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调研报告[汇总15篇]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调研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调研报告1
近几年,我们班近视的同学也越来越多,班里的同学看不清板书的同学,还要去看别人抄的板书;近视还会影响学习和智力。
后来我发现不光是我们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戴眼镜,一年级多么可爱的小学生鼻梁上也戴上了眼镜,一看有多少同学都戴上了眼镜,为什么有这么多同学会戴眼镜?
造成小学生近视的原因,应该怎样去预防,据我所知,我国现在盲人有500多万人,近视的有1000万人,全国小学达20%-30%,初中达到40%-50%,高中达60%-70%,大学生达到80%-90%。这个结果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小学生40%,初中生60%,高中生70%,大学生76%,患有人数6000万,居世界首位。据我统计4-6年级调查:
四年级共120人
四年级近视40人
五年级共200人
五年级近视61人
六年级共251人
六年级近视75人
这么多人都近视了,这是为什么?
我又在网上找到原因:
1、遗传因素:
高度近视和遗传有关,多数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因此父代与子代可以不同时出现近视。遗传又往往受客观环境,生活条件的影响使之变异,增加了遗传的复杂性。
2、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主要是近距离作业和不良的作业环境,黄昏的时候写字一定要开灯,不能在昏暗的'地方写字。
3、营养及饮食:
体质弱时或重病后身体抵抗力下降,此时如用眼时间长,容易发生近视。儿童近视与糖、蛋白质、钙摄入量以及体内缺乏某种微量元素(如铬、锌、铜、钠)等有一定关系。
4、地区差异及社会经济因素城市比乡村学生近视眼的患病率明显高
这个现象随年龄增加而变得更加明显。农村生活更接近自然,空气新鲜,并且农村学生看电视和用计算机的机会少。
建议和体会:
现在科技在发达,生活在不断更新,不要让小学生钻进电脑里,写作业感到疲劳时,要看看绿色,让眼睛得到缓解,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合理饮食,锻炼身体。我们一定要好好爱护它!
小学调研报告2
以“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为宗旨的农村党员远程教育作为一种直接作用于党员干部教育的现代化传播手段,不仅在推进基层党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且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下面笔者就从在官垸乡走访调研的情况谈一下有关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官垸乡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现况
官垸乡现有农村远教站点10个,其中能正常运行的有8个站点,今年在全县远程教育中心统一安排部署下,我乡常发村、幸福桥村电脑设备进行了更新。现在还有码头居委会、凤凰村2个远教站点不能正常工作,原因是电脑设备老旧,不能正常运行。官垸乡每个远教站点都有专人管理,负责站点卫生清扫、党员教育活动的开展、设备的维护等工作。官垸乡农村党员教育工作主要是以各村站点为单位,通过浏览共产党员网、红星视频网等党员教育网,学习国家方针政策、农村实用技术等,并定期进行党员集中学习、个性化学习。
二、存在的问题分析
1、思想认识存在偏差,工作推进难。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认为农村落后,农民素质低,办远教超越现实生产力发展水平;二是远程教育投资大、消耗大、不必要;三是认为这是一种形式主义,没有实际作用,搞不搞上去无所谓。这些认识的存在,严重地制约了远程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甚至挫伤了党员群众的积极性。
2、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学习活动开展较难。一方面管理人员大多身兼数职,工作任务繁杂,影响了教学工作;另一方面管理人员整体业务素质不高。多数管理人员不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连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都成问题。更不用说设备的维修了。因此不能充分发挥远程教育设备功能。
3、党员群众学习认识不足、需求各异,学习培训组织难。在官垸,外出党员多,在家的党员大多年龄较大,官垸各村60岁以上党员占在家党员的三分之一以上,平时开展一次活动都很难。有些党员甚至对开展活动有厌恶、抵制情绪。另外各层次的党员对学习的需求也各不相同,一部分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的党员群众表现出对国家政策、法规、农村科普常识的渴求;一部分年轻、文化程度较高的党员群众表现出对农村致富新技术、市场行情的强烈愿望,这就导致在学习培训过程中教材组织维,党员群众学习需求不能满足,学习的热情也随之降低。
这些问题的存在具有客观现实性,若不及时解决,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也就不能取得实际效果。
三、对策建议
1、要深化认识,统一思想,加大宣传。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在认识统一后,才能克服重重困难,齐心协力推动工作,党员远程教育工作虽然投资大、消耗大,但真正发挥了实际作用,就会在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农业科技培训中就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高度统一思想认识,把抓好党员教育管理、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素质作为政治工程来抓,形成对上负责,对下负责,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另外要充分利用党员大会、村级广播,对村民进行“远传教育”实施意义和作用的宣传教育,使村民真正了解、认识教远程教育。
2、加强村级站点运行管理,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
站点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站点运行管理是开展教育培训工作的保障。一是建立健全各项切合实际的管理制度。确保站点正常运行,发挥作用,并要求各项制度上墙,记录真实、及时。有条件的还可明确村级管理补助工作,设立奖惩制度,来提高管理员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强化管理人员的培训。加强对他们电脑保养、电脑操作技术、简单电脑维修等方面的培训。使他们真正成为站点的“明白人”,更好的'为农村党员干部、群众的学习培训提供服务。
3、有针对性的选择学习内容,创新远程教育学习方式。
各站点管理人员在组织学习活动时要选择有征对性的课件。保证培训有内容,让听者容易接受、感兴趣,保证培训的质量。推广普及县委组织部和县移动公司合作开发的党建通软件,利用智能手机随时随地浏览相关党建网站和国内外最新新闻,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积极性。
4、探索农村党员远程教育新模式。
把党课教育与课外实践结合起来。随着农村产业协会的发展,依托农业示范基地和农村产业协会等,建立固定的远程教育实践基地,组织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开展“学用”活动,探索“支部+远教+协会”的工作模式,形成从课堂教育转到示范基地实践,做到学以致用,使农民真正得实惠。
小学调研报告3
在这次调查中,我对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是我任教的新安一中9 (1)班和1 (5)班的学生。调查以问卷的形式进行,共收集到210份有效问卷。调查有六个主题:(1)对英语课的兴趣;(2)英语课堂中主动性的重要性;(3)英语教学的交际特征;(4)师生关系对英语教学的影响;(5)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和作用;(6)你的英语老师统计分析如下:
首先,充分发挥学习英语的主动性
从上表可以看出,喜欢英语课的人和不喜欢英语课的人的比例基本相同,中间部分的比例很小,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这表明学生对英语课堂的态度是不同的,这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喜欢英语课的主要原因是:他们认为英语课非常重要,是新世纪的需要;当前就业通行证;喜欢接触新事物。根据教师和学生自身的因素,
从两个方面分析了我不喜欢英语课的原因:(1)教师因素:当今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是“灌溉”它不能激励学生感受英语,也不能教会他们如何学习英语。教学步骤是公式化的,课堂上说得多,学生被允许少参与,导致被动接受和被动思考。(二)学生自身因素:英语基础差你学得越多,你就越不能理解、记住和失去信心,从而对老师和他正在教的东西产生恐惧和厌倦。因此,兴趣是学习所有知识的最初动力。受兴趣驱使,你有勇气克服所有困难。如果你失去兴趣,它不仅会成为学习的阻力,还会造成心理压力,影响未来的发展。因此,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关键,也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基本条件。二,学生对教师主动性和主动性重要性的认识
根据调查结果,90%以上的学生能够意识到在课堂上调动和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学习是一个人自己的事,不管老师说得多好,不能激发学生的热情,一个人根本学不好。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才能乐于学习,积极思考,积极进步。一个学生说得很好:“与其学,不如学。”正因为如此,课堂气氛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调查中,学生们提出了许多有用的实用意见。安排如下:教师应注重教材,辅以适当的课外知识和口语练习,如介绍外国风俗知识和典故这适应了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新奇感。在英语口语和听力训练中,可以用简单的单词串在一起,讲一些小故事和幽默,可以组织学生用英语表演小品和小戏,为学生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提供机会。寓教于乐可以使学生尽快接受知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此外,针对学历稍差、心理胆怯、内向、害羞的学生,应该说服他们克服胆怯,重拾自信更多的咨询和帮助,委婉地纠正自己的错误,首先鼓励回答更简单的问题,建立自信心,然后逐步提高问题的难度,从而敢于主动发言和参与活动此外,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简洁,有明确的指示,有趣的语言和生动的表达,这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避免造成紧张。还应该注意积极外向的学生的探索,给他们机会去玩,从而带动全班形成积极向上的氛围。这表明学生和教师对课堂教学改革同样热情。第三,学生如何掌握沟通技巧
问卷的统计结果显示,80%以上的学生认为培养英语交际能力是最重要的学习目的因为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所以学习语言是为了相互交流和理解,也是为了交流。有鉴于此,学生们希望老师在教学中多讲一些实际的东西,包括会议、生活、家庭、老师和学生的日常表达,并在这方面做更多的模拟练习,这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提高了他们的参与意识。按需供应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致力于的方向。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第四,学生对师生关系的看法
这项调查既出乎意料又合理几乎100%的学生非常重视师生关系,认为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这一结果与师生之间似乎冷漠的共存完全相反由此可见,教与学不仅仅发生在一个40分钟的短教室或小教室里。它远远超出了这个范围,并涉及到该类别下的许多因素。教师的人格魅力也起着重要作用。问卷显示许多学生认为“如果你喜欢老师,你就会喜欢他/她的班级。”老师就是老师,“学者以此为生,师生关系必然会在教学中形成(一个学生这样说)师生关系好,距离近,学生自然会尊重老师在课堂上的言行,并为课堂学习提供快乐积极的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教师和学生都能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投入教学过程。
学生们提出了许多改善师生关系的有效建议。摘录如下:真诚对待学生,像朋友一样对待他们,不摆架子,有时开玩笑给学生一种亲切的感觉;利用课间休息和业余时间深入学生中间,与他们多交流,多沟通,积极接触,增进理解,倾听教学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教学方法。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水平,并因材施教。不仅在学习上,而且在生活中,做事情给予指导和帮助,也就是说,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当问问题时,微笑并设身处地地理解和体验学生学习英语的快乐、愤怒、悲伤和快乐,或者找回作为学生的感觉。在现实生活中,除了教学,师生之间似乎很少有交流的机会。大多数班级没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但事实上,双方都渴望得到对方的理解和支持。只有通过交流,他们才能互相交流,然后他们才能互相合作,互相教导。五、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角色转变
目前,虽然倡导实施素质教育,学生应该是教学的中心,但教师似乎仍然是实践的主体。调查显示,许多学生仍然认为教师应该是中心,因为教师在教学,学生应该跟随教师,但他们没有意识到教学的目的是“学习”,而“学习”是为了学生的学习。这表明教育系统的`这一改革尚未取得预期结果。然而,还应该注意的是,大多数学生知道学习是他们自己的事,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也就是说,英语课堂上的语言活动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助理”或“主管”为中心“助理”应根据“主人”的要求制定计划和安排活动另一方面,即使老师表现出色,学生也会感到无聊。
教师应该发挥好引导作用,调动“演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此外,根据师范学校的特点,学生将来必然要扮演教师的角色,因此有必要培养和锻炼他们的能力,并给他们在将来的教学中发挥自己的空间。因此,教师也应该尽力在课堂上改变学生的观点,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积极参与学习,而不是被动地被教。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六、学生对老师的印象
最后,我调查了一个好老师在学生眼中应该是什么样子。学生们思维活跃,观点中肯,这表明他们渴望有一个好的英语老师。其中,首先是教师的教学水平讲座的内容应该准确,有组织,生动有趣,易于理解。教师应知识渊博,具有良好的口才、幽默的语言、优美的发音、清晰的发音,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其次,在个性方面,我们应该尊重学生,永远把他们放在心上,友善友好,与学生相处融洽,从不讽刺学生,心中没有好学生和坏学生的区别,不歧视学习成绩差和反应慢的学生,而是更耐心地帮助和关心他们。就外表而言,一个人应该有一个好的形象、气质,并成为别人的榜样。其他的,不要耽误上课,不要占用自学时间,不要做太多作业,和同学聊天,聚会等等也提到过这项调查显示,学生们在能否教好每一堂课方面排名第一。
