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开发区调查报告
经济开发区对城市发展最基本的贡献就是要带动经济起飞。发区既利用了高校资源来发展产业,已开发的产业又能够帮助城市吸引更多的人才,同时,有人气就能发展第三产业,因此光谷商圈应运而生...开发区让城市更美好,城市让开发区里的人生活更美好,从而达到良性循环不断促进。以下是YJBYS小编整理的开发区调查报告,希望对你有用!
开发区调查报告一
当前,是**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开发区作为国家级开发区,在全市及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增长级的重要地位,面临着拓展新的产业发展空间和提升总体功能的首要任务。本文综合分析开发区产业发展的总体条件,明确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提出产业发展重点,为我区的产业招商提供参考依据。
一、产业现状
目前,开发区具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4家,其中高新技术20家,已经形成以食品、医药、机械制造为主,化工、电子、纺织为补充的产业结构。2006年,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01亿元,其中,食品、医药、机械制造行业分别占全部工业的比重为46.2%(包括如意集团的25.9亿元)、19.3%和12%,合计占比77.5%。化工、电子、纺织行业所占比重分别为7.4%、5.7%和4%。以上六大行业占开发区产值比重达到95.7%。
1、从产业规模看:
过50亿的产业一个,为食品产业93亿元(其中益海粮油58亿);过20亿的产业2个,为医药38.8亿元,机械制造24亿元;过10亿元的产业2个,为化工17.2亿元,电子11.4亿元。
2、从龙头企业看:
年销售收入过20亿元的企业2家,分别为益海粮油(58亿元)、如意集团(25.9亿元);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3家,为恒瑞集团(15.8亿元)、康缘制药(12.6亿元)、东方集装箱(17.4亿元);年销售收入过5亿元的企业2家,为益海油化(5亿元)、豪森制药(8.1亿元)。
3、从产业水平看:
①食品工业。食品制造业是开发区工业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在全市工业也有突出的地位。食品加工行业的如意食品是**市第一家上市公司;益海粮油(**)工业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大豆深加工以及豆粕、油脂等相关贸易,日加工大豆能力达6000吨。以味之素冷冻、雅玛珂紫菜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食品企业也在迅速做强优大,加快了海洋食品深加工。
②医药行业。**是江苏省重要医药工业基地,开发区的医药工业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开发区医药工业以恒瑞集团、中金医药包装、豪森制药、千樱医疗设备、康缘制药等骨干生产性企业为主体,重点发展中西药制剂、化学原料药、医疗器械、药用包装材料等医药工业及其配套产品,医药研发领域正在形成以企业为中心的科技创新体系,部分新药研发水平和产业化能力在国内居领先地位,恒瑞集团自主研发的一类新药即将上市,豪森制药建成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康缘药业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开发区医药产业已经在国家级新医药产业基地内形成规模经济和产业集聚效应。
③机械工业。主要集中以集装箱为主的金属制品行业。包括东方国际集装箱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其中东方国际集装箱有限责任公司为江苏省4家集装箱生产企业中生产能力最强的企业,在全国集装箱企业中位于前列。开发区内还有以江河集团、北方变速器、天田工具等为代表的机械企业。
④化学工业。化学工业为我区传统产业,罗盖特(中国)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由世界最大的山梨醇生产商法国罗盖特兄弟有限公司独资举办,主营Vc级、药典级、日化级山梨醇的生产和销售,已建成投产的年产13.5万吨液态山梨醇和年产2.5万吨粉末山梨醇,在国内外市场具有一定影响力,另外还有三吉利化工、益海油化等一批具有一定实力的公司。
⑤纺织工业。开发区内的纺织主要是化纤纺织,以杜钟氨纶、甲乙(**)粘胶公司为代表性企业。和美国杜邦公司合资的杜钟氨纶公司,是国家经贸委公布的全国512户重点企业之一,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该企业生产的新型功能性纤维在全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生产能力达到年产7000吨氨纶丝,目前是国内排名前列的氨纶生产基地。
⑥电子工业。以华威电子集团公司、升德升(**)电子有限公司、杰瑞电子为代表的电子元件及组件制造行业在国内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华威电子集团公司信息产业部定点生产集成电路封装用环氧模塑料的骨干企业,年生产能力12000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30%左右。华威电子集团公司的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是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环氧模塑料研发基地。升德升(**)电子有限公司由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之一—德国大陆公司和日清株式会社共同投资创立,主要生产汽车ABS轮速传感器,年产达1500万件,被商务部和国家认定为江苏省8个国家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企业之一。
