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傅雷家书》读后感

时间:2023-07-29 11:56:0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实用)《傅雷家书》读后感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领悟呢?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傅雷家书》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实用)《傅雷家书》读后感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1

  每个人都体会过父母的慈子和教诲。当我读着这本家书,感到的是一种另一番教诲,我似乎找到了另外一种父母之子,这也是大多数子女所体会不到的。

  这也许是这十年对她子慕不减的原因吧。是那一封封家书,就象一次次珍贵的谈心,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我像一个乖孩子在感受着,聆听着,用心铭记着。傅雷是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他是一个博学,睿智,正直的学者,极富个性。母亲朱梅馥是一个具有东方文化素养,又经西方文化洗礼,既温厚善良,又端庄贤淑的东方女性。

  父亲傅雷对当今中外的文学、音乐、绘画、涉猎广泛,研究精深,个人的文化修养极高。而他培养的对象又是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终于成长为国际大师的儿子傅聪。他深刻懂得,艺术即使是像钢琴演奏也需要严格的技术因素,但绝不是“手艺”,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体现。他教育儿子说:“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的是“人”,要把一个“人”’尽量发展,没成为艺术家之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某某家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的贡献。

  一个纯粹投身艺术的人,他除了艺术和个人的人格,已别无所求。读了《傅雷家书》之后,真为傅雷先生对人生的如此认真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为人父母的可以从中学习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学艺术的特别是学钢琴的可以从中学习提高技艺的方法,对解放初期至文革这段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也能从傅雷这位当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了解,而此书中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强个人修养。

  从家信的话语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对自己要求极严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让儿子立下的三个原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籍。爱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动。有人认为书信是最为真切、自然和诚实的.文字。是啊,因为写下的一切文字都是即时即刻的内心所想,思想到哪里,文字就到哪里。给亲人写信更是如此,而且是他敢于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认错误,从自身的经历中给出经验和教训。所以,我想读傅雷家书我们读到的应该就是傅雷自己吧。傅雷在子女的教育上也是因材施教的,在对傅聪音乐上的教育上,原先是强调技巧、而后反复要他能真正领悟作品本身,这也就是凡事多从“为什么”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看到事物的本质。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2

  曾经读到过一篇文章,名字叫做《母爱如q》,母亲不会写字,所以每次签字都在上面写个q,“我”并不明白那是什么意思,并且觉得十分丢脸,待到长大以后, “我”仍旧是母亲的牵挂,到了最后“我”才明白,“我”其实就像是q字母里头的那条小小的尾巴,是母亲永远放不下的那头。其实很多时候你也会发现父母的喋喋不休其实是担心,父母的严厉指责其实是关爱,父母的高标准其实是放不下。因为他们认为我们做的不是还不够好,而是还不够优秀,不能自我、自觉的学习。其实最最放不下心、最最为我们骄傲、最最心疼我们的正是生我们养我们的父母。其实,不只是母爱如q,父爱亦是如此,正如《傅雷家书》当中的那位严厉而慈爱的父亲一样,不是吗?

  孩子还年少,就只身到国外留学,面对着语言和学业以及礼仪,为人处世等等的压力,他的父亲给了他很多意见和鼓励,那一封封充满着期待和爱的家书,漂洋过海,将父母的牵挂和思念送达到孩子的身边。一xx四年一月十八日晚到一九六六年六月三日,这么多封的家书难道还不能代表他们对孩子的牵挂吗?期间有一次没收到信就坐立不安,这难道不是父母最基本的'担忧吗?

  信中有这位父亲对孩子的鼓励、也有对孩子的教育、还有当孩子获得荣誉时的那种骄傲,当然也有对孩子感情上的疏导。我想,这是每位父亲,或者说是每位孩子都知晓的。不可避免的,这些家书当中也有对孩子的高标准要求,当你读到这些的时候是否脑海里会回想起父母那严肃的脸呢?现在是否能够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了呢?

