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现象调查报告
在现在社会,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春节现象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节现象调查报告1
前言:
生活在这个丰衣足食时代的我们,是否还记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的深远含义呢?
摘要:
(一)xx月xx日:
在过年前的这段日子里,各地掀起了一股“装修旋风”,装修材料不是别的,而是“够气派的”的黄金,对此人们有着各色的争论……
(二)xx月xx日:
前几天过新年的热闹气氛,随着人们投入到工作中去而慢慢退散了。可是,令人吃惊的是家家户户所剩余的过年礼品、糖果……
(三)xx月xx日:
今天在网上冲浪,一条标题为《100吨水在途中消失了37吨》的公益广告,显眼地出现在互联网上。因为好奇心驱使,我在搜索栏上打上了“浪费水资源”,结果出现36,200多条相关信息!其中包括“湖南的地水资源缺乏”,“中国治理水资源浪费低效”,“餐饮业水资源浪费严重”等等。
调查报告由于近年来人们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节约”一词在人们的心里已日渐忽视和淡忘了。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种种的浪费现象如果继续下去的`话,其后果是很严重的!13亿人口,全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如果每人每天浪费1元,一年全国就浪费了4745亿元;如果每人每月浪费500克粮食,一年全国就浪费了65万吨粮食;如果每人每月浪费1吨水,一年全国就浪费了156亿吨水!积沙成堆,积水成河。如果我们每天都能够节约一点点的话,就不会出现这些巨大的浪费了! 春节诚然是个喜庆的节日,我们在玩闹的同时,也不要忘记节约。
据调查显示,人们春节期间的浪费竟是平时(非节假日)的10倍!这些数字真要算起来也可说是天文数字了。人们种种的浪费现象,水、电资源与食物资源的浪费尤其严重。“节约用水,从点滴做起”的广告虽然随处可见,但是并没有得到人们的真正重视。我国是有大量的“水”,但好的水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如果人们再没有节制地浪费水资源和污染水资源,只靠污水处理是难以扭转缺水这一局面的!
现在,让我们一起看看最新的水资源十大浪费现象:
1、刷牙时不关水蛇头;
2、洗澡涂肥皂时不关水蛇头;
3、自来水管发生漏水或爆管未得到及时修理;
4、用过量水洗车,洗车的水未能循环使用;
5、随意开启消防蛇头用水;
6、老式便器水箱容量过大,大小不分档;
7、洗衣服时不用手搓而只用水冲;
8、直接用自来水冲洗道路;
9、在公共浴室洗澡后“人离水未关”;
10、解冻海鲜使用“自来水常流法”。
显而易见,这都是我们熟悉的日常行为,勿庸置疑,我们的节约意识还有待提高!调查结论很多人认为,节约是一种“寒酸”的生活方式,现在的生活过得这么舒适,哪一点点浪费又算得上什么呢?我是这样认为的,假如换一个看法,大家眼里所谓的“寒酸”,其实便是节约了。节约是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是一种好习惯,是一种品德。
后记:
“节约资源,从我做起。”杜绝浪费现象,说易不易说难不难,关键是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春节现象调查报告2
摘要:1月15日——在过年前的这段日子里,各地掀起了一股“装修旋风”,装修材料不是别的,而是“够气派的”的黄金,对此人们有着各色的争论……年1月30日——农历正月初四。前几天过新年的热闹气氛,随着人们投入到工作中去而慢慢退散了。可是,令人吃惊的是家家户户所剩余的过年礼品、糖果……2月2日——农历正月初五。今天在网上冲浪,一条标题为《100吨水在途中消失了37吨》的公益广告,显眼地出现在互联网上。因为好奇心驱使,我在搜索栏上打上了“浪费水资源”,结果出现36,200多条相关信息!其中包括“湖南的地水资源缺乏”,“中国治理水资源浪费低效”,“餐饮业水资源浪费严重”等等。调查报告由于近年来人们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节约”一词在人们的心里已日渐忽视和淡忘了。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种种的浪费现象如果继续下去的话,其后果是很严重的!13亿人口,全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如果每人每天浪费1元,一年全国就浪费了4745亿元;如果每人每月浪费500克粮食,一年全国就浪费了65万吨粮食;如果每人每月浪费1吨水,一年全国就浪费了156亿吨水!积沙成堆,积水成河。如果我们每天都能够节约一点点的话,就不会出现这些巨大的浪费了! 春节诚然是个喜庆的节日,我们在玩闹的.同时,也不要忘记节约。据调查显示,人们春节期间的浪费竟是平时(非节假日)的10倍!这些数字真要算起来也可说是天文数字了。人们种种的浪费现象,水、电资源与食物资源的浪费尤其严重。“节约用水,从点滴做起”的广告虽然随处可见,但是并没有得到人们的真正重视。我国是有大量的“水”,但好的水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如果人们再没有节制地浪费水资源和污染水资源,只靠污水处理是难以扭转缺水这一局面的!
现在,让我们一起看看最新的水资源十大浪费现象:1.刷牙时不关水龙头;2.洗澡涂肥皂时不关水龙头;3.自来水管发生漏水或爆管未得到及时修理;4.用过量水洗车,洗车的水未能循环使用;5.随意开启消防龙头用水;6.老式便器水箱容量过大,大小不分档;7.洗衣服时不用手搓而只用水冲;8.直接用自来水冲洗道路;9.在公共浴室洗澡后“人离水未关”;10.解冻海鲜使用“自来水常流法”。显而易见,这都是我们熟悉的日常行为,勿庸置疑,我们的节约意识还有待提高!
