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

绿色建筑的调研报告

时间:2022-10-07 16:08:42 调研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绿色建筑的调研报告

  绿色建筑是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绿色建筑能够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是由其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其内容不仅包括建筑本体,也包括建筑内部以及建筑外部环境生态功能系统及建构社区安全、健康的稳定生态服务与维护功能系统。绿色建筑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等多重理念,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要求,顺应了时代潮流。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提供的绿色建筑调研报告,欢迎参考借鉴!

关于绿色建筑的调研报告

  绿色建筑调研报告一

  摘要: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使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是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的生态平衡下创造的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绿色建筑的室内空间建筑十分合理,尽量减少使用合金材料,充分利用阳光,节约能源,为居住者创造一种接近自然的感觉。

  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尽可能的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充分体现对自然的索取和回报间的平衡。

  关键词:绿色 环保 可持续 节能 循环

  随着科技的进步,“建筑”早已从最原始的遮风挡雨、御寒避暑的地方,发展成为能够完成人类梦想,实现更多可能性的空间,建筑的功能正在被无限延展。而人类追求建筑的功能和舒适的同时,建筑能耗也不断增长,已与工业、交通并列,成为全球公认的能耗大户。

  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给我们带来就业、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环境危机,如能源枯竭、生态恶化、温室效应等,正严重影响着我们的环境和生活。节能、降耗、绿色、健康,已成为全世界对于未来建筑的共同追求,建筑能耗降低,将对全社会节能减排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建筑”作为一个古老的行业,在世界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大潮中也日益显示出勃勃生机。

  绿色建筑遵循以下三条原则:

  (1)资源经济原则。即在建筑中减少和有效利用非可再生资源。如中水利用;短寿命易耗品的再利用;太阳能利用;风力利用;建筑屋顶和外表雨水收集利用等。

  (2)全生命设计原则。在建筑生命期内,在材料、设备生产、采购和运输、设计、建造、运行和维护,拆除和材料再生利用等方面减少消耗和环境影响。

  (3)人道设计原则。人的一生70%时间在室内,须考虑人的生活质量和自然环境。

  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2005年3月28日举行的首届国际智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研讨会上作出表示,绿色建筑与一般建筑存在六大区别:

  (1)一般建筑在结构上趋向于封闭,在设计上力求与自然环境完全隔离,室内环境往往不利于健康;而绿色建筑的内部与外部采取有效连通的方法,会根据气候变化自动进行适应调节。

  (2)一般建筑随着建筑设计、生产和用材的标准化、产业化,以及大江南北建筑的形式一律化、单调化造就了“千城一面”;而绿色建筑推行本地材料,建筑将随着气候、自然资源和地区文化的差异而重新呈现不同的风貌。

  (3)一般建筑是一种商品,建筑的形式往往不顾环境资源的限制,片面追求批量化生产,低成本建设,自我创造形象;而绿色建筑则被看作一种资源,建筑及其城市发展都将以最小的生态和资源代价,在广泛的领域获得最大效益。

  (4)一般建筑追求“新、奇、特”和“大、洋、贵”,追求标志效应;而绿色建筑的建筑形式将从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中获得灵感。

  (5)一般建筑能耗非常大,建筑业是所有产业中的耗能大户和污染大户;绿色建筑极大地减少了能耗,甚至可以自身产生和利用可再生能源。一般而言,发电节能提高5%,汽车节能提高 10%极为困难,而建筑节能轻易可达 50%-60%。

  (6)一般建筑仅在建造过程或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负责,而绿色建筑是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为人类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最终实现与自然共生,从被动的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到主动地创造环境的丰富性,减少资源需求。

  绿色建筑的元素特点主要有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

  国外绿色建筑实例简介

  1.项目基本信息

  英国建筑研究院(BRE)的环境楼为21世纪的办公建筑提供了一个绿色建筑样板。该建筑位于英国沃特福德郊区,建成于1996年,工程被授予英国建筑技术专家协会1997年的优秀技术奖,混凝土协会奖以及英国建筑师协会奖。为三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6000m2,其设计新颖,环境健康舒适,不仅提供了低能耗舒适健康的办公场所,而且用作评定各种新颖绿色建筑技术的大规模实验设施。它是BRE的有关环境研究的一个试验产品。能源系统是设计师为一个尺度适中的办公建筑精心设计的,使之成为新一代生态办公建筑的模范之作。