  “我们做父母的人,为了儿女,不怕艰难,不辞劳苦,只要为你们好,能够有助于你们的,我们总尽量的给。”这句话你有没有觉得很熟悉?其实我们的父母经常说,“只要是有关学习的,能给的我的尽量给,就算是砸锅卖铁都要供你读书。”,其实你可以在《傅雷家书》里面找到你父母的影子,同时又能看看作为父母的他们是以何种心情来爱我们的。

  或许你认为你独立了,长大了,可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又是如此的需要父母的纠正。严厉并不是错,反倒是对我们的一种鞭策,一种促进。或许很多时候我们应该站在父母的立场上思考。

  成长,这是一个懵懂而艰辛的过程,但是我们必须经历,而且必须成功的渡过,如果你还处在和父母的争吵、纠结当中,那么请你仔细地,带着感情和长大的决心去阅读《傅雷家书》,相信我,它会让你受益匪浅。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3

  初版刊行三十五载,一本《傅雷家书》,用真挚的语言,朴素的文字,温暖着一个又一个中国人的心灵。纵观傅聪与父母的一封封家书,便可发现,成长无处不在,这饱含深情的话语中——也突显着中国式父母又温柔又严厉,又热烈而又恬静的特点。

  做人之道

  关于做人之道,傅雷在书信中反复提及,“成名后要保持和气之谦,这是美名永传的法宝”,“尤其是我急躁的脾气,应当做一面镜子。感情问题,要坚定,要处处从远着眼,要顾全局。”郑重地告诫,以身作则地教导,做人,做事。傅雷走过了傅聪的这个阶段,并用过来人的经验在书信上写下谆谆教诲。在待人接物上,作为父亲的傅雷何尝不是在调整、改进。知子莫若父,傅雷或许走过不少弯路与挫折,但这傅雷家书不正是让傅聪乃至后辈少走些弯路,学会正确化解挫折。这做人之道代代传承,而这不灭的精神品质更是不断接续。正如傅雷所译的一段:“你们这些生在今日的人,你们这些青年,现在要轮到你们了!踏在我们的身体上面向前吧。但愿你们比我们更伟大,更加幸福。”在我的成长路上,父亲也一直告诉我做人之道,如今看过傳雷家书更有了些许新的体会。

  爱国热情

  “你既没有忘怀祖国,祖国也没有忘了你,始终给你留着余地,等你醒悟。我相信,祖国大门是永远向你开着的。”“随时随地要准备着牺牲目前的感情,为了更大的感情-对艺术,对祖国的感情。”傅聪虽然身在异国他乡,但傅雷仍写信告诉他要心系祖国。因为他们都是中国人,祖国永远是最温暖的归宿。傅雷夫妇还督促傅聪多写中文,成为一个文明世界中真正快乐的中国珍。

  “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这是傅雷家书中的名言。是啊!赤子之心无比纯洁,它剔除私心杂念,远离欲望纷争,容纳人间最美好的、最真挚的感情。而这如同傅雷家书般温暖,热烈,或许赤子身边的世界让他感到孤独,但人类最纯洁、最美好的'情感与思想是相通而永存的。普天下的赤子都将成为他的知音和朋友,而就是这些心灵的朋友和美好的情感,成为赤子创造的博大的精神世界。作为中学生的我也应常怀一颗赤子之心,追寻着《傳雷家书》的足迹,为祖国的富强拼搏与奋斗。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4

  当儿子在事业上取得成绩时,作为父亲的傅雷当然是高兴的,但并没有沉浸在那份成就里,而是希望儿子在取得巨大成功、被鲜花与掌声簇拥的时候,仍然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

  “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总算我的教育没有白费,你二十年的折磨没有白受!你能坚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们掌握之内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赋,但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习上的——打击;从此以后你可以孤军奋斗了。何况事实上有多少良师益友在周围帮助你,扶掖你。还加上古今的名著,时时刻刻给你精神上的养料!孩子,从今以后,你永远不会孤独的了,即使孤独也不怕的了!”

