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市水利工程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关于水利的调查报告(通用10篇)
当某一情况或事件需要弄明白时,我们务必要去搞清背后真相,调查结束以后,还需要写调查报告。一起来参考调查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水利的调查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水利的调查报告 篇1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而农业又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根本所在。这一点在古代农耕社会体现的尤为明显。临潼地处自古有“天府”之称的关中平原。为周秦汉唐的京邑重地,这片神奇的土地是怎样孕育出如此繁盛灿烂的的文化的,又如何养活了京邑的百万之众的。这引起了我对家乡古代农业水利的好奇心,故在XX年暑期对临潼境内的`水利工程进行了走访调查。现就将调查结果按时间先后做以简单叙述。
秦郑国渠:此渠由韩国人郑国主持修筑,郑国渠全长300余里,延荆原由三原境东入临潼,绕段原而北至太上皇陵东横绝石川河,并纳其水东出临潼。经富平至蒲城南东入洛水。从此“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率并诸侯。”但由于年代久远,郑国渠早已不见了踪影。我们也只能从文献及渭北民间传说中得到关于他的只言片语。
汉白渠:汉武帝文鼎元年左内史儿宽,依靠人民力量,在郑国渠上流南岸开凿了六条辅渠名六辅渠。前95年赵白公又在郑国渠上穿渠,引泾河之水西起泾阳谷口尾入栎阳(今武屯镇)全长200余里,灌田4500余顷。白渠在临潼境内主要灌溉了渭北的大片土地,白渠分为三支,为北(上)白渠,中白渠,南(下)白渠,上中白渠的灌溉基本上使雨金,栎阳,徐扬,新市,交口,武屯,北屯的土地都得到了灌溉。白渠自汉至清使用了1800多年今天的引泾工程大体还是延白渠故道挖凿。
汉漕渠:漕渠不仅是汉代关中第一大运河,又是一条大的农业灌溉渠。始建于汉武帝元光六年,汉武帝采纳了郑的建议,令齐人水工徐伯,率数万人传漕渠,三年渠成,漕运大为方便,而漕渠旁之农田又得到了灌溉。漕渠全长300余里,漕渠西入临潼,经斜口,县城南东北向沿原下经新丰南,零口北穿零河至渭南,但漕渠废弃已久,无从寻找。
明清小渠:在渭河北有洪沙渠,中南渠,折波渠,昌连渠,高望渠,偶南渠,清渠,石川河渠,共计八渠。现已全部废弃。当地老者有人能隐约记得并说出其流经的区域。在我们渭河南岸也有七条渠道分别为,韩峪河渠,经朱家,油王,灌溉三百亩。水准河渠,经安赵,西庵,灌溉二百亩。温泉渠,经东西两窑,姜寨,灌溉八百余亩。阴盘河渠,经房家,灌溉四百亩。新丰河渠,经李家,灌溉四百亩。戏河渠,经嘴头,陈家,灌溉六千八百余亩。零河渠,流经龙家沟,灌溉五百亩。渭河南岸诸渠都是以渭河南岸支流为主干,为南岸人民造福不少,这些渠很多一直沿用到新中国成立,听当地群众说改革开放后,由于机井的不断增加各渠逐渐被废弃,但仍有一小部分河渠沿用至今,为沿岸人民带来福音。像现在位于新丰镇西二三百米的渠仍为人们灌溉提供水源。代王镇戏河沟中戏河渠仍为当地的莲菜池提供水源。
解放后本县水利工程建设发展较快,不但恢复了就有的水利设施,截至1980年底共修引水工程5处,蓄水工程28处,千亩以上抽水站51处,这些水利工程为临潼增加灌溉面积30余万亩。
为什么要专访调查古渠道及解放后的一系列的水利工程呢?当然基于很多原因,第一在物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在科技突飞猛进的现代,人们似乎将农业淡化,水利淡化,很多小型水利工程废弃,农村灌溉多抽取地下水灌溉。第二近年来气候变化异常,尤其去冬今春西南大旱,最近又是全国性大规模的洪涝灾害频发。使我认识到水利工程的重要性,旱则调水灌溉,涝则蓄水防洪。水利工程应建立起长久机制,应当千秋伟业去做,应奔着“利于当代,功于千秋万世”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掌控水利,减少灾害,更有效的利用大自然给我们有利资源。使我们神州大地复兴腾飞,成为东方之泱泱大国,屹立于世界东方,永放光辉。
关于水利的调查报告 篇2
我与市农村办、市水利局的同志一道,就新形势下特别是农村“两工”及堤防保护费取消后,如何加强农村水利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问题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通过调研,我们形成的一个基本看法与基本结论是:农村水利已经成为制约“三农”发展的瓶颈问题,成为构建和谐农村的严重问题,加快解决农村水利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迫在眉睫。
现状与问题:农村水利问题已到非解决不可的地步
经过多年治水努力,虽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最大市情是水情,最大忧患是水患”这一问题并没有根本改观,而且近年来有些问题呈现更加严峻的趋势。
1、堤防抗洪能力脆弱。经过近10年大规模二期治理,我市堤防工程尤其是重点垸堤防抗洪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但由于泥沙淤积加快、工程老化严重、资金投入不足等多种因素影响,堤防标准依然不高,防洪形势依然严峻。一是重点垸堤防险工隐患仍然较多。我市5个重点垸一线大堤全长503。7公里。到目前为止,按二期治理设计标准,重点垸还有52公里未达标;按历史最高水位标准,未达标堤段有352。0公里,占堤防总长的69。89%;此外,尚有病险穿堤建筑物77处,当冲当浪堤段104公里,砂基堤642处,两水夹堤39处,每年汛期险情不断。二是蓄洪垸及一般垸堤矮单薄。我市蓄洪垸和一般垸共有33个,其中万亩以上的22个,一线大堤全长618公里,其中556。2公里大堤欠高,309公里堤段为沙基沙堤,247公里堤段迎流当冲,一遇高洪险情频发。三是撇洪工程和内江内湖防洪标准极低。我市撇洪工程和内江内湖堤防总长1500多公里,线长面广,先天不足。由于国家投资少,地方财政和群众投入有限,工程长年失修,防洪标准极低。特别是五强溪等一批大型水库建成后,外河中高水位时间延长,致使内江内湖挤排撇洪机率减少,电排排水效益降低,高洪水位时间过长,防汛任务加重。每到主汛期,内江内湖堤基翻砂鼓水、堤身散浸滑坡及穿堤建筑物险情接连不断,层出不穷,成为湖区人民的`一块心病。
2、水库枢纽病险严重。我市共有水库1119座,其中大型水库3座,中型水库34座,小型水库1082座。病险水库672座,占水库总数的60。1%,主要问题是,不同程度存在坝体单薄、大坝渗漏和滑坡、溢洪道损毁、涵管破裂、启闭设施陈旧等症状。桃源县戈尔潭水库大坝坝体严重渗漏,最大总漏水量达104。51l/s,此外,还存在大堤滑坡沉陷、溢洪道严重渗漏、底板结构性破坏、输水建筑物损毁等问题,被认为是我市水库第一枢纽病险工程。
关于水利的调查报告 篇3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而农业又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根本所在。这一点在古代农耕社会体现的尤为明显。临潼地处自古有“天府”之称的关中平原。为周秦汉唐的京邑重地,这片神奇的土地是怎样孕育出如此繁盛灿烂的的文化的,又如何养活了京邑的百万之众的。这引起了我对家乡古代农业水利的好奇心,故在XX年暑期对临潼境内的水利工程进行了走访调查。现就将调查结果按时间先后做以简单叙述。
秦郑国渠:此渠由韩国人郑国主持修筑,郑国渠全长300余里,延荆原由三原境东入临潼,绕段原而北至太上皇陵东横绝石川河,并纳其水东出临潼。经富平至蒲城南东入洛水。从此“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率并诸侯。”但由于年代久远,郑国渠早已不见了踪影。我们也只能从文献及渭北民间传说中得到关于他的只言片语。
汉白渠:汉武帝文鼎元年左内史儿宽,依靠人民力量,在郑国渠上流南岸开凿了六条辅渠名六辅渠。前95年赵白公又在郑国渠上穿渠,引泾河之水西起泾阳谷口尾入栎阳(今武屯镇)全长200余里,灌田4500余顷。白渠在临潼境内主要灌溉了渭北的大片土地,白渠分为三支,为北(上)白渠,中白渠,南(下)白渠,上中白渠的.灌溉基本上使雨金,栎阳,徐扬,新市,交口,武屯,北屯的土地都得到了灌溉。白渠自汉至清使用了1800多年今天的引泾工程大体还是延白渠故道挖凿。
汉漕渠:漕渠不仅是汉代关中第一大运河,又是一条大的农业灌溉渠。始建于汉武帝元光六年,汉武帝采纳了郑的建议,令齐人水工徐伯,率数万人传漕渠,三年渠成,漕运大为方便,而漕渠旁之农田又得到了灌溉。漕渠全长300余里,漕渠西入临潼,经斜口,县城南东北向沿原下经新丰南,零口北穿零河至渭南,但漕渠废弃已久,无从寻找。
明清小渠:在渭河北有洪沙渠,中南渠,折波渠,昌连渠,高望渠,偶南渠,清渠,石川河渠,共计八渠。现已全部废弃。当地老者有人能隐约记得并说出其流经的区域。在我们渭河南岸也有七条渠道分别为,韩峪河渠,经朱家,油王,灌溉三百亩。水准河渠,经安赵,西庵,灌溉二百亩。温泉渠,经东西两窑,姜寨,灌溉八百余亩。阴盘河渠,经房家,灌溉四百亩。新丰河渠,经李家,灌溉四百亩。戏河渠,经嘴头,陈家,灌溉六千八百余亩。零河渠,流经龙家沟,灌溉五百亩。渭河南岸诸渠都是以渭河南岸支流为主干,为南岸人民造福不少,这些渠很多一直沿用到新中国成立,听当地群众说改革开放后,由于机井的不断增加各渠逐渐被废弃,但仍有一小部分河渠沿用至今,为沿岸人民带来福音。像现在位于新丰镇西二三百米的渠仍为人们灌溉提供水源。代王镇戏河沟中戏河渠仍为当地的莲菜池提供水源。
解放后本县水利工程建设发展较快,不但恢复了就有的水利设施,截至1980年底共修引水工程5处,蓄水工程28处,千亩以上抽水站51处,这些水利工程为临潼增加灌溉面积30余万亩。
为什么要专访调查古渠道及解放后的一系列的水利工程呢?当然基于很多原因,第一在物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在科技突飞猛进的现代,人们似乎将农业淡化,水利淡化,很多小型水利工程废弃,农村灌溉多抽取地下水灌溉。第二近年来气候变化异常,尤其去冬今春西南大旱,最近又是全国性大规模的洪涝灾害频发。使我认识到水利工程的重要性,旱则调水灌溉,涝则蓄水防洪。水利工程应建立起长久机制,应当千秋伟业去做,应奔着“利于当代,功于千秋万世”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掌控水利,减少灾害,更有效的利用大自然给我们有利资源。使我们神州大地复兴腾飞,成为东方之泱泱大国,屹立于世界东方,永放光辉。
关于水利的调查报告 篇4