  2.节能率

  英国建筑研究院(BRE)的环境楼的每年能耗和CO2排放性能指标定为:燃47kWh/m2;用电36kWh/m2;CO2排放量34kg/m2。楼内采暖所用的冷凝式锅炉能够回收被烟气浪费的.许多热量,因此能效比普通锅炉要高30%。照明耗电量在全部耗电量中所占的比例,全球平均为19%。由于最先采用了高效率的照明器具欧洲系列“TL5”荧光灯,其比例仅为14%。

  3.当地气候特征

  英国建筑研究院(BRE)的环境楼所处纬度51029NB,经度为0027WL。当地气候为温和的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9.60摄氏度,年最低气温在一月,3.60摄氏度,年最高气温在七月,16.50摄氏度。

  4.建筑设计

  减少阳光直接射入,既控制眩光又让日光进入,并可外视景观。采用自然通风,尽量减少使用风机。采用新颖的空腔楼板使建筑物空间布局灵活,又不会阻挡天然通风的通路。顶层屋面板外露,避免使用空调。白天屋面板吸热,夜晚通风冷却。埋置在地板下的管道利用地下水进一步帮助冷却。安装综合有效的智能照明系统,可自动补偿到日光水准,各灯分开控制。建筑物各系统运作均采用计算机最新集成技术自动 控制。用户可对灯、百页窗、窗和加热系统的自控装置进行摇控,从而对局部环境拥有较高程度的控制。环境建筑配备47m2建筑用太阳能薄膜非晶硅电池,为建筑物提供无污染电力。

  在顶棚内的每个气流通道靠外墙的尽端都一个可开启的小窗户,而通道的另一端则是对着开放办公区域和办公隔间之间的走廊直接开放。当室外气流在穿过通道在进入办公区域前,已经完成了空气和顶棚之间的热交换。气流尽端的小窗户由建筑管理系统自动控制。这种通风方式在冬季基本满足了室内空气质量的要求,在夏季则成为利用室外较冷空气进行夜间通风制冷方式的一部分。开放办公区域和办公隔间内的大窗户基本通过手动控制,当室内温度过高或需要更强的夜间制冷的时候,它们也可以由建筑管理系统控制而自动开启来补充更多的通风量。

  5.可持续设计策略——自然通风和制冷系统:

  环境楼最主要的自然通风策略是通过可开启的窗户引入室外新鲜空气、通过烟囱效应排除陈旧的室内空气以及利用波浪状中空的顶棚提供气流通道和大面积夜间制冷的辐射表面积,通风系统见图。这座办公楼最突出的外观特征是南立面五个通风塔。(见下图)。

  这些通风塔是整个建筑自然通风和制冷系统的关键部分。夏季太阳直射在通风井的玻璃外墙上,将内部的空气预热,热空气自然的上升到不锈钢烟囱部位,并由此排出室外,压力差引起新鲜空气不断的被吸入补充。 直接对通风塔开启的窗户设置在底层与二层开放办公区间的墙上,通过自动控制开闭来排除室内空气当无风或者是当气温太低不足以提供足够的动力时,安装在通风塔内的风扇可以协助通风。风扇也可以用来协助白天室温过高时通风,或协助夜间制冷。利用这种烟囱效应的通风方式只用于办公楼的第一和第二层,顶层的通风方式是直接通过屋顶排风。办公楼的第三年层设有波浪状的顶棚也不与通风塔相连。顶层斜屋面最高点达到五米,可以产生烟囱效应。室内陈旧的空气通过自动控制的天窗排出室外,室外空气通过窗户进入顶层室内。

  6.蓄热材质

  由于楼板具有良好的热容量,混凝土楼板通过吸收新风所带的热量将空气预冷。外露的波浪状顶棚提供了比平板状顶棚更多的表面积,它们在夏天就像一个冷的辐射体,为没有空调的办公空间制冷。

  7.地板辐射采暖与制冷

  夏季额外的制冷可以通过将冷水循环于混凝土楼板中的预埋管道来完成。冷水通过钻孔从70米的地底深处提取,那里的水温只有10℃。这些冷水通过热交换器来冷却循环于楼板预埋管道中的水温。通过钻孔取来的水使用过后通过另一个较浅的钻孔返还于地下,因此不会出现水浪费。