  傅雷说:“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当代哲学家周国平则说过,孤独、寂莫和无聊是三种不同的境界,分别属于精神、感情和事务的层面;只有内心世界丰富的人,对精神与灵魂有着执着追求的人,对人间充满挚爱的人,才可能体验真正的孤独;孤独产生于爱……傅雷相信:“艺术表现的动人,一定是从心灵的纯洁来的!不是纯洁到像明镜一般,怎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怎能打动听众的心灵?”正因为赤子之心是最纯洁的,它不含私心杂念,没有欲望纷争,只容纳人间最美好、最真挚的感情,所以“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赤子的现实生活也许境遇不佳、缺少知音,甚至会遭到误解和排斥,身边的世界让他孤独;但人类最纯洁最美好的感情与思想,是相通而永存的,普天下的赤子都将成为他的知音和朋友。

  赤子之心无比纯洁,剔除了纷纭杂念,才可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并以之“打动听众的心灵”。艺术的最高境界,人生的最高境界,便都在这里企及了。贯串在这两则信中的父爱,其实就是坚强。第一封信中“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

  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第二封信中“你能坚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坚强说到底就是拥有一颗赤子之心。而“赤子之心”,是艺术创造的最高峰。这种心灵的纯洁是人类共同的美好愿望。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5

  母亲节将至,整理多年前父亲送给我礼物时,发现这本曾翻阅多次的《傅雷家书》,此时我想起的多年来父母对我谆谆教诲。当我再次读着这本家书,感悟到的是另一番教诲,我似乎找到了另一种更真我的感觉,或许这也是大多数子女无从感知的。就是那一封封家书,就象一次次刻骨铭心的长谈,拉近了我与父母之间的距离,那种对他们眷恋是无法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

  在这本书里叙述的并不是一封普通的家书。傅雷在给儿子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犊的与你书信,既不是无聊的唠叨,也不是俗不可耐的八卦新闻,而是具有好几层深意的。

  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艺术修养方面的探讨对象,讨论音乐上对手;第二,想激发出你作为年青人看法和观点,让做父亲的我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递给其他青年;第三,借书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也是文学上造诣;第四,我想你时刻让记住此忠告,做一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还是在生活的细节方面,乃至艺术修养及演奏姿态方面。”

  以上四点贯穿全篇家书,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为人父母、做人子女的以强烈的启迪和感悟。

  现在,很多家长都争相效仿傅雷的教子方式。因此,这就成了亲子教育的典范。谈到父子家信,这无疑是一本教诲子女为人处世,以及对艺术层面探讨的典范书籍。傅雷先生将自己的主张嵌入生活与自然,调衡感性的流动与理性的坚持,在东方的超脱、恬静、中庸与西方的热情、活泼、开明中取得恰当写入其中。

  在很多令现代人困惑的问题上,傅雷先生的见解都为我们解说了答案。对名利的取舍,艰苦的磨难,生活的'哲理,艺术的本质,性情的锤炼上,都如夜空中的皓月一样,为我们驱赶黑暗,重现星月。

  虽历经时代变迁,但依旧在这朴实无华、简练的文字中流露出浓浓的严父之爱。尽管不同时代及不同社会制度下,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实有迥异,尽管当下的出版业为其缀加了更多的商业炒作,但是今天的我应该做到的是摒弃这些外在的隔阂和枷锁,静静地品读字里行间的深情,一定会受益匪浅。所以,对于这么一位在时代浊流中越发澄亮透彻的精神伟人,除了深深的追思,我还有深深的敬佩。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6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为著名钢琴大师,傅敏为英语特教教师,是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

  初中的时候,就有老师向我们推荐这本书,但是当时并没有在意,而这个寒假,恰巧我在图书馆中借了这本书,利用寒假将它看完了。傅雷通过书信的方式与子女沟通,在一封封信件中,傅雷对孩子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为人父母的可以从中学习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学艺术的特别是学钢琴的可以从中学习提高技艺的方法。