根据县委安排,县政协于10月13日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和有关部门对拟建小北海、玄天湖水利工程进行座谈研讨,现将研讨情况报告如下:
这次座谈研讨会由政协主席逯兴国同志主持,副主席曾惠菁、张丽娟、秘书长徐廷元、政协各专委会主任以及城乡建委、水电局、林业局部分领导政协委员、工程技术人员共15人参加了座谈研讨。大家听取了农机水电局代理局长何定福同志对规划中的小北海、玄天湖水利工程的介绍和农机水电局工程技术人员对这两个水利工程可行性研究的说明,本着对铜梁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求实的态度,踊跃发言、建言献策。
大家认为,水资源危机和水患直接威胁着人类生存与发展,这已被世界各国普遍关注。联合国呼吁全球要重视水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兴修水利在我国有辉煌的历史,从大禹治水、李冰父子修都江堰到当今的三峡电站均世界瞩目,堪称改天换地之壮举,利在千秋,功在万代。
我县是一个贫水县,现有的水利基础薄弱,无抗大洪、大旱能力,修建中型水库势在必行,且今年北方、南方的洪涝灾害,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投入巨资加强长江中上游治水工程,我县现在提出修建中型水库,符合中央战略,机遇难得。研讨中,大家还根据勘测资料对小北海、玄天湖的利弊进行了客观分析。
一、小北海利弊分析
小北海有利因素有六:
1、地质条件优良。凡区域内地质构造属河湖相沉积的砂泥岩互层,岩层平缓,无断裂、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适合修建水库。
2、集雨面积大。区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1066毫米,集雨面积31.72平方公里(含借高滩河集雨面积15.4平方公里),另拟引高滩河水经西郭水库入小北海,使小北海有水可蓄,达到正常水位约需两年。
3、农灌面积大。建成后的小北海库容可达2161万立方,比大足龙水湖的1300万立方多861万立方,可农灌4万多亩。
4、抗洪能力强。小北海位于巴川河上游1.5公里,借助现代工程技术,其本身不会对巴川镇造成危险,同时,较大的库容相当于库区集雨面积(合高滩河集雨面积15.4平方公里)两年来水量的总和、且能充分拦蓄洪期的洪水,从而不仅彻底解决了巴川镇的防洪问题,而且也为巴川镇工业及生活用水进行补充,同时,亦为置换巴川河水提供了保证。
5、综合利用价值高。
一是可作为重庆市西部供水工程的畜水库,以此向璧山、大足供水;
二是水面宽阔(3460亩)、水岸线长,库内沟纵横、小岛众多(20余处)、树林茂密,极具旅游开发价值,由此可带动养殖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三是毗邻县城,弥补了巴川镇建设山水园林城市“无水”的缺陷;
四是我县处于长江长防体系,小北海建成后,不仅会促进巴川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而且对水土保持均具有意义。
6、单位容积造价合理,据初步测算,修建小北海总投资约需1.8亿元,单位造价8元/m3左右,在水利工程建设经济分析指标上是较为合理的。
小北海的主要弊端是淹没耕地多(3840亩),人口搬迁多(8700人)。
二、玄天湖利弊分析
玄天湖的有利因素有三:
1、地质条件较好:该水库位于中丘区,地质结构属保罗系自流井组岩层,无断裂、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适宜修水库。
2、旅游开发价值较大,该水库紧靠巴岳山风景区和319国道具有较大的旅游开发价值。
3、该水库正常蓄水后,将淹没耕地和非耕地1500亩,搬迁1800人,其淹没、搬迁小于小北海;该工程投资约需1.1亿元,比小北海少。
玄天湖的`不利因素主要有三:
1、集雨面积小。该水库集雨面积只有7.4平方公里(合借水面积1.7平方公里),来水量不够,达到正常蓄水位约需4年,易出现水库无水的状况。
2、农灌效益欠差。该库区邻近淮远河,水库正常蓄水后只能农灌4000亩。
3、淹没公路多。正常蓄水后,该水库将淹没319国道1公里,巴岳山公路500米,周家湾公路1公路。在上面的分析研讨中,参加座谈的同志形成了比较一致的意见。小北海水利工程集防洪、灌溉、供水、旅游、改善生态环境等诸多功能于一体,利多弊少,上报立项,争取国家的投资的可能性较大,建议及时上报立项。对于其淹没面积大、搬迁人口多,移民安置难度较大的问题,只要高度重视,全社会共同努力,坚持开发性移民,也是能妥善解决的:一部分移民可进城务工经商,从事第三产业;一部分移民可就地从事旅游和养殖业。
玄天湖水利工程极具旅游开发价值,但由于集雨面积小,农灌效益不明显,上报立项,争取国家投资的可能性相对较小。建议,缩小其规模,主要把它作为巴岳山风景区的一个配套工程来考虑,认真搞好可行性研究,进行招商开发。
关于水利的调查报告 篇5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无论是新农村建设还是小城镇建设,做为农业大县的xx县,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都是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且农业生产效益直接影响xx县城乡居民消费水平。近年来,为确保粮食安全、扩大内需,xx县加大了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农田排水等水利工程的建设投入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历史欠账较多,一些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运行现状还令人担忧,配套设施差、保障程度低等问题还不同程度的存在。
一、基本情况
xx县位于x江省东部,地处张广x与x的衔接地带,幅员面积x平方公里,辖6镇4乡,x个行政村,总人口x万,其中农业人口x万,耕地面积x万亩,属半山区农业县份,素有“五山半水四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我县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降雨量x毫米,水资源总量x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x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x亿立方米,全县人均拥有水资源x立方米。县域内的水系发达,大小河流有11条,较大的河流有x,较小的河流有x河等,这些河流均为x江水系。其中,xx河为xx江一级支流,xx河的一级支流,其它小河流为x河的二级支流。
(一)建设情况
多年来,在省、市水利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县采取民办公助、政策激励、资金捆绑等措施,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水利工程建设,加快了水利建设步伐。xx至今,全县共投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资金x亿元,新建改造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初步形成了一套具有一定规模的防洪除涝、农田灌溉、水土保持和城乡供排水体系,基本保障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目前已建成水库x座,其中大型1座、中型x座,小1型x座、小x型x座,总库容x亿立方米;堤防总长度x公里,堤防保护面积x万亩,建设穿堤建筑物x座;机电井x眼,x坝x处,提水站x处,万亩以上灌区x处,水田灌溉面积达到x万亩,配有用水干渠x条,排水渠道x千米,配套建筑物工程桥、涵、闸、坝等各类建筑物x余座;已建人畜饮水井x眼;治理水土流失面积x万亩。
(二)管理情况
目前,全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主要有县管、乡管、村管、群众自管、用水合作组织管理、个人承包租赁等x种形式,农民用水协会组织达到x个。县水务局下设几个直属管理单位:向x个水库设有直接管理单位,负责库区工程的管理、维护及夏季防洪。河道处、水资源办为行政事业执法单位,担负着河道、堤防管理,地表水、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利用和管理;水保站负有生态环境建设管理职能;设计队负责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设计、测量、施工、科技推广等方面提供技术服务工作;灌区、涝区管理单位负责灌涝区的水利工程管理,保证农田及时供水和排水。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目前从总体上看,我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现状已不能满足粮食产能不断提升的需求,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灌区田间工程不配套。由于我县不靠近大江大河,前些年不是水利投资重点,灌区田间工程建设时间早,工程标准低、不配套,年久失修。如江河自流灌区共有拦河坝x座,但永久性的只有x座,仅占x%,其余均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建设的条石坝,建设标准低,工程质量差,加之运行年久、老化失修,实际灌溉排涝能力很低,渠道渗漏严重,农田灌溉水利用率低,水资源浪费十分严重。灌区续建与节水配套更新改造的形势逼人、任务艰巨。
二是中小河流防洪堤防标准低。我县流域面积超过x平方公里的x条中小河流中,已设堤防的还不足1/3,其余均没有设堤防,而且建成的堤防多为砂基砂坝,防洪标准很低,建筑物也不配套。按照设计标准x河要达到30年一遇洪水标准,八虎力河、七虎力河等其它中小河流堤防要达到xx年一遇洪水标准,目前只达到5—XX年一遇标准,有的堤段断断续续,有的堤段为沙堤,穿堤建筑物不配套,存在严重的防汛隐患。遇有暴雨极易成灾,每年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失很大。堤防防洪标准亟待提高。
三是控制性工程不足。全县地表径流总量x亿立方米。目前,县域内流域面积超过x平方公里的河流多数没有控制性工程,只在x力河和x河上修建了向阳山水库。在双龙河上修建了共和水库和团结水库,金沙河上修建了金沙水库,七虎力河支流修建了x水库、x水库,控制面积只有x平方公里,仅占全县区域面积的x%。拦蓄地表径流总量x亿立米,只占径流总量的x%,在x河、x河、x力河等主要河流上没有水源控制性工程。由于缺少控制性工程,大量的水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水资源利用率低,抗灾能力较弱,浪费现象严重,没有形成优化配置水资源的格局。