  在冬季,循环在楼板预埋管道内的水通过加热来提供非常柔和的地板辐射采暖。采暖效果可以通过启用办公室四周的传统散热器来加强。管道里的水的加热是通过冷凝式锅炉来完成的,这种冷凝式锅炉能够回收被烟气浪费的许多热量,因此能效比普通锅炉要高30%。

  8.自动控制与手动控制的自然通风

  办公室内对流的产生是通过建筑管理系统控制高窗,人工手动控制可开启的窗户来实现的。虽然建筑内使用了建筑管理系统,但室内工作人员可以就地调节对环境的自动控制。能够让个人调节自己的室内微气候环境对任何建筑而言都是最重要的一个要素。

  9.旧建材在围护结构中的再利用

  该建筑还使用了8万块再生砖;老建筑的96%均加以再生产或再循环利用;使用了再生红木拼花地板; 90%的现浇混凝土使用再循环利用骨料;水泥拌合料中使用磨细粒状高炉矿渣;取自可持续发展资源的木材;使用了低水量冲洗的便器;使用了对环境无害的涂料和清漆。

  10.外百页窗

  活动式活动百页窗是由一个自动控制系统,根据户外的阳光强度、天气状况自动调整百页的位置,既控制眩光又让日光进入,并可外视景观。但是用户也可以通过控制器调整。百页窗的导向性使得用户无论是坐在桌子边上还是在大厅里步行、站立,都不会阻碍视线。

  11.欧洲系列“TL5”荧光灯

  TL5荧光灯能够比一般的灯管节约能耗,减少4/5的水银用量, TL5荧光灯的发光效率为100lm/W(与专用逆变器电路组合使用)。其输入功率小,因此能够降低耗电量。由于输入功率低,TL5的光通量较小,但是仍能保证照明所需的亮度。TL5的直径只有16mm,其细长的灯管将40%的光量反射到吊顶,其余的光量四散,创造了一个明亮的工作环境。

  照明耗电量在全部耗电量中所占的比例,全球平均为19%。如果单看欧洲,由于最先采用了高效率的照明器具,比例仅为14%

  绿色建筑调研报告二

  随着科技的进步,“建筑”早已从最原始的遮风挡雨、御寒避暑的地方,发展成为能够完成人类梦想,实现更多可能性的空间,建筑的功能正在被无限延展。而人类追求建筑的功能和舒适的同时,建筑能耗也不断增长,已与工业、交通并列,成为全球公认的能耗大户。

  面对世界范围内人口剧增、土地严重沙化、自然灾害频发、温室效应、淡水资源的日渐枯竭等人类生存危机,人类不得不明白“我们只有一个地球”。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明确提出了人类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以实现人类发展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不仅揭开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篇章,同时也带来了人类社会各领域、各层次的深刻变革。

  节能、降耗、绿色、健康,已成为全世界对于未来建筑的共同追求,建筑能耗降低,将对全社会节能减排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建筑”作为一个古老的行业,在世界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大潮中也日益显示出勃勃生机。

  1绿色建筑的基本概念

  1.1绿色建筑的产生

  绿色思想源远流长。在中国古代就有这样的记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文中的“巢”就是最早的绿色建筑———利用自然条件,就地取材,对附近环境没有产生副作用。工业革命之后,科学技术产生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繁荣、经济增长,但是自然资源被肆意滥用,生存环境恶化。20世纪60年代,公害事件和环境污染频生,从而引发了一场绿色运动。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增长的极限》的报告,人们开始关注

  生态环境问题,认识到如果人类不去保护生态环境,那么人类发展的负效应行为将毁灭人类本身。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1993年的斯图加特生态建筑展览会上提出了绿色建筑的各种设想和模型。至此,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等的研究与实践达到了高潮。

  1.2绿色建筑的涵义

  绿色建筑是指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工作、居住、活动的空间,同时实现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它是实现“以人为本”“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

  所谓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规划、设计、施工、运行、拆除/再利用)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它是“可持续发展建筑”的形象代名词,绿色建筑也称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与环境共生建筑等,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 2绿色建筑对人们的健康

