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调查报告小学作文集锦8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调查报告小学作文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调查报告小学作文 篇1
一、调查原因:
好不容易盼到假期了,本想痛痛快快的玩一场,可妈妈又在催我去补习班,补、补、补,我晕。其实饱受补课之苦的又何尝我一人呢?每到双休假期同学们就赶集似的奔波于各个补习班,可又有几人愿意补习呢?为此我做了一个关于补课的调查报告。
二、调查结果:
我在班里调查了72人,结果有6一9人说不愿意补课,只有3人是自愿的。我把同学们在补课班的表现归为三类。
1、云中漫步者迷迷糊糊上学,稀里糊涂放学。
2、地下工作者老师上面讲,他在下面玩。
3、逍遥逃学者老师和家长稍有疏忽,他便溜之大吉。
三、调查分析:
同学们为什么这么反感补课呢?我分析了几点原因:
1、家长不根据孩子的兴趣需要出发,不尊重孩子的意愿,强迫孩子去补习班。我认为这样做对孩子来说是太残忍了,只能让孩子成为学习的机器,孩子享受不到学习的.快乐,最后会丧失学习的兴趣。
2、家长们送孩子去补习班,剥夺了孩子们玩的时间,让双休日、寒暑假变成了黑色假期。放假比上学还累,孩子们没有一点自一由时间,孩子们会受不了的。
四、调查建议:
1、家长们应还给孩子双休日和假期,鼓励孩子们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这样既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也让孩子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采。
2、家长在为孩子选择。
补习班时,应尊重孩子的意愿,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兴趣是热爱的前提,这样才会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如果强行给孩子增加营养,反而会营养不一良的。
调查报告小学作文 篇2
一、问题的提出
现在,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了,生活中几乎天天都要用网络。大家都觉得网络的出现真是帮了我们一个大忙,使生活变得方便了很多。于是,我决定对网络的发展做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于网络的书籍和报刊,上网搜查有关于网络来源的解答。
2、询问老几辈的家人以前没网时的样子。
3、用各种方法,查出关于网络的发展。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体内容
书籍、报刊
网络的来源
网络的前身是阿帕网。是属于美国高级计划署的`网络。是由罗伯茨设计的。
教科书
以前信息传递方式
跑步、漂流瓶、鸽子、烽火、送信
上网查找
网络的作用
可以发微信、及时接受到最新新闻、发微博、发音乐邮件等
长辈讲述
没网时的样子
大家不能直接发送邮件,只能时间很慢的送信,会耽误事情
四、结论
1、网络的发源地一开始是在美国,是单单属于美国高级计划署的网络,并且是由罗伯茨设计的。后来网络才渐渐发展到大众使用。网络发展的速度很快,人们很快把像送信、跑步这种麻烦的信息传递方式给淘汰了。开始使用网络,也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方便。
2、网络有许许多多的用处,如发微信,及时接受最新新闻、发邮件、微博等。使我们的生活在变方便的同时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3、以前没有网络的时候,信息传递方式很麻烦,跟着网络的到来,我们信息传递的方式变的简单、方便起来。
调查报告小学作文 篇3
1、问题的提出:
总听大人说肯德基是垃圾食品,可是我还是闹着要去吃,于是我想,小学生吃肯德基到底有没有伤害呢?如果有,又有多大伤害呢 ?所以,我对此进行了调查。
2、调查方法:
(1)从网上了解小学生吃肯德基是否有害。
(2)通过报纸了解小学生吃肯德基是否有害。
3、调查情况和资料的整理:
(1)导致肥胖:一份肯德基快餐提供的能量大致为1400千卡,占3岁儿童每日供给标准的88%—113%,13岁儿童的49%—63%。其脂肪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40%—59%。一份肯德基快餐脂肪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50%左右,而维生素的`环幕含量不足脂肪量10%。
(2)损害少年儿童的智力:一个炸鸡腿相当于60支烟的毒素,不仅造成身体营养失衡,而且对儿童大脑的发育有年重损伤。
(3)致癌物质含量很高:汉堡。炸薯条。炸鸡等食物中含有大量的“丙烯酰胺”,这种物质可导致基因突变,损害中枢和周围的神经系统,诱发良性或恶性肿瘤。
4、结论:
小学生经常吃肯德基,容易血压。血脂。胆固醇升高,可能会肥胖,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血管和内分泌系统。炸和烤容易产生癌症物质,而且会对儿童的智力造成永久性的伤害。专家告诫我们:最好不要在晚上进食洋快餐,以免造成消化不良;不宜多吃油炸食品,尽量多吃蔬菜果品,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不足;注意每日的膳食平衡,限制食用洋快餐的频率。所以,肯德基对我们的身体是有害的,我们应该尽量少吃或不吃肯德基。
调查报告小学作文 篇4
前几天,妈妈在网上买了两双夜光拖鞋,晚上如果要上厕所就不用开灯,也不用满地找拖鞋。这真是节约用电的好帮手。现在节能环保的意识越来越强了,生活中很多的地方都改进了,家里都用节能灯,冰箱、空调上都有能效标识。走在马路上,看到一辆辆宽敞明亮的公交车络绎不绝,为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提供了方便。我们家的周围还能看到好多个公共自行车的出租点,自行车颜色非常鲜艳,是金黄色和天蓝色相间的,仿佛在提醒我们,只有保护好环境,才能够看到金灿灿的太阳和蔚蓝的天空。可是,还是有很多不够好的地方需要改正。那么大家的节能环保意识到底怎么样呢?
