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读《呼啸山庄》有感

时间:2023-04-13 13:57:0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呼啸山庄》有感15篇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呼啸山庄》有感,欢迎大家分享。

读《呼啸山庄》有感15篇

读《呼啸山庄》有感1

  读《呼啸山庄》,里面的主仆关系,总感觉与我们民族历史上的主仆关系不一样。不得不承认,我们的仆没有独立的人格,就不是一个人。《呼啸山庄》中英国人的贵族意识也很强,而区分贵族与仆人的仅仅是知识、外表,从而说明一个国家崇尚知识,对读书人尊重。

  读《呼啸山庄》时,书中的林惇使我想到了前面读过的《包法利夫人》中的包法利,两个人对夫人的好惊奇的相似,夫人又都是那么的不领情!结果都是幸福不能长久。当读到耐莉受到希刺克厉夫威胁答应让凯蒂再入“虎口”,后来也履行诺言时,心中真是气愤,为什么耐莉不会变通一下呢?撒谎脱身后可以不履行诺言,毕竟自己的诺言是威胁下讲出来的。想想估计是作者为了故事情节故意安排的,如果不那样,故事就讲不下去了。

  书中对养育孩子的描写中(除希刺克厉夫),不管是仆人还是主人,都不会用武力压迫,而是尽量去说服,从小就培养了独立的'人格,而不是听人使唤、摆布的工具,对孩子的教育很有启示。读《呼啸山庄》,一直隐约感觉不是真的,不会有社会现实支撑,当读完译后记时,看到作者姊妹便常以读书、写作诗歌,及杜撰传奇故事来打发寂寞的时光,就不觉得奇怪了。

  书中写哈里顿显然觉得太糟了,他先是因为愚昧无知而被人人嘲笑,而后为了努力改掉它却又被人嘲笑,他那上进的努力,既不能保护他避开轻蔑,也不能使他得到赞许,却产生了恰恰相反的结果。其实,我们生活中何尝不是,我们做一件事,总会有很多的反对声音,但当我们为了反对声音而放弃,那是非常可惜的,只有坚持,到最后才会有夺目的结果。

  我痛恨希刺克厉夫的忘恩负义(他使我想到了《农夫与蛇》),主人收养了他,他却恩将仇报,吞并了主人及林惇家的财产;我无法相信希刺克厉夫的绝情,爱不能感化他心中的仇恨,任他一错再错;我怀疑希刺克厉夫是不是人,为什么小说要塑造一个这样的应该说是魔鬼。

  当我读完译后记时,才发现自己的理解是多么的渺小,如果作者的思想是一颗西瓜,那我理解的只有一颗芝麻大小!译者说《呼啸山庄》中的男男女女不是大自然的囚徒,他们生活在这个世界里,而且努力去改变它,有时顺利,却总是痛苦的。那希刺克厉夫就是乡巴佬翻身的斗争,他获取的财富究竟是谁的呢?是大自然的,只是贪婪的人类将他们归为己有。另一方面,希刺克厉夫报复的成功,却使身为与他一样的我们读后憎恨他,究竟谁更可恨、谁更是非不分?希刺克厉夫最后醒悟了:这样的“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复仇方式必然只能走向寂寞与空虚!他成全了哈里顿与凯蒂!然后到达自己的天堂了,他不稀罕我们一般读者对他的评价。

  这次写读后感,已经跳出了堆砌摘抄出来的句子,更多的是根据自己的思想,以及读书过程中的所想,一气呵成,感觉又进了一步!

读《呼啸山庄》有感2

  《呼啸山庄》这本书的作者是艾米莉·勃朗特,她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呼啸山庄》是她的成名之作,此外,她还有193篇诗作,被人们认为是天才型的女作家。但这位才华横溢的女作家却只在这个世上度过了30年,不禁让世人们对此感到惋惜。这本书无论在内容上,还是语言上,特别是在写作技巧上,都让我感觉到了艾米莉的独特风格。

  这种不添加任何城市色彩的乡村小说,让都市小说读多了的我,有了焕然一新的感觉。让我仿佛身临其境,让我感受到了在那荒野上的庄园里交织着的爱情和复仇,使这个故事一直笼罩着神秘和恐怖的气氛。

  主人公希刺克厉夫是主人恩萧先生捡回来的,辛德雷看希刺克厉夫不顺眼并开始欺压他,在恩萧先生去世后更是变本加厉。希刺克厉夫却在这种压迫之下和凯瑟琳产生了感情,再到后来林惇的出现,凯瑟琳的虚荣,无知使她感觉到迷茫的不知所措,从而背叛了希刺克厉夫,希刺克厉夫就开始有了复仇的计划。

  我永远忘不了凯瑟琳的那段话:"在这个世界上,我的最大的悲痛就是希刺克厉夫的悲痛,而且我从一开始就注意并且感受到了,在我的生活中,他是我思想的中心……我对希刺克厉夫的爱恰似下面的恒久不变的岩石,虽然看起来它给你的愉快并不多,可是这点愉快却是必须的。耐莉,我就是希刺克厉夫!他永远永远的在我心里……"这段话能看出凯瑟琳最爱的人是希刺克厉夫,他们仿佛只是一个人,情感,喜爱,甚至人性都是一样的,但她却背叛了她自己和她最心爱的人,就这样凯瑟琳在郁郁寡欢中去世了。她怀着彷徨和迷茫还有悲切,在那片荒野上等待着希刺克厉夫,希刺克厉夫也在二十多年之后,去和凯瑟琳相会,终于这段爱情经历了死神的淬炼,却战胜了死亡,得到了升华。

  在那个社会情况下,希刺克厉夫是值得同情的',那个社会是英国时期的动荡时代,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缺陷,因此,艾米莉的那个时代正是一个斗争的时代。是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导致了书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和性格变化,如本来的希刺克厉夫只是个有点傲气却还是个善良的孩子,经历了辛德雷的压迫和凯瑟琳的背叛,让他觉得世间已经变成一个地狱,没有人性的地狱。于是,他已然就变成了一个没有人性的变态,只想着如何复仇。后来以至于他承认道,这是个很糟糕的结局,虽然他报复成功了,可却没有使他感到任何的快感,反而是让他有感觉到对良心的谴责。复仇的结果就是凯蒂和哈里顿走到了一起,希刺克厉夫却陷入了寂寞与空虚之中。当他发现哈里顿越来越像他小时候的自己时,他就越来越不想报复,因为他不想成为第二个"辛德雷".

