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心理学》读书心得

时间:2024-05-29 12:14:4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心理学》读书心得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理学》读书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心理学》读书心得

《心理学》读书心得1

  心理学的流派非常之多,除了因为是一门流行且有用的学科外,也跟心理学自身太过复杂,可验证性的标准较难清晰有关。社会心理学就是其中的一门学科。读这本书最常用的表情就是瞪大眼睛,因为忽然发现某个现象原来并不是表面那样简单,而是有深层次的原因,就像我们虽然可以熟练操作并使用电脑,但对电路板、硬件、操作系统之间的互动往往一窍不通。

  这本书提供的概念非常多,每一个都能带人走进一扇新的大门,认识一个全新的自己。列举概念是个好方法,但活学活用或许更有趣,下面就试着用案例来分析一下,不一定准确,但至少有了思考,就是一点点进步吧。

  情景概述

  闹钟响第一次,这是前一晚小红特意怕迟到提早设置的闹钟,稍微早了些。然而她按掉闹钟后并没有及时起来,她想,第一遍就起完全不是我的风格嘛,再重复响铃时候起床也还来得及。于是她睡着了,第二遍响铃重复了第一次。第三次的时候,忽然发现已经比平时晚了20分钟,铁定会迟到了。于是她坐起来又躺下了,反正也迟到了,干脆请假不要去了,好好在家休息一下。

  于是她发微信给领导编了个谎言说自己有点难受,想要请假,领导过了一阵子回了一句好。但她忽然发现自己真的有点难受,她感觉自己请假请的非常正确。她看了一会儿宫斗剧,半道单位有同事打电话问一些公事,她忽然非常生气,认为对方在刺探自己是不是真的生病了,于是很不爽。

  她明天会参加一个小考试,今天空出一天来,正好应该背书。但她觉得时间还早,所以开始追剧刷手机。到了晚上她发现时间过去了,感觉很懊恼,但想了想,算了还不如安安心心的玩,省的玩一半学一半也没有什么用处。于是整整一天一眼书都没有看。

  第二天她去上班,总觉得别人在用异样的眼光看着她,所以她开始做出一副忙碌并且理直气壮的样子开始工作,并且在与别人沟通的时候使用特别斩钉截铁的态度。于是在一个项目风险预判中,她做了一个鲁莽的判断认为自己可以HOLD住。当团队成员对此提出异议的时候,她坚信自己是对的并且认为对方挑战了她的权威,所以态度很不好。但一个小时后,小红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问题,向同事道歉。

  下午她参加了考试,有一些题不会,她想,果然不出所料,肯定过不了,即使看书也不会看到这些题目的。

  分析与思考

  1、小红没有起床,是因为她自己非常懒惰。这个判断对吗?

  判断小红没有起床上班,是由于懒惰,这是内部归因,也是人们通常最容易做出的判断。但忽略了外部归因,首先小红因为要面对考试和项目管理,可能有很大压力导致了失眠。其次小红很久在长时间的.压力状态下工作,连续几个礼拜加班,身体和精神都已经到了极限。所以在分析一件事的时候,不要轻易的给别人定性,要学会内外因一同分析。

  2、小红撒谎后对同事正常电话沟通的抵触情绪是哪里来的?

  当时小红是在看宫斗剧的中途发生,宫斗剧基本都是在各种阴谋,笑里藏刀,挖坑之类的情节中打转。小红本身请假就有一些心虚,对于同事的来电有本能的防御心态。而且环境对于她的判断有很微妙的影响,这样就让小红在当时的情形下,变的敏感多疑,把一通正常的电话想象成了一种试探。

  3、小红对于考试没过认为看书也不行是什么心理现象?

  这是一种认知失调。小红由于没有时间准备考试,对考试存在畏惧感。越畏惧,就越想逃避,以便后续失败的时候可以给自己找到借口。对努力可以带来成功的合理化的反面认识,就是不努力就会失败,但不努力如果不是因为自身的原因,是客观条件导致的,那么这种失败就不是很难接受的事实。

  4、小红为什么撒完谎后真的感觉自己很不舒服?

  也是认知失调的一种表现形式,因为小红认为自己有积极正面的形象,但是撒谎这件事会让她感受到自己没有想象中那么积极正面,所以她的身体开始自我觉知,试图将行为合理化。生活中经常见到这种现象,甚至有时候还会有比较神奇的情况发生。

  5、小红当时为什么激烈的坚持自己的观点?

  外显态度是小红与同事的判断意见不同。但内隐态度是小红来上班后,由于耽误了一天的工作,有着强自尊心态的她,开始用一种防卫的姿态对待同事的意见,这属于内隐态度。所以本来是工作的讨论,升级成为印象管理,小红产生了固着心态,就是我们常说的,对事和对人的分别。但小红通过内省调整了自我认知,及时的发现了自己的问题,调整了心态用客观的角度来面对建议。也就是说,她意识到了自己对这个行为的基本归因错误。

  那么,做出了以上的分析,我们应该可以给小红提出一些建议:

  1、正视自己的内心,不要通过客观原因去逃避。比如小红不想去工作,那么完全可以正视自己的这个念头,头一天晚上就决定给自己放一天假休息,这样能避免后续很多不妥当的行为发生。

  2、在工作方面,保持对事不对人的客观态度,避免因为高自尊对行为错误归因,导致做出错误的判断。

  3、正确评价自己,不能因为休息了一天就对自己的工作能力产生不安全感,不要受外因影响太多,要维持自己基本的判断和信念。怀疑时,仔细分析自己周围是不是有什么隐性因素在影响自己的判断,多用同理心去沟通。

  最近事情太多,这篇读书笔记质量并不那么高。(这一句可以划掉,因为这种原因的定义属于外部归因,其实应该使用内部归因认识到自己就是有一定的松懈态度)。忽然感觉心理学是让人无所遁形的照妖镜,能逼出骨子里的小我来,真是痛并快乐着的一件事啊。

《心理学》读书心得2

  一本优秀的书籍总是可以带给我启发,让我学到很多!阅读这本书,其实是我第一次接触博弈论,对于一个初学者我来说,这虽然有些困难但是我对它非常感兴趣。什么是博弈呢?根据我的理解和书上的解释,我认为博弈就是一种在与对手的竞争中让自己获得更多的胜算的一种方法。

  读完了这本书,我最感兴趣的问题就是“囚徒困境”。两个罪犯究竟该如何选择呢?也许,他们对彼此十分信任,谁也不会说出对方的'罪行,那么对于这个团体来说,这是最有益的,可是人们往往不会这么去想。大多数的人,在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会选择出卖对方。

