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毕业论文

水产养殖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时间:2022-10-26 14:23:48 大专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水产养殖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水产养殖病害发生时,控制不当会扩展流行,预防水产病害是其主要工作,方法是要改良养殖环境、消灭病原体和增强养殖对象的自身免疫力等方面采取技术经济措施。

  水产养殖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1】

  摘要:随着养殖生产规模的发展,饲养环境变小,加上养殖时对环境的污染,一旦发病将会造成不同程度经济损失发生,已经阻碍了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

  水产养殖病害发生时,控制不当会扩展流行,预防水产病害是其主要工作,方法是要改良养殖环境、消灭病原体和增强养殖对象的自身免疫力等方面采取技术经济措施。

  关键词:水产养殖 病害 综合防治

  一、改善养殖环境,进行生态防治

  1、改良水质。

  改良水质有三种方法:注入清水、注入粪水、清塘;通过对池中有害物代谢,杀灭病原体,有效改良水质。

  2、调节温度。

  一般带病害虫喜在20℃左右生活,调控水温,破坏其生活环境,使其不能成活。

  3、进行生态防治。

  在利用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的机理来控制病原体,保持养殖环境的平衡,使水产养殖得以正常进行。

  可在养殖池中加入有益生物,如光合细菌,以促使池中有害物质的转化;投入吃食性种类,以捕食养殖对象中的病体、弱体。

  二、控制病原体传播,进行生物防治

  1、建立检疫系统。

  如引进名、特、优、新品种过程中,应做好病害检查,隔离。

  潜伏期过后,检查无病在进行投放。

  2、进行生态环境控制。

  严格对水环境的监测和管理。

  养殖过程中,有致病微生物,还有一些事非致病微生物。

  前者是导致病害的因素,后者是调节养殖水域生态平衡的必要条件。

  药物投入的同时,杀死有害病菌的同时对有益菌也会造成危害。

  3、对消毒剂的控制。

  消毒剂分为氧化剂型和非氧化剂型两大类,氧化剂消灭病菌能力弱,非氧化剂的的毒副作用大,因此使用时需要谨慎。

  三、进行生物防治

  如对养殖对象采取混养和间养等方式,可使一部分致病微生物被混养和间养的养殖对象杀灭或吞噬。

  四、应用微生态学原理,进行病害防治

  1、微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养殖健康时,微生物优势种群起到的一定的作用。

  它既能使有益菌类存活并且生长,还能控制有害菌类生长繁殖,维系水生动植物、微生物、生态环境,三者构成一种动态平衡,调节稳定性。

  2、慎用抗菌素药物。

  滥用抗菌药的后果非常严重,会产生副作用、依赖性、抗药性;因此要有针对性的使用抗菌药物,避免盲目使用,以防止鱼的体内微生物菌群失调。

  3、施用微生物制剂。

  可以在养殖对象的体内或体表建立起有益微生物的优势菌群,以达到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衍,增强养殖对象的抵抗力和免疫力的效果。

