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鼓山的导游词(通用8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导游,通常会被要求编写导游词,导游词一般是根据实际的游览景观、遵照一定的游览路线、模拟游览活动而创作的。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导游词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福建鼓山的导游词,欢迎大家分享。
福建鼓山的导游词 1
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榕城”福州,我是xx旅行社导游xx。
福州有句古话“左旗右鼓,全闽二绝”,今天,我们就游览这其中的一绝——鼓山。鼓山位于福州东南部,是我省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也是省级十佳风景区之一。相传峰顶有一巨石形状象鼓,每当风雨交加,雨水拍打在石头上就会发出“咚咚”像敲鼓一样的声音,因此而名鼓山。还记得昨天我们在厦门鼓浪屿看到的鼓浪石吗?也是因为海浪拍打岩石发出“咚咚”的鼓声而得名的。它们还真是“天设一对,地造一双啊!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在鼓山留下了“天风海涛”的文坛佳话,林则徐也留下了“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千古绝唱。自宋代以来历代文人墨客在山上留下的摩崖石刻多达480多处,各种字体全有,琳琅满目,犹如一座天然石刻书法宝库,被誉为“东南碑林”。
朋友们,现在让我们进入这满壁生辉的.书法艺术殿堂去一饱眼福吧!看!洞口的“灵源深处”4个字是清代住山僧元贤所题,表面文意指示地名,而内在深意却是告诉后人,这一带的题刻是前人心灵深处的感情抒发,是高雅的文化殿堂的展现。
沿着陡峭的石阶而下,大家可以看到周围山势迥异,景色清幽,仿佛到了人间仙境,世外桃源,来深吸一口气,是不是有心旷神怡的感觉呢?
在灵源洞一带最著名的摩崖题刻莫过于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蔡襄的手迹,看这“忘归石”,这也是鼓山最早的石刻。蔡襄是福建仙游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在他任福州知府时,十分喜欢游玩鼓山,每每流连忘返。有一次,他流连山中美景忘了时间,待从一再催促,才知道天色已晚,于是写了“忘归石”,这3个字已表达自己依依不舍之情。如果待会儿哪位游客留连忘返,也找块石头留下墨宝,那可不行哦!
好了,现在我们在这块岩壁上看到刻有三个大字,谁来念念?这位小朋友说太简单了,是喝水的地方,还问怎么没有水呢?其实啊,这个字不念喝水的喝,为什么呢?听我给你们讲个小故事:相传古时涌泉寺开山祖师神晏法师在此诵经,嫌涧下泉水喧哗,影响诵经,便大喝一声止住流水,从此涧水改道东流,这里的溪涧也就干涸了。所以,这三个字念“喝水岩”。当然这只是民间传说,其实这时的地形按地质学上说是岩层断裂带,由于地壳运动,形成断裂面,地表水沿断裂面渗漏到地下去,当然就没水了,而不是一个人能喝水倒流的。这里到底是有水好还是无水妙呢?历代文人墨客在这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宋代文人徐锡之在他的石刻诗上阐明了观点,看这块石碑上写到:“重峦复岭锁松关,只欠泉声入座间,我若当年待师侧,不教喝水过他山。”他认为此处重峦叠嶂,不可无水,当年要是他在,就会劝法师不要让溪水改道。近代文学家郁达夫到此曾大发感慨,他说“怪他活泼源头来,一去千年竟不回。”我们今日到此,不知大家是否有同感呢?但是,为了弥补这一大遗憾,不知哪位古贤别出心裁,在此石旁题刻“无水亦佳”,真令游客回眸一笑,意味无穷。