  看这两段爱情,前一段我读到了更多的是悲伤、怜悯和黑暗,仿佛掉进了暗不见底的空虚,挥手一打,却只能感受到空气,有一种深深地无力感,无论怎么看都是阴郁的,却真实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黑暗与压迫。后一段我读到了虽然也有黑暗的感觉,但到最后时,却也让我感觉到了一丝曙光,一丝希望。凯蒂和哈里顿给我的感觉就是凯瑟琳和希刺克厉夫的翻版,只是因为凯蒂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做出一个不会以后让她反悔的决定,以至于她和哈里顿走到了一起。这是一种反衬或是对比的手法更突出的是希刺克厉夫与凯瑟琳的这种反抗,虽然是无力的,但那却使这部著作蒙上了一层独特的光彩。

  艾米莉的写作技巧就是让人看不出希刺克厉夫的这种变化,可到最后人们却也知道希刺克厉夫变了,在这种不知不觉,潜移默化的技巧下使读者对这本书的感受又有加深。当然如果当时希刺克厉夫听完了凯瑟琳对耐莉的吐露真心,希刺克厉夫也就不会离开凯瑟琳了,凯瑟琳也就不会嫁给林惇,那么这就不是个悲剧了,也不会成为一本名著,正是因为有那么曲折的爱情,有第一段的悲剧和第二段的喜剧作对比,使人对爱情的感觉得到了升华。就是这本书不仅成为了名著,还是众多名著里那一颗闪闪发光的宝石。

  《呼啸山庄》这本书不仅让我感觉到了爱情的伟大,还让我感觉到了人性的可贵。艾米莉的写作技巧可以说是几乎包括了哥特式文学的所有技巧,正是她的这种技巧使得这个故事读上去更能令人产生伤感。

读《呼啸山庄》有感3

  《呼啸山庄》讲述的是一个爱情和复仇的故事。

  呼啸山庄的主人、恩肖先生带回来一个身份不明的孩子,取名希思克里夫,他无意中夺走了主人对小主人亨德利和他的妹妹凯瑟琳的宠爱。主人死后,亨德利为报复把希思克里夫贬为奴仆,并百般迫害,可是凯瑟琳跟他却青梅竹马。后来,凯瑟琳受外界的影响转而爱上画眉田庄的文静青年埃德加。可是等到埃德加想凯瑟琳求婚的那一天,她却惊慌失措,在仆人内莉的逼问下,她说“我爱他脚下的土地,他头上的天空,我爱他碰过的一切东西,他说的每一句话。我爱他的所有表情,他的一举一动,爱他的整个人,爱他的一切。”这时内莉说“一切都好,你又有什么障碍呢?”凯瑟琳激动地说“在我的灵魂里,在我的心坎中,我确信我是错了!”但是“现在,我要是嫁给希思克里夫的话,那就降低我的身份了。因此他永远也不会知道,我是多么地爱他。我这么爱他,并不是因为他长得英俊,而是因为他比我自己更像我自己。不管我们的灵魂是什么做的,他的和我的是完全一样的,而埃德加的和我们就截然不同了,就像月光跟闪电,冰霜跟火焰。”而原本悄悄藏在房内的希思克里夫在听到凯瑟琳说嫁给他会降低自己的身份的话后就转身离去了。而这一走就是三年。三年后希思克里夫致富回乡,凯瑟琳已嫁给埃德加。希思克里夫为此进行疯狂报复。他通过读博夺走了亨德利的家财,亨德利醉酒而死,儿子哈里顿成了奴仆。他还故意娶了埃德加的妹妹伊莎贝拉,进行迫害。内心痛苦不堪的凯瑟琳在生产中死去,留下女儿小凯瑟琳。十多年后,早已心理扭曲的希思克里夫施计强使埃德加的女儿小凯瑟琳嫁给自己即将死去的儿子小林敦。小林敦和埃德加都死了,伊莎贝拉因无法忍受希思克里夫精神上核心淋上的侵害虐待,远走他乡。于是,希思克里夫顺理成章的继承了画眉田庄的所有遗产。复仇得逞了,希思克里夫却因无法逃脱心灵上的煎熬和谴责,在对死去的凯瑟琳无法释怀的.爱恋和内疚中痛苦死去。最后,小凯瑟琳和哈里顿继承了画眉田庄和呼啸山庄的庞大产业,在画眉田庄相爱相偎。

  《呼啸山庄》的结尾是让罪恶的人死去,小凯瑟琳和哈里顿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样看来,《呼啸山庄》似乎有一个比较圆满的结局,但在文学界,这本书却被大家普遍定义为悲剧的故事。为什么呢?希思克里夫是一个孤儿,他的本性是善良的,可是,当贫苦、没有地位的他爱上了呼啸山庄的主人恩肖先生的女儿凯瑟琳,而原本爱他的凯瑟琳在收到外界影响后对他的嫌弃和在他愤而出走后与埃德加结婚的打击让希思克里夫对她原本深深的爱变质成了深深的恨。这深深的恨里还有爱吗?我认为还是有的,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恨。可正是这种还未消失反而愈加强烈的爱让这恨意也变得更加恐怖和超出常人的想象。恨一个人会怎样?那就报复了。希思克里夫的打击报复施全面性的摧毁。他会娶一个自己不爱的女人,只为了刺激凯瑟琳,他会不惜毁掉亲生儿子的幸福,职位不让小凯瑟琳得到真爱。这种变态的心理促使他做出了常人无法理解的行为,可是报复得来的快感是不会永久的,丑陋的阴谋终有一天会在他的灵魂面前轰然倒塌,废墟一片掩埋的是他曾经的爱情和良知。当阴谋笼罩着爱情,当爱情掺杂着阴谋。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真心,什么是假意?阴谋与爱情,无法言说的痛。

读《呼啸山庄》有感4

  捻一曲心音,携一卷书华。在静坐中翻阅了《呼啸山庄》中那段爱与恨的纠葛,心中不禁波澜。它让我想起叶芝的那句诗:“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呼啸山庄》通过一个爱情悲剧,向人们展示了一幅畸形社会的生活画面,而在主人公疯狂复仇的背后也隐隐有着他最炽烈的爱。

  文中的主人公希刺克厉夫由爱生恨,再演变为复仇,最后得到人性的复苏。这个畸形社会扭曲了的他的人性,使他总是一副沉默严峻的面庞,在遭到受辱和恋爱的误解,他蓄势三年后对此进行疯狂的报复。之前的我十分不理解,希刺克厉夫的复仇是如此疯狂粗暴,甚至上一代的恩怨在下一代都不放过。但最后希刺克厉夫看到哈里顿和凯瑟琳相爱的人性复苏和对自己追求爱情的自杀性死亡,我对希刺克厉夫这个形象又有重新的思考,觉得他的复仇是可以理解的,这是一种非同一般的反抗,是现实环境扭曲了他的性格,是一种现世的错过和误解,是对爱太深执念的反抗成就了他荒诞的性格和悲凉的`爱情结局。在时间流逝中,心中只剩下了爱淡忘了恨,希刺克厉夫最后也承认:“这是个很糟的结局。”他领悟到这样的复仇必然走向空虚和寂寞。而小说中的女管家艾伦有句话说的好:“惩罚恶人是上帝的事,我们应该学着饶恕人。”