  如目前在水产养殖中广泛使用的光合细菌(PSB),不仅可以净化水质,预防疾病,而且可以促进鱼体生长。

  另一种由肠道厌氧菌等有益微生物制成的制剂,用于鱼类肠道微生态系统的重建和调整,对于保持微生态平衡,促进生长发育,均有显著效果。

  五、消灭敌害生物,保护养殖对象

  1、消灭水生昆虫。

  常见的害虫,有红娘华、水斧虫、田鳖、水螅、松藻虫和水蜈蚣、蚌虾、剑水蚤等。

  对付这些水中害虫,在放养前全池泼洒生石灰,以消灭其敌害生物。

  鱼苗放养以后,则针对具体害虫分别泼洒敌百虫、硫酸铜和灭虫精等,予以杀灭。

  2、捕杀危害养殖对象的敌害。

  应采取诱捉、猎捕等方式予以驱赶或杀灭。

  六、施用生长物质,提高养殖对象的生理机能

  1、应用稀土防治鱼病。

  采稀土适量,可用来防治有害菌的生长和繁殖,提高鱼的食量,增加鱼的抗逆性,从而达到鱼的防病防治效果。

  2、研制和采用生物活性物质。

  从植物中提炼生物活性物质,来调节生物体内神经传导和酶系平衡的作用,对蛋白质合成,加快生长发育、提高抗病、抗突变、提高免疫力起到至关重要作用

  七、进行药物防治,合理用药

  1、对症下药。

  对鱼病来说,合理使用药物,不但能很好的治疗,对调节新陈代谢、改善消化吸收、促进繁殖生长、提高饲料和肥料效应都能起到带动作用。

  科学的选药,就是对病体及养殖环境低毒、无害、少残留,又本低的良药。

  2、合理施药。

  有三种方式投药:(1)与水混在一起用药。

  药用遇水后杯水稀释,全池喷洒。

  (2)混饵给药,在给鱼喂食时,将药物混入食中然后调匀,药物剂量要合理搭配。

  (3)注射给药。

  不是普遍使用,只用于免疫时用或给鱼催产时用。

  3、提高药效。

  用药时间长就存在了抗药性问题,应该得到重视,应同种药效不同的药品轮换使用;再就是减少用药同时用提高药效来决绝抗药性的问题。

  结语:鱼病发生是多方面造成的,如饲料方面、日常操作、苗种的质量水质、鱼类自身的变化等等。

  生病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因此做好防治工作是水产养殖业的头等大事。

  水产养殖的病害与防治【2】

  摘要:水产养殖正朝着高密度、集约化的方向发展,但在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病害的威胁,而由病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是惨重的。

  笔者将主要介绍几类常见病害和防治措施,以保障水产养殖单位和个人的经济利益。

  关键词:水产养殖 病害 防治思路

  随着水产养殖病害的种类越来越多,爆发的频率越来越快,给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使许多养殖企业和个人丧失信心。

  笔者将重点分析几种较为流行的病害,并提出防治措施。

  1 病害的流行趋势

  1.1 病害种类多 水产养殖中的病害有许多种,而且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病害的种类也在逐年增加,例如,鲤鱼普遍流行的出血病、三代虫病等;草鱼的常见病有赤皮病、烂鳃病等;虾类的常见病有细菌病、寄生虫病、红腿病等。

  1.2 耐药性强 耐药性的增加给病害防治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而且会加大鱼病防治的公害化程度。

  从车轮虫病到中华鳋病;从细菌性肠炎病、赤皮病到败血症。

  相同的病害,由于具有了耐药性,而导致用药量加大、用药时间长,同时还需要根据病害的实际情况不断更换药品,然而治疗效果还不是非常明显。

  1.3 流行范围广 由于水是流动的,所以病害具有很强的传播性,而导致流行范围非常广泛。

  许多病害从过去的季节性流行演变成了多季节性甚至是全年性的病害,而且流行的间隔时间越来越短。

  2 常见病害的主要类型

  2.1 细菌性败血症 对于细菌性败血症,不同地区的称呼也是不一样的,其发病原因是由温和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河弧菌生物变种等多种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引起的。

  主要分为以下几种:腹水病 出血性腹水病、溶血性腹水病、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流行病等,是鱼类病害中常见的疾病。

  2.2 亚硝酸盐 通过呼吸作用,亚硝酸盐经鱼的鳃丝进入血液,降低鱼的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数量,从而减弱了血液的载氧能力。

  导致鱼的摄食量有所减少,出现组织性缺氧,而且鳃组织出现病变而对呼吸产生严重的影响、缺乏平衡能力,这时鱼的血液为红褐色或者黑紫色,甚至于内脏器官皮膜的通透性也发生了改变,渗透条件能力降低,造成充血,其症状与出血病相似。

  2.3 瓜虫病 瓜虫病是一种寄生虫性原虫病,是淡水鱼类中的一种常见病害。

  几乎在所有的淡水鱼类养殖中都出现过瓜虫病,导致大量的鱼种、鱼苗死亡。

  淡水小瓜虫病多是由多子小瓜虫引起的。

  随着水温的变化,小瓜虫生存的时间也发生着变化,在20~25℃或者1℃时,虫体最易感染宿主鱼;而当水温在30℃以上时,虫体不能发育,所以在炎热的夏天,瓜虫病不会发生。

  瓜虫病的病征表现是染病鱼体表面或鳃上出现白色小点,因此瓜虫病又称为白点病。

  3 病害的防治措施

  只有推行健康的养殖模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产养殖中的病害问题,坚持“以防为主,防止结合”的原则,加强养殖生产管理,保护养殖环境。

  3.1 细菌性病害的防治措施 细菌性鱼病主要有出血病、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以及细菌性败血症等,引起病变的细菌主要是水气单胞菌、黏球菌、弧菌、假单细胞菌等。

  当水质恶化,而且有适宜的温度调节,这些病菌通过鱼的呼吸经鳃到达鱼的体内,生成病灶。

  所以保证水的质量,控制好水温是完全可以避免此类鱼病的发生。

  3.2 病毒性病害的防治措施 水产养殖病害中最严重的类型之一是病毒性病害,这是导致鱼类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主要的水产病有河蟹抖抖病、虾类肌肉白浊病等。