  在这本书中,这确实是对你最有益的。但是,大多数人的决定并不是因为想到了书中的方法,而是出于一种心理——我不相信他(她)会不告发我,我才不能让你得意,于是,问这个问题的警察达到了他最初的目标。我很佩服能想出这个方法的人,他对人的心理很了解,能成功帮助到大多数警察或是其他的需要用这个问题达到某种目的的人。

  在书中呢,还提到了一个数字小游戏——,两个人依次按顺序从1——20数数,一次能说1个或者2个数字,谁先数到20谁就胜利,以前有一节数学课,我们就玩儿过这个游戏,但是我们当时并没有仔细思考,再来一看,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小游戏。这道题的方法是逆向归纳法,有些时候,一道题目,一件事情可以反过来思考哦。

  尽管接触博弈论的时间不长,但我却对此有了浓厚的兴趣,它的作用之大,用途广,让我深有体会。我相信,在我们以后踏入社会后,它一定会带给我们巨大的帮助。

《心理学》读书心得3

  心理学是以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犯罪心理学以犯罪人的心理为研究对象,是心理学研究的特殊领域。

  心理科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心理现象是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人的生理机制为心理现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情绪、情感和意志都是人的心理活动,任何心理活动都有其发生、发展和完成的过程。从心理活动产生的方式来说,是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引起的脑的反射活动,是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心理活动是客观存在的反映,这种存在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没有客观事物的作用,心理活动就不能产生,但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并不是像镜子反映物象一样消极、被动,人在受客观事物作用的同时,也在积极地作用于客观世界。客观世界在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它决定并制约着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和一切个性心理特征。人的实践活动扩展了人的认识可能性,使人的认识不断丰富起来。实践是人认识客观事物的基础,是检验现实反映是否正确的标准。人对现实的反映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反映的内容是由外界事物的作用决定的,是客观的,但它同时也是主观的,因为这种反映是物质的脑的神经活动过程,是由一定的人来进行的,总是受反映者所累积的个人经验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制约,通过认识主体的活动得到实现的。

  作者多年来一直从事犯罪心理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经过多年的酝酿、积淀和研究,终于编撰出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犯罪心理学》一书。本书以崭新的形式,独到的见解,对于犯罪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进行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阐述,对学术界争论的有关问题慎重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本书的理论建构独具特色,具体结构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犯罪心理学的基础理论部分,包括第1章至第6章,主要探讨犯罪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与研究方法,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犯罪人的心理现象等;第二部分是运用犯罪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对各种类型犯罪人进行的心理分析,包括第7章至第12章,我们重点剖析了不同年龄、性别、经历犯罪人的心理,几种故意和过失犯罪心理,变态犯罪心理,群体犯罪心理以及犯罪人在不同诉讼阶段中的心理:第三部分是犯罪心理学研究的终极目的——犯罪心理的防控,在第13章中,我们对犯罪心理防控的具体技术手段作了具体详细的介绍;第四部分是对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展望,在第14章中,我们就犯罪心理学的应用研究与学科发展提出了独到的看法,既具有总结性又具有前瞻性。上述四部分内容(包括每一章节)之间既有联系又各有独立性。

  犯罪心理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它不能脱离社会和时代而独立存在。考虑到这一点,我们密切联系当前社会发展背景,把犯罪人置于当代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中,对其犯罪心理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在本书的撰写中,我们还吸纳了国内外学术前沿的犯罪心理学的理论观点,努力与最新的研究观点保持同步。

《心理学》读书心得4

  要学习一种知识,就象是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行走。你可以跟着别人的指示走,而不管对错;也可以自己摸索着走,看看运气好不好。但是,最好的方式是有一张地图,让自己知道自己在那里,这个陌生的地方到底有多大,有多少条路,然后你选择你喜欢的道路走下去。这本书就是心理学世界的地图,它没有把所有的知识给你,但是,它给了你全貌,给了你路径,要了解心理学,这本书足够了,要想要深入,这本书也告诉你该如何寻找道路。

  《心理学与生活》让我印象最深刻有几大点:首先,就如我介绍中提到的,它运用了很多心理学在生活中运用的例子来让初学者更加容易的理解心理学的一些原理,并且大大提升了对学习心理学的兴趣;其次,这本书的作者并不会简单的罗列一些概念和方法,作者始终是以一种循序渐进的方法对你进行启发,或者用提问的方法,或者举例,或者运用一些图案,他能充分的从初学者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一个心理学专家的角度出发去编排这本书,这点让我很敬佩;还有,这本书每章后都有一个总结性的句子,把提到的重点列出来,在这点上,我国出的很多教材也有类似的做法,但是更多都是出一些习题在后面,并没有做一些总结性的归纳。

  我曾经向很多同学和朋友推荐过这本书,我认为,如果是心理学的初学者,就一定要看这本书,而如果是一个已经对心理学很有研究的人我也觉得这本书同样很值得去看。我自己也已经读过几遍,有时候闲下来的时候,也会偶尔翻开某些章节看看,里面写得很多东西都很有意思,对生活似乎很有启发的样子,让你不由的从心理学的视角去观察和理解这个世界,这个社会、周围的人和事。

  有时候,我在想,我们介绍教育技术学基础的.书也完全可以仿照这本书的写法。国内的学科基础的教材,总是很喜欢介绍很多学科的概念性的东西,介绍很多有关学科历史的东西,介绍很多晦涩难懂的理论与方法,让刚刚学习这个学科的人望而生畏,甚至产生厌倦。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固然很重要,但是我觉得应该运用循序渐进的方法,更多的是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运用一些实际运用的例子,来让初学者对这个学科产生浓厚兴趣的同时,又能让初学者了解这个学科的基本原理和知识结构,从而为他们以后的学习铺平道路。

