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心得

时间:2024-06-08 15:03:4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心得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心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心得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心得1

  读完《如何阅读一本书》,第一感觉就是一本阅读指南,介绍怎样阅读的方法和技巧,阅读所应具备的视野。一开始作者就强调了一个观点:阅读是一件主动的事,阅读越主动效果越好,通过主动的阅读,你会投入心思去不断思考,这样才会有更大的收获。说实话,最初是好奇的心态来读这本书的,但是看过这本书后,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首先意识到了自己很多缺乏之处。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良师的对话。一本新书仿佛就是一个陌生人,他包含学识却不愿吐露心声,只有当你主动去翻开一本书时,才开启了你与良师的交流之门。

  阅读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局部,所谓精神食粮便是如此。这本书关于阅读者的看法不一定尽善尽美,但是以现代的观点来看,书中提及了一些分类,仍具有科学性,现代社会快速开展的电子产业,将阅读逐渐带向电子书时代,认为书中的观点不仅适用于阅读纸质书籍,对电子书、网络阅读也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尽管很多时间阅读是为了放松或者打发时间,但我们还是应该以严肃的态度去面对阅读。一本好书是作者的心血结晶,人生历练,更是对世人的告诫,我们应当怀着尊敬、感恩的心情去阅读。读书是一个人的修行,当你翻开书的那一刻修行便开始了。我们要做的不仅涉取新的知识,更要增加我们的感悟能力和理解力。真诚阅读一本好书,对于作者对于自己都是一种嘉奖。

  读完这本书,才明白最初的想法有多么愚不可及,世上没有什么事是简单而随便的,心中认为理所当然的事也未必有它的章法。《如何阅读一本书》它也是一种哲学。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心得2

  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感受是这是一本实用的书。它不仅向你传授了阅读的技巧,还把你以前对“阅读”的固有印象打破,让你明白学习“阅读”也是和学习一项运动一般,需要不断练习,才能真正掌握。

  没看此书之前,我的阅读技巧还仅仅停留在高中老师教的`阅读考试文章的技巧,纯粹为了答题而生。虽然在此之前,我看过许多名著小说,但自己很少做笔记或者写读后感,所以很多读过的书都忘了。

  阅读的目的有很多:学生时代,是为了考试而读;而闲暇时看的言情小说,则是为了娱乐而读。现在,抛开娱乐和考试,则是为了增强理解力而读。不同于考试和娱乐,为了增强理解力而读,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不仅需要勤做笔记、写读后感,还需要运用此书中的技巧来阅读。

  本书真的是一本满满干货的书,书中运用许多例子和课后测试来让你学会“阅读”。但是本书只能是你提高阅读技巧的一个开始,要想真正掌握阅读,还需要不断练习!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心得3

  这是一本实用性书籍。我阅读绝大部份;我没有仔细阅读的部分包括14—19章节;这些章节讲述的是如何阅读一本具体的书籍。我快速掠过;如果我以后要看到这类相似书籍再说。

  这是一本教读者如何读书的书;通过四个层次的阅读;可以更好的理解一本书的内容。花费了大量的篇幅讲述了阅读一本书的第三个层次分析阅读的15个原则;帮助抓住框架;理解内容;找到答案。并且给出了阅读不同类型书籍的方法。在你拿到一本书;不知道如何开始的时候,这是一本很好的读书指南;起码;让你不跑偏。

  阅读的四个层次:

  阅读一本书;一本好书的目的;是增加自己的理解能力。而只有一种阅读方式是真正的;就是你什么都没有;只凭借内心的力量;慢慢提升自己;从模糊的概念;到更加清楚的理解为止。但是;只有我们知道如何去读的时候才能真正的读懂一本书。书中将阅读分为四个层次:

  1、基础阅读:能读懂一句话的文字表面意思。

  2、检视阅读:系统化略读;短时间抓住一本书的重点。

  3、分析阅读:追求理解一本书(针对好书)。

  4、主题阅读:比较阅读同一主题下的多本书;主动分析列举观点相同之处。

  这四个层次不是循序渐进的;高层次的会包含低层次的特性。最高的层次的阅读;也就包含了所有层次的阅读特性。

  基础阅读:能认得人就可以了。

  “我这话句说的没毛病。”

  你能读懂这句话;却没在意我“话”与“句”写反了。就不用管这一个阶段了。

  检视阅读:交流前的打量

  这个层次需要你能够快速抓住一本书的重点;以判断这本书到底值不值得读。因为只有一小部分值得用分析阅读。

  检视阅读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层次:有系统的略读或者粗读:快速的弄明白这本书的主题与架构。

  重点是主动专心;但是不花费太多的时间;可以根据以下步骤:

  1、书名和序言:将书本归类;这到底是一本什么类型的书

  2、研究目录:了解一本书的地图

  3、如果有附录中有重点索引;快速了解书中议题,找到重点主题

  4、了解作者简介

  5、挑几个和主题相关章节进行阅读;注意开头结尾和摘要。

  6、随机挑选阅读;但不要太多;留意与主题相关的内容

  第二层次粗浅的阅读:重点是不停的读下去想了解一本书;如果一开始就陷入细节;会很难有有勇气读下去。所以检视阅读的重点是:不停的读下去;碰到不懂的地方也不要停下来思考与查询。从头读到尾。即使只了解全书的50%;也比半途而非什么都不了解强。我们通过上面两个步骤就可以快速了解一本书大概的内容;但是想要读的更好;我们就要有自我要求。

  提问题:四个基本问题:看完书需要回答的问题

  所谓主动阅读;就是能够提出问题。

  1整体来说这本书在谈些什么

  2作者有什么论述;论点;想法等细节;都是如何表达的

  3这本书说的有道理么?全部或者部分。

  4这本书和你有什么关系?你是否真的需要去了解这些信息;是否还给你了其他的启发。

  读懂一本书;核心就在于提出问题;然后回答或者找出作者的答案。

  做笔记:能表达出来的想法;才是有意义的想法

  读书的时候;你要去记录你自己的想法。用语言表述出来。这可以帮助你记住作者的思想。

  如果你说你都知道;但是你不知道如何去表达;其实你也许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

  分析阅读:与作者交流;去真正理解一本好书。

  作者总结了一般的规则。分为3个阶段;15个原则。很详实。

  阅读一本书;就是和作者的思想的交流。所以可以从交流的角度来理解这些阶段和规则;交流在这里是广义的交流;老师上课是一种交流;同长者聊天也是一种交流。但总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我听;我想;我说。

  我听:了解作者想说什么?

  谈话性质:区分这本书是一本理论的书还是实用性的书。或者小说与文学。因为这会决定我们用一些不同的方式(态度)去阅读(谈话)。

  比如这一本书;就是一本实用性著作;他有目的性;教你如何阅读一本书。你阅读完会根据是同意作者来决定是否按照作者的建议行动。

  谈话主题与套路:通过阅读能够可以用很小一段文字描述文中主线。并且列出核心的框架。

  同时我们可以根据一本书的结构给出自己理解的大纲。这会比较有助于我们理解这本书。我们谈话的时候;总是会用一些开场,或者事实等去丰富我们描述的观点。所有的这些都是在让整个谈话不是特别干。但是透过这些“润色”;我们可以是整个内容脉络更加清晰的展现。

  谈话目标找到对方的目的;想要问的问题或者解决的问题;(我们要找到答案;或者自己回答)

  我想:理解作者想表达的主旨;他提出的问题是否解决

  这一个阶段;通过抓作者的关键字;关键语句;以及一些观点的论点来找到作者想标的的主旨。这是作者的态度;也是他想传达的信息。

  根据他的描述;我们要找到他这么认为的前因后果。

  重点就是可以站在作者的角度去理解这本书;这个时候不去评判;理解和同意不是一个意思。

  然后;我们可以判断;他在谈话目标中提出的问题;哪些已经解决了。哪些是还没解决的。

  我说:读懂之前不评论;记住学习才是真理。

  在于作者的交流中;他是一个弱势的地位。因为他没法对你说“倾听我说完”