四是水源工程分布不均。xx县是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尤以旱灾为重,一遇干旱农业生产损失惨重。目前我县还有大部分耕地没有抗旱水源和灌排设施,仍旧靠天吃饭。现有的x眼灌溉井都集中分布于水田和平原区,山区、半山区、丘陵地带的旱田灌溉几乎空白。
五是水土流失严重。我县是全省水土流失重点县之一,水土流失面积为x平方公里,约占全县幅员面积的x%,高出全省平均数x个百分点,水土流失造成沟壑增多,吞噬良田,淤积河道。同时,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土地沙化、瘠薄,粮食减产。近几年,虽然加大水土流失的治理任务,但由于投入不足等原因,仅完成治理面积仅x万亩,不足水土流失总面积的x%此外,又由于人口增加、建设规划用地等原因,不断造成新的水土流失,防治任务十分艰巨。这种状况不改变,农业整体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升的压力很大,生态环境日益恶劣,急需治理的形势迫在眉睫。
六是建管机制不畅。造成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既有资金短缺的原因,也有机制的问题。目前,大部分农田水利工程尤其是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不到位,尚未形成一套良性的运行管理机制。农田水利的投入补偿机制未形成,工程水费收取困难,当前推行的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管理体制,由于工程设施落后、思想认识不够等原因,也遇到了较大困难,造成工程日常管理维护经费短缺,水利工程使用周期缩短。同时,农村水利建设涉及面广、参与建设管理部门较多,部分工程由于没有水利部门的介入,造成工程质量差、标准低,农田水利建设没有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综合建管机制。
七是工程管护人力和资金短缺。虽然近年来国家水利投资不断增加,但资金缺口仍然很大。特别是水利建设投劳投资严重不足,目前各地普遍采取由劳动积累工支付维护管理经费,取消两工后,县级财政没有能力解决管护资金,致使大部分防洪灌溉工程管理滞后,工程老化、得不到及时维修,损坏严重,进而又形成了新的隐患。尤其是那些存在病险隐患的小水库和小塘坝,简单的维修都难以进行,正常防汛备土无法到位,使本来建设标准不高的水利设施更加脆弱不堪。其次,水利工程正常管护难以为继。部分小型灌溉工程处于无人管理状态,严重影响了水利设施的良性运行和安全维护。
八是工程占地协调难。水利工程大部分属于公益事业。但是在基层,当兴修水利工程这样的公共利益与村民利益发生冲突时,村民代表大会往往是有事不议、有事难议、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工程正常用地哪怕是涉及到水利工程用地或行洪区内土地,老百姓都是“寸土不让、寸土必争”,水利工程用地难以协调,给施工带来了很大困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受到明显限制,减少幅度很大。
三、对策与建议
1、要强化地方政府的责任意识,提高基层对水利工作的重视程度。要改变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面临的诸多问题,地方政府必须要提高重视程度,积极采取各种途径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一要用好政策。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必须下决心加快水利发展,切实增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可以看出“xx”时期,国家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投入的决心和力度,水利建设正进入大投入、大发展的最好机遇期,作为地方政府必须要抢抓这个机遇,加大对上争取力度,积极协调,力争上级更多的资金和项目支持,最大限度地改善当地的水利基础设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二要放宽视野。地方政府应放宽水利的建设和投资渠道,解决水利建设投资渠道单一依靠政府投入的“瓶颈”问题,要鼓励符合条件的融投资企业通过直接、间接融资方式,参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并协调信贷部门加大对涉水工程资金的扶持力度,加快水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要筑巢引凤,精心包装推介项目,搭建招商平台,吸引外来投资者参与营利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三要发挥主体作用。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采取多干多补、少干少补、不干重罚等硬性的措施和办法,调动各乡、镇政府加快水利建设的积极性;同时,加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充分调动农民兴修农田水利的积极性,发挥其在改造水利设施方面的主体作用,形成上下联动、同频共振的水利发展格局。
2、要形成多元投入格局,解决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投融资问题。造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严重的主要原因是投入不足。必须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国家、地方、群众等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制度化的投入机制,彻底解决水利工程存在的标准低、不配套、防洪能力弱、控制性工程少的问题。一是各级财政要舍得投入。各级财政要按照经济增长速度,调整公共支出结构,加大对农田水利工程的投资额度。尤其是地方财政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上,应确保在原有基础上稳中有升、逐年加大,不等不靠、积极主动地改善当地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抗灾能力。二是各类资金要捆绑整合。根据“渠道不乱、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将农业综合开发、水利、扶贫和以工代赈等用于水利建设的资金捆绑使用,采取资金分部门按原渠道管理,项目建设内容按照水利总体规划进行的方法,集中进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提高农田水利建设的整体效益,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资效果。三是民营水利要加快发展。鼓励和支持发展市场开发和运行机制,本着有利于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有利于加快水利建设步伐、有利于加强工程管理的原则,制定和完善发展民营水利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走民建、民有、民营、民受益,“小农水、全民建”的发展之路,解决水利投入资金不足,渠道单一的问题。
3、要做好水利工程规划,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科学性和前瞻性。水利建设,规划先行。必须从规划这个基础抓起,本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讲求实效”的原则,自下而上编制农田水利建设规划,逐级审核汇总,形成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总体规划。首先,要顺应民意。在编制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时,要坚持群众参与、民主集中的原则,脚踏实地地听取农民群众、农村基层组织的意见,使水利工程建设在规划时做到倾听民生、符合民意,科学合理地做好规划工作。其次,要超前谋划。目前,多数地区都存在“国家不投入、地方不动手”的问题,上级有政策以后,为了争取资金和项目,不顾实际,未经论证就盲目上报,导致项目投产后偏离实际。必须要结合国家水利发展形势与当地实际需要,安排专项规划经费,提早谋划,超前运作,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切实做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项目的前期谋划储备工作。立足于早规划、早落实、早行动,加快水利基本建设步伐,全力推进全县的防洪工程体系、抗旱工程体系、水土保持工程体系、人畜饮水工程体系建设,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为推动我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随着桦南县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口不断增加,现有水源工程供水能力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城镇用水需求,要做好城市后备水源建设。即使“xx”期间一些项目不能上马,也要谋划水利远景规划,强力推进项目前期,通过建设寒虫沟水库、“引八济向”调水工程和向阳山大型灌区为主的灌排渠道,连接七虎力河、八虎力河、倭肯河等河流和向阳山水库,形成河湖连通水网体系。第三,要统一协调。随着国家对“三农”工作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包括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和以工代赈等部门都有水利项目,在地方出现了“多龙治水”的现象,由于各部门缺少水利专业人员,甚至个别项目没有聘请有资质的设计部门进行规划设计,在建设施工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工程标准低、质量不过关等问题,建成后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建议水利部门做好这些项目的统一协调布局,纳入到水利工程建设的总体方案中,由水利部门统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建设,全程参与、监督工程质量和标准,坚决杜绝重复建设和今天建明天改的现象。
