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假如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时间:2022-10-05 20:20:4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假如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假如遇见未知的自己不知道大家有没看过,看过的人又会有怎样的感情?来看下面的假如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假如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假如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1】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是在网上,励志的书看过不少,灵修的书却从没涉及过,总觉得所谓灵修总有些玄学的味道,看上去似乎有些“唯心”。

  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这本书的作者张德芬的介绍,从一个光鲜亮丽的新闻主播到一位为追求自我真相不辞艰辛跋山涉水的心灵修行者的蜕变,让我对所谓“灵修”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从关注这个人,进而关注起她的作品来。

  而关于张德芬的作品,首推的应当就是这本《遇见未知的自己》,据说这是华语世界第一部身心灵小说,她用一个深入浅出的故事把多年来灵修的心路历程分享给大家。

  这本书教会我们如何快乐地生活,走出困境,如何循序渐进地改变生活,使之更加美好。

  她以小说的形式来向人们讲解和诠释一个个耐人寻味又贴近生活的道理,感觉很特别。

  人生,在琐碎的细节中,让天性的纯真蒙尘,不能再以纯真明亮的眼睛注视身边的人事和这个世界。

  竞争和自由主义经济模式,极大地放任了人性私欲的膨胀,于是,人就陷入到贪婪和占有的漩涡之中,正如书中主人公若菱所言“活着好累!”,以至于渐渐累到失去自我,以至于连“我是谁”这个基本问题都看不起清楚的地步。

  正因为失去了真实的自我,追求的是内心真实需要以外的东西,所以,占有得越多,迷失得越严重,内心就更加迷茫痛苦。

  所以,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家庭中,压力越来越大,失望越来越多,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常常困惑——我为什么常常不快乐?

  书中一位老者给出答案:那是因为我们失落了真实的自己,没有学会用潜意识的方式去处理情绪。

  记得老人的教导:“你不是你的工作,你不是你的表现,你不是你的成功,你不是你的失败。

  这些外在的东西,丝毫动摇不了你那个内在的真我,看清楚小我的虚假认同。

  我们常常用许多的信念、价值观、态度、标准,来约束自己,也来衡量、批判他人。

  这些就是我们每日所想的基础,可是我们从来不去检测我们思想的基础,从来不去检测我们思想的正确性。

  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我们会根据我们的经验和掌握的知识去判定它,不管它带给我们的是快乐还是痛苦,其实大多数是因为我们的思想导致的。

  很多事情,并不是它自然的发生,是我们自己的选择,是我们自己选择他们这样的或那样的发生。

  就像书中所说的,事件本身都是中立的,因为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不同人的身上,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当情绪不好时,请默念:“我看见我寻求被虐待的痛苦感受,我全心地接纳这种感受,并且放下对它的需要。

  我们人受苦的最大的原因,就是抗拒事实。

  臣服的第一步,就是要先看到自己的抗拒,而且看到自己的抗拒是徒劳无功,无济于事的。

  所以,我不会继续在上面撒盐。

  我会努力让伤口好好愈合,使自己的情绪和心灵恢复健康。

  ”快乐不快乐决定权在自己,事情的最后结果也是自己的选择,和别人无关。

  不停地向外界抓取,去抓本不属于我们的东西,当然会痛苦,当然会失落。

  要正视自己的想法,真正的快乐是自己给予自己的,别人给不了,也无法给予,不要找错了方向。

  想要快乐,首先要平静的接受生活中的不快乐,正视我们的不幸,学会“臣服”于自己不完美的人生事实,甘心地去接受,慢慢找到一条可以使自己喜悦的路,不在以前,只在当下。

  当然,快乐不等于肤浅,恰恰相反,真正的幸福,来源于对生命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从这个意义上说,思考、孤独、痛苦、彷徨、坚持、执著,就是获得人生幸福的必由之路。

  只不过,要有技巧,能够使自己在恰当的时候,陷入沉思,感受孤独;又可以在恰当的时候,打开心怀,投入生活,变得真正的开心快乐

  《遇见未知的自己》我们应该给自己一个机会,让自己和自己的内心情感交流一下,看看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自己的人生位置到底在哪里,我们每个客体其实都是“李若菱”,我们都迷茫过,我们都徘徊过,但请给自己一个机会,和“智者”来番对话吧……

  书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没有人能知道自己最终会走到哪里,但是总可以确定想去的方向。

  无论身处力争上游的快跑阶段,或逢人生变故减速慢行的彷徨时刻,或是看尽千山万水绚丽归于平淡的踌躇关头,面临着其中许许多多的喜怒哀乐,唯有保持关照内心并惜福感恩的心态,一切才会走向完美。