  所以;我们要遵守思维的礼节;我们最关心的;也是善意对话最关键的`;就是我们能学到些什么。除非我们真的了解了一本书;在这之前最好不要说同意与否。

  当你不同意作者观点的时候;你的论述最好有理论依据。你能够证明理论是错误的这可以让你避免进入情绪的控制,而说出一些诸如“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但你就是错了”的话来。

  因为你一定要切记赢不是目标;学习才是真理。

  主题阅读:博采众议;独立思考。

  找出统一主题的多本书;配合阅读;列出想要了解的问题;找到多本书对相同主题的描述;进行分析讨论。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主题阅读的目标是主题;而不是全书。你需要找到不同书对同一主题的内容。

  这一部分我有所体会;之前听得到的时候;各位老师分享读书经验中都有分享过;买统一类目下的两本书;对照阅读。通过客观的分析;你对相关概念会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四个层次是读一本的理想状态;现实中需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调整。不要忘了目标;是理解一本书;而不是用正确的方式读一本书。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2400字这是一本实用性书籍。我阅读绝大部份;我没有仔细阅读的部分包括14—19章节;这些章节讲述的是如何阅读一本具体的书籍。我快速掠过;如果我以后要看到这类相似书籍再说。这是一本教读者如何读书的书;通过四个层次的阅读;可以更好的理解一本书的内容。花费了大量的篇幅讲述了阅读一本书的第三个层次分析阅读的15个原则;帮助抓住框架;理解内容;找到答案。并且给出了阅读不同类型书籍的方法。在你拿到一本书;不知道如何开始的时候,这是一本很好的读书指南;起码;让你不跑偏。阅读的四个层次:阅读一本书;一本好书的目的;是增加自己的理解能力。而只有一种阅读方式是真正的;就是你什么都没有;只凭借内心的力量;慢慢提升自己;从模糊的概念;到更加清楚的理解为止。但是;只有我们知道如何去读的时候才能真正的读懂一本书。书中将阅读分为四个层次:

  1、基础阅读:能读懂一句话的文字表面意思。

  2、检视阅读:系统化略读;短时间抓住一本书的重点。

  3、分析阅读:追求理解一本书(针对好书)。

  4、主题阅读:比较阅读同一主题下的多本书;主动分析列举观点相同之处。这四个层次不是循序渐进的;高层次的会包含低层次的特性。最高的层次的阅读;也就包含了所有层次的阅读特性。基础阅读:能认得人就可以了。“我这话句说的没毛病。”你能读懂这句话;却没在意我“话”与“句”写反了。就不用管这一个阶段了。检视阅读:交流前的打量这个层次需要你能够快速抓住一本书的重点;以判断这本书到底值不值得读。因为只有一小部分值得用分析阅读。检视阅读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层次:有系统的略读或者粗读:快速的弄明白这本书的主题与架构。重点是主动专心;但是不花费太多的时间;可以根据以下步骤:

  1、书名和序言:将书本归类;这到底是一本什么类型的书

  2、研究目录:了解一本书的地图

  3、如果有附录中有重点索引;快速了解书中议题,找到重点主题

  4、了解作者简介

  5、挑几个和主题相关章节进行阅读;注意开头结尾和摘要。

  6、随机挑选阅读;但不要太多;留意与主题相关的内容第二层次粗浅的阅读:重点是不停的读下去想了解一本书;如果一开始就陷入细节;会很难有有勇气读下去。所以检视阅读的重点是:不停的读下去;碰到不懂的地方也不要停下来思考与查询。从头读到尾。即使只了解全书的50%;也比半途而非什么都不了解强。我们通过上面两个步骤就可以快速了解一本书大概的内容;但是想要读的更好;我们就要有自我要求。提问题:四个基本问题:看完书需要回答的问题所谓主动阅读;就是能够提出问题。

  1整体来说这本书在谈些什么

  2作者有什么论述;论点;想法等细节;都是如何表达的

  3这本书说的有道理么?全部或者部分。

  4这本书和你有什么关系?

  你是否真的需要去了解这些信息;是否还给你了其他的启发。读懂一本书;核心就在于提出问题;然后回答或者找出作者的答案。做笔记:能表达出来的想法;才是有意义的想法读书的时候;你要去记录你自己的想法。用语言表述出来。这可以帮助你记住作者的思想。如果你说你都知道;但是你不知道如何去表达;其实你也许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分析阅读:与作者交流;去真正理解一本好书。作者总结了一般的规则。分为3个阶段;15个原则。很详实。阅读一本书;就是和作者的思想的交流。所以可以从交流的角度来理解这些阶段和规则;交流在这里是广义的交流;老师上课是一种交流;同长者聊天也是一种交流。但总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我听;我想;我说。我听:了解作者想说什么?谈话性质:区分这本书是一本理论的书还是实用性的书。或者小说与文学。因为这会决定我们用一些不同的方式(态度)去阅读(谈话)。比如这一本书;就是一本实用性著作;他有目的性;教你如何阅读一本书。你阅读完会根据是同意作者来决定是否按照作者的建议行动。谈话主题与套路:通过阅读能够可以用很小一段文字描述文中主线。并且列出核心的框架。同时我们可以根据一本书的结构给出自己理解的大纲。这会比较有助于我们理解这本书。我们谈话的时候;总是会用一些开场,或者事实等去丰富我们描述的观点。所有的这些都是在让整个谈话不是特别干。但是透过这些“润色”;我们可以是整个内容脉络更加清晰的展现。谈话目标找到对方的目的;想要问的问题或者解决的问题;(我们要找到答案;或者自己回答)我想:理解作者想表达的主旨;他提出的问题是否解决这一个阶段;通过抓作者的关键字;关键语句;以及一些观点的论点来找到作者想标的的主旨。这是作者的态度;也是他想传达的信息。根据他的描述;我们要找到他这么认为的前因后果。重点就是可以站在作者的角度去理解这本书;这个时候不去评判;理解和同意不是一个意思。然后;我们可以判断;他在谈话目标中提出的问题;哪些已经解决了。哪些是还没解决的。我说:读懂之前不评论;记住学习才是真理。在于作者的交流中;他是一个弱势的地位。因为他没法对你说“倾听我说完”所以;我们要遵守思维的礼节;我们最关心的;也是善意对话最关键的;就是我们能学到些什么。除非我们真的了解了一本书;在这之前最好不要说同意与否。当你不同意作者观点的时候;你的论述最好有理论依据。你能够证明理论是错误的这可以让你避免进入情绪的控制,而说出一些诸如“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但你就是错了”的话来。因为你一定要切记赢不是目标;学习才是真理。主题阅读:博采众议;独立思考。找出统一主题的多本书;配合阅读;列出想要了解的问题;找到多本书对相同主题的描述;进行分析讨论。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主题阅读的目标是主题;而不是全书。你需要找到不同书对同一主题的内容。这一部分我有所体会;之前听得到的时候;各位老师分享读书经验中都有分享过;买统一类目下的两本书;对照阅读。

  通过客观的分析;你对相关概念会有更加深入的理解。需要说明的是;四个层次是读一本的理想状态;现实中需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调整。不要忘了目标;是理解一本书;而不是用正确的方式读一本书。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心得4

  终于重新读完了这本书。这是一本教授如何阅读的书,她把阅读分为四个层次根底阅读,诠释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根底阅读作为一个成年人,根本没有什么问题问题是,大多数成年人也多停留在根底阅读这个最低的层次上。

  诠释阅读是稍微高一层次的阅读方法,主要是利用阅读书名、目录和序言等快速了解一本书的大概内容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展开表达的?你对此有何评价?这本书对读者本人有什么用?