4、要完善工程管理机制,增强水利工程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着力克服长期以来形成的“重建轻管”的思想观念,从单一注重建设向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转变。一要狠抓落实强化制约。要从根本上改变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管理薄弱问题,必须落实好关于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法规条例,明确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广大群众的责任,建立保障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投入机制,依法建设、管理和使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二要分级负责分类管理。各地的情况千差万别,应根据工程建设规模和受益范围的大小,深入推进建管分离,主体明晰、责权利统一的良性投入、管理和运行模式,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效果。以我县向阳山灌区为例,实行了“分级管理、鉴定管理责任状”的管理模式,灌区总站和分站鉴定责任状,用水协会与分站鉴定责任状,管理者既是承包者也是受益者,既调动了承包者的管理积极性,又能节约管理成本,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5、要深化水利体制改革,增强水利发展的活力。要按照“抓大放小,改旧促新”的指导思想,转让所有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激活发展内力。一是深入推进“五小”水利工程改革。深入总结“五小”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的经验,针对合同不规范、养护不及时、承包期限短、拍卖租赁形式少等问题,总结推广改革中的成功模式,推进水利工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保证水利工程发挥更大的社会效应。二是进一步推进管理体制改革。目前,全员聘任、能上能下的运行机制在基层操作起来还有一定的困难,分离人员的两险、陈欠工资和买断费用等问题实际解决起来难度很大,应尽快对水管单位采取定岗定编、转换机制、管养分离的办法,从根本上解决水管单位机制不活、经费短缺、人员臃肿、管理粗放的问题。并理顺乡镇水利助理的权属关系,将编制、经费上划到水利系统,提高水利部门对工程建设管理的管理水平。三要放开水利工程的建设权、管理权和经营权。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在搞好试点的基础上,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单位和个人按照“谁建设、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采取独资、合资、股份合作等各种形式,兴修农田水利工程;采取租赁、拍卖、承包等办法,进行小流域和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的开发,逐步实现农田水利工程产权明晰化、投入多元化、经营企业化。
6、要强化节水措施,提高水土流失的保护和治理能力。水资源是有限的,在充分利用的同时,要强化节约和保护意识,避免过度使用和浪费水资源现象的发生。一要以转变运行方式促节水。目前,大多数地区灌溉用水是按亩收费,必须要大力促进节约用水,在完善工程配套的前提下,探索实行农民定额内用水享受优惠水价、超额用水累进加价的办法,统一计量收费的水价收费方式,打破用多用少一个标准的传统收费方式,切实提高用水户的节水意识。二要以加快治理促节水。要加快水土流失的治理力度,加大资金和人力的投入,在控制流失的基础上,狠抓综合治理,提高水土资源使用率,改善生态环境。同时,要加大对旱田节水灌溉的扶持和投入力度,以建立旱田灌溉示范园区为核心,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从整体上提高旱田的节水灌溉和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三要以健全监督体系促节水。水土流失的原因很多,包括林业、畜牧、工业项目占地等各种原因,控制流失必须要强化综合治理,针对各种能够导致水土流失的问题,研究切合实际的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地方性的制度和办法,建立起县、乡、村三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水土保持监督网络,有效保护和控制水土流失,遏制人为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
7、要强化队伍建设,提高水利队伍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农村水利工作量大面广任务繁重,且技术性强,打造一支坚强有力、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基层水利服务队伍是建设现代新型农村水利的基础。一要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加强水利队伍的教育培训,采取短训、轮训、委培、脱产学习等多种形式,帮助基层水利管理人员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要保障基层水管人员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切实解决晋级晋升、工作条件、生活待遇等具体问题,充分调动基层水利人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二要做好农民技术员的选聘培训。要在农民中选拔一批懂业务,会指导的人员作为技术员,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倾斜,并放宽入口,把农民技术员中的优秀骨干充实到水利系统,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强化农民的培训工作,引导农民科学合理地建设、利用和管理水利基础设施,发挥其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主体作用。三要发挥村级组织的作用。严格按照“村民自治、一事一议”的原则,健全约束机制,逐步建立农民自愿参与、村社自行组织、政府协调服务的组织形式。特别要把加强水利规划、项目筛选、事前宣传、效益分析等环节纳入议事程序中来,提高议事的成功率。
关于水利的调查报告 篇6
一、灌区基本情况
金羊灌区属纯井水灌区,辖金羊镇、金沙、中坝、羊下坝、下双、九墩乡和九墩滩生态建设指挥部,59个村民委员会,58个农民用水户协会,47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0.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51万人,水权面积16.24万亩,生态面积2.68万亩,多年平均用水量8500万m,灌区现已建成机电井1107眼,全部安装地下水智能化取水计量设施,机井平均深度60米,地下水埋深6-20m。
灌区内流经的中小河流有石羊河干流、小沙河、海藏河、白塔河、红水河等。
二、管理现状
(一)国有水利工程管理情况
金羊水利管理所现有在编人员60人,在岗66人。根据市、区水管单位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有关精神,金羊灌区既有防汛、防洪河道管理、抗旱、水利执法等公益性任务,又有供水和水利工程管理运行维护任务,定性为准公益性事业单位,其中水利执法类和防汛抗旱类为纯公益性岗位。
金羊水利管理所支出主要包括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工程日常维修养护费、工程更新改造费和大修理费5大类,其中,人员经费、公用经费依据1998年省水利厅、省财政厅、省物价局《甘肃水利工程供水生产成本费用核算管理暂行规定》测算;日常维修养护费参照20xx年7月水利部、财政部《水利工程维修养护
3定额标准(试点)》测算。据测算,纯公益性支出15万元(人员经费12万元,公用经费2.5万元,日常维修养护经费0.5万元),其他人员的经费支出从自收自支渠道解决。按照省、市水管体制改革方案中“落实财政支付政策,严格资金管理”的规定,纯公益性部分(即划分出的防汛抗旱、水利执法机构)的正常经费15万元由财政负以担,三年内分步落实到位,即20xx年到位30%,20xx年到位60%,20xx年全部到位。以后再没有重新测算与调整,20xx年度沿用纯公益性支出15万元(人员经费12万元,公用经费2.5万元,日常维修养护经费0.5万元)。
20xx年以来,完成水管体制改革后的新增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人员编制12人,经费落实情况拨款全额到位。
(二)中小河流管理情况
中小河流的河道分级管理情况:金羊水管所管辖的中小河流有石羊河、海藏河、白塔河、红水河四条,这些河道的日常管理工作除区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外,还有河道所经过的乡镇和水管所共同管理,为防止沿河乡镇居民倾倒垃圾,每年汛前组织群众进行河道清淤,20xx在海藏河等险要地段沿河修建防护拦150米。
二、做法与经验
1、推行管养分离。我所在定编定岗的基础上,广开渠道,支持和鼓励分流人员大力开展多种经营,把部分经营性项目的剥离与分流人员的安置结合起来:一是积极发展水利综合经营。将综合经营从水管单位的运行中分离出去,实施管养分离,成立抗旱服务队,职责是承担全灌区的打井抗旱工作,通过为灌区群众提供打井服务来获得生存和发展,最终使其逐步成为一个自主经营、自负赢亏的'市场主体,通过搞活市场来发展壮大;二是成立水利工程养护队。主要是为本灌区群众提供机井维修、各类渠道的养护及维修、智能化计量设施维修等有偿服务来获得自身发展并通过市场化改革来促使其优化为社会服务的范围和水平,提高其自我发展能力。