调查结论很多人认为,节约是一种“寒酸”的生活方式,现在的生活过得这么舒适,哪一点点浪费又算得上什么呢?我是这样认为的,假如换一个看法,大家眼里所谓的“寒酸”,其实便是节约了。节约是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是一种好习惯,是一种品德。 后记“节约资源,从我做起。”杜绝浪费现象,说易不易说难不难,关键是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春节现象调查报告3
调查时间:
20xx年xx月xx日
调查地点:
xx省xx市xx区
调查方法:
在互联网上收集资料。问长辈
调查人:
xxx
漫长的历史岁月使年俗活动内容变得异常丰富多彩。其中,那些敬天祭神的迷信内容,已逐渐被淘汰,而那些富有生活情趣的内容,像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燃爆竹、除夕守夜、拜年等习俗至今仍很盛行。
贴窗花
新春佳节时,许多地区的人们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一一一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窗花"。窗花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因窗花的购买者多为农民,窗花有相当的内容表现农民生活,如耕种、纺织、打鱼、牧羊、喂猪、养鸡等。除此,窗花还有神话传说、戏曲故事等题材。另外,花鸟虫鱼及十二生肖等形象亦十分常见。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喜气洋洋。
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春节现象调查报告4
一、调查报告的原因:
寒假期间,我随家人过了一个祥和快乐的春节,在过春节时,发现了一些风俗习惯,在中国人的过年习俗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过年的习俗又是怎样来的呢?我带着疑问走访了村里的知名老人。
二、调查报告的内容:
通过走访调查了解到:春节,代表了新的`一年的开始;春节,意味着新春的到来,是美好的象征。周而复始的过着春节,可为什么要过春节呢?相传,古时候有个吃人的怪物叫“年”。“年”每隔365天就会出来吃人。有一个聪明的小孩想了一个办法:他让人们在门前贴上红对联,挂上红灯笼,并放鞭炮。“年”被吓跑回湖里。从此,人们每年都贴对联,挂灯笼,放鞭炮。“年”从此再也不敢出来了。所以人们第二天都会穿上新衣服,走家串巷去拜年,见到了人都会说“过年好”。这个习俗也就被传了下来。直到今天,人们仍会说“过年好”。
春节,人们都会在一起吃团圆饭,无论多远,也都会想方设法赶回家。腊月二十九,人们就开始忙着贴对联、“福”字、挂门钱。把“福”倒过来贴,有“福到了”的意思。大年三十,女人们就忙着包饺子,男人们就去“上坟” 。“上坟”意味着想让死去的亲人也感受到新年的气息,同时也表达了晚辈对已故亲人的怀念与孝敬。
年三十晚上吃饺子成为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习俗。一是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去“招财进宝”之意;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里的祈望。在包饺子时,人们常常将金如意、糖块、花生、枣、栗子等包进馅里。吃到金如意、吃到糖的人,来年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吃到枣和栗子的人,将早生贵子。
春节,长辈会给晚辈们一些压岁钱,意味着给晚辈们添岁,也寄托着长辈对晚辈的爱与期望;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初三还得串亲戚。人们会从大年初二走亲戚,串朋友,有的一直串到初九或初十。人们交流过去一年的得与失,为新的一年绘新谱。
三、调查报告的总结
春节的习俗来源已久,在中国民族流传了上下几千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望“春节习俗”在中国大地上发扬光大。
春节现象调查报告5
调查背景及目的
春节,俗称过年,是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传统佳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乞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名族特色。地分东西南北,我国各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风土人情,在春节习俗上也各有特色各有看点。
调查对象
1、区域本次调查区域为重庆市东北部山区,以万州、云阳两地的城乡为重点调查对象。
2、人群。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当地的春节习俗,调查人群为当地居民,对人群年龄等不再细分。
调查经过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实地调查方式,走访万州、云阳两地的城乡,观察当地居民在春节期间的行为,并向其询问具体习俗。调查的第一站是万州区枇杷坪某街道居民秦伯家,时间是农历腊月二十六,距离除夕大年夜还有三天时间。秦伯家刚刚乔迁新居,正在宴请宾客庆祝,当地人称“贺房子”。
从秦伯口中得知,由于临近春节,腊月里许多都是大吉大利的好日子,摆酒席的.人特别多,酒楼至少得提前一个月预定。另外在万州王家坡地区,调查员走访了几家大型商场和超市,发现里面都是人头攒动,生意十分火爆。一打听,人们都在忙着置办年货。给自己和家人买身新衣裳,给家里添置些红红火火的装饰品,买些待客用的糖果、瓜子、饮料等。
第二站是万州区郭村镇某村居民王婆婆家,时间是农历腊月二十九,正是20xx年的最后一天。王婆婆平时和老伴儿两个人住在家里,儿孙们都在外地工作生活。今年过年,儿孙们都从外地赶了回来陪老两口欢度春节,老两口乐得嘴都合不上了。
王婆婆一家四世同堂,一大家子人都在为年夜饭忙碌着,有说有笑,其乐融融。第三站是云阳县滨江路张女士家,时间为农历大年初二,张女士一家正准备出门去拜访孩子的外公外婆。张女士夫妻二人提着为二老准备的新年礼物,签着他们的女儿,乐呵呵的出了门。
最后一站是云阳县江口镇某村居民黄先生家,是时间是农历正月初六。黄先生一家基本结束了走亲访友,回到自己家里,收拾收拾准备投入新一年的奋斗之中,向着幸福生活继续努力前行。
此次调查共经十天,从节前到节后,观察了解到了重庆市东北部地区居民在春节期间的习俗,为调查结论的得出奠定了良好基础。
调查结论
经过调查,关于重庆市东北部山区的春节习俗,得出以下结论:
1、该地区居民和全国所有群众一样都十分看重春节这一重大节日。由于该地区的外出务工人员特别的多,尤其是在农村,空巢家庭十分普遍。临近新春佳节,许许多多在外打拼的人都回到了自己的老家看望父母亲人,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顿热腾腾的年夜饭。
比较有特点的是,该地区居民十分看重除夕当天的午饭,菜品十分丰盛,猪头肉、鸡和鱼是必不可少的。吃饭前会先在屋外点燃一挂爆竹,在屋内饭桌旁先烧几张纸钱,桌上摆好三荤三素三碗饭三碗酒,请祖先来吃顿团圆饭,撤掉后才能开饭。相邻的几家人之间还会比比谁家更早开饭,抢个步步争先的好彩头。
2、当地人在祭祖方面十分看重,节前一定会给自家祖先“上坟”,即除掉坟上的杂草,给坟上添些新土,有些家庭还会让每一个成员都来添土,表示对祖先的尊敬,同时乞求祖先的保佑。在过年的时候会给祖先烧纸钱、上香、放鞭炮、挂坟票,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一部分人会同时在坟前放烟花。当地人十分看重风水玄学,据说明年是闰年,闰年不能动坟,除草添土都不行,只能烧些纸钱之类的。