  分析阅读是第三层次的阅读,也是非常消耗心力的阅读方式通过更深入的阅读,进一步答复上一层次阅读中的四个问题。针对不同类型的书籍也有不同的分析阅读方法。我认为分析阅读,最核心的是找出作者的关键字词,进而找出作者的观点和主旨,针对作者的观点,读者要认真理解并做出自己的`评判,同意或不同意,为什么?这样才算是真正的吸收了一本书。需要说明的是,值得分析阅读的书,世界上不超过一千本,值得反复阅读的经典书籍不超过100本,对此,我表示相信。

  最后一个层次是主题阅读,主题阅读与分析阅读最大的区别在关注点不同,分析阅读的关注点在以作者的观点为中心,主题阅读的关注点应该放在自己要研究的主题上,让各种不同书的作者来参与自己主题的讨论,然后自己综合分析比拟得出自己的观点。阅读的方法也是一项技能,需要我们在平时的阅读中不断的练习,这样才能熟能生巧,变成我们能够运用自如的技能。

  阅读点亮生活,阅读让自己的心智获得成长,这才是阅读的真正目的!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心得5

  第一次阅读这本书,对我来说还是有很大的难度的,但还是通读下来了,就像作者说的:“面对难读的书的时候,从头到尾先通读一遍,遇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检索。”由于有时候查着查着犯难心情就上来了,然后放弃阅读的概率就会增加,从而错过后面更精彩的内容。

  阅读分主动阅读和被动阅读,越是主动阅读收获就越多。要明白自己阅读是为了什么:是为获得资讯,求得理解而读还是纯粹消磨时间消遣自己而读。明确目标!

  在阅读的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中,让我收益最大的还是检视阅读。

  一、检视阅读中教会我们如何有系统的略读:

  1、先看书名页,然后有序就先看序。

  2、讨论名目页。

  3、检视索引。

  4、读出版者介绍。

  5、选择主题篇章来看。

  6、可以对整本书东翻翻西翻翻,留意主题动脉。

  我以前没有留意那么多细节,基本都是翻开书直接阅读,以后应当按这样的流程在阅读前。

  二、在粗浅的阅读时,面对难读的书的时候,从头到尾先通读一遍,遇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检索。

  我以前阅读就是遇到不懂的都要去查资料,有时候查着查着就放弃的这本书的阅读,以至于错过后面的精彩的有用的内容。这次就尝试了通读难度高于我理解力整本书,对我来说,好有成就感。对于阅读的速度,以前不太关注,读了这章后,刻意关注速度,发觉用书中教我们的方法用手指着字一行一行的移动,速度要比眼睛感觉要快一点,这样专注度增加了,速度也上去了。也不要一味求快,有时需要快慢结合着阅读。

  在分析阅读中,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阅读一本书所提的四个问题:

  1、这本书的内容是在谈什么?

  2、内容的细节是什么,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3、这本书说的是真实的吗?全部真实或部分真实?

  4、这本书与我何关?带着问题去阅读,阅读的质量会更高。

  对于这章的分析阅读我还需要连续细读它,由于第一次接触这样的指导,没有消化这部分内容。对于第三章的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由于自己原先的阅读都比较单一,对于戏剧,历史,科学和数学可以说基本没有接触,所以阅读起来相当有难度。

  就主题阅读,也是我接下来要去尝试的一种阅读,由于近期对乐观心理学很感爱好,所以想进行这方面的.阅读。想从乐观心理学之父马丁、赛利格曼的系列著作开头。盼望有这方面阅读体验的小伙伴能共享你们的阅读阅历。

  “阅读超越你头脑的书,关心你思想增长。当你阅读了一本好书你的阅读技巧必定是增进了,还能教你了解世界以及你自己,对人类生命中的永恒真理也有更深刻的体认。好的阅读,不只是对阅读本身有用,也不只是对我们的工作和事业有关心,更能关心我们的心智保持活力和成长。”对于书中的这段话特殊的认同,一次好的阅读就是一次思想的成长。盼望在马老师的阅读营里能阅读到更多的好书。感恩马老师无私的付出,感恩小伙伴一路相伴!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心得6

  下面让我们跟着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一起来学习《如何阅读一本书》吧,本书共分四篇:阅读的层次、阅读的第三个层次:分析阅读、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和阅读的最终目标。

  作者将阅读分做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这四个层次是渐进掌握的,较高层次的阅读也包含着较低层次的阅读。

  第一层次的阅读,称之为基础阅读(elementaryreading)。都指出一个人只要熟练这个层次的阅读,就摆脱了文盲的状态,至少已经开始认字了。

  在熟练这个层次的过程中,一个人可以学习到阅读的基本艺术,接受基础的阅读训练,获得初步的阅读技巧。在这个层次的阅读中,要问读者的问题是:这个句子在说什么?

  第二个层次的阅读,称之为检视阅读(inspectionalreading)。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在很短的时间内,需要发掘书中所有的东西,很难抓住一本书的重点,但至少你知道作者重要的主张是什么,读者在这个层次要掌握的问题就是:这本书在谈什么?

  第三种层次的阅读,称之为分析阅读(analyticalreading)。分析阅读就是全盘的阅读、完整的阅读,或是说优质的阅读-读者能做到的.最好的阅读方式。

  如果说检视阅读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好也最完整的阅读,那么分析阅读就是在无限的时间里,最好也最完整的阅读。

  分析阅读就是要咀嚼与消化一本书。如果读者的目标只是获得资讯或消遣,就完全没有必要用到分析阅读。分析阅读就是特别在追寻理解的。

  第四种,也是最高层次的阅读,称之为主题阅读(syntopicalreading)。在做主题阅读时,阅读者会读很多书,而不是一本书,并列举出这些书之间相关之处,提出一个所有的书都谈到的主题。

  但只是书本字里行间的比较还不够,主题阅读涉及的远不止此。借助所阅读的书籍,主题阅读者要能够架构出一个可能在哪一本书里都没提过的主题分析。

  因此,很显然的,主题阅读是最主动、也最花力气的一种阅读,也是收获最多的阅读,所以绝对值得读者努力学习如何做到这样的阅读。

  作者不仅介绍了四个层次的阅读方法,而且在第三篇详加说明了用阅读方法接触不同读物之道——如何阅读实用性与理论性作品、想象的文学(抒情诗、史诗、小说、戏剧)、历史、科学与数学、社会科学与哲学,以及参考书、报章杂志,甚至广告。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心得7

  关于书,关于读者,书与读者的关系,书的分类,怎样认识、了解和评判一本书,各类书的阅读方法,最主要的是阅读的四个层次: 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作者讲的非常详细,有分析、介绍和具体步骤,内容丰富。本书是关于阅读的艺术,是为了增强理解力而写的。娱乐消遣式阅读不在作者探讨范围。

  这本书有点阅读门槛,提到的各类书,如果有过接触更利于理解作者的相关介绍和阅读技法。而且本书涉猎的内容很难一朝一夕全部消化,更适合目前遇到哪方面问题就先在实践中具体试试看,一步步来。以不同阅读方法接触不同读物,说到底读书是很个性化的事,阅读方法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主动阅读,明确目标,提出问题并在阅读过程中尝试去回答问题,专心致志,边读边思考。这本书总体在谈些什么,想办法找出作者的想法和论点,做出自己的判断,他说的.有道理吗?这本书和你有怎样的关系?~阅读越主动,效果越好,对书籍内容探索更强,收获也更多。说到更加有效地理解掌握一本书,最好的方法是做笔记做笔记做笔记,现在越发觉得不做笔记就像没读过一样。做笔记除了帮助记忆、锻炼表达能力,还能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保持头脑清醒,促进主动阅读。有时读完一本书,我们觉得自己有被触动到,内心有所感悟有想法,但就是说不出来写不出来,其实这只能说明你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而阅读效率和理解程度&阅读速度两者有关,多数人是可以比目前速度再提高一些的。读不同书用不同速度,根据书的性质和复杂程度采取不同阅读速度。每一种书有适合的速度,太快或太慢都会影响到效率。