  从家信的话语中可以看出傅雷是一位对自己要求极严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让儿子立下三个原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籍,他爱子教子的`精神实则令人感动。

  傅雷家书让我们了解过去历史,开启了一扇窗户,很好地为我们保存了那个时代的记忆,正是由于它的存在,才将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清楚地阐释出来,它不仅仅是傅雷对孩子的教育,也是我们立身行事的准则。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能感受到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

  傅雷家书除了教人们立身行事,还洋溢着浓浓的亲情,字里行间透露的亲情同样令人感动。傅聪在异国漂流的生活中,从父亲的这些书信中汲取了许多丰富的精神养料。父亲时时给他指导,鼓励及鞭策,使他有勇气与力量,去战胜各式各样的魔障,踏上自己正当的成长道路。我认为傅聪这样热爱祖国,信赖祖国的精神,与傅雷子啊数万里之外对他殷切的教育,是不能分开的。

  现在很多人都学会了隐藏自己,你从不曾理解我,我也不需要去解释,还有多少人可以像傅雷家书里面把自己的情感细细地表述出来?总之,看完《傅雷家书》之后,我觉得这是教育子女的一本好书,同时也应该是作子女的了解父母的一本好书!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7

  “天下父母心”,父母爱子女,再平常不过了。但是同样是“爱”,却常常有着不同的方式:有的是“溺爱”,我们要什么给什么,物质条件一概满足;有的是急于望子成龙,教训责骂我们,有的甚至棍棒相加,他们说这是“恨铁不成钢”。暑假里,我认真阅读了一本书《傅雷家书》。从傅雷写给自己孩子家信的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浓浓父子之情中,我才感到了什么是对孩子的真正的爱,那就是——既是慈父,也是严师,更是我们孩子志同道合的朋友。

  傅雷,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他曾经翻译了许多受群众喜爱的世界名著。在生活中,他也是一位称职的、有高度责任感的好父亲。即使孩子身在异国他乡,他仍通过书信给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例如在一封回信中,一开始就连用了五个问号,询问孩子(面对孩子寄去的照片):最近消瘦的原因、饮食、睡眠、交友和周围环境等情况。可见,这些溢于言表的关切之情使我们体会到作为慈父的一颗炙热的爱子之心。

  父母对子女的'爱,往往会对我们子女产生巨大的力量。傅雷常以父母的爱去感染孩子,但他同时也不忘给予语重心长的教诲和热忱的帮助,这才是一个慈父形象啊。在如何做人这个重要问题上,他要求儿子像他一样拥有“宁天下负我,毋我负天下人”的精神境界;在艺术修养上,他对搞艺术的儿子说:“你每走一步,无形中都对整个民族艺术的发展有影响,所以你要战战兢兢,郑重其事!”他还教育孩子“随时随地准备牺牲目前的个人感情,为了更大的感情——对艺术对祖国的感情。”成为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在社交礼仪上,他又要求儿子做个有礼貌有教养的青年。有时儿子来信中写了错别字,他也不放过给儿子纠正过来。

  正是傅雷在教子上像老师一样严格要求,不忘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才使孩子在理解父亲良苦用心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从而走上正确地人生道路。

  有哪一位父亲能像傅雷那样既有慈父的温情,又有严师的教诲,更多的是朋友式的交谈呢?我希望天下所有为人父、为人母的人们真正地关心、爱护我们孩子。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8

  一封家书,载着浓浓的亲情,是维系亲情纽带的方法之一。《傅雷家书》里面的一封封书信,映照出美好的人际关系、高尚的生活准则、优良的行为操守与道德传统、拳拳的.爱国热情。

  傅雷是一个睿智、博学、正直的学者,《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写给儿子的信,里面涉及良多,而它给我的最深印象却是他对孩子们的严厉家教。我认为,傅雷首先是一个父亲,其次才是一个学者。在那一封封信里,不仅有他对孩子的叮咛嘱咐,也有对孩子的严格要求。他会时刻关注傅聪的钢琴学习情况,会对他提出批评,也会对他夸奖鼓励。鞭策傅聪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傅雷深刻懂得,艺术需要严格的技术因素,但绝不是“手艺”,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体现。他教育儿子说:“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是human,要把一个‘人’尽量发展,没成为某某家以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某某家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贡献。”