鼓山灵源洞一带,石谷深邃,这是地貌上的谷中谷景观。先贤们充分利用这里的石壁题诗刻字,使整个景观得以完整地保留,为鼓山增色生辉!1982年春,刘海粟大师87岁高龄时游览灵源洞,题了“胜于天竺”4个大字,赞美这里的风景和碑林。
朋友们,由于时间有限,还有很多景点没看到。希望大家有机会再到鼓山来,听那没听完的故事,看那没看完的美景,再度分享快乐的一刻!谢谢大家。
福建鼓山的导游词 2
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
说到福州,就不能不提及鼓山。早在东晋时期,福州民间就流传“右旗左鼓,八闽二绝”的风水之说,这左鼓即指鼓山,耸立于福州市东郊、闽江北岸,总面积约48平方公里,分为鼓山、鼓岭、鳝溪、磨溪、凤池白云洞五大景区。自宋朝至今皆为游览胜地,鼓山就是福建省“十佳”风景区之一。它与福州旗山遥遥相峙,重峦叠嶂、终年苍翠,山上处处有奇岩,峰峰有洞府,风光旖旎,主峰海拔900多米,对福州风水中占有相当重要的的地位。
青龙鼓山佑民安康
自古以来,福州百姓在选择及组织居住环境方面,就有采用封闭空间的传统。为了加强封闭性,还往往采取多重封闭的办法,如四合院宅就是一个围合的封闭空间;多进庭院住宅又加强了封闭的层次,而里坊又用围墙把许多庭院住宅封闭起来(比如福州的三坊七巷的构造)。 作为城市也是一样,从城市中央的衙署院(或都城的宫城)到内城再到廓城,也是环环相套的多重封闭空间。在城市的外围,按照风水格局,基址后方是以主山为屏障,山势向左右延伸到青龙、白虎山,成左右肩臂环抱之势。山的左右为青龙白虎(比如说福州的以金鸡山为青龙,大梦山为白虎,于山、乌山把住南门成左右肩臂环抱之势),遂将后方及左右方围合。基址前方有案山遮挡,连同左右余脉,亦将前方封闭,剩下水流的缺口,又有水口山把守,这就形成了第一道封闭圈。如果在这道圈外还有主山后的少祖山及祖山,青龙、白虎山之侧的护山(比如说福州青龙之侧的护山的鼓山;白虎山之侧的旗山)。案山之外的朝山,这就形成了第二道封闭圈。可以说风水格局是在封闭的人为建筑环境外的一层天然的封闭环境。
由此我们可知,鼓山为作福州的青龙山,守护着福州这块难得的宝地,保佑着有福之州风调雨顺,人民安康。
鼓山之“鼓”意义非常
鼓山为作福州的青龙山,自有神奇之处,由其顶峰有一如鼓巨石而得名。相传这支鼓是天上的擂鼓将军为了镇住恶龙特地留下的。每当风雨交加,石鼓便有簸荡之声,那就是鼓将军在鼓山顶面对海上龙王进犯而击鼓,号召三军准备战斗。
鼓,在易经中为震、为东方。易经云:震者亨。震来,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其意思是重雷发向,千里传声,有惊无险之象,亦有变动之意。
易经《震卦》象征震动的鼓声:可致亨通。当惊雷鼓动的时候,天下万物都感到恐惧,然而君子却能安之若素,言笑如故;即使雷声震惊百里之遥,作为君子却能做到从容不迫,表示大丈夫威武不能屈,所以能成就大事。鼓山顶峰的石鼓亦在点醒居住福州的.人们,匹夫兴亡人人有责。每当国家风云变幻之时,应该走出去,为国效力,由闽化龙之意。
九座山亭有玄机
坐落在鼓山的涌泉寺更为名扬天下,其位列闽刹之冠,是福州的骄傲,素有“既来福州,必游鼓山”之说。