3、该地区居民在尊重传统的情况下也会有些变通,比如说守岁,现在很少有人会真的一夜不睡,通常只会等到零点钟声响起,燃放过爆竹烟花过后便去睡了。听说先前当地还有在零点时放十二个大炮仗的习俗,由于安全系数实在太低,出现过很多起被鞭炮炸伤的事故,这个习俗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在继续坚持了。
4、正月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在这一天会有很多的忌讳,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不能做不吉利的事,总之一切都要大吉大利,为新的一年求个好的开始。有趣的是大年初一这一天,家长不能吵吵着叫孩子起床,那样不吉利,很多家长会在睡觉前叮嘱孩子一定要自己早起,遇上睡懒觉的小孩儿家长可就没法了,既不能打也不能骂,只能由着他了。
5、在该地区走亲访友非常的普遍,大年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很多小孩便随着父母去拜见外公外婆。从大年初二开始,大家便忙碌着走亲戚了。为了避免客人来了主人却走亲戚去了这样的尴尬情况,一般会约好某一天去某人家里拜年,这样大家才都方便安排。
6、当然了,压岁钱是少不了的。一般是长辈给晚辈给压岁钱,晚辈也会给长辈钱,但不叫压岁钱,只能说是晚辈的一点心意,孝敬长辈的。如果初次带男朋友或女朋友回家的话,几乎会收到所有长辈的压岁钱。初次随父母走亲访友的婴儿也一样,不光长辈给,已经工作的哥哥姐姐也会给压岁钱。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当地很多的春节习俗和全国其他地方的习俗相差不大,大致上都是在春节讨个大吉大利的好彩头,为新的一年做个好的开始,寄托了人们对将来的希望,对更加美好的生活的憧憬。
春节现象调查报告6
调查目的:
在春节期间,我国每个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庆祝,作为一名中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更应了解这丰富多采,带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春节。
调查时间:
xx年xx月xx日
调查地点:
家中及周边
调查对象:
家中及附近老人
调查方式:
询问并记录
调查结果:
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从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直到正月十五。
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祭灶扫尘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传说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就一直留在家中,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恶行。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到灶房摆上桌子,向灶王爷敬香,供上甜品。举行过祭灶后,便要扫尘,新春扫尘其用意是要把“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腊月二十七/二十八洗浴"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
腊月三十贴门神贴春联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守岁年吃饺子放爆竹给压岁钱
除夕是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过年都有贴门神春联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门旁,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春联原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大红纸上,有吉祥避邪的意思,但守制要用白绿黄三色。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都具有祈福、装点居所的民俗功能,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饭要慢慢地吃,一直吃到深夜,而饺子则是饭桌上必不可少的,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在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到半夜子时吃。当新年钟声敲响时,整个中华大地上爆竹声震响天宇。下面就是给压岁钱,这可是我最喜欢的节目了。
正月初一开门炮仗拜年聚财春节早晨,开门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称为“满堂红”。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拜年,是人们辞旧迎新、表达美好祝愿的方式:
拜年的形式:
一是走亲戚的拜访。初一必须到长辈家,须带礼物。
二是礼节性的拜访。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般寒喧两句就要告辞。
三是感谢性的拜访。一年来欠人家情,就要借拜年之机买些礼物。
四是串门式的拜访。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见面彼此说:“恭禧发财”
另外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
正月初二祭财神:
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
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
正月十五这一天都要合家团聚吃元宵。新年中第一个十五月圆之夜,天上一轮圆月朗照,人间则聚食形如满月的元宵。今天,元宵的吃法就更加丰富了,不少人甚至开始了中西结合吃法,比如巧克力就已成为元宵馅之一。鳌山灯杆、火树银花,这是元宵节最突出的景观。张灯放火、观灯游赏是元宵主要的节俗活动。元宵节真是中国的狂欢节
过了正月十五,这一年的春节算是结束了!
春节现象调查报告7
调查概况
一、调查对象:亲朋好友
二、调查目的:更多地了解我国的民俗文化
三、调查方法:聊天
四、调查地点:自已家
五、调查时间:春节期间
六、调查人:
调查经过:
1、春节的起源(服装、食物、庆典、活动、音乐等)
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每到腊月三十,就出来觅食人肉,。有一年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鞭声,吓得直逃。它又迎头望到一家门口晒着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门里一瞧,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溜了。人们摸准了“年”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
2、春节的习俗(图书、文字、实物等)
扫尘、贴春联、贴窗花、贴福字、包饺子、吃年夜饭、除夕守岁、放鞭炮、发压岁钱、拜年等。
3、不同民族的春节(苗族、傣族、壮族等)
