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苹果产品调查报告
目前,苹果产业已成为我县农业的主导产业,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如何实现我县苹果产业跨越式发展,不仅关乎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更关系到新形式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局。近日,我们采取走访、谈话、查资料等形式,对我县苹果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深入调查。
一、发展现状
我县苹果面积32万亩,占水果面积的91%,其中2006年栽植7万亩,2008年新建8万亩。2010年水果(苹果和梨)总产量35。46万吨,果品优质率81%,总产值8。88亿,农民人均果品收入2883元。近年来,先后被评为“中国苹果产业发展20强县(市)”、“中国优质苹果生产基地重点县”、“中国果品之乡”、国家农业(苹果)标准化示范区等荣誉,“彬州牌”苹果被授予“中华名果”称号。在扩大果园面积的同时,我县积极优化产业结构,引进了通达果汁有限公司等企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然而,我县苹果面积虽然达32万亩,但挂果园只有17万亩,仅占苹果面积的60%左右。2008年全县水果总产值5。27亿,2010年虽然水果产值较高,但剔除价格因素,按往年较稳定价格计算,约7亿元左右。产量增长不大是由于幼树长成需要一定时间,产值不高与产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有关。但这只是我县苹果产业发展缓慢的表面原因,我县苹果产业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在于果品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模式严重落后于现代市场规模化、品牌化的竞争要求,特别是生产、管理、销售等环节严重滞后于市场国际化的发展要求。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把改革创新作为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要求“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在现行的体制框架内,如何适应市场竞争趋势,迅速提升我县苹果产业素质,是亟须解决的课题。
二、存在问题
(一)果业产业化程度太低。我县虽然是苹果大县,但苹果栽植是由分散的单个家庭进行生产的,果业大县是由无数个没有生产经营隶属关系的家庭自发种植形成的。这些家庭大多依靠道听途说和个人的感觉进行生产和销售,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存在组织,生产、销售过程都是孤立进行的。虽然我县有专门为果业生产服务的果业服务中心,但这只是个技术服务性的直属事业机构,并不涉及全县苹果业产业重组。虽然成立了果业协会,但只有几个,数量太少,并且组织松散,生产不规格,缺少企业支撑和政府的强力支持,只能算是果业合作组织的雏形。总体上来看,我县苹果生产组织化程度太低,产业化程度更低。
(二)果业生产技术不高。我县苹果以家庭为基本单元进行生产的形式决定了果业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只能取决于农民文化技术程度的高低。目前,农村文化程度较高的年轻人大多出外打工,剩下的多是些文化程度不高的妇女或老年人,而这些人却正是我县果业生产的基本劳作大军。文化程度太低是这些人的集体标识。这些人对果业生产技术似懂非懂,生产多是通过经验进行的。虽然县上有果业服务中心,各乡镇都有果业技术专干,但人员太少,而且水平参次不齐,在指导果农生产时多的是理论而缺少实践性的技术帮助,根本不能有效改变生产技术低的事实,致使我县果业生产工艺朴实,技术落后,停滞在原初阶段。
(三)营销方式滞后。种苹果是为了卖钱,这个道理人人都
知道,但不同的销售方式导致的是不同的销售结果。我县果农采摘苹果后,只等外地客商来给个感觉差不多的价钱买走,是一种简单的交易关系,而这正是我县农民卖果的普遍模式。一家一户的种植,一家一户的等着别人来买,价格完全为别人控制,一年的收成全在于果商给的价钱和收购的粗细。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家庭苹果产量太小,只能速卖为宜;一小部分果业大户不是没有地方存果子,就是市场知识贫乏,营销信息蔽塞。根本原因则是缺少现代化的营销手段和网络,应对不了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近几年,虽然建立了几座气调库,但贮藏能力不到4万吨,且代理“存”多,自主买卖少。虽然在云南磨憨口岸开设了市场,但中兴公司只是一枝独秀。
(四)管理体制落后。果业主管部门往往具有许多良好的发展愿望,但在一家一户分散生产经营模式下,变革的愿望往往很难付诸实际。行政职能转变后,基层政府的职能由以管理为主变成了以服务为主,但这种转变并不彻底,许多政策制度到这乡村这里就大打折扣。2008年县上新建8万亩苹果园时,县上很重视,很着急,一些乡镇却并不积极。上面的许多政策到了乡村不是偃旗息鼓就是轻描淡写的开个会说上面的政策怎样怎样,乡村很少深入思考过如何实现苹果产业的大发展,几乎从来没有与农民一起讨论苹果树老了怎么办等现实问题,只一味地充当了传声筒。乡村干部的行政不干预,无为之治严重地影响了我县农业支柱产业———苹果的发展。
三、对策与建议
(一)强化乡镇服务职能。目前苹果已成为我县农业的主导产业,但一些乡镇政府在事关这一主导产业的发展上却所做甚少。许多乡镇的苹果树由于栽植较早,一些果园不是由于病害就是由于老化面临着挖光的危险,但却很少补植,这是造成近年来我县苹果产量和产值增长不快的重要原因。这几年我们只重视了面积的扩大,却对质量顾及不够,致使我县苹果发展除过面积剧增外再没有什么实质性进展。目前,我县苹果产业已由量变跨入质变的关键时期,亟须强化管理,创新机制,加大扶持,重点发展。应把苹果产业发展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作为乡村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制定详细的发展规划;应加大扶持力度,坚持“多予少取”的原则,“创新体制机制”,重视生产、加工、流通三者的平衡发展;应关心果业合作社和果业销售公司的发展,制定专项扶助政策,协调解决融资难题,帮助他们由弱变强、由小到大;应推动企业与果农及果农合作经济组织的合作,改善产销链接关系,实现果农与经营者的共同富裕,推动苹果产业突破式发展。
(二)加强果业技术指导。十七届三中全会要求,“稳定和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普及”。我县苹果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果农技术素质太低。我县曾加大农民培训力度,成立农业科技“110”,在电视上提高果业生产宣传幅度,但效果并不明显。
【苹果产品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关于苹果的调查报告03-09
产品调查报告04-05
产品调查报告01-28
家具产品调查报告10-08
产品调查报告格式10-08
手机产品调查报告12-14
手机产品调查报告12-07
苹果市场调查报告12-07
产品市场调查报告02-07
产品市场调查报告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