2、加大河道的巡查和管理力度。一是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划分河道倾倒垃圾严重地段,确定责任人,树立严禁在河道倾倒建筑、生活垃圾的警示牌,组织工作人员定期巡查,同时对行洪河道狭窄阻水地段进行了疏通,确保行洪河道安全度汛。二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防洪法》对在河道内滥挖乱采沙的村民进行了批评教育,并要求行为人对采坑进行了回填,恢复了河床原貌;三是与灌区内河道流经乡镇签订防汛安全责任书;完善河道管理职责,划分河道防汛重点段落,明确职责,划分重点地段,实行领导负责制,在汛期分段分片巡查,确保河道安全度汛。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近几年,水管所人员不断增加,工资水平逐步提高,而经费相对紧张。
2、灌区部分河段过水断面窄小,行洪能力严重不足,每逢暴雨都发生不同程度的洪灾,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3、灌区河道确权划界尚未完成,造成河道管理不善,沿河居民乱耕滥植,人为围填河道、填筑建筑垃圾的事时有发生,致使河道缩窄,隐患突显,严重影响河道正常泄洪;
4、灌区河流除石羊河干流修建防洪堤7.27公里,其余河道基本处于不设防状态,河床扰动,行洪时主流摆不定,易产生横、斜向水流,冲刷岸坡,淘蚀堤基。若遇特大洪水将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四、对策与建议
1、进行河道治理工程,河道治理事关沿岸人民生命财产和小城镇建设的安全。防洪治理工程实施后,将彻底改变目前堤防工程标准低、质量差、汛期易出问题的状况,提高防洪标准。
2、加快河道的确权划界进展工作,划定河道的保护范围,严厉打击在河道保护范围内乱采乱耕的行为,确保河道畅通,以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3、配置专职人员进行巡查管理河道,同时要求上级部门落实人员管护经费。
关于水利的调查报告 篇7
一、基本情况
三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尤其是在县水务局的积极争取不懈努力下,全县水利建设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自20**年起,每年水务工作综合考评位列全市第一;水利兴修工作20**、2008年度,连续两年代表巢湖市参加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竞赛评比,分别荣获“江淮杯”银奖、铜奖,今年力争再得“江淮杯”金奖或银奖;水库除险加固被评为全省先进集体;水管单位体制改革进入全省先进行列;农村安全饮水、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等工作在全市名列前茅;由于工作出色,县水务局局长夏善堂同志被评为全省优秀水务局长。
三年来,县水务局始终坚持以水利建设为重点,努力夯实农业发展的基础;以争取项目为抓手,按照“建设一批,安排一批,储备一批”的指导思想,加大跑省跑部力度,精心谋划,积极争取资金。据统计,三年来,县水务局共向国家省里争取到位的资金总额为1.8亿,涉及到堤防加固、水库除险、灌区续建配套、泵站技改、农村安全饮水、涵闸翻建、城市除洪等11项38处,其中国家资金0.9亿,省里资金0.36亿,涉及到的工程已全部完工。另外,县水务局已初步安排2010实施的工程有8项,总投资为2.26亿元;并扎实推进储备项目的前期工作,结合我县实际,已储备项目9大项,绝大部分项目已编制上报,即将审批。
通过以上水利项目工程的实施,近年来,全县内圩主要河流大部分堤防进行了达标建设,防洪能力得以进一步加强;全县67座中小型水库大部分已进行了除险加固,其中彻底根治的有21座;共解决了8.5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随着泵站的新建改扩建,实施灌区配套项目沟港清淤等,抗灾除涝效益十分明显;山丘区镇为消除抗旱死角,以抗旱渠道清理整修、当家塘补点开挖塘坝扩容整修为重点,三年来又新开挖了当家塘257口。
二、存在问题
1、认识不高,重视不够。
由于我县近10年来未发生过大的洪涝灾害,有的领导未参加过大的防汛、抗旱工作,对水患意识淡薄,对水利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近年来,县政府对县重点水利工程水利兴修施工现场组织检查的少;尤其是部分镇村对水利工作更是没有摆上应有位置,导致到目前为止仍有少数镇村水利冬修工作基本没有开展。
2、宣传不够广泛、深入。
对《水法》、《防洪法》、水利建设以及国家出台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法律政策宣传不够广泛、深入,致使广大干部群众对水利建设、水利兴修热情不高,筹资难度大,造成沟渠、塘坝等长年达不到清理。
3、投入不足,资金缺口大。
一是国家省重点水利项目县级配套资金不能到位,造成对上争取到的项目越多,水利上欠债越多(据统计截至目前,水务部门共欠各种水利项目工程款1000多万元),并对工程的顺利实施验收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是县财政对水利建设投入不足,10年来,每年县财政投入全县水利兴修补助资金均为300万元,其中还包括对镇完成土方任务的补助奖金,真正用于水利兴修的仅为200多万元左右,加上有的镇财政困难,导致面上水利建设工作发展极不平衡。就连去年5月县人大在审议县政府“关于全县重点水利工程建设防汛抗旱准备工作的报告”时下达的“审议意见”中:“从2008年起,县财政每年拿出一部分资金,专项用于圬工结构涵闸的除险加固”,至今,县财政未安排专项资金。
4、水利设施基础依然薄弱。
一是全县内河堤防部分地段建设仍未达标,经不起大风大雨的考验;
二是小水库病险问题还有50%未彻底根治;
三是农村还有27万人的饮用水安全问题有待解决;
四是排灌能力不强,尤其是镇村拥有的245座排灌站大部分是上世纪六、七年代修建的,设备老化,机械陈旧,急待更新;
五是内圩沟港、抗旱渠道淤实严重,进、出水不畅。等等。
5、水利兴修缺乏整体规划。
部分镇对水利工程在抗灾、减灾中所发挥的效益认识不足,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来对待水利兴修工作,没有制定整体规划。
6、水利工程重建轻管现象普遍。
堤防、河流、水库大坝杂草丛生,管理难度大,如得胜河两边普遍种上了庄稼,无人管理、无人维护;镇村自己管理的`排灌站机电设备涵闸斗门不能得到正常维修保养,抗旱排涝时险情不断。
7、水利技术力量严重不足。
一是县水务局技术力量严重缺乏,7、8年未进人,今年计划安排招了2人,但至今未到位;
二是水务部门下属工程管理单位管理水平不高,人员参杂,外行较多;
三是镇级无专业水利人员,水利人才严重匮乏,青黄不接。
三、几点建议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当前各级领导在把主要精力放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也要把水利建设工作摆上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水利兴修工作的领导。
2、广泛宣传,增强意识。
县镇政府及主管部门要通过县电台、电视台各种宣传栏、各种会议、简报等形式向广大干群广泛宣传《水法》、《防洪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法律法规政策,要紧紧抓住国家出台的“一事一议”财政以奖代补政策的契机,深入细致的做好群众工作,鼓励农民积极筹资富裕户的捐资兴修水利的热情,进一步提高全民积极参加水利建设的意识,不断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
3、科学规划,突出重点。
在水利兴修项目安排上,各级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把农村水利建设与农业发展、农村环境整治、农民生活改善等有机结合起来。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2012镇今年水利兴修工作,能结合本镇实际,在大堤加固问题基本解决的前提下,抓住主要矛盾,即内河、内圩、沟渠、塘坝等清淤,全镇24个村村村有工程,其特点是点多、面广、量大,镇政府对辖区内的清淤工作已拿出规划,利用国家出台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通过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在群众自愿筹资的基础上,全镇采取推磨转圈的办法,用3—5年时间全面清淤一遍,力争使每个自然村村民都收益,彻底根治辖区内沟港、塘坝等水系淤实、水流不畅、夏天污水潢流的状况,调研时在施工现场的老百姓对镇上此举拍手称快。
4、创新机制,加大投入。
一是加大跑省、跑部力度,争取上面资金。
二是县财政在保证上年水利建设资金投入的前提下,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加,应逐年加大对水利建设资金的投入。从2010年起,县财政要对全县千亩以上的圩口圬工结构涵闸的除险加固对各镇组织开展的内河、内圩、沟渠、塘坝等清淤工作安排部分资金给予补助。
三是要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水利兴修的积极性,要通过宣传发动、政策激励等措施,多渠道筹集资金,为大力开展水利兴修提供资金保障。
5、充实力量,加强培训。
各级要调整充实水务部门的力量,已招的要尽快到位。同时,加强水利技术人才的培训工作,努力促进全县水利系统工程设计、施工能力的提高。
6、奖惩兑现,激励先进。
县政府今年要继续把水利兴修作为镇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进行年终考评,考核结果纳入镇年度综合评比主要负责人政绩考核之中。对在水利兴修中取得突出成绩的镇实行重奖;对水利兴修综合考评后三名的镇,进行通报批评。
关于水利的调查报告 篇8
我与市农村办、市水利局的同志一道,就新形势下特别是农村“两工”及堤防保护费取消后,如何加强农村水利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问题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通过调研,我们形成的一个基本看法与基本结论是:农村水利已经成为制约“三农”发展的瓶颈问题,成为构建和谐农村的严重问题,加快解决农村水利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迫在眉睫。
