒怀大恩。”天地有情,化雪成泪;天地有恩,故示祥瑞。踏着洁白的雪路,母亲呵您走好!您不会寂寞的,因为您的左右都长眠着善邻友舍,他们将和您长期相伴;您的儿女孙子都会常来看望您的,您就安息吧!
愿母亲大人含笑九天!
难见的妈呵!
关于母亲悼词6
各位长辈、各位领导、各位亲朋好友:你们好。
今天我们全家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悼念敬爱的母亲不幸病逝,并向她的遗体作最后的告别。首先,我谨代表全家衷心地感谢各位百忙之中能赶来,和我们一起缅怀我的母亲。
母亲生于1931年,因患疾病于x年3月25日与世长辞,享年83岁。母亲的一生平凡而伟大,她勤劳善良、默默无闻,含辛养育了我们兄妹七人成家立业。母亲教给了我们做人的真理以及面对生活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用毕生的精力和辛勤的汗水,营造了我们一生享不尽的精神财富和幸福之本。如今正当我们要深深的报答她老人家的养育之恩、亦享天伦、安度晚年之时,却驾鹤而去,给儿女们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和思念。
回首往事,我们泪如倾雨,千言万语也难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之情。逝者如斯、痛在生者。目睹母亲的遗容,往日慈祥的音容笑貌一一浮现在我们的眼前,成了我们挥之不去的心痛。
母亲是一位从贫苦中走出的女性,从小就品味了人世的艰辛,过早生活重担的磨练使母亲变得坚强、执着。在晚年,一直在同病魔做斗争,坚强的为我们支撑着一片天空。
母亲一生养育了我们七兄妹,再生之年非常重视我们的品质教育,她虽然没有读过书、上过学,但却有谆谆教诲,使我们一步一步走向成熟,成了对社会有用之人,我们永远是母亲的牵挂,母亲永远是我们儿女的灵魂,母亲的恩情我们永远难忘。生命最后、母亲担心和牵挂的是我们,她舍不得的是爱她的亲人们,舍不得含辛茹苦养育大的子女们。母亲的一生是淳朴的一生、勤劳的一生、艰辛的一生、善良的`一生、柔弱而坚强的一生。母亲走了,留在我们心中的是无私、是勤劳、是善良,母亲那淳朴的笑容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我们将以母亲为榜样,踏实做事、真诚做人,母亲已安详的离我们而去,我们对母亲的追忆纵有千言万语也难以表述,我们将化悲痛为力量,时刻牢记母亲的教诲,做一个正直、诚实、勤奋、坚强的人,不辜负她老人家对我们的期望。放心吧!亲爱的母亲,我们在世之亲一定会尽心团结友爱,同力维系家族优良的传统,并传承下去,至到永远,愿您老人家在西去的路上一路走好,安息天国。
安息吧!母亲,我们亲爱的妈妈!