它强烈反映了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求因此,提高自身素质必须是每个教师的目标。教师的人格魅力也被置于关键位置。这表明,在做好生意的同时,我们必须加强自身修养,保持良好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树立威信,促进教学。通过这次调查,我对我国中等教育的现状、学生的需求和教师的艰辛有了更深的了解。每一堂好课都需要很多努力。重视激发学生在英语教学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教育改革迫在眉睫。其他更深入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讨论。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被称为世界通用语言。教育部建议从20xx年秋季开始,全国各市县的小学将逐步开设英语课程。20xx年秋,各县、区(局)小学开始逐步开设英语课程。小学英语课程的起始年级通常是三年级。为了提高英语教学的普及程度,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市加大了对英语教育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然而,小学英语毕竟是我们城市的一门新学科。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它已经走过了近五年的历史。在这五年中,大多数教师掌握了新的教学理念,提高了教学技能,改进了教学方法,显著提高了专业素质。为了了解我市小学英语的开放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确定下一步的工作中心,为今后的工作指明方向,我进行了近半年的学科研究,收获颇丰。
要求领导注意以下情况交通不方便,教师人数少,英语课也不好。这堂课的内容还没有结束。这将导致小学英语学得不好的学生发现初中英语学习困难,甚至影响其他科目的成绩。因此,我们必须“一刀切”地开设英语课,全面推行。2.课时更少,间隔时间更长小学生具有模仿能力强、记忆力好和敢于说英语的优点。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英语课程标准》规定,3至6年级的英语课程应遵循长短课时和高频率相结合的原则,每周不少于4次教学活动。三年级和四年级主要是短课时。五年级和六年级长课时和短课时的结合然而,从我们城市英语课程的现状来看,我们可以发现每所学校只提供长课时,大多数学校每周只提供2课时。上课时间少、间隔时间长是我市小学英语课堂的普遍现象。此外,由于地域和家庭文化氛围的影响,课外学生的英语学习意识薄弱。根据记忆规律,这种英语教学状况和英语学习状况会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不利于良好英语学习习惯的形成。
以上是我的研究报告。请纠正我的不足之处。
小学调研报告4
一、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
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过程受主观、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1、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客观因素
首先是家庭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起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父母态度。学生的个性特点在学习动机的形成中也有一定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起重要作用,初入学的儿童其学习动机基本上是家长要求的反应。如低年级儿童说:“是爸爸、妈妈叫我来上学的、将来长大了像爸爸那样有本事、作业完成时会对父母说我给你做完了”等等。家长对小学生的学习要求以及家长以什么样的形象来作为小学生的学习榜样,不仅影响了学习动机的特质,也影响了学习动机的强度。
社会环境对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其影响是相当广泛的。一方面家庭和学校教育反映了社会的要求;另一方面社会还通过一定的舆论、制度来影响小学生的意向、愿望。报纸、广播、电视、书刊等传播媒体、媒介也随时随地的影响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
学习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施加影响的过程。在一般情况下,学校教育对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起着主导作用,而学习教育又是通过教师进行的。一方面,教师以自身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教师又根据社会、学校的要求以及小学生学习动机形成的规律,培养和激发学生正确而稳定的学习动机。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家庭、社会的要求与学校教育不一致时,则会抵消或破坏学校教育的作用。特别是社会不正之风、同伴中小集团成员的坏习气也常常阻碍小学生正确学习动机的形成。因此,必须注意采取预防或消除不良影响的积极措施,防患于未然。当然,这方面的工作需要家庭、社会、学校的密切配合,否则将收效甚微。相反,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影响一致的情况下,对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效果最佳。
2、小学习动机形成的主观因素
小学生学习动机形成的主观因素包括生长成熟与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意志品质、志向水平、智力发展水平、思想品德等。
生长成熟与年龄特征是影响小学生学习动机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表明,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其主导性学习动机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总的趋向是随着年龄和知识经验的增长、世界观的逐步形成,也与社会要求相应的学习动机就愈来愈占有支配地位,并逐步成为学习的主导性动机。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多制约与一些与学习结果直接相关的具体人和事。如有些小学生之所以努力学习,就是为了获得父母或亲友的赞扬或奖励好吃的、好玩的,有些小学生则是因为喜欢教他(她)们这门课的老师,也就是爱屋及乌。一般来说,在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中,直接的近景性学习动机起主导作用。
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与意志品质是影响其学习动机形成的另一重要因素。对学习有强烈兴趣的小学生,往往会废寝忘食的去学习各门功课;意志坚强的小学生在正确学习动机和错误学习动机之间发生冲突时,能以理智和客观标准决定取舍。
学习动机还与志向水平有着密切联系。另外,小学生智力发展水平、思想品德等因素,都会对其学习动机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动机和学习
动机在小学生学习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具有正确动机的.学生其学习态度是端正积极的,他(她)们会对学习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精力充沛、全神贯注、善于观察和思考问题,有强烈的自信心、好胜心、进取心,能够正确对待表扬和批评、成功与失败。在动机的推动下,他(她)们会顽强拼搏、勤奋学习,在学习上取得成绩,同时在智力上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开发。经实例证明,经过动机培养的小学生其学习成效要好于没有经过动机培养的小学生。
正确的动机可以增强学习效果。通常情况下,教师只注意动机对学习的促进作用,认为动机是学习的先决条件,却忽视了动机和学习之间的辩证关系,即学习好也可以增强动机。奥苏贝尔曾明确指出: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绝非一种单向性的关系。也就是说:动机固然促进学习,而学习效果反过来也能增强学习动机。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当求知欲得到满足,产生积极情绪体验时,其原有学习动机也可以得到进一步加强。
在一定意义上说: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是一致的。动机正确且强度适中,学习效果则很好;动机错误或学习强度较高,学习效果则较差。
当然,两者之间不一致的现象也是存在的,表现在有的学生学习动机正确,短时间内学习较差,而有些小学生学习动机不正确,但当前成绩却很好。这种现象并不能否定两者之间的一致性,因为影响学习效果的不仅仅是学习动机,还有其他因素,如基础知识、智力发展水平、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以及身体状况、一时的物质奖励刺激等等。那些真正具有正确学习动机的小学生通过努力学习,在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欠缺会逐渐得到弥补,其成绩也将会不断得到提高,赶上并超过没有正确学习动机的学生。
三、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
根据小学生的生长成熟和年龄特征,其学习动机具有以下特点:
1、交往动机强于成就动机
交往动机是一种基本的社会性动机,是指一种需要与人亲近的内在动力,它起源于儿童与他人的接触,表现出群集感、相熟感、友谊感、亲属感、归属感等。成就动机是一种较高的社会动机,是指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不但愿意去做,而且能够达到完美地步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
在小学阶段,交往动机明显强于成就动机。比如:小学生多愿意为他所喜欢的老师学习,而拒绝为不喜欢的教师努力学习(友谊感);为了获得父母、教师、亲友、同学的赞扬而认真学习(亲属感),当其自尊心或自信心因受责备、奚落而挫伤后学习会受到影响。因此,受这种交往动机支配的小学生能坚持学习,他不仅希望处于优越地位,而且希望得到父母、教师的喜欢和同伴的尊重。成就感在小学阶段还处于朦胧状态中,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和培养,使之学习能更有成效。
2、近景动机为主,远景动机为辅
直接的近景性动机是与学习活动本身直接联系,由对学习的直接兴趣、对学习活动的直接结果的追求所引起的动机。间接的远景性动机与人们对活动的社会意义的认识相联系,他是人们的理想、世界观等学习活动中的体现。在小学阶段,近景性学习动机占主导地位,而远景性学习动机起辅助作用。这是由于小学生的学习情绪不够稳定,容易受偶然因素的影响,长随情境的改变而变化。如有一个小学生在数学课上受到表扬,而由此喜欢上了数学课,后来换了数学老师,他这种由对数学老师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也就消失了。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直接的近景性动机比较具体,作用也较强,故仍不失为引发小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
总而言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不仅要上好课,而且要研究小学生学习的规律和心理活动,特别是要重视并充分发挥学习动机在学习中的作用,最终促进全体小学生主动和谐地发展、学习。
小学调研报告5
在我国,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要求的束缚,小学班级管理尤其是农村偏远地区存在许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概括而言,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长期以来,我国实施的都是应试教育,分数和排名是教师工作业绩的衡量指标,这就导致了班主任滋生分数第一、排名第一的教学理念,在分数和排名的压力下,班主任过分重视课堂教学、考试成绩,偏爱成绩优秀的学生,歧视后进生,根本就不重视课堂管理工作,或者只有在班级出现问题时,才会想办法应付。
很多班主任往往认为班级管理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情,从而忽视其它力量。主要表现在以三下个方面:
(1)忽视家庭教育力量。在农村,大多数班主任认为家长没有文化,或者只顾着挣钱,对孩子关心甚少,便从不与之联系,甚至把对学生的不满发泄到家长的身上,对家长横加指责。有些家长因害怕被教师指责也不愿去学校,这样长此下去,班主任就彻底失去了家长的协助。
(2)忽视任课教师的力量。有些班主任比较高傲自负,以为自己是班主任,其他教师就要听从他们的指挥安排。在班级一些重大事项上,缺乏与任课教师沟通交流,不愿意虚心听取任课教师的建议,以至于决策难免失误,师师关系紧张。家长与任课教师就好比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失去任何一方的力量,都不利于班级的良好发展。
(3)忽视学生的自身力量。小学生是能动性的个体,充满朝气、富有活力,表现欲强。他们会为了得到表扬而努力地朝着老师希望的方向去做,有时甚至还会帮班主任解决一些小问题等等。但是很多班主任认为小学生年龄太小,缺少办事的方法,难以独立地完成事情,所以班级管理的一切事情,都自己包办。
受传统的赫尔巴特“教材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学模式的影响,班主任在管理理念上偏向于控制型,以体罚或变相体罚来要求学生严格遵守纪律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内在要求,学生处于极端被动的地位,对班主任惟命是从。对于犯错误的学生也只是重说教、轻身教,甚至一味批评学生,缺少教育智慧。班级管理缺乏活力,缺乏民主。例如班主任设立班干部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民主作风,让学生学会自治。然而有些班主任在选拔班干时缺乏公平公正,或者长期任用某些班干,从而助长了学生的干部作风,不能平等的对待同学。而其他多数学生因为缺少机会和受社会环境及家长的影响,误认为班干部是荣誉和权利的象征,这些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往往缺少自主性。这种管理模式下的班级,很可能形成班主任统治班干部,班干部统治学生的被动状态。
班主任是全面负责所在班级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工作的引路人,是班级的组织建设者和领导者,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促进者,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学生的健康成长、学习成绩的高低,与所在班级的好坏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新时期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扮演好自己的多重角色,担负起多种责任,不仅要勤于管理,更要善于管理。
班级管理工作做得好,对于维持班级秩序,营造良好班风,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学习进步等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农村班主任要摒弃分数第一的观念,从思想上重视班级工作,并以实际行动,认真做好管理工作,为学生的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班级管理光靠班主任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借助和团结其它一切教育力量。首先,班主任要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利用家长的配合来管理好班级。定期召开民主开放式的家长经验交流会,以谦和的态度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交流学生在家庭和学校里的表现,征求家长对学校和班级工作的建议。其次,班主任要注意调动任课教师的管理积极性,细心关注任课教师在班上遇到的每一个问题,哪怕是非常细小的事情,班主任都应尽全力帮助他们解决,提高任课教师的信任,使其积极投入管理,发挥他们的教育优势。这样不仅可以减轻班主任的负担,还能为班级管理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再次,班主任要善于关注社会这个大舞台,并从中挖掘教育因素,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促发展。比如组织学生去敬老院,让他们真实体会到团结互助的力量,懂得尊敬长辈的道理等。最后,依靠学生自身力量管理班级。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在谈到班级管理时说:“普通学生能处理的事,班干部不用做;班干能处理的'事情,班长不用做;班长能处理的事情,班主任不用做。”因此,班主任要充分信任学生,把管理的权利适当的放给学生,交给学生管理班级的方法,让他们自行处理可以解决的事情。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还有力地锻炼了学生的办事能力,而这对于他们的成长也是非常重要的。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认为班级管理要做到民主化,千方百计让学生成为班集体的主人。