  这本书里有很多很棒的提示、指引、提问和探索。

  如果你的人生正在不知何去何从,不如拿起《遇见未知的自己》,它将成为你的一份人生地图。

  假如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2】

  不是每个人的成长历程都沐浴着温暖的阳光,不是每一段心路都会有贵人为你拨开云雾,通达了悟。

  那些遗留在心里的困惑和阴暗,挥之不去,凝结成黑压压的乌云,遮盖住我们原本明亮无染的心空。

  前一段日子,外表的平静下,实则一直很痛苦,度日如年。

  在家里的时候,我知道我是谁,我是爸爸妈妈的女儿,是他们的希望。

  在中学的时候,我知道我是谁,我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精益求精是我们奋斗的口号。

  而在大学,衡量一个人得标准变得多元,再想为自己标记一个闪亮的标签很难,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我随着人潮不自觉的走着,解开各种身份的束缚,我一时间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我想,也许我的外表可以代表我,于是开始关注自己的着装;也许我的工作可以代表我,于是积极参加社团,想在忙碌中体会自我的存在;也许成绩可以代表我,于是勤啃书本,为成绩单上的分数下力气。

  可是当我闲下来,独处时,还是会感到空虚扑面而来,我不快乐,这是为什么?伸出双手想去抓住自己却落空,我到底是谁?

  “我有一副身体,但我并非自己的身体。

  我可以看见并感觉到我的身体,然而凡是可以被看见以及被感觉到的,并不是真正的观者。

  我的身体也许疲惫或兴奋,生病或健康,沉重或轻松,但这与内在的真我全然无关。

  我有一副身体,但我并非自己的身体。

  我有情绪,但我并非自己的情绪。

  我能觉察出我的情绪,然而凡是可以被觉察的,并不是真正的觉者。

  情绪反反复复,却影响不到内在的我。

  我有情绪,但我并非自己的情绪。

  我有思想,但我并非自己的思想。

  我可以看见与知晓自己的思想,然而那可以被知晓的并不是真正的知者。

  思想来来去去,却影响不了内在的我。

  我有思想,但我并非自己的思想。

  我就是那仅存的纯粹的觉知,是所有思想,情绪,感觉与直觉的见证。

  这是曾经台视知名女主播张德芬《遇见未知的自己》书中的一段话。

  对于有宗教信仰的人来说,你可以理解为你是一个历经几世轮回的古老灵魂与肉体精神的融合;对于更多的人来说,我们可以知道,我们是可以感受,观察,检验自己思想情绪的一种觉知,我们拥有身体,身份,甚至思想,可我们不是他们。

  这其实是换了一种更高的观点来看待自己。

  当我把自己定位为驻扎在身体里的觉知,借助身体,身份等来体验这个世界,突然发现以前的一些问题不再是问题,只需正确对待自己的得与失,不因为外界的褒贬而丧失对自己的信心。

  有错改错,就事论事,绝不将对事情的看法变成对自己的人身攻击。

  因为任何一种身份都代表不了我自己。

  书中还讲到,每个人在刚刚出生时,都拥有喜悦平和的心境,偶尔会有情绪,会哭会闹,可是情绪来得快走得也快,不久又会回到喜悦的状态。

  这就是我们最初的模样,是我们最真实的自我。

  没有吃过糖的孩子不会留恋糖的甜蜜,正是因为我们曾经喜悦满足,长大后就不停的抓取外在的事物,抓的盆满钵满,摆到自己面前,试图让自己快乐满足。

  然而我们的心就像一系列同心圆,我们的真我是最中间的那个圆,而身份,情绪等等,是外面的同心圆,将我们与真我的喜悦平和层层隔离。

  我们太执着于外物,反而远离了真正的快乐。

  其实错不在我们追求外物,不是要我们不食人间烟火,而是不要过于追求。

  太执着于外物,对事物就会起分别心,对于那些我们认为极好的就有了强烈的欲望,将自己的情感全然寄托在外物上,患得患失,找不到真正的喜悦和平,也看不到生命的丰满充盈。

  并且学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感受到生命的重心,有强烈的方向感,不至于在高度繁华的世界里,沦落为一个不知道自己是谁,要干什么,要到哪里的穷忙族。

