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

共享单车调查报告优秀

时间:2023-03-07 03:30:06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共享单车调查报告优秀范文

  共享单车自问世以来取得了快速发展,成为越来越多城市市民出行的新选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关于共享单车调查报告的优秀范文,内容如下:

共享单车调查报告优秀范文

  【共享单车调查报告优秀范文一】

  北京3月10日起,杭州公共自行车升级为24小时服务,并在全市范围设置30处义务修车点。

  9年来,杭州公共自行车完成了8.58万辆公共自行车投放,随着ofo、hellobike、小鸣、骑呗、永安行等共享单车的汹涌而来,改变了杭州的“单车江湖”。显然,杭州公共自行车公司此举是对“狼来了”的回应。

  杭州共享单车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解决了“好借不好还”痛点的同时,又产生了一个新的痛点,那就是“野蛮生长”带来的乱停乱放等诸多城市管理问题。

  一座城市到底需要多少辆自行车?应对激增的自行车衍生出的问题,杭州,准备好了吗?记者进行了调查——

  杭州共享单车:

  从“红色风景”到“五彩缤纷”

  2008年5月1日,红色的公共自行车在杭州首次现身。2800辆车,61个服务点,首日租用人数达3704人次,从此杭城街头多了一道红色的移动风景。

  9年来,公共自行车已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公开数据显示,目前,杭州公共自行车已有3770处服务点,投放8.58万辆车,日均使用人次达31.5万,累计使用人次7.52亿。

  今年以来,各品牌共享单车品牌纷纷杀入杭州,共享单车似乎一夜之间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

  hellobike今年1月入杭,首期在下沙投放了3000多辆,目前已投放近50000辆,下月将增至8万辆;

  ofo单车今年2月入杭,首期投放在下沙,预计将在杭州投放超过10万辆;

  小鸣单车也于2月底开启了杭州之旅,目前已投放3000多辆,预计3个月投放增至5万辆以上;

  本土企业“骑呗”,重点发力滨江区,目前投放数量为15000辆左右,并计划短期投放10万辆;

  而总部在福建的“永安行”,与芝麻信用联手推出了“押金模式”,上月刚刚进入杭州,具体投放情况尚不清楚。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以来,涌现的共享单车品牌约有15-20家,已在全国30多个城市投放,总计投放数量超过200万辆,一场“单车厮杀”硝烟弥漫。有投资人曾扬言“90天结束战斗”,现在看来显然不太可能。

  共享单车用户获取的成本几乎为零

  每天晚上,从天津富士达自行车有限公司发来的4000辆单车被送进hellobike朝晖路某仓库,在这里完成检测后,次日就被投放到地铁口、写字楼、大型商圈等人流量密集的地方。“投放点都经过事先踩点,如果投放太偏,单车闲置率太高,就直接影响到收益。”hellobike市场经理彭文凯说。目前,hellobike已在杭州投放了近5万辆单车,接下来几个月将增加至8万辆。“我们已在15个城市铺开了市场,今年的小目标是要在全国140个大中城市投放480万辆。”上海起家的hellobike,选择先在苏州、宁波试水,逐渐向二三线城市拓展,他们的策略就是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精耕二三线城市。“目前的`问题是自行车生产厂家的产能不足,每天只能给杭州发4000辆左右。”虽然全国排名第三,但hellobike还是很有信心,若能在140个城市铺开,日均用户超千万很轻松。据了解,目前日均订单超千万的平台只有美团、淘宝和滴滴打车。“共享单车是一个高频产品,我们用户获取的成本几乎为零,而美团获取一个用户的成本要达到十几块甚至更高,瓜子二手车的用户获取成本最高能达到2000元/人。”彭文凯说。

  “朋友圈”调查:有人点赞有人吐槽

  大量涌入的共享单车,为人们提供了新的出行选择,但也有诸多诟病,比如乱停乱放,占据盲道、消防通道等,市民对此褒贬不一。用惯了市民卡租车的市民胡美英认为,共享单车像癌症一样向城市的各个角落蔓延,“有的堵在小区门口,有的停在消防通道和盲道上,存在安全隐患,也影响杭州的市容市貌,有一个小红车就够了呀!”