笔者认为班主任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可以和学生商量,与学生对话,尽量做到集体表决。比如,开学初制定班级计划和班规的时候,班主任应让学生一起参与,充分听取他们的建议,对于学生中好的想法给予肯定和表扬,从而激发更多的同学为班级发展献言献策。这种由学生自己制定出来的“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违反班规如何处罚等”与单纯由班主任制定的相比起来会更加周
密完善,详细具体,切实可行。此外,由于是学生自己制定的,学生就很愿意去遵守和维护,即使犯了错也心甘情愿接受处罚,这样班级管理的目标就有效的转化成了学生的内在目标。
成功的教育离不开成功的班级管理。因此,农村小学班主任应与时俱进,抛弃“一切向分看”的旧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新思想,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与学生保持心灵零距离。此外,班主任还要注意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用新的观念新的思想来管理班级,使班级管理工作有新意、有趣味,灵活多样,不拘一格。
(编辑:华华)
小学调研报告6
5月,区司法局关工委配合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区司法局为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的法制教育,在靖安镇辖区内9所中小学设立了青少年法制信箱。经过半年的运作,青少年法制信箱作为面向学生普法的新平台,受到了师生们的普遍欢迎。区委副书记李汉桥到靖安镇检查青少年法制信箱运作时指出:青少年法制信箱是新形势下做好青少年学生法制宣传的新举措,全区所有的中小学都要设立青少年法制信箱。11月初,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区司法局、区教育局联合发文,要求全区73所中小学全部设立青少年法制信箱。三年来,青少年法制信箱这一新生事物在各级职能部门领导和局关工委的关怀下,在各中小学领导和师生们的直接关心下,健康运作、管理有序、学校组织动员到位、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使全区青少年学生的普法教育形式不断创新,青少年学生的法律素质不断提高,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了青少年的违法犯罪,得到了青少年学生的赞同,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应,也为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启示作用。
一、发挥三个功能,创新法制教育模式
青少年法制信箱的设立,创新了对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的模式,变灌输式为互动式,针对性强,学生喜欢,效果明显。因此,在中小学设立法制信箱,向青少年学生传播法律知识,提高青少年学生法律素质中,较好地发挥了以下三个功能:
一是法律释疑的平台功能。青少年学生求知欲强、接触面广、可塑性大,受到年龄和心理发育的影响,产生的困惑也就多。从青少年法制信箱收到的信件分析,涉及到法律困惑的占60%以上。如马群中学某学生来信咨询,父亲因交通事故不幸死亡,事故赔偿金能不能以我的名义存在银行(已年满16周岁)?对这种法律知识专业的问题,学校政教处及时向区法院的法官请教,得到准确的答复后再反馈给这位学生,及时消除了他藏在心头的困惑。三年来,全区73所(现52所)中小学为青少年学生解答从法制信箱来信中提出的'各类咨询共14000余件,既满足了青少年学生的法律需求,也提高了广大青少年学生法律素质。
二是维护权益的渠道功能。青少年学生的权益如何维护,一直被学校、家庭和社会忽视。学校强调的是青少年学生的智育和法纪教育、家庭则重视孩子的成绩名次、而社会关注的是日益增多的青少年学生的违法犯罪现象。因此,青少年学生生活、学习、成长等方面的权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国家《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贯彻力度也远不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青少年学生来信中提出各类维权要求多,约占来信总数的30%。如龙潭中心小学三年级的一位学生在来信中提出:“天气热了,能不能请学校在教室安装吊扇”。有些学校的学生还提出了在教室安装空调、配置饮水机的要求。全区各中小学对于学生从法制信箱中来信提出的维权要求,认真分析研究,能办到的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如龙潭中心小学领导认为学生提出安装吊扇,理由充分,及时为每个教室安装了4台吊扇。一时解决不了的,向学生作出解释。全区青少年法制信箱运作三年中,共收到青少年提出的各类维权信件约7000封,各中小学都认真组织解答、及时改进,得到了学生们的拥护和支持。
三是沟通心灵的桥梁功能。青少年学生生长在信息化时代,学习压力、家庭不当教育、社会不良引诱等,所思不解、困惑很多,内向的孩子碰到疑惑,在家不敢问,在校不敢讲,日久生郁。多数中小学尽管设置了心理疏导室,配置了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但这些患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很少有勇气走进心理疏导室。相反的是,我们从青少年法制信箱中发现了这类信件,约占总信件数的10%,有200余封。面对这些青少年学生,各中小学政教处、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们,出于对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关爱,分别以个别疏导、逐个辅导的方式,因人施导、因事解惑,打开一扇扇封闭、压抑、忧郁的心灵,让这些青少年学生的脸庞重新露出灿烂的笑容。栖霞中学初一女生张某因父母离婚,法院判决张某随父生活,因父亲经常出差,照顾女儿的生活有一定困难。而张某内心也希望同母亲住在一起,但又不知道找什么部门解决。在父母离婚一年半的日子里,原本成绩优秀的张某,脸上失去了笑容,学习成绩下降,沉默寡言。她鼓足勇气向学校法制信箱投信,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学校收到信后,认为张某同学的心愿满足不了,必然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经过学校、法制副校长和法庭的协调,由法庭出面找张同学及父母谈话,征得了他们三方的同意,变更了张某的抚养权。从此张同学脸上露出了笑容,学习成绩也逐步上升。许多中小学校的师生普遍反映:法制信箱的设立,犹如在学校和学生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青少年学生心灵的好桥梁,法制信箱让学生说出了心理话。
二、坚持三个到位,确保健康有序运作
一是坚持宣传到位。青少年法制信箱是“四五”普法期间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面向学生开展法制教育的新平台,也是依法治校成果的最好体现。区司法局关工委、区依法治区办公室、区司法局始终把握青少年法制信箱健康发展的主流,正确引导、及时总结、宣传成效、打造品牌。主要抓住了以下三个环节:一是抓宣传发动。当青少年法制信箱设立之初,全区73所中小学分层次召开了校长办公会、班主任会、教师会、学生干部会,对设立青少年法制信箱工作的目的和意义,进行反复宣传,以增强学校开展法制教育的责任感,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兴趣,并积极参与。二是抓舆论造势。当青少年法制信箱逐渐凸现社会成效时,区依法治区办公室利用简报及时宣传。多次邀请区委区政府领导、市区政法委领导、市依法治市办公室和市司法局领导、区政法系统关工委领导先后到15所中小学检查指导、听取汇报。其中,市政法委、市司法局、市关工委就栖霞区在中小学设立法制信箱开展专题调研3次,中央电视台、《江南时报》、《江苏法制报》等国家级和省级新闻媒体报道过4次,区级电视台、报纸专题报道过7次,区依法治区办公室、区司法局关工委牵头组织检查指导3次,及时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组织专题论文研讨积极推进。三是抓网络建设。区依法治区办公室、区司法局、区司法局关工委共同组织、整合资源、齐抓共管;各街镇成立青少年法制信箱领导小组,由各街镇司法所长抓;各中小学由分管校长、法制副校长、政教主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组成工作小组,具体负责青少年法制信箱的运作。通过一系列的宣传,大力弘扬了法治精神,正确引导和规范了青少年法制信箱的有序运作,不断推进中小学的法治化进程。
二是坚持解答到位。各中小学设立青少年法制信箱后,学生来信踊跃、信件内容广泛。归纳起来基本分为以下四大类:有询问法律知识的,有对学校德育教育和教育秩序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有反映社会问题的,还有的就家庭和邻里关系不和谐如何处理等。各中小学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分类、登记后,组织力量专门解答。对于共性问题,利用学校板报、橱窗、广播等,统一解答。对于个性问题,学校政教处、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法制副校长、管段民警及时和学生对话了解情况,做好工作,防患于未然。如马群中学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为九个方面,用书面形式组织解答,学生反映良好。也有的学校请法制副校长等作专题讲座,及时解答学生们的疑惑。
三是管理到位。各中小学法制信箱一般每月开箱2次,由分管校长和政教处主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负责开箱。学生信件有署名和不署名2类,有的信件内容涉及到学生家庭隐私,也有的信件涉及到教师的操行等。各中小学在具体操作中,严格做到信箱钥匙专人保管、信件梳理专人负责、定期开箱、及时解答,切实保护学生隐私。龙潭中心小学对信件登记梳理后,统一装订成册,做成台帐,靖安镇把学生信件集中到司法所,派专人分类整理并归档。全区73所(现52所)中小学设立青少年法制信箱3年中,至今未发生信件丢失和学生隐私外泄现象。
三、凸现三个成效,依法治校喜结硕果
栖霞区在中小学设立青少年法制信箱后,达到了智育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德育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的目的,得到了各级领导、学校师生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凸现出三个社会成效。
一、扩大依法治校内涵、构建和谐教育环境。在中小学设立青少年法制信箱,既是新形势下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新举措,又是扩大依法治校内涵的新做法。青少年学生是依法治校的主体力量,动员他们积极参与依法治校的各项活动,争当构建和谐校园、平安校园、法治校园的小主人,不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在义务教育阶段的9年中,培养他们树立起崇尚法治、学法用法的理念,更是对学生们如何走好未来人生路的积极引导。
二、法制宣传趋向互动、学生自觉遵纪守法。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如何落到实处,长期以来被学校、家庭和社会所关注。自从在中小学设立青少年法制信箱后,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变灌输式为互动式、变被动接受教育为主动提出法律咨询,青少年学生学法的热情高了,守法的意识强了,用法的习惯有了,遵纪守法蔚然成风。
三、学生法律素质提高、违法犯罪明显下降。通过设立青少年法制信箱,全方位、多形式地向青少年学生开展法律释疑、维护权益、心理疏导,较系统地宣传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增强了青少年学生的民主法治意识、国家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守法用法意识,提高了青少年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保护能力,从而预防和减少了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全区在校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与同比下降67%,与同比又下降了45%,第一季度无在校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
小学调研报告7
我在农村进行了“农村中小学教育问题”调研。本次调研以小学和初中的农村教师、学生、家长为主要对象,调研的四个部分分别是:教学问题、教师问题、学生问题、家长问题。其中以教师问题和学生问题为重点。
一、调研的目的、意义以及调研方法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普遍推行,农村中小学的教育问题更加明显地暴露出来了。对此老师抱怨、学生抱怨、家长抱怨。为了找到问题的实质,把握问题的关键,从而向有关部门、有关人士发出呼吁,我进行了“农村中小学教育问题”调研。本次调研以走访调研及问卷座谈的形式为主,走访了八个中小学,调研了小学生25人,初中生34人,老师及校长19人。通过调研,了解了农村教师、学生和家长对教育的看法及其总体教育状况,并对中国农村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模式做了进一步的思考。
二、调研的基本情况
1。教学问题
在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已无法满足绝大多数家长和学生对教育的要求,他们要求上高中、上大学。有62。5%的家长希望孩子拿到大学以上学历。在回答升高中的原因时,64。18%的学生选择是因为他们自己喜欢读书,而选择是家长要求的仅为3。49%。看来,事实上相当多的学生和家长已经认识到了受教育的重要性。
孩子们是渴望知识的,农村也是需要人才和技术的。但是从调研情况看,农村中小学教育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公共教育经费短缺,导致办学条件和办学效益差。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对素质教育不够重视,教学设施简陋,教师队伍教法相对陈旧严重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
(2)师资队伍不稳定,总体素质不高。
(3)思想观念落后,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调研中没有一个孩子表示将来会回到自己的家乡。
(4)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脱离农村实际,人才培养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2。教师问题
调研发现,相当大数量的教师对生活表示不满意(51。8%)和比较不满意(7。8%),感到压力很大。我总结了一下,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一)不合理的农村教育编制导致农村教师的工作量很大。(二)尽管近些年来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积极推进实施着新课程改革,但谁都清楚高考制度不改革,老百姓认可的还是能真正改变孩子命运的考试分数,升学率也就关乎学校生存。面对动辄“下岗”“走人”的内部管理体制,老师们为了保住“饭碗”,感觉压力很大。(三)最近几年教育部门出于维护学生权益考虑,对老师限制很多,比如不准打骂学生,不准开除学生等。然而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生个性越来越强,纪律越来越差,暴力倾向突出,打架斗殴时有发生,谈恋爱的越来越多,教师对学生的组织与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同时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学校和社会越来越关注学生在诸如被敲诈、勒索、恐吓等人身、精神方面被伤害的问题,这使得老师们经常“提心吊胆”“如履薄冰”。
