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自然的语言读后感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读《大自然的语言》有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大自然的语言》有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告诉我们春天来了;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告诉我们夏天来了;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告诉我们秋天来了;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告诉我们冬天来了。
其实,人有语,物有声,大自然也会说话。
今天我们一起聆听《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是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竺可桢创作的科学小品文。这篇文章通俗生动的介绍了物候学及其研究的对象,阐述了物候学现象来临的有关因素,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与知识,说明了物候学的特性与本质。
我刚看到题目也产生这样的疑惑“大自然怎么会有语言?”,读了文章恍然大悟,原来大自然的物候现象,如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实际上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从这一点上说物候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
文章中印象最深的是“说台风”,台风是一种热带旋风。它的中心气压最低,风就环绕这低气压的中心而旋转。越到中心,风力越大,发生的离心率亦越大。特别的大台风往往伴随着恶劣的天气,而且破坏力特别大,不仅会造成人类生活区域的经济损失以及人身伤害,而且还会有强风,风暴潮,暴雨等现象,是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当然,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水缸穿裙子山戴帽,大雨马上就来到”、“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这些都是大自然向我们传递的信息。
还想了解更多的物候学现象,揭开四季变化的奥秘,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的语言》吧!
【读《大自然的语言》有感】相关文章:
大自然的语言作文06-18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10-08
大自然的语言作文10-10
《大自然的语言》的教案10-07
大自然的语言作文07-02
关于《大自然的语言》教案10-07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方案10-07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范本10-07
《大自然的语言》优质教案10-07
大自然的语言的教学教案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