4、从在建项目看:
目前,我区在建及拟建153个项目,除园区开发项目8个(总投资45.7亿元)外,按投资额排序为:
汽车零部件项目2个,总投资30亿元;
机械加工项目26个,总投资28.3亿元;
纺织项目14个,总投资26.3亿元;
轻工(包括包装、纸品、木业)23个,总投资25.1亿元;
新能源项目3个,总投资22.7亿元;
服务业项目9个(不含物流)19.3亿元;
新材料项目5个,总投资17.2亿元;
物流项目2个,总投资15.6亿元;
食品项目9个,总投资13.6亿元;
化工项目12个,总投资11.3亿元;
电子项目13个,总投资10.9亿元;
医药项目6个,总投资8.66亿元;
其余为建材、矿产加工等。
根据以上项目可以看出,我区传统的食品、纺织、化工、电子等产业得到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呈现稳步发展态势,汽车、集装箱配件等临港型机械产业取得重要进展,物流产业取得零的突破。
二、存在不足
目前,我区工业以及服务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在全市经济中的份额也越来越大。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特色骨干产业规模效益还不够明显,带动作用还不高。二是工业企业规模不够大,核心竞争力不强,单打独斗的现象比较明显,没有形成产业链。三是第三产业发展明显滞后,尚处于起步阶段。
三、产业选择
在专题研究**建设与发展的省委常委会上,李书记要求**“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有竞争力的产业支柱,迅速扩大工业经济总量,不断提升产业层次,使**成为我省新的`临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应该说,这次会议给予了**产业发展极其准确的定位,同时我市的产业布局随着东部滨海城区的建设已经逐步明朗,我区招商引资形势出现新的变化,产业发展的软硬件平台建设逐步深入,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我区的传统产业将继续得到加强,临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将取得飞速发展,目前我区的产业结构正处于重大调整的初期。根据省、市的产业定位以及开发区项目情况,我区具体产业选择为(由于板桥工业园已事实上成为我区招商引资的一个载体,故放在开发区一并考虑):
总体思路:按照“一主导三新型二促进”的产业定位和布局,着力打造四大产业集群:一是顺应国家产业导向,大力发展以基础原材料产业和装备制造业为主的临港产业集群。二是立足现有较好基础,大力发展以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三是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发展以食品加工、机电组装、纺织服装为主的高附加值出口加工产业集群。四是适时推动产业升级,大力发展以保税物流、第三方物流为主的物流产业集群。
产业重点:
1、临港产业发展重点:
⑴基础原材料产业重点发展①石化产业,我市正在争取成为石油中转基地及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基地,建设油气管网和30万吨级原油码头以及LNG项目等,同时我区的化工行业基础比较好,临港和土地资源优势具备了发展石化行业的条件,积极招引能够按照新型工业化要求、适应国内市场需要的石化工业项目在我区落户,是我区实现石化产业迅速发展的突破口。应重点招引炼油及大型乙烯中下游产业、盐化工、海洋化工等战略产业。
②特种钢产业,加快发展特殊钢、优质钢,增强精整处理能力是我省“十一五”钢铁工业调整和发展专项规划所要求的,我区应依托区位优势,立足汽车、船舶、家电、电力设备、油气输送、集装箱制造和工程机械行业迅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力争使特殊钢、优质钢产业有所突破。
基础原材料产业适宜在板桥工业园或徐圩组团选址。
⑵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①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业,目前我区有北方变速器、升德升ABS传感器、半挂车等汽车零部件企业,青年汽车项目即将建设,发展汽车产业具有一定的基础,近期抓好变速器的增资扩股,青年汽车整车生产项目的争取等,引进发展具有市场需求潜力的高新技术零部件产品,如汽车电子产品等。同时抓住国内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势头,引进战略投资者,特别是鼓励引进大型公司和著名品牌的企业进入建立以出口为主的汽车项目,把我区建成我国重要的汽车出口基地。
②船舶修造业。目前全国许多临港城市都将船舶工业作为重点产业培育。但是**市船舶工业及相关机械工业基础薄弱,目前还缺乏相应的技术和资金支撑,考虑到**市的港口优势和长江三角洲机械制造优势,应将该产业作为潜在产业来培育。开发区发展的重点是培育船舶修造的配套条件,积极招商引资引进造船项目,从船舶修造起步,逐步向船舶制造发展。船舶修造业适宜在板桥工业园或徐圩组团选址。