另外我发现,还有几个关于教师较为集中的问题是:(一)农村教师水平远远低于城区教师水平。虽说教师整体学历在提高,但大部分的学历是通过函授和自考取得的,正规的全日制本科大学生回来的还是比较少。反而外调城镇的几乎全是骨干教师,以致走访的几所中学几乎都没有高级教师。(二)随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不断深入,农村教师队伍的结构已由原来的公办、民办、代课教师变成了全部是公办教师,但是音乐、美术,微机等教师严重不足。
3。学生问题
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与思考
在调研学生的学习态度或学习主动性方面,大部分学生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但学生的学习目标大部分是家长、老师压出来的,成绩认可高,重视分数的达80%。在所学课程中,选择英语最薄弱的学生比例最高,占了47。67%。然而对于“你想如何提高”这一问,我原先设计了“自己复习巩固”,“请家教”,“参加培训班”和“其他”四个选项,结果有56。3%的同学选了其他,询问后发现学生们想到的更多方式包括家长指导,向同学、老师请教等等。调研表明,46。1%的农村学生在平时能努力学习,并持之以恒,但也有34。5%的农村学生平时学习没有规律,主要靠在考前加班学习来应付考试。
通过和学生们接触,结合自己的经历,我觉得制约农村学生学习进步的主要因素是农村中小学生学习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需要不断督促才能认真学习。学生们将学习效果不理想主要归因于学习方法有待改进,但由于59。3%的农村学生一般都要承担部分家务劳动,难以保证他们拥有充足的学习时间。此外,农村基础教育条件较差、学习资源匮乏、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落后等问题也严重制约着农村学生的学习。
4。家长问题
在回答“你觉得所在地区教育状况如何”的问题时,75。36%的家长选择“一般”,5。8%的家长认为“较差”。可以看出,很多家长对当地教育状况并不满意。如栾卸村,拥有生产康必得的集团公司,当地农民收入较高,但由于很多家长不满足于当地教育,就将孩子送往城里上学。
当问及“您对孩子在校表现情况了解程度”时,只有17。5%的家长表示很了解,而选择“基本不知道”的占20%。然而在回答“对孩子学习上关心程度”时,却有58。75%的家长表示很关心。这其中似乎存在着矛盾,即对孩子在校表现基本不知道又何以说对孩子学习很关心呢?对此我询问了部分家长,原来很多家长认为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关心即是对孩子学习关心的全部表现。
对家长问题的一些思考:
(1)家长没有家教意识。绝大多数家长认为教育就是在学校读书,学生有问题就是学校教育的问题,把自身置之于外。
(2)家长没有教育能力。绝大部分家长最多只是初中水平,而且又不是从事教育职业,就是他们重视家庭教育,其能力也是相当有限的。
(3)家庭影响大于学校。家长们希望孩子们能考出去“将来出息会大一点”,“将来不再去忙土地”。但也许是条件、思想上的多种因素,调研却发现没有一个家长有超前教育的`想法。
三、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结合调研情况以及自己的思考,我认为,要解决农村教育问题,应主要抓以下几点:
1。改善教师待遇,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
发展经济学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国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学习方法简单和学习内容贫乏是与大多数教师能力差和缺乏主动性密切相关的,他们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工资,没有兴趣,也没有机会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们的农村初中教育基本上就属于这种情况。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的有效办法:一是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为他们提供接受继续教育和进行终身学习的经济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保证教师考核的公开性、公正性、科学性,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三是提高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质量,改变当前继续教育中的形式主义和低效局面。
2。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使农村初中生成长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我们可以尝试在农村初中进行初中后职业教育——学期职业培训或“3+1”制的培训。但是从调研情况看,在我们当地,学生家长及教师对此却不以为然。原因还是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不紧密,就业渠道不畅。调研中一位校长说到,他曾经去青岛考察过,青岛的职业教育培养培训的都是紧缺人才,毕业后都能找到工作,职业教育很受欢迎。因此实行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符合农村的条件,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
3。解构封闭传统体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机构
私立学校应该是一种补充、激活农村教育的最好形式。然而,在我们当地农村,私立学校几乎没有。最终使我们的教育成为独家经营,始终处于“老大”地位,传统、封闭、死守教条,以致病入膏肓,不可救药。因此应大力支持和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以切实扩大高中的办学规模,解决农村初中升高中的瓶颈问题,缓解升学的巨大压力。
中国70%的人口在农村,农村(含县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高达1。6亿。然而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现状并不理想,反而面临着诸多问题与困难。在沙河农村,虽然绝大多数家庭通过各种途径尚能承受孩子接受教育的支出,但仍然有少数孩子因家庭贫困,未圆上高中、考大学的梦想。现代社会倡导人们关注弱势群体,这些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孩子们应该得到社会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助他们圆自己的读书梦想!我呼吁各级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都应意识到发展农村教育的迫切性,给予农村教育更多的支持,把更多优秀的教师吸引到农村中小学去,提高农村学校的办学质量,促进农村教育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小学调研报告8
一、调研动机
寒假时间一个多月的时间,我觉得不应该浪费掉,应该做点事情切实地了解一下这个社会的发展,深入社会,体验生活,而不是只是通过纸面了解社会和生活。因此,家住农村的我以近地之宜,对农村教育的变迁做了一次比较详细的调研。
从某种程度上说,工业的发展情况,发达程度只能反映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现在,而行政和教育的发展程度则决定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行政决定政策的方向,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塑造大环境,大背景,而教育能为民族注入新血液,新动力。所以,能否切实办好教育直接影响着祖国和民族的未来。
我们都知道,中国人中有70%是农村人,这个时代,无论是工业商业,还是教育事业,城市永远走在农村前面。根据木桶效应,最短的木片往往能够决定木桶的盛水量,而农村教育在祖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中恰恰充当短木片的角色。所以,我们可以说,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从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出整个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因此,我觉得自己很有必要对农村教育变迁做一次调研。
二、调研内容
我调查的主要是近十年以来我所在地(山东潍坊的一所农村小学)的农村教育的变迁。想到农村教育,我想到了以下几个方面:教学硬件设施变化(教学楼,住宿条件,桌凳,教学设施配置),师资等软件工程建设(师资力量,老师待遇......),就读总人数,辍学人数,家长的教育价值观(对学生教育的投入,对学校教育的满意度)。
三、调研对象
调查对象主要是本人所在乡镇中心校任教时间较长能够见证本校教育事业变迁的老教师,老校长,以及现在任教的教师和周围村里的学生家长。
四、调研方式
我主要采用的方式是走访,首先采访在学校任教的教师、校长,其次 随机走访周围村子的学生家长。
五、调研状况
主要的采访问题及分析状况:
1. 学校有长远规划吗?
设计意图:针对我国现有中小学校的发展趋势和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学校要逐渐增大管理的自主性,因而,我们认为,学校应该有持续发展意识和策略。其中,长远规划是一所学校发展的设想和蓝图,它不仅有长远目标,而且还有实施目标的阶段措施和方法,因此,一所发展得好的学校,一所有发展希望的学校,长远规划也就必须具备。 从调查结果看,学校基本上没有长远规划,我结合实际调查的情况分析发现,现在很多学校,工作都是看着领导的眼色在办事,上级喜欢什么就抓什么;学校抓的重点就是有政绩可捞的事。因此,学校没有规划,现在该做什么,今后该做什么,学校向那个目标发展,自己心里没有底,完全是水来便开沟。甚至就一期的计划而言,也大多都是新学期开学后,校长或者主任坐在办公室,翻翻文件,几个小时杜撰出来应付检查的东西。
2. 学校有发展目标吗?
设计意图:设计此问题时,我预想有可能有的学校没有长远规划,但我认为,一所学校持续发展,发展目标是必须有的,不然就如无头苍蝇,漫无目的的瞎忙。
从结果来看,学校没有发展目标,只是遵从上机教育机构的领导,没有长远的发展目标。
3. 学校怎样抓教师学习的?
设计意图:我认为不管是新一轮课程改革还是农村中小学教育,它的希望和关键在于教师队伍建设,而教师队伍建设的希望和关键又在于学习。
走访答案:基本没有系统的组织教师学习,主要是上级组织集体学习,学校里基本没有组织学习,要求教师自己学习,但很少有教师做到,教师的对学习没有热情,只是用考试,查读书笔记的数量等考核要求教师学习,让教师处在一个被动接受的角度去学,不但浪费时间,而且没有效果。
4、学校最注重抓什么?
设计意图:这个问题是想从学校管理、学校行为着手了解中小学校情况。
答案小结:学校重视抓考试成绩或者升学率,还有安全卫生。可以看出,学校最注重抓的大多是眼前的、外显性的、短期内显效的方面。
5、学校是用什么评价教师的?
设计意图:新一轮教育改革,其中最难改的就是教育评价问题,因为评价起着导向作用。设计这题的目的就在于了解我们学校现行的评价手段和方法。
答案小结:学校的评价还停留在简单的量化评分水准上,其内容的设定、方法的选择都是从便于操作,唯分定论的角度在进行。有的评价办法或者考核细则,看起来除了学生考分以外还有很多条条框框,但要真正拉开评价距离的却还是只有考分,因为其他各条几乎都是一样得分。
6、你们的校长最重视抓什么?
设计意图:这个问题着重想了解校长的工作重心和校长对学校工作的认同内容,也就说校长抓了什么,想抓什么.从而分析、评价我们校长队伍的管理素质和管理能力。
答案小结:校长没有新时代特征,大多还是采用的比较原始地管理办法,抓考分,抓应试,抓表面,抓安全,抓政绩,与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没有多大改进。
7、你们校长担任什么学科教学?
设计意图:该题的目的在于调查校长们的任教情况,是不是能够身先士卒,是文科还是理科,试图从中得出校长们是偏重理性的多还是偏重浪漫的多。
答案小结:校长没有担任学科教学,没有完全达到设计目标,校长只是从事办公室的工作,没有工作在教学第一线。
8、校长对教师们要求高吗?
设计意图:从此题了解校长的管理强度、力度和角色意识。
答案小结:跟以上答案差不多,校长只是关注成绩,要求教师抓学生的成绩,提高考分,而对教师其他方面的要求不是很高。
9、你满意你们校长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问题的前者意在调查校长的认可度,教师的认可度高,校长的人气就旺,只有人心所向,校长才有凝聚力,才会一呼百应。这样校长的方针、策略、意愿才会完全实现。反之,满意率低,就有可能被动应付,人心涣散。问题的后者目的在于看不满意的原因,看被调查者是否有意气用事,是否凭空捏造,是否理由充分。
答案小结:部分教师对校长不满意,不满意的原因主要反映在:个人不满,管理理念不正确,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10、校长应该在哪些方面作调整?
设计意图:意在调查当今校长存在的问题,或者教师对校长的建议、意见,或者教师对校长的希望。
答案小结:跟上题的'不满意原因相符,教师们认为校长的管理理念比较落后,管理水平不高,应对校长进行组织培训,提高校长的管理水平。
11、用于教学的时间大约多少?
设计意图:目的在于通过本题调查教师的工作负担和投入程度。
答案小结:从走访结论看,教师直接用于教学工作的时间不是很长,平均每天在2—4小时之间。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教师的直接工作负荷不是很重,还有潜力可以利用和发掘。
12、怎样看待学生的考试分数?
设计意图:因为教育资源的供需矛盾,考分问题是我们想淡化但又不能有丝毫淡化的问题。这种矛盾如何解决,当今似乎还没有真正的答案。本题意在调查一线教师的看法。 走访答案:一般只做参考,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分数不能决定学生智力、素质;全面发展;不排名次;学生考分好,社会评价高,但不等于学生能力;学生考试的真成绩我喜欢;不想看中;现在重要;高分并非能力,但希望学生考高分;努力的报酬;考试分数是对学生学习一段时间后的调查了解;学校看得很重;考试衡量教学,所以注重分数。
答案小结:大部分教师还是比较看重考试分数的,将考试分数作为评判学生的依据,思想还是比较落后,分数高,学生的学习好。其次,学生的成绩也是教师考核的一部分,所以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很高。其实在现阶段下,由于现有形式的高考存在,量化评价制度的普遍运用,不重视考分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13、学生在什么时候完成作业?
设计意图:想通过本问题了解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课业负担。
走访答案:在课堂内完成;课内;课堂上;当堂完成作业;大部分在课堂上完成;课内、课外都有;课内与课外结合2;每天;课内,家庭也有一点;课内外都有;按要求完成。 答案小结:学生部分作业在课堂上就能完成,主要是课内课外相结合。学生课业负担加重仍然比较严重,老师更多是在为自己的考核得分着想,没有或者很少考虑学生的负担。
14、学校教师的教案、听课有虚假吗?
设计意图:凭我的了解,中小学校教师的教案、听课都有虚假,但到底有多严重,本题目的就在于得出确凿数据。
答案小结:综合走访的答案,大部分的教案、听课都有虚假,学校会组织听课,但老师们基本上没有认真听课,只是走过场,然后把听课本填好。从中说明,教案、听课都有待改进管理。
15、学校在教学上最难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以此题了解当今农村教育最难问题。
答案小结:主要问题集中在农村学校的课件制作、设备添置;评价与分数的冲突;新课程与农村经济相差太远;学生们的差异给教学带来困难;知识和方法的教学;家长对教育的认识较低;学生难教;新课程的教学;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于调动;学社厌学;培养学生的智能。这就说明我们的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既艰巨又复杂,不仅需要我们的教师学习要做调整,而且我们的教育管理者更要思考更要学习更要调整。
16、家庭教育如何?
