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跪着教书》读后感(精选26篇)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不跪着教书》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1
“一位合格的教师,就是一盏灯,他的光不一定耀眼,但一定能够长久地照耀着人一生的道路。要时刻想到,你的工作是无可替代的。你在追求一种幸福,不要简单地把你的工作理解为谋生的手段。”这是吴非老师在其《不跪着教书》中的一句话,读完后颇多感慨,虽然没机会拜读完全文,但就是这句简单的话,让我对教育有了重新的认识。
以前总以为当老师稳定,端铁饭碗,这也是爸妈从小就灌输给我的思想。所以自上初中起,潜意识里似乎已经认定了将来一定要当老师,当老师就能拿稳定的工资,就可以生活无忧,以至于现在走上工作岗位,心里依然有这种思想,把老师当成了谋生的手段。这也许就是意识的巨大作用,它在不知不觉中吞噬人的灵魂。
读了吴非老师的话,我自问,究竟为什么当老师?如果仅仅为了谋生,那老师的`工作跟鸡肋又有何异。
每当看到孩子们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神,我就为自己有这种可怕的思想而懊悔。每当听到孩子们喊“老师好”时,我就从灵魂深处重新思考了老师的意义。
经常在学生作文里见到这样形容老师:“老师就像我们的指路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以前只是粗浅的理解,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老师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她更是传授知识,更是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这些道理,足可以让人一生受用。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2
用了两个月的时间读了江苏省特级教师吴非老师撰写的教育随笔《不跪着教书》,篇篇观点鲜明新颖,振聋发聩,读后受益匪浅。
吴非老师在 “序”中说:“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呢?”一般来说学生缺乏批判能力,在与教师自身缺乏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现今课堂上最缺少的通用语是“我认为”,教师没有经过思考的我认为,学生更不敢说,久之也自然不会说出我认为。事实上,我们身边乃至我们自己都不免犯同样的错误,我们算不上是一个有思想的教师。我们常常在教参与个人思想之间举棋不定:要是按照自己认为的来教,万一考试考到这个问题,而标准答案肯定是以教参为准,那岂不吃了亏?斗争的结果,往往是违心地将教参上的观点与标准答案传授给学生,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精神,他的学生就很难有独立思考的意识,语文教师不能跪着教语文,如果老师是跪着的,他的学生就只能趴在地上了,吴老师指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应当是知识分子的必备要素。
书中多次强调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都要坚持读书,善于思考。“只要读书,什么都好办”“想让学生多读书,教师首先应当多读书”我们要做站直了的教师,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精力不断的学习,使自己思想深刻,追求高远、底蕴和智慧,勇于创新,勇于挑战。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3
《不跪着教书》是吴非老师的一部教育随笔。记录了吴非老师在教育教学中以及与教育相关的生活现象中所体会到的。我欣赏吴非老师的文采、胆识,钦佩吴非老师的人格、信念。
什么叫不跪着教书,怎样才能不跪着教书?吴非老师说:“只要肯读书,什么都好办。”这是告诉我们要多读书才能不跪着教书。就此我又想到开学初聆听了吴琳老师的《让学生爱上阅读》的讲座,吴琳老师说,作为老师,一定要多看书,不光看自己的需要的书,还要看有深度的书,要让自己的学识和世界对话。用吴老师的话说是“我们要做一个眼睛不在此岸,而在彼岸的教育者”。在《不跪着教书》中又看到了:一本好书往往就是一粒善良的种子,一粒诚信的`种子,一粒爱的种子,一粒正直的种子,这些种子适时地播撒在孩子的心田,就有了真善美品格的萌芽,滋养感知,潜移默化,人的心灵就会变得充实,高贵,美丽,他就有可能始终站立着,像一个人一样的活着……
教师不读书,就没有教育理想,就没有教育信念,就没有教育思考,就没有教育智慧,就没有教育活力,就没有教育创新,一句话:就没有教育生命。教师是天生的职业学习者,职业读书人。教师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能一辈子“站直了”教书!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4
《不跪着读书》是一本非常吸引人的书,虽然还没读完,但是也想谈谈自己的感受。
书中的这段话一直萦绕在我耳畔——“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呢?”这段话发人深省,我不由得思索:教师是什么,怎样才能做到“不跪着教书”?
教师究竟是什么?从古至今,教师被太多耀眼的字眼照耀:有人把教师比作辛勤的园丁,培育着祖国美丽的花朵;有人把教师比作无私的春蚕,为学生的成长吐尽最后一口丝;也有人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着学生美好的心灵;还有人把教师比作燃烧的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学生人生的道路……其实,我觉得,教师就是教师,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教师就是人,有自己的油盐酱醋,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酸甜苦辣,有自己的生活理想的人;教师就是一个“站直了”的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能够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人,一个永远让学生铭记在心并学习的人;一个说平凡而又不平凡,说普通而又不普通的人!
教师怎样才能做到“不跪着教书”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认真地读书,不停地读书,永远地读书,从书籍中汲取教育智慧。教师不读书,就没有教育理想、教育信念、教育思考、教育智慧、教育活力、教育创新,一句话:教师不读书就没有教育生命。教师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能一辈子“站直了”教书!不跪着教书,是一个教师最初的姿态,也应该是一个教师终生的姿态。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5
最近,我读了江苏省特级教师吴非老师撰写的教育随笔《不跪着教书》。跪着,意为教师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意为趋炎附势,意为为名利而失去教师的责任,意为为了迎合上级而折腰,而随波逐流。吴非老师在书的“序”中说:“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呢?”这段话发人深省,教师怎样才能做到“不跪着教书”?
一、不能跪对学生。和谐的师生关系应是平等、民主、融洽的,既要抛弃师道尊严,也要直起脊梁做人。对学生的正确态度是:热爱,尊重,不迁就。
二、不跪对领导。教师首先要自尊、自信、自强,也要保持一颗淡泊宁静之心,无欲则刚,无求品自高。
三、不跪对社会。教师要做一个正常的社会人,一个普通人,不要整日忙与社会应酬,不要下跪于名利之中,应固守自己的一方天空。
四、不跪对家长。教师要与家长保持一定的距离,又要彼此在必要的'沟通之中平等、理解、信任、支持。避免庸俗化、功利化。
是啊,我们要做站直了的教师,要不断的学习,使自己思想深刻,追求高远、底蕴和智慧。要时时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给学生以真爱,要从细小的事情中去了解学生的真实的思想,让他们不断地发现人性美,做一个正直的、真诚的、宽容的、有爱心的、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的人。这样我们的学生才可能成为站直了的人。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6
在《不跪着教书》这本书中,老师可以清晰的感受到做教师的职责,身为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持之以恒要做到的:
一、要抛弃学科本位的思想:身为教师,不负责任,那就是老师的悲哀。老师对学生要有正确的评价观,不以分数为标准把学生划分成三六九等,应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做事的态度,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关注学生做人的.原则,一个学生,如果没有优异的学习成绩,但他认真,诚信,富有爱心,作为教师,你应该为这样的学生自豪,虽然这样的学生不会给你带来所谓的荣耀,但会让老师的内心变得踏实!
二、教师要做到以身作则:一个老师不能一味用语言教育学生,身教重于言教,老师良好的行为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老师,你希望学生善良,那老师的内心就要柔软和慈悲,你希望学生正直,那老师就要诚信,你希望学生积极向上,你老师就要不畏困难,你希望学生阳光朝气,那教师就要乐观开朗,老师要知道,若干年后,在你的学生身上会折射出老师的影子,我们希望,这些影子是美好的!