涌泉寺寺院和自然景观浑然一体,山坡里原有的山泉、峭壁怪石都被巧妙地镶嵌其中,寺庙前后左右环抱着苍郁的古老大树林,可谓“进山不见寺,入寺不见山”,宛如这寺院是盘古开天地就有,是上天降落在此处。这一典型唐代建筑,坐北朝南,以三级宫殿群,顺山势而上。迈过高高的门槛,一阵佛门清静的淡雅清香就会扑面而来。很多人走进殿内,烧上一炷香,虔诚地祈祷、祝福,让人徒升心安平静之感。
建造这所寺院的开山祖师神晏更具有传奇色彩。由于寺院建造在鼓山的燕窝穴上,燕窝发燕仔燕孙,所以涌泉寺能居僧干众,蒸蒸口上。相传当时涌泉寺建成后鼓山香火愈来愈旺。为了让香客们上山方便,寺院僧众决定修条上山道路。历经七七四十九天努力,一条弯弯曲曲的石头山道,从鼓山脚下一直铺到涌泉寺的大门。
开山祖师神晏看见这条石砌大道,心里很高兴。可过了几天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这条石砌大道寺院的僧众,病的病,死的死,香客们也闻知涌泉寺发生瘟疫,也不敢上山来了。一时间,鼓山涌泉寺僧侣四散奔逃,香客稀少,冷清寥落。
神晏心中好疑惑,为探明原因走到鼓山白云峰顶朝看石道。远远望去,隐隐约约中,他发现整条石道一股凶气缭绕不散。他连忙再仔细一一辨认,这才惊骇得他几乎失去控制喊叫出来。这条从山脚铺到涌泉寺大门口的石道,弯弯曲曲就如一条巨大蟒蛇蜿蜒而上,岭道上的一块块石头板就如蟒蛇身上的鳞甲一片片。那蛇的头对着涌泉寺大门正张着血盆大口对着燕窝吞吃出门的燕子,这石道分明是“蛇窜燕窝”!这明摆着涌泉寺的风水被这石条道破坏了。
好在神晏不愧为一代大师。他返回涌泉寺,召集众僧在新修的这条上山石道上建造了九座山亭,从山脚到山门。这条“蟒蛇“变成的石头道路中间的九座山亭,依次为闽山第一亭、东际亭、仰止亭(今已废)、观瀑亭(又名石门亭)、乘云亭、半山亭、茶亭、松关亭、更衣亭。这九座山亭像九根大铁钉,牢牢地钉在这条蟒蛇变成的石道上,把这“蟒蛇”斩成七段,使它不能再作怪。之后又从喝水岩修建一条石道,用条石铺设,直达山门。该道为蜈蚣岭道,意为蜈蚣叮七寸。蛇怕蜈蚣,这样这条毒蛇就不能复活了。蜈蚣岭道铺设完,上山道路变得四通八达了。
这一来,蟒蛇不能动弹 了。而化成蟒蛇的那条石道,永远僵死在那儿,被千人万人踩。此后,涌泉寺渐渐香火旺盛了,僧众越来越多,涌泉寺越来越闻名于世终于成了南方著名的佛教圣地。在鼓山其摩崖石刻也很闻名。
文物价值很高的摩崖题刻鼓山的一大特点,比比皆是,其中不少是历代名人的题刻。据统计,鼓山的摩崖题刻不下300余处,宋代的题刻就达109处,这说明早在宋代,鼓山就是文人达官赏览胜景的所在。现存题刻最早的是灵源洞东壁宋庆历六年(1046年)蔡襄等人的题名,其文曰:“邵去华、苏才翁、郭世济、蔡群谟庆历丙孟秋八日游灵源洞”共二十四字,楷字,字径40厘米。蔡君谟即蔡襄,时任福州知州。蔡襄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其余三人为苏轼、黄庭坚、米芾。在一处壁上刻有“忘归石”三个大字,笔力遒劲,字径约70厘米,也是蔡襄所书。蔡襄的这些题刻,被认为是书法艺术的珍品。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也在鼓山留下了字迹。在大顶峰磐石上刻有“天风海涛”四个在大字,即为朱熹所书。朱熹还写了一字径达四米的“寿”字刻在喝水岩石壁上,是福建座崖石刻中少见的大字。鼓山刻石,上起北宋,下迄清代以至当代,前后延续近千年,内容丰富,字体隶、行、草、楷俱全,是福建古代石刻最多最集中的地点,堪称福州碑林。