一、现状与问题:农村水利问题已到非解决不可的地步
经过多年治水努力,虽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最大市情是水情,最大忧患是水患”这一问题并没有根本改观,而且近年来有些问题呈现更加严峻的趋势。
1、堤防抗洪能力脆弱。经过近10年大规模二期治理,我市堤防工程尤其是重点垸堤防抗洪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但由于泥沙淤积加快、工程老化严重、资金投入不足等多种因素影响,堤防标准依然不高,防洪形势依然严峻。一是重点垸堤防险工隐患仍然较多。我市5个重点垸一线大堤全长503.7公里。到目前为止,按二期治理设计标准,重点垸还有52公里未达标;按历史最高水位标准,未达标堤段有352.0公里,占堤防总长的69.89%;此外,尚有病险穿堤建筑物77处,当冲当浪堤段104公里,砂基堤642处,两水夹堤39处,每年汛期险情不断。二是蓄洪垸及一般垸堤矮单薄。我市蓄洪垸和一般垸共有33个,其中万亩以上的22个,一线大堤全长618公里,其中556.2公里大堤欠高,309公里堤段为沙基沙堤,247公里堤段迎流当冲,一遇高洪险情频发。三是撇洪工程和内江内湖防洪标准极低。我市撇洪工程和内江内湖堤防总长1500多公里,线长面广,先天不足。由于国家投资少,地方财政和群众投入有限,工程长年失修,防洪标准极低。特别是五强溪等一批大型水库建成后,外河中高水位时间延长,致使内江内湖挤排撇洪机率减少,电排排水效益降低,高洪水位时间过长,防汛任务加重。每到主汛期,内江内湖堤基翻砂鼓水、堤身散浸滑坡及穿堤建筑物险情接连不断,层出不穷,成为湖区人民的一块心病。
2、水库枢纽病险严重。我市共有水库1119座,其中大型水库3座,中型水库34座,小型水库1082座。病险水库672座,占水库总数的60.1%,主要问题是,不同程度存在坝体单薄、大坝渗漏和滑坡、溢洪道损毁、涵管破裂、启闭设施陈旧等症状。桃源县戈尔潭水库大坝坝体严重渗漏,最大总漏水量达104.51L/S,此外,还存在大堤滑坡沉陷、溢洪道严重渗漏、底板结构性破坏、输水建筑物损毁等问题,被认为是我市水库第一枢纽病险工程。
3、排涝设施老化失修。一是机电设备老化严重。我市建于70年代以前的机埠有395台4.5万千瓦,建于70-80年代的机埠有1831台13.5万千瓦,这些机埠全部超期服役,设备严重老化,机组平均效率下降20%以上。80年代以后修建的机埠,虽然设备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使用年限,但由于大部分泵站无钱维修,机组效率也有不同程度地下降。据统计,全市有2431台电机2571台水泵1505台变压器急需更新改造。二是排灌配套工程不完善。我市排灌配套工程基本由乡村两级管理,缺少整体规划和资金投入,而配套工程特别是渠道工程数量多、距离长,疏挖任务大,乡村很少组织大规模清疏,只是发动村组各自为战,搞“百节工程”,致使渠道内杂草丛生,污泥淤积,渗漏严重,“有水排不出,缺水灌不进”的现象非常普遍。全市共有375条1434公里渠道需清疏,需资金2300万元。此外,还有300多处1万平米排灌机房、3000处附属建筑物没有完善,不能满足“高水高排、分区排水”的要求。三是内湖调蓄作用锐减。我市湖区大部分地势低洼,主要靠内湖调蓄和电排排水减少渍灾,到2004年,内湖面积减少至43.79万亩,调蓄水量仅2.4亿立米,减少70.7%,相当于16万千瓦电排的年排水量。四是外河水位抬高带来负面影响。我市建于70-80年代的排涝装机有13.5万千瓦,大部分水泵为轴流泵,设计扬程7-8米。经过30多年运行,由于外河泥沙淤积,水位普遍抬高2-3米,相当于水泵实际扬程增加3-5米,造成水泵高洪水位能效降低,运行不稳,振动剧烈,60%以上外排的机埠被迫停机,加大了排区的渍灾损失。
4、灌溉工程效益衰减。一是大中型灌区灌溉功能萎缩。我市共有大型灌区4处,中型灌区32处,干渠156条1674.5公里,支渠855条3227公里,设计灌溉面积266.78万亩。已硬化干渠仅479公里,占干渠总长的28.6%。已硬化支渠仅383公里,占支渠总长11.9%。由于灌区工程设计标准不高,附属建筑物不配套,管理设施落后,渠道硬化率低,导致输水能力减弱,灌溉效益下降。全市大中型灌区灌溉渠道总体水利用系数0.4,极个别渠道仅0.2,实际灌溉面积170.79万亩,占设计灌溉面积的63.79%。二是小型蓄水工程蓄水能力下降。我市小型蓄水工程37252处,其中小型水库1082处,塘坝36170处(万方以上),设计蓄水13.0亿立米。由于缺少养护,病险严重,实际蓄水能力仅8.8亿立米,占设计水量的65%。
5、水管单位生存艰难。一是工资发不出,职工生存难。2002-2004年,全市水利系统应发基本工资21417万元,实发工资14563万元,拖欠6854万元,占应发基本工资的32.0%。应缴纳养老保险费用4846万元,实际缴纳2601万元,欠2245万元,占应缴费用的46.3%。二是单位负债重,维持运转难。2002-2004年,我市基层水管单位为维持正常运转共需资金38964万元,实际到位12729万元,尚欠26235万元,欠费比例达67%。其中工作经费欠3856万元,占所需经费的45%,日常维护管理费欠1944万元,占所需经费的42%。三是人心不稳,留住人才难。全市水利系统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本来素质就偏低,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达3502人,占51%;初级职称1932人,占28.1%;无职称人员4545人,占66.1%。更为令人担忧的是,由于工资不能正常发放,基层水管单位普遍人心不稳,有文凭、有职称的专业技术骨干纷纷自谋出路。1999-2003年,我市水利系统共流失骨干专业技术人员1612人,2004年又流失218人,其中本科1人,专科56人,中专161人。
二、原因分析:制约因素日益凸现
导致目前这种现状,既有观念上的障碍,也有现实的原因,更有体制的因素。综合分析,主要是四大影响:
1、政府投入不够的影响。多年来,各级政府轻视农村水利建设的问题一直存在,沿袭的是“农村水利农民办”的治水思路,始终把农民作为水利投入的主体,认为农民是一个最大的群体,“盆大好刮粥”,与水有关的事情,都是农民的事情,农村水利基本上处于一种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求平衡的状态。突出表现为“大灾大投,小灾小投,无灾不投”的被动投入多,各级政府自觉修水利的少。一是国家投资逐年减少。1999年,国家投资我市水利建设11.8亿元,2004年下降到2.01亿元,减少83%,今年还有继续减少的趋势。目前国家正式审批立项的洞庭湖治理三个单项工程,总投资46.58亿元,其中国家意向投资25.57亿元,地方自筹21.01亿元,但二期治理已接近尾声,国家投资已达25.45亿元,可利用投资仅0.12亿元;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第一批项目的国家投资已基本上安排完,第二批项目正在争取中,能否启动还是未知数。二是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对于水利投资,国家在控制总投资的前提下,一般只按工程总造价的.40-60%下达国债资金计划,其余部分由省市县配套或业主自筹。由于地方财政困难,配套资金很难足额到位。比如,洞庭湖二期治理重点垸堤防加固工程等三个单项,需地方配套21.47亿元,而到目前为止,省市县基本上没有安排配套资金。又比如,2003年我市四水治理需资金976万元,其中国债资金450万元,要求地方配套526万元,而实际到位配套资金仅106万元,只占规定配套额的20%。
2、配套政策滞后的影响。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两工”和堤垸保护费被逐步取消。2002-2004年,市“两工”用工总额5832万个,年平均用工总额1944万个,是农村水利修、防、管的投入主体。2002年以前,我市各大垸、修防会每年收取堤垸保护费约1700万元,其中农村部分1200万元。多年来,堤垸保护费是维持堤防管理单位日常运转、大堤培修养护、堤防管理人员工资的主要来源。“两工”和堤垸保护费分别于2004年和2003年取消,取消后,由于配套政策没有及时跟进,特别是需要各级财政解决的范围不明确,致使跨乡跨村的水利建设投入主体不清,水利建设和堤防管理的主要资金来源被切断。
3、水费挤占挪用的影响。2002—2004年,3年时间,乡镇共挤占挪用水费5460万元,年平均挤占挪用25.3%。鼎城区牛鼻滩电排站1999年-2003年共应收水费2307万元,实收917万元,乡镇拖欠1390万元。
4、水利改革不到位的影响。一是水利改革缺乏统一的政策和标准。由于省里的《定员标准》、《定额标准》和我市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办法未出台,各区、县(市)改革进度不一,操作随意性较大。如同样是中型水库,高的是正科级,低的无级别,有的甚至被乡水管站代管;有的单位定员80人,有的40人,有的只有10多人。二是公益性水管单位的经费来源没落实。公益性水利工程编制内在职人员经费、离退休人员经费、公用经费以及工程维修养护经费、更新改造除险加固等建设费用,目前普遍没有落实到位,就连堤防工程等纯公益性水利工程,无论属地方财政还是国家财政负担的,绝大多数没有落实到位。三是分级投入机制未建立。国家投入一部分后剩余交地方负责,地方能拿一点算一点,剩余的望着国家,导致许多工程国家无投入,地方也无投入。四是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对于面上众多的小型水利工程,一个有效办法就是通过拍卖、租赁、承包等办法搞活经营管理权。我市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未形成气候,没有在大面上得到推广。
对策与建议:统筹解决农村水利问题
农村水利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也是建设和谐农村的前提。改变农村水利建设滞后局面,关键是要构建起利益主体明确、事权责任明晰的新型水利投入、开发和管理机制。