三、要有执着的方向:在当今人心浮躁的社会,老师要耐得住寂寞,不沽名钓誉,要能经受住一些诱惑。我们要明确,教师的主阵地在课堂,老师的着力点在学生,把学生培养成站立的人是我们永远努力的方向,身为教师,千万别把心思花在人际关系的内耗上。
《不跪着教书》这本书展示了老师的气节和气度,它是一本让老师补钙,让老师醒神的好书,值得一读。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7
读完了吴非的《不跪着教书》,我又一次翻开了书的首页,读了作者的《序》,突然发现自己似乎能感受到他的内心,他在真挚地呼唤,大声地呐喊,直面现实,怀揣梦想,毫不放弃。
书翻完了,我在想作者是如何分节归类的呢?于是翻开第一章,我想寻找出它们的共同之处。第一章的题目是:永不凋谢的玫瑰。我在想作者为何要用这个题目呢?它下面的10篇小文章又有怎样的共同点被穿插到了一起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又大概地阅读了这些文章。有了如下自我的想法:
玫瑰是爱情的象征,是美好情感的一种。这一章节应该是用现象与事实告诉我们孩子应该拥有哪些永不凋谢的美好情感吧。由此,我总结了这样的短句:有人性美,懂得感恩,尊重老师,热爱祖国,乐观生活,善良是盏灯,放过弱者,懂得奋斗,孝顺父母,有民族的歌。这些应该就是王栋生觉得孩子的.内心应该拥有的东西吧,这些美好应该在他们的心中永不凋谢吧!
读着这样的短句,我又问,为什么要这样排列呢?《小学生守则》里总是把热爱祖国放在最前面的啊。在读,也许你会发现,一个人首先要有人性,才会有后面的吧,也许根本就没有先后的顺序。
我这个老师真的能将这些美好的感情传达给孩子,去呵护,引导他们拥有吗?这应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8
长期以来,有一种思想在我的脑海中根深蒂固——教学过程就是获取知识的过程,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获取知识而且获取得越多越好。“记忆,保持,再现”成了我们一贯遵守的教学法则,孩子们的头脑中积累了许多的词汇,却很难变成自己的思想输出去,那些词汇僵化得如同一潭死水。学生已经获得的知识并没有变成掌握新知识的手段,没有变成思维的工具。作为一个老师,应当善于在儿童面前打开通往周围世界的窗口,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真实思想用合适的词汇表达出来,体味思维的快乐,享受创造的`幸福,把知识变成思考的工具和手段。
我们虽然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领袖或总统作为一种奢望,但是我们是否想过,在我们习惯用戒律式的言语总告自己的孩子的时候,还有一种更健康的教育方式,那就是——用勇气和坚强塑造孩子的心灵。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所以教育必须得先有铁骨教师,才能铸造出翱翔蓝天的雄鹰。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9
在《不跪着教书》这本书中,老师可以清晰的感受到做教师的职责,身为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持之以恒要做到的:
一、要抛弃学科本位的思想:
身为教师,不负责任,那就是老师的悲哀。老师对学生要有正确的评价观,不以分数为标准把学生划分成三六九等,应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做事的态度,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关注学生做人的原则,一个学生,如果没有优异的学习成绩,但他认真,诚信,富有爱心,作为教师,你应该为这样的学生自豪,虽然这样的学生不会给你带来所谓的荣耀,但会让老师的内心变得踏实!
二、教师要做到以身作则:
一个老师不能一味用语言教育学生,身教重于言教,老师良好的行为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老师,你希望学生善良,那老师的内心就要柔软和慈悲,你希望学生正直,那老师就要诚信,你希望学生积极向上,你老师就要不畏困难,你希望学生阳光朝气,那教师就要乐观开朗,老师要知道,若干年后,在你的学生身上会折射出老师的影子,我们希望,这些影子是美好的!
三、要有执着的方向:
在当今人心浮躁的社会,老师要耐得住寂寞,不沽名钓誉,要能经受住一些诱惑。我们要明确,教师的主阵地在课堂,老师的.着力点在学生,把学生培养成站立的“人”是我们永远努力的方向,身为教师,千万别把心思花在人际关系的内耗上。
《不跪着教书》这本书展示了老师的气节和气度,它是一本让老师补钙,让老师醒神的好书,值得一读。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10
在刚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就拜读了吴非老师的《不跪着教书》,最近再次拿起这本书,读到一些贴近我们一线教师各种状况下的劝勉以及指导方法,有了很多和以往不一样的想法,有人说这不就是类似鸡汤吗?把教育放在心上,育人放在首位的人会明白,这“鸡汤”是真材实料,是我们可以“喝”一辈子的。
(一)“对一个教师来说,最大的安慰,就是我们培养出了人,一个有感恩之心的人。”
相信很多青年教师会同我一样,怀揣着一腔热忱从学校毕业,刚踏上岗位之时,把自己的热情挥洒在讲台之上。可是能够保持这样劲头的人可能渐渐地减少。教育是一件良心活,所以我一直保持自己的初心,去爱自己的学生。
感恩教育是老生常谈了,尽管如此,我一直在思考我们教师本身如何看待这件事呢?是不放心上?还是时刻渗透在平日的教学工作之中?想起我带的第二届学生,他们如今在六年级,我带到他们三年级后就没接着教他们了,离别之时我们都非常地失落。他们熟悉了我,熟悉我的班级管理模式,很喜欢我,舍不得我,我则有种把自己亲手带大的孩子拱手让人的感觉,相当难过。回忆起和这些孩子三年来的点滴,从一年级时我就把感恩教育渗透到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利用晨会、班会、单独谈心等方式,开展感恩类型的活动,讲感恩主题的故事,写小日记,制作手抄报,画感恩主题的画等等,最主要的'让学生懂得换位思考,让他们懂得父母的心情,或者模拟场景,情景再现,让他来做当时的爸爸或妈妈,学会换位思考,就会减少很多矛盾。还有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开家长会。家长会上必须提及感恩教育,并争取家长们的全力支持,做到在校在家态度保持一致的,家校合作,让孩子成为有感恩中心的人。三年如一日,我班上的每个孩子都非常善良,团结一致,班级氛围良好。从无撒谎之事,待人诚实友善,也无忤逆父母之举,方方面面体现着感恩教育带来的影响。之后的两年我都不在他们的学校工作,偶有事情回来一趟,每回遇见,他们都会像一群小鸡遇到鸡妈妈一样飞奔过来,那情景让我难忘。每当说起这些学生,我会不禁露出微笑,“得意门生”不正是最好的形容吗?他们是我的骄傲,我知道,这份懂得感恩的心,会伴随他们走过人生每一程。
(二)“我们的目的是教育孩子,而不是争论是非曲直,争输赢。不要训家长,这可能使他们为难。”
和家长沟通方面,我一直秉承这个观点。良好的家校沟通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点之一,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才能全力地教育学生。如果真的为了学生着想,而不是为了自己学科成绩的平均分、优秀率,那么就应该让家长与我们站在同一战线,或者说我们的出发点一致,因此不应该把家长放置于和自己的对立面,那样自己只会孤立无援,与此同时,在家长学生心目中,你也不会是一个负责、工作能力强的老师。
我们班有个孩子,在学习上是没有要学习的意识的,但是也不惹事,上课的时候自己安静地坐着看书,下课后和自己喜欢的一两个同学玩。班上有几个调皮的学生,觉得他很好欺负,平日里经常和他开开玩笑,有一次两个男生认为这个男生用言语侮辱他们俩,因此伺机找机会“报仇”,在排队的过程中打了这个男生一巴掌。我当时看到后立马跑过去制止,随后分开处理,让被打的学生先去上课,打人者留在教室,结合我自己所见,将事情了解清楚,立马通知两位家长前来学校处理此事。电话中大致告诉他们请他们过来的原因,让他们注意安全。随后在办公室中等待他们的到来,这个过程中,我让两个打人者分开,冷静思考。待家长来后,再将事情经过原原本本告知,并告诉他们此次要他们过来的意义在于什么?同学之间玩闹可以,若是仗着他人天性软弱进而转为欺负,这样的势头必须立刻阻止,否则火苗蔓延,影响性格、影响未来。出了这样的事,家长肯定首先关心自己的孩子什么原因打架,因此客观陈述事实是他们想听的,也是我们应该做的第一步,他们会觉得你很公平,取得他们的信任后,再进一步进行沟通。如果这里我们不够冷静,不够智慧,质问他们你们怎么在家教育孩子的,想必接下来的谈话都没有任何意义了,甚至无法继续谈下去,原本是过错的一方可能因为这样的批评无地自容而拒绝沟通。因此看到吴老师这段话的时候,我深有感触,我们只是学生的老师,这点绝对不能逾越界限,我们要想让自己的工作顺利进展,怎么能够把学生家长当作学生一样来对待呢?