  在我看来这本书是因着希刺克厉夫的懂得和放下,得到了一个爱的升华。爱与恨,这人类感情的两极,在小说中表现的淋漓尽致,爱恨交织,才演绎了人间这场华美的爱情绝唱。在我们的生命本质中,爱是永远超越于人间最复杂、最恶劣的人心的,只要有一颗爱的萌芽,谁都会拥有自己的爱所绽放的花,正如泰戈尔说过:“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酒的酒杯。”而懂得宽恕更是使爱熠熠生辉,人性中的一抹善念,能换来多少的干戈为玉帛,放下仇恨和偏见,不在那垂垂老矣才感叹这般怨恨人生。宽恕他人就等于善待自己,在这纷杂的社会,倘若总是抱怨与记恨,那是活在忧伤的黑暗中,活在斤斤计较的思量中的,而这样的人生未免太过遗憾。宽恕并不是软弱,而是另一种的坚强,以善意回以他人恶意,以心释然,是对他人最好的“报复”,也是给自己最美好的“解脱”。

  一个山庄的故事结束了,而我们的人生却仍正在路上。细语呢喃,在宽恕中懂得爱人,以一种高贵的姿态与世界温柔相待。

读《呼啸山庄》有感5

  从来没有一本书会让我如此艰难地看下去,20____年买的中英对照版的,我先读完中文,然后再看英文,昨晚终于看完了,五年时间看完一本书,对我是从来没有过的,晚上一个人看上几页,特别是英文的如果看不下去了,睡意就会来临,睡觉前看书真的有催眠作用。

  要看一本书,首先得了解作者(转摘):艾米莉·勃朗特生前寂寞,和姐姐夏洛蒂一样,她是个没见过多大世面的英国北部小郡牧师家的女儿,凭着幻想与激情写作,她也用一个男性化的笔名“埃律斯·贝尔”发表作品,可是,当她的《呼啸山庄》继姐姐的《简·爱》问世后,却没能像《简·爱》那样得到热烈的回应,相反,它遇到了普遍的冷淡和几篇严厉贬抑的评论,有一篇刻薄的评论甚至说:“是哪一个人写出这样一部作品来,他怎么写了十来章居然没有自杀?”这是一本可怕的、令人痛苦、强有力而又充满激情的书,这与它年轻的作者本身的性格与才华不无关系。

  艾米莉自小内向,缄默又总带着几分男性自居感,诚如夏洛蒂所说的;“她比男人还要刚强,比小孩还要单纯,她的性格是独一无二的。”在少女时代,当她和姐妹们关在家里“编造”故事,写诗的时候,她就显现出一种内涵更深的倾向,收录在她们诗歌合集(此书初版仅售出2册)中艾米莉的作品总是如同波德莱尔或爱伦·坡那样困惑于恶这一问题,在那纯洁的抒情风格之间总徘徊着死亡的阴影。到《呼啸山庄》动笔时,这种困惑与不安变得急不可耐,她迫切需要创造一个虚构的世界来演示它,把自己心底几近撕裂的痛苦借小说人物之口倾吐

  放在我眼前的这一部《呼啸山庄》显得与众不同:它狂放不羁的浪漫主义风格源自于人物“爱”与“恨”的`极端的冲突,而在希克厉和凯瑟琳这对旷世情侣身上,极度的爱中混合着极度的恨,失去凯瑟琳使希克厉成为一个复仇狂。加之,作者把故事背景放置在一个封闭的小社会——两个山庄,和开放的大自然——荒原之中,整个小说的情境就格外地“戏剧化”,阴冷而暴力,神秘怪烈又隐含着神圣的温情。

  其次,女作家放弃了那种从头说起,原原本本的叙事手法,19世纪的女作家,像她姐姐写《简·爱》,奥斯丁写《傲慢与偏见》,都采用的是这样一种易于为大众接受的传统手法,艾米莉则为了讲清楚发生在两代人身上的复杂故事,别出心裁地采用了当时少见的“戏剧性结构”,借用了一位闯入呼啸山庄的陌生人洛克乌先生之耳目从故事的中间切入,这时候,女主人公凯瑟琳已死去,希克厉正处于极度暴虐地惩罚两家族的第二代的时候,这就设置了一个巨大的悬念,使读者急于追索事情的前因,又时时关注着人物未来的命运。当然,对于当时读惯古典小说的人们来说,接受这种叙事系统是有些吃力的,以致于有人指责此书“七拼八凑,不成体统”。

  《呼啸山庄》深层次的主题是什么:现在,多数人认为是对于人性的探索,洛克乌先生到来时所做的恶梦可谓是开启故事主题的钥匙,那是人性的冻结,之后30年旧事的倒叙正说明人性的堕落的过程,而最后四章,则顺叙了人性的复苏,希克厉终于悟到了无止境的报复只会带来糟糕的结局。小说基本上在讲叙恶的过程中最终发现了善的可能。

  在当时的文坛,艾米莉远远地走于人们之前:直至那个世纪结束后,才有人一反前说,认为“在19世纪,《呼啸山庄》是一位女作家所能写出的最好的散文诗”;不仅如此,在本世纪,人们重新阅读与评价勃朗特三姐妹的文学作品时,开始提出:艾米莉·勃朗特是“三姐妹中最伟大的天才”,《呼啸山庄》也成为西方学者们欲琢磨个究竟的一块玉石,笼罩在它身上的百思不得其解的谜面背后那丰富的答案将渐渐被解释开来,毕竟,它是部可读性很强的天才之作,而非是云雾团里的“天书”。

  这部小说的独特之处:首先在于它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深刻,在于它所蕴含的爱与恨的激情。凯瑟琳与希思克利夫的爱情是以他们的性格和兴趣完全认为同为基础的,他们之间的爱情主要是精神上一致而非外貌上的相互吸引,是心灵的契合而非欲望上的需要,就在他们最后一次见面中那狂风暴雨般不可遏制的激情,也不夹杂有丝毫的情欲成份,这也寄托了作家对理想的、纯洁的爱情的向往。

  一本书看久了,感觉和感悟也就淡了:我不欣赏书中的情与恨相互交织,如果爱过,就不要有恨,如果有恨就没有真正的爱过。人是有情感的动物,只有有情感的人才是真正的至真至情至诚中人,才会更显得可爱,但这种狂热到将爱变成了恨,我不赞同,幸好最后希思克利夫终于没有了恨,也让小凯瑟琳和哈里顿这对有情人能够走到一起,也说明真情能感动所有的人。

  结合我自己的感情经历来说,我对爱最大的体会却是宽容,如果真正的爱,那么没有得到又有何访呢?只要他(她)是幸福的,只要他(她)曾经也真心地爱过自己,留下美好的记忆,彼此祝福,在无人的夜晚能静静的想想彼此,这就够了。

  读一本名著,真的是一件很累很享受的事,当我被其中的人物感情所打动时,我会流泪,更会得到启发。

读《呼啸山庄》有感6

  呼啸山庄,唯一一部没有被时间的尘土湮没的杰出作品,呼啸山庄,唯一一部有着永久艺术魅力的光辉作品。

  整个故事的情节叙述了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朝夕相处的童年生活;一个弃儿和一个小姐在这种特殊环境中所形成的特殊感情,以及他们对辛德雷专横暴虐的反抗。之后凯瑟琳因为虚荣、无知和愚昧,背弃了希斯克利夫,成了画眉田庄的女主人。接着希斯克利夫如何在绝望中把满腔仇恨化为报仇雪耻的计谋和行动。最后阶段尽管只交代了希斯克利夫的死亡,却突出地揭示了当他了解哈里顿和凯蒂相爱后,思想上经历的一种崭新的变化——人性的复苏,从而使这出具有恐怖色彩的'爱情悲剧透露出一束令人快慰的希望之光。