③港口相关设备制造业,以集装箱制造产业为主导,通过引进和整合现有企业,增强以规模化为基础的竞争优势;实现集装箱产品多样化,积极开发生产冷藏集装箱、特种集装箱等多种产品,不断提升系列化水平和产品档次;积极拓展从零部件生产到维修服务在内的集装箱产业链,以大型企业和主产业为龙头,吸引集装箱木地板公司、钢管公司、方角厂等相关配套企业落户,形成具有特色和竞争优势的集装箱产业集群。同时积极引进物流装卸、运输设备、仓储自动化运输设备等港口机械及其零部件等产业。
2、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点
⑴新医药产业:在我区有较好的基础,但存在缺乏大型龙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应重点培育和引进大型医药集团,研发模式实现向“仿创结合”的转变;提高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研发创新体系,建成区域性的公共研发平台、医药产业服务体系;形成研发、生产和服务相配套的医药产业集群。重点发展以化学合成药、现代中成药、生物及海洋医药、新型医疗器械和医药包装材料等为主体的产业发展格局,建成“国内知名、地区领先”的新医药产业基地。
⑵新能源产业:①风电设备制造产业,以连众风力叶片、重山塔架为基础,按照“叶片先行、发展总装、完善配套”的思路,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引进风电总装项目,形成较为完备的风力发电产业链。②太阳能利用产业,以SPJ、阳光晶源、太阳雨为龙头,进一步整合并延伸太阳能的上、下游产业,建立完整、闭合的太阳能利用产业链。
⑶新材料产业:①化工新材料,目前我区化工新材料企业有9家,罗盖特山梨醇、三吉利苯二酚、益海油化脂肪酸等在国内具有较高占有率,神鹰碳纤维国内独家生产,我区的化工新材料行业重点提升现有水平,配套发展相关产业,形成上、中、下游关联产品集群。②硅材料产业,我市以硅资源加工为主体的新材料产业已经形成规模,但以硅资源加工为主产品多为原材料类型,高附加值产品比重相对较低。产品缺少深加工,产业链有待延伸。在我市硅材料产业链中,我区重点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多晶硅、单晶硅、光伏电池及组件产品。
3、出口加工业发展重点
食品加工、机电组装、纺织服装是我区目前具有较好基础的产业,食品行业中如意集团、味之素、雅玛珂紫菜、有利食品以及在(拟)建的正旺食品、众旺食品等企业年出口都在千万美元以上;机电组装行业中连利水表、中信重机、雷德曼精密机械以及在(拟)建的连通管业、中亚金属、康特威机械等在我区业具有一定地位;纺织服装行业中的艾业无纺布、宇研鞋业以及在(拟)建的连顺纺织等纺织工业园中企业发展具有很大潜力。
下一步出口加工业的发展,应进一步发挥原材料资源优势、区位及低成本的比较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具有较高附加值的食品加工、机电组装、纺织服装等产业。
4、物流产业发展重点
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必然要以现代物流配送体系作为支撑和依托,需要相应加快发展物流产业。同时,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也将增强开发区的总体功能和地位。
①保税物流,外向型经济的迅猛发展、港口经济的蓬勃发展为我区加快发展保税物流产业提供了可能,尤其是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功能叠加以后,保税物流无疑将成为我区现代物流产业的重要支柱;
②第三方物流,以万港物流园、中远物流为重点,引进国际知名物流企业,以主要面向开发区内重点产业和服务于全市及辐射周边地区企业,提供运输服务、仓储服务、货代等贸易类服务。
四、几点建议
1、搞好分项产业规划,加强产业引导。对我区原有的产业布局规划进行修订,同时编制分项产业发展规划,制定我区详细的鼓励产业目录。通过规划的制定,分析背景、现状、需求、发展趋势等,研究确产业的发展思路、总体目标、发展重点、对策措施、扶持政策等,围绕重点,找准空间,整合资源,减少重复,推动各项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在抓好各项规划的同时,还应注意加强龙头骨干企业发展战略研究和规划的实施。
2、制定产业助推政策,实施产业经营。主动扶持与培育支柱产业是开发区的一项重要职责。实施产业经营,并不是指政府直接实施投资,而是指开发区利用其自身的资源,搭建支柱产业发展的软硬件平台,同时选择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瓶颈”予以突破。助推政策应从鼓励投资到鼓励产业聚集的转变。比如可以建立支柱产业的专项扶持基金,重点支持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的关键研发项目和产业化项目,扶持这些企业快速成长。
3、突出高新技术的发展。无论从省还是市都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发展临港产业放到同等地位考虑,临港产业区7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主要以布局装备制造业、出口加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另一方面,国家两税合一之后,企业所得税优惠重点将由以区域优惠为主的格局转向以“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兼顾社会进步”的新税收优惠格局。为此,我区必须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放到重要的位置上。可仿照国家科技部和天津市政府共同建设滨海高新区的模式,申请省科技厅和**市共同建设**高新区。