关于母亲悼词7
各位父老乡亲,各位亲朋好友:
感谢你们踏着冰凝的积雪、冒着刺骨的寒风,亲临灵前,为我们的妈妈奠行。我受大哥委托,代表我全家人,向妈妈的神灵致悼词。
从1996年起,妈妈患脑血管病,三次住院。今年十月,妈妈第三次犯病,住院后我们抱着百分之一的希望、百分之百的努力,终未挽救妈妈的生命。古历20xx年腊月十七日巳时(10点30分),妈妈永远告别了父亲和儿女,撒手西去,享年六十六岁。
妈妈生于古历一九四零年十一月十七日。幼年家境贫寒,衣食不保。经家祖父与外祖父握手相约,妈妈与父亲订了娃娃亲。家祖父去外祖父家说:“我家的人,我领走!”十二岁的妈妈被家祖父领回抚养。夏收之后,妈妈又被大舅父送到杏树凹家中,安然度过了饥寒交迫的秋冬。一六年春,家中迁盖新房,懂事的妈妈与已过世的姑母、南坡大伯母一道绕着锅台,忙前忙后,受到村人好评。一七年,十七岁的妈妈与父亲结婚。不久,家祖父即将柜上钥匙交给妈妈,说:“这个家你来当!”从此,妈妈成了张门的女顶梁柱。一八年,妈妈生下我大哥。此后,妈妈相继生下我二哥、我大姐、我和我大妹、我小妹。可以说,妈妈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无偿地奉献给了自己的儿女。一九七四年、一九七五年,家族亲戚多灾多难。我们的祖父母、外祖母、小姨母相继告别人间。这一连串的变故,给了妈妈精神以沉重的打击。随着儿女的长成,妈妈的身心健康才日渐恢复。一九八六年,妈妈随父亲农转非。此后,长期住在县城,大妹一直伺候在侧,直到终老,又回到故里杏树凹村。
妈妈前半生的劳苦,超出了常人的想象。那是低标准的年代,父亲常年在外工作,祖父母俱已年迈,全家千斤重担落在了十七八岁的妈妈身上。那年月,家家靠工分吃饭,家中就妈妈一个女劳力,一年到头,多半的日子要带着沉重身子去上工。放工回家,既要伺候祖父母,又要经管一群嗷嗷待哺的儿女。猪在叫,羊在叫,家里家外、灶前灶后,都是干不完的活。到地里上粪,到沟里担水,到稠水河磨面,给猪割草,给羊垫圈。一有空闲就织布,天天深夜要纺线。嗡嗡的纺线声把我们送入梦乡,咔嚓的织布声又把我们从梦乡惊醒。我们家是缺粮户,为了补贴一家老小的口粮,妈妈冒着打击投倒把活动的政治风险,把辛苦织成的布偷偷拿到集镇上卖黑市,被市管会的人撵得东躲西藏。妈妈听说四十里外的金山换粮划算,就带着我大哥去贩布,没黑没白,吃的是冷冷的苞谷面馍,喝的是讨来的百家水,来去都要步行。妈妈自己挨过饥饿,所以绝不让自己的儿女再挨饥饿!妈妈做到了!在我们的记忆里,我们没有挨过饥饿!
生育加劳苦,透支着妈妈的健康;一连串的灾难,雪上加霜,使妈妈一度不堪重负,精神恍惚。妈妈动不动就生气、骂人、发脾气,就是这种重负所致。我们曾经不理解妈妈,一些亲邻也不理解妈妈,我们甚至数落过妈妈。虽然我们得到了妈妈的宽容,虽然我们终于理解了妈妈,还向妈妈尽了应尽的孝心,但面对妈妈的灵柩,我们仍然愧悔不已!能被自己的妈妈呵斥、责骂,是多么幸运呵!可是妈呵,你还能醒来?你还能再骂一声你的儿女吗?唉,妈妈无言,只有放长声哭,妈呵……