  在小说中,作者的全部心血凝聚在希斯克利夫形象的刻画上,她在这里寄托了自己的全部愤慨、同情和理想。这个被剥夺了人间温暖的弃儿在实际生活中培养了强烈的爱与憎,辛德雷的皮鞭使他尝到了人生的残酷,也教会他懂得忍气吞声的屈服无法改变自己受辱的命运。他选择了反抗。凯瑟琳曾经是他忠实的伙伴,他俩在共同的反抗中萌发了真挚的爱情。然而,凯瑟琳最后却背叛了希斯克利夫,嫁给了她不了解、也根本不爱的埃德加·林顿。造成这个爱情悲剧的直接原因是她的虚荣、无知和愚蠢,结果却葬送了自己的青春、爱情和生命,也毁了对她始终一往情深的希斯克利夫,还差一点坑害了下一代。凯瑟琳的背叛及其婚后悲苦的命运,是全书最重大的转折点。它使希斯克利夫满腔的爱化为无比的恨;凯瑟琳一死,这腔仇恨火山般迸发出来,成了疯狂的复仇动力。希斯克利夫的目的达到了,他不仅让辛德雷和埃德加凄苦死去,独霸了两家庄园的产业,还让他们平白无辜的下一代也饱尝了苦果。这种疯狂的报仇泄恨,貌似悖于常理,但却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他非同一般的叛逆精神,这是一种特殊环境、特殊性格所决定的特殊反抗。希斯克利夫的爱情悲剧是社会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

  让我想起了刚刚看的韩剧《魔王》,主人公郑泰成是一个受害者。他生在一个和睦的家庭,虽然父亲很早的去世,可是和母亲,哥哥过的日子很和谐,他们相亲相爱和睦相处,然而,一次意外哥哥被人故意用刀捅死,母子两人痛不欲生,希望法律为他们求一个公道,可是由于谋害者的家人势力过大,这件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可以说祸不单行,母亲又发生交通事故离他而去。转眼间,他身边最近的两个亲人就这样走了,只留下他一个人,他对这个世界彻底的失望了,于是,仇恨之心便从心底滋生,疯狂的对伤害他的人进行报复……当然,这部剧的主旨不是为了批判这个社会,在于希望人们不要过于偏激,应该用一颗平常的心看待社会,否则会害人害己!

  这两部剧的主人公的都是值得人同情的。这也让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待身边发生的事,也许你经历了同龄人没有经历的事情,但是不要失望,不要灰心,不要意气用事,换一个角度观察世界,你会发现这个社会并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差,也许,你会越来越喜欢它,毕竟,这个世界是美好的!

读《呼啸山庄》有感7

  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呼啸山庄>>,原着版本的。因为我以前读过简写版本的。所以对<<呼啸山庄>>有个大致的了解。

  这本书是由英国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的艾米莉写的。

  这本书被认为是世界的文学经典名著,自从问世以来一直倍受称赞。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讲的是本书主人公希刺克厉夫与收养他的呼啸山庄的主人的.女儿相爱,却因为社会地位悬殊而不能在一起。过了两三年,希刺克厉夫重新会回到山庄,对夺走他爱情与幸福的人进行了残酷的报复。报复虽然成功了,但是他却并不快乐。最后在痛苦中悲惨死去,留下了一个令人伤感的故事。

  读到这里,我想问一声为什么?

  恨,可以把白变成黑,可以把兔子变成狮子,把圣徒变成魔鬼。

  为什么希刺克厉夫要报仇呢?因为恨吗?那恨到最后要悲惨的死去又有什么价值

  收起自己的恨,也就是写《呼啸山庄》的目的。

读《呼啸山庄》有感8

  今年暑假里,我看了不少书,其中我最喜爱的就要数《呼啸山庄》这本书了。

  《呼啸山庄》是英国著名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爱和复仇的故事:呼啸山庄主人恩肖收养的弃儿希思克利夫与恩肖的女儿凯瑟琳相爱,遭到凯瑟琳哥哥亨德利的仇视和阻挠。后因凯瑟琳接受了阔少爷埃德加的求婚,希思克利夫愤然离去。三年后,他致富归来,决意复仇。凯瑟琳病逝后,他变本加厉地报复恩肖和林敦两家。最后,希思克利夫在对凯瑟琳的痛苦追思中死去。全篇充满反压迫、争幸福的斗争精神,又始终笼罩着离奇、紧张的浪漫气氛。因此,它被称为“人间情爱最宏伟的`史诗”,是“唯一一部没有被时间尘土遮没了光辉的杰出作品”。

  在这本书里,最让我震撼的就是《最后的幽会》这段文字了。在凯瑟琳生命的尽头,她和希思克利夫的一场幽会,使他们深藏在生命深处的情爱如岩浆石火般迸发出来,如同烈火般燃一烧着,那么璀璨夺目,那么凄美动人。这足以摧毁生命的爱情,却令凯瑟琳在燃一烧中坠一落……两颗心一起破碎,是谁摧一残了他们的爱情,是什么撕毁了他们的幸福?其实,他们爱情的根源既不在凯瑟琳,也不在希思克利夫,而在于那金钱至上的社会。是魔鬼摧一残了爱情,是金钱撕毁了幸福。

  有一种承诺,叫海枯石烂;有一种等待,叫灵魂无着。这忠贞的爱情,却被身份第一、金钱至上的社会所摧毁。但是,真爱永远会带给人磅礴的勇气,足以穿越一切阻碍,正所谓生死离别,人生大怮;至爱真情,生死不渝!

读《呼啸山庄》有感9

  妈妈给我买了一本l呼啸山庄,原著版本的。因为我以前读过简写版本的。所以对呼啸山庄有个大致的了解。

  这本书是由英国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的艾米莉写的。

  这本书被认为是世界的文学经典名著,自从问世以来一直倍受称赞。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讲的是本书主人公希刺克厉夫与收养他的'呼啸山庄的主人的女儿相爱,却因为社会地位悬殊而不能在一起。过了两三年,希刺克厉夫重新会回到山庄,对夺走他爱情与幸福的人进行了残酷的报复。报复虽然成功了,但是他却并不快乐。最后在痛苦中悲惨死去,留下了一个令人伤感的故事。

  读到这里,我想问一声为什么?