4、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在商务部、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指出:“选择体制改革条件比较成熟的国家级开发区,设立为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根据温总理对我市新的定位,我区完全可以申请成为“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据了解,目前,广州开发区正在积极申请。当然,我市正在争取设立“海州湾新区”,并将新区作为国家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享受国家赋予的重大改革开放措施,我区申请成为“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可以作为备选方案。
开发区调查报告二
财经委围绕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审议的议题,就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建设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期间,听取了管委会工作情况汇报,实地察看了港区基础设施、内港池整治、码头建设及华懋新材料、万通海欣仓储等重点项目建设情况。现将调查情况提供给常委会组成人员,供审议时参阅。
一、基本情况
调查认为,东营港经济开发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加快港区发展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抢抓机遇,创新实干,强力突破,港口建设、园区配套、项目引进等各项工作加快推进,一批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投产运营,发展势头强劲,港区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开发大发展的框架已经拉开。1-9月份,全区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5.4亿元,同比增长42%;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4.7亿元,同比增长140%;地方财政收入实现1.34亿元,突破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90%,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一)多措并举,港口码头建设推进较快。积极引导支持中海油、万通、宝港国际等企业参与港口建设,八大业主码头建设进展顺利。中海油2个5万吨级原油、燃料油码头和2个5千吨级成品油码头已完成桩基打设,公共管廊正在加快建设;万通2个2万吨级燃料油码头正在进行桩基施工。下气力对内港池进行综合整治,内港池的商港功能得到恢复和发挥。积极引进万通集团投资17亿元启动了南港池开发,东营至旅顺航线即将通航。截止目前,东营港已累计接卸货船440多艘,吞吐货物260多万吨,2个5万吨级油品过驳锚地获得运营资质,接卸大吨位油船的能力已经具备。
(二)突出重点,项目建设引进成效显著。坚持建设、招商齐头并进。集中实施了春、夏两次重大项目开工行动,15个项目计划总投资434亿元。海科、华泰、万达、神驰、大明“五大生态工业园”和万通海欣、中海油、宝港国际“三大物流园”建设加快推进。其中,海科赫邦已完成投资2.5亿元,万通海欣20个3万立方罐体已经安装完成,华懋新材料一期年内即可投产。努力克服港口辐射能力弱、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等不利影响,紧紧围绕化工、能源、物流等主导产业,加大专业、产业招商力度,大项目引进有了新的进展。石大科技、诺尔化工、东辰丁基橡胶、万福达化工等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项目纷纷落户港区。据调查,全区投产项目已达20个,总投资33.4亿元;在建和续建项目34个,计划总投资达587亿元。
关于对经济开发区建设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关于对经济开发区建设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三)加大投入,基础设施配套逐步完善。高起点实施了规划编制,水电路讯及消防、燃气、管廊等专项规划已完成,为今后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导。借助内力外力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今年已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3亿元,其中,争取政府债券、市财政调度款等资金1.9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平整、道路修建、供电供水、消防燃气等基础设施项目得以加快实施,投资近亿元的污水处理厂即将投入使用,消防特勤站正在加快建设,总投资9.93亿元的7公里防潮堤建设正式启动,将于20**年建成投用,园区的项目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