  市民黄廷辉则宽容得多,他说:“共享单车解决了‘小红车’好借不好还的痛点,用起来也很方便,二维码扫扫就可以用车、还车,非常方便,影响市容市貌的个别案例肯定有,总体来看还是好的。”

  刚从北京开完两会回来的全国人大代表虞纯则认为,共享单车本是一个惠民的创新,但“随借随还”的理念给城市的建设、发展和管理确实带来了一些影响,创新也应该讲规矩,希望加强管理。

  有人点赞,有人吐槽,记者在朋友圈做了一个小调查(10人小群),其中有6人认为比“小红车”方便,“尤其是从地铁到家这两公里路,走路要20分钟,有共享单车的接驳,就方便多了。”另外4人认为,杭州是风景旅游城市,应该以城市形象为重。

  单车公司:

  “很乐意和相关部门坐下来商量”

  彭文凯还清楚的记得,从合肥来杭州不久,他就遇到一件棘手的事情:

  3月3日上午,他接到电话说,地铁打铁关站的单车被人堆起来了。当他赶到现场时,20多辆单车堆得老高,两辆单车不知被谁放在了围栏上,还来了不少记者。“可能是抢了摩的师傅的生意,但也很无奈。”

  据介绍,一辆共享单车的成本约为700元,包括实心胎、太阳能发电板和GPS定位锁。“每损坏一辆,都是成本消耗。”彭文凯说。

  这次事件,引起了企业的重视,hellobike还为西湖景区的5个城管中队分别配了1人,参与单车停放管理。同时,还在一些城市增设共享单车的“虚拟停车位”,将这些“虚拟停车位”标注到地图上引导共享单车规范停放。

  有类似服务模式的还有“骑呗”,该公司城市运营经理戴锋说:“公司杭州现有近30名车辆巡检员,每天通过软件来反馈故障车辆和违停情况的信息就有100来条。”

  人力战术成本高,虚拟车位收效不大,有的单车甚至尝试了系统内信用积分,但收效甚微。采访中,记者发现一个单车企业的共同声音:“我们对接的部门很多,没有一个专门的部门牵头,在沟通上就有障碍,我们也很乐意和政府坐下来商量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关部门:正在积极研究解决方案

  杭州市城管市容环卫部门的工作人员说,共享单车随意乱停乱放,确实影响了杭州的市容市貌,也影响行人出行,给环卫保洁工人的作业增加了不少麻烦。

  杭州城管宣教处处长何国辉则表示,针对共享单车乱停乱放这一新情况,正在跟相关领导汇报,由于此事涉嫌人行道占道经营,处罚还要协调工商部门,这和以前西湖边的双人自行车管理难题有些相似。“乱停乱放最开始是交给城管部门来管,但骑行在路上的就管不了,缺乏充分的法律依据。”

  共享单车是一个新事物,它的管理涉及到交警、城管、运管、工商等多个部门,由于目前共享单车没明确管理部门,杭州运管局方面不便做出回应。但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九条,非机动车应当在规定地点停放。未设停放地点的,非机动车停放不得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也就是说,乱停放的共享单车,交警可以拖车并进行处罚,然后再让运营公司拿回去。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杭州市政府正在召集多方开会,积极研究解决方案。

  专家视角:应尽早对共享单车进行规范管理

  关于共享单车,交通部部长李小鹏曾表示,政府部门要主动作为、超前谋划、创造条件、加强监管,推动新的事物能够更好地发展。

  根据业内乐观估计,每20-30人需要一辆自行车,按照目前杭州900万的常住人口数量来计算,今年底,杭州共享单车数量将饱和,若相关部门不尽早规范管理,势必会造成更多社会资源浪费。

  作为公共管理专家,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吴伟强同样关心社会资源的浪费问题,他说:“杭州作为一个开放的城市,并非不允许共享单车发展,相关部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尽早对共享单车进行规范和管理。”

  “上海约谈单车企业的结果是暂停投放。事实上,共享单车有巨大的空间去改善,只要它符合上路规定,乱停乱放的查处难度就很大,这需要多部门联合,共同研究解决方案,鼓励创业创新,而不应该‘一刀切’。”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学院教授马良说。

  评论:当你在支持“共享单车”时你在支持什么?

  当你在支持“共享单车”时你在支持什么——套用的是村上春树发明的句式。想必没有人会回答:“我支持它的乱停乱放。”

  那么反过来讲,当我们在批评“共享单车”的“乱停乱防”时,也不是在否定“共享经济”,不是在否定“互联网+”,不是在否定“共享单车”给人们出行带来的便利。

  我们要热情拥抱“互联网+”,积极鼓励“共享经济”,这一点毫无疑问。但也须谨防一种倾向——把“互联网+”、“共享经济”推向神坛,成为逃避问题、掩盖问题的挡箭牌。很多人都曾拥有过一辆私有的自行车,都明白停放时要依规依序,为什么一旦披上了一层“互联网+”、“共享经济”的外衣,“乱停乱放”就变得理直气壮了呢?