  恨,可以把白变成黑,可以把兔子变成狮子,把圣徒变成魔鬼。

  为什么希刺克厉夫要报仇呢?因为恨吗?那恨到最后要悲惨的死去又有什么价值……

  收起自己的恨,也就是写《呼啸山庄》的目的。

读《呼啸山庄》有感10

  看完了《呼啸山庄》,我的心中一直很压抑和晦涩。希茨克利夫和凯瑟琳之间的爱情深深震撼了我,文章写的很犀利,也很真实,仿佛这样的爱情就存在我们身边。只有荒野,田庄,嶙峋的石,在旷野上飞奔的爱,扑朔迷离的眷恋,交杂无续的恨。《呼啸山庄》,是那埋葬爱与恨的地方。

  故事发生在十八世纪末期和十九世纪早期,一个吉卜赛弃儿希刺克利夫被呼啸山庄老主人收养,却在山庄中受到侮辱,爱情也遭到破坏,最终出门致富。多年以后,他回来,发现老主人的女儿凯瑟琳已经和画梅山庄主人的儿子林淳结婚,后来对他们的儿女进行疯狂的报复。

  很多人认为《呼啸山庄》是一个令人窒息的惨剧,但在我看来,这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旷世爱情故事。希茨克利夫为人残忍,狠毒,给读者的第一印象就是个“恶魔”,但是他对凯瑟琳的爱一直是至死不渝的,我想在他的内心深处是充满着无限的柔情和伟大的爱情。希茨克利夫在临死前说了这样一句话“整个世界成了一个惊人的纪念品汇集,处处提醒着我她是存在过的,而我已失去了她!”他深切地爱着她,到死也一样。

  书未过半的时候,凯瑟琳死了。我一直认为她的早死具有必然性,她的性格怎么说呢?有时觉得她善良淳朴,有时暴躁易怒,有时又是深情款款,有时又是率真任性,是个令人又爱又恨的.角色。年少的凯瑟琳和希茨克利夫在山间田野自由嬉戏,似乎整个山野就是他们的天地,他们沉浸在山川的粗犷美中,同时凯瑟琳在这个父亲带回来的人身上看到了另一个自己,他们有着相似的灵魂,向往着野性磅礴的爱。

  但是凯瑟琳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对浮华世界的追求。在她感受到了画眉山庄生活的悠然惬意后,她背弃了希茨克利夫的爱情——灵魂契合的爱情。所以当英俊多金的林淳向她求婚时,她答应了。尽管两个人的思想不在同一个层面上,但是因为林淳的忍让迁就,她的婚后生活还是很幸福的。数年之后,当初愤然出走的希茨克利夫衣锦还乡,两个人的再次相遇,唤醒了凯瑟琳对野性的爱的追求。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如果说在一起的两个人的三观不契合,那么这样的生活也是难以继续的。相似或相同的价值观是两个人在一起的基础。

  造成凯瑟琳死亡的,是她对物质生活的向往,宁静粗犷的呼啸山庄留不住她。这也是凯瑟琳和希茨克利夫最大的异同点,无论希茨克利夫何等残暴嚣张,无论他怎样的坏事做尽,他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梦想,从不违背自己内心的想法---回到凯瑟琳的身边。反观凯瑟琳就是浮华本身,她违背本心,只为追求更好的生活,她选择了背叛。当她的本心与行为相悖时,她的死亡便成为了必然,当她屈从真相的一瞬便成为了她死亡的一瞬。余温便像那绵长的恨。

  文中凯瑟琳说了一句话一直让我印象深刻:“因为他比我更像我自己。不论我们的灵魂是什么做的,他的和我的是一模一样的;而林淳的灵魂就如月光和闪电,或者霜和火,完全不同。”人们说你为什么爱一个人,是因为他比我更像我自己。

  一直秉持爱情惨剧的心理看到后面,当读到凯蒂和哈里顿的爱情时,终于感受到了一丝轻快,他们的结合更像是希茨克利夫和凯蒂残酷爱情的延续和新生。这份从复仇中破茧成蝶的爱情,更是给了读者更多的美好憧憬,让我们在无尽的忧愤和挣扎里停下脚步,再次嗅到生命与爱的清香。

  整篇故事一直以第一人称、第三人称进行叙述,通过管家丁艾伦的叙述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艾伦一直以一种亲历者,又好像旁观者的角度去讲述这三十几年的爱恨情仇。没有经历过的我们很难感受到那种撕心裂肺和刻骨铭心,不理解那是怎样的痛彻心扉。曾几何时,人们也都向往着这般轰轰烈烈的爱情。反观现在,快餐式的爱情已经成为了主流,两个人在网上说几句聊几句就能互相倾慕,闪婚、闪离的现象日趋严重,爱情好像也成为了消费品,神仙般的爱情也在渐行渐远。

  昨天看了一遍周冬雨和窦骁的《山楂树之恋》,感受到了爷爷奶奶那辈人的爱情,在没有手机电脑的年代,只能通过书信遥寄相思的年代,我们感受到的爱恋更加质朴和纯粹,也更令人向往。余秋雨在《行者无疆》中写道:“更羡慕街边咖啡座里的日光,只一闪,便觉得日月悠长,山河无恙。”

  也许爱情就是:像三月的风扑击明亮的草垛,春天在每个夜晚细数她的花朵。

读《呼啸山庄》有感11

  爱到极致便是罪,明明什么都没做错,只是太爱你了。

  ——题记

  阳光很暖,透过窗户,照射在那本布满尘埃的《呼啸山庄》上,因为阳光,让我很好的看清了书上尘埃飘落到书上的形态。我那被尘封的记忆也忽然间的唤醒了,不禁感慨,艾米莉笔下的爱情故事,一段让人极为震撼的爱情!

  艾米莉是英国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天才,她的长篇小说《呼啸山庄》是“唯一一部没有被时间的尘土遮没了光辉的杰出作品”,有着永久的艺术魅力。

  从情节来看,《呼啸山庄》所叙述的是一个爱情和复仇的故事。呼啸山庄的主人乡绅恩肖先生带回来一个身份不明的孩子,取名希思克利夫,他夺去了主人对小主人亨德利和他妹妹凯瑟琳的宠爱。主人死后,亨德利为报复把希思克利夫贬为奴仆,并百般迫害,可是凯瑟琳跟他亲密无间、青梅竹马。后来,凯瑟琳受外界影响,爱上了埃德加的年轻、英俊、活跃、有钱,嫌希思克利夫没钱、身份低下。希思克利夫亲耳听到凯瑟琳说嫁了他就降低自己的身份后,便愤而出走。

  三年后致富回乡,发现凯瑟琳已嫁埃德加,深深的爱由此转变为深深的'恨,他开始进行疯狂的报复,通过赌博夺走了亨德利的家财。亨德利醉酒而死,其子哈里顿成了奴仆。他还故意娶了埃德加的妹妹伊莎贝拉,进行迫害。内心痛苦不堪的凯瑟琳在生产中死去。十多年后,希思克利夫又施计强使埃德加的女儿小凯瑟琳,嫁给自己即将死去的儿子小林敦。埃德加和小林敦都死了,希思克利夫最终把埃德加的财产也据为己有。复仇得逞了,但是他无法从对死去的凯瑟琳的恋情中解脱出来,最终不吃不喝苦恋而死。小凯瑟琳和哈里顿继承了山庄和田庄的产业,两人终于相爱,去画眉田庄安了家。

  正是希思克利夫的复仇意识和复仇行动,为当时的社会所不容,引起评论界一些人对该书和它的作者进行指责。可是,是谁剥夺了他的爱?是什么扭曲了他的人性?