  美国的理查德·格里格与菲利普·津巴多通过他们所著的本书证明了心理学知识是可以用于理解和改变在我们的生活中起作用的文化力量的。他们在最后《社会心理学、社会和文化》第18章节里,告诉了我们一个概念:亲社会行为与利他主义。“在每一个灾难发生的时候,你几乎可以看到同样的情形:人们冒着生命危险去拯救别人的生命。”这一点有很多的例子可寻,比如春节期节南方雪灾,有很多群众自发地加入救灾活动中……人们在灾难面前除了表现出人类亲社会行为的潜能外,也经常表现出利他主义——个体在做这种亲社会行为的时候并没有考虑个人安全和利益。比如以前曾报道过的河南救人民工李学诗的事迹。为什么李学诗会冒着生命危险去保护别人呢?理论家们又探究了“互惠性利他主义”,表示人们之所以做出利他行为,在某种意义上是希望其他人也会对自己做出利他性行为,这样的互惠期望赋予了利他主义生存的价值。当别人给你好处时,你会处于一种精神紧张状态,直到你回应了这些帮助,这种紧张才会消失。这种精神上的紧张是有助于个体生存的,因而人类学家发现利他主义是人类拥有的一种本能,有进化的基础,并且可以通过个人传递其基因。

  亲社会行为与利他主义的目的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指帮助别人。一提起帮助别人,人们会很自然地想到一个人:雷锋,一个好事能做一火车的人。他曾在五六十年代被政府树立为模范人物,那时全国上下也掀起了学习雷锋好榜样的热潮。如今,我们的社会进入了经济社会,雷锋精神会在日益商品化的社会中迷失吗?通过学习《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我们显然明白,人类助人为乐的功能将会跟随基因传递下去,也就是说,你身边包括你,有可能都会做雷锋,不过不会做的如雷锋那般纯粹,这是因为时代的背景已经大不相同了。尽管如此,我们理解出的结论还是令人欣慰的。

《心理学》读书心得5

  刚刚阅读完了《心理学与生活》中的相关内容:听觉。

  我们在对世界的体验中,听觉和视觉起着相互补充的作用。作者指出,由于听觉的范围是如此的广泛,声音的物理强度通常是比率而不是绝对大小来表示,声压——导致响度体验的振幅大小的指标——通过一些被称为分贝的单位来测量。也显示了相应的声压作为比较。

  长时间的处于大声环境中会导致失聪。要想听到声音必须发生四个基本能量的转换,第一个转换中,振动的空气分子进入耳朵,一些声音直接进入外耳道,另外一些被外耳或者耳廓反射后进入。发生在耳蜗中的第二个转换阶段,空气波变成“海浪波”。在第三个转换阶段,基底膜的波浪形运动使得与基底膜相连的毛细胞弯曲。第四个转换阶段,神经冲动通过一捆被称作听神经的纤维束离开耳蜗。这些神经纤维与脑干的耳蜗核相遇。第四个转换阶段发生在整个听觉功能系统。

  不同的频率在基底膜的不同位置上产生它们最大的运动。对高频率的音调来说,声波产生的最大运动区域位于耳蜗底部。而对于低频率的音调来说,声波产生的最大运动区域在相反的一端。尽管人类缺乏这样特殊的能力,却可以运用声音来判定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特别是当很难看到物体的时候,通过两种机制来实现。第一种机制涉及的.神经元,可以比较进入每一只耳朵的声音的时间差距。第二个机制依赖于这个原理:对于声音首先到达的耳朵而言,声音的强度会稍微高一些因为头本身投射出一个声影使信号变弱。

  当我们闭上眼睛时,不能辨别位置,所以必须转动头部,改变耳朵的位置,去打破这种对称以便提供声音定位的必要信息。

  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声音频率和振幅的结合产生了音调,响度和音色知觉。从耳到达大脑,听觉信息经过了若干个转换,声波变成流动波,流动波产生神经反应的模式。声音定位同样也至少需要两个过程:大脑具有检测到达两耳声音的相对时间和相对强度的细胞。

《心理学》读书心得6

  本我能够看做是原始驱动力的储存处。它非理性地运作着,它跟随冲动运动并追求即时的满足感,而不思考所渴望的行为是否现实可行、被社会认可。本我被快乐原则所支配,无节制的寻找快乐,这种快乐个性指、生理和情感快乐。

  超我是一个人的价值观的储存处,包括从社会习来的道德态度。超我大致上和良心的概念相对应。当儿童开始将父母或者其他成年人对于某些社会禁忌作为他的价值观一部分时,超我便逐步发展起来。超我也包括理想自我,这是一个人想让自我努力成为的样貌。这样,超我经常和本我出现矛盾。本我想要做精神上快乐的事情,而超我则强迫本我坚持做那些正确的事情。

  自我是一个基于现实的自我方面,来调整和本我冲动和超我需求之间的冲突。自我代表一个人关于生理和社会现实的观点,是他关于行为的原因和结果的理性认识。自我的一部分工作是选取那些能满足本我冲动的行为,但是这些行为同时又不会带来不愿看到的结果。自我是受现实原则支配的,这种原则为快乐的需求带给现实的选取。比如,自我会阻止考试作弊的冲动,因为他思考到被抓住而产生的严重后果,同时,他会用以后更努力的学习行为或者寻求教师同情等方法来代替作弊。本我和超我产生矛盾后,自我会进行折中来尽量满足两者的需要。然而,当本我和超我之间压力十分紧张时,自我很难制定出最优的折中。

  ——引用原文定义

  从上方的定义看很好理解本我、超我与自我的概念。其实我们每个人内心的冲突与矛盾都是这三个“我”之间的“思想斗争”。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前几天一个朋友给我打电话,告诉我她不想上班,而想出国旅游,游山玩水的过一辈子——这个“想”的过程就能够理解为本我欲望的驱动力,也就是内在本我的体现,然而她哀叹了几声后第二天又不得不乖乖的去上班了,为什么呢?哲学上说,物质决定意识,也能够理解为现实决定思想。在心理学上来讲,又是一个“超我”与“自我”的过程,“超我”可能会说:工作是你的职责,是你就应完成的分内的事,是你“该做的事”,这个“该做”是以必须的社会道德观及个人价值观为基准的,超我往往是自我想成为的那个“成功的我”的样貌;自我是什么呢,它是现实的我,理性的我,它会分析,如果不上班会有什么后果,会意识到自我还没有足够多的享受生活所需要的经济基础。

  所以一般状况下“自我”会帮忙协调“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会做出合理的决定及决定。而且这个倾向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增加会愈加明显,即我们会愈加倾向做出贴合现实的“正确的事”。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总是会做出一些违背社会道德观的事情,譬如打架斗殴,是因为他们“本我”意识很强烈,甚至超越“超我”范围,而由于社会经历的缺乏,又不能意识到这些事情所带来的后果,即“自我”的现实性不强。诸多因素造成的行为。