事后我找到被欺负的这位同学,告诉他遇到这样的事情必须要挺起胸膛,软弱不能给自己安逸,只会带来更多伤害。耐心教他处理此事的方式,愿他能够成长,不再为这样的事犯难。后来我和他的家长用电话进行了一番沟通,将此事悉数告知。这位家长也知道自己的孩子软弱,家长本身人也善良,她认为孩子之间的矛盾,她就不去计较,因此我又把吴老师的这段送给了她,“不要宽容那些以愚弄别人为能事的人,他们不仅仅是在捉弄人,而且亵渎了人世间的善良。”挂电话后,没一会我收到了一条短信:“李老师,你人真好,就像《淘气包马小跳》里的欧阳校长一样让人觉得倍感亲切。我们家长会全力配合您,一起让孩子变得更好!”这是心灵靠近发出的动人的声音,这是家校之间友谊的联结。
吴非老师的《不跪着教书》给了我一次思想的洗礼,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我要提醒自己身为人师的激情永远不能消退,让自己站直了教书。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11
去年,师兄送我一本《不跪着教书》。《不跪着教书》是中学语文教师吴非 老师的教育随笔。该书篇幅较长,分为六部分,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教育的不同问题。该书收录的是近年有关教育问题的杂感随笔 , 有的 是 记录对教育问题的思考,有的是教学 的 随想,有的`则是和同行或学生的对话。
一看书名,我很惊诧,更是迷惑 , 立刻就被它吸引住了,迫不及待地想揭开它的真面目。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封面上的这两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
吴非老师的字里行间 透着点点思想和智慧,给我许多启发。在《母亲教我的歌》中, 他写道:面对最早接触到的生活矛盾,孩子首先总会学习父母的态度。这一点我很有感触,家庭教育的感染性在孩子的教育中起着莫大的作用。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血缘、亲缘关系的密切性,使父母的喜怒哀乐对孩子有着强烈的感染作用。孩子对父母的言行举止往往能心领神会。若父母亲缺乏理智,脾气暴躁,都会使孩子盲目地吸收。家长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表现出惊恐不安、措手不及,对子女的影响也不好;如果家长处惊不变、沉稳坚定,也会使子女遇事沉着冷静,对孩子心理品质的培养起到积极作用。
家庭教育具有及时性。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对其情况可说了如指掌,孩子身上稍有变化,即使是一个眼神都能使父母心领神会, 及时 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及时教育纠偏,不让问题过夜,使不良行为消灭在萌芽之中。而学校,老师面对着几十个孩子,只能进行共性教育,因时间及精力所限,不可能 周全 到每个孩子的特点,易产生顾此失彼的现象,因此家长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既可以使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和心理品质 ,为接受集体教育奠定了 良 好的基础,又可弥补集体教育的不足。
当然这里只讲了很少的一点,这本书还让我收益颇多,比如让我明白:教师不仅是园丁, 教师自己本身 更 应该是一朵美丽无比、赏心悦目的花,吸引学生;教师也不仅是春蚕, 其生命在每个季节,在奉献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教师还不仅是工程师,人类的灵魂不可能用一个固定的工艺流程去塑造;教师更不仅是蜡烛,他不应该用燃烧自己来照亮学生。他本身就应该站着教书。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12
《不跪着教书》是一部教育随笔。在轻松的文笔中,透着作者点点思想和智慧,给了我许多启发。
打开书,看了作者的自序,觉得王栋生老师是一个很有个性很有魅力的老师,序中有这样一段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想要让学生成为站直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在巨大的麻木与冷漠面前,我的确有过放弃的念头,然而一想到中国人有千百年下跪的历史,想到文革给中国人带来的巨大耻辱,想到下一代人还可能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下跪,就觉得我们中国首先要有铁骨教师,教育的辞典中才配有‘铸造’这样的词条。”自序中总的阐述了他的一个思想:“教师应该是个有思想有理想的人”。里面有个句子,我觉得说的很对,“如果一个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就很难有独立思考的`意识。教师一旦没有了独立思考,就无从提个人智慧,面对一本教参,他不敢说“不”,面对外行领导的错误“指正”,他会立刻匍匐在地。看到这儿,我似乎有些明白了为什么作者说如果教师是跪着教书的,那么学生只能趴在地上了!
