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

大学生马哲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时间:2023-03-26 00:37:42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学生马哲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社会实践是每一位大学生、毕业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巩固知识,社会实践又是对每一位大学生、毕业生知识的一种检验,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大学生马哲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前来了解。

大学生马哲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意识形态和科学世界观,是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 。

  纵观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这样一个规律,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挥马克思主义改造世界的强大力量,就必须把它同本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适应不断变化了的历史条件和各国不同的情况,是马克思主义保持生命力的内在要求,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前提和基本方式。

  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我们从本院300名学生为代表,对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的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经过整理调查资料,我们发现,只有少部分大学生了解,认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而多数大学生是认识不多,不关心甚至有持反对意见的。 我们主要从大学生自身和学校社会两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在大学生自身方面,我们对本院300名学生从偶像、对该课的态度以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的态度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300名学生中仅有20名学生的偶像是马克思主义者,27名学生的偶像是科学家,31名学生的偶像是文化人物,61名学生的偶像是其他人物或者没有偶像,而偶像是娱乐界人物的学生却又161人。在对大学生对该课的态度的调查中发现,204人都是几乎每节课到课听讲;而期中仅有32名学生认真预习、听课、复习、课外阅读相关读物;172人则抱着随便听听或者怕被点名扣学分而到课的态度上课,除上课时间之外,其他时间多是不碰课本的;而另外96人则是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的态度,常常逃课。作为当代的大学生,祖国未来的接班人,这么多的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尚且了解不多,又如何运用它们为未来做贡献呢?我们的调查虽只在本院随机调查了300名学生,但也代表了整个中国大学的现状,大学生们对这些宝贵理论成果的不了解,实在令人担忧。原因是多方面的,总得来说可以分为内因和外因。

  内部的原因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本省的惰性是期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大家普遍把自己的主要经历放在了必修课上,而且大学里毛概和马哲课程相对而言比较简单,大家在高中学过政治中的相关观点大部分与大学教材中的重合。因此大家认为只要在考试前背一背重点就能通过考试,不需要投入过多的经历和时间来学习。大学中的毛概和马哲大多数都是公共大课,这也为学生逃课提供了借口,很多人认为上课的人多也不差自己一个。

  2) 还有一方面是由于我们从上学开始就接触中国共产党的各种领导思想,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又到大学,甚至考研时也要学习社会主义思想。很多学生因此感到十分疲倦,由于学的多,内容又一致,所以这也成了不喜欢上该科的原因之一。

  3) 学生自身认为这些理论并没有什么实际的用途,对我们以后的生活和发展没有太大的帮助,因此也就不重视理论的学习。这些一系列的原因造成了现今大学生理论思想缺乏,对中国社会主义思想认不清楚等。

  许多问题。

  外部原因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从教师方面来说。

  教师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单一,从实际情况看来,大部分课堂采用的是单纯讲授的形式,虽然有时教师也运用课堂讨论、社会调查等多种方式,并采用了电视录像,多媒体教学等手段,但还没有形成多元的、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有期是能够将教材的内容与电脑等多媒体教学实现完美结合的教师屈指可数。

  2) 从教材方面来说。

  我们现在使用的思想政治理论是由教育主管部门指定专家学者统一编写,虽理论阐述透彻,逻辑思维严谨,但是课程体系和内容比较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重复问题相当严重:一是课程体系设置仍然延续的是传统思路,即教材名称还是以直接的、显性的说教的形式出现;二是和中学教学内容重复,据统计,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中学政治课在近四分之一的内容是简单重复,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从我们在课堂上收集的有关于教材的意见来看,同学们普遍认为现行教材理论叙述过多,事例有限,给人枯燥乏味的感觉,不容易读下去;而且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不够紧密,有空间之感,教材的不适合也是影响大学生学习兴趣和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3) 从社会上对政治理论应用的方面来说。

  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用途并不大,大多数大学生在求职或工作岗位上,不需要用到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当今社会最急缺的是专业人才,在人介的中心,专业技术的学习比乏味的理论知识学习更加重要,这一社会现实也导致了多数大学生对学习政治理论兴致缺乏的问题

  要提高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认识,需要在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开拓、教学途径和探索、教师全面素质的培养和队伍建设、实践性教学的组织等方面进行探索和改进,我们在对收集到的建议进行整理之后,归纳出如下几点:

  1)在课堂教学上应该更加生动和贴近现实生活。课堂内容生动与否直接决定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加贴近生活的内容可以使学生更加容易地理解课本知识。一味地灌输和教条死板只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增加实践性活动,将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一切的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要为社会实践服务的,并且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3)能够适当地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给与引导。很多学生因为没有经验而无从下手,导致社会实践不能够很好地完成,作为老师可以在此过程中给与适当的提示与引导。协助同学完成社会实践。适当增加该课效内

  4)必须进一步提高学校、教师、学生对该课教学的意义和作用的认识。首先,从思想上明确社会主义大学是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场所和基地,必须要让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意识形态占据阵地。因此,该课在社会主义大学里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再次,该课教学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体现了当前社会发展的脉搏,具有真实性、针对性和可接受性,对于大学生的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马哲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大学生暑期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10-02

大学生暑期个人社会实践调查报告10-13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10-06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07-16

大学生暑期下乡社会实践调查报告10-08

大学生暑期经典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10-05

大学生暑期清远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10-05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12-16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07-05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