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子女问题的调查报告

时间:2024-08-17 18:32:13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农村留守子女问题的调查报告

  京山县位于湖北中部,地处大洪山南麓。2002年,全县农业人口40.31万人,其中劳动力17.74万,外出务工经商的有7.8万人,占劳动力的43.97%。一些耕地较少同时又没有工业的乡镇,外出务工的比例就远高于这个数字,如坪坝镇,该镇总人口只有2.5万人,而外出打工者就有近1.1万人,打工成了当地农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近年来,三农问题成为举国上下关注的焦点之一。而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进而是农民的就业问题。改革开放之初,在市场处于卖方的情况下,乡镇企业曾一度辉煌并解决了相当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但是随着市场升级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乡镇企业的劣势逐渐凸显出来,大中城市,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成为吸收农村剩余劳力的主体。现代化既是一个工业化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城市化的过程,但由于长期实行城乡分割政策,城市化远落后于工业化,大量人口被固着于农村。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民逐渐被卷入到市场化的大潮中,他们日益明显地感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除了经济压力之外,由于社会分层的客观存在以及随着社会流动加速所带来的机会的不均等,群体之间以及个体之间的经济和社会差距越来越大,农民社会压力和心理压力也随之被扩大。这是集体化时期的农民所不曾经历过的。

农村留守子女问题的调查报告

  外出务工成为农民舒缓经济压力的最佳选择。在城市化"补课"一时难以完成以及深层体制改革面临困境的情况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是不可逆转的。和其它发展中国家不同,中国这个后发-外生型国家的经济转轨是双重的:由农业经济转向工业经济以及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正是在这种双重转轨中,农村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甚至包括家庭结构都发生了或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可谓是急剧的转型期(当然剧烈不仅体现在速度上,同时也体现在深度和力度上),这就是中国在实践着的现代化。虽然现代化的物质成果主要成熟在城市里,但是现代化的动员或者说现代化进程所引发的人们价值观念上的巨大变化则弥散到了哪怕是最偏远的乡村。

  现代性因素对农村的渗入一是通过现代传媒,再就是通过打工者在城市中的耳濡目染形成自己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价值观之后传输到农村。现代性因素对乡村的渗入促发了价值观的多元化,站在人类历史总体发展的角度来看,这并非一件坏事。但问题的另一面是,留守子女正处在他们社会化的关键时期,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价值观,可塑性很强,在各种价值理念纷至沓来的情况下,此时倘若得不到良好的教育环境,在他以后的角色扮演上就可能会出现角色的错位,甚至造成人格缺陷。即便学校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那也仅能承担了教功能,育的缺位难以得到弥补,家庭和社会必须承担起育的责任。农村远未实现现代化却漫溢着现代性,这就是转型期乡村社会的一个主要特征。下面就调查中所发现的问题从社会以及政策层面作一些简要分析。

  (一)社会因素

  ⒈ 家庭结构单薄化和家庭功能失调

  近年来,农民的生育观念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多数年轻夫妇一般不愿像他们的父母辈那样多生孩子,再加上计划生育政策的严格施行,核心家庭已经占据所有家庭结构类型的绝大比例,家庭的单薄化十分明显。这样就造成了两个不可避免的后果。⑴孩子在家庭里缺少玩伴,有较强的孤独感。⑵核心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不如联合家庭或主干家庭。在本地缺少就业机会的情况下,外出务工就成为抵消农业比较效益低下的最为理性的选择。核心家庭本来是为适应现代社会频繁流动而出现的一种便于搬迁的家庭类型,它是现代化的产物。中国的农民现在虽然可以流动,却不能搬迁,他们不得不卸下家庭和土地的拖累,"轻装"入城。如果父母双方都外出,孩子就托付给爷爷奶奶或者其它亲戚;如果父母一方外出,那幺留下的一方就要承担起家务活以及农业生产的繁重任务。这样的话,就难免不疏于对孩子的教育。由此,如果仅从家庭这个微观单位来看,留守子女问题即是由经济结构转换引起家庭功能失调或缺位所致。

  ⒉ 现代传媒和新型娱乐方式的影响

  现代传媒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可以说无孔不入,以致少数庸俗和低级趣味的作品很容易影响到不设防的孩子们。另外,由于农村孩子缺少公关活动的场所及设施,他们既没有少年宫也没有儿童活动中心,只有电子游戏机房是向他们开放的,流连在游戏机房就成了部分孩子课余的主要生活方式。