苗族杀猪打糍粑预示着春节的来临。春节作为一岁之首,对于苗族来说,是一个神圣的节日。三十晚上“守岁”而不睡觉。从初一开始,最鲜亮最激动人心的各种活动由此开始。有祈神祷富的祭祀祖先,有驱疠禳灾的驱邪、有祈祷丰年的占岁,有谢恩的喂牲,有联络感情的拜贺新年,有娱人娱神的各种活动等,此外尚有一系列禁忌习俗约束人们,不可冲犯神灵,以祈福分。
傣族: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节日,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目。谷雨开始那天定为“泼水节”。在三四天的节日里,人们相互泼水,表示洗去身上的陈年旧土,祝福新的一年幸福平安。
壮族分布在广西、贵州、云南、广东等地区的壮族同胞,与汉族同时过春节。除夕晚上,要做好节日那天所吃的米饭,称为“压年饭”,有的地区群众称为“吃立节”,壮语为“过晚年”的意思。它预兆来年农业丰收。有的还包制有一尺多长,五六斤重的烷粑,人口少的一家人一顿还吃不完哩!大年初一清早,天还没亮人们就起床,穿上新衣服,燃放爆竹迎新,妇女们都争着到河边或井旁“汲新水”,开始新的一年沸腾的`生活。
4、家乡的春节是怎样的(春节里的趣闻)
除夕贴春联福字,晚上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守岁吃年夜饭、看春晚,子夜放烟花鞭炮,火树银花,欢乐祥和。初一吃饺子,象征着团圆和福气。主妇包饺子时会在饺子里包一枚硬币,谁要吃到这个饺子谁就是最有福气的人。吃完饺子人们走出家门,亲朋好友互相拜年,给小孩子发压岁钱,这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刻。
调查结果:
我们的春节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充满了喜庆热烈的年味儿。
我的思考:
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春节现象调查报告8
一、调查对象:
本村村民
二、调查方法:
聊天
三、调查地点:
自己家,村民家
四、调查时间:
春节期间
五、调查人:
李玲玲、房子雯、王泓力等
六、调查准备:
笔、信纸、照相机
七、调查经过:
1.上网了解并搜集图片,较全面地了解与新年有关的知识。
2.访问附近的街坊、亲戚朋友,学会收集整理资料并根据资料进行分析问题。
3.了解当地春节习俗,并写下详细的调查记录。
4.最后总结资料,说出自己的研究所得和调查结果。
八、春节的起源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腊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2、春节的习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有扫尘、贴春联、包饺子、吃年夜饭、除夕守岁、放鞭炮、发压岁钱、拜年等传统习俗。
3、家乡的春节
在家乡,除夕贴春联,晚上全家人在一起吃年夜饭、看春晚、我们孩子就放烟花,快快乐乐的`迎接新年。
老话儿说得好“初一初二满街走。”除夕夜后,就是大年初一,人们穿好新衣,清晨来来往往的拜年人络绎不绝。大街小巷都是拜年声,小辈给长辈拜年,不光小孩,就连老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笑容。大年初一吃饺子象征了团圆和福气。主妇在包饺子的时候会在饺子里放硬币,谁要是吃到了就是最有福气的人。吃完饺子人们都各自出门拜年,给压岁钱,街上还会有一些奶奶们跳舞、扭秧歌,此刻,就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刻。
九、调查结果:
春节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一个节日通过这次的关于潍坊春节习俗的调查我对春节习俗的由来和演变也有了更新一步的了解。感受我们节日悠久的历史,人们在过年时的开心,加强了过年的味道。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当地很多的春节习俗尽管在形式上有了不少变化,但大致上都是在春节讨个大吉大利的好彩头,为新的一年做个好的开始,寄托了人们对将来的希望,对更加美好的生活的憧憬。
十、我的思考:
我们可以通过本次调查活动让更多的同学了解春节文化,珍惜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领略中国文化魅力,让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的节日,发扬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是中国最传统,最隆重的节日,象征着美好、幸福。是新的一年的开始。由于时代的发展,很多传统的旧习俗也有了新的变化。但不管生活变得多么现代化,春节依然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我希望中华民族的传统的璀璨文化可以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春节现象调查报告9
前言:生活在这个丰衣足食时代的我们,是否还记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的深远含义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探究一下吧。
调查日记摘要
20xx年1月15日
——在过年前的这段日子里,各地掀起了一股“装修旋风”,装修材料不是别的,而是“够气派的”的黄金,对此人们有着各色的争论……
20xx年1月30日
——农历正月初四。前几天过新年的热闹气氛,随着人们投入到工作中去而慢慢退散了。可是,令人吃惊的`是家家户户所剩余的过年礼品、糖果……
20xx年2月2日
——农历正月初五。今天在网上冲浪,一条标题为《100吨水在途中消失了37吨》的公益广告,显眼地出现在互联网上。因为好奇心驱使,我在搜索栏上打上了“浪费水资源”,结果出现36,200多条相关信息!其中包括“湖南的地水资源缺乏”,“中国治理水资源浪费低效”,“餐饮业水资源浪费严重”等等。
调查报告
由于近年来人们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节约”一词在人们的心里已日渐忽视和淡忘了。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种种的浪费现象如果继续下去的话,其后果是很严重的!13亿人口,全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如果每人每天浪费1元,一年全国就浪费了4745亿元;如果每人每月浪费500克粮食,一年全国就浪费了65万吨粮食;如果每人每月浪费1吨水,一年全国就浪费了156亿吨水!积沙成堆,积水成河。如果我们每天都能够节约一点点的话,就不会出现这些巨大的浪费了!
春节诚然是个喜庆的节日,我们在玩闹的同时,也不要忘记节约。据调查显示,人们春节期间的浪费竟是平时(非节假日)的10倍!这些数字真要算起来也可说是天文数字了。
人们种种的浪费现象,水、电资源与食物资源的浪费尤其严重。
“节约用水,从点滴做起”的广告虽然随处可见,但是并没有得到人们的真正重视。我国是有大量的“水”,但好的水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如果人们再没有节制地浪费水资源和污染水资源,只靠污水处理是难以扭转缺水这一局面的!
现在,让我们一起看看最新的水资源十大浪费现象:
1.刷牙时不关水龙头;
2.洗澡涂肥皂时不关水龙头;
3.自来水管发生漏水或爆管未得到及时修理;
4.用过量水洗车,洗车的水未能循环使用;
5.随意开启消防龙头用水;
6.老式便器水箱容量过大,大小不分档;
7.洗衣服时不用手搓而只用水冲;
8.直接用自来水冲洗道路;
9.在公共浴室洗澡后“人离水未关”;
10.解冻海鲜使用“自来水常流法”。
显而易见,这都是我们熟悉的日常行为,勿庸置疑,我们的节约意识还有待提高!