1、加大各级政府对农村水利的投入。各级政府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把加强农村水利建设摆在与城市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广辟投资渠道,形成各级财政分级负担的公共财政投入格局。就地方投入而言,主要是增加五个方面的投入:一是设立防汛应急基金。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用以解决汛前应急处险、汛期防汛抢险、汛后堵口复堤、险情处理、物资器材补充和水毁工程恢复等。二是设立水利建设专项基金。按不低于同级财政可用资金5%的比例,纳入年初财政预算,用于属地方负担的堤防等纯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除险加固、管理维护等。三是设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专项补助基金。按中央1号文件要求,对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给予适当补助,并实行以奖代投。四是转移支付资金要列出专项。明确水利项目转移支付的范围和额度,并重点安排堤防等纯公益性水利工程。五是制定防汛用工和农村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用工办法。从制度上保证防汛用工、堤防维修养护等用工的需要。同时,建立水利投入责任体系和考核奖惩制度。要在划清事权的基础上,明确各级政府水利投入责任,并进行年度考核和专项考核,严明奖惩制度,确保投入到位。
2、深化水利单位人事改革。一是尽快出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编定岗实施意见。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人员编制、级别予以明确,精减富裕人员,稳定水利技术骨干队伍。二是将纯公益性水管单位的人员工资等基本支出按国务院和省政府文件规定纳入县级财政统一发放。同时,要落实他们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真正能安心工作,劳有所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三是要妥善解决好下岗人员的安置问题。首先要从财政拿出资金补足补齐拖欠他们的工资,同时根据政策和实际情况,从财政安排一定的资金解决下岗人员安置经费,享受下岗职工的同等待遇,以解决他们的生活出路。
3、强化依法治水管水。依法治水是农村水利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是要加强水法宣传,提高全社会的水法意识。二是要加强水利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队伍的素质和水平。三是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保护水利工程的安全与效益。依法保护水利部门的权益,如依法收回应由水利部门管理的洲土和禁脚等。四是强化水利规费征收工作。按照有关规定,切实加强水利建设基金、防洪保安基金、水资源费、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和水土流失防治费、河道采砂管理费、洲滩开发利用管理费等各项水利规费征收。特别是市本级的水利建设基金要按城市维护税的15%足额划拨到位,以缓解水利建设资金严重短缺的问题。
4、创新水利发展机制。一是尽快出台市、县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办法。统一明确水利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和标准,提出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方案和步骤。二是加快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通过拍卖、租赁、承包、股份合作等形式,明确小型水利工程所有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所有权,推进小型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和民营水利的步伐,进一步调动社会参与水利建设的积极性。三是加快发展经营性水利。要充分利用水利部门的资源优势,并通过政府大力招商引资,吸引民间资金、外行业资金、外地资金和境外资金,积极发展经营水利,搞活水利经济,增强水利系统“造血”功能,壮大水利队伍和水利事业。四是理顺乡镇水管站管理体制。实践证明,过去“以乡为主”的管理体制不符合我市农村水利工作的实际,不利于农村水利事业的发展,建议恢复“县乡共管,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
5、改革农村水费征收办法。基本思路是由目前的乡镇征收为主改为县财政统一征收,按照收支两条线的原则,专户管理,水利部门列出使用计划,由政府分管领导批准后及时拨付给水利主管部门使用,以确保水利系统的正常运转。
关于水利的调查报告 篇9
我与市农村办、市水利局的同志一道,就新形势下特别是农村“两工”及堤防保护费取消后,如何加强农村水利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问题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通过调研,我们形成的一个基本看法与基本结论是:农村水利已经成为制约“三农”发展的瓶颈问题,成为构建和谐农村的严重问题,加快解决农村水利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迫在眉睫。
现状与问题:农村水利问题已到非解决不可的地步
经过多年治水努力,虽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最大市情是水情,最大忧患是水患”这一问题并没有根本改观,而且近年来有些问题呈现更加严峻的.趋势。
1、堤防抗洪能力脆弱。经过近xx年大规模二期治理,我市堤防工程尤其是重点垸堤防抗洪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但由于泥沙淤积加快、工程老化严重、资金投入不足等多种因素影响,堤防标准依然不高,防洪形势依然严峻。一是重点垸堤防险工隐患仍然较多。我市5个重点垸一线大堤全长503.7公里。到目前为止,按二期治理设计标准,重点垸还有52公里未达标;按历史最高水位标准,未达标堤段有352.0公里,占堤防总长的69.89%;此外,尚有病险穿堤建筑物77处,当冲当浪堤段104公里,砂基堤642处,两水夹堤39处,每年汛期险情不断。二是蓄洪垸及一般垸堤矮单薄。我市蓄洪垸和一般垸共有33个,其中万亩以上的22个,一线大堤全长618公里,其中556.2公里大堤欠高,309公里堤段为沙基沙堤,247公里堤段迎流当冲,一遇高洪险情频发。三是撇洪工程和内江内湖防洪标准极低。我市撇洪工程和内江内湖堤防总长1500多公里,线长面广,先天不足。由于国家投资少,地方财政和群众投入有限,工程长年失修,防洪标准极低。特别是五强溪等一批大型水库建成后,外河中高水位时间延长,致使内江内湖挤排撇洪机率减少,电排排水效益降低,高洪水位时间过长,防汛任务加重。每到主汛期,内江内湖堤基翻砂鼓水、堤身散浸滑坡及穿堤建筑物险情接连不断,层出不穷,成为湖区人民的一块心病。
2、水库枢纽病险严重。我市共有水库1119座,其中大型水库3座,中型水库34座,小型水库1082座。病险水库672座,占水库总数的60.1%,主要问题是,不同程度存在坝体单薄、大坝渗漏和滑坡、溢洪道损毁、涵管破裂、启闭设施陈旧等症状。桃源县戈尔潭水库大坝坝体严重渗漏,最大总漏水量达104.51l/s,此外,还存在大堤滑坡沉陷、溢洪道严重渗漏、底板结构性破坏、输水建筑物损毁等问题,被认为是我市水库第一枢纽病险工程。
3、排涝设施老化失修。一是机电设备老化严重。我市建于70年代以前的机埠有395台4.5万千瓦,建于70-80年代的机埠有1831台13.5万千瓦,这些机埠全部超期服役,设备严重老化,机组平均效率下降20%以上。80年代以后修建的机埠,虽然设备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使用年限,但由于大部分泵站无钱维修,机组效率也有不同程度地下降。据统计,全市有2431台电机2571台水泵1505台变压器急需更新改造。二是排灌配套工程不完善。我市排灌配套工程基本由乡村两级管理,缺少整体规划和资金投入,而配套工程特别是渠道工程数量多、距离长,疏挖任务大,乡村很少组织大规模清疏,只是发动村组各自为战,搞“百节工程”,致使渠道内杂草丛生,污泥淤积,渗漏严重,“有水排不出,缺水灌不进”的现象非常普遍。全市共有375条1434公里渠道需清疏,需资金2300万元。此外,还有300多处1万平米排灌机房、3000处附属建筑物没有完善,不能满足“高水高排、分区排水”的要求。三是内湖调蓄作用锐减。我市湖区大部分地势低洼,主要靠内湖调蓄和电排排水减少渍灾,到xx年,内湖面积减少至43.79万亩,调蓄水量仅2.4亿立米,减少70.7%,相当于16万千瓦电排的年排水量。四是外河水位抬高带来负面影响。我市建于70-80年代的排涝装机有13.5万千瓦,大部分水泵为轴流泵,设计扬程7-8米。经过30多年运行,由于外河泥沙淤积,水位普遍抬高2-3米,相当于水泵实际扬程增加3-5米,造成水泵高洪水位能效降低,运行不稳,振动剧烈,60%以上外排的机埠被迫停机,加大了排区的渍灾损失。
4、创新水利发展机制。一是尽快出台市、县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办法。统一明确水利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和标准,提出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方案和步骤。二是加快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通过拍卖、租赁、承包、股份合作等形式,明确小型水利工程所有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所有权,推进小型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和民营水利的步伐,进一步调动社会参与水利建设的积极性。三是加快发展经营性水利。要充分利用水利部门的资源优势,并通过政府大力招商引资,吸引民间资金、外行业资金、外地资金和境外资金,积极发展经营水利,搞活水利经济,增强水利系统“造血”功能,壮大水利队伍和水利事业。四是理顺乡镇水管站管理体制。实践证明,过去“以乡为主”的管理体制不符合我市农村水利工作的实际,不利于农村水利事业的发展,建议恢复“县乡共管,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
5、改革农村水费征收办法。基本思路是由目前的乡镇征收为主改为县财政统一征收,按照收支两条线的原则,专户管理,水利部门列出使用计划,由政府分管领导批准后及时拨付给水利主管部门使用,以确保水利系统的正常运转。
关于水利的调查报告 篇10
