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工作情况调研报告精选
引导语: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扶贫工作情况调研报告,欢迎阅读!更多调研报告请关注应届毕业生网。
根据xxxx区人大常委会xxxx6年工作要点和xxxx6年监督工作计划,区人大常委会农经工委组织调研组,于6月上旬至中旬,对我区扶贫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先后走访了有关乡镇,察看了高山移民集中居住点、扶贫示范村和农业基地等,了解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并召开座谈会,听取有关部门的汇报和意见建议。根据调研中了解的情况,现将我区扶贫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区扶贫工作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近年来,我区不断加大扶贫工作力度,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西部生态农业,强化结对帮扶机制,先后组织实施“康庄工程”、“农村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强基惠民村村帮”工作和“消除4600”行动,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消除4600”(4600指人均年收入不到4600元)任务完成。充分发挥驻村干部的作用,派驻82名干部担任扶贫重点村“第一书记”,在充分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对低收入农户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区乡村户四级管理网络,通过调查核实、建档立卡、落实措施、督促检查等途径,做到帮扶责任到人,不落一户。目前,已消除“4600”贫困户。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把交通、村办公楼、有线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列入扶贫基础性工作任务。通过努力,“十二五”期间实现扶贫搬迁4584户16431人,建成移民小区78个;完成道路修建153条,硬化240公里,新建改建村办公楼113座,累计投入资金2.8亿元;道路通行率、有线电视、通讯光缆入村率均达100%。
(三)低收农户增收渠道不断拓宽。通过扶持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西部生态旅游、鼓励低收入农户外出务农、建立来料加工点、搭建培训就业帮扶、结对帮扶、金融扶贫等平台,拓宽低收入农户增收渠道。近年来,“五乡一镇”农民人均收入从xxxx2年的1542元提高到xxxx5年的9078元,年增幅达12.97%。
(四)扶贫工作措施多样力度加大。不断提高区级扶贫专项资金金额,xxxx6年区级预算安排3000万元用于扶贫;开展“强基惠民村村帮”工作,累计落实帮扶资金达3897万元;实施金融扶贫帮扶工作,组建扶贫重点村资金互助组织,xxxx5年筹集股金1315万元,惠及农户308户。
二、当前我区扶贫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通过调研发现,我区扶贫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一定改善,但仍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扶贫目标不够明确。扶贫工作缺少规划,年度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不够明确。解决哪些问题,达到哪些目标,有多少贫困对象能通过帮扶走出贫困不够明晰。扶贫资金和政策的效益还没得到更加有效地发挥。
(二)扶贫成效稳定性不够。多数贫困人口文化素质较低,“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遭受自然灾害或各类事故、重大疾病等返贫情况时有出现,致使扶贫变成反复扶贫。贫困户普遍无一技之长,发展产业没有技术支撑,相当一部分人是靠打临工、卖劳力谋生,收入来源渠道不稳定。
(三)动态管理有待加强。xxxx西部山区的贫困人口基数大,其动态管理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被调查的贫困人数较多,部分脱贫户担心再得不到扶持而隐瞒真实收入,导致调查数据不准确。各乡各村人手不足,经费缺乏,每年开展大规模的调查摸底工作难度较大。有关部门掌握的信息更新不够及时,确保扶贫对象和扶贫措施精准性的工作机制不够有效有力。
(四)有关部门资源缺乏整合。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还未形成,各方资源没有得到较好凝聚。由于贫困对象的认定标准和覆盖范围不同,扶贫、民政、社保等相关部门联动机制还不够完善,信息数据不能互通,扶贫项目和资金较为分散。涉农项目资金没有得到有效捆绑,不能集中用于贫困片区的统一开发。
(五)政策落地不够到位。扶贫政策的知晓度和受益面不高。如:因病致贫对象可以在享受农医保的基础上,还可享受大病保险、民政救助、慈善救助;残疾人还可享受残联救助;水库移民还可享受移民政策补助等。但目前,对这一系列扶贫政策缺乏统一宣传,或是宣传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特别是那些不会反映、也不知道哪里反映的困难群体,难以全面享受政策。