  凯瑟琳在对艾伦讲到她爱希思克利夫时说:“我这么爱他,并不是他长得英俊,而是因为他比我自己更像我自己。不管我们的灵魂是做什么的,他的和我的是完全一样的。”她还有过下面这样一段自白:

  “在这个世界上,我的最大悲苦就是希思克利夫的悲苦……我活着的最大目的就是他。即使别的一切全都消亡了,只要他留下来,我就能继续活下去;而要是别的一切都留下来,只有他毁灭了,那整个世界就成了一个极其陌生的地方,我就不再像是它的一部分了。我对埃德加的爱就像林中的树叶。我很清楚,当冬天使林中的树叶发生变化时,时光也会使叶子发生变化。而我对希思克利夫的爱,恰似脚下永恒不变的岩石……我就是希思克利夫!……他并不是作为一种乐趣(我对他没有比对我自己更感兴趣),而是作为我自身存在我心中。”

  希思克利夫则说:“两个词就可以概括我的未来了:死亡和地狱。失去了她,活着也在地狱里。”为了要见凯瑟琳一面,他半夜去挖开凯瑟琳的坟墓。他撬开她的棺材一侧,还买通教堂执事,待他死后把他的棺材一侧也撬开,以便相通。直到最后睁眼闭眼都只见到凯瑟琳而死去。这样的爱,是自然之爱、原始之爱、精神之爱、灵魂之爱,因为他们俩的灵魂曾经是一个不分彼此的整体。

  明明那么相爱的两个人,不,是一个灵魂!就这么错过了……其实,说清楚点,就是希思克利夫太爱太爱凯瑟琳了,说明白点,就是希思克利夫还不甘心!始于脸红,终于眼红。始于心动,终于心痛。读完,我最大的感触就是:爱的太满,反而让两人越来越远。物极必反,我彻底理解了。

读《呼啸山庄》有感12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艾米丽·勃朗特一生惟一的一部小说。我读的是成维安的译本。

  感谢此书的作者及译者为读者奉上的心灵盛宴!整整三天,我静心随文字“游走”于《呼啸山庄》,心情随故事跌宕起伏。很多人认为这是一部浪漫主义作品,我个人认为这是真正的悲剧作品。小说以管家丁奈莉太太讲述呼啸山庄的变迁为主线,向世人展示了一曲缠绵而纠结的爱情悲剧。

  我为主人公的爱情悲剧扼腕叹息,也深深折服于作者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无论是描述,还是故事脉络方面,都使我获益匪浅。

  故事从呼啸山庄老主人恩萧捡回一个吉卜赛弃婴希斯克利夫说起。小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和辛雷登兄妹一起长大,老恩萧怜爱弃婴甚至超过了自己的孩子,哥哥辛雷登却从小就非常讨厌希斯克利夫,随着呼啸山庄主人老恩萧的离世,失去庇护的希斯克利夫常常受到新主人辛雷登的欺负。而希斯克利夫和妹妹凯瑟琳在性格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两人在某种程度上几乎是各自的翻版,他们无视身份的悬殊,彼此深刻认同,并深爱。

  只可惜,两个人热烈深沉的爱没有修成正果,当凯瑟琳决定嫁给画眉田庄的林顿时,希斯克利夫负气出走……从两人纯洁的感情出发,凯瑟琳无疑是深爱希斯克利夫的,“世上每一个林顿都可以消失,但我绝不会放弃希斯克利夫,可是,嫁给希斯克利夫会降低我的身份,我们就得做乞丐……”作者艾米丽·勃朗特以女性特有的敏锐细腻对人性无情揭露的同时,又对爱情进行了深刻的诠释:“我对林顿的爱就好比林中的树叶,在冬天草木枯萎的时候,叶子会在时光中蜕变。而我对希斯克利夫的爱就像树下亘古不变的岩石,尽管他带给我的愉悦并不多,可是这点愉悦已经足够。”(决定嫁给林顿之前,凯瑟琳说)

  当爱情与生活无法统一时,感情悲剧无法避免——当希斯克利夫再次回到呼啸山庄时,所有人的平静生活被打破。冷酷的希斯克利夫一步步开始他的疯狂复仇计划。他清楚当年令他爱情失败的原因是缺乏财富与地位,于是,他拼命挤进那个曾经抛弃过他的社会阶层,最终他成功了,他不光富有,还成功夺得呼啸山庄与画眉田庄。因为他的疯狂报复,他先后害死了自己的妻子(林顿先生的妹妹)、凯瑟琳的胞兄辛雷登、还有自己的亲生儿子小林顿。为了把画眉田庄的财产归于自己名下,他甚至不惜逼自己的儿子临死前娶凯瑟琳的'女儿为妻。

  他的复仇计划打破了心上人凯瑟琳平静的生活,加速了她的死亡。令人惋惜的是,凯瑟琳的死并未换来矛盾的化解和宽恕之心,反而使得希斯克利夫的暴力变本加厉,他的爱更加扭曲,变成了更加残酷的恨……匠心独具的作者让希斯克利夫的复仇计划一步步得逞,但是,复仇的胜利,并没有给他带来丝毫的满足与愉悦,相反,他的生活失去了目标,陷入更深的绝望与迷惘中……书中令人嘘唏的惨淡结局提醒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宽恕与理解,才能重筑希望人生,复仇的怒火,往往毁灭别人也灼伤自己。

  仇恨只能带来更深的伤害——在生命终结之前,希斯克利夫才清醒意识到,一切都是虚空,复仇没有任何意义。他处心积虑、丧心病狂的复仇从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快乐,相反,让他众叛亲离,他的步步得手都导致他走向更深的毁灭。当他如愿达到一切复仇目的时,就连管家丁奈莉太太都同情他是世界上最可怜的人,“你应该为你所做的伤天害理的事进行忏悔,你在歧途上走得太远了……”随着希斯克利夫孤独地死去,曾经轰轰烈烈的的爱恨情仇都化为乌有,呼啸山庄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从头至尾,我对冷酷的希斯克利夫既恨又怜,复仇的火焰使他泯灭人性丧失理智变成了彻头彻尾的疯子。我常常为他令人发指的复仇行为愤慨不已,他可以把自己的亲生儿子当成复仇工具,置亲生骨肉小林顿的死活不顾,为了复仇,他干的荒唐坏事真是太多了……天才女作家艾米丽·勃朗特在《呼啸山庄》成功刻画了众多鲜活的人物——希斯克利夫的冷酷无情、凯瑟琳的率真奔放、埃德加的软弱保守、凯蒂的善良勇敢、小林顿的懦弱自私、约瑟夫的自私虚伪、辛雷登的自以为是……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在字里行间呼之欲出。

