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油气集输工艺流程论文
油气集输工艺流程论文【1】
【摘要】本文介绍了油气集输的发展历史,通过油气集输方法介绍和对比研究,深入分析各种方式的优缺点,根据各地的不同特点,总结出最适合自己的油气集输方案,在油田的开发中,能够最大化地利用资源,并油田的发展和国家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能源支持。
【关键词】油气集输工艺 采油技术 设计原则
1 油气集输地位与历史
油气集输即将各油井生产的原油和天然气进行收集、计量、输送和初加工的全过程的顺序。
1.1 油气集输的地位
当油气的开采价值和地点确定下来,在油田地面上需建设各种生产设施、辅助生产设施和附属设施,以满足油气开采和储运的要求。建设工程量和投资一般占整个地面工程的40%-50%,是整个地面工程的核心和龙头。
它能保持油气开采与销售之间的平衡,使原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天然汽油产品质量合格。油田所采用的油气集输流程及工程建设规模及总体布局,都会对油田的可靠生产、建设水平、生产效益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1.2 发展历史
油气集输和储运技术随着油气的开发应运而生。早在中国汉代,蜀中人民就采用当地盛产的竹子为原料,去节打通,外用麻布缠绕涂以桐油,连接成“笕”,就是我们现在铺设的输气管线。到了19世纪中叶以后,四川地区的这些管线总长达二三百里,专门从事管道建设的工人就有一万多人。
在当时的自流井地区,绵延交织的管线翻越丘陵,穿过沟涧,形成输气网络,使天然气的应用从井的附近延伸到远距离的盐灶,推动了气田的开发,使当时的天然气年产达到7000多万立方米。
直到20世纪末期,各油田相继进入高含水采油期,各油田在开采的同时开始注意节能降耗的问题,一批世界先进水平的高效节能油气集输工艺流程相继研发成功,使我国在油气集输方面进入了高效时期。
2 油气集输系统的工作内容与分类:
2.1 油气集输工作步骤
(1) 油井计量;
(2)集油、集气;
(3)将井流分离成原油、天然气、采出水;
(4)脱除原油内易挥发成分,使原油饱和蒸汽压等于或低于商品原油规定的标准;将符合商品原油标准的原油储存在矿场原油库中,以调节原油生产和销售间的不平衡;
(5)天然气净化,对分离出的天然气进行进一步的脱水,脱酸,脱氢等处理。使其符合商品天然气中含量指标的严格规定;
(6)含油污水处理
2.2 油气集输流程分类
(1)按不同加热方式:不加热、井场加热、热水伴随、蒸汽伴随、掺稀油、掺热水、掺活性水、掺蒸汽集油流程。
(2)按通往油井的管线数目:单管、双管和三管集油流程。
(3)按集油管网形态:米字型、环型、树状和串联管网集油流程。
(4)按油气集输系统布站级数:油井和原油库之间集输站场级数;
一级布站集油流程:只有集中处理站;
二级布站集油流程:计量站和集中处理站;
三级布站集油流程:计量站、接转站(增压)和集中处理站;
(5)集输系统密闭程度:开式和密闭流程
3 油气集输流程设计原则
油气集输整个流程的设计工艺的影响因素很多,例如:油田开发的特征、油气物性、产品方案和井场实际条件。通过优化选择,得出性价比相对最高的一种生产工艺设计。其相关原则如下:
(1)根据不同油田的油气特质和实际地质特征,采取适当工艺措施,适度提高并控制整个流程系统内部的运作压力,尽量减少采油的中间环节,以此来减少中间环节的能耗。
(2)努力维持整个生产系统的的采输平衡,定期检查保证集输泵站和储油库的储油能力。
(3)流程密闭,最大化利用地层能量,降低在运输的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油气损耗;
(4)充分收集和利用油气资源,生产合格产品,净化原油,净化油田气、液化气、天然汽油和净化污水(符合回注油层或排放要求);
(5)便于管理,实现自动化,在生产环节中减少人工操作环节,减轻工人劳动强度。
(6)合理布局生产工艺流程,能够满足“三脱”、“三回收”等要求。
4 国内外在油气输送流程上的现状
4.1 加热集输
由于中国多数油田目前产油为“三高”原油(含蜡量高、凝固点高、粘度高),为使集输过程中油、气、水不凝,达到低粘度,安全输送,从油井井口至计量站或接转站间,一般采用加热集输。主要方法有:
(1)井口设置水套加热炉,加热油气或者用蒸汽或热水伴热;
(2)从井口掺入热水或热油等;
但加热输送缺点是:一是低输量受到热力条件的制约,二是一旦发生事故停输,必须立即抢修,及时恢复运行,较长时间的停输会酿成凝管事故。
4.2 不加热集输
北美国家的输油管道多是输送低凝点、低粘度的原油,所以多为不加热输送。