  说了这么多,最后只想说一句: 自己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心得8

  关于书,关于读者,书与读者的关系,书的分类,怎样认识、了解和评判一本书,各类书的阅读方法,最主要的是阅读的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作者讲的非常详细,有分析、介绍和具体步骤,内容丰富。本书是关于阅读的艺术,是为了增强理解力而写的。娱乐消遣式阅读不在作者探讨范围。

  这本书有点阅读门槛,提到的各类书,如果有过接触更利于理解作者的相关介绍和阅读技法。而且本书涉猎的内容很难一朝一夕全部消化,更适合目前遇到哪方面问题就先在实践中具体试试看,一步步来。以不同阅读方法接触不同读物,说到底读书是很个性化的事,阅读方法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主动阅读,明确目标,提出问题并在阅读过程中尝试去回答问题,专心致志,边读边思考。这本书总体在谈些什么,想办法找出作者的想法和论点,做出自己的判断,他说的读书,以为自己有一套自己的读书方法,但我自以为的读书方法不管用。怎么知道不管用?问一个问题就知道了。你能不能把一本书读好,读懂,读得有效,这真的是需要方法的。这本书就给了我们很大的参考价值,不仅讲了阅读方法,还有参考书目。正如书里面所说的,好书都是经历过岁月的洗刷而留下来的,经典也是人们千挑万选留下来的。这本书的作者可以说是知识渊博了,不然也不会写出这样的一本书来,这里涉及了很多学科,无论是人文社会学科还是自然科学学科,作者都信手拈来,这一点是值得我们敬佩的.。

  美中不足的是翻译问题,这个。虽然大部分的情况下还是可以读懂的,这本书本身逻辑就很严密。但我还是要不得不说一下个人认为一个地方的不妥之处:莎士比亚的经典悲剧《哈姆雷特》里的那句经典独白:“生存,还是毁灭?”在这本书里译成了:“要死,还是要活?”[捂脸][捂脸]?说实话,我自己看到这句翻译的时候有点愤怒了,毕竟之前看过好的翻译之后,看到这样的翻译难免有些转换不过来。

  整体来说,这本书还是不错的,老师推荐我们阅读的。加入书架之前有看到过书友在读,当时没在意,后来看舍友买了这本书,她说是为了凑单。但我还是加入书架了,后来并没有开始读,直到上课的时候老师提到过,推荐我们去读这本书,然后才开始阅读。阅读过程有点艰难,在零碎时间来读这样一本逻辑性强的书还是比较艰难的,建议做一下笔记,我打算再回去补一下笔记。推荐给更多的书友,如果有机会的话,买纸质版的会比较好操作。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心得9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如何阅读一本书》,我们今天继续第一篇的内容:了解书中每个部分的意义及它们是如何连接起来的,以及它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整体主题之间的关联,下面请看第三篇、第四篇、附录(一、二)、索引的介绍:

  如何阅读一本目录层次的思维导图?

  一、第二篇内容、与其余篇章的联系、与本书主题之间的联系

  1、内容:介绍了分析阅读的基本概念、理论知识、程序目标、前期准备、运用方法、使用步骤、注意事项

  2、与其余篇章的联系:承接第一篇总论对“分析阅读”进行了具体介绍

  3、与本书主题之间的联系:是主题即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中最重要的一项方法论,也是本书作者着重笔墨向大家推荐的一种阅读方法

  二、第三篇内容、与其余篇章的联系、与本书主题之间的联系

  1、内容:介绍如何将分析阅读的理论知识运用在实践当中(即在各类书籍中的应用)

  2、与其余篇章的联系:是第二篇内容“分析阅读”的如何进行使用的方法论和实践论,主要告诉我们如何在不同类型的书籍中运用“分析阅读”

  3、与本书主题之间的联系:是对主题即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中最有效的实践方法的介绍

  三、第四篇内容、与其余篇章的联系、与本书主题之间的联系

  1、内容:介绍了“主题阅读”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论

  2、与其余篇章的联系:对之前三种阅读层次一种归纳总结,进而引申出一种难度最大但效果最好的阅读方式“主题阅读”

  3、与本书主题之间的联系:是对主题即如何有效阅读一本的一种更高层次的阅读方法的普及与传授

  四、第附录、索引内容、与其余篇章的联系、与本书主题之间的联系

  1、内容:提供了强化以上几种阅读层次的练习题(不含主题阅读),提供了作者认为是我们需要去阅读的“经典书单”,并做书中的内容进行了索引简介

  2、与其余篇章的联系:对本书三种阅读层次的做了一次结合练习题的整体复盘(除主题阅读之外),并为我们指明了伟大作品---作者的书单

  3、与本书主题之间的联系:是对主题即如何有效阅读一本的的实践方法做了进一步的深化,让我们可以更好的将作者的理论变成指引我们行动的方法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心得10

  记得在中南读书时,导师给我们列的书单中,第一本书就是《如何阅读一本书》,当时在图书馆粗略的翻读了一下,觉得太理论化,也就没太用心去读。今天,在孩子学校的推荐下,专门去图书馆借了这本书(只有借的书看起来才有动力,因为有归还日期,要是自己买的,就会变懒)。

  打开目录,一览下来,发现这是一本很好的工具书,教导我们如何去阅读一本书,不过别小看这本300余页的图书,并不容易阅读,尤其是第一次阅读本书,大部分人会感觉非常吃力。建议反复阅读这本书的目录,有耐心的思考几遍,理解目录的结构关系和大体含义后开始阅读。

  我阅读本书目前的收获是了解了阅读的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前三种阅读方法是针对图书类型,主题阅读是针对阅读目的。其中分析阅读作为一项最为核心的能力,需要重点掌握。而主题阅读则是阅读的最高境界,只有真正掌握了主题阅读才能深刻、快速的研究某个特定主题。

  其实,《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主旨就是要告诉读者:读书要主动。主动阅读——这是一个我认为最重要的观点。书中说:任何学习都不应该没有活力,就像任何阅读都不应该死气沉沉。阅读时越是带着自己应有的'积极、主动态度,以及尽量让自己阅读得更加有活力,才能够更有所得,阅读的效果才会更显著。道理的确如此,要培养孩子积极主动阅读的态度与习惯,家长们必须做好持之以恒的准备。

  "增长理解力"是我们阅读的最终目的,书中说"知识(Knowledge)不等同于理解(Understanding)"。但我觉得,理解力是建立在知识基础之上的,没有知识信息的积累,何来的理解力?所以,主动阅读加经常阅读,才能帮助我们"从粗浅的了解推进到更深入的体会,此时就像自我的破茧而出。"

  "有些书可以浅尝辄止,有些书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书要咀嚼与消化。" 在选择阅读内容时,要养成阅读目录的习惯。不要被书中文法或文章结构阻碍,不必要每词每句都读得透彻,重要的是在最少时间内掌握书的重点、主题框架等,再以此来判断一本书是否是自己想要阅读的书籍。

  挑书的步骤:

  1、阅读书名、副标题、序,总结主题并归类。

  2、细读目录页,概括性地理解书中内容的基本架构。

  3、检阅索引,可以评估书中的主要涉及点,再细读重要词目的内容获取第一感受。

  4、挑几个跟主题相关的连续段落读下去。

  一本书读完之后,我们应该提出的4个问题:

  1、该书整体上谈些什么?

  2、书中具体讲了什么,怎样讲的?

  3、书中的内容有道理吗?是部分有理还是全部有理有据?

  4、书中内容跟我有什么关系?