调查结论
很多人认为,节约是一种“寒酸”的生活方式,现在的生活过得这么舒适,哪一点点浪费又算得上什么呢?我是这样认为的,假如换一个看法,大家眼里所谓的“寒酸”,其实便是节约了。节约是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是一种好习惯,是一种品德。
后记
“节约资源,从我做起。”杜绝浪费现象,说易不易说难不难,关键是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春节现象调查报告10
前言: 生活在这个丰衣足食时代的我们,是否还记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的深远含义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吧。 由于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节约”一词在人们的心中已日渐被忽视和淡忘了。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种种的浪费现象如果继续下去的话,其后果是很严重的!13亿人口,全世界的四分之一,如果每人每天浪费一元,全年就浪费了4745亿;如果每人每天浪费粮食500克,一年全国就浪费了65万吨;如果每人每月浪费1吨水,一年下来全国就浪费了156亿吨水!积沙成堆,积水成河。如果我们每天都能够节约一点点的话,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春节诚然是一个喜庆的节日,我们在玩乐的同时,也不要忘记节约。调查对象:全村居民。调查方式:走访。调查过程: 我接连走访了大概20户人家,以问话的方式得知几乎每户人家都有各种各样的浪费。我又到一些垃圾桶旁观察,几乎没个垃圾桶里都装了满满一桶各种各样的生活垃圾。其中占大部分的是一些果皮、糖纸、剩菜剩饭以及各种食品包装袋。有几个垃圾桶旁都是这些垃圾。调查结果: 结果表明,春节浪费的情况非常严重。据调查显示,人们在春节期间的浪费竟是平时的10倍左右!(节假日除外)。其中水资源浪费最为严重。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最新的水资源浪费现象:
1.刷牙不关水龙头;
2.洗澡涂肥皂是不关水龙头;
3.自来水管发生漏水或爆裂后未得到及时修理;
4.用过量的水来洗车,洗车的水未能循环使用;
5.随意开启消防龙头用水;
6.老式抽水马桶水箱容量过大,大小不分档;
7.洗衣服是不用手搓而只有水冲;
8.直接用自来水冲洗道路;
9.在公共浴室洗澡后“人离水未关”;
10.解冻海鲜使用“在自来水长流法。
显而易见,这都是我们熟悉的日常行为,毋庸置疑我们的'节约意识还有待提高!调查反思: 很多人认为,节约是一种“寒酸”的生活方式,现在的生活过的那么舒适,那一点浪费又算得上什么呢?我是这样认为的,假如换一个看法,大家眼里所谓的“寒酸”,其实便是节约了。节约是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是一种好习惯,是一种美德。 “节约资源,从我做起。”杜绝浪费现象,说易不易,说难不难,关键是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春节现象调查报告11
一、调查目的
了解中国春节有哪些习俗,这些习俗的由来,感受人们过春节时的喜悦心情和欢乐气氛。
二、调查时间
20xx年春节期间
三、调查方式
1、利用谈话的形式,询问长辈。
2、跟爷爷奶奶准备、干活,亲身感受迎接新年的到来。
时尚信息消费。大学生中手机的普及率较高。为了找工作方便和交友,很多大学生都购买了手机用于与外界联系,还有的大学生用手机进行娱乐活动,如点歌、照相、彩铃订购、发短信等。手机已经成为他们一个重要的通讯工具,价廉实用的手机是大部分大学生的首选,但手机费在逐步提高
3、查阅资料,了解春节习俗。
四、调查内容
1、除尘
腊月二十四这天,爷爷早早把我叫起来,我们一同打扫卫生,房间的里里外外、旮旮旯旯彻底清扫一遍。我问爷爷这时打扫有什么讲究呢?
爷爷告诉我说: “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除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疏浚明渠暗沟,掸拂室内尘垢蛛网,清洗锅碗瓢盆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等。年前打春时,各家再忙也得赶在打春前彻底整理一下室内外卫生,立春后就不可再打扫了,防止把新春的财气、新春的喜庆扫了出去。”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2、贴春联
腊月二十九这天,吃过早饭,我就和爷爷忙着贴春联和福字。
“爷爷,‘福’字为什么要倒着贴呢?”
“哈哈,这是因为‘福’到了”。“哈哈……”“哈哈……”
“爷爷,你给我讲讲贴春联的来历吧!”
大学生良好消费风气应该成为良好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的有机组合。其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体现。
“你呀应该多读书了,等会儿我给你一本书,你自己好好查查吧!”
原来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王安石“千门万户除旧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说的就是这件事。每年春节,家家户户在门上贴上大红的春联,更增添了喜庆气氛。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3、守岁
年三十的晚上,妈妈做了一大桌好吃的,瓜果点心应有尽有。一看到好吃的,我狼吞虎咽的吃起来。奶奶说,你这孩子,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吃,还要守岁呢!
“守岁什么意思?快给我说说。”
本次调查对象是沈阳工程学院全体在校大学生。本次调查采用分层抽样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式,在调查时, 先把政法系的全体同学分为男生和女生两类,然后采取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的方法,分别从男生和女生中各抽取30名学生,形成一个由60名同学构成的样本。同时,根据沈阳工程学院具体特点, 选取教学楼、宿舍、图书馆为主要调查地点, 以性别、专业方向为分层标准,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此外,为了对调查对象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在调查问卷之外 ,我们对部分在校做过兼职的大学生进行了访谈。
爸爸说:“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我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经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
我们有说有笑的吃着年夜饭。“妈妈,苹果我们总吃,今晚你怎么还摆一大盘呢?”“这你不懂了吧,这叫作‘平平安安’这桌上的瓜果可都有说法”。
“年夜饭这么有讲究?”我缠着奶奶给我说道说道。
支持者居多,反对者较少,大部分支持者的前提是“要正确对待,有限制地上网”。但很多中学生的家长反对或控制孩子上网。其反对原因大多是“上网耽误学习”及“上网容易受不良信息影响”;原来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
现在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看晚会,谈笑畅叙。
4、放爆竹