妈妈多半生争强好胜,性格刚烈,心直口快,刀子嘴,豆腐心!她曾经与亲戚乡邻有过这样那样的口角之争,可她很少记仇,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绝无害人之心。她和北京我姨吵架后不欢而散,此后对北京我姨念念不忘。我们对大舅、小舅情意绵绵,那是因为妈妈对我们曾经殷殷教诲。提起早逝的小姨,妈妈总是长吁短叹。对小姨遗下的俩表妹王亚莉、王小莉,妈妈一直操心有加,逢年过节,杏树凹演戏,妈妈总要把俩表妹叫到跟前。妈妈移住县城后,总是念叨刘家寨我姑,我说我去看我姑,妈妈就高兴。记得我给妈妈买了件外衣,妈妈舍不得穿,我去看我姑时,妈妈命我将外衣带给了我姑。亲戚不论谁到县上,妈妈都高兴。妈妈最盼村里人去,谁去了总唠个没完。我每坐于妈妈膝前,她总爱讲说杏树凹的人和事。村里老了人,她落泪;村里谁病了,她担忧;村里谁结婚了,她高兴。妈妈患病的'最后一年里,经常说她要回杏树凹呀。看见窗外的楼房,她指说是梁上头,是立坡明。不了乡情,溢于言表;思乡之情,何其殷殷!现在,她老人家终于如愿以偿,回归了故里,长眠在了杏树凹的故土里。
妈妈一生,是为他人活着,是为儿女活着。我大哥是头生子,妈妈对大哥的用心最重。妈妈爱骂我二哥,可对我二哥最操心,吃的,穿的,总想着我二哥。妈妈最丢心不下的是我大姐。她老人家在世的时候,总念说:“芦叶娃好长时间没来了!”拳拳思女情,溢于言表。妈妈到县上后,长期与大妹生活在一起,大妹伺候她老人家饮食起居无微不至,同时也蒙受过这样那样的委屈。妈妈能带病延年到善终,多半的功劳要归于大妹的殷勤孝心!妈妈最心疼的是小妹,后来得到最大安慰的也是小妹。小妹每回休假回县伺候,临走时妈妈总是拉着小妹的手不丢。如果说妈妈也偏心,妈妈最偏心的是她最不孝顺的老三我。从小妈妈对我偏吃偏喝,出门总要带着我。一九八四年秋,我回家看妈妈,正是雨后,路上、场上很难。妈妈给我炒了盘鸡蛋,下了碗面,面里还窝着荷包蛋。我每次回县,妈妈一看见我就去摊煎饼,因为我最爱吃煎饼。我能有今天,和妈妈的偏心偏爱是分不开的。和妈妈的爱相比,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微不足道的。我愧对妈妈的养育之恩!妈呀,你能原谅你的三儿吗?
我们知道,世界上最宽容的是妈妈。我们相信妈妈在天之灵一定是欣慰的,因为她的每一位儿女都曾经以赤子之心侍奉自己的妈妈。妈妈每次住院,我大哥、我二哥、我大姐、俩妹总是争着陪床。妈妈弥留人间的日子里,明知道天命难违,大姐却把妈妈抱在怀里不肯松手,妈呀妈呀地叫个不停。儿女的孝顺使妈妈离去的时候带着安祥的微笑。这成了我们姊妹六人最大的安慰!
此时此刻,面对妈妈的灵柩,我代表我们六位子女发愿起誓:我们将把自己对妈妈的爱和怀念化为加倍的孝心,奉献给我们忠厚的父亲!我们知道:妈妈在天之灵最惦念的一定是父亲。妈妈和父亲结为夫妇之后忠诚相待,恩爱有加,相依为命。妈妈患病之后,父亲的照顾殷殷周到。对妈妈,父亲尽了为夫之道,这将是妈妈在天之灵最大的安慰!我们将牢记妈妈的牵挂,全心全意地伺奉父亲,不让他老人家受半点委屈。我们谨记!我们一定做到!
妈妈!妈妈!您还有什么丢心不下的呢?至爱弥天,大悲漫地。“玉山披雪念慈容,蓝田吐寒怀大恩。”天地有情,化雪成泪;天地有恩,故示祥瑞。踏着洁白的雪路,妈妈呵您走好!您不会寂寞的,因为您的左右都长眠着善邻友舍,他们将和您长期相伴;您的儿女孙子都会常来看望您的,您就安息吧!
愿妈妈大人含笑九天!
难见的妈呵!