  最后,我觉得这本书的翻译质量特别差,很多地方发生词义不当、很多句子用词、语序怪异,不符合中文习惯。如经常出现的"资讯"一词,其实翻译成"信息"多好;第八章的"单字"最好改译成"词语"; 第九章的"主旨"最好改译成"句意",在中文中,主旨通常是对一篇文章而言的,不能用于单句。第十章的"修辞"最好改译成"劝说技巧",因为修辞是一种表现手法,指"比喻、拟人……"这些东西,用在那里我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究竟怎么理解,等等。

  当然,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很好的应用指导类书籍。也许第一次会感到晦涩,而在你第二次阅读这本书时,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出现。好的阅读即主动的阅读不只是对阅读本身有用,也不只对工作或事业有帮助,它更能帮助我们的心智保持活力与成长。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心得11

  六年过去了,我也已经由当初那个“自以为是”者成长为“潜心读书者”。作为一个爱读书之人,这些年我也看了不少书,家里的书柜由1个变为3个,各种类型的书堆满了书柜。对于我特别喜欢的家庭教育和心理学方面的书,我都是认真地逐字阅读,并及时抄写读书笔记,对于娱乐性质的小说,我选择一目十行地读,掌握故事梗概便可。当然,如果文笔特别好的,我也会放慢速度,领略文字之美。对于学术类的书,因其往往晦涩难懂,我经常反复的研读。同样的方法也用在读推理类作品上。各种方法不一一例举。最初,我是抱着“陪孩子读书”和“完成每月的读书任务”的心态读这些书的,但是在看过这本书后,我确实学到了很多知识,也发现了自己值得学习和探究的空间还很大。

  首先,我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我读书一般不看第二遍,当然个别我非常喜爱的书除外。一本书我往往看过一遍便归入开头提到的“读完的书”那一类,并不再会去翻阅。就像在这本书中说的一样,这样的人“不值得羡慕,而应该同情”。因此,我在看书时不再给看过的书“判死刑”,而是时不时的拿出以前看过的书来回顾。坚持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不仅仅是个别好书值得一读,即使是哪些自己曾经因为枯燥无味的书,在第二遍读的时候也能体会到它有趣的一面,真可谓收获不小呀。

  其次,书中所提及的阅读的4个层次也让我耳目一新,刷新了我的阅读观。这四个层次,分别是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所谓基础阅读是关注每个词句的含义。这点并不难理解。检视阅读则是通过限时地、有目的地快速阅读找出书中谈及的重点、主题的分类、基本组织框架。接着是分析阅读,即带着问题全盘阅读、完整阅读,该阶段不计较时间的长短,目的在于尽量消化书中的系统性知识概念、论题等。最后是主题阅读。主题阅读又称比较阅读,意思是通过阅读多本相关主题的书籍,最终从比较中提炼出自己的理解。

  这四种层次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只是我没想到它们是被归为层次,而非方法。基础阅读几乎每本书都在做着。而分析阅读和检视阅读则多用在做阅读理解时。主题阅读则会用于写读后感或比较时。但作者的意思明显不是这样的。除了基础阅读,其他几种我都是在课业需要或有目的的进行,并不是自发地以这些方式阅读。

  可以这么说,曾经,我的读书方式是根据自己的喜好而选择的,并非为了阅读而阅读。

  读懂,读得有效,这真的是需要方法的。这本书就给了我们很大的参考价值,不仅讲了阅读方法,还有参考书目。正如书里面所说的,好书都是经历过岁月的洗刷而留下来的,经典也是人们千挑万选留下来的。这本书的作者可以说是知识渊博了,不然也不会写出这样的一本书来,这里涉及了很多学科,无论是人文社会学科还是自然科学学科,作者都信手拈来,这一点是值得我们敬佩的。

  美中不足的是翻译问题,这个。虽然大部分的情况下还是可以读懂的`,这本书本身逻辑就很严密。但我还是要不得不说一下个人认为一个地方的不妥之处:莎士比亚的经典悲剧《哈姆雷特》里的那句经典独白:“生存,还是毁灭?”在这本书里译成了:“要死,还是要活?”[捂脸][捂脸]?说实话,我自己看到这句翻译的时候有点愤怒了,毕竟之前看过好的翻译之后,看到这样的翻译难免有些转换不过来。

  整体来说,这本书还是不错的,老师推荐我们阅读的。加入书架之前有看到过书友在读,当时没在意,后来看舍友买了这本书,她说是为了凑单。但我还是加入书架了,后来并没有开始读,直到上课的时候老师提到过,推荐我们去读这本书,然后才开始阅读。阅读过程有点艰难,在零碎时间来读这样一本逻辑性强的书还是比较艰难的,建议做一下笔记,我打算再回去补一下笔记。推荐给更多的书友,如果有机会的话,买纸质版的会比较好操作。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心得12

  1、本书的主旨

  本书是关于阅读的艺术,是为了增强理解力而写的。

  1、阅读艺术:这是一个凭借着头脑运作,除了玩味读物中的一些字句之外,不假任何外助,以一己之力来提升自我的过程。当然,通常需要比较高难度阅读要求的读物,都有其相对应的价值,以及相对应水平的读者。

  2、理解力:如果用你记得住什么事情,和你解释得了什么事情之间的差异来说明,就会比较容易明白。

  我们为了“理解”(understand)一件事,并不需要“知道”(know)和这件事相关的所有事情。现代的媒体正以压倒性的泛滥资讯阻碍了我们的理解力。

  (理解一件事情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理解的层次需要逐步提高)

  阅读的艺术包括了所有非辅助型自我发现学习的技巧:敏锐的观察、灵敏可靠的记忆、想象的空间,再者当然就是训练有素的分析、省思能力。

  一本作品,是一个复杂的物件,可能被接受得多一点,可能少一点;从只接受到作者一点点概念到接受了整体意念,都有可能。读者想“接住”多少意念完全看他在阅读时多么主动,以及他投入不同心思来阅读的技巧如何。

  主动阅读的核心就是带着问题去阅读来寻找答案。

  关于一本书,你一定要提出四个主要的问题:

  (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你一定要想办法找出这本书的主题,作者如何依次发展这个主题,如何逐步从核心主题分解出从属的关键议题来。

  (2)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你一定要想办法找出主要的想法、声明与论点。这些组合成作者想要传达的特殊讯息。

  (3)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光是知道这四个问题还不够。在阅读过程中,你要记得去提出这些问题。要养成这样的习惯,才能成为一个有自我要求的阅读者。除此之外,你还要知道如何精准、正确地回答问题。如此训练而来的能力,就是阅读的艺术。

  2、阅读阶段

  阅读的速度并非只有单一的一种,重点在如何读出不同的速度感,知道在阅读某种读物时该用什么样的速度。在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慢不该慢到不值得,快不该快到有损于满足与理解。

  1、第一层次的阅读,我们称之为基础阅读(elementary reading)。

  2、第二个层次的阅读我们称之为检视阅读(inspectional reading)。特点在强调时间。

  3、第三种层次的阅读,我们称之为分析阅读(analytical reading)。

  如果说检视阅读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好也最完整的阅读,那么分析阅读就是在无限的时间里,最好也最完整的阅读。

  弗兰西斯·培根曾经说过:“有些书可以浅尝即止,有些书是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的书是要咀嚼与消化的。”

  4、第四种,也是最高层次的阅读,我们称之为主题阅读(syntopical reading)。这是所有阅读中最复杂也最系统化的阅读。

  3、检视阅读: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

  (1)先看书名页,然后如果有序就先看序。

  (2)研究目录页,对这本书的基本架构做概括性的理解。

  (3)如果书中附有索引,也要检阅一下——大多数论说类的书籍都会有索引。

  (4)如果那是本包着书衣的新书,不妨读一下出版者的介绍。

  在这个阶段怎么提高阅读速度?有两个技巧:

  1、头一次面对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从头到尾先读完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

  2、矫正眼睛逗留于一点的工具有很多种,有些很复杂又很昂贵。无论如何,任何复杂的工具其实都比不上你的一双手来得有用,你可以利用双手训练自己的眼睛,跟着章节段落移动得越来越快。你可以自己做这样的训练:将大拇指与食指、中指合并在一起,用这个“指针”顺着一行一行的字移动下去,速度要比你眼睛感觉的还要快一点。强迫自己的眼睛跟着手部的动作移动。一旦你的眼睛能跟着手移动时,你就能读到那些字句了。继续练习下去,继续增快手的动作,等到你发觉以前,你的速度已经可以比以前快两三倍了。

  最后,在第一次阅读一本难读的书时,不要企图了解每一个字句。这是最最重要的一个规则。这也是检视阅读的基本概念。

  书成为你的一部分和你成为书的一部分是同一件事——就是要去写下来。为什么对阅读来说,在书上做笔记是不可或缺的事?