  不少人津津乐道“共享单车”的“便利”——可以在任何地方还车,可以在任何地方借车,并因此形成了对于传统公共自行车的竞争优势。但当人们这么津津乐道时,可否意识到,“共享单车”的所谓“优势”,不就是“乱停乱放”四个字吗?剥离了“乱停乱放”,它还有什么优势可言呢?

  追求“便利”,人同此心。但世间不只有“共享单车”一种存在,“共享单车”的“便利”,需要与其他万事万物的“便利”和谐相处。权利有边界,便利也有边界——你的便利,不应该以他人的不便利甚至于整个社会的不便利为前提。“便利”是有底线的,不论是“共享单车”的经营者还是使用者,都应该认识到底线所在。整个社会要形成共识,也是常识:人类的资源有限,“便利”也就有限;城市的道路资源、空间资源有限,自行车(不论是传统公共自行车还是新兴的共享单车)的便利也就有限。人们对“便利”的追求,应该适可而止。

  那么作为城市的管理者,如何才是对于“共享单车”正确的态度?一言以蔽之:放管服。放其进来,依法监管,高效服务——鼓励其“共享经济”的成份,使其与公共自行车的相得益彰,让市民出行更加便利;处罚其“乱停乱放”的违规行为,倒逼经营者改进、升级运行模式;同时为其有序停放提供条件,就像杭州为缓解市民停车难而不断增加停车位有效供给一样。

  【共享单车调查报告优秀范文二】

  共享单车自问世以来取得了快速发展,成为越来越多城市市民出行的新选择。近日,国内知名调查公司艾瑞咨询发布了一份市场调研数据,显示共享单车已经成为“出行领域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目前,共享单车日均总有效使用时间在增加,用户粘性不断增强,该机构对国内共享单车市场做出如是整体把脉。而其中,摩拜和ofo已成为主要玩家。

  然而仔细数据研读上述的艾瑞数据,我们发现: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摩拜活跃用户单月增长10%,同期ofo缩水18%;总有效使用时间单月增长17.3%,同期ofo缩水22%。

  日均总有效使用时间的巨大差距,摩拜甚至对ofo呈碾压之势,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相较于ofo,多数的用户还是把票投给了摩拜共享单车。

  摩拜为何能大幅领先于市场,而且用户也更喜欢摩拜?从两家产品特点和市场态势来分析,ofo逐步萎靡的市场表现主要还是产品和模式因素所致。尽管ofo借助单车低成本,快速进入共享单车市场竞争,目前投放车辆超百万,但缺乏“智能锁”的核心模块,无法摆脱城市复杂空间对单车的场地制约,用 户找车、用车难。使得ofo在学习使用成本、认知度、用户体验上等都弱于对手。

  在模式上,由于整体企业对单车的管控能力不强,无法快速响应用户反馈,及时改进产品,就如同被困住了手脚。ofo于摩拜的市场表现,其实正是产品和体验上的差距体现。

  2017年开年,摩拜与ofo相互竞争日趋白热化,一方打着“一天一城”的.战略牌,另一方打出了“富士康”的合作牌,其实摩拜与ofo对于共享单车市场走着两条不同的战略选择,前者选择了“智能”、“可靠”、“高品质”精益思路,而后者选择了“廉价”、 “低质”的粗放思路。

  经过4个月的投放,ofo各种质量问题频出,而且缺乏定位系统的“小黄车”对于城市管理和骑行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最近又有媒体披露ofo因为之前的盲目烧钱导致融资难的困局。而此次数据的披露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真实用户的实际行为,ofo目前的资金链运转或许已经越来越困难了。

  再回到战略本身,在未来整个智能共享单车领域,哪一种战略选择才可持续?用户的真实行为或许已经给了答案。维引领,多呵护,多扶持。配套服务好了,单车停放有序了,人们愉悦、方便出行的生活小目标才能更好地实现。


【共享单车调查报告优秀】相关文章:

共享单车调查报告11-12

共享单车调查报告06-22

共享单车调查报告11-04

共享单车调查报告02-10

关于共享单车调查报告10-05

2022共享单车调查报告04-15

共享单车调查报告范文02-17

共享单车调查报告范文06-28

共享时代——共享单车作文10-31

共享单车调查报告12篇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