农历二零xx年腊月二十二日晚
关于母亲悼词8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你们好。
三天前的下午时分,我们最亲爱的妈妈告别了她的亲人,也告别了这个她曾经生活过个年头的世界,撒手归去了。
眼看着妈妈痛苦地咽下最后一口气,我们做子女的内心犹如刀绞,悲痛万分。
妈妈的一生,是工作的一生、奋斗的生。对我们,她是慈母;对她的学生,又是良师。她毕生忠诚于教育下业,为国家为人民培养厂多少栋梁之才。平日里,她总是勤勤恳恳地工作,每个年头至少有个夜晚,她总是伏在灯下备课、改作业至深夜。从不知道疲倦。对我们子女,妈妈又是多么地慈祥可亲。由于爸爸被隔离审查,妈妈独自挑起了培育我们趾妹四个的重担,不但在经济上养育我们,而且在政治上开导我们,使我们得以健康地成长,直至今天。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和血。妈妈,您就是一只这样的人,一只我们子女和您的'学生所需要的人。如今,您却离我们而去了,叫我们怎么不哀伤恸哭呢?
妈妈,亲爱的妈蚂。我们今天聚集在这里悼念您,决心学习您的精神,勤垦踏实地工作,为自己所热爱的事业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安息吧,亲爱的妈妈!
关于母亲悼词9
妈妈;阳历20xx年10月9日农历8月29日,离开了我们的,两年多了。
妈妈,您走的太早了,女儿对不起您呀,没尽到孝,我们内心有愧。
妈妈,是您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做个好人。我们牢记您的教导好好做人,脚踏实地做事,做一个自己应该做的人。
为了我们,您用尽了一个做母亲全部的`爱。照顾我们姊妹起居、吃穿,度过那段艰苦的岁月。
为了我们,您走过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历经千苦万难,一把把屎尿将我们抚养成人,完成学业、成为有文化、有利于社会的人。
为了我们,您象老鸡护仔一样不允任何人伤害我们。
为了这个家,您省吃俭用,好吃的东西都留给了爸爸和我们。
为了这个家,您勤奋到跌到还要抓把草,使家的收入有所提高,人们都说您是抓子手。
为了这个家,您不甘人后的坚强性格,做到了别人有的,我们也要有。
为了照顾外婆,您把大好的青春年华都扔在农村。
为了孝顺老人,您忍辱负重,委曲求全,没有过上一天好日子。
妈妈,我们都长大了。
妈妈,您的教诲我们铭记。
妈妈,我们不能没有你,你青春常在。
妈妈,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妈妈,去天国的路上,一路走好。
女儿小洁————————泣悼
关于母亲悼词10
莽莽黄土高原,蜿蜒长城脚下。公元二0xx年二月二十八日,农历正月十五。陕北大地仍然沉浸在浓浓的春节气氛之中,大家都在忙碌地准备着过一个欢乐的元宵佳节。而对于横山县党岔镇麻地沟村白氏家族来说,这一天是一个万分悲痛的日子。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一位和蔼可亲的邻居,一位乐善好施的慈悲老人,走完了72个春秋,永远地离开了大家。高山垂泪,树木低头。天地为之动容,大风呼啸哀鸣!好长时间未见雨雪的麻地沟,这几天陆陆续续地飘起了雪花。雪花悠悠扬扬,如同老人的性格,温柔地、静静地飘落在大地,滋润着万物生灵。
老人姓x,名xx,民国二十八年,己卯年十一月十四(公元1939年12月24日)诞生于横山县梁家峁村一户普通农民家庭。老人出生于上世纪30年代末,正是日寇肆意践踏中国的年代。那是一个极度混乱、极度饥饿的年代;是一个极度贫困、极度萧条的时期。老人一出生,就饱偿了饥饿、贫穷的滋味。老人兄妹5人,排行老三。父亲刘老先生是一位正直善良的农民。和陕北贫苦农民家庭的孩子一样,没有娇生惯养,更没有条件上学。她从小聪明伶利,十分懂事,自打记事起就帮父亲拔草放羊,下地种田,帮母亲缝缝补补,拆拆洗洗。贫苦的生活造就了她坚韧的意志,朴素的家风培养了她善良、包容的美德。凭着她吃苦耐劳、聪明贤惠的品德,嬴得了周围人家的赞誉。17岁那年,便与现在的老伴白文昌结婚成亲。