通过对原油流变性的研究,在一些油田集输管道中添加化学降凝剂后使用常温输送技术。因为实际生产需要和常温输送的工艺优越性,促使此项技术日趋成熟。近年来,我国有部分管道应用此技术,取得的技术成果和经济效益是十分明显的。
4.3 密闭输送工艺
现代社会对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的依赖,使长距离的油气集输成为必然,目前常用的有两种:
(1)旁接油罐:优点是有缓冲过程,允许调节的时间长,对自动化水平要求低。
(2)从泵到泵:不再使用中间站进旁接罐的开式运行方式,而把全线制造成一个水力系统,可以充分利用上站压力,节约能耗和中间站储运设备投资,而且也避免了油气蒸发损耗。密闭输油工艺取决于设备的可靠性、自动化水平和水击问题的解决。
4.4 优化运行技术
优化运行技术是国外多采取的运行方式,在SCADA(数字采集与监控系统)中基本上都装有优化运行控制软件,它可在不考虑调速的基础上,对管道的运行方案进行优化,使管道在最经济的状态下运行,减小低输量时的不匹配性,减少乃至消除节流损失。
5 结论
油气矿场的开采集输工艺流程的选择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合理优化调整地面工程的各个系统,提高各系统的负荷率及运行效率是当前油田所面临的关键,利用已建设施的现状进行合理的优化整合;并且能够使用成熟的节能新工艺、新技术是油田节能降耗、挖潜增效、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手段。
合适的集输工艺流程可以提高我国油气集输方面整体实力,为我国工业发展和整体国力的提高做贡献。
参考文献
[1] 袁宗明.天然气集输管网系统最优规划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2
[2] 刘瑞,苗放,叶成名.基于数字地球平台的油气工程技术应用[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2)
油气集输工艺流程研究【2】
摘要:文章首先对国内外采油技术的发展做了相应的回顾,然后对油气集输进行了介绍和对比研究,使读者了解其中的细节,掌握各种方式的优缺点,根据各地的不同特点,总结出最适合自己的油气集输方案,以提高我国油气集输方面整体实力,为我国工业发展和整体国力的提高做贡献。
关键词:油气集输;采油技术;原油集输工艺;原油脱水
油气集输,作为油田生产油气整体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在整体操作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油气集输主要负责的任务有四个方面:
(1)将开采出来的石油气、液混合物传输到处理站,将油气进行分离以及脱水,使原油达到国家要求标准;(2)将合格的原油通过管道输送到原油储存库进行储存;(3)将分离出来的天然气输送到再加工车间,进行进一步的脱水,脱酸,脱氢等处理;
(4)分别把经过处理,可以使用的原油和天然气输送给客户。由于油气集输涉及到整个油田的各户钻井,因此相较于其它环节,油气集输铺设范围广,注意部位多等诸多相关难题,因此,一个油田油气集输环节技术水平的高低,可能会直接波及到整个油田的整体开发水平和能力。下面笔者对油气集输进行相关介绍,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油气集输分类及设计原则
(一)油气集输流程分类
1.按加热方式。按加热方式可分为不加热流程、热水伴随流程、井场加热流程、蒸汽伴随流程、掺热水流程、掺稀油流程、掺活性水流程以及掺蒸汽流程。
2.按管线数目。按油井管线数目可分为单管、双管和三管集油流程。
3.按管网形态。按管网分布形态可分为米字形管网流程、环形管网流程、树形管网流程以及串联式管网流程。
4.按系统步站级数。按着整个油气集输系统的步站级数可分为一级步站流程、二级步站流程和三级步站流程。其中一级流程中只含有集中处理站,二级流程有集中处理站和计量站,三级流程除了拥有集中处理站、计算站外,还拥有增压接
转站。
5.按密闭程度。按着系统密闭程度可分为开放式和密闭式集油流程。
(二)油气集输流程设计原则
油气集输的整个流程,会因为油田内蕴含的油气物理及化学性质的差异,地理自然条件的制约,经济利用价值和方式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油气集输方案。通过相互对比,得出性价比相对最高的一种设计流程。尤其技术流程设计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如下:
1.整个油气集输流程,尽量全程封闭,以减少油气在运输的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损耗。