  ⒊ 校外同龄人的影响

  初中生,特别是二、三年级学生的行动能力逐渐增强,他们期望和社会接触,而校外正好有这幺一批年龄和他们相仿的一群。其实这些人也是刚从学校走出去的,初中毕业,没能考上高中,外出打工年龄较小,在家里不会也不愿种田。总之,他们没有正儿八经的事可以做,三五成群,四处游荡就是他们的形象。京山人称这些孩子为三无少年:无学上、无业就、无事做。时间一久,这些人的不良倾向就出现了,或小偷小摸,或寻衅滋事等等。这些已经成为"问题少年"的孩子们又反过来影响那些在校的同龄人,受了影响的学生,成绩和品行都不可避免地下滑,从而在中考的竞争中被淘汰下来,被淘汰下来的这些孩子也成了"三无少年",进而又影响下一梯级的在校学生,如此往复,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根据我们在调查中从京山县治安部门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当地整体治安状况随着人口的大量外出而逐步好转,但是同时青少年的犯罪率却呈上升趋势,这一点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⒋ 新的读书无用论

  由于国家对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不再实行包分配的政策,而是通过市场的方式来配置这些新生的劳动力资源,双向选择不可能一次成功,毕业之后一时找不到工作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果遇到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毕业即失业也是客观存在的。长期以来农民把入伍和升学看做是跳出农门并吃上"皇粮"的两条路子,现在出现了变化,一些人就夸大了它的负面效应,认为辛辛苦苦读书到头来还是要打工,没个稳定的工作,还不如一些文化水平低的同龄人。

  ⒌ 父母本身的影响

  进城务工没有改变农民的身份,但改变了职业和生活方式,从而价值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比如,在对金钱的态度上,对家庭价值的理解上等等。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孩子或者通过家庭本身的变化来影响孩子。杨集中学初二班的杨杰曾经是班上的优秀生,但进入二年级之后,成绩逐步下滑,并且经常去电子游戏室通宵玩游戏,因花销太大,就把家里的机床给拆掉卖了。后来,班主任经过了解才发现,原来杨洁的父母外出打工之后,都觉得自己长了见识,积攒了一些钱之后,做起了生意,双方随着交际面的扩大,思想感情上也起了变化,及至最后谁也不满意谁。离婚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解脱,但对孩子则是一种伤害,杨洁就是这样被伤害的。

  ⒍ 被委托人缺乏必要的教育知识

  一般来说,农村中有一定能力和具备相当素质的人更倾向于外出务工或经商,这样,剩下的就只能是所谓"386199部队"了(妇女、儿童、老人)。老年人被委以看管孩子的责任,并不意味着他们有相应的能力和知识准备。无论孩子被委托给爷爷奶奶或其它亲戚,被委托者实际上已经担负了监护人的部分责任。但是老人文盲率远高于青年一代而且代沟明显,根本无法对孩子进行有效的学习辅导和思想教育。

  (二)政策因素

  教育设施较差以及教学质量不高使农村学校不能胜任新时期青少年教育的重任,对于那些留守孩子则更是直接的挑战。

  ⒈教育资源紧缺以及财政投入缺乏激励机制

  自2001年开始实施"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以来,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初步实现了从"农村教育农民办"到"农村教育政府办"的根本性变革。这个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是这一重大转变在很大程度上是为减轻农民的沉重负担所采取的措施,并非完全是从农村教育发展本身出发的。所以这种单方面的改革依然难以解决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总量不足和结构失衡的难题。特别是农村费改税之后,取消了教育附加费,致使农村基础教育资金更是大大减少。

  当然由以"乡镇为主"转为"以县为主"未能根本解决农村教育投入紧缺问题既跟县域内税源匮乏有关,同时也跟当前所实施的分税制有关。另一方面必须予以注意的是,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缺乏激励机制。当前对政府的政绩考核主要还是诸如GDP和财政收入一类的经济发展的硬指标,政府及其负责人的工作重点并未放在社会发展上面。把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发展指标也纳入到政绩考核体系中去.,树立起科学的发展观,有利于激励地方政府的教育投入。

  ⒉ 政策的刚性

  政策的刚性一方面体现为政策的滞后性,不能与时俱进,另一方面体现在不能区别对待地区之间的巨大差异上。①政策的滞后性。由计划经济转轨到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包括教育在内的许多领域还残留着计划经济的痕迹,过时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跟不上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未能与时俱进。②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差异甚巨,即便在同一县域内,各乡镇之间也有很大的不同。如果是针对条件较差地区所出台的政策,于状况较好的地区而言无疑是不公平的,会束缚这些地方的发展。如果是针对条件较好地区所出台的政策,执行起来对落后地区来说则可能会雪上加霜。京山县一位资深的教育工作者曾向笔者抱怨说,"所谓一费制,就是一次性地废掉农村教育,一次性地废掉这一代孩子"。这个说法或许有点夸张,但却反映出政策的刚性所带来的农村教育的困境。