17岁进入白家门的刘炳兰,以她积极乐观的心态、坚韧顽强的毅力、任劳任怨的精神,坚定地走过了55载。半个多世纪,老人每一步都走的那么从容,那么坚强,那么实实在在。在她身后的每一个脚印,给亲人,给乡邻,给熟悉她的每一个人,都留下了无尽的思念。她用一生的正直和善良,丰富了中国女性的内涵,树立了伟大母亲的形象,书写了高风亮节的新篇章。老人之高风,在于与人为善。初进白家,上有公婆,下有兄弟姐妹。与家人共处几十年,孝敬公婆,妯娌和睦,从未有过争执,乡邻交口称赞。白家为当地大族,枝繁叶茂,几百余人,无论长幼,相处融洽,虽分门立户,但胜似家人。不仅是本族,即便是异族外乡,只要谁家有困难,老人尽力相帮。儿女成家立业后,对待儿媳女婿如同亲生。孙辈出生后,更视为掌上明珠。家孙外孙十多个,都愿意去看“奶奶、姥姥”,因为每去必不空手而回,老人总是给钱塞物。与孙辈们提起和老人相处的日子,无不记忆犹新,泪流满面。老人之高风,在于勤俭持家。老人一生育有4男2女,生活十分艰辛。老伴常年在外工作,家庭重担全部落在她肩上。一大家子人的穿衣吃饭,6个孩子的上学读书,生产队劳动,自留地耕种,里里外外,独自操持。那时侯老伴工资低,生活不宽裕,粮食不够吃。在有限的.条件下,她总是把好吃的、好穿的留给老人和孩子,自己却节衣缩食,辛劳度日。在儿女的记忆中,老人总是起早贪黑,不停地忙碌着。有时候半夜醒来,老人还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做针引线。如此艰辛,老人从无怨言。凭着乐观的心态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把家庭操持的有条不紊,把孩子们拾掇的干净利落。在村人的印象中,白家人总是有精有神,即便在最困难的时期也没有丢帮跌底。这就是一位母亲的持家能力,她以牺牲自我撑起了一个家!老人之高风,在于相夫教子。老人没有上过学,书面文字她看不懂,但做人做事的道理她十分懂得。老人有一个十分朴素的信念:家中再困难,自己再艰辛,也要供子女上学。在重男轻女的年代,她的两个女儿和其他儿子一样,都读到了高中毕业。她经常教导子女的一句话就是:做人要正直,做事要谨慎。在老人言传身教之下,6个子女都积极上进,事业有成。长子白万荣,官至处级,现任榆林市政府某部门领导,曾在该市多个县任过县长之职,政绩突出,有口皆碑。其他子女也都在机关、事企业单位上班,家庭美满,生活幸福。20__年老伴退休回家后,本该相互照顾,颐养天年。因老伴的为人和能力,村里想让他出任村主任。刘炳兰老人二话不说,大力支持。上任后,为了村集体的事业,老伴提出自家出资8万元弥补村里资金的不足,老人不但没有反对,还将自己手头的2万元交给了老伴。一个农村老太太,自己辛劳一生,在集体事业需要的时候,慷慨解囊,是多么的难能可贵!老人之高风,在于不图回报。老人一生刚强耿直,她给予别人的帮助不计其数,但从不图回报。而她自己有困难,从不诉于别人,即使在最困难的时期,即便是自己的亲生儿女,她都怕给添麻烦。儿女们工作忙的时候,她总是让老伴打电话告诉孩子们:家里挺好,不要回家,别耽误工作。儿女们生活好了之后,每给她带回食品和衣物,她总是说家里什么都不缺,不要破费。老人由于一生辛劳,积劳成疾,但在儿女面前表现的十分坚强。这次病重,在儿女再三劝说下才住进了医院。谁料想,手术之后才发现,肠部已经粘连、坏死,而且此病早在40多年前就埋下了祸根。一个农村妇女,有病自己扛,多少年强忍疼痛,带病操持家务,服侍家人。多么坚强的女性,多么伟大的精神!病魔夺走了她的生命,却给儿孙留下了无尽的遗憾!