这本书一共分六辑,每一辑都有自己的主题,记录的都是教育随笔及教育问题的思考,其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第一辑。他通过真实的案例和故事告诉我们教育的目的及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
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面对挫折,学会感恩等等做人的道理。我觉得这些才是对学生这辈子有用的东西,对他一生都是有很大的影响的。教师是什么?有人把教师比作辛勤的园丁,培育着祖国美丽的花朵;也有人把教师比作无私的春蚕,为学生的成长吐尽最后一口丝;还有人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着学生美好的心灵;更有人把教师比作燃烧的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学生人生的道路……但我觉得,教师不仅仅是园丁,他自己本身就应该是一朵美丽无比的花,吸引着学生;教师也不仅仅是春蚕,他在生命的每一个季节,他在奉献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教师更不仅仅是工程师和蜡烛,人类的灵魂不可能通过一个固定的燃烧自己的流程去塑造。那么,教师究竟是什么呢?前段时间王老师来到我们学校为我们讲了一节课。那节课后,我明白了,其实,教师就是教师,“教师”这两个字背后是一个更真实的字:人!教师和学生是一对相互依赖的生命,是一对相互影响的伙伴、一对共同成长的朋友;教师就是人,有着自己的油盐酱醋,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有着自己的生活理想;教师就是一个站直了的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能够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人,一个永远让学生铭记在心并学习的人。而要做到这样,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13
《不跪着教书》是吴非老师的一本教育随笔,最开始吸引我的,是这个题目,教书为什么会跪着,读完我发现,这是思想的上的跪着,很多教师没有自己的思想,只是一味的模仿别人,慢慢的可能真的就找不到自己了,也让学生找不到自己,现在的社会环境特殊,有些老师和家长在岁月的牵引下竟然慢慢的走上了对立面,每天斗智斗勇,其实我不敢苟同,家长和学生都是同一个出发点——为了学生,那为什么会有这么尴尬的处境?我不断的问自己。
今年是第二次带一年级,说实话,真的是很累,不单是肉体,更累的是心,我本就不是一位有耐心的'好老师,而且我喜静不爱闹,每次教室的哗然都会让我焦躁和头痛,很多时候学生读书声音大了,我都会有梦游的感觉,这让我很担忧,这种状态是怎么才能做好自己,怎样才能教好学生,四十多个小天使,总会有不同的状况,这时候如何与家长沟通交流就显得很重要,毕竟他们程度各不相同。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很传统却是很现实的问题,毕竟在家长的眼中,自己的孩子肯定是最棒的,学习自然不应该差。我想说的是,学生是家长的影子,你有什么他就会显现出来什么,家长也需要有自己的思想 ,更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独立思想与健全人格,才能叫健康成长,我更要时刻提醒自己做好自己,正如文中那句“我美丽,因为我有思想。”
文中更多的再接露了现在教师的弊端与毛病,很大程度上给我们敲醒了警钟,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解答了很多疑惑,家长是家长,老师是老师,只有做好自己,才能言语他人。
那么,教师究竟是什么?其实,教师就是教师,教师和学生是一对相互依赖的生命,是一对相互影响的伙伴,是一对共同成长的朋友;教师就是人,有自己的油盐酱醋,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生活理想;教师就是一个“站直了”的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能够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人,一个让学生铭记在心并学习的人。而要做到这样,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
教师怎样才能做到“不跪着教书”呢?我认为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认真地读书,不停地读书,永远地读书,从书籍中获得教育智慧。
职业的特殊性注定了,要不断的读书,不断的学习,真的 做到活到老学到老,也许才有可能不跪着教书。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14
身为一名教师,我们时常有这样的烦恼——抄写不完的材料,应付不完的检查,花样百出的课改,名目繁多的评比,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即便有气也不敢出,生怕得罪了哪路神仙——领导谈话、扣绩效、外送取消评优评先。我们时常嘀咕:要好好地教教书就那么难吗?我们选择做教育就是做这些莫名其妙的事的吗?无处安放的初心,让我们一度迷茫……
最近读到江苏省特级教师吴非撰写的教育随笔《不跪着教书》,篇篇观点与我们不谋而合,迷茫的内心终于找到了精神的依托。吴非老师在“序”中说,“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呢?”发人深省的思考引出一个话题:教师是什么,怎样才能做到“不跪着教书”?
教师究竟是什么?其实,教师就是教师,就是一个普通的人,有自己的油盐酱醋,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生活理想;教师也是一个“站直了”的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能够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人,一个永远让学生铭记在心并学习的人。而要做到这样,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而书中提出的“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的质问振聋发聩!
《不跪着教书》有一个标题是“我美丽,因为我在思想。”吴非老师列举了现实中的一些跪着教书的现象,“面对一本教参,他不敢说不;面对外行领导的错误指责,他会立刻匍匐在地;教师失去了独立思考的精神,乃至丧失尊严,能靠他去立人吗?”事实上,我们常常在教参与个人思想之间举棋不定:要是按照自己认为的来教,万一考试考到这个问题,而标准答案肯定是以教参为准,那岂不吃了亏?斗争的结果,往往是违心地将教参上的观点与标准答案传授给学生,宁可躲过学生怀疑的目光。读了《不跪着教书》,知道了,我们不只是“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我们还要“传道”,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而教师首先要是一个思想先进、厚重,不盲从、很自信的人,学生才能在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的基础上,更懂得为人处世,更能成长为一个有思想、有魄力、有高尚品格的人。如果一个教师自身都缺乏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很难想象他所教出的学生会是什么样子,真的就如吴老师说的“学校只能教出一群精神侏儒,只能培养顺服的思想奴隶”?
什么叫有思想?怎么做个有思想的老师?我是个有思想的老师吗?什么叫不跪着教书,怎样才能不跪着教书?吴非老师说:“只要肯读书,什么都好办。”这是告诉我们要多读书才能有思想,不跪着教书。“不管以后课堂模式如何,老师还是要在课堂上与孩子们说话的;无论如何,别让孩子们看不起你。”他期望年轻一代的教师“能注意知识的积累。向新高度攀登;倘若条件有限,那也要有点自我提高意识,哪怕读点闲书也是好的,哪怕知道一些典故也是好的,即使自己读书不多,听听别人说读书也行”。教师读书是关系教育成败的大事。教师不读书,就没有教育理想,就没有教育信念,就没有教育思考,就没有教育智慧,就没有教育活力,就没有教育创新,一句话:就没有教育生命。教师是天生的职业学习者,职业读书人。教师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能一辈子“站直了”教书。
教师不仅仅是园丁,他自己本身就应该是一朵美丽无比、赏心悦目的花,吸引着学生;教师也不仅仅是春蚕,他的生命在每一个季节,在奉献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教师还不仅仅是工程师,人类的灵魂不可能用一个固定的工艺流程去塑造;教师更不仅仅是蜡烛,他不应该用“燃烧”自己来“照亮”学生。他本身应该站着教书。
“繁华落尽见真淳”,教育本来的面目便是如此,我们要坚守自己的初心,不要被外物蒙蔽了双眼,迷失了方向。不忘初心,毅然前行,这才是教育王道。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15
写在前面。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我们中国首先得有铁骨教师,教育的词典中才能有“铸造”这样的词条。
刚拿到《不跪着教书》这本书,我就急切想搞清楚,在吴非老师眼中,“跪着”教书的教师为什么跪着?又在向谁下跪?中国人有千年的下跪历史,虽然辛亥革命覆灭了封建帝制,跪拜的仪式在绝大多数场景下被废除,但这并不代表,国人实现了真正的站立。
从古至今,中国的知识分子是非常不喜欢“跪”着做人的,更何况教书了。然而文明的发展进步,从来都是迂回向前的,有坦途,也有曲折。现阶段,师道尊严,似乎进入了至暗时刻。
书中那些种种罗列的事实,我边读边叹息。还有身边的诸多事实,老师被家长扇耳光堵在教室门口辱骂;学生在课堂下五子棋,老师劝说无效,无奈下跪;老师罚站迟到学生,被家长关押到派出所;老师用试卷拍了拍孩子的肩膀,赔家长3万元。就连二十年前体罚了学生,也会遭到掌掴的报复……这些现今在身边层出不穷的众生相,随处可见的人文精神的失落、道德的沦丧,对扼杀生命的专制落后的教育,吴非老师无不在做着各种长叹,各种愤慨,各种讥刺。
我是向来不赞成“天地国亲师位”的神祀牌,把教师放在跪敬对象的位置,那是封建礼教残余的糟粕。我们教师只是普通劳动者,给予应有的.尊重即可,不需要别人向自己下跪,也不应该向别人下跪。
有时候感慨,建国七十年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迷恋等级尊卑?要么高人一头,要么低人一等。或倨或恭,从不想平等待人。一会儿把教师奉上神坛“捧杀”,一会儿把教师按在地板上“棒杀”。
铁骨教师,铸造灵魂。忽然间想起以前读过的一个故事:在1922年10月17日,北大的那场讲义风波,面对几百个愤怒学生的围攻,蔡元培捋起袖口,向学生吼道:“我跟你们决斗!”然后满脸青筋地步步进逼,学生旋即溃散。
又想起之前看到的一篇新闻报道——“我的学生在课堂上骂我,我回骂!那一刻,我心静如湖,爱他如初。但,骂他就是教育!我有责任告诉孩子,这个世界不是任你驰骋由你撒野的游乐场,骂人要被人回骂,打人也要被人痛打……
姑且不论老师回骂学生对不对,但是这份教训传递给学生的信息却是对的,骂人,是要付出代价的,无论是回骂还是回打,都有可能在社会上面对。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积极、乐观、自信、坚毅、不断进取。可是,没有这样的老师,又怎会有这样的学生?