(四)强化服务,加快发展的环境不断优化。东营港开发区管委会领导班子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抢抓黄蓝经济区建设和港区城一体发展两大机遇,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扎根港区,开拓创新,勇于奉献,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能力有了新的提高,各项工作实现了超常规推进。以创建“平安港区”、“文明港区”、“和谐港区”为总抓手,深入开展专项集中整治、和谐文明共建活动,区容区貌有了较大改观,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发展环境逐步优化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通过调查,当前制约影响港区建设发展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一是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部分企业资金短缺的矛盾加剧,融资难的问题突出,影响了在建项目的进度。中海油、大唐发电等项目,受国家调控布局影响,不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推进难度较大。二是投入水平与大规模开发建设的资金需求仍有很大差距,基础设施配套资金缺口仍然较大,多元化融资渠道还不够顺畅,致使有的基础设施项目无法开工,有的进度缓慢,客观上影响了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三是由于地理原因,港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难度大,建设项目用地,需要大量挖土填土,工作量大,成本高,有些企业存在不规范取土用土现象。同时,受国家土地调控政策的影响,土地审批难度加大,制约了港区土地资源优势的发挥。
三、几点建议
一是坚持高效生态定位,推进港区健康快速发展。要抢抓黄蓝经济区建设和港区城一体发展两大机遇,在工作指导和项目引进等方面坚持高效生态定位,抬高项目入区门槛,对进区项目进行严格筛选、审查,坚决杜绝高耗能、高污染项目进区;要高度重视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实行统一土地政策,严格执行土地投资强度标准,既要给企业发展留足空间,又要防止圈而不建,占而不用问题的发生,增强港区发展的可持续性。要学习借鉴上海金山石化等先进管理模式,发展生态化工,推行清洁生产,加大排污、治污力度,扩大区内绿化面积,严格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抓好执法监管,永葆港区碧水蓝天。
二是提升规划标准,科学布局港口码头建设。港口码头建设要坚持高点定位,统筹规划、科学布局。要增强前瞻性,按照建设亿吨深水大港的要求,在利用引桥资源上,充分考虑未来发展空间;要突出科学性,按照运行能力和安全技术要求合理布局泊位,做到统筹兼顾,互为补充,互为配套,发挥港口码头最大效益;要提升完善港口总体规划,加强与先进港口的对接,着力引进大企业集团参与港口建设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建设国际物流大港。
三是强力推进,突出抓好大项目建设引进。要坚定大招商的决心不动摇,按照高效生态要求,重点围绕石化、能源、物流和海洋装备制造等产业,综合运用产业招商、专业招商,以商招商等手段,着力在引进大高外项目、大企业集团上下功夫。对在建项目要靠上工作,加大推进力度,加快建设进度,使其尽快达标投产。要加强招商队伍建设,打好主战场品牌,围绕港区产业招商的主攻方向,加大宣传推介力度,高水平策划包装对外招商项目,加强项目的分析论证、筛选发布,增强项目的.针对性。要加快建立油地军校协调联动机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市内大企业集团到港区投资兴业,营造全社会参与港区建设的浓厚氛围,切实把举全市之力突破港区建设发展的战略部署落到实处。
四是加大资金支持,切实完善港区基础设施配套。要继续坚持“政府投入为先导,市场化运作为主体”的原则,进一步发挥现有融资平台作用,提高多渠道、多元化筹措建设资金能力,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破解发展瓶颈;同时,对能推向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要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建设。鉴于目前港区自身还不具备滚动发展和大规模投入的能力,市政府要给予重点倾斜,加大财政对港区的投入力度,加快区内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加快学校、医院、商贸区等社会事业建设,全面提升园区的项目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要科学规划区内水系、绿化建设,合理安排取土用土计划,推进水系、湖泊开发利用,形成独具特色的河、湖、海景观带,为建设生态宜居新港城打下坚实基础。
【开发区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开发区基层减负报告(精选14篇)12-01
开发区卫生监督考核方案范文03-26
开发区基层减负报告范文(精选7篇)11-29
开发区上半年工作报告03-10
开发区房屋租赁合同通用03-06
开发区厂房宿舍租赁合同02-20
经济开发区批复格式范文01-06
开发区企业服务年活动方案范文03-23
开发区办公场地租赁合同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