它对研究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历史和发展,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以涌泉寺为中心的百余景点鼓山的景点很多,有名称的就达160多个。这些景点基本上是以涌泉寺为中心,分东西南北四路。涌泉寺在山腰,相传因寺前有一股泉水涌出地面而得名。“涌泉寺”的匾题,是康熙手书。此寺始建于后梁开平二年(908年),明代曾两次毁于火,明天启七年(1627年)重建,清顺治、康熙年年间又几次扩建。寺基本上保持了明嘉靖年间的布局和明、清两代的建筑物。游览鼓山的人,一般是先到涌泉寺,然后再去寻幽探胜。东路有回龙阁、灵源洞、喝水岩、龙头泉、白猿峡、水云亭、听水斋、甘露松等25景。想欣赏古人题刻的,就走东路。鼓山的题,多集中的灵源洞、喝水岩一带,几无隙地。西路庵堂岩洞罗多,最著名的是达摩洞十八景(俗称十八洞)。
福建鼓山的导游词 3
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
鼓山的主峰,又名屴崱峰、大顶峰、鼓山顶。2008年由国家测绘局经国务院批准的“第二批31座著名风景名胜山峰高程新数据”中公布的鼓山绝顶峰海拔高度为 870.3米。绝顶峰峰顶状若覆釜,常年多为岚气笼罩。福州有“鼓山戴帽,三日泥道”的民谚,就是讲峰若云雾密布,则日内将下雨。
绝顶峰的人文起始,据南宋《淳熙三山志》记载:”先是榛莽,不通人迹,宋咸平中,丁谓与诸公始披刈而登”。鼓山绝顶峰曾是以前的.福州人观海观日出的最佳去处;其峰顶据说是福州主城区唯一的一个可以远眺到大海的地方,晴日立于峰巅,东望大海,一碧万顷,五虎、川石等闽江口诸岛挺立于烟波之间;黎明登峰观日出,更是一大奇景。绝顶峰山顶是福州市鼓山旅游风景区的最佳观景位置,在绝顶峰之颠俯瞰福州大地,《鼓山志》如此描述:“南望双江如带环绕, 隔江诸山如象奔虎踞; 西望郡城若图书远近, 村落若聚米若布棋; 北望万山争奇竟峭, 若拥而立其后;东望大海一气茫然, 螺髺数点隐见烟波中”。少年林则徐爬上鼓山绝顶峰后发出“海到无涯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豪迈, 历代官员和文人的不少诗赋提及,绝顶峰之名因之而来。绝顶峰的摩崖石刻是鼓山石刻较为集中的一处,峰上有宋元明清民国不同年代石刻多处;著名的石刻有题于北宋熙宁四年(1072年)竦绅烈的“鼓山铭”、宋淳熙丁未(1187年)理学大师朱熹的“天风海涛”、 宋绍定壬辰(1232年)徐鹿卿的“请雨记”、明朝福州太守汪文盛的“青天白日”等。绝顶峰峰上曾还有望州亭、天风海涛亭和海天一览亭等景观,但均已废。
绝顶峰的壮美风景留下了历代官员和文人墨客的众多诗赋, 元帖木儿的《登屴崱峰》:“绝顶一声长啸罢,海天空阔万山低”,形象地描述了雄踞福州大地的绝顶峰气势。 明嘉靖福州才子林世壁游福州鼓山五律诗中的联句:“眼中沧海小;衣上白云多”,生动地描写了游人在白云飘绕、风涛不止的绝顶峰山顶,“东望大海,五虎雄峙;南俯闽江,渔帆点点;西眺榕城,如绘似画;北看群山,翠峰如浮”情景的绝妙写照。
福建鼓山的导游词 4
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
欢迎来到美丽的“榕城”福州,我是鼓山旅行社导游xx。
鼓山位于福州市东郊、闽江北岸,离市中心区约8公里,是福州市最著名的风景区。鼓山并不算高,最高峰海拔925米,但是山势迥异,景色清幽,引人入胜。鼓山的一大特点是摩崖题刻,其中不少是历代名人的,有着很高的.文物价值。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也在鼓山留下了字迹。在大顶峰石上刻有“天风海涛”四个大字,即为朱熹所书。朱熹还写了一字径达四米的“寿”字刻在喝水岩石壁上。鼓山刻石,上起北宋,下迄清代以至当代,前后延续近千年,内容丰富,是福建古代石刻最多最集中的地点,堪称福州碑林。
朋友们,由于时间有限,还有很多景点没看到。希望大家有机会再到鼓山来,听那故事,看那美景,再度分享快乐的时光!