  2004年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了一份历时7年的室内环境调查报告。被调查的1万多人生活在北京新建或新装修的10多个小区和30多家高档宾馆、写字楼、会议中心和实验室。

  2. 建筑对身体的污染

  家里检测出的污染物不少!万人大调查后,许多人心理负担明显加重,一些人患上了抑郁症,一些人疑神疑鬼,不愿在房子里多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敌人——室内污染,这现代人的“贴身杀手”。 氡就像一个幽灵,没有味道,没有颜色,感觉不到。氡的主要藏身之所就是建筑材料和室内装饰材料:矿渣砖、炉渣,花岗岩、瓷砖、洁具等。所以绿色建筑势在必行,不仅要采用绿色合理的建材还要有环保意识。如在居室内适当养育益花益草,既可有效吸附空气中有害物质,有能美化居室环境。因此实行“绿色建筑”不但是为了你自己更是为了我们整个地球家园的健康。

  3绿色建筑的发展概况

  国际上对绿色建筑的探索和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60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Paola Soleri)把生态学和建筑学两词合并提出“生态建筑学”的新理念。1963年V·奥戈亚(V·Ol-gyay)在《设计结合气候:建筑地方主义的生物气候研究》中提出建筑设计与地域气候相协调的设计理论。1969年美国风景建筑师麦克哈格(McHarg)在其著作《设计结合自然》一书中,提出人、建筑、自然和社会应协调发展并探索了建造生态建筑的有效途径与设计方法,它标志着生态建筑理论的正式确立。70年代石油危机后,工业发达国家开始注重建筑节能的研究,太阳能、地热、风能、节能围护结构等新技术应运而生,其中在掩土建筑研究方面的成果尤为突出。80年代,节能建筑体系日趋完善,并在英、德等发达国家广为应用。90年代后,绿色建筑理论研究开始走入正规。阿莫里·B·洛温斯在文章《东西方的融合:为可持续发展建筑而进行的整体设计》中指出:“绿色建筑不仅仅关注的是物质上的创造而且还包括经济文化交流和精神等方面。”

  

  结语

  目前,人口剧增、土地严重沙化、自然灾害频发、温室效应、淡水资源的日渐枯竭等人类生存危机急剧恶化,绿色建筑的出现是建筑设计发展的必然结果。从这些调研的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在前几年就已经在为“绿色建筑”做努力,并且也将其完善,改进。很多人对“绿色建筑”的认识也不清楚,但是当前人们对健康的注重和绿色意识的增加,可以看出绿色建筑发展趋势越来越快,通过这次世博更让它并融入国际化。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绿色建筑”这个词将被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无论是建筑师,设计师,还是普通老百姓都自觉,坚持的去营造出属于他们的“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不仅仅能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也能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提供安全、健康、舒适性良好的生活空间;与自然环境亲和,做到人及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永续发展。就如同世博会带给我们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一样,带给我们的是一个舒适,温暖,和谐,健康的生活。“绿化”环境让生活更美好。

  参考文献:

  [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绿色建筑研究中心.绿色建筑[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2] 夏云,夏葵,施燕.生态与可持续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 布赖恩·爱德华兹(Brian Edwards).绿色建筑[M].朱 玲,郑志宇,译.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4] 赵群,周伟,刘加平.中国传统民居中的生态建筑经验刍议[J].新建筑,2005(4):33-34.

  [5] 秦佑国.中国国情下的绿色建筑[J].中外建筑,2005(3):59-60.

  [6] 徐福来,丁敏冲,潘李钦.绿色建筑设计探索[J].山西建筑,2009,35(2):68-69.

  《关于绿色建筑的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1.绿色建筑调研报告

  2.实践活动调研报告

  3.关于房地产的市场调查报告精选

  4.关于社区党建调研报告范文

  5.交通调研报告范文

  6.新生事物型的调研报告

  7.深圳光明新区低碳生态工作调研报告

  8.关于安置房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9.牧区牧民扶贫情况调研报告

  10.2016年县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

【绿色建筑的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建筑调研报告09-18

建筑调研报告12-05

建筑企业调研报告11-08

[热]建筑调研报告03-16

建筑装饰调研报告04-01

建筑企业调研报告范文12-07

建筑工程调研报告06-29

建筑工地调研报告08-09

建筑材料调研报告09-01

违章建筑调研报告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