  傅雷还对孩子的生活做出了要求:“你在国外求学,“厉行节约”四字也应该竭力做到.我们的家用,从上月起开始每周做决算,拿来与预算核对,看是否超过?若有,要研究原因下周内就得设法防止。”对其工作时间也提出了要求:“每天的工作与休息时间都要安排妥当,避免一切实击性的工作。你在国外,究竟不比国内常常有政治性的任务。临时性质的演奏也不会太多,而且宜尽量推辞。正式的音乐会,应在一个月以前决定,自己早些安排练节目的日程,切勿在期前三四天日夜不停的,赶任务赶出来的东西总是不够稳,不够成熟;并且还要妨碍正规学习;事后又要筋疲力尽,仿佛人要瘫下来似的。”

  虽然傅雷对傅聪如此严格,但他的信里也流露出催人泪下的爱意:“我说了那么多,又是你心里都有数的话,真怕你听腻了,但也真怕你不肯下决心实行。孩子,告诉我,你已经开始在这方面努力了,那我们就安慰了,高兴了。”

  读了《傅雷家书》之后,我真为傅雷先生对人生的如此认真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花钱穿衣,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读了《傅雷家书》,我懂得了许多,我更了解父母了。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9

  这个网络世代,人们仿佛已经和书写渐行渐远。书信已经被大多数人遗忘。现在是视频聊天的时代,可是人与人之间距离不见得比旧时代近多少,反而生出很多的隔膜和冷漠。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顾的;我们噜哩噜苏的抖出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

  雷先生这段文字让我了解了什么是细致入微,无微不至的关怀,也感到的是一种另一番教诲,不是老师的教导,不是长者的叮嘱,而是父母对儿女的关切,是不同于我的父母的关爱,却不失被细心呵护的感觉,我似乎找到了另外一种父母之爱,这也是大多数子女所体会不到的。这也许是这十年对她爱慕不减的原因吧。是那一封封家书,就象一次次珍贵的谈心,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我像一个乖孩子在感受着,聆听着,用心铭记着。

  翻译家傅雷在儿子傅聪留学海外的过程中,先后写了近百封家书给他,教导他立身行事、爱国成才,把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融入了对儿子的谆谆教诲中。由这些信件汇集而成了《傅雷家书》——是一本教导中国孩子如何做人的书。

  静静翻开《傅雷家书》,如深沉父爱一样,有许多足以令我感动的细节。譬如,身为父亲的傅雷为了弥补爱子因远离故土而产生的诸多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日渐陌生的因素,不顾重重的困难,坚持给孩子邮寄有关的书籍,从《诗经》、《楚辞》到宋词、明曲,还有自己的译作。在信笺中他阐述着民族的文化哲学思想,不止一次给儿子纠正用错了的字词,为的是让儿子明白:作为一名炎黄子孙,他是足以骄傲的,因为祖国有着无尽的文化财富,一代又一代在所有中国人的血脉里传承着!

  用心诠释什么是父爱,用文字诠释父爱,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如此父爱,但是我想他说出了世上所有父亲想说却又埋藏在心里的那份真爱。

  父爱就是一本书,值得你一辈子用心去读。

【《傅雷家书》读后感】相关文章:

傅雷家书教案03-18

傅雷家书心得12-27

《傅雷家书》心得01-14

傅雷家书的心得12-03

初中《傅雷家书》心得3篇 《傅雷家书》感悟体会06-09

《傅雷家书》阅读心得02-04

《傅雷家书》阅读心得01-16

读《傅雷家书》心得03-27

傅雷家书阅读心得06-09

傅雷家书读后感悟 读完傅雷家书的读后感悟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