我想利用周末晚上,在附近的大超市里做一次关于节能环保的问卷调查。首先,我设计了几个日常生活中关于节能的问题,然后我在网上查找节能环保的资料,看看还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的,最后我设计了15个问题和几个答案,制作了一张节能环保调查表。我去复印店里复印了50份表格,等调查好了,我就把这些纸再重复利用一次,当做草稿本,白白扔掉太可惜了。
上周末,我在妈妈的陪同下,到欧尚超市的北门,开始了我的实践活动。我特意戴上红领巾,手里拿了厚厚的`一叠表格,口袋里放了三支笔。看到两位老奶奶坐在休息椅上,我礼貌地问好,当他们听说我要问节约能源的问题,她们笑着说:“现在的孩子真懂事啊,从小懂得节约了。”向她们调查了以后,我知道她们平时很节约,把废纸和饮料瓶收集好卖掉,淘米水浇花,洗脸水和洗菜的水冲厕所,去菜场买菜拿一个环保袋。接着,我走到五芳斋里面,有一位大哥哥刚好吃完粽子,我递上表格,他认真地拿起笔,一项一项的打钩,还问我为什么没有看到“太阳能”这几个字。原来这位大哥哥就是在太阳能热水器的公司上班,环保意识也很好。他购物的时候优先考虑绿色低碳的商品,家里的家用电器上的能效标识级别是2级的,说明能源利用好。平时有意识地购买简单包装或大包装的商品,看到包装特别精美的就很讨厌。他也经常有意识地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还有,他和我一样特别反感放鞭炮,制造噪音,浪费资源,污染空气,还留下满地的废纸屑。经过妈妈的提醒,我还向七位小朋友进行了调查。他们都知道世界环境日是六月五日。除了一位小朋友以外,他们都能做到不乱扔垃圾,如果看到有分类垃圾桶,他们也都按照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分开丢放。有几位小朋友在家没有做到随手关灯,电视机用遥控器关,没有彻底关掉,看到水龙头滴水也没有主动上前关闭。我想,他们通过这次问卷调查,一定会改掉这些坏习惯了吧。大约一个半小时,手上的表格都填好了,我带回家好好统计一下。
通过这次调查,我发现大家都很注重节能环保。所有家庭都用了节能灯,而且知道节能灯比白炽灯节电70—80%。有30个人知道电脑在休眠模式下能耗降低到50%以下。有34个人在购物时优先考虑节能环保的产品。50个人都选择在近距离出行时尽量乘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有一个问题是冰箱里面放食物的量占用冰箱多少比例比较省电,基本都回答错了,应该是60%左右。还有一个问题是“您认为您最反感的影响环境的事情是什么?”答案有很多,有人反感放鞭炮;有人反感商店门口的大音响制造噪音;有人反感马路上的汽车尾气;还有人选择反感的事情是在野外焚烧垃圾,散发出刺鼻的气味,黑烟滚滚,污染环境。所以,在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方面,还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够。经过这次问卷调查,我也增加了很多知识,我还知道在冰箱里放食物时要离开内壁10厘米,这样有利于冰箱内空气流通,温度稳定,节约用电。我是一名小学生,除了自己要努力做好以外,还要认真学习,掌握好本领长大了才能保护地球妈妈!