  第一,那会让你保持清醒——不只是不昏睡,还是非常清醒。

  第二,阅读,如果是主动的,就是一种思考,而思考倾向于用语言表达出来——不管是用讲的还是写的。一个人如果说他知道他在想些什么,却说不出来,通常是他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

  第三,将你的感想写下来,能帮助你记住作者的思想。

  在检视阅读中,要回答的问题是:

  第一,这是什么样的一本书?

  第二,整本书在谈的是什么?

  第三,作者是借着怎样的整体架构,来发展他的观点或陈述他对这个主题的理解?你应该做一下笔记,把这些问题的答案写下来。

  这些笔记主要的重点是全书的架构,而不是内容——至少不是细节。因此我们称这样的笔记为结构笔记(structural note-making)。此外还有概念笔记(conceptual note-making)、辩证笔记(dialectical note making)。

  4、分析阅读

  分析阅读的第一阶段,或,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的四个规则

  (1)依照书本的种类与主题作分类。

  (2)用最简短的句子说出整本书在谈些什么。

  (3)按照顺序与关系,列出全书的重要部分。将全书的纲要拟出来之后,再将各个部分的纲要也一一列出。

  (4)找出作者在问的'问题,或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tips:

  1、不一定读每本书都要用上同样的力气。你会发现在某些书上运用这些技巧是个浪费。

  2、作者拟定了纲要,以写出一本好书。而你则要拟定你的纲要,才能读得明白。

  第四个规则是:找出作者要问的问题。一本书的作者在开始写作时,都是有一个问题或一连串的问题,而这本书的内容就是一个答案,或许多答案。

  你应该不只是有办法完全掌握住所有相关的问题,还要能明智地将这些问题整合出顺序来。哪一个是主要的,哪个是次要的?哪个问题要先回答,哪些是后来才要回答的?

  如果你能知道每个人都会问的一些问题,你就懂得如何找出作者的问题。这个可以列出简短的公式:某件事存在吗?是什么样的事?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或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存在?或为什么会有这件事的存在?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造成的影响是什么?特性及特征是什么?与其他类似事件,或不相同事件的关联是什么?这件事是如何进行的?以上这些都是理论性的问题。有哪些结果可以选择?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手段才能获得某种结果?要达到某个目的,应该采取哪些行动?以什么顺序?在这些条件下,什么事是对的,或怎样才会更好,而不是更糟?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这样做会比那样做好一些?以上这些都是实用的问题。

  分析阅读的第二阶段:诠释一本书的内容规则

  (5)诠释作者的关键字,与他达成共识。

  (6)由最重要的句子中,抓住作者的重要主旨。

  (7)知道作者的论述是什么,从内容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再重新架构出来。

  (8)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没解决的。再判断哪些是作者知道他没解决的问题。

  分析阅读的第三阶段

  像是沟通知识一样地评论一本书的规则

  A.智慧礼节的一般规则

  (9)除非你已经完成大纲架构,也能诠释整本书了,否则不要轻易批评。(在你说出:“我读懂了!”之前,不要说你同意、不同意或暂缓评论。)

  (10)不要争强好胜,非辩到底不可。

  (11)在说出评论之前,你要能证明自己区别得出真正的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

  B.批评观点的特别标准

  (12)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

  (13)证明作者的知识错误。

  (14)证明作者不合逻辑。

  (15)证明作者的分析与理由是不完整的。

  注意:关于最后这四点,前三点是表示不同意见的准则,如果你无法提出相关的佐证,就必须同意作者的说法,或至少一部分说法。你只能因为最后一点理由,对这本书暂缓评论。

  5、不同的作品的阅读方法

  1、实用性的作品

  接受作者的建议,采取行动就是已经深刻理解的证明。

  “但我们希望你了解的是,如果你不这样做的话,到底代表什么意思。那就表示虽然这个读者表面上同意了作者的结论,也接受了他提出来的方法,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同意,也没有接受。如果他真的都同意也接受了,他没有理由不采取行动。”

  2、想象文学

  阅读故事书的第一个建议是:快读,并且全心全意地读。

  要把这些文学作品读通,你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去感受与体验。

  不要抗拒想象文学带给你的影响力。阅读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的规则应该以达成某种深沉的经验为目标。这些规则应该尽可能去除我们体验这种深刻感受的阻碍。

  不要用适用于传递知识的,与真理一致的标准来批评小说。在你衷心感激作者试着为你创造的经验之前,不要批评一本想象的作品。

  因此,要完成批评这件事,你要客观地指出书中某些事件造成你的反感。你不只要能说明你自己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还要能表达出这本书中哪些地方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并说明理由才行。

  在阅读想象文学作品时也要提出这些问题来。你还记得前三个问题是:

  第一,这整本书的内容是在谈些什么?

  第二,内容的细节是什么?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第三,这本书说的是真实的吗?全部真实或部分真实?

  第四个问题是,这本书与我何关?在论说性作品中,要回答这个问题就是要采取一些行动。

  3、史诗

  真正的困难似乎在于如何跟随作品逐步升高那种环绕着主题的追寻。阅读任何一部重要的史诗对读者来说都有额外的要求——要求你集中注意力,全心参与并运用想象力。阅读史诗所要求的努力确实是不简单的。

  我们希望你能痛下决心,开始阅读这五本史诗,你会逐步了解这些作品的。如果你这么做,我们确定你不会失望。你还可能享受到更进一步的满足感。荷马、维吉尔、但丁与弥尔顿——每一个优秀的诗人都是他们的读者,其他作者也不用说。这五本书再加上《圣经》,是任何一个认真的读书计划所不可或缺的读物。

  4、剧本

  把剧本大声地读出来倒经常是不错的方法。要慢慢读,就像是听众在听你说话一样,还是带着感情读——也就是说要让那些句子对你别有深意。这个简单的建议会帮助你解决许多问题。只有当这样做之后还有问题,才要找注解来帮助你阅读。

  第一,记住悲剧的精髓在时间,或是说缺乏时间。如果在希腊悲剧中有足够的时间,就没有解决不了的事。问题是时间永远不够。决定或选择都要在一定的时刻完成,没有时间去思考,衡量轻重。

  第二,我们确实知道在希腊的戏剧中,所有的悲剧演员都穿一种高出地面几英寸的靴子(他们也戴面具)。

  5、诗歌

  我们要说两个观念:首先,抒情诗,任何现代诗,只要你肯拿起来读,你会发现并不像你想的要花那么大的工夫。其次,那绝对是值得你花时间与精力去做的事。

  阅读抒情诗的第一个规则是:不论你觉得自己懂不懂,都要一口气读完,不要停。

  阅读抒情诗的第二个规则是:重读一遍——大声读出来。

  要了解一首诗,一定要去读它——一遍又一遍地读。阅读任何伟大的抒情诗是一生的工作。当然,并不是说你得花一生的时间来阅读伟大的抒情诗,而是伟大的抒情诗值得再三玩味。而在放下这首诗的时候,我们对这首诗所有的体会,可能更超过我们的认知。

  6、史书

  无论如何,我们认为每一种历史的写作都必定是从某个观点出发的。为了追求真相,我们必须从更多不同的角度来观察才行。

  总之,阅读历史的两个要点是:

  第一,对你感兴趣的事件或时期,尽可能阅读一种以上的历史书。

  第二,阅读历史时,不只要关心在过去某个时间、地点真正发生了什么事,还要读懂在任何时空之中,尤其是现在,人们为什么会有如此这般行动的原因。

  第一个问题关心的是,每一本历史书都有一个特殊而且有限定范围的主题。

  因此,如果我们要把历史读好,我们就要弄清楚这本书在谈什么,没有谈到的又是什么。当然,如果我们要批评这本书,我们一定要知道它没谈到的是什么。一位作者不该因为他没有做到他根本就没想做的事情而受到指责。

  说故事的方法有很多种,我们一定要知道这位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说故事的。他将整本书依照年代、时期或世代区分为不同的章节?还是按照其他的规则定出章节?他是不是在这一章中谈那个时期的经济历史,而在别章中谈战争、宗教运动与文学作品的产生?其中哪一个对他来说最重要?如果我们能找出这些,如果我们能从他的故事章节中发现他最重视的部分,我们就能更了解他。

  批评历史有两种方式。我们可以批评——但永远要在我们完全了解书中的意义之后——这本历史书不够逼真。也许我们觉得,人们就是不会像那样行动的。就算历史学家提供出资料来源,就算我们知道这些是相关的事实,我们仍然觉得他误解了史实,他的判断失真,或是他无法掌握人性或人类的事物。譬如,我们对一些老一辈历史学家的作品中没有包括经济事务,就可能会有这种感觉。对另一些书中所描述的一些大公无私,有太多高贵情操的“英雄”人物,我们也会抱持着怀疑的态度。

  7、传记

  一般来说,一本传记是关于生活、历史、男人或女人及一群人的一种叙述。因此,传记也跟历史一样有同样的问题。读者也要问同样的问题——作者的目的是什么?他所谓真实包含哪些条件?——这也是在读任何一本书时都要提出的问题。

  定案本”(definitive)的传记是对一个人的一生作详尽完整的学术性报告,这个人重要到够得上写这种完结篇的传记。

  一本学术性的书不一定非要呆板难读不可。鲍斯韦尔(Boswell)的《约翰逊传》(Life of Johnson)就是一本伟大的传记,但却精彩绝伦。这确实是一本定案本的传记(虽然之后还出现了其他的约翰逊传记),但是非常独特有趣。

  “授权本”(authorized)传记又是另一回事了。这样的工作通常是由继承人,或是某个重要人物的朋友来负责的。因为他们的写作态度很小心,因此这个人所犯的错,或是达到的成就都会经过润饰。有时候这也会是很好的作品,因为作者的优势——其他作者则不见得——能看到所有相关人士所掌控的资料。当然,授权本的传记不能像定案本的传记那样受到相同的信任。读这种书不能像读一般的历史书一样,读者必须了解作者可能会有偏见。

  对于任何自传都要有一点怀疑心,同时别忘了,在你还不了解一本书之前,不要妄下论断。至于“这本书与我何干?”这个问题,我们只能说:传记,就跟历史一样,可能会导引出某个实际的、良心的行动。传记是有启发性的。那是生命的故事,通常是成功者一生的故事——也可以当作我们生活的指引。

  8、新闻

  最重要的是,在阅读当前事件的报导时,要知道是谁在写这篇报导。这里所说的并不是要认识那位记者,而是要知道他写作的心态是什么。滤镜式的记者有许多种类型,要了解记者心中戴着什么样的过滤器,我们一定要提出一连串的问题。这一连串的问题与任何一种报导现状的作品都有关。

  这些问题是:

  (1)这个作者想要证明什么?

  (2)他想要说服谁?

  (3)他具有的特殊知识是什么?

  (4)他使用的特殊语言是什么?

  (5)他真的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吗?

  也许,就阅读这类书而言,整理一堆“规则”还比不上归纳为一句警告。这个警告就是:读者要擦亮眼睛(Caveat lector)!在阅读亚里士多德、但丁或莎士比亚的书时,读者用不着担这种心。而写作当代事件的作者却可能(虽然不见得一定)在希望你用某一种方式了解这件事的过程中,有他自己的利益考虑。就算他不这么想,他的消息来源也会这么想。你要搞清楚他们的利益考虑,阅读任何东西都要小心翼翼。

  9、科学著作

  我们毫不迟疑地要推荐你最少要阅读一些伟大的科学经典巨著。事实上,你真的没有借口不阅读这样的书。其中没有一本真的很难读,就算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Mathematical Principles of Natural Philosophy),只要你真的肯努力,也是可以读得通的。

  要跟上科学发展的脚步,找出事实、假定、原理与证据之间的相互关联,就是参与了人类理性的活动,而那可能是人类最成功的领域。

  最重要的是,那是与教育的根本相关的脑力活动,也是从苏格拉底到我们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中心的目标,也就是透过怀疑的训练,而释放出一个自由开放的心灵。

  科学的客观不在于没有最初的偏见,而在于坦白承认。

  10、哲学著作

  我们一定要能够用赤子之心来看世界,怀疑孩子们怀疑的问题,问他们提出的问题。成人复杂的生活阻碍了寻找真理的途径。伟大的哲学家总能厘清生活中的复杂,看出简单的差别——只要经由他们说明过,原先困难无比的事就变得很简单了。如果我们要学习他们,提问题的时候就一定也要有孩子气的单纯——而回答时却成熟而睿智。

  哲学家提出来的问题,也有助于哲学两大领域中次分类的区分。如果思辨或理论型的哲学主要在探讨存在的问题,那就属于形上学。如果问题与变化有关——关于特质与种类的演变,变化的条件与原因——就是属于自然哲学的。如果主要探讨的是知识的问题——关于我们的认知,人类知识的起因、范围与限制,确定与不确定的问题——那就属于认识论(epistemology)的部分,也称作知识论。就理论与规范哲学的区分而言,如果是关于如何过好生活,个人行为中善与恶的标准,这都与伦理学有关,也就是理论哲学的领域;如果是关于良好的社会,个人与群体之间的行为问题,则是政治学或政治哲学的范畴,也就是规范哲学的领域。

  6、主题阅读

  在主题阅读中有两个阶段。一个是准备阶段,另一个是主题阅读本身。让我们复习一下这些不同的步骤:

  一、观察研究范围:主题阅读的准备阶段

  (1)针对你要研究的主题,设计一份试验性的书目。你可以参考图书馆目录、专家的建议与书中的书目索引。

  (2)浏览这份书目上所有的书,确定哪些与你的主题相关,并就你的主题建立起清楚的概念。

  二、主题阅读:阅读所有第一阶段收集到的书籍

  (1)浏览所有在第一阶段被认定与你主题相关的书,找出最相关的章节。

  (2)根据主题创造出一套中立的词汇,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无论作者是否实际用到这些词汇,所有的作者,或至少绝大部分的作者都可以用这套词汇来诠释。

  (3)建立一个中立的主旨,列出一连串的问题——无论作者是否明白谈过这些问题,所有的作者,或者至少大多数的作者都要能解读为针对这些问题提供了他们的回答。

  (4)界定主要及次要的议题。然后将作者针对各个问题的不同意见整理陈列在各个议题之旁。你要记住,各个作者之间或之中,不见得一定存在着某个议题。有时候,你需要针对一些不是作者主要关心范围的事情,把他的观点解读,才能建构出这种议题。

  (5)分析这些讨论。这得把问题和议题按顺序排列,以求突显主题。比较有共通性的议题,要放在比较没有共通性的议题之前。各个议题之间的关系也要清楚地界定出来。注意:理想上,要一直保持对话式的疏离与客观。要做到这一点,每当你要解读某个作家对一个议题的观点时,必须从他自己的文章中引一段话来并列。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心得13

  1读书不仅仅是读书。读书是生活,应记录全过程。

  2读书,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保证长久的读下去。

  2.1读书不用追求完整性——一本书不必全部读完

  2.2读书应有正反馈——成就感,即看得见的成果——记笔记。而记笔记,第一要保证长久的记录下去,可以非常精简,甚至一句话,但是必须保持记录。

  2.3可以由浅入深、可以摘抄、剪报,有很多方法。

  2.4营造特定、舒适的'读书环境。

  2.5很少有人愿意花费同第一遍阅读的精力,重读一本书。你要明白的知道这点。那么读书记录与笔记,就很重要了。应能够记录甚至记忆下需要的框架+细节。

  3笔记本一元化记录法

  4我感兴趣的几个小技巧

  4.1笔记中,原文用〇打头,自己的感悟用☆打头。

  4.2专门名词用□框选,关注句段用下划线,重要的句段用波浪线,重点词汇用〇圈起来。

  4.3通读第一遍觉得不错,用上折,以利于读第二遍。第二遍读完,仍觉得不错,用下折,以备后用(笔记、翻阅等)。

  4.4精读一本书,可以采用书签+彩色便签,颜色区分+记录。

  4.5书架、书桌,有建议:应按照阅读过与否、书籍是否含金量高、读书笔记区域来划分区域。

  4.6关于笔记本编号、读杂志的撕读建议、笔记本外做好标记等建议也挺有特点。

  5活用

  5.1以教为学,以输出为学。效果最好!