  一句话,本我是感性的我,超我是礼貌的我,自我是理性的我。

  一个人的内心若想没有冲突或把冲突减到最小,就要合理并协调发展这三个“我”。

  个人觉得最佳状态是本我、超我与自我是处于同一个发展方向的,我们的内心会感到最大程度的满足与舒适。即本我上想完成的.事是贴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同时又具有现实好处。由此想到了许三多——这个在许多人眼里的“笨人”,明显看出在他的心中内在的快乐就是奉献,“奉献”贴合社会道德观又具有现实好处,所以虽然在别人看来他很傻,但他的内心却是无比充实和快乐的。相比较那些过于计较得失的人,表面上看他们很精明会算计,但他的内心却是挣扎的,不和谐的,最终会心病缠身,将自我妖魔化,害人又害己。

  那么为什么有些人有工作有钱花却不快乐?两个可能,要么他没有切实的爱他的工作,将其化作一种情感快乐的源泉;要么他很清楚自我的快乐不在工作上——只是为了挣工资敷衍了事,他本能的快乐得不到满足,从而导致内心的冲突感和压抑感。

  弗洛伊德说,人是带着道德面具的动物。这也看出为什么人的心会那么复杂,人远没有动物单纯,要保证人像个“人”,就要受到道德思想的束缚——这也可能是自尊心的驱使。比如地上有个钱包,你的本能欲望是去捡,归己所有,但若上升到道德层面,是要遭到批评的,所以这个行为就变得不那么单纯了,当然也正因为有这个道德观的束缚,我们的社会才会井然有序。

  当然,如果一个人只注重本我和自我而抛弃“超我”,即以现实的手段来满足个人快乐与欲望而不顾社会道德观,那么短期看,他或许能够得到一些利益,只是他要为这种违背社会道德的行为付出代价。所以我觉得这种人能够看做“短视者”。

  总之,这三个“我”最重要的是平衡发展,过分压抑哪一个都是不好的。

《心理学》读书心得7

  作为语文教学的一线教师,我们往往更多关注教学手段、方式上的东西,对于课堂上出现的教学事件和学生之间的学习水平差异,也往往归咎于上。虽然以前读书时也曾学过《教育学》《心理学》等科目,但毕竟是脱离实践的纯理论学习,相隔十多年也已淡忘不少。这也是遗忘的规律吧。趁现在是暑假,我捧读了《学与教的心理学》,在里面重温了不少心理学知识,同时,踏足教坛十多年的我对教学中的许多隐性问题有了新的发现,特别在学生注意力低下方面有了更深的思考。

  当我们遇到那些上课经常走神、开小差的学生时,总会第一时间想到他的注意力很涣散,并寻找其中的原因:他昨晚是否休息不好,近来是否玩得疯狂以至于在课堂上仍在遐想,他的学习目的性是否不够强以至于对学习不重视等等。但《学与教的心理学》一书则提醒我们,学生的注意力涣散除了教学方法及其客观原因外,也有可能是被教师一些不经意的行为所导致的。这让我很自然地发现了教学中常见的几个小问题:

  问题一:刚上课就发测验卷或公布测试成绩,然后再评讲试卷。我想这是很多老师的惯性做法,但殊不知,这样做会使学生情绪特别紧张、兴奋或沮丧,难以把注意力及时转移到教学中来,因为他们的注意还纠缠在分数或做错的题目上。这是我从《学与教的心理学》一书中提到的“情绪急剧波动会使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而发现的教学问题,怪不得每次这样评讲试卷的过程中总得要管几次纪律。明白了这一点,我想我们可以提前半天或一天,利用放学时间,先把试卷发下去,让学生们先研究研究,自己先试着改错题,然后再进行评讲,我想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问题二:课堂上常把容易的问题留给中下生回答,难题留给优秀生回答。本来,我也觉得这是分层教学的做法,能照顾到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但当我了解到“反抗或淡漠会造成学生注意力涣散”这一心理特征后,我就发现我们课堂上老是这样明显地分层次回答问题,也许会在无形中给他们划了界线,会使他们感到不公平,虽然能调动起中下生的积极性,但却可能抹煞优秀生的积极性,他们可能会想:容易的轮不到我们回答,难的问题不容易答对,还是不说为妙。一节课没多少精彩的生成,课堂就会变得郁闷,使部分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为此,我觉得我们的课堂提问也要考虑学生的心理,既不能为使课堂教学顺利完成而集中关注优秀生,也不能盲目照顾中下生而影响优秀生,以免顾此失彼。教学中的公平对待,往往能使学生增强注意,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问题三:学生上课后才匆忙准备学习用品。很多学生都喜欢一下课就走出教室活动活动,或在教室里轻松轻松。非要等到上课铃响了才拿出相应的课本,有的甚至在老师喊上课时还在忙着整理东西。就是那么一两分钟,也许有的老师并不在意,但从心理学的角度上看,这会导致学生注意力的短暂分散,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心理学“有效进行注意转移”的原理,培养学生课间先整理下一节课的学习用品然后才去活动的习惯,这样有利于学生提前把注意转移到下一门学科,有利于提高下一节课的教学质量。当然,上一节课的老师不要拖堂,否则也会降低学生进行注意转移的效度,影响下一节课的教学质量。

  问题四:新学期,刚发新课本就开始讲授新课知识。新学期,学生刚接触到新课本,如果马上就进行新课文的学习,他们会不明晰此学科的学习方向和目标而感到茫然和被动。尤其是个别学生面对某些没什么兴趣的学科,但又要学好它,这就得先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以及对学习结果的向往和追求,引起他们的有意注意。因此,以小学为例,我建议当学生拿到新课本后,可以先让他们通读教材一遍,要求学生关注每个单元的主题是什么,每个单元导读中提示我们要掌握些什么内容、培养什么能力,本学期要写哪些,推荐阅读哪些课外书,要背诵哪些课文等等。然后,让学生制成表格罗列出来,并拟好新学期的学习目标和,再利用一至两天时间在班中汇报展示、交流提炼。这样,当学生明确了知识的价值和学习的`目的以及学习本学科每一单元的具体要求和任务后,他们就更能唤起有意注意,学习就会更自觉了。

  读完《学与教的心理学》一书后,我还发现了我们教学中不少的隐性的教学问题,不禁汗颜,由衷地感到阅读相关的心理学书籍不仅仅是刚踏足教坛的年青教师的需要,更是我们所有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的需要。每个班总有一些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或问题学生,我们习惯地从他们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遗传因素、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但《学与教的心理学》一书告诉我们,我们不能忽略教学中常出现的心理学问题。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心理学知识,关注学生的“注意、记忆、气质类型、情绪情感、意志力”等问题,必定更能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心理学》读书心得8