2.最大限度地收集油田中所出产的油气资源,把油气资源最大限度地生产加工成为符合使用标准的原油、天然气等相关产品。
3.充分利用油田矿井中的流体压力,适当提高并控制整个流程系统内部的运作压力,以逐步扩大输出半径,减少中转环节,以避免中转环节造成的油气损耗。
4.合理利用系统中的热量,做好对整个油气集输流程的温度的整体控制,做好保温控制的同时,减少运输过程中的热耗。
5.在同等条件限制下,采用相对性能较高,整体工艺及操作较为简便的系统,以提高整体效率。
二、国内外在油气集输流程上的现状
(一)原油集输工艺
在含蜡量过高,高凝聚油田中,国际上包括我国,普遍应用的是加热集输工艺,并在集输线路上多级布站,单井计量,单双管协调集油,最后经由大站对原油集中处理的联合工艺系统。另外国外一些国家对高含蜡原油开采过程中,出去加热外,还进行添加化学物质降低粘合度的方式进行单管油气集输。对含蜡量不高的油田,一般采用单管不加热油气集输工艺流程。
在油气集输工艺流程上,我国的大庆油田,在国内外都处于领先地位。由于石油开采储备问题,现在油田的开采一开始进入高含水阶段,由于原油含水量的增加,开采时的原油特性有所改变,油气集输集输,也向着常温或低温集输工艺发展,并进一步简化整个集输工艺流程。
(二)多项资源混合技术
由于现在生活对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长距离的油气集输必然要得到应用,同时也是一项世界前沿科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各国就已经对此项工艺流程进行开发研究。现今流行的工艺流程为多相混合油气集输技术,同时与电热技术配合,对于长距离油气集输有着重要的意义,经过多年的开发与研究,现在工艺流程在不断地简化和自动化,加强了油气集输的距离和集输过程的保护。
(三)原油脱水工艺流程
对于含水量过高的原油集输,国内外通常采取两段式脱水工艺流程。其中,一段为脱出游离水,主要措施有大罐沉降和凝结脱水两项措施。二段脱水加装电机,交直流变电式复合脱水法进行脱水。对于一些含蜡量少,凝点较低的高含水型原油,主要采取热化学反应脱水工艺流程。
目前,在集输原油脱水方面,各国都在开发研制高效的游离水脱除器。现在国际上应用的游离水脱除器普遍采用卧式结构,整个沉降脱出过程大概需要30~40分钟,水驱采出伴生液沉降时间为15~20分钟,聚驱流程需要大概30分钟时间。因此,根据原油开采状况,研制并使用高效率游离水脱除器是很有必要也是很有效的一种原油脱水
工艺。
三、我国在油气集输流程上的发展
我国在20世纪初期,就已经开始大规模开采石油,最初的油气集输系统也是从那个时候产生的,随着工业技术的逐步成熟,各种大型油田也不断地被发现,并进行开发和开采工作,油气集输工艺流程从最开始的单井集油,到现在的高效油气集输工艺流程,前后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发展,也是我国在油气集输领域处于世界领先行列。下面就介绍下我国这一个世纪以来前后经历的油气集输工艺五个阶段的变化和发展。
(一)单井集油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
单井集油,即在油田的开发过程中,多数使用的是单井集油,单井加工的操作流程,只要石油,不收集天然气。原油的加工也仅限于沉降法来脱水以及除沙,属于最简单的工艺流程,这种工艺流程浪费较大,原油加工较为粗糙。代表油田:出矿坑油田(1906年)、延长油田(1907年)、玉门油田开发初期(20世纪30年代初)。
(二)选油站阶段(20世纪30年代末至50年代)
随着玉门油田的开发规模逐步扩大,地面油气集输工程开始逐渐形成系统。将几口井所产的油气集中到一个选油站内,原油在开放式的罐体内,经过沉淀脱水,经过油泵输送到集油站内,装车外运。这种由管线和部分简单的相关系统形成的开放式集油流程,就是油气集输最原始的系统。
该系统最初由前苏联巴鲁宁首次使用,故又称巴鲁宁流程系统。代表油田:玉门油田中后期(20世纪30年代末)、克拉玛依油田(20世纪50年代)
(三)密闭集油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
新中国建立以后,特别是进入60年代全国工业大发展进程加快,相继开发出了一大批储量丰富,质量过硬的大型油田。这类油田在开发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封闭式为主,多种集油流程共存的油气集输系统。
这种系统先后开创了单管密闭,井网排状流程,后来又发展成井网“米”字形流程。这种流程由单管输出,通过计量站和集油站进行分离、脱水等相关处理。这套流程在油气的集中环节,做到了初步的密闭式收集,但进行脱水阶段,还是开放式的,有一定的油气损耗。
这一时期,是油气集输发展相对较快的时期,许多油气集输方案和工艺都是在这一时期研发出来的。包括加热保温集输、设备工艺创新等。后来发展出来的常温油气集输,也是在这一时期试验成功并推广应用的。
