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国校园欺凌调查报告
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言语羞辱及敲诈勒索甚至殴打的行为等,校园欺凌多发生在高中中学小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关于中国校园欺凌的调查报告,内容如下:
【中国校园欺凌调查报告一】
走不出的青春梦魇:校园欺凌受害者调查
随着临沂校园欺凌事件、连云港校园欺凌事件、永新校园欺凌事件的接连曝光,校园欺凌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然而,媒体与学界探讨的焦点集中于施暴原因与解决措施,鲜有对受害者长期身心健康的关注。
校园欺凌的形成和演化是漫长的,对于受害者身心的影响也是持久的。作为调查者不应只以单纯的同情的眼光去看待受害者的境遇,更需要以切实的理论为支撑,深入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为推动问题的改善提供依据。本调查小组通过对全国26个省市校园欺凌受害者的回访,了解事件过程、处理方式以及该事件对受害者的长期影响;其次,通过对相关专家及援助机构的访问,对校方、家长处理方式的问题和援助机制的漏洞进行了探讨;同时,借鉴国外的校园欺凌援助机制与我国其他研究成果,为校园欺凌事件的缓解提出建议。
本调查旨在引导人们重视校园欺凌给受害者带来的严峻后果,使政府、学校及家庭加强针对校园欺凌的干预工作,呼吁社会各界参与对这一群体的援助,并为其他与校园欺凌相关的研究提供借鉴。
本次调查以问卷法和访谈法为主,问卷以校园欺凌的受害者为发放对象,共计收回88份有效问卷,受害者涉及北京、广东、四川、江苏等2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其样本挑选不涉及主观选择,故在一定程度上能真实反映校园欺凌受害者的状况。此外,笔者选取了八名有代表性的受害者进行了深度深访。
受访者中,女性占60.23%,男性占39.77%。受访者年龄主要集中于18岁-25岁,占比73.86%,表明受害者多已离开校园欺凌多发的中学校园,正就读大学或已步入社会。从问卷给出的数据来看,校园欺凌事件发生时,一半以上的受访者就读于初中,占到总人数的57.95%,这一点与其他研究结果相接近。52.27%的受访者遭受欺凌至今已有5-10年的时间,18.18%的受访者是在10-15年前遭受欺凌,在这样的情况下,受访者的现状如何便成为了更加值得关注的问题。
调查发现
1.施暴方多为群体,近七成受害者遭受过身体伤害
在事件施暴者的调查上,81.82%的受害者表示施暴方为群体,18.18%的受害者表示施暴方为个人(见图1)。根据群体效应中的增力作用(即“1+1+1>3”),群体引发的校园欺凌事件危险性远大于个体之和,受害者所受欺凌程度也随之增强。在本次社会调查中超过八成的受害者表示施暴方为群体,欺凌程度可见一斑。
5.被欺凌后受害者应对危险能力增强,部分受害者变得以暴制暴
校园欺凌事件对受害者个人发展的长期影响则呈现出复杂性。从数据总体来讲,校园欺凌事件对受害者个人发展的消极影响较小。但是通过进一步查看样本,笔者发现,大部分受害者仍旧在2-7个问题中出现了极端消极的回答。
受害者个人发展受到的消极影响主要集中在学业事业方面。48.9%的受害者从遭受欺凌至今,对重要活动的参与感明显降低,这可能令他们丧失学业或事业上的重要机会;39.8%的受害者学习成绩明显下降,是由于害怕遭受欺凌而逃学,或受欺凌困扰而无法专心于学业所致;31.8%的受害者表示,事件发生至今,他们无法集中注意力。
其次,人际交往方面,他人对待校园欺凌事件的态度影响受害者的感情。一半以上的受害者因亲人对校园欺凌事件处理不当而疏远了与他们的感情,此外,有三成受害者因校园欺凌事件而与朋友感情疏远;超过二成受害者至今无法正常恋爱。
结果同样呈现出一些积极因素,多数受害者在事件发生后逐渐拥有正面力量。近半数的受害者表示他们比以往更加勤奋努力,以求在校园受挫后重拾自身价值,自身应对危险和不幸的能力普遍增强。
通过调查发现在欺凌事件发生后,受害者的价值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量表总分在“一般”(3×11=33)右侧的样本数占到四成左右,这是由于三道积极向题目拉低整体分值,事实上大部分消极向题目的平均分值都处于较高位置,即,虽然大部分受害者有应对问题的积极力量,但仍然不可避免地因校园欺凌事件产生较为严重的价值观变化。
从欺凌事件发生至今,高达78.4%的受害者因欺凌事件而对校园安全产生怀疑,51.1%的受害者认为社会黑暗,用恶意去揣测他人的受害者占44.3%。