调查报告小学作文 篇5
星期六,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黄河大坝调查环境情况。
我们来到了黄河大坝,让我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有吃完羊肉串的`竹签,有吃完零食的包装袋,有吃完早餐的白色塑料袋,还有香蕉皮。走着走着我看到一位叔叔吃完了的香蕉皮就随手扔,我连忙拿出照相机,把叔叔扔垃圾的景象拍了下来,并且过去对叔叔说:保护环境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应该保护环境才对。
我们一定要保护环境,共同维护我们的家园。
调查报告小学作文 篇6
一、调查目的:
写作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过程。学生的作文应关注现实,关注生活,通过观察分析自然社会,创造性地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受、态度和看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然而长期以来,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条理不清、千篇一律、满篇大话空话、胡编乱造,这一切提醒我们,作文教学迫切需要改革。为此,我对我班学生的作文现状作了一番调查,以便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不断地探索、研究,寻找作文教学的新路。
二、调查对象:
本班五年级学生,共30人。
三、调查方法:
利用谈话、看作文作业的形式加以调查。
四、调查内容:
1、对作文的态度。2、写作的动机。3、作文材料来源。
4、写作中最困难的问题。5、关于观察。6、关于课后阅读。
7、对教师的要求。
五、数据分析:
从调查结果及数据分析,发现作文教学问题多多。
(一)作文离开了本来的目的。
文章是感情的产物,作文的目的是沟通思想、交流情感。但写作动机调查显示,认为写文章是完成功课的需要,是为了得到一个好分数的占39.7%,认为写文章是为了将来工作有作用的占30.5%,想把有趣的事写下来,想把心里话告诉大家的占30%。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分数的高低比自身的发展和交流的需要占有更高地位。这样为作文而作文的练习离开了习作的根本目的,使学生只是围绕着”写什么”,“怎样写”,失去了独立人格上的作文权利,难以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文章以大话、空话、假话来搪塞老师就不可避免。
(二)缺乏应有的创作自由。
调查数据显示40%的学生希望老师“放手让自己用喜爱的方式写自己想写的内容”。然而,在现实中,教师过于注重怎么描写,如何注意详略得当,怎样紧扣中心等表达技巧的训练。同时一般的作文课有规定的时间、字数、结构、文章体裁等,使学生处于完全被动地位,导致学生难以跳出教师给予的作文框框,不敢标新立异。不是从自身生活体验出发萌发表达愿望,而是带着教师给的题目要求找合适的材料。调查显示写作材料来源中,“找符合题目要求的范文稍为改编”的占25%,“老师给什么材料就写什么材料”的占23%,“根据题目要求编人和事”的.占18%。作文不是“情动而辞发”,而是“主题先行”,诸多限制,抑制了学生的创作自由,导致学生失去了作文的内部动力。
(三)缺乏积累,无话可写。
学生的“积累”包括语言、作文经验的积累,更包括学生生活情感体验的积累,而这些都是学生所缺乏的。首先是生活积累底子薄。调查显示学生作文素材源于生活积累的仅占12%,而依赖他人或范文却占48%。平时能注意观察并有兴趣的占21%,观察时能展开想象并能及时记录下来的更是寥寥无几。学生观察生活、认识生活,酝酿情感没有进入作文教学基本环节,作文教学只禁锢在封闭狭小的课堂内,与精彩纷呈的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相隔绝。
其次,是语言积累底子薄。第一阅读量少,调查显示“学生能自觉阅读课外读物”的仅占24%,这说明学生缺少课外阅读的条件,更缺少课外阅读的习惯。另外,语文阅读也存在重思想内容分析与概括,轻诵读的状况,一学期下来就读二三十篇文章,学生阅读明显偏少。第二不重感悟、不重消化。调查显示学生“阅读时能自觉写读后感”的仅占12%。而根据教师布置要求在课外读物上摘抄优美句段的却占24%。这显示了教师不是让学生自己从读中感悟,发现写作规律,而是“喂给”各种写作技巧,提供各种“捷径”,不是“厚积薄发”,而是“急功近利”。这种外不注重拓展观察和阅读的空间,内不注重调动已有的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的做法,必然导致学生源头枯竭,表达困难。
(四)少交流,少沟通。
正如叶圣陶所说:“写作是把自己的观察、经验、理想、情绪等显示给人们知道,而且希望越多越好。”但长期以来,学生作文唯一的读者是教师。但恰恰是教师忽略了与学生的交流,表现为重静态评价,轻动态评价,往往是一个分数、
一个“阅”字或一些空洞的评语应付了事,对教师地批改结果,多数学生往往只看过分数就把作文本塞入课桌。这样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缺少交流的时空,学生作文不知道写给谁看,成了没有实际对象的“面壁而作”,难以产生那种人与社会,人和人直接交流时的愉悦感和表达冲动。
六、思考建议:
第一重视学生的积累。