福建鼓山的导游词 5
各位团友:
我们今天要参观的鼓山是福州历史文化悠久的名山,相传峰顶有一块巨石,形状象鼓,每当风雨交加,石头传出如鼓的声音。鼓山因此得名。
这在1600多年前的《迁城记》一书中,就有“左旗右鼓,全闽两绝”的说法。鼓山海拔高度1004米。而我们参观的涌泉寺位于半山腰海拔650米处。涌泉寺距今已有1200年的历史,是福州五大丛林之一。
涌泉寺建筑主要以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为主体,寺内有“三铁”“三宝”,这“三铁”“三宝”是什么呢?
在游览的'过程中我将向大家一一介绍。好,各位团友,我们沿着这条小路,来到了鼓山的山门,请看石柱上的这一幅对联:“净地何须扫,空门不用关”,这是一副名联,语意双关,大家请看,这山门建在山坡口,山风直冲而来,能将落叶尘土吹得干干净净,无须人工清扫;到了夏秋季节,台风频频,山门常被刮倒,干脆就不再设门,留下现在这个空门,而从它的寓意看,净地指佛门净地,纤尘不染,自然无须清扫;空指佛门四大皆空,信仰来去自由,自然不用关。这副对联还是一副藏头联,分别取“净”“空”二字,是为纪念涌泉寺已故方丈净空法师而题。好,各位团友,现在让我们去看看罗汉泉吧。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看到这口泉池,是“罗汉泉”,相传在建寺时,一住持和尚,梦到罗汉指点此处有泉眼,第二天,和尚们在此处挖掘,果然有清泉,于是众僧为感谢罗汉赠泉,把此泉叫着罗汉泉,涌泉寺因此而得名。
福建鼓山的导游词 6
各位贵宾:
大家好!欢迎大家到福州来游览。
见到大家的心情就象今天天气那么灿烂,我是中国旅行社的导游员x,在我旁边这位是开车经验丰富的马师傅。今明两天福州之旅将由我们跟大家一起度过,在这预祝大家这两天玩得开心、吃得放心、睡得安心。非常荣幸能陪同大家一起游览素有“闽山第一”之美称的福州最有名的旅游胜地――鼓山。
鼓山海拔969米、面积1890公顷,耸立于榕城东郊,闽江北岸。鼓山是福建省十佳风景区之一,也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名闻遐迩。西晋尚书郎郭璞在《迁城记》中就有"左旗(山)右鼓(山),全闽二绝"之赞。它因顶峰有一巨石如鼓,每当风雨交加,便有簸荡之声,故名鼓山。从山麓廨院登鼓山有三条途径:一是从廨院东侧的一条1954年修建的盘山公路约8.5公里,直达涌泉寺前停车场;二是在廨院西侧建了一条空中索道(缆车)到达鼓山十八景区,长达1000多米;三是在公路和索道中间有一条石阶古道,道长3.5公里,有2145多级台阶,每隔500米左右就盖有一亭,供游人登山歇息时用,古道成之字形,蜿蜒而上,穿过七亭后进山门直达涌泉寺。鼓山胜迹以涌泉寺为中心,分东西南北四路,160多景。
彩更为浓厚,而为更多的人认识和喜爱。因此,鼓山摩崖石刻随处可见,约有549处。自宋代以来,历代名人墨客就在绝顶峰、灵源洞、白云洞、舍利窟、达摩十八景及古道旁的岩石等处凿下各种字体石刻,其中刻在灵源洞附近的就有300多处,也是摩崖石刻最多的地方。其中有宋代大书法家蔡襄、李纲、赵汝愚、朱熹等人及现代人郭沫若的手迹,这些名人荟萃的自然“碑林”篆、隶、楷、行、草各种俱会,真是琳琅满目,相映成趣。鼓山也是国内罕见的书法艺术长廊,犹如一座天然的石刻书法宝库,所以被“东南碑林”。