12点的钟声刚敲响,爸爸就去点响了鞭炮,“啪”“啪”……声音真大,我赶紧捂住了耳朵。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相传此举是为了驱逐“山魈”。山魈,据说是古时深山里的一种凶恶的独角鬼怪,但是它最怕声响,人们就用烧竹子的爆破声来吓跑它。有了火药后,人们就用火药装入竹筒,做成爆竹,后用纸制筒,也称爆仗或炮仗。到现代,人们已不相信什么“山魈”了,但还是习惯在春节放鞭炮,借以欢庆节日,振奋精神。所以,从大年三十晚上到大年初一清早,鞭炮声总是连绵不断。
5、拜年
初一那天,我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妈妈、奶奶也打扮得整整齐齐,我们出去拜年了。我之所以这么积极早起,是因为这一天我会收到好多的压岁钱。
月消费总额贫富差距大。大学生总体的月消费额主要集中在35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这一幅度,少于350元或多于1200元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少。而备案贫困生的消费额基本是少于350元。贫困生的生活标准与消费能力与普通学生差距相当大。
不论从性别还是从年级来看,超过70%的同学偶尔遇到过困难,20%左右的同学多次遇到过困难,只有极少数同学从未遇到过困难。所遇到的困难当中,基本不包括性别歧视,而有部分同学认为引起兼职困难的原因是自身能力不佳,也有不少同学认为是由于用人单位过于刁钻。遇到困难时,80%左右的同学积极想方设法解决,10%左右的同学忍气吞声,自认倒霉;还有极少数同学不知所措。
通过查阅资料,我了解了拜年的许多知识。新年的初一,人们穿戴整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
第二,重新定位学校德育的目标,把青少年儿童的道德成熟度作为网络德育的首要目标,着力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判断力和自制力。
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五、调查结论
我们中国春节的这些习俗,其实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春节现象调查报告12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去传承与发扬。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了较大改善,对春节的态度却日渐轻慢。在我所接触到的很多人都普遍表示过年没意思,对新年少了儿时的那种期盼。尽管还有一些孩子对“年”依旧保存有较大的兴趣,却也只是因为过年时可以尽情的玩,并不了解“过年”的真正含义所在。
就我个人而言,我很难理解上述现象。我对春节向来都有着很深的感情,感觉过年关是一件幸福的事,也是一件神圣的事。我深知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然而越来越多的人的态度的轻慢势必会造成全社会春节意识的淡薄,以致到头来这样国宝级的节日趋于消亡-------这是我所不愿看见的。处于当代大学生该负有的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责任感与好奇心的驱动,我特利用年后的空余时间做了这个社会调查,以求更加全面的认识现今社会不同年龄段的人对春节的态度。
调查时间为20xx年1月24日到20xx年1月30日(即农历正月初二到正月初八);调查地点为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蒙阴镇巨山村、柳泉村、刘官庄村、季官庄村、瓶子村、石门村等六个行政村;调查对象为着六个行政村中不同自然村的不同年龄段的村民;调查采用的方式为面对面、一对一的采访,并以文字的方式记录。在采访过程中将村民分为儿童(六岁到十二岁)、青少年(十三岁到二十五岁)、壮
年(二十六岁到四十五岁)、老年(四十六岁以上)等四个年龄段,并作分别面对面的调查。下面就按这四个年龄段的结果做分别介绍:
一、 儿童(六岁到十二岁):
说到儿童,我想每个人都会有一个余年有关的难忘的记忆----或美好或忧伤----我自然也不会例外。因而在介绍调查结果之前,我想先说一下我自己的有关童年中年的.记忆。
六岁之前我的记忆是空白的,这也是在划分年龄段时从六岁开始记的原因。记得六岁到十二岁这段时间里,我对过年时充满了期待与喜爱的。尽管那时候并不能理解“年”的真正含义,但我知道过年这几天可以见到很多平时见不到的长辈、兄弟姐妹,可以拿到来自父母长辈的压岁钱,可以吃到平时吃不到好东西,可以尽情的玩尽情地吃,父母对自己的要求也会变得宽松许多。当然还有许多说不清原因的由于孩子的天性产生的原因。十几年过去了,通过本次的调查,我发现如今孩子们对春节的态度与我儿时的记忆是那么的相似,甚至原因都是一样的!以下是结果。
本次共对六个行政村的123名六岁到十二岁的儿童进行了面对面的采访。其中有22人只发笑摇头而拒绝回答问题,实际应答率为82.1%。在接受问答并作出合格答案的101名儿童中,有81名明确表示自己盼望过年的意愿。另外20名的回答模棱两可,大意是不知春节是怎么回事,没有什么具体的感受。又分别针对产生不同态度的原因,对这两类人进行进一步的调查。
有明确意愿的81个孩子的原因相对比较统一,回答“过年的时
候有很多好吃的好玩的”的有75人,这部分人双亲中至少有一人常年陪伴身边,生活无忧无虑。另有7人回答过年可以见到爸爸妈妈,爸妈会给他们买很多好吃的好玩的。这部分人,属于纯粹的留守儿童,双亲皆外出打工,平时难得见到父母。回答模棱两可的20人,都是年龄10---12岁之间的。
二、 青少年(十三岁到二十五岁)。
这正好是我现在的这个年龄段,但调查结果让我自己大吃一惊,从结果中我发现,我似乎与同龄人有些格格不入。
这一年龄段中 共有151个受访者,其中有2个托词说忙而拒绝回答问题应答率为98.7%.除去四份不合格的问卷,共得到145份有效答案。
对春节的态度:应答的145名青少年中,有93名明确表示“对春节失去了兴趣,没有了而是那种期待的感觉”。这部分人完全理解春节的含义,也知道如果这个节日消失对中华民族来说是个损失。但尽管如此他们依旧不会因此而更加重视这项文化。对他们而言,挣钱或学习挣钱的本事才是正经的事。像类似这样的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事,与他们无关。消失了他们会遗憾,保住了他们也会高兴,但不会为此贡献力量。
另外的52人表示对春节没有了期待,但依旧对过年充满了兴趣。这部分人大多是20岁左右的外出务工的人。他们说春节的时候能够放下一切压力尽情的玩、可以见到平时没机会见到的老朋友、老同学。但同时他们也表示春节时无法避免的饮酒是件令人头疼的事。
三、 壮年(二十六岁到四十五岁)
此年龄段的答案分歧比较大:
此年龄段共有274名受访者,无人拒绝回答,应答率100%,且全部合格。这其中有126人是外出打工的,余下的148人是在家务农的。为了区别两类人,将访问结果分类介绍。
(一)、外出打工的部分。
这一部分的受访人数为126,全部表示渴望过年,他们的共同原因是春节的时候可以回家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其中61人认为春节尽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但已经过时了,没有什么值得珍惜的。另外的65人的认识有所不同,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这个传统节日依旧保持者浓厚感情,如果这个节日就此消失,与他们个人感情上是无法接受的。
(二)、在家务农的部分。
这部分的受访人数为148,其中70人认为春节与平时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是承上启下的一天。这部分人一般为常年的自家土地上耕作的农村劳动力,几乎全年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但每到春节,他们依旧相当重视,像履行义务一样维护着这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余的78人多数为家庭主妇,她不但不渴望过年,而且还有些讨厌过年。因为和那些男人们一样每到春节他们就像履行责任一样将过年几天要用的、要吃的都给准备好。这些事虽说并不难办,但零碎的活多了,也着实的累人!