设计意图:了解当地家庭教育的现状。
答案小结:家长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是很高,对学生的教育情况不了解,只是关注学生的成绩,在班级的排名情况,在家中没有辅导学生的功课,几乎没有家长主动询问老师学生的学习情况。家庭教育很落后,需要提高家长对教育的认知水平。
17、家长管学生的学习吗?
设计意图:了解家长对学生学习的管理情况。
答案小结:与上题的结果相同,家长基本不关注学生的学习,只是在每学期期末时问一下学生的考试成绩及班级排名情况,平时都没有关注学生的学习。
18、家长对学校的认可度如何吗?
设计意图:了解家长对教育的认可度,从中也可了解家长对学校的认可。
答案小结:家长对学校工作都是不清楚,不了解,对学校的关注只是学生的成绩,没有考虑过对学校的认可度。
六、调研分析
家乡农村小学现状及分析
农村小学的整体面貌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在校舍上,由原来简陋的平房改建为教学楼,宽敞明亮,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优良的学习环境。其次是教学的硬件设施上,一改过去破旧的拼凑起来的桌椅板凳,取而代之的是配套的全新桌椅,图书、文体器材、各种教学仪器也有相应的配备。第三是在学校的师资队伍有所壮大。但是,我认为目前农村的小学教育仍存在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规模小,硬件设施落后
尽管目前农村小学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虽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城市小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有限,很多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大部分农村小学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缺乏或不完备,图书馆的书籍数量少且陈旧,体育器材也很贫乏,很多设备仅仅是摆设,坏了也因经常缺乏资金无法买新的。
二、教师的业务水平不高,工作负担重
1、教师负担重。在我们农村小学中,年纪偏大的教师较多,这些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教育方式落后,教学质量存在很大问题。由于农村信息相对闭塞,与外界的交往不多,造成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教学能力不强。多数教师依然是用“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的传统方法来完成教学,而学生的“学法”仍是“听、写、读、背、考”的五阶段式。这种原始落后的教学方式,不但不能适应当代教学的需要,而且加重了师生负担,消耗了他们大量时间和精力,取得的却是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同时,农村家长为生活所迫纷纷外出打工,使农村家庭教育的缺位现象严重。把本应由家庭、家长承担的教育责任全推给教师和学校,要求教师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予这些学生更多关心和照顾,这无疑加重了教师的负担。
3、教师培训落后。做好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素质势在必行。教师观念的更新,教材和课程标准的把握,更多要依赖于教师培训工作。可是,目前农村学校普遍存在选送培训和校本培训不到位的现象。
4、教师自学自研落后。新课程强调学科教学内容要具有开放性、交叉性、整合性、综合性,教师传统的专业知识储备已经不能满足实施新课程教学的需要,教师必须加强自学自研,不断“充电”,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把加强自学自研作为职业发展的需要来对待。可是,农村学校由于受地域、经济、硬件等条件限制,可供教师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资源极为有限。许多学校没有网络,缺少图书。有限的图书得不到及时更新,多数已经过时。教师自学自研的落后严重影响了教师专业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
四 村级小学减少造成学生上学不便
我所调查的宋官疃小学,但由于教学条件差,教学设备落后等因素,以及越来越多的家长外出打工,随之把孩子也送到教学质量较好的城镇学校就读,加之计划生育工作到位,因此生源逐年减少,。但目前农村小学不提供住宿,这就造成了部分家比较远的学生上学的不便,小学生年龄小,每天来回跑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学生的人身安全也难以得到保障。可是要住校,学校又无宿舍。
五 家长对学生教育关注不够,思想落后
1家长没有家教意识。绝大多数家长认为教育就是在学校读书,学生有问题就是学校教育的问题,把自身置之于外。
2家长没有教育能力。绝大部分家长最多只是初中水平,而且又不是从事教育职业,就
是他们重视家庭教育,其能力也是相当有限的。
3家庭影响大于学校。家长们希望孩子们能考出去“将来出息会大一点”,“将来不再去忙土地”。但也许是条件、思想上的多种因素,调查却发现没有一个家长有超前教育的想法。
六 素质教育难以实行,课程改革举步维艰
农村教育,一直笼罩在应试教育的阴影里。受大的环境制约和影响,教师们都把学生考高分作为自己的一个重要目标,学校也用学生的成绩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依据。音乐体育美术英语等课程虽然开设,但实则难以得到保证,学生的身心难以得到全面的发展,知识面狭窄,观念滞后。
新课程专业引领落后。特别是新课改后,农村教师由于习惯于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对新课程的组织实施感到困惑,有畏难情绪,所以,必须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引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农村学校普遍感到新课程实施的“明白人”太少,力量不足。虽然部分教师参加了一定级别的培训,但是由于受自身素质和群体环境的影响,新课程的转化率不高,不能较好地将培训所得转化为教学实践,很难成为学校实施新课程的骨干和带头人。另外,由于地域特点,学校课改工作缺乏上级业务部门经常、有效的指导。对课改实施引领的力度不大,制约了农村学校新课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七 城乡差距越来越大
在教学水平上农村小学是无法与城镇小学相提并论的,而且差距越来越大,归结原因大致有5点:
1、硬件方面,即教学设备简陋,无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2、软件方面即师资力量薄弱,农村各方面条件都差,年轻的毕业生大都不愿到农村任教,教师平均年龄较大,知识结构相对陈旧,工作也缺乏年轻人的激情与活力。
3、家长素质较低,督促孩子读书的意识淡薄,有的甚至是抱着让小孩呆在学校省得他在身边闹或四外乱跑的想法把孩子送进学校的。
4、孩子天性爱玩,在缺乏适当的外部压力的情况下,不会自发地产生学习的兴趣。 综上所述,当前农村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加之各级政府部门对教育重视不足,农村教育的发展比较缓慢。农村小学教育占了义务教育的半壁河山,所以应该高度重视存在的弊端。基础教育不扎实,教育的发展也就只能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其问题的解决也是实现教育公平、均衡的必经途径。否则,就相当于丢掉了小学阶段的教育,丢掉了整个基础教育的基础,也就谈不上什么全民素质教育了。因此,农村教育必须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而不应该成为被社会遗忘的角落。“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真正要做到只有采取措施彻底改变农村孩子接受教育的条件,加强和牢固基础教育链条上的薄弱环节,是农村小学走出困境,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
七 调查后的思考
结合调查报告我进行了全面分析与深入思考,要解决农村教育问题,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改善农村小学的教育条件,缩短城乡教育差距,使教育得以均衡发展。
改善农村小学的教育条件、物质条件,必需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并且政策尽可能向薄弱、偏远的农村中小学地区倾斜。没有相应的教学条件,教学仪器、图书资料乃至校舍,提高质量只能是一句空话。上级财政可依据各乡村学校的学生数将乡村教育的经费定额、定时、定量地通过银行划拨给乡的九年一贯制乡村学校,这样可避免教育经费在多个中间环节的截留现象,又可保证乡村教育经费的稳定性、均等性、可靠性。同时,要注重改造小学的危房,购置必需的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这样乡镇学校、村办小学的办学条件、管理水平、教育教学质量才能得到相应提高。
小学调研报告9
为了深入了解基层学校的教学研究情况,不断地探索教学规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为了扎实推行有效教学工作,我们一行8人于3月5日至14日对各乡镇中心小学进行了有效教学视导,现简要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次教学视导调研共计8所学校xx镇中心小学、xx乡中心小学、xx乡中心小学、xx乡中心小学、xx小学、xx乡中心小学、xx镇中心小学、xx小学),我听课13节,针对讲课教师的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作业布置及批改等项目进行了专人各项全覆盖调研视导,在每所学校都与教师个别交流,与学生互动,并参加了集体座谈。
二、成绩
总的来说,各位老师都能体现出一定的新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教学方法。
三、主要问题
1.教学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虽然现在农村小学的条件都不错,都配备了一些多媒体电教设备,但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率不高,大部分教师基本上只运用录音机、磁带和卡片开展课堂教学,有的甚至连录音机也不进课堂,没有给学生直接的体验,白白浪费了教学资源。
2.教学理念体现的还是不够充分
尽管教师们的学历不低,但大都是新上岗的,所以教学经验不足。有的教师不能准确把握课标,不能做到有效备课(要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资源的整合,力求做到备深教材,备透学生,备好教法和学法,备足教学资源形成完整的教学设计和教案),课堂教学中虽然有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活动,但大都流于形式,对课堂教学的理解也还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忽视了语言教学的情境性和交际性,忽视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还是在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
3.课堂教学效率欠佳
通过听课,发现不少英语教师仍然采用一支粉笔一张嘴, 一块黑板讲一堂课的教学模式。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但我们的一些老师在课堂上还是自己讲得多,让学生练得少,课堂气氛沉闷。通过这次调研中课后抽查结果证明,这种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四、教学建议
1.加强学习意识。
全体英语教师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解读新教材,探索教学方法,认真研读《吴堡县中小学有效教学基本要求》,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2.探究教学方法。
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教学,注重学法指导。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多听,多说,多读,在交际中使用英语、感悟英语、体验英语,提高英语口头表达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教师本人要积极参加听评课活动,优势互补,提高教学水平。
3.培养语用能力。
从单词、词组入手,培养学生的组句能力,重视口语练习,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写规范英语。教师在布置作业之后一定要及时批改,并及时在课堂上反馈。
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学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还应该积极研究课改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养成教后反思的习惯,在反思过程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反思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小学调研报告10
为了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十七大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的文件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和谐校园。我们深入了解并掌握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形成健康、积极的道德品质,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校是一所完全中学,有初中班6个,高中班12个,我们的生源基本来自北安市各乡镇中小学。我们利用近二周时间对我校和我校生源地的几所中小学进行了抽样调查。就当前学校德育现状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调查采用问卷试抽样调查、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分别对小学5--6年级,初中7--9年级和我校高一——高三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5份。其中,年龄段为11-19周岁。通过抽样调查,经过分析,得出了一些统计结果。
一、“留守孩子”现状调查
父母外出打工,远离家乡,在我们农村学校产生了一大批被称作“留守孩子”的学生。农村学校留守孩子的比例较高,有的中小学达40%~50%。生活费用每月由父母直接打入孩子持有的银行卡中,月均300—500元。80%左右的孩子只能每年春节和父母相处一周或10天。孩子经济自主开支,较为封闭自私、不易与他人交流,亲情较为淡薄,缺少感恩意识。亲情缺失所产生诸多的心理问题。农村学校留守学生中较为普遍地存在一定程度的孤独感问题。80﹪学生不关心国家大事,10﹪达到冷漠程度。嘴上常挂着的一句话是:“关我什么事?!”或“和我有什么关系?!”
