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词

屈原故里旅游区导游词

时间:2024-09-01 00:42:46 导游词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屈原故里旅游区导游词

  屈原是我国的著名文学家,其笔下的离骚文学性非常强,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屈原故里旅游区导游词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屈原故里旅游区导游词

  篇一:屈原故里旅游区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我姓胡,你们可以叫我胡导,在这一天里,你们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找我,我会竭诚为大家服务。

  今天我们参观的是屈原故里。这里是5A级旅游景点,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为了纪念屈原而建成的。请大家随我一起踏上美好的“屈原故里”之行吧!

  一进景区,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这一座座巍峨的建筑——屈原祠。大家跟着我走到第一层,这里刻着“梅兰竹菊”四君子,这是为了纪念他爱国主义的精神。这上面还刻着他写的诗:《离骚》、《九哥》、《天问》……大家紧跟着我来到第二层。左边可以看到屈原世系族谱和他相关的故事。右边有讲述屈原励精图治、忠肝义胆的`故事。现在大家跟着我的脚步来到第三层。左边有《屈子远游图》、《端午祭扫图》、《九哥》的图片;右边有抛洒粽子、赛龙舟等照片。

  大家跟着我继续参观,我们现在去往皮影戏馆。皮影是我国文化遗产非常珍贵的文化资源。请大家休息片刻,欣赏一下皮影戏,再继续出发。

  怎么样?皮影戏是不是很有趣?请继续跟着我往里面走,这里就是读书洞。这是人们为了纪念屈原这种顽强学习、虚心的习惯而建成的一个石洞。

  据说以前屈原看自己家族快灭亡,就投江自尽了,人们为了不让鱼吃了他的尸体,就把饭团丢进江里,所以现在五月初五吃粽子就是为了纪念屈原而成的一种习俗。

  好了,朋友们,屈原故里游玩就此结束了,谢谢您的支持与配合,下次再见!

  篇二:屈原故里旅游区导游词

  女士们、先生们: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美丽宜昌!

  不知道你们听说过没有:来湖北是看四人,也就是诗人(屈原)、美人(王昭君)、野人(神农架野人)和死人(荆州博物馆的西汉软体男尸)。而在我们美丽的宜昌就有三人旅游线,也就是诗人、美人和野人。由此可见,宜昌是湖北的精华,今天我们将要去游览的就是精华中的精华——诗人和美人的故乡,也就是屈原故里和昭君故里——秭归。

  趁现在还没到目的地,我先对你们简要的介绍一下秭归吧!

  秭归地处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畔三峡工程坝上库首,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故里,也是历史四大美人之一王昭君的故乡。

  秭归历史悠久,是楚文化发祥地之一。境内现存许多关于屈原的遗迹和传说,如归州的屈原祠、衣冠冢、屈原纪念馆、屈原故里牌坊和乐平里的“三间八景”以及纪念屈原的龙舟竞渡、民俗歌舞等。

  秭归的名胜多与屈原有关,秭归县城东门外,矗立着一高大的牌坊,上书“屈原故里”四字,系郭末若手书。旁边还有两块石碑,分别刻“楚大人屈原故里”和“汉昭君王嫱故里”。秭归与香溪之间有一沙滩,传说是屈原遗体安葬处,后取名“屈原沱”。沱上有屈原祠,最早始建于唐朝元和十五年(公元820)。

  每年端午节,秭归人民都要在屈原沱上赛龙舟。这一抚慰屈原忠魂的古俗世代相传并延至今日。

  连秭归地名的由来,传说都与屈原有关。屈原投江后,其姐女嬃赶到汨罗江,将弟遗体打捞起来,亲自护送回家乡。屈姊那深深亲情使乡亲们大为感动,因而将县名改为“姊归”,后来“姊”演变为“秭”了。

  屈原的遗迹和传说特别多,古人曾集为“八景”,诸如照面井,读书洞,玉半三坵等。屈原祠重新修缮后,内有屈原塑像,屈原文物纪念馆,屈原墓,屈原诗文碑廊。

  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的原始形态是庆丰收。五月,是农忙夏收完毕,准备秋收的过渡时间,人们便在这个时间安排一个稍事休整和娱乐的“端午节”。但是为什么一定要安排在这个月的初五呢?这是为了便于习惯能记忆,类如三月三、七月七、九月九。这样就使农事繁忙的这段较长的时间,均匀地安排在三、五、七、九月四个节日休整,也算是“有劳有逸”了。

  到了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难忍亡国之痛,怀才投身汩罗江,这一天也刚好是端午节。从此,这个节日的意义就渐渐让位于对屈原的悼念了。所以也有人称端午节为诗人节。

  龙舟竟渡

  龙舟竞渡的习俗,过去传说是为了拯救溺水的屈原,其实,在屈原未跳汩罗江之前,我国各地就有龙舟竞渡这种水上运动了,但大多不在端午节举行的。《旧唐书·杜亚传 》载:“江南风俗 ,春中有竞渡之戏,方舟前进,以急趋疾进者为胜。”后来为了记念屈原,竞渡的风俗才慢慢集中到端午节的。公元640年,隋炀帝杨广为了要到杨州一游,着官吏督造龙舟及杂船数十艘。杨广自已乘坐的'大龙舟,高45尺,长200尺,上层有正殿、内殿,东西朝堂,中间两层有120个房间,全部用金玉装饰。还有高三层的龙舟九艘。可以说这是当时最大的龙舟了。北宋时建造的龙舟,无论从大小和结构方面比隋代又有发展。宋代画家张择端的《金明泄争标图》,便描绘了当时皇家乘坐的龙舟的面貌。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还记载了金明池龙舟竞渡的盛况:皇帝与群臣在大龙舟上观看,锦标则插在皇帝的大龙舟附近的水中,一人拧舞旗子,指挥几十艘小龙舟在水面摆出各种船阵。随后,这几十艘小龙舟敲锣打鼓向“标杆”划来,夺得标的便向大龙舟上的皇帝 “山呼拜舞”,整个争标过程气氛十分热烈。

  明代时,龙舟竞渡这种水上运动已经相当普遍。当时出版的一本《武陵竞渡》的书,对这项比赛的规则,诸如竞渡所用的船式,人数等都有详细的记述。

  现在,龙舟竞渡已发展成为一项世界性的体育活动。

  好,现在我们已经到岸了,请大家随我一起下船去感受一下伟人和美人的故乡吧!

【屈原故里旅游区导游词】相关文章:

屈原故里、昭君故里导游词04-01

介绍湖北屈原故里导游词范文04-24

南山文化旅游区导游词02-08

湖北炎帝神农故里的导游词12-07

维纳河矿泉旅游区导游词03-23

新郑黄帝故里导游词范文大全04-01

关于屈原祠的导游词11-15

南澳岛的旅游区导游词(通用6篇)10-12

鲁迅故里作文02-11

鲁迅故里随笔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