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论语第四章里仁读后感

时间:2023-02-28 09:07:22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论语第四章里仁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语第四章里仁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论语第四章里仁读后感

论语第四章里仁读后感1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作品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弟子编写。读完《论语》后,《论语》给了我生活中很多启示。

  子说:“学而时习之,不是说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闷,不亦君子?“一开始,我对这句话很困惑,但在亲身经历之后,我就完全明白了。在学校下午的第一节课上,我们开始学习一首古诗。我们在课堂上积极发言,集中精力听讲。“叮铃铃,叮铃铃”下课铃响了,一节课像流水一样过去了。我学会了这门课的所有主要内容。第二天早上,我一走进教室,就听到了同学们铿锵有力的声音。看到同学们朗朗上口地读着昨天新学的古诗,我也加入了同学们的“团队”一起读。我一读,就发现了新的`知识。这不是孔子所说的“学而不学””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也经历过。有一次,远方家乡的表姐来我家住了几天,她和我聊得很好,也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有些人不理解我,但我从不恨别人,也就是说,“人不知而不闷,不是君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你学会了,然后按照一定的时间去实习,难道不是很开心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遥远的地方来,不也很开心吗?人们不认识我,我心里却从不怨恨,难道不是正人君子吗?

论语第四章里仁读后感2

  读完《论语》,坐着发呆,迷茫中,《庄子》. 秋水中的一句话,浮在心头。 “德国人,火弗能热,水弗能溺,寒暑弗能害,动物弗能贼。不是说它薄,言察乎安全,宁愿祸福,也不愿意去。”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角色是什么?

  是一位在文化封冻的河流上用肩膀拉船的纤夫,是一位在“人治”与“专制”之间撑船的摆渡人。

  一个自由的思想家,却因为世事的'束缚、统治的变化、被哄抬或被排斥,终身在困境中追求不成功的“仁”理想。

  善良的人一直在呼吁同情弱者,但他们总是把德国人列为强者,这似乎自然不属于同情的范围。事实上,世界上大多数优秀的人都成为了最弱的弱者,因为他们的分享、竞争和排斥。

  孔子就是最好的例子。

  在谈论理想时,浅浅的一句话:“我和点一样!”(“莫春,春装已成。冠军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沐浴在沂,风中翩翩起舞,咏而归。)已经冷漠的失望怎么能不让人叹息呢?

  《论语》中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而是简单的道理和以身作则。仔细想想周围的人。

  这些性格经常被展现出来,但我们很少如此清楚地看待那些习惯于冷漠的人。也许在中国的血液里,有“绅士”的影子,只是通过孔子等到德国的吐痰,凝固了它,现在用墨水,代代相传。

  也许德国人从不抱怨,通过字里行间,只能隐约看到孔子的无奈。记得有人曾经说过:“一半的论语治天下。”孔子有一整部《论语》,只留下无奈的忍耐。

【论语第四章里仁读后感】相关文章:

论语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11-05

关于仁恕作文05-15

马仁奇峰作文06-04

薏米仁的功效与作用05-27

马仁奇峰作文02-08

论语读后感觉 《论语》思想的精髓02-06

游马仁奇峰作文05-29

马仁奇峰之旅作文06-05

论语雍也读后感范文 读论语雍读后感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