其次,以暴制暴的观念在受害者心中形成,甚至付诸于行动(例如个案3中的女生C)。第3题的均值为3.22,即受害者整体倾向于“应当用暴力制服暴力”;同时,有超过四成的受害者在欺凌事件发生后,采取过以暴制暴的行为。
最后,校园欺凌事件也引发大量受害者重新衡量自己的生活。64.8%的.受害者从事件发生至今,对人生有新的思考,并发现新生活方式的可能性。有55.7%的受害者因此而更加珍惜自己身边的人,有44.3%的受害者能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并对未来充满信心。
个案3
女生C:被欺凌后,瘦弱的我变得比他们更狠
13岁那年,在父母的安排下,从小在城市长大的C突然转学到县城,这个衣着时尚、成绩出色的“城里人”遭到了新同学的排斥,从最初被孤立,到后来被扔书、被掀桌子、被殴打,状况日趋严重:“班里有个女同学A,去告诉另外一个同学B,谎称我说B的坏话,B就当着全班的面,把我打了。”这是C第一次遭遇校园欺凌,心中不知所措,非常害怕。父母听说此事后,瞒着她找到施暴者,用暴力手段解决问题。尽管如此,她的父母依旧坚持让C留在县城读书,在C的再三央求下,她才转学回了城市。
回到城市的C,并没有就此摆脱校园欺凌的困扰。但是有了之前的“经验”,瘦小的C不再选择忍气吞声:“我对于这种事情的解决办法就是,把她拖到校外,打了一顿。还手,绝不手软。”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三年以后,母亲再次把C送回县城,她又一次跌入校园欺凌的深渊。那时年级上有位很混的男生直接提出想和C发生性关系,遭到C的拒绝。半个月后,他找了外校的20多名男生女生,在C下晚自习回家的路上,将其堵在巷子里殴打。C心中积累的愤恨爆发了,她揪住其中的一个女生使劲打:“当时身上都是淤青,很害怕。但是完全感觉不到疼,只想把他们都杀了,心里怨气很重。”
与三年前相似的校园欺凌事件,换来了同样的处理方式。C的表姐是县城里的“大姐大”,她找到其中四位施暴者,将他们关在房间里打了一顿,C却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那些都是他们自找的。”之后C的父母骂她,指责她一天到晚就会惹事;C的学校则对此事不闻不问。
对C来说,那是一段尖叫哭泣的日子,直到现在,校园欺凌的阴影都无法散去。后来的她患了抑郁症,有自残行为,曾经寻找心理医生却几乎没有效果。她有过朋友,但无法付出真心。很久以后,当C再次回到县城,在街上遇见曾经冷眼旁观的同学,对方热情地向她打招呼,C却本能地满怀厌恶,扭头走开。对她来说,县城里的一切都是黑暗的,她憎恨那个地方,永远无法接受那里的一切。
这一切的一切在C的心中埋下了暴力的种子,从那以后,她放学回家会带刀;再面对欺凌她会毫不犹豫地还手;见到别人受欺负,她会用暴力手段拔刀相助。瘦瘦小小的C,却不再怕以暴制暴时会处于劣势:“因为我比他们更狠。”
总结
从以上的调查可以看出,校园欺凌受害者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个人发展、价值观念方面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尽管他们中的大多数个人力量不断增强,但仍旧难以化解校园欺凌带来的伤害,并持续至今。通过调查、深访与文献查阅,笔者发现问题主要出在以下几个方面:
通过与受害者的交流我们发现,多数受害者性格都比较软弱内向,心理建设能力较差,同时对事件的解决方式缺乏了解和自信,受害情绪积压带来更多的心理问题产生。
在事件初期,家长对受害者关注不足,未能及时发现遭受欺凌的迹象,错过了事件处理的最佳时机。事件处理时,部分受害者家长处理不当加速了欺凌事件的恶化,另外,有部分家长用以暴制暴来解决事件,成为反面教材。
一,教育局等上级机关缺乏有效引导,大多空谈指示性精神,缺乏相关实际处理规定;二,校方对于声誉的保护,选择压制相关事件,避免消息流出,从而不予处理;三,唯分数至上的教学理念,忽视学生道德教育,使得校方有时在校园欺凌处理上偏袒成绩优异者;四,部分老师缺乏责任心和对学生足够的关爱,放任欺凌事件发生。
目前我国与校园欺凌相关的法规均回避“校园欺凌”“校园暴力”的概念。另一方面,我国法规中还存在将其事故化的问题,“事故”是“意外的损失或灾祸”,而校园欺凌事件是一种“故意侵害行为”,两者存在着显著差异。这种事故化的方式,会掩饰校园欺凌事件的严重性,不利于校园欺凌事件的处理。
目前心理咨询室在我国学校中普及率较高,但教师资历不足,甚至有些心理咨询室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设置,在学生的生活中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