  人类为什么要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关于这个哲学问题人们展开了激烈而深刻的讨论,最终知道人类活着就是为了获得幸福。这学期学校提供了许多书,希望每一位老师仔细研读可以将其精髓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我选择的第一本书就是《课堂教学中积极心理学的应用》,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一本很实际、很有内涵的心理学书籍。之前我有读过《微表情心理学》的书,在那本书中我体会到了可以从不同的表情中了解每个人真实的内心世界,了解每一种情绪背后所掩藏的秘密。那么如今的这本书却给了我,在现在的教育教学中真正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也让我习得了在课堂上如何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心理,从而更好地教学。

  这本书描述的非常全面。这本书有七个专题,主要介绍了积极心理学的概述、积极心理学与师生的关系、积极心理学与课堂氛围创设、积极心理学与自我效能感、积极心理学与学习兴趣和创造力、积极心理学与合作学习、课堂教学中积极心理学应用典型案例解析。此书把心理学运用于学生与老师之中,恰如其分地教老师如何把握学生心理,如何更好地从教。积极心理学不仅对个人心理状态调节和健康心理塑造有很大的帮助,对于营造积极的教。

  毕业后第一次从教的我,第一次教心理学的我,起初有些迷茫,但后来伴随着我对这门课有了兴趣。我开始了解心理学,从最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入手,逐渐加深对它的了解,直到现在对这门课有了浓浓的喜爱之情。我觉得在这门课中我可以通过一个人的外表了解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真正了解每个学生在不同的阶段所需要的知识及经验不同。比如现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感受到的过重的学习压力、时常出现的焦虑情绪、习得性无助感都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学习的效果。而积极心理学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可以帮助教育者改变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课堂感受学习的快乐,体验学习中的幸福感,从而拾起学习的信心,激发自身潜在的积极力量,更好的提高学习效果。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实作为教师不管我们教的是哪一门课,要想把这门课教的好就必须在教学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对某一门课产生了兴趣,他才能够去学习去阅读所喜爱的这门课。从上学期教心理学直到现在,不敢说自己教的有多么的好。虽然每次准备一节课会花费我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每当我在课堂上呈现自己的教学成果时,总能看到同学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心里还是非常开心的。在上学期期末我还让学生们做了测试,试卷最后一题写这学期的收获。同学们都写的比较好,清楚的记得一个同学写到:虽然老师不为我们传授课本的知识,但老师却教会了我们在生活中做人的道理。就是简单的一句话却给了我温暖,这个时候总会想自己的辛苦没有白付出,还是有人能理解老师为他们做的事情。

  总之,这本书还有许多精髓的内容值得我在日后的教学中慢慢去体验、去实践,我也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依然可以做到问心无愧,有益于自己更有益于我的学生。

《心理学》读书心得9

  记得青春年少时,不是与同学三五成群,用扑克牌算运气,就是让别人看看手相,了解自己的运程,那种对未来结局的渴知,伴随自己成长,直至如今工作、婚姻已成定局,自我认知能力加强,才慢慢不再去看运程。无意间看到《怪诞心理学2》封面标题所言,一切超自然现象均可被心理学解释的宣传语,内心蠢蠢欲动,立即跟随理查德.怀斯曼教授的目光,探索八个超能力,本书由成为你的预言家拉开帷幕,灵魂出窍,大脑骗人就这么简单等等,最后落笔于感知动物的心灵,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互动的旅程中探索超自然现象的'秘密。

  书中开篇讲到D先生邀请怀斯曼教授观察他如何做通灵阅读,D先生起先对43岁女招待丽莎,一无所知,他通过看手相、算塔罗牌,对丽莎通灵阅读十几分钟。当她离开实验室时,怀斯曼教授采访了丽莎,她说D先生,果然与众不同,对她的性格、最近的困难,及她哥哥的职业都描述的相当准确,她给D先生通灵阅读打了满分。

  通灵阅读真的这么神奇?在互不相识,有限的时间内,通灵师就能对志愿者的情况描述准确?带着一个个疑问,慢慢阅读,才发现灵异世界的真实谎言,超自然现象并不存在。

  读着此书,我突然想起,被敬一丹、李亚鹏、马云等社会名人推崇的道长李一,现任中缙云山绍龙观住持,号称身怀"驾驭220伏电"的绝技,在上海电视台《天下第一》栏目中使用道家胎息法,创造水下闭气生存2小时22分钟的记录,被人们捧为神仙。可惜假的永远是假的,李一走红时间不长,在网友的质疑声中,从神仙的宝座跌落凡间,虚构弟子三万也露出马脚,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在这个五彩世界,要有一双慧眼,去伪存真,随时揭开事实真相......

《心理学》读书心得10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学科,它的学科生命力寓于全社会不同个人和由这些个人所组成的不同群体的需要和应用之中。社会心理学是指社会因素引起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社会事物及社会关系并对社会行为产生导向作用,对社会发生影响的心理活。通过读这本书可以让我明白社会心理学伴随社会发展,在已有成就的基础上寓益突破历史上形成的“心理—社会或社会—心理”这种社会心理学框架,用多学科的视角和方法去研究社会心理状态、过程和社会对社会行为的内在规定性,将会推动社会心理的进一步发展。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和他人打交道。因此,人际关系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中要内容之一。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人际关系的实际是人与人的利害关系。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对待你,你满足了别人的需求,别人便同样会满足你的需求。总想从别人那里得到什么的人,是迷失于方向的人,只会把你原来的想法颠倒过来,只有给予、给予、再给予,那么你就会赢得别人的喜欢。人际关系的两个基本的维度是:感情上的“亲疏“和地位上的“尊卑“。在社会交换理论看来,人际交往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人们之间的所有活动都是交换,是一种经济交易,人们试图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化,并使自己的成本最小化,从而确保交换结果是一个正的净收益。交换的东西是非常广泛的,可以是“社会“性的,包括信息、地位、情感、服务和物品等。不过当人们建立关系后,分歧就难免,冲突也就可能出现。

  在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接受着各种各样的信息。知觉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社会知觉是对人的知觉,它是关于他人和自我所具有的各种属性和特征的.一种整体性的知觉,人们也由此形成社会判断,并进一步对他人作出有根据的归因。它主要包括对他人的认识,对自己的认识,对群体的认识,对社会因果关系的认识。自我知觉的内容有两个基本成分:自我概念与自尊。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象镜子那样是从别人那里发现自己的“。人们对自己首先要有自信,坚强的自信是成功的源泉,其实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能力低下而是信心不足,还没有上场,精神首先败阵。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后的自暴自弃。所以我们要有自信。