在留守孩子群中,由于常年脱离父母的监管,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偏颇得不到及时矫正,于是一部份留守孩子滋生了以个人为中心的利己主义的人生价值观,一些正常的行为举止发生了扭曲,诸如酗酒、抽烟、早恋、泡网吧等。
二、学生中的心理亚健康现象现状调查
调查的学校中处于心理亚健康的学生为数不少,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自卑(大约有10﹪学生有自卑感)。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低,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总感觉自己不如他人,无所作为,悲观失望,即使是稍加努力就可完成的任务也会自叹无能而轻易放弃。②孤僻(大约有2﹪学生有孤僻症)。主要表现为不合群、不愿与他人接触,对周围的人常有厌烦、鄙视或戒备心理。③怯懦(大约有8﹪学生比较怯懦)。主要表现为胆小怕事,进取心差,意志薄弱,遇事好退缩,害怕挫折和失败。④神经质倾向(大约有4.5﹪学生比较神经质)。主要表现为易紧张、好激动、敏感多疑、容易沮丧。
由于城乡教育资源的差异,家庭经济稍好的家庭大都把孩子送往城区学校就读,这种情况在一些农村中小学占到本地当年招生总数的20%--45%。可见诺大的校园空空荡荡,留在本地就读的学生由此易产生自卑感和颓废感。
三、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调查
1.主观上认同和维护社会公德,但主动性不够,并且在基本公德素养上存在着随年龄增加而逐渐淡薄的倾向。《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当前社会提倡的最基本的公共生活准则,得到大部分学生的认同。有70%的学生表示能够遵守,3 0%的学生表示基本能做到,说明广大中小学生有一定的社会公德意识。在关于“在公交车上是否给老弱病残乘客让座”及“是否愿意帮助贫困学生”方面,86.8%的学生表示会主动让座,但在实际中做的较少。“随手不丢垃圾,有75%的学生表示能够做到,25%的学生表示基本不能做到。但是实际行为与道德观念还是略有偏差。调查显示80%的中小学生愿意经常帮助父母做家务。另外,中小学生的家庭参与意识较强,有60%的孩子对家庭中的事能主动参与并发表意见,有45%的孩子希望与父母的关系是平等的,愿意以朋友的身份与父母沟通。然而,有15%的中小学生愿意帮助父母做家务,但家长不让做,只让孩子回家后做作业。有23%的中小学生想参与家庭中的事并发表意见,但父母反对。这说明许多父母受封建等级观念的影响较大,习惯用专制的教育方式,不能接受孩子与自己“平起平坐”,或者是出于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认为孩子的首要任务是学习,而不愿意让孩子参与家庭事务。这样便影响了中小学生家庭美德的行为实践,长此以往,必将削弱中小学生家庭美德的养成。
2.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人生态度的务实性、理性,但有时自我意识膨胀,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生理想。在回答“你努力学习主要是为了什么”时,45%的青少年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有35%的青少年是为了“谋生的需要”,或是“提高个人的生活水平”;在问到“你的人生格言是什么”时,34%的青少年选择了“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10%的青少年选择“勤奋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而选择“机遇”、“人际关系”、“有个好父母”的分别占8%、6%、2%。但问到“你的人生理想是什么”时,15.7%的青少年回答要当明星,l0%的青少年回答要当官。在回答“当国家或集体需要你做出贡献或牺牲时,你采取何种态度”时,“勇于牺牲,敢于奉献”的占16.7%,“在不损害个人的前提下奉献”的占32.4%;在回答“你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骄傲吗”时,90%的青少年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骄傲。由于青少年道德规范不够健全,对道德行为的监督还不够严格。在“看到别人作弊,你的想法是什么”的选择中有近60%的学生做出了“自己不作弊要吃亏”的回答,有7%的学生甚至认为“只要有机会也会作弊”;“高考要求学生签诚信承诺,你认为有用吗”,选择“作用不大”和“无济于事”的.占50%。
3.接受公平竞争。注意团结合作。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青少年更加体会到团队精神对事业成功的积极作用。85%的青少年愿意接受公平竞争,不赞成“竞争可以不择手段”;有98.6%的青少年对“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根筷子牢牢抱成团”的团结力量大的道理表示“赞成,很有道理,应该提倡和发扬”;但也有1.4%的同学认为道理不错,但不切实际,提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说明还有部分农村青少年比较自闭,对团队的活动没有信心,不甚积极。
4.社会评价和交往方面表现出农村青少年质朴的人际交往观。对自己出生在农村、生活在农村,农村青少年态度是坦然的。如“你对自己是一个农村学生自卑吗”,有98.4%的学生选择了否定答案;“你对自己农村生活状况满意吗”,有76%的同学回答“满意”。对自己的诚信度回答,有近85%的学生回答“非常好”或“比较好”,只有15%对自己的评价较差。“同学向你请教时,你会怎样做”这一问题中选择“详细讲解”的占60%,“简单说明”的占40%。
四、课题调研组对德育调查现状建议和看法
1、加强学校德育专干队伍业务技能的提高培训。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培训部门制定详细计划,分期分批举办德育专干培训班。
2、大兴学校德育研讨之风,探索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方法和路子,精心设计德育精品工程。建议制定常规化的学校德育研讨制度、全区研讨制度。加强校际之间的交流合作,开放校园德育精品工程。
3、整顿和建设好学生心理咨询室,配足配齐心理咨询专任教师,对学生心理问题要提早介入,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4、学校多开展一些德育活动,将德育时刻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教育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该做的,什么不该做的。
5、利用各种法定节日和纪念日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传统美德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等。
6、更多的关爱留守孩子,学校要有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并将此项工作列入工作计划、列入团队常规工作。
小学调研报告11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总目标,助推县委、政府圆满完成我县作为全省首批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县的工作任务,增强中小学生自觉培养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营造我县良好的社会法治环境,县政协社会法制对口协商小组成立专题调研组,先后到实验中学、恒达中学和实验小学三所学校,对我县的中小学法制教育情况进行了调研,并与校方负责人、学校教师、家长代表以及部分学生进行了座谈,委员们就此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前我县中小学法制教育的现状
目前,全县共有中小学74所(寄宿制学校22所),其中高中3所,单办初中1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小学54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40203人,寄宿学生16172人,占在校生的40.2%。
按照《晋中市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要求,我县中小学安全法制课,间周一节,为全年20节,均能开足开齐。我县共有品德法制课专兼职教师200余名,其中兼职教师100余人,法制课全部为兼职教师。
在中小学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中小学德育、政治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力量;另外,从20xx年开始各校还向有关单位选派、聘请了法制副校长,20xx年9月,新聘法制副校长43名,主要来自公安、检察、法院和司法局。
二、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对法制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让法制教育课程走进中小学是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的一个重要措施。虽然我县中小学校都能按照教学大纲开设相关的法律课程,但从目前来看,应试教育仍然是适应当前高考制度的主要方式,这种情况客观上制约了学校法制教育的有效开展,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视智育轻视德育,重视考试科目忽视非考试科目的现象,如我县中小学开设的品德课程,九年义务教育一共为840节,仅占总课时的8.9%,而安全法制课,九年180节,又仅占总课时的1.9%。课时少,而各学校在举办各类活动时,又缺乏对学生法制教育的内容,因此,利用课堂进行青少年法制教育效果不明显,根本原因还是对青少年法制教育普遍不够重视。
(二)外聘法制副校长授课流于形式。
1、法制副校长在应聘单位的工作职责不明确,往往是应学校要求因事而教,缺乏必要的考核评价机制,工作质量高低、效果好坏无关其痛痒,积极性调动不足。
2、由于法制副校长是外聘人员,授课时局限于自己熟悉的业务或者专长,加之受工作调动影响,缺乏授课的系统性;日常工作中,法制副校长很少参加学校的教研活动,进行专业的教育教学探讨和教学培训,制定不出符合学生身心、年龄的教学计划,教学效果不好,教学针对性不强。
(三)法制教育方式有待改进。
我县中小学开展法制教育,大多采用集中授课的教育方式,除上好法制课、政治课以外,每学期在开学或在结束之时举行一次大型法制讲座或法制报告会,也采取了一些例如征文比赛、法制文艺小节目等形式的活动,但这些措施仅仅局限在校园之中和课堂之上,时间有限,受教范围也很有限。
(四)家庭环境的负面因素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目前,独生子女群体正是求学的时期,可塑性强,正确引导容易树立积极向上的心理,而有些父母教育孩子不够理智,过分的溺爱、迁就,助长了孩子的自私、任性、霸道、缺乏自制力等的行为;单亲家庭环境中的孩子或留守儿童大都缺少父母的关爱,情感得不到满足,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形成了人格扭曲的隐患。另外,我县寄宿学生较多,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他们从小就离开父母,远离了对父母的依恋,心理难免会产生失落感,埋下自卑的种子。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步入社会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受上述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我县检察部门审查起诉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20xx年为6件8人,20xx年为9件14人,20xx年为3件11人,20xx年1至10月已达11件23人,总体呈上升趋势,而且校园欺凌事件也时有发生,直接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稳定,成为当前我县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加强中小学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应纳入县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三、建议和意见
(一)提高认识,协调配合,形成合力。
县委、政府要从落实中央“四个全面”的高度,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到要通过提高我县青少年的法律意识,促进家庭乃至整个社会法律意识的提升,自觉把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律素质的教育与培养,放在推动我县依法治县、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基础性地位。建议县委、政府应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学校安全法制领导组,明确各职能部门在青少年法制教育中的职责,既避免重复交叉、浪费人力、物力、时间,又避免互相推诿扯皮,形成各部门协调配合,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
(二)加强队伍建设,增强授课实效性。
1、要适时召开由县委政法委、县教科局及法制副校长所在单位参与的联席会议,研究协调处理有关问题。组织法制副校长进行教学研讨和教学培训,使其基本掌握授课技巧,了解青少年学生成长的规律,逐步提高授课的专业化水平。同时,要明确法制副校长在学校的工作职责,把法制副校长在校的工作情况列入所在单位年度综治考评审核内容。
2、要建立科学的法制教育课程体系,使中小学生都能够接受到系统的普法教育。教育部门应会同政法部门,围绕国家教学大纲要求,按不同年龄段编写适应我县县情的法制教育教材,并作为品德教育课予以安排,要适当加大法制教育的课时,使法制思维从小抓起落到实处;法制副校长要根据教学计划,结合教材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授课,从而提高工作的规范性和系统性。
(三)创新法制教育方式,使中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普法教育。
1、为了加强对法制副校长工作和中小学法制教育工作的推动,也为全县青少年工作职能的相关部门搭建一个资源整合的平台,应由县关工委、县综治办、县文明办、县教科局、县司法局、团县委、县妇联等单位联合组成中小学法制教育宣讲团,通过宣讲团这一载体,使社会、学校、家庭达成对未成年人共同关心、爱护、教育、帮助的统一共识。
2、要探索开展家庭教育活动,普及家教知识、交流家教经验、传授家教方法的多种途径。学校要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针对学生的家长碰到的共性问题,请家教专家、心理学专家为家长讲课,尤其是要重视对家庭不完整和留守孩子的家庭,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走出教育误区,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
3、应根据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广泛采取一些更能从正面引导、反面警示,能触动孩子心灵、入脑入心的措施,以达到好的教育效果。
(1)建议恢复参观少教所等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20xx年,我县各中小学校取消了参观少教所等法制教育基地必要的外出活动,主要是考虑经费的不足和交通安全等多种因素,因此,我们建议政府成立风险保障基金,每年设立一定的资金,专项用于学校安全法制方面的民事赔偿,结合校方责任险,减轻学校、家庭的经济责任,当年未赔付资金滚动到下一年,专款专用;与此同时,县政府应组织公安交警等部门做好相应的安全保障工作。中小学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决定了政府应当承担起主要的责任,由政府负责统筹、扶持、拓宽融资渠道,为中小学法制教育增加经费。各级财政应当把中小学法制教育的经费纳入到财政预算中予以安排。
(2)目前,我们对青少年采取的法制教育方式较为僵化,学生不容易接受,达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而恒达中学采取的办法值得借鉴:他们充分利用学生在这一时期荣誉感强的性格特点,发放“单项习惯之星卡”,在规定时间内,学生积累至一定数量后,更换为“班级最美行为少年卡”,在本学期内,“班级最美行为少年卡”积累至一定数量后,可认定为“校级行为最美少年”,进而有资格获选“三好学生”,效果很好。这种方式,使学生能够时刻亲身实践自己怎样做才是良好的行为习惯,让良好的行为习惯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令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从而在根本上加强了学生文明守纪行为的塑造,对促进学生法制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小学调研报告12
根据市、区委和教育局文件精神,有效地防控校园可能发生的各类暴力恐怖事件,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方针,紧紧围绕“维护幼儿园的教学和生活秩序,保障全体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这一中心,把“检查到位,整改有力”作为安全工作的一项最基本的制度来落实,我园积极从提高全体师生安全意识入手,加强制度管理,层层落实责任强化检查力度,积极做好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工作。现将本园校园欺凌专项整治工作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完善安全管理机制,迅速成立领导专班,努力构建平安和谐幼儿园
1、迅速成立幼儿园暴力防控领导专班
幼儿园成立了由书记园长党政一把手牵头的幼儿园暴力防控工作领导专班。园长担任总指挥、书记任组长,副园长任副组长、园长办公室、各年级组长、各班主班教师和各部门负责人为组员具体落实。实行了“层层把关,防范第一,定人定岗”的安全工作管理模式;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的原则,将各项安全管理工作细化分解,具体责任到人。各岗位与幼儿园签订了《安全管理责任书》,组织学习《安全工作制度》细则和《黄陂区直属机关幼儿园暴力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了各自责任范围和工作要求,使得全园人人都有安全防范意识,人人都有监督岗,人人都懂得安全防范措施,人人都是安全卫士。
黄陂区直属机关幼儿园暴力防控工作专班名单:
总指挥: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2、迅速组建幼儿园治安综合治理应急分队。由卢小君书记任队长,其主要任务是在幼儿园暴力防控小组的领导下,迅速开展工作,全方位巡视巡查,查漏补缺。应急分队名单:
队 长:
副队长:
成 员:
二、制定周密的防控措施,防患于未然。
1、依托本园暴力防控工作专班和本园治安综合治理应急分队(各部门负责人和各班班主任、门卫)。其主要任务是深入事发现场或各自的班级管理幼儿,有效化解可能造成幼儿园恐慌和秩序混乱的各类暴力恐慌事件,控制事态的进一步扩大,稳定校园局面和秩序,努力把事态控制在损失最小范围。
2、利用共建单位的有效资源,密切与幼儿园周边综合治理警务室、派出所的联系,共同维护幼儿园内外的安全稳定。
3、加强本园大门口及幼儿园周边的安全管理。严格落实门卫值班制度,把好入口关,坚决把可能引起安全事故的人和事堵在园门外,规范填好来人来车登记,落实来访人员门房接待制度,强化家长交通工具一律不得进入园内,家长接送幼儿必须到其孩子所在班级老师处办理交接手续等措施;严格落实本园大门开关制度、一日常规管理和行政值班巡视制度,特别关注重点时段(入园、离园和午休)和重点场所(拐角和僻静处等)。
4、逐级上报。维护幼儿园的安全和稳定,是全体教师共同的义务和责任。因此任何人一经发现暴力恐怖倾向,应立即向本园暴力防控领导工作专班报告。本园暴力防控领导小组接报告后,紧急启动预案,同时根据情况立即向教育局暴力防控领导小组报告。
5、快速反应。本园暴力防控小组接报后,一方面在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和上级领导部门报告,另一方面迅速组织人员开展暴力防控,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控制事件发生的局面,把事件的影响缩小到最小范围。
6、防暴举措。迅速控制暴力恐怖的.分子或制造秩序混乱的骨干分子,遏止其嚣张气焰,并以最快的速度将其带离现场。同时迅速引导师生撤离危险地带。如幼儿秩序混乱,则尽最大可能安抚稳定幼儿,平息幼儿的恐慌心理,然后以班为单位撤离现场。及时向上级暴力防控领导小组反馈情况信息,并积极协助公安机关对暴力恐怖的分子的查处。
三、强化工作要求、严格制度措施落实。
为了让园内暴力防控工作尽最大力量做到万无一失、事无巨细,我园强化各部门各责任人工作要求,严格各项制度、措施的落实。
1、及时收集信息。各部门要针对各自的的任务和特点,适时分析本园的安全形势,重视问题苗头,有针对性地化解各类矛盾,努力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2、畅通信息渠道。全体师生员一旦发现暴力恐慌苗头,须及时向本园暴力防控领导小组报告,杜绝隐情不报,截留信息的现象发生。
3、各方配合要默契。当暴力恐怖现象发生后,各方须无条件快捷配合,把平息事态、稳定秩序作为第一要务,其他部门工作必须无条件服从,不容许推诿、拖拉、扯皮并要求第一时间到位、履责、防暴、维稳。
4、落实纪律责任。凡在处置暴力恐慌事件过程中,因工作延误、失职、不服从指挥、不负责任而造成严重后果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产生严重失职渎职行为者,按国家有关法规处置。
总之,校园暴力以及突发事件的防控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政治任务,决不能掉以轻心,麻痹大意。我园会继续加大力量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让广大家长放心、幼儿舒心,保障全体师生健康、快乐生活!