老人一生正直善良,聪颖贤惠,虽倍受艰辛,但用当地农村的评判标准,老太太也是有福之人——年轻时吃过无数之苦算不了什么,晚年享受了荣华富贵才是真正的福气——四男二女,子孙满堂,人丁兴旺,叶茂枝繁,而且子女们人人争气,个个孝顺。在村人眼里,这就是最大的福气,最大的荣光。随着国家的繁荣富强和子女们的功成名就,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老人真正过上了安乐、清闲的生活。六个子女,争相孝敬老人,今天儿子拿回了钱,明天媳妇买回了衣服,后天女儿送来了好吃的。逢年过节,或一大家子人团聚在老人身边,或轮流在城里请老人吃饭。老人虽然嘴上总是说“破费,破费”,但高兴之情溢于言表。老人的高兴,不在于吃香喝辣,而在于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气氛。为报答老人的养育之恩,儿孙们总是抽时间带老人外出旅游,一览祖国大好河山。银川沙湖,留下了老人的身影,古城西安留下了老人的足迹。许多令农村老人羡慕不已的小轿车、火车、飞机、轮船、地铁,老人都悉数尽享。20__年国庆节,儿孙带两位老人在天安门观看了60年国庆大典,并且在全国最有名的王府井中国照相馆合影留念。老人一生谦虚,她从不在外人面前夸奖自己的儿孙,但喜欢在老姐妹面前描述火车有多舒服,飞机有多快,天安门广场有多大,北京有多漂亮,北京照的照相有多好。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表达了老人对晚辈孝敬之心的赞美,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享受幸福的满足!
老人的一生,充满坎坷和磨难,却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她的一生,是任劳任怨、忍辱负重的一生;她的一生,是坦然乐观、积极热情的一生;她的一生,是聪明贤惠、淡泊从容的一生;她的一生,失去了很多,付出了很多,但也收获了很多,得到了很多——她得到了晚辈的爱戴;她得到了村人的敬重;她享受了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她感受到了儿女们的孝心……老人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是普通的一生。惟其平凡而普通,更能解读和领略她的经典和伟大。在人们的心目中,她的人格是伟大的,目光是慈祥的,胸怀是博大的,心地是善良的,精神是崇高的!老人走了,给亲人,给乡邻,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和思念。
老人一生正直善良,慈悲为怀,含辛茹苦养育了6个儿女,都已功成名就。母亲去世后,按照当地习俗,为老人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以报答养育之恩。儿女撕心裂肺,族人痛心疾首,村人掩面哭泣。前来吊唁和送行者,有镇上的,有县里的,也有市上的,省城的。村人和十里八乡赶来送行者更是人数众多。大家无不为失去一位慈祥的老人而悲痛万分。老人人缘极好。在老人的葬礼上,亲不论远近,人不分长幼,主动前来帮忙,村人有人出人,有力出力。送来牌匾、花圈无数,寄托了大家对老人的思念。葬礼庄严隆重。按照习俗,子女们举行了二昼夜道场,为老人超度亡灵;请来了四班乐队,为老人送行;孝子成排,三拜九叩,表达了子孙的悲痛之情。祭奠仪式上,长孙白宁怀着万分悲痛,带着对祖母的深厚感情,声泪俱下,宣读祭文,说出了儿孙的心声,引起了大家的共鸣,现场悲声动地,十分感人。在农村,如果对老人薄养厚葬是会遭人耻笑的;而厚养厚葬是令人敬佩的。白家对老母亲生前孝顺,去世后举行厚葬,传为佳话。母亲入土为安后,为表达对父老乡亲的感谢,举行了简单的答谢仪式。长子白万荣在代表孝子表达了对大家的感激之后,十分动情地说:“母亲一生正直善良,慈悲为怀,虽没有给我们留下万贯家产,但给我们留下了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叮嘱兄弟姐妹和子女,“要正直做人,孝敬老人,关心他人,以母亲为榜样,把白家家风发扬广大”。
今天,老人要走了,在亲人儿孙们的搀扶下,走出熟悉的、留下无数身影的院子,走过让老人无限眷恋的麻地沟村,告别前来送葬的乡邻和儿孙们的朋友,留下一路纯净的阳光,留下启迪后人的精神财富,留下让后人永无尽期的缅怀和思念,走向天堂,走向自由,走向极乐!让我们给这位慈祥的老人,可敬的母亲祝福!祝老人一路走好!字幕:懿德如斯传家久,风范同馨继世长。
关于母亲悼词11
各位长辈、邻里乡亲,各位亲朋好友: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在此举行追悼仪式,共同寄托对我们伯母的哀思。此时此刻我代表全家对大家在百忙之中前来参加我伯母的追悼会表示深深的谢意!