  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对他人形成一定的印象或看法。对他人的知觉中的社会心理活动规律在实践生活中的运用,而我们也应该在“皮格马利翁效应“中得到启示,对他人要有医生的心肠,但不能有医生的眼光。我们需要被别人信任,受到他人的尊重,得到他人的积极的肯定与评价的一种精神需要。有许许多多普普通通的人由于受到信任和期望的激励而迈上了成功之路,也有许多一时的误入歧途的人因受到信任和期待的激励而重返正道。因此,我们要走出“晕轮效应“的迷宫,从客观上去看待别人。

  通过看这本书,虽然没有完全读懂,但是可以学到和我们的交际心理学一脉相承的知识内容,让我们更好地学习专业的知识,让我获益良多。最后希望学好心理学,我想以后应该很有用的,至少可以提高我们的修养。

《心理学》读书心得11

  我一直对心理学怀揣敬意。在中国,这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而在国外,却颇有研究。

  有人说,学心理学的人都有心理疾病。事实上,每个人的心理都会有那么一些障碍的,只不过外在的表现不同而已,有些人其实挺内向的,可是面对生活的时候又不由得作出积极开朗的态度,那么从这一点来说,他就是在违背自己内心的意愿,也算是小小的心理疾病吧。所以,在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有人的心理是完全健康的,只有相对健康和相对不健康一样。举个简单的列子,在我们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有人的身体是完全健康的,能够适应各种各样的环境,并且永远不生病,心理亦然。人生来都是不完美的,从而造就了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我所知道的心理学,他们对生物还有统计学科的要求颇高,因为研究的是人类的心理,就必须对人类的生存系统有所了解,并且需要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给出让人信服的数据答案。

  这是我的小小猜测,人们对生活的不可预知性感到恐惧,在平日的生活中,在与人的交往中,总是有恐惧感的存在。一方面,人们想要更加的了解自己,另一方面,人们想要了解别人,于是,心理学便诞生了,从而蓬勃发展,蒸蒸日上。当然,这是我的猜测啦。

  这本叫《怪诞心理学》的书满足了我对心理学的一些好奇心,也让我把心理学从自己划分的直觉范畴转向了科学。怪诞心理学就是用科学的手段进行各种各样的实验,了解人类心理的各个方面。

  用科学来解释,为什么人们对星座抱着信服的态度,那是因为星座中涉及的更多的.是人类的共性,有着先入为主的态势,为什么幸运的人总幸运而倒霉的人总倒霉,那是因为已经形成了强烈的心理惯性。总之,这让我理解到,心理暗示的作用及其强大。

  何为心理暗示,就是不断的提醒自己某件事情,然后你就真的可以实现。换一种方法,如果有人一直在你耳边对你说你做过某件事,你会觉得你可能真的做过或者你会去做,这也可以理解成是教唆啦。

  我更愿意把心理暗示理解成为一种鼓动的力量,这种鼓动来自自己的内心要更好一些,对于自己想要实现可有困难重重的事情,可以进行心理暗示,毕竟人类的潜能很大,还有很多的力量并未发掘。可是,从另外的方面来理解,我总觉得心理暗示像一种谎言,包含着自欺欺人的性质,可又一想,反正欺骗的是自己,别人也不一定能够知道,于是,就很坦然了。

  我仍然对心理学满怀敬意,认为如果能够通过表象了解人类的内心,那是一件多么神奇的事情。

《心理学》读书心得12

  作为一名在校老师,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或活泼外向,或沉稳内敛。

  俗话说“一样米养百种人”,学生们虽然青春无敌,大部分是健康而积极向上的,但也有些受各种因素影响的问题学生。

  学生们都是唯一而不可复制的,所以如何因材施教这个问题经常困扰我。

  虽然做不到学生“肚子里的蛔虫”,但了解他们,对症下药是很有必要的。

  可是,我常常感觉大学的`知识不够用,当年学的《教育学》和《心理学》都比较笼统。

  这两门学科都有很多分枝。

  所以冲着“有助于了解学生”这个目的,我看了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郑雪主编的《人格心理学》。

  这本书是心理学主干课程系列教材之一,所以它也免不了心理学教材的套路。

  先是介绍了人格与人格心理学的概念和历史,然后说到原欲、文化、特质、学习、人本、认知等各方面与人格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介绍各个关于人格心理学的流派和各家之理论的研究。

  从理论的产生,社会背景,到实例分析。

  在其中我找到了一些可以参考的性格产生的根源和其支撑的理论。

  我最细看的是《学习与人格》这一章,如何让学生爱学习这可是所有老师都关心的。

  其中一句话是多拉德和米勒的观点:“学习的发生离不开四个要素:内驱力、线索、反应和强化。

  只有当一个人想要些什么(内驱力)、注意些什么(线索)、做些什么(反应)以及获得些什么(强化)时,学习才能发生。”这让我联想到我自己的学生,一一对应,他们的四要素到底是什么呢?到底缺了什么?而在书的后面,还有人格测量和行为观察法、人格障碍及其矫治和人格教育等三大章实用的内容。

  内容很专业,很有指导意义,就是感觉太笼统了些。

  阖上这本书,我由衷地感觉心理学知识真是浩如烟海,一本书只是提纲挈领,有太多的细枝末节可以去延伸,还可以有更多的例子去佐证。

  光是“人格教育”这方面就还需要再深入了解下去。

  不得不说,《人格心理学》高屋建瓴,让人性行为有所归依,也可让我们做老师的顺藤摸瓜,辩证教育学生。

《心理学》读书心得13

  又是一本关于心里学方面的经典书,一直在想为啥美国出了这么多心里学方面书,猜想可能是因为人种构成比较复杂,文化、思想、传统的多样性以及开展的不平衡性更可能造成心理问题。 之前读心里学方面的书比较少,卫子看到发的朋友圈说你看的书都是经济、历史方面的,应该也读下心里方面的,推荐了《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潜意识》等书,由于种种原因,这两本书还没看,但是看了好几本其他心里方面的的,感觉心里学方面的书挺有意思的,对以前一些不了解的行为,看了心里学方面的解释感觉有的可以理解了。