  写的这些,其实只是书中内涵的冰山一角。

  我在书店看到时,以为它只是空讲道理的励志书,然而翻开书,却是一个充满惊喜的精彩世界。

  它解开了我的很多困惑,让我相信,与它的相遇,实在是一种美好的缘分。

  没有人可以给我们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也没有道理可以彻底让我们觉悟。

  因为这个相对的世界,没有绝对的道理。

  但是,对于初入心理学、心灵修正的人,把这本书比作灵修地图,是不过分的。

  只是每个人可能选择不同的主干道。

  另外,觉得原来很多宗教里的东西,被越来越明确的证明为是合乎科学的,比如说,心想事成,臣服态度,祈祷时的能量场变化……

  假如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3】

  最近看了本书名字叫〈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是一本关于都市身,心,灵修行的书。

  看后很受启发。

  这本书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小我,什么是真我。

  所谓的小我,就是受外界的一切而影响的自己,什么是外界的一切呢,也就是说金钱,名利,地位,权势,以及一切身边发生的事情,包括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自己的虚荣,这些都是小我的表现,小我会被身体里的潜意识所控制,也就是说时候有些事情你会不由自主的去想,去争。

  而做到了也未必就会得到真正的快乐,即使是快乐,也是来自外界的,一旦外界的让你感觉快乐的源头不在了,自己会很痛苦的。

  而身体里的那个真我呢?那个真我不会随着一切的改变而改变,甚至于有一天我们离开了,这个真我也不会消失!而通常能做到真我的人我想是没有吧!

  书中讲解我们人类一生所追求的东西,也不过五个字就可以表达,哪五个字呢?那就是爱!喜悦!和平!为什么我们这么努力还追求不到自己想要的幸福?真我和爱,喜悦,和平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这什么我们会远离真我呢?光是角色扮演就能遮挡我们原来的面目吗?

  其实书中就是用五个同心圆来解释的,在最中间的圆里写上真我,爱,喜悦,和平!然后在最外面的一个圆上写着角分扮演,身份认认同,里面第二个写着思想,第三个写着情绪,第四个写着身体!上面还写到身份认同--觉察!思想---检视,情绪----臣服,身体---联结。

  什么是身份认同----觉察呢?我自己以为书中说的就是要觉察外界的一切,不要被现实中的一切干扰了自己。

  思想---检视!也就是说当你对什么事情产生思想的时候,不要就想着负面的,那样会干扰你正常的思想,凡事要多考虑,也许会得到另外一种结果。

  情绪---臣服,也就是说当一件事情发生的时候,不管有多么的让人难以接受,发生了就是发生了,无法改变的,所以要学会臣服,臣服,不是让我们做软弱的人,不是一种屈服,而是要学会接受!当你真正放开的时候。

  你就会觉得一切都是另一种结局!身体---联结,我们要学着和自己的身体联结,当真正想一件事情的时候,如果和身体联结了,那是一种难以想象的能量!如果真的能做到这几点了,也许会活出真我吧!

  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内在的投射,就像镜子一样的反映你的内在,当外境有任何东西触动你的时候,记得要往内看,看看自己哪个方又被触碰了,看看自己有哪此阴影还没有整理好。

  不要浪费能量在那些外在的,不可改变,不可抗拒的东西上。

  先在内在层面做一个调和整理,然后再集中精力去应会付外在可以改变的部分。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我们很多人都习惯戴上了很多面具,每天每天都在不停地更换着,最后失落了真实的自己,当哪一天,我们逐渐的把目光从外界世界转向我们的内心世界时,我们会可悲地发现,其实我们很多人都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更糟的是。

  我们是自己思想和情感的奴隶,它时刻束缚着我们,使我们生活在了不快乐中……

  记得,每个发生在你身上的事件都是一个礼物,只是有的礼物包装得很难看,让我们心怀怨恨或是心存恐惧。

  所以,它可以是一个灾难,也可以是一个礼物。

  如果你能带着信心,给它一点时间,耐心,细心地拆开这个惨不忍睹的外壳包装,你会享受到它内在蕴含着丰盛美好,而且是精心为你量身打造的礼物!只想说一句,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

  这本书读了之后让我受益颇深,以前我总是说自己的心态有多么的好,其不然,我的心态没有自己想的那么好,我会为外界的事或喜或悲的,而且有些事情我没有真正的看开,也没有学会放下,对思想方面,更是不会考虑,对于以发生的事情不会学着接受,更别得什么与身体联结了!我要试着看开看淡一切,学着清心,静心,修心,做个小小的真我!

【假如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相关文章:

遇见未知的自己有感05-26

张德芬《遇见未知的自己》经典语录11-14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10-26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10-07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10-23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02-21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11-23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09-04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10-19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