言传身教的影响,不仅仅来自家长,也来自老师。如果老师颓废、自卑、悲观、偏激,有太多负面的情绪,一定会传递给学生,影响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想要自己的孩子拥有优秀的品质,就不要让他们的老师跪着教书。善待老师,就是善待我们的孩子。(陈雅如)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16
读吴非老师的《不跪着教书》,让我认识到了我们经历的和正在经历着的教育上的种种弊端,让我明白了怎样做一个堂堂正正的老师
如果说鲁迅先生的杂文是匕首、是刀枪,那么吴非老师的教育随笔随笔就是手术刀。鲁迅先生用自己匕首一样的杂文做武器,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和敌人做着坚决的斗争,吴非老师则用自己“手术刀”一样的随笔,在和平的年代里,割着教育上的种种“疮疤”,他用自己犀利的文笔,针砭教育时弊,涤荡教育天空,使之更蔚蓝,更纯净。还是看些例子吧:《官场陋俗进学堂》,向我们展现了官场上的种种陋俗,已玷污了校园这块教育的净土;《被折腾的龙种》则向我们展现了教育改革上的以“假大空”为主要内容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时时在做怪;《校园设计要大气》则向我们敲响了校园文化建设的警钟;《名校的反思》让我们看到了“名校”背后的真正故事。篇篇随笔如“手术刀”在痛割着教育上的种种顽疾,如警钟在惊醒着人们该怎样还教育一块净土。
读吴非老师的'文章既痛快淋沥又发人深省,既追悔莫及又信心大增,他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黑暗,又看到了教育的黎明。
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德育工作中空洞的政治说教不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用那些具有人性美和人情美的鲜活材料给孩子们以感染和熏陶,让每一个孩子心中都有一朵《永不凋谢的玫瑰》。
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教育教学改革中不在有流于形式的“假大空”出现,而希望每一个领导,每一位老师都能静下心来反思,在反思中改革,在改革中前进。
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再有所谓的“面子工程”出现,而是校园文化建设真正成为照亮学生心中的明镜。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17
看到指定阅读的数目中,有一本《不跪着教书》的书名。第一次听到这本书的名字,我很惊诧,亦很迷惑,不知其意,但同时也深深地被吸引了。于是拿起《不跪着教书》,便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一书放置一边,就迫不及待地阅读起来。“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封面上的这两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
拜读完一些篇章后,深深为吴非老师的教育理想所折服,也为他的理想主义在现实生活中的碰壁,为他的困惑和矛盾所打动。
看到《母亲教我的歌》时,我的内心又深深地受到启发了。作者写道:面对最早接触到的生活矛盾,孩子总会首先学习父母的态度。由此让我想到了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
我是位年轻的妈妈,怎样才能做个称职的母亲,也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妈妈”是一本书,书的每一页都记录了母亲的亲切、温暖、深沉、坚强、无私和伟大,也记录了妈妈的过失、不足,以及带给孩子的烦恼。这本书伴随着孩子一天天地成长。孩子一生都在读着妈妈这本书。年轻的妈妈在不知不觉地写着这本无字的书:用自己的心灵和行动。这本书写得怎么样,只有孩子最清楚。
“孩子的心是块空地,种什么长什么。”做父母的,如果真的爱孩子,那么从小就要往孩子心里播撒下爱的种子,这比什么都重要。孩子的正确思想是靠灌输的,爱的种子是需要培育的。爱是什么?爱是一个口袋,往里装产生的是满足感,而往外掏产生的是成就感。爱是一种感受,一个人在被他人需要时,才能感受到自己生命的价值;一个孩子在被大人需要时,才能感受到自己幼小生命是多么的伟大,于是感悟到一种深深的爱意。第一篇随笔《永不凋谢的玫瑰》中的小女孩,怀着爱的情感、用爱的眼光看世界,她发现了美,并想把美与生病的奶奶一起分享,一起感受美。苏霍姆林斯基及时抓住了一个爱的教育环境,适时地保护了孩子一颗爱心。环境可以塑造人,也可以改变人。良好的环境可以帮助人成功,恶劣的环境可以使人窒息。环境是人创造的。家庭环境是父母和孩子共同创造的。宽松、和谐的家庭环境,培养的是身心健康、性格开朗的孩子;紧张、压抑的家庭环境,培养的是有心理障碍、心胸狭窄的孩子。在家庭关系中,成人是起主导作用的,想要改善家庭关系的紧张、不和谐,首先要改变自己;想要提高孩子的素质,就要先提高家长自己的素质。
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家长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命运。农民希望庄稼快快成长的心情,和家长希望孩子早日成才的心情是完全一样的。可是,做法却往往不同:农民日思夜想的是庄稼需要什么,怎么满足庄稼的需要?家长为教育孩子彻夜难眠的时候,有没有想到孩子的心灵深处的需求是什么?怎样满足孩子成长的需求?庄稼长势不好时,农民从不埋怨庄稼,相反,总是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孩子学习不行时,一些家长却一味地指责孩子,有没有想到自己的责任,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地理环境变化时,农民都知道改变种植方法;社会环境变革时,做父母的也应该想到更新教育观念。
目前,中国的'家庭教育已经由“多子女家庭教育”向“独生子女家庭教育”转变。这个现实,也使得今天的家庭教育带来变化。首先,家长的心态变了。独生子女的惟一性,使家长对孩子的成败带有“下赌注”的感觉,自己承受过的苦难,转化为强烈的补偿心理和惧怕心理,对孩子的培养表现出:过高的期望、过分的关心、过多的呵护、过分的保护,致使不少孩子出现无情、无能、无责任感。其次,是孩子成长的环境变了。孩子的成长环境由“儿童世界”转化为“成人世界”,成人对孩子的影响在加大,孩子对成人的依赖心理在加大,同时,孩子与成人的矛盾也在加大。还有,是孩子的生活内容变了。今天的孩子是在电视机和电脑前长大的孩子。虽然住房的空间越来越大,但孩子与父母的沟通的时间越来越少。很多父母已经意识到,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也是终身课堂;家庭教育要跟上变化的时代,父母就要重新学习,重塑自己。
“教育是一种艺术”。这种艺术也是也是“艺无止境”的。当老师,做父母的,更要提高自己的素质,做个合格的引路人。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18
最近读了特级教师吴非老师撰写的教育随笔《不跪着教书》,篇篇观点鲜明新颖,振发聩分析问题一针见血,给人耳目一新,读后受益匪浅吴非老师在"序”中说:“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要站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呢?"发人深省的思考引出个话题:教师是什么,怎样才能做到"不跪着教书”?我想了很多。
第一:情商培养是保证学生静心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学生未来做大事的必须基础能力。不要用一件事情或一个阶段决定人生的全部。从“好人”一词的出处及六尺巷的故事讲起,到做一名好教师应该是怎样的人。让我们再一次受到了心灵的洗礼。“美好是属于自信者的,机会是给予开拓者的,奇迹是属于执着者的。责任就是方向,经历就是资本,性格决定命运。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心胸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一个人因为多大的事开始发脾气,他的心胸就那么大。做大事的人不会和小事计较,有能力的人不会和能力小的`人计较。包容一切不合理,世界才精彩。做宽容大气的中国人。有大气的老师才有大气的学生。