  还听说之前高中同学本科专业报了心理学,刚开学老师就说你们以后工作的方向是精神病院,医院,监狱等,导致同学听完之后就立马回高中复读。可见有许多人对心理学也存在偏见,或者更准确的说可能对看心里医生存在偏见。

  来谈谈本书的一些内容,刚开始,作者从动物世界鸡对声音的应激性,只要模仿出鸡宝宝的声音,那怕是鸡的敌人,鸡也会对其表现出友好的态度,然后提出人是否也会这样?可能我们会想,我们才没那么愚蠢,可是书中用了大量的例子证明,我们人类也会对某些东西由此应激性。而这些应激性往往被商家、宗教等利用。 本书提到的影响力有六点:互惠、承诺和一致、社会认同、喜好、权威、稀缺。关于互惠,里面有一那么例子讲的是一个宗教小团体集体*杀的故事,其中有个妇女却没有自杀,采访她时,她说他没有自杀是因为前段时间没有承受宗教方面的帮助,而其他自杀的教徒都或多或少得到过教会的帮助。当然也有信仰的问题导致他们自杀。关于社会认同,一个例子是:当你站在马路边抬头看,路过的人可能不理你,假设有两个人或者三个人都抬头看一个地方,那么可能路边就会有很多人停下来抬头看那个地方,尽管那个地方什么也没有发生。书中举了大量有趣的例子,其中好多是商家经常利用的(建议做销售的人看)。

  当然书中在每一章的最后都给出了破解每种影响力的方法,也说明了人类为什么会有这种应激性。是因为这个社会信息太多,我们做决定的依据太少,而依据这些影响力大部分时候能帮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当然我们也会被一些人利用,当我们通过这种方式做选择的时候。

  不可否认,《影响力》是我看过的又一本经典的书,对得起我两天的伙食费了。这本书谈到了潜藏在各种社会现象背后的社会心理学原理,虽然只是讲到了互惠、喜好、承诺与一致、权威、稀缺、社会认同等六条常见的心里学原理,但是已经足以让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如果能够在生活中用上其中一两条的话,那就更加不得了了。读老外的书,最大的感觉就是写得很详细,细节很充分,而且还有大量的案例支撑,具有很大的说服力。这本书也不例外,每一条原理说得极为详细,每章中穿插的案例也比较多,而且大多数例子都是作者在社会上亲身的经历,最重要的是我们也有过相似的经历,、使读者不得不信。

  本书的前面就专门设置有一页内容构造图,在阅读之前瞧一眼,可以减少阅读过程中迷航的麻烦,当然我们也不必再花另外的时间来内容构造。首先来解释下书名,如果不仔细阅读书里的内容,很少有人会想到作者谈的主题的是社会心理学。大多数时候我们的行为都是收到了心理的驱使,而我们浑然不知,隐藏在行为背后的心理学原理就是一件强大的武器,对社会有着很大的冲击力和影响力,这些武器即可以给我们思考问题带来捷径和便利,也可以被商家、政治家或者聪明人利用谋取私利。作者总共用了六章来讲述这六条心理学原理,每一章均从四个方面展开,分别是心理根底、案例、应用和对策。书中的内容都让人信服,上面已经说过了。这本书弥补了我心理学知识方面的欠缺,让我明白了为何我要做出这样或者那样的行为,行为背后的动机是什么,我如何防止做出一些决定等等。阅读一本书最大的满足感,就是将书中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去,带给你不同以往的'结果,提升和改善生活的品质,我想这本书给予了我这种感受。

  现在用社会认同原理来解释下我为什么买下了这本书。社会认同原理指出,在判断很为正确时,我们会根据别人的意见形式,它尤其适用于我们对正确行为的判断,在特定情形下判断某一行为正确与否时,我们的看法取决于其他人是怎么做的。在当当网上浏览这本书时,光看标题的话我是不能确定是否买这本书的,这就是不确定性的表现,一般说来,在我们自己不确定、情况不明或模糊不清、意外性太大的时候,我们最有可能觉得别人的行为是正确的。在这种犹豫不定的状况之下,我就去看关于别人对于这本书写的评价和评分,如果得到的评价高的话,我就可能买,这就是在为自己的行为寻找社会证据,想要看下其他人的意见,是不是应该要买。

  这个过程就表达出了社会认同原理另外一个条件相似性,当我们觉得其他人跟我们相似的时候,我们就会根据他们的行为来判断自己应该怎么做才适宜。因此,作为当当网的网友,我有理由相信他们的评论,因为给这本书的评价很高的网友很多,所以我就决定把它买下来。当然,我们得考虑下可能伪造的证据,也许这些评价是专门的托写的呢?那么,我们觉得是不是上当了呢。还好,我没有掉入这个陷阱,没有被人骗。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行为都值得我们去思考,因为水平问题,只能讲下个人的简单行为。

《心理学》读书心得14

  我们经常听到关于如何管理孩子学习时间的问题和方法,作为教师我们也时常在和家长交流时沟通到的关于孩子寒暑假或者放学后如何有效利用好课余时间的问题,大多数家长会表示他们在极力地引导孩子把课余时间都安排好,并让孩子按照这样的要求或者规划去做,但我们还是会听到家长们向我们抱怨说每天给他安排的如此丰富却收效甚微。我想说正是因为这是你安排而并非是发自孩子内心的自我时间安排,所以效度自然可想而知,而这本书就是从一个正面的角度提出的帮助孩子学会管理时间的书籍。

  其实正如书中所说不是孩子不会管理而是他们一开始对时间缺乏一种正确的认识,所以家长需要耐心观察,找到孩子在时间认识上的短板并适时干预,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时间观。有些刚出生的孩子到了晚上却迟迟不睡,其实是他的时间观被颠倒了,白天晚上都点着灯使得孩子黑夜白天分不清楚,而如果我们白天就让太阳光透过玻璃射进来,带着孩子适当在室外晒晒太阳,并对孩子说宝宝现在是白天哦,然后到了晚上关上灯,并告诉宝宝现在是夜晚我们需要休息,这样慢慢地他就会对白天黑夜有一个基本的概念。