  主要预防措施有,首先是彻底清塘后,在将鱼放入池塘的7 d前,用精碘再进行一次消毒。

  这种方式对病毒性病害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其次,在发病季节到来之前,增加2次精碘的使用;如果已经发生病害,使用内服药,以防止病害的扩散。

  4 水产养殖病害防治基本思路及对策

  从水产养殖的实际情况出发,我国水生物病害防治的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以实现水产品质量的安全性。

  积极争取财政补贴,加快水生动物基本防治的技术开发,同时逐步完善相关的配套设施。

  使得水生动物疾病的诊断技术产品快速的推陈出新,并加速渔药的研发。

  加大健康养殖技术的推广力度,实现以预防为重点的生态养殖。

  首先,要加强“养鱼就是养水”这个理念的宣传。

  第二,实现规模化养殖,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积极推广芽孢杆菌制剂、以乳酸菌为主导菌的EM菌剂等微生态制剂,逐步淘汰以化学成分为主的水质净化消毒剂,从而形成健康的生态养殖环境。

  第三,利用财政补贴等手段,以草鱼出血病灭活疫苗,同时推广、普及工侑四是以水产品出口基地为重点,建设标准化养殖示范区。

  对于从事水产养殖的企业和个人来说,病害的防治是关系着生存与发展的大问题,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防止或解决病害发生或扩散,保证水生动物的水环境,保证水的温度,实现健康养殖。

  参考文献:

  [1] 朱丽娅,普家勇. 水产养殖病害综述. 渔业致富指南,2005(1):49- 50.

  [2] 李东君. 我国水产养殖病害防治问题研究. 中国水产,2006(4):12-17.

  [3] 张超睿,龚珞军. 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细菌性败血症)的防治. 渔业致富指南,2008(6):35-38.

  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概述【3】

  摘 要:水产养殖从最开始的传统养殖法向着现代化、集约化以及高密度化发展,在水产养殖中,病害的威胁是养殖者最头疼的,会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且延续性影响大。

  文章主要通过对水产养殖中集中常见病害进行了分析,针对性的提出合理化的防治建议,用以保证病害不会对养殖者经济利益造成影响。

  关键词:防治措施;病害;水产养殖

  水产养殖中越来越多的病害成为了水产养殖者最大的担忧,但是病害爆发的种类以及频率却越来越多越来越快,这极大的冲击了水产养殖业,使得很多水产养殖人员纷纷转业。

  文章通过对现代水产养殖中较为常见以及最近流行的几种病害进行了分析介绍,并相对的提出了防治病害的措施。

  1 病害发展

  1.1 种类增加

  水产养殖中会产生多种病害,并且病害的发生会随着环境污染以及水体污染,变得愈发严重,每年病害的种类都在增加。

  近年来较为流行的水产养殖病害有鲤鱼出血病以及三代虫病;草鱼的赤皮病以及烂腮病;虾类的寄生虫病以及红腿病和细菌病等等。

  1.2 抗药性的增强

  病害会随着药物的使用而出现一定的抗药性,这是物种进化的必然结果。

  但是病害抗药性为防治病害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造成病害公害化,如车轮虫病发展成中华腮病,细菌性肠炎病或者是赤皮病发展到败血症。

  同样的病害由于产生了抗药性,使得药物的作用时间加大或者用量加大,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另外实际对于病害的防治要不断的变换药品的种类,但是治疗效果上却不理想。

  1.3 破坏范围愈来愈广

  由于水体具有流动性,因此,病害会随着水体不断地流动,从而传播到更远的地方,导致了病害的流行。

  很多病害的发生都具有季节性,但是由于水体的该种特性导致了季节性病害演变为了多季节性病害或者是全年病害,且流行的时间间隔也愈发短暂。

  2 常见类型

  2.1 败血症

  该种败血症主要讲的是细菌性的败血症,由于区域不同对于这种细菌性的败血症的称谓也不同,但是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单胞菌中的温和气单胞菌以及嗜水汽单胞菌造成,革兰氏杆菌也是引发该种病害的主要因素。

  主要病理特征为出血性或者是溶血性的腹水病以及腹水病、爆发性的淡水鱼流行病,都是在水产养殖中常见的病害。

  2.2 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会降低鱼类血液中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数量,水中的亚硝酸盐会通过鱼类的呼吸作用直接进入血液,影响鱼类血液成分,从而降低血液的载氧力。