第二:老师从各个方面详细地分了如何成为一名好教师。要站着教书,我们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努力成为一名“四会”老师,会教书,会带班,会教科研,会协调沟通,并且在遇到问题时首先要学会自我反思,在反思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
第三:到做一名好教师应该是怎样的人。让我们再一次受到了心灵的洗礼。“美好是属于自信者的,机会是给予开拓者的,奇迹是属于执着者的。责任就是方向,经历就是资本,性格决定命运。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
我觉得,教师不仅仅是园丁,他自己本身就应该是一朵美丽无比、赏心悦目的花,吸引着学生教师也不仅仅是春蚕,他的生命在每一个季节,在奉献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教师还不仅仅是工程师,人类的灵魂不可能用一个固定的工艺流程去塑造,再说教师自己的灵魂又由谁来塑造呢教师更不仅仅是蜡烛,他不应该用“燃烧"自己来“照亮”学生。教师究竟是什么?其实,教师就是教师,就是普通的人,有自己的油盐酱醋,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生活理想教师也是一个"站直了"的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能够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人,一个永远让学生铭记在心并学习的人。而要做到这样,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所以我们要有清晰的目标。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19
科组推荐了一本书,要求我们继续读书学习,我被《不跪着教书》这本书吸引了。什么叫跪着?谁跪着了?向谁跪着?教师怎么不跪着教书呢?可能吗?身为教师,我仅从标题就能感觉到这触及到现行教育的痛处和教师的尴尬,凭直觉,这是本好书。
带着期待、怀疑、审视拿起此书,便放不下了,胸中涌起无限的温暖和遐想,书中平实朴素的文字浸满了对教育、对学生、对教师的爱,亲切而感人。书里没有什么高深的观点,也没有那些晦涩难懂、拒人千里的理论,而是对教育现象的.反思或教学随想,是和同行或学生的对话。但是,整本书读下来,我感觉到了作者在用沉甸甸的思考印证着他几十年教育教学工作的信条:“不跪着教书”。参加教育工作几年了,正处于年轻力壮的阶段,按说正是奋发有为的时候。可是,感觉到自己的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推行新课标、强化新理念以后,感觉教育无所适从了,你尊重学生,可学生不尊重你;你严格要求学生,他们说你不给他自主的空间;你想惩罚违纪的学生,他却说你体罚他。学生难调、课本难教、高考难以应付、家长社会要求太高,总感觉自己生活在社会的夹缝之中,困惑无法解决,激情难以燃烧,身心疲惫,表现出对职业倦怠。但读了吴非老师的《不跪着教书》后,给了我很好的启迪,特别是教师如何获得幸福感,对我的触动很大。
记得上学期高二级举行男女子毽球比赛,比赛前要组织学生参赛,但我们班学生一直对集体活动不感兴趣,在动员会议上,全成了我的独角戏。最后,我不得不强硬点名参赛。下午男子比赛时,我来到赛场,居然不见我们班一位男生,好不容易找到一个,于是,我叫他去找别的同学,谁知,那个同学走后,就一去不复返。等着等着,我开始怒火攻心,一气之下,我说:“我们班弃权啦!”于是我就兴冲冲地走了。一段很长时间里,我很郁闷,很难过。读了吴非老师的《不跪着教书》一书,更让我认真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平时的师生关系。作为教师,我们不仅教书,更重要在于育人,因此,教师的任务不是约束学生,而是为学生提供自由的空间,引导学生学会自由地思考和自觉地自我约束。此后,当学生犯了错误,出现问题时,我先使自己冷静下来,思考出现问题的原因,找出行之有效、既不损害师生关系、学生又乐于接受的办法,而不是与学生为敌。事实上,如果当时我能够拥有一颗平常心,不急不躁,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去教育学生,冷静客观地对待学生,理智地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作出恰当合适的决策,就不至于弄到如此地步。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20
《不跪着教书》有一个章节是“我美丽,因为我在思想。”吴非老师列举了现实中的一些跪着教书的现象:“面对一本教参,他不敢说不;面对外行领导的错误指责,他会立刻匍匐在地;教师失去了独立思考的精神,乃至丧失尊严,能靠他去立人吗?”事实上,我们身边乃至我们自己都不免犯同样的错误。
读了吴非老师的《不跪着教书》,我明白了,教师不只是“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还要“传道”,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而教师首先要是一个思想先进、厚重,不盲从、有自信的人,学生才能在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的基础上,更懂得为人处世,更能成长为一个有思想、有魄力、有高尚品格的人。如果一个教师自身都缺乏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很难想象他所教出的学生会是什么样子,真的就如吴老师说的“学校只能教出一群精神侏儒,只能培养顺服的思想奴隶”?
也就是说教师首先要是一个有思想的人,怎么做个有思想的老师?吴非老师说:“只要肯读书,什么都好办。”这是告诉我们要多读书才能有思想,不跪着教书!无论如何,一定要成为德才兼备的教师,别让孩子们看不起你。他期望年轻一代的教师“能注意知识的积累。向新高度攀登;倘若条件有限,那也要有点自我提高意识,哪怕读点闲书也是好的,哪怕知道一些掌故也是好的,即使自己读书不多,听听别人说读书也行”。
教师读书是关系教育成败的大事。教师不读书,就没有教育理想,就没有教育信念,就没有教育思考,就没有教育智慧,就没有教育活力,就没有教育创新,一句话:就没有教育生命。教师是天生的职业学习者,职业读书人。教师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能一辈子“站直了”教书。
读了《不跪着教书》这一本书,让我明白了:教师不仅仅是园丁,他自己本身就应该是一朵美丽无比、赏心悦目的花,吸引着学生;教师也不仅仅是春蚕,他的生命在每一个季节,在奉献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教师还不仅仅是工程师,人类的灵魂不可能用一个固定的工艺流程去塑造;教师更不仅仅是蜡烛,他不应该用“燃烧”自己来“照亮”学生,他本身应该站着教书,只有自己活得精彩,才能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真谛,人生的意义。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21
读完了吴非的《不跪着教书》,我又一次翻开了书的首页,读了作者的《序》,突然发现自己似乎能感受到他的内心,他在真挚地呼唤,大声地呐喊,直面现实,怀揣梦想,绝不放弃。书中的篇篇随笔如阵阵波涛,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我,让我洞悉当今教育现状,反省自身的教育行为。
吴非老师在书中的《我美丽,因为我在思想》一文中提到“语文老师应当是思想者,语文课应当担负起思想启蒙的任务”“语文教师不能跪着教语文,如果教师是跪着的,他的学生就只能趴在地上了。”学会思考是“师与匠之间的差别”我们要学会思考,思考如何培养出能思考,会创新的学生吗?