从总体上看,这个年龄段的人大约有一半的人渴望过年,另外一
半不渴望甚至厌恶过年;在这这两部分人中又个有一半的人认为有必要弘扬中华民族的这个传统节日,各有一半的人认为这个节日不值得传承。
四、 老年(四十六岁以上)
调查结果显示这部分人的意见是比较统一的,他们对春节几乎都是既盼又怕、都认为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春节很值得传承与发扬。
这一年龄段的受访者人数为187,除有两个言语上有些糊涂答案不可信外,其余185人皆作出可信的有效答案。在有效答案中有179人认为春节是值得保留的传统节日并很盼望春节的到来。但由于老年人怕老的通病,这部分人又都害怕春节的来临,因为一过春节就预示着他们又老了一岁。其余6个老人,还或许是由于年事已高的缘故吧!他们对春节没有了盼,只剩下了怕。当然,他们也是认为春节时个值得继承和发扬的传统节日的。
在这一部分人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比较喜欢听戏。同时,还有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就是,他们在年轻的时候像如今的青少年一样对戏曲也没有什么兴趣,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却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了它,我不能理解这其中的原因。
在采访的过程中,我向年纪比较大地老人请教年轻人为什么对春节失去兴趣的原因时,一位老人说道:“如今的生活水品提高了,家家饭桌上摆放的食品都比他们年轻的时候过年时的饭桌上的还要丰富。天天过的都像过年一般,谁还会渴望着过年啊!”仔细想来也确实如此。
春节现象调查报告13
调查时间:
20xx年1月21日——20xx年1月31日
调查对象:
亲戚、同学、朋友、家长、教师
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电话咨询、访谈
调查进程:
首先制作好问卷,电话咨询亲朋好友,再采用访谈咨询家长、教师来记录高中生的假期安排和外出情况,以便给出恰当又公道的建议。利用网络整理出资料。
调查结果:
经过访谈记录知道里大部份高中生都喜欢蜗居在家里造作业,特别是高三学生,在为最后的冲刺做预备。高一学生比较悠闲,大部份喜欢外出,但是有小部份外出都是往网吧等不良场所。固然都喜欢外出,但是出往锻炼身体的极其少数。高一学生外出的大约有60%,但是锻炼身体的只有20%。高二学生外出的大约有40%,锻炼身体的只有15%。高三学生外出的只有15%,锻炼身体的几近是没有,只是微不足道,唯一3%左右。经过计算,高中生均匀外出的时间约为2—3个小时,一般都是往书店、公园等公共场所。这些人中,是父母清楚缘由后才外出的有60%左右。
对假期的学习安排,百分之百的学生会上网或看电视,均匀在1—2个小时,由于不论是谁,都承受不住这些。高一、高二的学生在完成冷假作业后,都喜欢上网或聊天,但也有部份学生喜欢浏览有益书籍,大约在1—2本书。高三学生做完冷假作业后,还喜欢温习之前的知识,然后做做高考的题目。
在这个假期中,大多数家长们喜欢让孩子们反思一下这一年自己的表现如何,也会敦促孩子们赶快完成作业,让他们不要总是负着作业这个沉重的担子。没错,作业是一定要完成的,但是有一些对孩子管束严厉的家长喜欢让孩子上假期补习班,大多数为高三学生,为了在这次高考中考出好成绩,他们不能不在休息的时间再给自己再给自己增加一点学习时间。但是,我以为,这样做只是徒劳无功的.,由于假如你上课不好好听讲,那末你课后想怎样补习也是没有用的。这也不就白白地把这个美好的假期浪费了吗?
对上述情况,我以为学生外出是不能完全否认的。由于一些学生外出是为了有益身心,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一些学生在寄宿学校就读的.就应当多多外出,否则一些学生会因此得忧郁症,最后走上不回之路。我们现在的任务主要还是学习,但是亲近大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学习不能少,外出也不能少。我们应当公道的制定好假期计划表,将学习和外出相结合。
所以,以下是我给出的建议:
1、制定一张假期计划表,公道安排时间
2、外出时应先和父母说明缘由,让父母放心
3、外出时最好是多往一些有益的地方,尽对不能往不良场所,特别是网吧
为了更好地安排学生外出与学习的时间,我们咨询了家长、教师的意见,也上网采取了一些建议。
制定冷假生活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现在的初中生更应当制定一张假期生活计划表,充实自己的假期生活,同时也能公道的安排学习时间,不但能学习还有走进大自然。在冷假的最后几天里,还可以写一份新学期的打算,为新学期做好充分的预备。
组员感想:假期生活多姿多彩,很多人都喜欢趁这个假期外出。但是,有部份学生把这个假期全都放在了玩乐中,却忘记了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也有大多数学生把假期都放在了学习上,使自己的生活缺少欢乐和嬉戏。对,没错,不能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学习上,也不能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生活上,适当的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也不会愈益多姿多彩。
春节期间,同学外出情况问卷调查:
1、是不是外出,外出频率是不是高?
a、是,高
b、不是,
c、是,不高
d、是,一般
2、外出时间一般控制在几个小时之间?
a、1-2个小时
b、2-3个小时
c、3-4个小时
d、整天
3、外出地点一般在哪里?
a、图书馆
b、公园
c、旅游景点
d、其他
4、家人是不是清楚外出缘由?
a、清楚
b、不清楚
c、很不清楚
春节现象调查报告14
20xx年1月15日
——在过年前的这段日子里,各地掀起了一股“装修旋风”,装修材料别的,而是“够气派的”的黄金,对此人们有着各色的争论……
20xx年1月30日
——农历正月初四。前几天过新年的热闹气氛,人们投入到工作中去而慢慢退散了。可是,令人吃惊的是家家户户所剩余的过年礼品、糖果……
20xx年2月2日
——农历正月初五。在网上冲浪,一条标题为《100吨水在途中消失了37吨》的公益广告,显眼地在互联网上。好奇心驱使,我在搜索栏上打上了“浪费水资源”,结果36,200多条信息!
包括“湖南的地水资源”,“治理水资源浪费低效”,“餐饮业水资源浪费严重”等等。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节约”一词在人们的心里已日渐和淡忘了。我国是人口大国,种种的浪费下去的话,其后果是很严重的!
13亿人口,全世界人口的四分!每人每天浪费1元,一年全国就浪费了4745亿元;每人每月浪费500克粮食,一年全国就浪费了65万吨粮食;每人每月浪费1吨水,一年全国就浪费了156亿吨水!
积沙成堆,积水成河。每天都能够节约一点点的话,就不会巨大的浪费了!
春节诚然是个喜庆的节日,在玩闹的.,也不要忘记节约。据调查显示,人们春节期间的浪费竟是平时(非节假日)的10倍!
