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读后感(必备)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名人传》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长时间以来都把力和美归于至高至上的一类,而类似于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三位伟人的力和美更是高入云端,高不可攀的。受着这样先入为主的观念熏沐,我曾以为,力是一种纯粹的外显的孔武表征,常人难以与之搏抗;我曾以为,美是一种单一的远隔的空灵无物,常人难以赏析受用。阅读罗曼·罗兰的《名人传》之后,我才觉出,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皆是伟人、巨人,亦是常人,与我等一样过着普遍性的生活。在这种普遍性的生命长河中,“三巨人”各自表达了相似的力和美之共通。
力和美是共通的。我原本对力和美只存在孤立的认识,从感性粗浅的表面对两者进行无意识的观照。罗曼·罗兰铺展了全新的力和美的共通联系。贝多芬是“自然界的一股力”,凭借这种力,生发出了有如荷马史诗般的壮观之美。罗曼·罗兰说,贝多芬是“近代艺术的最英勇的力”,《英雄交响曲》《第五交响曲》等全是依“一股不变的威力”而产生的音韵之美、艺术与人性之美。
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展现力和美的联系不尽相同。米开朗琪罗是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他创作的人物雕像雄伟健壮,气魄宏大,充满了无穷的力量。譬如《大卫》,足以站上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的最高峰。有人评论说,米开朗琪罗堪称16世纪视觉艺术领域的贝多芬,他将个人理想与雕塑艺术熔于一炉,有力地表现了斗争、独立和独创性。这是米氏的力之源、美之本,通过现实主义的力体现了浪漫主义的美学。托尔斯泰的心魂里有两种最高的力量:真理、爱,他是通过真理之爱来展现力和美的联系。罗曼·罗兰说,爱是“力的基础”。把爱深入于真理这一点,成为托尔斯泰在中年所写的杰作独有的价值。《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就这样铺呈出了人格认识和因之而产生的审美价值。托尔斯泰经由现实主义在文字殿堂里架通了力和美。
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三位不同领域的巨匠,在作品和生命中展现出来具有共通性的力和美,这种共通性的全部意义就是生命的全部意义。罗曼·罗兰给三位巨人立传的方式,既立起了丰碑,又接通了地气;既能在其中呼吸到英雄的气息,又能感受到常人的苦乐顺逆,在凝听《英雄交响曲》的同时,感悟到生命的全部真实。贝多芬的人生是苦难的,他“在伤心隐忍中找栖身”,虽然“世界没能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当今我们欣赏这些交响曲,却往往忘了这是“用痛苦换来的欢乐”,忘了生命的全部内涵。
记得欢乐,也要记得悲苦。贝多芬因为现实的和生理的原因而陷入困境,米氏的命运多舛却是由自己的性格和追求造成的。米氏成就伟大之处,全在于充盈在内心的悲剧性的激情。他说:“不想满足自己的天才而只求取悦于俗物的人,决不是一个高卓之士。”这是心灵深处的表白,不在逆境中倒下,不在俗物前取悦,最终成就了米氏的艺术巅峰之美。
托尔斯泰出身贵族,是否就能欢乐一生了呢?非也!他在享有贵族的优越条件时,却又厌恶不公平性。他想要的东西就在这些矛盾的抗争中,在寻求真理的挣扎中。他认为,“平等与自由原是一切赋有理智的生灵所希冀的”,所以在他“痛苦的痕迹”里演绎的是生命精神的“复活”!托尔斯泰因为有了如此渗透生命根源的、以力为基础的深爱,他发出了“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的宣言,社会永远要在真理与爱的两条道上前行,生命亦要前行。
生命犹如花朵,在前行道路上不是只有鲜花绽放的美艳阶段,还有凋零枯谢之时,一味自赏于美丽的怒放而轻忽了自在的残落,这样的人生很难获得真正完整的意义。罗曼·罗兰说,“我不说普通的人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们应当上去顶礼”。《名人传》从高峰、丰碑和圣坛上请下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在世人面前除了力和美的威临,更多的是力和美的共通融合。因为浸润了这种不再高不可攀的力和美的融通,常人就可以自觉自在地顶礼了,就可以参悟生命在力和美的融通中展现出来的如花朵般的全部意义了。
【《名人传》读后感】相关文章:
名人传读后感名人传读书心得体会范文04-20
名人传教案02-26
名人传读后感10-26
《名人传》读后感08-23
名人传读后感09-09
名人传记读后感02-09
《名人传记》读后感03-07
《名人传》读后感[精选]07-18
名人传的读后感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