在“灵源深处”的石拱门前刻有四个大字。进入石门,傍崖而下六十余级台阶,我们现在所处的灵源洞,在地理学上属于谷中谷地形。它山势迥异、岩石嵌怪,两峰之间裂一深涧,宽约3米,深达两丈多,有似石洞,称灵源洞。这里林木荫荫、凉风习习,夏日,这里就是一座天然的空调房,非常舒服。因为这样的原因,就有一位宋代的名人,贪图这里美景,导致忘记了回家的时间,留下了“忘归石”、三个大字。这个人是谁呢?大家往前方看,前言三个红色的楷书大字“忘归石”是宋代大书法家蔡襄所提。蔡襄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书法家,他字君谟,出生在我们福建仙游。自幼聪明好学,十八岁中进士,从此步入仕途,为官清廉,刚正无私,为人民做过许多好事,颇得民心。从这幅字上可以看出,宋庆历五年(1045年),当时蔡襄任福州知洲才一年,和郭世济、苏才翁、邵一华四人来鼓山游玩。因贪图山间美色,忘记时间,故留下“忘归石”三个字。蔡襄多才多艺,他的文章、书法都写得很好,他写的《茶录》、《荔枝谱》是我国较早的农业专著。但蔡襄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还是他的书法,历代对他的书法评价都很高,后人把他、苏东坡、米芾、黄庭紧四人合称宋代四大书法家。在书法上,蔡襄是个多面手,单就蔡襄的楷书而言,评论家认为蔡襄的'楷书受唐颜体影响较深。如果大家看到颜真卿晚期的楷书字贴,就不难发现两人楷书比较接近,都是写得浓厚雄伟、方正饱满。蔡襄在吸取颜体浓厚雄伟、方正饱满等特点的基础上,把字写得笔力遒劲,体态显得俊逸典雅。因此,蔡襄的楷书有着“端庄沉着”的风格。
大家请往左手弥勒阁峭壁上看,施元长于1061年所题“喝水岩”,关于这3个字,还有一段灵泉喝后永不回的小传说。相传古时涌泉寺的开山祖师神晏在此诵经,因涧下的流水喧哗,便大喝一声,止住流水,从此,涧水改道东流,这里的溪涧也就干涸了,那么现在这股泉水流到哪里去了呢?一会我会带大家去找这股泉水。关于这个传说,引来了历代许多文人墨客的争论,如宋代文人徐锡之认为“重峦复岭锁松关,只欠泉声入座间,我若当年侍师侧,不都喝水过他山。”包括近代文学家郁达夫到此也留下了“怪他活泼源头水,一去千年竟不回。”有人认为此处不可无水,有人认为“无水亦佳”。大家抬头看,那四个大字是否令我们回味无穷呢?此外,这里还有宋代林公济、燕度、孙觉、魏杰等多人留下的墨迹,各种书体各显神韵,供大家欣赏。
福建鼓山的导游词 7
尊敬的各位游客:
欢迎大家来到福建鼓山,我是你们的导游。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索这座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感受自然的魅力和人文的底蕴。
鼓山位于福州市南部,背靠青山,面向大海,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历史而闻名。接下来,我会为大家介绍几个不能错过的景点。
首先,我们将前往 鼓山天罡石,这是一块巨大的花岗岩,因其独特的形状而被誉为“天罡石”。在这里,您可以俯瞰福州市的全景,尤其是鼓山的日出和日落,景色美不胜收。
接下来,我们会参观 鼓山涌泉寺。这是福建省著名的佛教寺庙,创建于唐朝,寺内有许多历史悠久的佛像和文化遗物。这里的宁静氛围使游客能够放松身心,感受到佛教文化的深厚。
然后,我们将前往 鼓山索道,乘坐索道可以俯瞰整座鼓山的美丽风光,尤其是春天,山花烂漫,景色如画。索道的旅程不仅方便舒适,更是一次难忘的观景体验。
在鼓山,我们还可以看到许多栩栩如生的.石刻和碑文,这些都是古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艺术瑰宝。游客可以在石刻前驻足,感受文字的力量与美感。
最后,建议大家在结束游览后,品尝一下当地的特色小吃,比如福州的鱼丸、肉燕等,这将为您今天的旅程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希望大家在鼓山的这次游览能够收获美好的回忆,如果有任何问题,请随时向我提问。谢谢大家!