  在生活中让孩子时间感受到明确的时间观,比如快慢,切不可含糊其辞“快就是很快,慢就是很慢,这样孩子根本没法真正领会起本质,此时可以进行对比感知,在具体事件中让孩子理解,远比单纯的讲要来的形象的多。除了要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是这样,所谓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在时间观里,时间是一个容器,我们还可以通过培养孩子的估计时间的能力,要允许误差的存在,跟孩子聊聊过去,关注现在,预见未来;在正确认识了时间后就要培养孩子正确管理时间的方法,书中讲到了三步走,易理解好操作,时间管理说到底就是习惯的再塑造,当然也要孩子体会到积压的痛苦,明白“明日复明日”之后的积压会造成强烈的伤害。任何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所以有痛苦也要有休息缓解,在时间管理中休息能力也是需要培养的,被动休息、主动休息、仪式休息式中的主动休息,以及主动休息与仪式休息相结合的方式更能给自己带来学习工作上的乐趣。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化已然成为了这个时代的姓名贴,而作为电子产品原住民的孩童来说他们面对的'诱惑也更多,孩子往往在这种时间上浪费很多,而家长也为了图一时之轻松往往也是默许,这无形之中对孩子正确管理时间来说是一种阻碍。当然孩子还会因为太多轻松、内容太多单调、总是等待而隐藏时间或失去时间,这时我们就需要帮助孩子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把隐藏时间找出来,寻“时”奇兵做起来,不怕早,只怕来不及。

  明确管理目的,实行表格式时间管理法,表格管理可以让自己的时间管理变得更加清晰条理清楚,这样对每天的时间有了一个宏观的把握。这个时间管理表以任务为目的,达到图文并茂并有充实的多种内容,这样有期待也更有动力。认识了时间,也有了管理目标,还需要在实践中巩固时间训练,别让自己的成果一闪即逝,要让其变成自己的一种习惯。

  最后我想对身为成人的我们说一句,工作再忙生活也需要有仪式感,我们也需要给自己的每日工作制定表格式管理表,利用碎片化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珍惜生活工作学习中的每时每刻,并时刻保持享受的心态。加油吧。

《心理学》读书心得15

  写在前面:疾病的本质是什么?每种症状背后又想告诉我们什么?你有没有在生病的时候倾听过身体的诉说呢?

  今年春天艳超参加了3月7日开始的,陈军老师带领的第4期学习小组。小组利用三个月的时间共读了《疾病心理学》一书,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她的收获和分享吧!

  感冒、头痛、发烧、上火、牙疼、胃痛、腹泻、溃疡…时常上演在我们身上的这些疾病,我们的应对措施是什么?小则诊所,大则医院,且有时候同一个地方的病痛,却又时常反复。亲爱的,你有思考过吗,除了生理上的医治和预防,疾病背后,我们还需要看到的是什么?

  近日,花了将近三个月的时间读了一本书《疾病心理学》,作者是德国的托瓦尔特·德特雷福仁和吕迪格·达尔可。作为在全球畅销三十年的身心整合疗法的经典之作,本书提出了一个创新的观点——生病起因于我们心灵的失衡。所以,种种病症不是敌人,而是帮助我们了解内心的最好朋友。全书用了大半的篇幅来说明症状是一种表现,我们需要找到的是引起表现之后的内因,而不仅仅是掩盖表面的现象,而内因或许就是人自身意识的情绪影响。作者无意否定正统医学的功用,而是希望读者能以崭新的视角,发现被忽视的身体的本意,从中学到人生功课,实现全面圆满的健康。

  书中,最让我触动的是“皮肤”这一章。因为我曾经深受皮肤病的困扰。右脚掌处长达四五年的湿疹让我“痒”不欲生,起初以为是脚气,喷剂式、涂抹式、浸泡式,中药、西药、偏方…各种治疗脚气的药纷纷用过,然而均无效。后来去了医院的皮肤科,做了化验才知道并非脚气而是湿疹。湿疹和脚气相比好的地方是不传染,是自体的疾病,相同的地方是都具有反复性,遇诱因易多次发作。我得湿疹的诱因,据医生分析可能来源于对橡胶类的过敏。大概治疗了两个疗程,脚掌处的湿疹基本痊愈了,像硬币大小般皮肤增厚的部位也逐渐平整、光滑。但是,时间大概过了两个月,脚掌处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痒,钻心的痒,出奇的痒,难以忍受的痒,湿疹卷土重来,来自同一个地方。

  本着对自我的探索,本着对心理的好奇,在读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我格外用心。书中谈到身体的痒表示有某个东西在心理层面“啃噬”或“烦扰”我们,而我们却忽略或是拒绝去注意它,使得它需要转化到身体引起发痒。发痒的病人搔抓表面的皮肤,是象征要找出烦扰他们、啃噬他们、刺激他们的问题,一旦找出使他们感到烦躁的原因是什么,就不觉得那么痒了。我们所面临的挑战是要不断搔抓我们的意识,直到找出啃噬我们的到底是什么为止。皮肤病是来源于内心压抑的冲突,想要冲出去的渴望,反观自身,湿疹并非在所有的时候都会痒,它也有不痒的时候,也就是说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下才会痒,而这个特定的情境或许就是我的刺激源,那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境呢?

  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追溯最近一次的痒,是自己考虑到渺茫的前途和未来,有一种深深的焦虑,还有无限的困顿和迷茫,既焦急又无奈。每到类似的情境,脚掌处就不自觉的一阵奇痒,忍不住就想去抓,越抓脚掌皮肤越增厚,越增厚就越痒,恶性循环……脚是用来行走的,而我又不知道该行向何处,于是压抑的`情绪在躯体上找了一处释放,长在脚掌上的湿疹正是代表了我内心冲出去的渴望,爆发的渴望,行走的渴望。

  在觉察了自己的内心冲突后,我对自己的症状多了一份认识,对自己的情绪多了一份关注,对疾病多了一份宽容,由原来的直接对抗转而去接纳症状。这些症状告诉我,我需要看见的是掩藏在心灵深处的焦虑和压抑,将这些潜藏在灵魂深处的阴影上升到意识的层面,觉察它,解读它,诚实的去面对它。只有接纳症状,才能疗愈症状,使症状成为多余,变得没有意义,渐而消失。

  非常感谢陈军老师本次组织和带领的读书学习,让我对自己有了一个更深刻和完整的认识。感谢与同心理工作室为大家提供的读书学习的平台,希望广大喜欢心理学的朋友们可以参与进来,让我们一起在书香中浸润,在心理学知识中遨游,开启一段心灵之旅,收获真实且完整的自己。作者:刘艳超

【《心理学》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心理学读书心得04-20

心理学的读书心得06-07

心理学读书心得集合05-04

教育心理学读书心得03-23

心理学读书心得集锦04-17

教育心理学读书心得06-29

《教育心理学》读书心得03-01

心理学书籍读书心得06-15

关于心理学的读书心得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