  ⒊ 政策的运动式执行

  在我们这样一个改革的时代,倘若政策太富有弹性,那幺包含改革目的的政策执行起来就没有力度,改革的效果则会大打折扣,以运动的方式来执行政策固然可以取得整齐划一的效果,但对差异性的故意忽略可能会伤害那些处于弱势的人。比如轰轰烈烈的"并校运动"就导致了一些不能忽视的负面影响。首先是给那些年龄较小的孩子及其家长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有的地方3-4个村小学并为一所,有的甚至6个村小学并为一所,坪坝镇所有小学经合并后仅余2所,留守儿童则是这场并校运动最主要的受冲击群体。学校减少了,但是合并之后的班级人数又太多了。从我们所调查的几个镇的情况来看,几乎所有的中小学班级人数都在60-70人之间,有的班甚至达到了80多人,这和城市里提倡小班教育成了鲜明对比。对老师来说,这幺大一个班,要想做到因材施教是不可能的,有的老师甚至连学生都认不全,又怎能要求他关怀学生成绩之外的事情呢。

  ⒋ 以入学率为取向的评价机制。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应试教育的机制仍在发挥着主导作用,考核学校和教师的主要标准还是入学率一类的硬指标,因此在实践中大行其道的依然是应试教育的那一套做法,反映在教师对待学生的的态度上,就是"带好一个差生,不如培养一个好生",一些升学无望的孩子就在有意无意中被抛弃了,而留守学生占了被抛弃中的绝大比例。

  (三)对策性思考

  由以上分析可见,留守子女问题源于转型期的特殊性,但在机制上起着根本作用的仍然是传统体制,或者说,留守子女问题是传统体制的滞后性在转型期的突出表现。

  据此,笔者不揣浅陋,认为,从解决农村留守子女问题乃至提升农村整体教育质量的角度来看,应该采取如下一些措施,以期缓解问题或为解决根本问题奠下基础。

  1. 改革现行教育投入体制,逐步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比重。适应税费改革以及取消农业税的新形式,在现阶段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确保转移支付的资金不被挪用和占用。不管是财权适应事权,还是事权适应财权,只有在财权与事权相一致的基础上,明确各级政府之间在农村义务教育的权责,才能从投入体制上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

  2. 不仅从理念上更重要的是从制度上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弱化统考制度这根指挥棒的作用,为农村教育创新留下广阔的空间。有了宽松的环境,农村学校才可能逐渐建立起以学生为本的机制,从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及其个性、气质出发,因材施教,把包括留守学生在内的所有孩子一个都不少地纳入到学校素质教育的关怀视野内。

  3. 鼓励民间资源进入教育行业,制定多种优惠政策,促进民办教育的发展,缓解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紧张状况。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使各级各类学校真正成为独立的办学主体。只有这样,学校之间竞争的压力才能转变为学校内部提高教学质量、关心学生成长的动力。

  4. 针对各地的具体情况,学校撤销与合并不能搞一刀切。在交通不便的地区,学校合并后仍应保留针对低年级学生的教学点。

  5. 设立课后活动中心。节假日越多,留守孩子就越觉孤独,在社区或学校中成立课后活动中心,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或者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弥补放学后及或节假日的教育空白。

  6. 开展针对"代理父母"和监护人的培训。不仅孩子的爷爷奶奶或其它被委托人,即便是孩子的父母也同样缺乏监护知识和教育的基本理念。由政府、社区、学校在外出人员较集中的地区共同组织针对"代理父母"和监护人的培训,有利于问题的缓解。

  7. 在有条件的农村学校设置心理辅导办公室,可由教育主管部门统筹培训心理辅导老师,并纳入到教育系统的管理工作中去。

  8. 扩大普通高中和职业中学的招生规模,同时由劳动等相关部门免费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为那些不能继续读书的孩子提供就业的知识准备和技能培训,而不是让其放任自流。

  9. 给农民工以公平待遇,把农民工子女就学纳入到城市教育体系里面去。根据全国总工会和国家统计局的调查,在第二产业中农民工所占比例高达82.7%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更是明确指出,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为城市创造了财富、提供了税收,城市政府应继续推动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定居条件,并把农民工子女教育和劳动保障、职业培训等纳入到正常的财政预算以及议事日程中去,为农民进城就业、安居营造良好的环境,这是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最终也是最好的办法。

  总之,留守子女问题是三农问题的衍生物,它的出现一方面说明了深层次结构性矛盾长期累积的严重性,另一方面也表明了打破体制性障碍和改革的深入有了一定的进展。新问题实质上是老问题在新形势下的局部反映。在社会转型的高速时期,要求家庭、社区、学校、政府等各社会主体,特别是政府须必须具有高度的灵敏性,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彻底解决留守子女问题的前提是消弥城乡差距,它不仅仅是要解决其表面上所呈现出来的农民的就业和收入问题,它背后其实更是个权利调整和利益的重新分配问题,这虽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却也是一个紧迫的问题。

【农村留守子女问题的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报告03-18

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调查报告范文201703-18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查报告2017最新03-21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12-16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查报告(通用10篇)07-31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报告范文03-16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调查报告(精选21篇)02-02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精)02-14

留守儿童问题调查报告06-23

留守儿童问题调查报告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