  5.2体验与现实/具体化。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心得14

  当我开篇《如何阅读一本书》时候,阅读完序言,我整个人都十分的惊讶,惊讶于我原本错误的观点,我原先觉得读书,或者正式一点称之为阅读,难道还需要学习?这不是拥有基础教育的人肯定拥有的本能,实际上原先的我并不觉得阅读称得上一项技能,因为技能意味着需要锻炼以及拥有一定技巧性。

  而这本书颠覆了我的认识,很开心,这正是阅读所带来的好处之一,它可以让你见识到世界更广阔的真相。

  人类的认识范围是有限的,我们无法每个人都像徐霞客一样用自己的双脚去丈量现实中浩瀚的疆域,而各种各种地图手册动物植物以及旅游手册,他们可以让你在家中认识到原来世界如此的瑰丽。

  人类不断的发展着自己探索世界的手段,以及探索的深度,发明出来来天文望远镜用来观测遥远的宇宙,发明出显微镜用来观测细胞,发明出深海探测器去深洋中探索奇形怪状的海洋生物,发明出可以深入地心的.器具去观测地心的岩浆。这就是人类的本能,探索并改造世界,而我们只是人类的一员,我们无法做到所有一切,人之一生于人类的一生如蜉蝣,但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去了解这所有稀奇或者神秘的一切。

  生而为人,我们的本能之一就是发现,阅读给了我们折中的方案,借助别人的眼睛去看世界。

  借助别人的眼睛看世界是不够的,人之一生,除了发现,必将还有成就的欲望,我们需要发展自己的能力,自己的兴趣,而阅读就是我们投资自我,发展自我能力发现自我兴趣绝佳的方式。有历史类的书籍让你知道人类社会的兴衰起伏,有哲学类的书籍让你知道生活的经验智慧,有科学类的书籍让你知道世界的通则真理,有小说类的书籍让于文字中知悉人性娱乐消遣。

  书之一道,无所不包,囊括你想象的到,你想象不到的,在其中,你可以浅显的知晓你所感兴趣的方向,继而发展。

  如果一个人一辈子只能有一项坚持做的事情,我选择是阅读,如果一个人一辈子有两件事可以坚持,我选择第二件是锻炼。

  这个建议出至一个非健身达人,甚至前科是一个宅男甚至还被同学曾经戏谑的说看到你我想起来一个成语胖若两人的人,似乎很诡异。而这正恰恰说明了这个观点的普适性,锻炼并非健身达人的专利,而是人的专利。

  当你对于进化学说,或者行为学有一定了解的时候,你必定会知道一个真相:以前的人类是母系氏族,所有的人类都生活在朝夕不保,甚至饿死的阶段。而那个时候,运动天赋是非常重要的,它可能就是保证你生命的根本,狩猎或者说捡一些猛兽进食过后的腐尸以及在茂林中采摘果实都是需要高强的体质保证。

  还有一个事实就是当人类进化出工具之后,人类的基因以及趋于固定,变异越来越少。

  事实上,我们可以肯定,我们源自于祖先的基因中本就是存在一种运动基因,它是优势的。也就是说我揣测,优于运动的人必将活的比较久,这里优于运动并不是指那些高强度而且没有节制的拳击手之类的。实际上,经过优胜劣汰的我们本来就是传承着我们祖先的基因,而基因中的所带来的运动的本能可以说是天赋,应该也可以说是我们必须承担的责任,也就是说人天生需要运动。

  可能由于我的表达方式以及认识水平的问题,上面关于运动与人的关系论证的逻辑存在一定的问题。

  但是我们可以明白的知道,体质可以影响你的精力。当你拥有较好的精力的时候,你才可以更好的生活。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心得15

  对于一个读不进去书的我,总想找点什么方法来提高读书的效率,最后好像还是要在书中寻找想要的东西。我看了这样一本书——《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其实我并没有觉得这本书里介绍的方法有多么的让人恍然大悟、一下子就开窍学会怎样读书,而且像是给读书找一个目的,在做读书笔记时写下自己的感想这些方法似乎以前经常听到。

  这本书大概有如何形成一份购书清单、如何写自己的读书笔记、如何运用读书笔记这些方面的内容。语言简单易懂,重点的部分用加粗的字体突显出来,偶尔还配有示意图,整本书读起来很轻松。这本书对每一件要做的事的原因都进行了说明,但这些说明不是什么长篇大论的理论,都是很容易让人明白的事情。我本来是想将书中的技巧方法一一列举出来,但想想似乎有些多此一举——如果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而去做的话,是很难坚持的,但是如果要想知道“为什么”的话就不如直接去读读这本书,何必需要我在这里画蛇添足呢?所以我只想谈论我感兴趣的那一点内容。

  开始让我觉得意外的一点是作者似乎在书中强调了一种坚持大于内容的观点。作者认为当我们有什么感想的时候,就要写在读书笔记上面,哪怕是“这本书比我想象中有意思!”这样简短的、甚至有些肤浅的语句。作者认为“一切都应该以‘能坚持下去’为先”这似乎看起来是更强调坚持而不在乎质量,但其实读书笔记质量的提升正需要不断地练习如何表达。这种记录自己的感想既不是说一定要写的`多么的完美,也不是说为了坚持而走形式主义,重要的是记录自己真实的想法和理解。

  另一个我比较在意的观点就是,对自己有感触的内容进行标记和摘抄,而不是那些客观上很重要的东西。“写读书笔记也是有窍门的,简单来讲,就是要彻底地专注于‘对自己很重要的事情’”“即使客观上很重要,如果眼前的信息无法与自己在感性层面上产生共鸣,那么再读多少次也不会有感想”我看到这里时忽然就明白再看专业书时候我为何会感到“痛苦”,也许正是因为那些“客观上很重要”的知识使我无法共鸣吧!有些知识在读书时无论如何都感觉很困惑,而在看完书很久之后的某一刻就忽然明白了,这种情况我也是有过的。

  我所说的两点只是我个人感兴趣的一些内容,这本书包含的内容要比我提及的更丰富,里面的方法可能不太适用于研究学习,而是比较适合相对轻松的阅读。如果像书中那样在读书时记笔记,并时常拿出来翻看,可想对扩大阅读量是很有益处的,在想要写些什么东西时也可以翻出来看看之前有没有什么好的想法。在读了这本书之后我也想按照书中的方法去做做,然而实际坚持起来似乎还有些困难,比如我还无法做到像书中所写那样随时随地有想法就记录下来,但是我还是想要继续尝试,也希望自己能坚持下来。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如何阅读一本书的读书笔记心得集合05-04

《如何阅读一本书》心得体会04-28

如何快速阅读书09-30

如何高效阅读一本书心得体会05-26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03-10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10-07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05-06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05-19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范文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