小学调研报告13
调研时间:
20xx年3月8号
调研地点:
嘉兴一中调研人物:xxx xxx
调研目的:
①了解中学建筑的功能关系、流线组织的原则和常用手法;群体空间组合的设计手法。
②了解普通教室、专用教室、公共教学用房以及办公、辅助用房的特点和组合方式。
③了解中学校园的总平面布局特点。
调研正文:
整体平面布局:布局别致的办公楼、教学楼、艺术楼、大小阶梯教室连廊相接、浑然一体;全省一流的高标准体育馆、配有网球场、篮球场以及400米全塑胶跑道与四季常绿的人造草坪足球场交相辉映、气势恢宏;学生公寓、师生餐厅,清新亮丽,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科学规范,设施完善。
校园全景图校园简介:
嘉兴市第一中学,其前身为创办于1902年的嘉兴府学堂;辛亥革命后,学校改称浙江省立第二中学;抗战时期更名为浙江省立嘉兴中学;1954年起改为嘉兴市第一中学。嘉兴市第一中学在1981年被确定为浙江省首批办好的十八所重点中学之一,1995年被认定为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20xx年被授予浙江省文明单位称号,20xx年被评为浙江省一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截至20xx年8月,嘉兴市第一中学占地158亩,共有教学班48个,在校学生总人数2300余人,教职工185人。
风格分析:
一中的建筑风格我认为是一种海派建筑,所谓海派建筑,有些人认为应当是中华民族文化融地域性文化并注意吸收外来先进建筑文化在建筑艺术上的更多统一。一中的建筑融合了多种元素,既有西方建筑的拱形窗,英国的红砖建筑元素,又有中国园林的回廊和园林式的景观设计,还有现代的自由曲线,多种的元素融合形成了嘉兴一中独特建筑特色。
基地分析:
嘉兴一中位于浙江省嘉兴市纺工南路1860号,地处纺工路与中环南路交叉口第一象限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生源广泛。基地成不规则图形,校区西面和南面城市干道,东面是嘉兴一中实验学校,北面为商业区,符合城市中学建校的地理位置要求。学校占地面积158亩,建筑面积平方米,学校周围商业发达,交通便利。
基地平面图
校内布局分析:
学校主入口位于西侧,面对车辆相对较少的纺工路,这样可以避免上放学时造成交通堵塞的问题。进入校门,面前是开阔的礼仪庆典广场,用于学校召开全体师生大会和举行升起仪式用的。广场北侧是行政楼,南侧为教学楼。东侧由南到北依次是体育馆,教学楼和艺术楼,各楼之间用连廊相接,浑然一体,交通和交流十分方便。校园四周被绿树环绕,也减少了外界噪声对校园内的影响。校内布局分成三个区域,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三者呈品字型布置,既联系又不干又扰。功能分区的核心就是将以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组织好校园内、外的各种人流、车流,合理的利用了基地面积,交通流线安排合理无交叉,空间层次感也很好,值得学习和研究。
手绘校园总平面图
外观分析:校内建筑外色以朱红为主,色彩与建筑周围的绿树形成和谐的对比,交映成趣,使人不易产生视觉刺激和疲劳,适合校园建筑。
教学楼庭院
建筑采用联廊式,从使用上为雨天同学经过,避免淋雨。连廊式建筑空间层次感很强,各建筑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目了然,镂空的连廊既适合作为交通构件,又适合作为同学们课下休息、眺目观景的平台。同时造价低,工程技术要求低,符合经济环保的要求。
教学内部共54个座位,横排8个,纵行7个。教室前后都有黑板,教室最前排课桌的前沿与前方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小于2.20m;最后排座椅之后应设横向疏散走道;自最后排课桌后沿至后墙面的净距不小于1.10m。
操场有400m塑胶跑道,设8条直跑道,跑道内部设置集中绿地。在跑道一侧设有看台,用于观看各种赛事。外有篮球场与网球场,体育馆设于网球场附近,统称为运动区。
同类建筑赏析:
洛阳一高建校于1904年,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老校,学校现有67个教学班,学生总人数3800人。两院总占地面积363亩,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平均绿化面积达50%。而今,学校面积之大,设施之多,现代化程度之高,直逼全省之最。
洛一高东区平面图
洛阳一高东区建筑以中式为主,规划上也参考了中国古代院落布局的对称形式。大门东侧50米左右的金凤亭和科技中心间的校内主干道的标明了整个校园轴线的所在,轴线东侧西侧的建筑基本一致,两座工字型教学楼,四座学生宿舍,餐厅和服务用房完全对称,形成了严谨的平面布局,同时校园内的功能分区明确,生活区,教学区,工作区,服务区和运动场互相分离互不干扰又联系紧密。值得一提的是东区的环境美化绿化做得尤其的好,既有金凤亭,紫藤萝长廊这样优美的建筑小品,也有茂密的灌木包围的曲径通幽,校园内种植了百合树,梧桐树,女贞树等多种树木,大都绿叶茵茵,环境十分优雅,配合中式建筑风格,百年老校的文化内涵尽情彰显,使人心境平和,学习气氛浓厚。
东区校园内主要道路约宽5米,对于学校现有学生人数来说,稍有些嫌窄。教学楼为2层,学生宿舍靠南的两栋为2层,其余为6层,除办公楼与教学楼间距离10左右有些窄之外其他各建筑间的间距都在规定的日照间距以上。
我感觉该小区规划上的不足有:学校大门处没有设置缓冲场地,造成在放学上学时人流十分拥挤;再者科技中心过于深入,和最南边的办公楼、电教楼这些类似功能的建筑的联系稍弱。
东区教学楼一层平面图东区教学楼采用通廊式设计,走廊不对外,通过窗户采光,教室大部分布置在南面,二层的布置在大厅处多一间教室。厕所设计在教学楼外面,稍有一点不方便使用,但解决了通廊式建筑中经常因通风不畅出现的异味。老师办公室和教室联系紧密。
洛一高西院平面图
洛一高西校新址始建于20xx年5月,地处高新技术开发区华夏路2号。有着和东校区完全不同的规划建筑风格。采用现代建筑形式,大门处有开阔的广场,成切掉一角的菱形,教学楼及办公楼就放置在广场中间,将它分割成两块,前广场用于举行升国旗仪式和开校会等比较庄严的大型活动,后广场用于做课间操、学生自由活动、举办校级演出等,后面西北角是各种运动场,东北角为学生宿舍和餐厅。校区的规划遵循了背靠周山,逐渐升高的地势特点,层层向北推进,利用地势分割教学区和生活、运动区,这样的设计,既明确了功能分区,又利用高度的差异阻挡了来自运动场生活区的噪音,优化了教学区的环境。布局上,教学区对称,后面的区域则显示了灵活性。广场成为了人流通过的主要道路,只有四周的小路可以过车,这样也减少了车辆对教学区的影响。
该小区的绿化风格和东区不一样,但也做得不错,如果说东区环境体现的是内涵,西区环境则体现出了气魄,大片的草坪环绕这各个分区,同时作为了分界线,草坪上也种植了一些灌木,安放了观赏性的塑料树,小路周围的环境也创造出了清幽的.效果。
这个校区也还是有一些规划上的缺点,由于它距离市区比较远,有一些老师有住宿学校的需要,但是教师宿舍楼被安排在最北边,距离教学区非常遥远,老师上下班多有不便,另外设计宿舍时没有考虑学生饮水问题,水房建在离宿舍和教室都很远的地方,也不方便使用。
西区教学楼一层平面图
西区的教学楼设计的比较有特点,因为建该校区的时是洛一高和五中合作办学,同时要兼顾两个学校的教学工作,同时又不能相互干扰,用办公区连接两个教学区的哑铃型布置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这座教学楼还有一个很好的设计思路就是灰空间的处理,天井是主要的灰空间,学生可以在这个空间里放松,交流游戏,天井中做了一些绿化,也使得这个环境变得更加自然,教学楼共五层,楼高和天井宽的比值适中,使人站在天井里能产生强烈的场所感。还有一些灰空间处在分区的连接部分,比如楼梯前,教师办公室前等,可以作为缓冲空间、交流空间、活动空间,一举多得。办公区较为独立,有单独的厕所和楼梯,流线清晰,避免了和教学区交叉,又有有机的联系。不过也有缺点就是不是所有的教室都能获得良好的采光方向。
洛阳市第55中学(洛阳014中心学校)位于洛阳市空空导弹研究院家属区,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建校于1973年,现有30个教学班,100余名教职工,1500余名在校中小学生。
洛阳市第55中总平图第55中原为洛阳市空空导弹研究院的子弟中学,又位于家属区内,服务对象居住范围小,人数少,故整个校区的面积也非常小,所以不得不牺牲了一些功能,但是总的来说很多方面还是想得比较周到。校区里没有纯粹的交通空间,教学楼和他楼前的小广场就担负起了所有的交通功能,最大限度的节约土地,和洛一高东院比起来,同
样是用地紧张,55中还是在大门口辟出这样的一块小广场,即便是压缩后面的运动场地的空间也不能去掉,有点像安藤忠雄的住吉的长屋里中庭的味道,有了这块小广场,整个校园的生命力就舒展了起来,视野也变得开阔了。
教学楼后的运动场虽然很小,顶着教学楼的基地边缘,但也有篮球场,沙坑这种基本设施,对于小型学校来说还是基本够用的。规划上的缺点还是因为校园面积过小造成的,如运动场和教学区离得太近,会使教学区受到干扰等。
教学楼一共6层,西边为中学部,东边为小学部,内既有办公也有教室,采用纵向分区的方法,一层为学校领导的办公区,往上都为教学区,一楼大厅中的楼梯为主要疏散通道,中学部2~4层楼上的房间分布如上图(中学部共有12个班),穿过大厅和后门可以直接到达运动场。其他教学设施像实验室,电子教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和主教学楼都是分离的,这样也减少了相互间的干扰,方便了使用。
洛阳市外国语中学位于九都路涧东路口,占地多平米,共有52个班,分高中部和初中部,经过多次补建,总平面相对来说不那么规正,但功能分区还是基本明确的:运动场在前,教学区一字排开在后,生活区在学校的东北角。办公区和教学区分在两栋楼上,减少相互间的干扰。可能是因为太多次改扩建及学校学生不断增加的原因,从总平面上看来有很多处不太合理的地方,初一初二的教学楼和初三分置,不利于上下年纪间学生的交流,学生宿舍朝向不好,居住条件较差,同样也存在入口处窄小,没有缓冲空间,好在门口的那个大操场使得在视线上不那么拥堵,但这掩盖不了功能上的欠缺。该校在规划上的一个特点是将运动场放置在校园的南侧。一般而言,北方地区,教学区宜设北部是运动区经常处于阳光照晒不至形成大面积阴影区,在冬天运动场积雪的情况下可使冰雪较快的融化,不会影响运动场的使用。
调研总结:
我感觉现在的教学建筑很多都没有考虑学生的心理,学校造型是国际式的方盒子,各类用房组合方式单一无趣,我认为教学建筑的设计也要把学生使用舒适作为一个重要的设计理念,创造一个功能合理、舒适宜人、具有丰富时代感和文化内涵的育人环境。我希望我设计的学校能展示出的是一种包容的姿态,充满亲和力,可以发挥学生的个性思维,促使他们的交流,是他们在这里感觉到学习的快乐。除了最基础的满足功能方面的需求外,还应该注意到教育的模式对学校的规划建筑形象有着巨大的影响,原有的教学模式把学生当做以班级为单位的固定教学对象,而现在提倡个性化、多元化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倡流动性教育,课堂的人数和学生将呈现多样化的变化,这就要求建筑必须为其提供各种多功能的、灵活性和多样化的场所形式,要适应人数的变化又能满足用途的改变,像日本的某些学校就尝试敞开隔出走廊的墙,使得教室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同时在随着授课方式的改变,各种室内外活动空间、交流空间、开放空间、聚会空间应该增多,建筑也要为学生各种个性化和特色创造条件,把学生从封闭的建筑空间中解放出来,从而形成了一套全新的校园环境氛围。
小学调研报告14
农村小学德育现状调研报告这是发生在办公室的一件事。那次我刚上完课走进办公室,就听见一个气愤的声“你为什么要动手打他?”赵老师很生气地问道。
她对面站着一个叫邓坤的男孩,用一种不以为然的态度对赵老师说:“他把我的书弄到地上了。”对于这个孩子,赵老师不过头痛得很!没有一天不给她惹祸,没有哪一节课是认真的,没有哪一个同学敢惹他。而他却又是屡教不改!“那你就应该打他吗?是谁教你打人的?”赵老师都不知道应该怎样教育他了。谁知邓坤理直气壮的说:“我爷爷说的别人先惹到我,我就能够打他!”“你爷爷真的是这样教你的吗?”邓坤点了点头。他的回答却不得不引起我的深思“当前,我们农村小学家庭教育现状如何?“像这样的家庭德育现象多吗?”带着诸多的困惑和思考,通过广泛的了解和调查,我认为:当前,农村小学家庭德育现状真的不容乐观。
现状分析:
家庭德育的概念、重要性及必要性都缺乏相对应的理解。结合主观与客观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家长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严重。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占一半以上家庭都存有“重智育轻德育”的问题。我们的绝大部分家长最注重的是孩子的在校考试成绩,得个高分是理所当然,考个不及格或是名次不理想,回家后或打或骂是少不了的,以冷静的态度分析原因或给孩子以鼓励的却是少数。很多家长还说:“只要娃儿学习成绩好,我们当家长的就高兴。”在他们看来,孩子的智力远远比品德更重要。