在《教师要有精神追求》和《做最出色的教师》中,他也把我带入思考的王国,思考的同时也让意识到教师没有信仰,没有精神追求,他的学生很难成为站立起来的人。
另外有一篇文章《口才》讲有个学生考进名校不久,非常高兴地同父母和刚从海外回来的亲友到学校参观,岂知一进校门就遇见了班主任,父母出于礼貌问班主任:我们的女儿在校表现怎么样呢?班主任当着学生的面对家长说:你们的女儿,嘛用功是很用功啦,就是脑子笨了一点,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看到这,我也不禁愤怒起来,这是为人师该说的话吗?该生回家痛哭不止,要求转学,父母也觉得失望,亲友也很难堪。
这让我不由自主地思考:教师的批评只会使这些学生感到学校生活不愉快、看到老师害怕疏远、对考试感到紧张。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一事实,“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用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孩子们的每一个过失,用期待的心情去等待孩子们的每一点进步,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孩子们的每一个闪光点,用喜悦的心情去赞许孩子们的每一点成功。这时我不禁想到了自己平时在看到成绩优秀同学那一字不差的作业时的心花怒放,和看到成绩较差同学那满是狼籍的作业时的怒火攻心,反省一下,我是否真的做到自己所说的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一视同仁呢?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在这一系列问题面前,我们该如何应对,如何选择,继续做教书匠?还是做个独立的思想者。如何在新的环境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是重中之重,更是我们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老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但教师更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视教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标。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22
读了吴非老师撰写的《不跪着教书》,让我受益匪浅。
翻开吴非老师的《不跪着教书》,在“序”中他如是说:“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呢?”对于这句话,相信很多教师都是认同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在小学生的眼里,甚至于“神”一样的存在。孩子的眼睛都是紧随教师而移动的,我们必须站直了,孩子才会跟着勇敢地站起来,成为一个健康向上的人。所以我们不能“跪着教书”。
慢慢品读这本书,其中有一个标题是“我美丽,因为我在思想。”里面列举了现实中的一些跪着教书的现象:“面对一本教参,他不敢说不;面对外行领导的错误指责,他会立刻匍匐在地;教师失去了独立思考的精神,乃至丧失尊严,能靠他去立人吗?”对照现实,这情况确实存在。曾几何时,我们都有着一样的经历。我们既想改变,但又怕因为改变而耽误了孩子的成绩。结果就是,为保万无一失,我们继续沿着老路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走。从这本书里我意会到了教师不只是“授业、解惑”,更重要的还有“传道”,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教师首先要是一个有思想、不盲从且很自信的人,这样才能引领学生一步步迈向更高的人生目标,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否则就如吴老师说的“学校只能教出一群精神侏儒,只能培养顺服的思想奴隶”。
我常常想,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的思想必将会对孩子有着深刻的影响。怎么做个有思想的老师?我算是个有思想的老师吗?在书中,吴非老师说:“只要肯读书,什么都好办。”说得很好!读书能增长见闻、积累知识。有了知识,我们才能更好地提高技能。常言道:“教师要给孩子一杯水,自己得先有一桶水。”我们必须时刻能为孩子续上“一杯水”,这样孩子才能更健康地成长。要“不跪着教书”,我们必须有足够的能力站起来,所以,就算我已经进入不惑之年,我依然会坚持读书和不断学习。有了知识,我们还要有勇于创新的胆量。顺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东风,我要学会稳中求变,勇于创新,做一个有思想、有个人风格的教师。时代在变,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方式也要不断改变,顺应时势,适应潮流。教师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能一辈子“站直了”教书!
读了吴老师的《不跪着教书》这一本书,我明白了:教师应是灯塔,引领孩子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教师应是阳光,照耀着祖国的花朵健康成长;教师应是自己,活成一个有思想的教育工作者。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23
看到这个书名后,我不由的产生了疑问,什么叫跪着?谁跪着了?向谁跪着?老师怎么会跪着教书?带着种种疑问我拜读完了吴非老师的这本随笔集,看完之后才明白,这本书强调要想学生成为站立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看完以后我再一次陷入深深的思索中,因为吴非老师的很多思想的确是让我有震撼!
书中让我最感动的是开篇第一则随笔——《永不凋谢的玫瑰》。这篇文章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记下了这样一则真事。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一朵硕大的玫瑰花,全校师生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许多同学来看。这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的一个4岁小孩在花房里摘下了那朵玫瑰花,抓在手中,从容地往外走。他很想知道这个女孩为什么摘花,他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小女孩害羞地说:“奶奶病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信,我现在摘下来给她看,看过我就把花送回来。”听了孩子的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她搀着小女孩,在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这个故事长久地感动着我,并深深地启迪了我。假如是我,会怎么做呢?我想我可能会对孩子缺乏良好的道德教育而忧心忡忡,首先会没收了她的花,更不会再去摘花给她,而是苦口婆心的对小女孩进行一番传统的道德教育,教育小女孩不要损害公物。小女孩也一定会唯唯诺诺,并从此开始在她幼小的心灵中慢慢根植积累着一条又一条的大道理,但可能会让她缺失了对人性美与人情美的感悟,缺乏了同情心和怜悯心。可能今后她知道别人有困难或生病等也会漠不关心了。
我认为,现在的道德教育应该重视让儿童不断感悟人性美的方面,多给儿童一些真实的东西,如:我们的社会应给学生一些美好的东西,学校应营造人性美的氛围,让我们的学生具备美好的人性;同时我们教师首先应该是站直了的教师,要不断的学习,要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给学生以真爱,要从细小的事情中去了解学生的真实的思想,通过一些真实的事例,找回他们的同情心,让他们不断地发现人性美,这样我们的学生才可能成为站直了的人。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24
吴非老师在书的“序”中说:“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呢?”这段话发人深省,也让我渐渐明白吴非老师说的“不跪着教书”是指的是什么。让我们不由得思索:教师是什么,怎样才能做到“不跪着教书”?书中的教育随笔篇篇观点鲜明新颖,分析问题一针见血,给人耳目一新,读后受益匪浅。作者以几个时代丰富的教育人生体验,以一个教师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审视着当今教育的种种弊端,以一个中国人具有的爱国情怀呼吁每一个教师做一个有思想、有追求,当一盏能够长久地照耀学生一生道路的明灯!
教师究竟是什么?从古至今,教师被太多耀眼的字眼照耀:有人把教师比作辛勤的园丁,培育着祖国美丽的花朵;有人把教师比作无私的春蚕,为学生的成长吐尽最后一口丝;也有人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着学生美好的心灵;还有人把教师比作燃烧的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学生人生的道路……其实,我觉得,教师就是教师,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教师和学生是一对相互依赖的生命,是一对相互影响的伙伴,是一对共同成长的朋友;教师就是人,有自己的油盐酱醋,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生活理想;教师就是一个“站直了”的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能够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人,一个永远让学生铭记在心并学习的人。而要做到这些,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
《不跪着教书》中有一个小标题是“我美丽,因为我在思想。”吴非老师说:“课堂应当担负起思想启蒙的任务。”这告诉我们不跪着教书,“老师应当是思想者”。吴非老师列举了现实中的一些跪着教书的现象:“面对一本教参,他不敢说不;面对外行领导的错误指责,他会立刻匍匐在地;在教师失去了独立思考的精神,乃至丧失尊严,能靠他去立人吗?”那我们教师怎样才能做到“不跪着教书”呢?