我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数量多、分布广,在抗御水旱灾害、发展粮食生产、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长期以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一直处于弱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旧的政策体系被打破,新的政策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使得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面临更多困难和矛盾。近年来,围绕建立新的农田水利政策体系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近日,我们对全县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实地察看了部分已、正和未改造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走访了部分农民用水户协会和农户,并召开座谈会进行了座谈交流。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现状
(一)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执行情况
1、陇县2012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
陇县2012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改造固殿渠灌区、曹家湾镇灌区、蒲峪渠灌区3处,改造干渠渠道13公里,配套斗渠74.5公里,新建改造抽水站4处,铺设低压输水管道24公里。完成主要工程量:开挖土方96158m3,外运土方57816m3,回填土方92440m3,浇筑砼8042m3,浆砌石19194m3,钢筋制安104.04T;安装抽水站机泵设备和控制系统4台套,架设输电线路2km;安装管道
25.97km,其中:安装φ100上水钢管1086m,安装φ200PVC管道3720m,
φ110PVC管道6216m, φ75PVC管道14952m,砌筑闸阀井68座,出水桩437个。工程完成投资1886.39万元。其中建筑工程完成投资1646.05万元,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完成投资34.84万元,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完成投资9.55万元,临时工程完成28.64万元,费用完成117.53万元,群众投劳折资金49.78万元。
2、陇县2013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
陇县2013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45万亩,其中新增恢复有效灌溉面积1.0万亩,改善有效灌溉面积0.45万亩;主要建设内容包括:①丰收水库灌区:包括渠灌与管灌两部分:渠灌工程维修改造干渠13km,配套斗渠8km,其中D40U型渠道长3km,D30U型渠道长5km,建筑物92座,其中生产桥48座,跌水29座,斗门15座,管灌工程铺设田间输水管道31.5km。工程建成后新增改善灌溉面积6500亩。②抽水站工程:新建温水镇坪头村核桃园1#、2#、3#、4#抽水站、温水镇温河5座抽水站和改造温水镇甘峪山1座抽水站,铺设低压输水管道37.936km。工程建成后新增灌溉面积3000亩。③机井灌区:在温水镇团结村、枣林村、闫家湾村、峡口村及坪头村新打大口井6眼,维修改造大口井6眼,铺设低压输水管道7.2km。共新增改善灌溉面积1200亩。④高效节水工程:温水镇坪头村建设高效节水项目1000亩,东南镇边家庄地区建设高效节水项目2800亩,主要以种植大棚蔬菜为主,采用大棚滴灌形式进行灌溉,共铺设管道49.02km。
3、陇县2014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
主要涉及东风镇、八渡镇和东南镇3个镇13个行政村2处渠道灌区,3处小型抽水灌区、2处井灌区。年度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378
万亩,改善有效灌溉面积0.922万亩。按照项目建设要求,我县2014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委托设计单位完成了工程实施方案,陕西省水利厅、财政厅以陕水规计发(2014)556号文件批复,批准概算总投资1931.2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衬砌改造干渠9km,配套衬砌斗分渠61.4km,渠系建筑物164座,改造抽水站1座,新建抽水站6座,新打深机井2眼,大口井16眼,改造大口井15眼,铺设低压输水管道49.43km。现在所处位臵为节水灌溉项目区,已完成主管道铺设8km,水源井改造3座,正在进行地面滴灌带安装、阀门井施工。
工程于2015年4月正式动工,截止目前工程完成的主要工程量:土方开挖0.9万m3,土方回填1.2万m3,砼2100m3,砌石3300m3,PE管道铺设14.8km。已完成投资558万元。完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00亩。
4、陇县农业综合开发段家峡水库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 陇县农业综合开发段家峡水库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共衬砌改造南干渠20.229km;维修改造干渠跌水13座;新修白牛沟退水1座;新修渠系建筑物77座;改造工程管理设施800㎡;环保土保工程,渠道植树15km;测水量水及信息系统建设1项。
5、灌区农业综合开发及国土部项目
2013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衬砌改造林惠渠灌区干渠5.112km;田间渠道8.244km;新修打机井4眼,维修机井5眼,砂化路7.132km。
2014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衬砌城关镇堎底下片区田间渠道
16.91km;新修打机井8眼,维修机井7眼,硬化田间生产路9km。
(二)现行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模式
我县现行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全部严格执行过程建设基本程序,实行“四制”管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项目建设用地及地面附着物清理全部由项目区受益村组群众完成。
(三)现行水利工程运行管护情况
陇县农田水利工程实行分级管理原则。其他小型灌区由乡镇水管站管理,并由农民用水协会组织参与工程的管理运行。机井、抽水站、田间渠道等小型工程交由项目区受益村组集中管理,并合理核定水价,收取水费,用于支付管理人员工资及工程维护费用。
(四)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目前我县仅有段家峡水库灌区注册成立了3个农民用水者协会,其他小型灌区由乡镇水管站管理。
二、当前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暴露出一些矛盾和问题。
(一)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不足,工程老化失修严重,季节性、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季节性、工程性缺水在四川一些地方表现的相当突出。我县多年平均降雨量600毫米,但7、8、9、10四个月降雨量占了全年的60%以上,而需水高峰的4、5月份,降雨只占全年的15%左右;现有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大多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相当部分是边规划、边设计、边建设的“三边”
工程,至今已运行四、五十年,先天不足加之后天维修配套没有跟上,致使工程老化、退化、失修严重,效益衰减。据调查,目前小型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在0.3--0.4之间,水的有效利用率不足40%。
(二)群众投工投劳不足,严重影响着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农村取消“两工”以后,群众出工投劳没有了强制性约束,再加上农业比较效益逐步下降,农村劳力外出经商务工的较为普遍。据调查情况反映,有的村外出打工的男女青壮劳力几乎达到了百分之百,连办丧事出殡也难以找到青壮劳力。多数村外出打工的'人数占到劳力总数的三分之二,留守在家的少数青壮劳力也大都有自己的经营项目,真正务农的微乎其微。由于农村人员大量外出,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一些地方尤其是经济落后的山区成了一句空话。很多地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处于停滞状态,原有工程也因得不到及时维修,损毁严重。
(三)因产权制度改革不规范带来的问题开始显现,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造成不同程度影响。调查中发现,一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实行租赁、承包、拍卖后,由于合同规定事项不周全、缺乏对经营业主必要的限制性措施,操作程序不规范,有的一卖了之,收了钱就不管工程管的好坏;有的业主只注重经营管理,不重视工程管理;有的业主不履行合同义务甚至违约,弃臵不管;还有的工程运用不合理,引起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背离了改革的宗旨,对此群众意见很大,甚至引起上访。
(四)基层水利管理单位自身能力建设薄弱,急需加强。
【关于水利的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关于水利工作个人总结05-23
关于水利认识实习报告06-06
2017年水利工程管理调查报告03-21
2016最新关于农田水利条例01-17
关于水利工程测量实习报告11-13
关于大学生水利实习报告05-16
水利分析论文04-01
水利科技论文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