福建鼓山的导游词 8
尊敬的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榕城”福州,我是您此行的导游。今天,我们将一同游览福州的标志性名山——鼓山。鼓山不仅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还是福建省的“十佳”风景区之一,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将让您流连忘返。
鼓山的由来与地理位置
鼓山位于福州市东郊、闽江北岸,距离市中心约8公里。鼓山之名,源于其峰顶有一块巨石,形状酷似大鼓,每当风雨交加之时,雨水拍打在巨石上,便会发出如鼓声般的咚咚声,因此得名鼓山。同时,也有说法认为,海浪拍打岩石也会发出类似的鼓声,从而得名。鼓山总面积约48平方公里,分为鼓山、鼓岭、鳝溪、磨溪、凤池白云洞五大景区,是福州人民心中的圣地。
历史文化与摩崖石刻
鼓山不仅自然风光旖旎,更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自宋代以来,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大量的摩崖石刻,多达480多处,各种字体俱全,琳琅满目,被誉为“东南碑林”。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曾在鼓山留下“天风海涛”的题刻,林则徐也题写了“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千古绝唱。这些石刻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更是鼓山历史文化的见证。
涌泉寺与建筑特色
接下来,我们将前往鼓山之上著名的涌泉寺。涌泉寺位于半山腰,海拔650米处,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是福州五大丛林之一。寺院依山而建,坐北朝南,以三级宫殿群顺山势而上,布局严谨,错落有致。涌泉寺的主要建筑包括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等,其中大雄宝殿内供奉着庄重的佛像,天花板上彩绘艳丽夺目,展现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
三铁三宝与千佛陶塔
在涌泉寺内,还有著名的“三铁三宝”。其中,“三铁”指的是寺内的三件铁制文物,而“三宝”则包括大雄宝殿前的古钟、鼓楼上的古鼓,以及寺内珍藏的.经书等。此外,涌泉寺前还矗立着两座千佛陶塔,分别是“庄严劫千佛陶塔”和“贤劫千佛陶塔”,这两座塔是用陶土分层烧制累叠而成,八角九层,高约7米,塔身上塑有众多佛像和僧人武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自然景观与传说故事
鼓山不仅人文景观丰富,自然景观也同样迷人。山上处处有奇岩怪石,峰峰有洞府,风光旖旎。特别是灵源洞一带,石谷深邃,景色清幽,是游客们必游的景点之一。在这里,您可以欣赏到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蔡襄的“忘归石”题刻,感受古人对鼓山美景的留恋之情。此外,还有关于“喝水岩”的传说故事,相传古时涌泉寺开山祖师神晏法师在此诵经时嫌涧下泉水喧哗,便大喝一声止住流水,从此涧水改道东流,这里的溪涧也就干涸了。当然,这只是民间传说,但足以让人感受到鼓山的神奇魅力。
各位游客,今天的鼓山之旅即将结束。在这里,我们领略了鼓山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感受到了福州这座城市的深厚文化底蕴。希望这次旅行能给您留下美好的回忆。如果您还有时间,不妨再次来到鼓山,探索那些未及游览的景点和未及细品的文化故事。谢谢大家!
【福建鼓山的导游词】相关文章:
福建鼓山涌泉寺的导游词10-07
福建鼓山涌泉寺的旅游导游词09-30
鼓山涌泉寺导游词10-07
福建鼓浪屿导游词06-15
福建鼓浪屿导游词09-30
关于鼓山涌泉寺的导游词范文10-07
福建鸳鸯溪的导游词02-16
福建著名天游峰导游词11-20
福建太姥山导游词范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