首先要把握“积累”的本质,不要仅仅把积累等同于让学生大量阅读课后读物和背诵名家名篇或摘抄所谓的优美句段。作文是学生生活实践,情感体验,思维和语言的统一。所以要特别重视学生生活、情感体验、语言、作文经验等多方面的积累。教育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培养学生用心去观察,培养“好眼力”;用心去体验,培养“感受力”。作文教学应走入精彩纷呈的社会生活和大自然,注重拓展阅读与观察的空间,注重感悟和内化,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从大自然中,从祖国丰富的民族文化中获取素材和灵感。作文教学要克服知与行脱节、学与用分离的弊端,要注重加强教、学、做的联系,让学生在“做中学”,即切实加强作文实践活动。事实证明,“学生在学习中动眼、动心、动脑去实践,从中体验感悟”是最有效的积累。
第二,还学生一个自由挥笔的天地。
《课标》特别强调学生要“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过多地强调形式,让学生觉得写作难,反而使学生对写作丧失信心和兴趣。反之,让学生自由表达,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有个性化的作文,不仅能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增强写作的信心,而且会让学生感到写作是一件愉快的事。因此,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做到尊重学生认识的个体差异,不以教师主观认识代替学生的认识。其次,提倡作文民主,自由民主的文风是培养学生真实的作文情感的关键。作为教师,平时的言谈中就要鼓励学生有话就说,有话就写,让他们大胆地写困惑、写胸臆、写思考。鼓励学生“我笔写我口,我笔诉我心。”这时学生就会放下思想包袱,从而达到一气呵成、酣畅淋漓、真情流露的境界。
第三,多交流,多沟通。
在作文教学中,应注意创设交流情境,建立交流机制。(1)提供有利于师生交流的话题,让学生把情感和需要真诚地表达出来。提供的话题要做到与学生思想、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是学生喜欢说,喜欢写的话题。(2)创设激发学生交流的空间,给学生表达和交流的机会。首先变写作指导为点拨讨论。教师提供交流话题,让学生思考写什么、怎么写。接着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构想或点评同学的发言,教师的责任是组织交流与点拨。这样的讨论交流,激活表达思维,打开学生思路,丰富写作题材。其次变教师评价为学生交流阅读。学生作文完成后,作者先上台阅读自己的作文,讲讲自己作文中的得意之处,然后请同学谈谈各自的看法与建议。(3)形成师生交流的氛围,让学生得到更多的鼓励和更具体的指导。首先要改变以往的作文批阅方式,即将眉批变成点拨指导学生修改的评语,将总批变成与学生交流,表达自己读后感的评语。其次是教师经常写“下水文”,与学生进行写作体会交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写作“不是为了发表,而是为了教会我的学生使用语言当我的作文或短诗触动了儿童的心弦时,他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拿起笔来,努力表达自己的感情。”师生交流,不仅可以融洽师生感情,形成和谐的写作氛围,而且能有效地指导学生作文,激发写作欲望和热情。
调查报告小学作文 篇7
俗话说得好:书是人们进步的阶梯,书是有着丰富知识的海洋。小学生都爱看书,但他们都爱看些什么样的书呢?课外书帮助小学生在生活、学习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呢?
我通过这几期同学们业余看书的情况的观察,最后做了一个大概的总结:
我们班上的喜欢看童话和漫画类图书的学生占大多数,而看科普知识类和历史类的人数较少。
从同学们的每次阅读时间来看,有部分同学,十分喜爱看书,平均每天都看一小时以上的书,但有些同学,对书是并不感兴趣。
从同学们的看书感受来看,同学们都认为看书能取得快乐,能从中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就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看,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写作业、玩耍,在这里,我建议老师可以给我们布置适量的作业,让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遨游,让我们在书中找到快乐,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知识。
书是人类的朋友,我号召大家: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来读书看书,这样,就能多学到一些知识!
调查报告小学作文 篇8
星期六,我和表姐一起去凤凰广场调查环境情况。
来到凤凰广场,我走到草坪边上,看到了一些垃圾在草坪上躺着,有香蕉皮、牙签、一次性纸杯、可乐瓶子等。于是我把这些垃圾捡了起来,放进了垃圾筒里。我开始寻找丢垃圾的`人,走着走着,我看见了一位大姐姐把垃圾扔到了地上,我走过去,告诉大姐姐:姐姐,不能随地乱扔垃圾,这样会破坏环境的。大姐姐听了,就把垃圾捡起来,放进垃圾筒里了。
只要我们人人都保护环境,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家园。
【调查报告小学作文】相关文章:
小学作文调查报告04-15
调查报告小学作文08-09
调查报告小学作文09-19
小学的调查报告03-28
小学调查报告07-05
小学调查报告06-30
小学调查报告07-03
小学调查报告08-10
小学的调查报告04-19
小学生调查报告作文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