  《呼啸山庄》一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女管家丁奈莉太太。在呼啸山庄她算不上主要角色,且低位地下,可她是唯一令人忽视身份等级的人物。她头脑灵活,善良机智。自始至终,她都恪尽职守,竭尽全力保护着两代主人。尽管谁也无法阻止希斯克利夫的复仇计划,她却怀着一颗善良之心,为所有不幸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小主人凯蒂失去所有的亲人后,她甚至计划搭一间茅草屋与小主人相依为命。她痛恨希斯克利夫的所作所为,她常常冒着危险顶撞他与他作对。在那些绝望而疯狂的日子里,整个山庄,只有她敢于警醒那个失去理智的魔鬼。众叛亲离的希斯克利夫死后,她又成了为数不多的送葬人之一……她是忠实的奴仆,又亲眼见证了呼啸山庄与画眉田庄的变迁与兴衰,在她面前,就连丧心病狂的希斯克利夫最终也不得不对自己坚定的复仇心理产生困惑——管家丁太太的善良与博爱,像一束不灭的火焰,在等级森严的社会里闪耀着动人的光辉,这宝石般的希望之光,透过岁月的烟尘,使今天的我透过馥郁的书香,再一次折服于人性的光辉……

  无论是语言文字,还是思想艺术方面,《呼啸山庄》都不愧是世界名著中的优秀作品。

读《呼啸山庄》有感13

  “我对埃德加的爱像是树林中的叶子,在冬天变化树木的时候,时光便会变化成叶子;我对希刺克厉夫的爱则像树下而永恒不变的岩石;虽然看起来它给你的愉快并不多,可是这点愉快是必需的,永久的。”当我读艾米莉·勃朗行的《呼啸山庄》后,深深地被这段话所吸引,感受到了作者猛烈的情感,感受到了男女主人公激荡着的感情

  小说描写的是错综复杂的人际矛盾,主要是围绕弃儿希刺克厉夫报复展开的,而作者是用激越的诗情,独辟蹊径的构思来处理这爱情和复仇的题材的。

  巨著除了文字外,更是揪人心肺的情感,那是人对不平等的强烈的报复,没有谁是谁非,有的只是斑斑的血和泪,黑暗和火焰。

  希刺克厉夫是书中的主人公,是倍受谴责和争议的'一个人物,历来褒贬不一,有人称他为反抗资产阶级社会的英雄,也有人把他斥为恶魔。在我看来,他无疑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而非疯狂报复的恶魔,他是海底深处最坚硬的礁石,忍耐得越久就反抗得越厉害。

  勿庸置疑,希刺克厉夫所处的那个社会是一个阶级对立,冷酷无情的社会。所有的人都戴着一副有色眼镜去看待周围的人,这种不平等就像我们所必需的空气一样,我们虽然看不见,但它却时时刻刻地存在着,纵观希刺克厉夫的一生,他的爱和恨,复仇跟死亡,无不渗透出斑斑血泪,无不犁刻着资本主义社会残酷的印迹。他是他所生活的那个“文明”社会的受害者,又是自己疯狂复仇结果的受害者。在他完成了自己的复仇计划后,希刺克厉夫却并未感到满足,反而觉得空虚寂寞。从哈里顿身上,希刺克厉夫望见自己昔日的影子;从哈里顿和小凯蒂的眼神中,他联想到了凯瑟琳鬼魂的呼唤,这使他终日不得安宁。终于,他离开了人世,去寻找与凯瑟琳鬼魂重逢的欢愉。

  《呼啸山庄》中另一个贯穿全书的关键人物就是凯瑟琳。她既是希刺克厉夫受虐待的非人生活的见证人,也是资本主义虚假文明的受害者。她把粗犷、阴沉的呼啸山庄和幽美、安谧的画眉山庄,把自己一代和下一代都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凯瑟琳的一生是悲剧性的,她没有在暴力面前低头,却经不起金钱、门第的引诱,背叛了自己为之骄傲的爱情。她的反抗、背叛、悔恨和死亡,集中地提示出道貌岸然的资产阶级文明道德的残酷性和虚伪性。

  而书中的老恩萧无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想营造一种平等。他想把自己的爱多给予那些可怜的人。这是一个多么可爱可敬的人物形象!对于一个捡来的孩子如此关怀,甚至甚于他自己的孩子,他是多么喜欢希刺克厉夫,不想让他受到一点点伤害,倡他又能保护他多久呢?他明明知道希刺克厉夫在他死后会受到伤害,可是,他又能怎样呢?对于这一切的一切,他都无能为力。

  《呼啸山庄》——这其中猛烈的爱和憎似狂风呼啸,扑面而来,辛酸、泪水……无不蕴藏于其中。读罢之余,我不禁要思考,我们该拿什么去拯救他们,拯救凯瑟琳,拯救希刺克厉夫,拯救那黑暗中的泪?

读《呼啸山庄》有感14

  枯草蓬飞,北风呼啸,山路崎岖,雾夜降临了呼啸山庄。如此安静,一个与尘世喧嚣隔绝的山头。如此凄凉,一个与阴冷黑暗拥抱的山庄。就这这间富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小屋里,艾米丽勃朗特用她最尖锐的笔刻画出了一个刺痛着无数读者心的传奇故事。

  这是一个爱情和复仇的故事。呼啸山庄的主人,乡绅欧肖先生带回来了一个身份不明的孩子,取名希斯克利夫,他夺取了主人对小主人亨德雷和他的妹妹凯瑟琳的宠爱。主人死后,亨德雷为报复把希斯克利夫贬为奴仆,并百般迫害,可是凯瑟琳跟他亲密无间,青梅竹马。后来,凯瑟琳受外界影响,改而爱上了画眉田庄的文静青年埃德加。希斯克利夫愤而出走,三年后致富回乡,凯瑟琳已嫁埃德加。希斯克利夫为此进行疯狂的报复,通过赌博夺走了亨德雷的家财。亨德雷本人酒醉而死,儿子哈里顿成了奴仆。他还故意娶了埃德加的妹妹伊莎贝拉,进行迫害。内心痛苦不堪的凯瑟琳在生产中死去。十年后,希斯克利夫又施计使埃德加的女儿小凯瑟琳,嫁给了自己即将死去的儿子小林顿。埃德加和小林顿都死了,希斯克利夫最终把埃德加家的财产也据为己有。复仇得逞了,但是他无法从对死去的凯瑟琳的恋情中解脱出来,最终不吃不喝苦恋而死。小凯瑟琳和哈里顿继承了山庄和田庄的产业,两人终于相爱,去画眉田庄安了家。其实,小说中的主人公希克斯利夫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并没有走远。现代社会在物质利益的扭曲之下,很多人丧失了领略爱情的真谛天性。

  现实中的爱往往因为一点点小事或者矛盾而离心,越走越远,反而没有希克斯利夫的“那种执着”(希克斯利夫的'执着是固执和扭曲)。经常在电视上或者身边听到很多家庭不和睦的故事,今个我要和你离婚,明个你和他分手之类的,往往经不起考验。因为爱转化成仇恨的,最终将尝到仇恨的苦酒。前些天在网上看到因为“小三”杀人的事情,反而没有希克斯利夫的忠贞。