这一成果使高含蜡原油的集输技术有了重大突破。代表油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辽河油田、大港油田等新中国成立后开发出来的大部分新型油田。
(四)“三脱三回收”集油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
随着技术革新,和人们对石油认知的加深,我国油田采集者们充分的认识到了老式油气集输方式在资源利用上的浪费。通过研究和实践,提出了“三脱三回收”的油气集输方案。即原油的脱水、脱气以及从脱离出来的天然气中脱轻烃,回收轻烃,采出水和废水中残留的原油这一整套的油气集输处理技术。
充分采集利用石油采出过程中的全部资源,即原油、天然气、轻烃及采出水这四种资源,确保资源不流失。从70年代中期开始,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在技术攻关上,成功解决了各脱出和回收环节中资源流失的问题,做到了最大限度的资源利用。
同时增加了除原油外另外三种资源的深加工系统。到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各大主要油田都完全掌握了“三脱三回收”的全套技术流程,并实现了产出自重合格资源产品的要求。
(五)油气高效集输技术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各大油田相继进入高含水采油期,各大油田都把节能降耗作为开采过程中的重点问题来对待。特别是“十一五”计划以来,节能减排成为了我国各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近年来更是变为硬性指标。
各大油田在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在油气集输工艺流程方面,突出了高效节能问题,研发出了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高效节能油气集输工艺流程,使我国在油气集输方面进入了高效时期,并在世界处于相对领先地位。
四、结论
由于石油开采在不同时期所含有的伴生物大不相同,所以在石油开采方面,油田开发者应时刻注意油田开采伴生物的变化,根据不同地理位置和不同环境下,对不同伴生物原油进行规划不同的油气集输工艺流程,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油气集输工艺,不断完善和发展,使油田开采可以做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为国家的发展和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能源支持。
同时应该鼓励开发和利用新型能源,做到逐步替代矿石能源,在新能源开发领域走在世界的前沿,使自己不受能源的制约,以促进自身的
发展。
参考文献
[1]袁宗明.天然气集输管网系统最优规划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2.
[2]魏立新.基于智能计算的油田地面管网优化技术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5.
[3]孙宁.油田企业能耗评价与优化决策研究[D] .中国石油大学,2008.
[4]伍力,吴捷,钟丹虹.多目标优化改进遗传算法在电网规划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12).
[5]罗锐妮,白静.防蜡降粘增油技术现场应用效果及认识[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6,(S1).
[6]刘扬.模糊优化与多目标优化的类同性[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90,(1).
[7]刘扬.集输管网系统模糊优化设计[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92,(2).
【油气集输工艺流程论文】相关文章:
油气集输工艺技术论文10-09
油气集输管线保护策略与途径论文10-09
油气集输与处理工艺技术论文10-09
天然气集输场站工艺流程分析论文10-09
煤层气集输技术论文10-09
集输管线安全现状与风险论文10-09
矿山水冶工艺流程分析论文10-09
数控车床加工工艺流程研究论文10-08
小麦粉加工工艺流程分析论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