三、关于促进我区扶贫工作的几点建议
扶贫工作是一项紧迫而重大的任务,我区西部乡镇共有152个省级扶贫重点村和57个市级扶贫重点村,扶贫任务十分繁重。针对目前我区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摸清贫困底数,从对象上保证扶贫的精准性。一是精准识别贫困户。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精准脱贫、精准扶贫的要求,通过规范扶贫对象审定程序,确定低收入农户,做到精准到户、精准到人。二是数据共享。加强部门间的统筹协调,切实推进扶贫系统低收入农户数据库与民政低保数据库的有效对接和互联互通,明确职责,简化程序,实现高效便捷一站式服务。
(二)建立长效机制,切实巩固“消除4600”成果。一是建立跟踪监测长效机制。加强对“4600”对象的跟踪监测和动态管理,定期监测其贫困状况、收入变化以及发展进程,建立常态化的进退机制,发现一户、建档一户、当年消除一户。二是建立分类帮扶长效机制。结合“强基惠民村村帮”活动和第一书记、农村指导员派驻等工作,进一步完善“一户一策一干部”帮扶制度,形成精准对接机制,确保“4600”对象不反复。三是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按照“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原则,进一步降低低保申请门槛,并逐年提高低保标准,不断缩小城乡低保补助标准差距。四是提高农村医疗保险标准。目前,因病因残致贫的情况较为普遍,“一人得病,全家返贫”。而农医保最高报销额度只有10万元,难以满足部分群体大病高额的医疗费用。五是谋划条件性贫困户的异地搬迁工作。合理编制异地搬迁规划,明确搬迁目标任务和建设时序,致力解决搬迁用地、资金和特困户问题,努力使困难群众实现同步搬迁。
(三)创新“造血”举措,从根源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一是加大产业造血力度。立足当地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文特色,发展特色产业造血,实施扶贫重点村“一村一品”计划。二是推广合作扶贫造血。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多种形式吸纳低收入农户参股入社,鼓励低收入农户以承包土地、集体资产股份等形式参与合作开发经营。三是加大金融造血力度。简化低收入农户信贷手续,扩大信贷贴息对象,积极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工作。四是加强教育造血力度。将抓培训与建队伍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农民学校平台作用,开展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培训,打造一支农村创业队伍;健全学前教育,实现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帮助更多贫困家庭子女完成学业和实现就业。五是创新扶贫方式。运用互联网、电商等新的营销方式,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四)发动社会力量,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扶贫工作。扶贫工作要发动社会力量,要运用多种手段和方式来推动。一是出台政策,鼓励引导民营企业特别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产业扶贫。在资金扶持、贷款贴息、土地流转、“上市”融资、基地建设上给予重点倾斜。二是培育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及时总结各级各部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经验和做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好模式,最广泛地动员各方面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
(五)强化考核制度,有效提高扶贫政策的执行力。一是明确目标。各乡镇要将辖区内贫困对象进行分类扶贫帮助,明确年内扶贫的目标任务,把扶贫的政策措施落实到贫困村和贫困户。二是强化考核。实行扶贫工作党政“一把手”负责制,把扶贫工作列入区对乡镇(街道)年度考核内容。三是强化督查。积极推行平时督查、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对各地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确保各项扶贫政策能真正落到实处,惠及百姓。
【扶贫工作情况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乡镇精准扶贫工作情况调研报告04-07
县精准扶贫工作情况调研报告范文04-07
扶贫调研报告02-01
扶贫工作调研报告02-09
扶贫工作调研报告12-20
产业扶贫调研报告10-16
精准扶贫调研报告08-28
扶贫调研报告范文01-02
心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01-16
村精准扶贫的调研报告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