首先,教师的人性要丰满。教师应成为情感健全的人,应向学生广施仁爱、感恩、善良的人性,使学生具备仁慈善良、互助友爱、节俭朴素、自尊自爱的心灵,只有给下一代留下真善美的种子,我们的学生将来不管身处何等恶劣的环境,都能在心中盛开一朵永不凋谢的玫瑰,都能照亮他前行的人生。
其次,教师应努力追求自己的教学风格。吴非老师认为评价一位教师的工作,简单地说可以是三句话:让学生喜欢你的课,让学生喜欢你任教的学科,让学生有终身学习的意识。胡适与鲁迅是同时代人,他们的性格与思维方式有很大差异,教育风格也不同。胡适热情,好为人师,循循善诱,他总是教育学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鲁迅冷峻,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让学生自己寻找出路。而毫无疑问,他们不同的风格都影响了一大批后来有成就的学生。
第三,教师要读好书,也要教育学生读好书,要通过文学阅读净化学生的心灵世界。作者在书中提到:“只要肯读书,什么都好办。”一位教师,只有不断地进德修业,把自己的成长和学生的成长结合起来,让自己成为学生的表率,才能得到学生的敬重,才能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人。吴非教师谈到“要让学生出色,教师必须出色;想让学生多读书,教师首先应当多读书,自觉地读书。”“学生超越教师,是教育的成功,也是教育的希望;然而如果教师太容易被超越,那真不是什么幸事。”“不管以后课堂模式如何,教师还是要在课堂上与孩子们说话的;无论如何,别让孩子们看不起你。”我们也要尽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要让学生有精力去读经典名著,从前人文化中吸取营养,要避免产生有文凭而没文化的学生。
第四,教师的人品应站直。教师要远离权贵,要和家长保持适当距离,要远离粗俗和恶俗,要自觉抵制社会上的歪风邪气,保持人品的纯净。
读了《不跪着教书》这本书我知道了,我们教师不只是“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我们还要“传道”,我们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而我们首先要是一个思想先进、厚重,不盲从、很自信的人,我们的学生才能在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的基础上,更懂得为人处世,更能成长为一个有思想、有魄力、有高尚品格的人。正如吴非老师说的“语文老师不能跪着教语文,如果教师是跪着的,他的学生就只能趴在地上了。”如果一个教师自身都缺乏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很难想象他所教出的学生会是什么样子,真的就如吴老师说的“学校只能教出一群精神侏儒,只能培养顺服的思想奴隶”?
我们要做站直了的教师,要不断的学习,使自己思想深刻,追求高远,深厚底蕴,增长智慧。要时时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给学生以真爱,要从细小的事情中去了解学生的真实的思想,让他们不断地发现人性美,做一个正直的、真诚的、宽容的、有爱心的、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的人。这样我们的学生才可能成为站直了的人。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25
这学期读了吴非老师的《不跪着教书》,篇篇观点鲜明,吴老师好像用跟你聊天一样的方式把这一个个道理说给我们听,虽然平平和和,但句句都说到老师们的心坎上,让我受益匪浅。
不跪着教书,那应该怎样教书呢?我带着这个问题翻开这本书,吴老师通过真实的案例和故事告诉我们,跪着,意味着教师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趋炎附势,为名利失去了身为教师的责任,为了迎合上级而折腰,随波逐流。事实上,我们身边乃至我们自己都不免会犯同样的错误,我们算不上一个有思想有主见的老师。
那我们应该成为一个怎样的老师呢?像吴老师说的,一味合格的教师,只要不断地进德修业,把自己的工作和学生的成长结合起来,让自己成为学生的表率,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才能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人。“要让学生出色,教师必须出色,要让学生多读书,教师自己首先要多读书,自觉读书”,我也希望我能成为吴老师口中说的老师,受到学生尊敬,让学生忘不了的老师。那我只能增加自己的阅读,多读书,多思考,多学习。“为人师表为人师表,要想让学生多出色,教师就必须出色。学生赶超教师,是教育的成功,也是教育的希望;然而如果教师太容易超越,我看真不是什么幸事”...书中这些话都深深地出动了我,作为一名新老师,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读的书还太少,思考的太少太浅。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准备好一桶水,甚至是源源不断的水源。书中讲到了现在的教师普遍缺乏思考,只会“埋头苦干”,不能“及时反思”。想想我自己也是一样,有时其实是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但是因为忙,没有及时去反思,过段时间也就忘记了。久而久之,问题依然存在,而我也没有多少进步。所以除了多读书,我还要学会多反思。让反思成为我的一种习惯。
读了《不跪着教书》,我深刻的体会到,教师要堂堂正正的,不趋炎附势,有自己的独特想法和意见。经常低头看看学生的优缺点,放低身子与学生平等的贴心交流。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要时时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给学生以真爱,要从细小的事情中去了解学生的真实的思想,让他们不断地发现人性美,做一个正直的、真诚的、宽容的、有爱心的、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的人。这样我们的学生才可能成为站直了的人。我在为了成为这样的老师而努力!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26
有幸从工作室获赠此书,拿到手的那一刻,就迫不及待打量一番。初次看到书名——《不跪着教书》,甚是迷惑,不知其意。“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我不由地陷入思考,什么叫跪着教书?带着疑问拜读了吴非老师的这本教育随笔,看完之后才明白,这里的跪着教书是说教育界普遍存在着的一种不自由的状态,老师不自觉地成了照本宣科的机器,成了考试的奴隶。看完以后,我慢慢明白吴老师在书中说的那句话的含义了,它使我不得不思考我们应该做一个怎样的教师。
要教书育人,首先就应该自己站直了。通过不断地学习来充实自己,通过深入的观察来了解学生,让他们从一些细小的事情中不断地发现人性的美,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这样我们的.学生才可能成为站直了的人。“不一厢情愿的教书”表明了一种基本态度,就是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行为,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它是在一种互动的环境中产生,需要在师生双方达成共识的情况下,我们的教育、教学效益才有可能提高一个高层次。“以生为本,敬业求实”就是要求人文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其中的人文性就是人性和爱心。没有爱心的教育将导致青少年丧失善良之心、同情之心。同样,没有爱就谈不上尊重人的生命。爱是教育的永恒,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吴老师批判昏庸,不思进取的教师,从内心深处呼唤适应时代需要的教师;他批判一切有悖文明、破坏社会和谐的人与事;他更是毫不留情地批判教育腐败现象。但无论社会的风气多么不正,学校的问题多么令人痛心;也无论自己曾有多么的痛心疾首,他始终保持自己的一份冷静,一份乐观,一份豁达。
《不跪着教书》传达的是一种理想,一种理想的知识分子人格,一种理想的教育。当这种人格和理想与现实相抗衡时,她又成了捍卫人格尊严和理想大旗的武器。我真的佩服吴非老师的勇气和魄力,一种世人皆惑我独醒、举世逐利我独清的傲骨,一串串铮铮然掷地有声的思想,闪烁着真理光芒的思想。
教育是一个民族的根本,我想,如果每个教育者,在琐碎劳顿的教育工作中都能这样思考:我们中国首先得有铁骨教师,教育的辞典中才能有“铸造”这样的词条。那么,我们的民族真的就有希望了。当然,《不跪着教书》一书的本身,就告诉人们:这个社会还有希望,中国的教育还有希望,因为,我们的面前还有这样站着写作的人,铁骨铮铮的人!
最后我想说,《不跪着教书》真是一本好书。在此我只想好好地感谢吴非老师,他给我带来了触及灵魂的感悟。为了爱的教育,为了我们的学生能像人一样地站立在这个世界上,我希望生活中能有这样的美好。我要学习吴老师,做吴老师那样的教师。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相关文章:
不跪着教书心得体会05-17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03-21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09-04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03-28
读《不跪着教书》有感05-31
《不跪着教书》的读后感作文03-23
2023《不跪着教书》读后感11-28
不跪着教书读书心得通用02-23
《不跪着教书》读书心得集合11-23
不跪着教书心得体会简短版(通用32篇)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