  《呼啸山庄》通过一个爱情悲剧,向人们展示了一幅畸形社会的生活画面,勾勒了被这个畸形社会扭曲了的人性及其造成的种种可怖的事件。它一反同时代作品普遍存在的伤感主义情调,而以强烈的爱、狂暴的恨及由之而起的无情的报复,取代了低沉的伤感和忧郁。它宛如一首奇特的抒情诗,字里行间充满着丰富的想象和狂飙般猛烈的情感,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读《呼啸山庄》有感15

  每个读过艾米丽。勃朗特的《呼啸山庄》的人肯定记得凯瑟琳的那句话:“我爱他,并不是因为他长得漂亮,而是因为他比我更像我自己!”这种把自己看做对方的、像永恒不变岩石的爱,正是读者激烈讨论的焦点。《呼啸山庄》作为经典存在的原因是他们舍身忘死,爱恨交织,原始炽热的恋情。要说复仇,当然必先谈论产生这种恨的爱。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啊。

  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很小的时候便互相认同,只是因为他们俩实在太相像了。“不管我们俩的灵魂是什么做的,但他的(希斯克利夫)和我的是一样的。”凯瑟琳这么说。之后,随着年龄的增大,两人的情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本来互相深爱着,却又因为凯瑟琳的追求虚荣而波澜起伏。虽然,她自己说:“天堂不是我的家,我把心都哭碎了,一心要回到尘世来。那些天使气极了,就把我扔了出来,一下掉到了呼啸山庄的那片荒原当中。我到了那里才醒了过来,还高兴的呜呜地哭呢!其实,嫁给林顿一点也不比上天堂更有意义!”这可以解释她内心的秘密。但是,她却违背了自己的心。因为,“嫁给希斯克利夫就会贬损我自己。”在希斯克利夫听到这番话为她而出走之后,她误嫁了林顿。当三年之后,希斯克利夫成为英俊、潇洒、富有的绅士回来之后,发现一切都迟了!那时,他想的是向造成这种局面的欣德利,和画眉山庄的人复仇,然后再不经法律了结自己。但是,他的阴郁的个性使他无法就此罢休。凯瑟琳因为无法协调他和埃德加。林顿之间的矛盾,为了逃避,辛苦憔悴的死去。这也增加了希斯克利夫对林顿和埃德加的恨。“我爱伤害我的人(凯瑟琳),但是,谋害你的我怎么能呢?!”。为了复仇,希斯克利夫和林顿妹妹伊莎贝拉私奔,顺利的毁掉了伊莎贝拉,以此来增加林顿的痛;逼死了欣德利;荒废了哈顿;抢走了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并牺牲自己儿子,强迫他与表姐小凯瑟琳成婚···自己呢?最后也是为了和凯瑟琳的灵魂在一起,绝食并被冻死在荒原。

  那么,这种为了对凯瑟琳的爱的忠诚而赔上了下半生,赔上其他人和自己幸福的做法又使他得到了什么?这种疯狂的爱情到底是太彻底还是太扭曲?这种“复仇”正是我想论及的。

  “复仇”是一种文化。在人类的历史上,“复仇”是正义的,伴随着人的朴素情感一起诞生的。理解什么是爱的同时,也会付出仇恨的代价。中国也是。俗话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此仇不报非君子”;而且,在很多武侠小说当中,以复仇为人生目标的人屡见不鲜。但是,“复仇”这种行为对于“复仇者”来讲到底意味着什么?希斯克利夫为了过去失去的痛,牺牲了自己儿子,牺牲了周遭所有人的幸福,同时也牺牲了自己的快乐,从某种精神层面上来说,“复仇”是心灵脆弱的表现。暂且不论“复仇者”的能力是否出众,原因就在于复仇本身就需要有强大的力量。但是,“复仇者”本身的内心都是脆弱的。不过是不甘于失去幸福,想让别人也尝到痛苦而已。但是,却早就已经把自己放在过去的痛苦之中,让曾经的痛楚一遍又一遍的折磨自己而已。而且,复仇者自己本身也已经没有了未来和平凡的快乐。

  “复仇”只是心灵不够强大而做出的愚蠢的事情而已。剥夺了自己的明天,没能力走出黑暗,只活在过去的一副皮囊,在不断发展的今天又有什么价值。从社会性上来说,“复仇”会牵连更多的人。《火影忍者》是目前比较流行的漫画,里面的宇智波。佐助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称是“复仇者”,为了杀死灭了他一族的的哥哥,他背叛了村子,背叛了同伴,委身于邪恶的大蛇丸,自己也振振有词的说:“哥哥,如果是为了杀掉你的话,前面再黑暗,我也会毫不犹豫的走下去。”“我生命存在的意义就在于杀掉那个被我称为哥哥的人。”但是最后,自以为聪明的他才发现,所谓的现实,不过是他的幻觉。作为哥哥的鼬,别无选择的在对立面深深的爱着他,关心他,为了他的成长,拖着病重的身体,用其对自己的仇恨刺激他。最后,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弟弟的强大。而宇智波。鼬的伟大让他更加无法放弃!误杀了最爱自己的哥哥,失去最爱自己的哥哥,让他无法承受,也让他的仇恨进一步扩大,开始为自己的不幸向世间复仇,向那些生活在因为鼬的牺牲而带来的和平的、却又毫不知情的人报复。那么,这种复仇是不是更有危险性呢?无法释怀的`痛苦,拿得起,放不下,叫嚣着复仇的人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同时给周围的人带来的也只能是痛苦和惊恐。

  “被复仇”的人难道就是罪大恶极?罪不可恕?没错,曾经他是犯下过错误,但是,也未必就像复仇者想的那样罄竹难书。也许还是误解。谁也不能保证复仇者就是正确的。就像是佐助杀鼬的时候的遗憾一样。只是在封建时代,惩罚机制没有没有能力被有效地实施。所以,难以平复受害人的愤怒,故受害者便私力惩罚。受害者便成了“复仇者”。很难避免,会超过限度。但是,在今天,除了私力复仇,更强大、更合理的方法是公力救济。即通过公权力来“复仇”。只是,这种更文明更公平的“复仇”已经不再是过去的任意妄为。从过去的“复仇者”的心理状态也不一样。目的不是用于伤害他人来满足自我,而是惩罚犯罪,保护自我。

  故,以往的复仇文化必定要随着时代的更迭而改变,变得更合理,更公平,更制度化。对个人来说,改变的意义也十分巨大,让“复仇者”脱离痛苦的海洋,给其合理的关怀。以更少的代价,来捍卫自己的权利。同时,给被复仇者一个更合理的机会,解释自己,承担合理的惩罚。

【读《呼啸山庄》有感】相关文章:

读呼啸山庄有感03-28

读《呼啸山庄》有感03-18

读呼啸山庄有感范文(精选23篇)12-16

呼啸山庄读书心得04-02

《呼啸山庄》读书心得04-30

《呼啸山庄》读书心得08-30

呼啸山庄的读书心得01-14

《呼啸山庄》的读后感10-21

呼啸山庄读后感02-12

呼啸山庄读书心得精彩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