守儿童越来越多,把孩子撂在家让老一辈带,隔代教育也越来越明显。爷爷奶奶那一辈的观点、思维、世界观、价值观,文化品味也都不一样了,他们教育孙子的方法也不一定准确。就拿上面这个例子来吧,邓坤的恶劣行为几乎是直接教的,后来与他爷爷的交流中,我才知道他爷爷是那么的不讲理,满口的脏话,满肚子的不懂道理。明明是自己的孙子错了,还说是准确的,甚至反过来说是老师的不对,没有好好的教育他的孩子。临走时还放下话:谁敢碰我的孙子,哼!我不会饶过他的……他走了,老师们还目瞪口呆,惊叹:这难道就是中国的家庭吗?这难道就是中国的教育吗?这难道不让人们感到忧虑,不为祖国的未来感到担忧吗?
3、不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树立准确人生观的负面影响。
有的因为教育的不一致性,很大水准上造成了学生的“双重人格”。如有的学生在学校讲普通话,走出校门讲下流话;对老师的要求往往表现为人前能做到,人后做不到,在校内班内能做到,在家里做不到,等等。其次,表现在家长行为与学校教育的冲突。还有一些家长“封建家长制”的意识仍然十分严重,他们缺乏科学的教育方式,只知道“棍棒底下出孝子”。或有知道此理的,却不愿为了教育孩子,而摒除自身的一些对孩子影响不好的不良习惯,为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有的父母对长辈不孝;有的'父母平时仪表不端;有的父母背后说三道四;有的父母整天打牌、赌博……家长们的这种种思想和行为显然严重防碍了家校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二、解决问题的内容与实施而今,面对农村家庭德育的现状及存有问题,该怎样改变这种现状,使家庭德育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使农村学校的德育有新的突破呢?在仔细分析,认真研究之后,本人认为能够采取以下策略和措施:
(一)在家庭德育教育上增强指导培训
1、积极举办“家长学校”,转变家长观
家庭德育是家庭教育的根本,而家庭德育质量的提升,家长的认识提升则是关键。当前,很多城里的学校都设有“家长学校”,我认为我们农村小学也能够积极利用“家长学校”这个载体,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家长实行必要的家庭德育知识与技能地指导和培训,逐步转变家长的家庭教育观点,加深对家庭德育的理解,从而提升家庭德育质量。
2、积极发挥学校作用,提升家长对家庭德育的理解做好家庭德育教育宣传工作,协助家长了解教育信息,树立准确的“教子观”。
作为学校,能够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活动,组织家长交流家庭德育的经验或家庭德育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共同交流讨论,寻找恰当的解决办法,从而加深对家庭德育知识的理解,掌握基本的家庭德育技能。
3、家长应增强学习,善于借鉴作为家长,我认为也应该更深刻地理解到自己的责任,理解到自己在子女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家长也应该增强家庭教育知识技能地学习,善于借鉴他人成功家教经验,取长补短,更好的教育好子女。
1、说服教育: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传授德育知识,提升受教育者的理解水平,用以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
2、注重引导和管理相结合:在德育教育实施过程中,割裂引导与管理的关系是有违德育教育规律的,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展开工作。
3、榜样示范及实践锻炼:榜样示范就是通过教育者以自身的、他人的模范事迹影响学生。实践锻炼,就是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训练德育行为,锻炼德育意志。做到从知开始,到行结束。这种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知行结合,言行一致并最终形成稳固的德育行为习惯具有特殊的意义。
4、展开活动,寓教于乐:活动是学校德育的重要手段。通过活动手段能培养发展学生真正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形成和发展他们的团结协作及集体思想,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评价。我们展开德育活动的总思路是:服务中心,点面结合。如学校组织的大型活动均围绕某一阶段的德育中心工作,班级活动则结合本班实际展开。当然我们决没有把活动等同于学校德育,更没有用活动代替学校德育的全部工作,活动仅仅学校德育的一种途径、一种手段、一种方法。
5、农村学校要多树立德育榜样。不但仅是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还应都评出“德育之星”,对平常拾金不昧、热爱协助他人、同学之间团结互助等学校要给予重奖,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使我们农村学生有身边的模范,有活生生的行为标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一花引来百花开”的作用。
(三)家庭、学校和社会协调合作,齐抓共管应该增强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沟通、协调、合作。
第一,大力发挥学校育人主阵地的作用;第二,通过积极开办家长学校、建立加校联系卡、家庭教育档案等多种渠道,引导家长学会科学育人,提升家庭教育水平;第三,调动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关心小学生健康成长,增大综合治理力度,净化、优化育人环境。
总来说之,要搞好学校德育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我相信只要通过一定的努力,把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就一定能开创小学德育工作的崭新篇章,也一定能改变农村学校德育的新面貌。
小学调研报告15
一直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一直沿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存在着重智轻德、重表(身体)轻里(心理)的现象,小学心理问题较少受到重视。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应试教育所带来的种种弊端日益被人们所认识,为此我国已明确提出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口号,学生的心理素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在思想道德情操、科学文化知识、身体和心理素质、劳动和生活技能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为宗旨的,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核心内容。但现阶段涉及较多的还是心理问题较明显的大中学生,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仍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而实际上由于社会的发展、各种竞争的不断加剧以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些失误,许多心理问题都表现出了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同时大中学生存在的许多心理问题的成因也常可追溯到他们的小学时代。因此,对小学生开展心理素质教育非常有必要。
根据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总检出率为9.5%,这个比例略低于国内外文献中所估出的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比例,但基本接近。如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唐慧琴、忻仁娥的'研究得出:我国小学生各类行为问题的总检出率为12.93±2.19%;陈永胜认为小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情绪、行为等方 面,小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问题的人数约为10——15%,情绪方面问题约在10——20%之间等等。在这里我们不能得出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其他地区的结论,因为每个研究所采用的测量工具不尽一致,或者说每个研究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评价标准不同。但仍可得出两点结论:
1、大多数的小学生而言,心理发展总体还是较健康的。
2、小学生中的心理问题还是普遍存在的。这既包括心理问题较明显,我们既要对这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指导和矫正,同样也要对某一方面存在心理偏常的学生进行指导。
冲动倾向和恐怖倾向的发生率在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中排第二、第三位。这二者都是情绪方面的问题。冲动倾向是指无缘无故地想大声哭、大声叫,或者一看到想要的东西就一定要拿到手。这首先和家庭教育的不当有密切关系。如果家庭对孩子的要求过分满足,就易养成孩子任性、固执及情绪易变的特点。造成恐怖倾向的原因则主要是由于从小娇生惯养而形成了依赖性强、缺乏独立性的性格,往往表现为只要一个人就会焦虑或对于本来不需要恐惧的东西却抱有一种恐惧心理等等。其次,冲动倾向和恐怖倾向的形成也与应试教育下只重视知识教育而忽视儿童人格和个性的培养有关。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又没能在家庭和学校里学习到对付挫折和困难的办法,就易情绪失调。
对人焦虑在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排行第四,主要表现在在众人面前感到不安,被人说了什么总是想不开,在人际关系上容易产生焦虑。对人焦虑过强的学生往往没有魄力,缺乏组织能力,搞不好人际关系。这种倾向在当今小学生中日益严重,影响了儿童正常的人际交往与心理需求。对人焦虑的产生一和学生普遍较任性、固执、依赖性重有关,二和学校教育忽略对学生人际交往技能的培养有关。
自责倾向在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排行第五。自责倾向是指当发生不如意的事情时,经常认为是自己不好,对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心理。
综上所述,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各个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我国教育中存在很大问题的一种教育模式。其原因有:一方面对孩子过分溺爱,一味满足孩子的各种需要,对孩子过分保护,在许多事情上包办代替,养成孩子依赖性强、任性固执等个性,使之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另一方面,又片面追求孩子智力发展,把聪明、有知识、学习成绩好作为孩子的唯一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而结果往往适得其反。长期以来学校教育沿用的应试教育模式则不但忽视对儿童心理素质的培养,还由于一味追求升学率、以分数论学生好坏等,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小学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小学调研报告07-04
小学调研报告12-08
小学调研报告03-30
小学数学调研报告10-27
关于小学调研报告03-09
小学教学调研报告12-29
小学调研报告范文04-21
有关小学调研报告08-12
小学教学调研报告01-24
小学教学调研报告范文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