学校的心理咨询室效果不大,其他心理援助机构的现状同样不乐观。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虽对校园欺凌受害者提供帮助,但对象局限于涉诉的受害者群体,忽略了占大多数的未上诉的受害者。另外该机构提供只能提供咨询期内的援助,无法对受害者进行长期的关注。其他与校园欺凌相关的公益活动多由社区组织举办,目前国内尚未有完善的反校园欺凌公益组织。
建议
任何暴力行为的产生其原因都不是简单的某种心理,暴力是由社会、家庭、个体心理行为、经济、政治、文化、媒体宣传等多方面共同塑造的,解决青少年暴力的方式也因从多角度入手。因此,在调查中,笔者收集了来自校园欺凌受害者、心理专家与法律专家的建议,并参考国内的相关研究成果,最终提出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四个方面的建议。
政府
1.完善现有的校园安全管理办法,颁布针对校园欺凌的法律
2.建立校园安全管理专门机构,设立反校园欺凌专项资金
社会
1.媒体应加强对校园欺凌事件的后续报道
2.对电影、电视、网络游戏实行分级制度
3.呼吁建立反校园欺凌的民间公益组织
学校
1.加强生活技能教育和法制教育
2.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
3.建立完善的校园欺凌干预机制
家庭
1.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避免暴力行为
2.重视对孩子的底线教育和品格教育
3.事发后给予孩子心理支持,并积极配合校方解决问题
【中国校园欺凌调查报告二】
区教育局设计下发的 “颍东区中小学校园欺凌情况调查问卷”,本次考察了我校207名初中学生。
结果表明:
(1)中学生遭遇校园暴力的比率为14.75%;参与校园暴力的比率为5.53%;遇见校园暴力的比率为52.67%。中学校园暴力现象存在。(2)中学校园暴力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基本为男生所为。男生遭遇和参与校园暴力的比率远远高于女生。
(3)14至15岁的学生是校园暴力行为的主要群体,14岁以下以下则明显下降,这与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密切相连。
(4)中学校园暴力发生的场所主要是在校外其他地方,很少发生在校内。而在学校内发生校园暴力的主要地点是厕所,另外还有操场。
(5)中学校园暴力发生的时间大多数在晚上放学时间,其次是其他校外时间,在校期间很少发生。
(6)中学生对校园暴力的态度五成多是深恶痛绝。而观望,漠不关心、认为正常、还有适度参与者占四成多,且持这种态度者随年级增高呈上升趋势,这对于校园暴力的干预是极为不利的。
(7)中学校园暴力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学生自己之间的争强好胜和因早恋引起的争风吃醋,而且各个年级具有相对一致性。
(8)大多数中学生在遭遇校园暴力后更倾向于自行解决,其次选择报告老师和告诉家长。还有少部分学生选择忍气吞声或者找人报复,极少甚至加入暴力团伙,报警较少。
(9)杜绝校园暴力首先是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其次是多组织学生的集体活动;再次是加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力度和加大学校的管理力度等。
(10)中学校园暴力主要发生在男生之间,女生之间的校园暴力现象也占一定的比重,女生之间的.校园暴力事件在高年级有一定的呈现。80%多的校园暴力事件,有社会闲散人员的参与。低年级易发生校园暴力的学生群体主要为早恋的学生和家庭情况特殊的学生;而高年级主要是在其他方面,其次是早恋的学生,家庭情况特殊的学生发生校园暴力现象随年级增高下降趋势。绝大部分学生对校园暴力持反对态度,对校园暴力的总体看法是家庭的过分溺爱、学生间的争强好胜、早恋引起的争风吃醋、青春期的逆反心理等是校园暴力产生的主要原因。对校园暴力现象的应对措施,主要是希望学校加大管理力度,对学生对进行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等,重点进行心理辅导。
(11)中学校园暴力行为在不同学校有很大的差异,与校园周边环境,学校管理等关系密切。中学生遭遇校园暴力和参与校园暴力现象都有显著的年级差异,校园暴力现象随年级的增高呈上升趋势。
【中国校园欺凌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校园欺凌调查报告范文通用06-01
校园欺凌的征文11-18
校园欺凌的教案10-27
校园欺凌方案03-04
防校园欺凌教案11-22
校园防欺凌教案12-01
校园欺凌治理方案05-19
中班校园欺凌教案11-23
拒绝校园欺凌征文03-28
校园欺凌叙事作文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