  由于组织缺氧因而鱼类的摄食量就会降低,因而会加重组织缺氧,从鳃部开始发生病变,影响呼吸,同时会对平衡能力造成影响。

  发生病变的鱼类会出现黑紫色血液以及红褐色血液,血液成分的改变导致内脏皮膜通透性改变,使得渗透能力下降,造成组织充血,出现类似出血病症状。

  2.3 瓜虫病

  该类疾病是一种原虫病,由寄生虫引起,是在淡水养殖业中经常发生的病害。

  可以说所有的淡水鱼品种都受到过瓜虫病的侵害。

  小瓜虫的生长以及寿命会随着水温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在二十至二十五摄氏度或者一摄氏度时最容易感染瓜虫病,而水温超过三十度以后虫体发育就会受到抑制,因此夏天发生瓜虫病的几率较小。

  主要的病理特征是在鱼体表面出现白色小点,或者在鳃上出现白点,因此这种病症又被称作白点病。

  3 病害的防治措施

  只有推行健康的养殖模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产养殖中的病害问题,坚持“以防为主,防止结合”的原则,加强养殖生产管理,保护养殖环境。

  3.1 细菌性病害的防治措施

  细菌性鱼病主要有出血病、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以及细菌性败血症等,引起病变的细菌主要是水气单胞菌、黏球菌、弧菌、假单细胞菌等。

  当水质恶化,而且有适宜的温度调节,这些病菌通过鱼的呼吸经鳃到达鱼的体内,生成病灶。

  所以保证水的质量,控制好水温是完全可以避免此类鱼病的发生。

  3.2 病毒性病害的防治措施

  水产养殖病害中最严重的类型之一是病毒性病害,这是导致鱼类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主要的水产病有河蟹抖抖病、虾类肌肉白浊病等。

  主要预防措施有,首先是彻底清塘后,在将鱼放入池塘的7d前,用精碘再进行一次消毒。

  这种方式对病毒性病害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其次,在发病季节到来之前,增加2次精碘的使用;如果已经发生病害,使用内服药,以防止病害的扩散。

  4 防治思路以及防治措施

  水产养殖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项目,一直以来都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从我国的水产养殖行业的实际出发,考虑到当下我国的综合环境,在水产养殖中结合水生物防治病害工作上的基本原则,将预防和治理相互结合,主要以预防为中心,进一步实现我国的水产品质量安全。

  资金是防治水生病害发生的主要基础,财政补贴是水产病害防治的主要来源,因此在水产生物的病害预防以及治理中相关技术的研发需要积极的争取资金,并对相关的研发配套设施进行逐步的完善。

  而病害的防治少不了渔药,因而渔药需要同不断改变,渔药的研发技术需要随着疾病诊断技术的提高而推陈出新。

  从养殖技术上的提高上也能够提高水产养殖的健康性,降低病害的发生几率,而养殖技术的推广主要的侧重点为生态养殖。

  生态养殖的手段主要通过水体以及自然生物环境中相互之间的影响作用,用以预防和治理水环境病害的发生。

  因而,对于鱼类等水生生物的养殖首先应当保证养水,这一理念是推广水产养殖的基础理念。

  其次,水产养殖的规模化养殖能够很好的对病害预防和治理。

  诸如在规模化的养殖中,养殖场能够通过申请财政补贴获得病害防治基金,以此积极的去寻找并推广水体养护措施或者是水产养殖的病害防治措施。

  诸如:对芽孢杆菌制剂的使用推广,EM菌剂的使用和推广(乳酸菌做为菌液主导),这些微生物制剂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化学消毒剂,成为新兴的水质净化剂,以此,创造出更加健康更加自然的生态环境进行水产养殖,更利于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最后,财政还会在病害的治理以及疫苗的使用研发上给予一定的补贴,而该类工作需要适当的水产养殖示范基地,而基地的建立需要尽可能的保证养殖环境具有代表性。

  5 结束语

  水产养殖作为我国农业生产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不但关系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了影响。

  而病害对于水产养殖企业、个人的影响可以说关系着生存、发展的问题,而对于民众来说是关系到衣食住行的基本问题。

  因此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应当对其发生以及扩散流行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理,保证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以及水产的健康,真正实现健康养殖。

  参考文献

  [1]朱丽娅,普家勇.水产养殖病害综述[J].渔业致富指南,2005(1):49-50.

  [2]李东君.我国水产养殖病害防治问题研究[J].中国水产,2006(4):12-17.

  [3]张超睿,龚珞军.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细菌性败血症)的防治[J].渔业致富指南,2008(6):35-38.

【水产养殖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相关文章:

水产养殖的病害与防治10-05

有关水产养殖技术10-26

大宗淡水鱼养殖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10-05

鲟鱼的养殖技术与疫病防治10-05

稻瘟病的综合防治技术10-05

牡丹两种病害的防治10-01

芍药的常见病害防治方法10-01

观赏凤梨的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08-11

大白菜病害的发生及防治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