我伯母,生于20xx年农历正月廿二,祖籍陕西永寿永安村人,16岁嫁到西村我们家,先后养育了我们七个子女,于20xx年平安夜农历十一月十二日晚7点整与世长辞,享年81岁。
我伯母一生尝遍了生活的艰辛,她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操持家务,抚养子女,含辛茹苦,默默奉献,待亲朋邻里如兄弟姐妹,只知付出,不求回报。
尤其是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我父伯母饱受了人间的饥饿,吃大灶期间,为别人着想,先人后己。在水保工地上从没因孩子多而迟到,总是抢着干活。为了我们七个孩子的生存,曾沿门乞讨,直到我们长大成人,成为人父人母的时候,才深切地感受到您为我们付出了多少心血。
我伯母承受了太多的苦难,我们记得在自己很小的时候,伯母白天参加生产队的劳动,晚上织布纺线,为我们做衣补衣;在数九寒冬,当我们早晨4、5点醒来时,伯母她已在为我们烧着热炕,把那冰冷的衣服烤的热呼呼的。您用一件件平凡的小事诠释了一个伟大的称号———伯母!
伯母在晚年感受到了祖国的温暖、社会的和谐幸福,她的七个子女现在都已成家立业,子孙满堂!伯母也看到了儿女们都盖起了新房,其实这一切都是您的人格在感染着我们。
天不遂人愿!伯母突患重病后,我们内心感到十分难受。伯母不但非常坦然地面对病情,还反过来安慰我们不要伤心。即使在这样的时刻,您仍然处处为他人着想,知道儿女生活都不容易,在我们面前您都从来没有流露出自己心里的委屈和难受。
我们最亲爱的伯母,您可知道,当您的生命终结的时候,我们的内心有多么的痛苦!子欲孝而亲不在!我最亲爱的伯母,您可知道儿女有多么的`后悔!
年事有,寿而尽,生命无所不在。伯母与我们永别了,但是您对孩子们恩情、对亲人和朋友的真挚情感,对生活的执著信念,与天地永恒,与枝叶长青。伯母在我们心中的份量是最重的,我们会思念您,直到永远!伯母,我们永远怀念您!
最后我代表全家再次感谢各位为我们的伯母诚挚地送行,并为伯母生病期间探望的所有人表示感谢!让我们共同祈福我们最亲爱的伯母,一路走好!
【母亲悼词】相关文章:
给母亲的悼词12-21
母亲的悼词03-26
母亲经典悼词11-20
给母亲的悼词11-02
给母亲悼词06-30
母亲去世悼词 悼念逝去的母亲悼词11-21
写给母亲悼词04-02
母亲逝世的悼词03-10
儿子给母亲悼词04-05
悼念母亲的经典悼词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