数字真要算起来也可说是天文数字了。
人们种种的浪费,水、电资源与食物资源的浪费严重。
“节约用水,从点滴做起”的广告随处可见,并人们的真正。我国是有的“水”,但好的水资源毕竟是有限的。人们再节制地浪费水资源和污染水资源,只靠污水是难以扭转缺水的!
现在,让一起看看最新的水资源十大浪费:
1.刷牙时不关水龙头;
2.洗澡涂肥皂时不关水龙头;
3.自来水管漏水或爆管未修理;
4.用过量水洗车,洗车的水未能循环使用;
5.随意开启消防龙头用水;
6.老式便器水箱容量过大,大小不分档;
7.洗衣服时不用手搓而只用水冲;
8.直接用自来水冲洗道路;
9.在公共浴室洗澡后“人离水未关”;
10.解冻海鲜使用“自来水常流法”。
显而易见,这熟悉的日常,勿庸置疑,的节约意识还有待提高!
调查结论
节约是“寒酸”的生活,现在的生活过得这么舒适,哪一点点浪费又算得上呢?我是的,假如换看法,大家眼里所谓的“寒酸”,其实便是节约了。节约是尊重别人的劳动,是好习惯,是品德。“节约资源,从我做起。”杜绝浪费,说易不易说难不难,关键是从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春节现象调查报告15
【调查人员】:
xxx
【调查时间】:
20xx年1月30日—2月15日
【调查地点】:
xxx凤翔镇
【调查方式】:
实地调查寻访老人查阅资料
【调查目的】:
为响应学校对寒假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学习空间,激发学习体验,我们对家乡春节文化民俗民风展开了调查,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对xxx农村春节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形成文字展现出来,以此来激发人们对年俗的关注,同时也为文化流失敲响警钟。
【调查内容】
xxx农村新年习俗和禁忌
【前言】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千百年来在每一个华夏子孙心中都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地域广袤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民俗,南北方的年俗文化更是存在巨大差异。例如09年我在海南省三亚市过得新年,大年初一不吃饺子吃年糕,意为“一年更比一年好”。而哥哥所在的重庆地区,新年第一餐吃汤圆,寓意着生活甜甜蜜蜜。远在新疆的姑姑家,新年第一餐吃以大米、羊肉、葡萄干做成的香喷喷的普罗,还吃用面粉、羊肉等做成的包子和用带骨羊肉做成的手抓羊肉。我从小生活在xxx,记忆中每逢除夕、大年初一都吃饺子。除夕吃饺子,取“更年交子”(来年交好运)之意,大年初一吃饺子则是为了一年交好运。饺子形似元宝,所以寓有进宝之意。饺子中有的`馅里放糖,用意是吃了新年日子甜美;有的馅里放花生(称长生果),用意是吃了人可长寿;有的在一个饺子馅中放一枚钱,用意是谁吃到了就“财运亨通”。中国的文化博大精神,正因为各地区不同的风俗文化才勾勒出了一幅多姿多彩的民俗画卷。下面就是我们调查的xxx地区年俗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概况。
在xxx地区正月期间的饮食有着丰富的含义,腊月初八,我们称为“腊八”,在这一天早上,我们要吃腊八粥,教育后人不忘勤俭。小年,就是腊月二十三,称为“辞灶”这一天要吃水饺,大扫除,祭拜灶王爷,来保佑新的一年里丰衣足食。腊月二十九清晨上坟祭祖,去上坟的都是家里的长者和小孩,表达对祖先的尊敬悼念和祈求祖先保佑家人平安的心愿,祭祖一般没有女性这是古代封建社会重男轻女思想的遗留。除夕即大年三十,这一天就是吃、喝、玩、乐的日子,张贴春联和福字,xxx农村有个风俗,如果这一年家里有人去世是不能粘贴春联的,去世三年才可以张贴红色春联。除夕晚上全家团圆吃年夜饭,菜肴中必须有鱼预示着年年有余。守岁,在十二点时吃饺子,燃放最长的鞭炮,接财神。春晚成了全国家家户户的盛宴。全家集聚一堂,谈笑风生,守岁过节。大年初一,在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中开始了新的一年,早餐要吃素饺子,吃过早餐开始走访拜年,这是小孩最高兴的一天可以收到压岁钱。大年初一有个禁忌就是不能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正月初三称为庄稼会,如果这一天吃饺子,在新的一年里就会五谷丰登,粮食满仓。初五被称为元宝日,这一天吃饺子,在新的一年里会兴旺发达,财源滚滚。初七被称为“人七日”这一天吃面条预示着大人小孩会身体健康,无病无灾。正月十五,这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也称上元节,有观灯吃元宵的习俗,所以我们都叫元宵节。
在我的家乡还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正月禁忌剪头发,据说剪头发方娘家舅舅,意思是正月里剪头发对自己的舅舅没什么好处,记得小时候妈妈就不让我剪头发,现在我长大了,社会也进步了也就没有这样的做法啦。我还听说在xxx地区正月里做媒也是不允许的,做媒有自找倒霉的意思。同时新正月也不允许买鞋,买鞋与“买邪”同音也就是说把邪气带回家里,是不吉祥的预兆。一个正月里处处暗藏着年俗“机关”稍不留意就会中招。初一到初四是禁忌乱用针线的,初五那天才可以用,被称作缝破,意思是把过去一年里的琐碎和缺憾都缝补起来。
在家乡的新年期间对天气也格外关注,如果初一到初六天气都为晴,那么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六畜兴旺,反之灾祸不断。就这样的一些年俗似乎已经成为人们新春的希望,每天都期盼艳阳高照,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美好的希冀。这些再简单不过的民俗已经潜移默化的成为人们的希望。在人们不知不觉遵循它的时候,也就产生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由此产生动力去创造生活创造幸福。
【结论】
这次调查报告让我对家乡的民俗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我们系统地收集了xxx地区乡村民俗的信息,想以此来激发更多的人,去关注年俗,关注身边的普通文化,捍卫乡土文化,避免文化的大量流失。
【春节现象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春节现象调查报告04-20
春节浪费现象调查报告04-19
春节现象调查报告范文(精选17篇)12-15
浪费现象调查报告05-31
错别字现象调查报告01-22
错别字现象调查报告11-11
错别字现象调查报告06-20
社会现象调查报告05-09
粮食浪费现象调查报告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