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第二次世界大战》读后感

时间:2022-10-09 03:11:3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第二次世界大战》读后感

  导语:读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本书,各位来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读后感,欢迎大家参阅,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读后感

  《第二次世界大战》读后感【一】

  每当我望向那整齐的书柜时,那套《第二次世界大战》总是那样平静地立在上面。它虽不及传统国粹哲理深刻,虽不及经典名著意蕴无穷。然而,每一次翻开书卷,一场场惊天动地的关键战争,一次次斗智斗勇的战场博弈,一位位奠定胜利的伟大人物,共同绘成一幅惊心动魄、风云涌动的历史画卷,激荡在我的心中。

  谈及孰是孰非,我想所有人心中都有定数。策动世界大战的轴心国,之所以疯狂地对邻国进行侵略,皆因统治者的野心击败了良心,而轴心国凭借他们的狼子野心,一度将法西斯的旗帜插满了各地,一度将侵略军的战火烧遍了全球;然而,野心正在把轴心国渐渐推向不归路:德国人的野心驱使他们进攻苏联,而莫斯科的失利扭转了整个战局;日本人的野心使他们盯上了太平洋,而偷袭珍珠港招来了他们最大的'劲敌;意大利人更是被野心硬生生地推向了战场,而他们在各大战场均无建树。读这本书,我懂得了贪心会使人走向灭亡。

  在战争的最前线,正是指挥官用兵得当,从而确保了胜利的果实。而那些杰出将帅的英名定会永远的刻在历史的功勋册上。然而,我们可曾想过,艾森豪威尔身为盟军总司令,任命于败军之际、危难之间,能率领百万大军连战连捷;朱可夫于国难当头之时,从莫斯科保卫战一路攻至柏林,亲手粉碎了纳粹的侵略梦想。诸如此类的将领数不胜数。既然他们在战场上能够临危不乱、破敌制胜,而我们在面对学习上的挫折时,一味地怀疑自己的能力,消磨自己的意志,殊不知通往成功的道路就在自己脚下。拥有战胜挫折的信心,掌握走向胜利的方法,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那么,成功的曙光就在不远处向我们招手。读这本书,我懂得了如何不惧困难的挑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读后感【二】

  这本书是以色列的尤里奥莱夫写的。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希特勒下令德国屠杀德国的无辜者―—犹太人的故事。

  有一名十二岁的小男孩名叫阿莱克斯,他的爸爸在为德国鬼子制造绳子的工厂里工作,他的爸爸有一个秘密就是,他的爸爸随身携带着一把1934年生产的意大利贝雷塔枪。第一次看见真枪的阿莱克斯脑海中觉得自己的爸爸是一位英雄要去杀德国鬼子。

  在毫无防备的一天,他爸爸的工厂就被波兰警察和犹太警察以及德国士兵包围了,还有身穿黑色制服的士兵,他们要么是立陶宛人,要么是乌克兰人――根本就分不清。当时,工厂里还有许多孩子,阿莱克斯就是其中之一。阿莱克斯、他的爸爸还有他爸爸的朋友也是在工厂里工作的鲍鲁斯。这一次,12岁的阿莱克斯暂时离开了家长,当鲍鲁斯和阿莱克斯分成一组被人带到车库,上了车,鲍鲁斯就已经在秘密计划阿莱克斯逃走的'事了。鲍鲁斯指导着阿莱克斯如何行事。当车开到鸟儿街78号时,阿莱克斯就一个人向正门冲去,那里有一个被炸毁的房子里,有一个通往地窖的小口子,阿莱克斯躲在那里。在阿莱克斯逃走之前,鲍鲁斯给了他一个小背包,里面有些阿莱克斯可能用到的东西。按照鲍鲁斯说的,阿莱克斯成功逃离了那辆车,来到了鸟儿街78号在那躲了起来。

  阿莱克斯始终相信爸爸会回来接自己。这种对爸爸的信念给了阿莱克斯极大的勇气,让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存活了下来。接下来的日子让阿莱克斯经历了许多困难、暴力和冲突。同样让阿莱克斯找到了友谊,也让他找到了一位喜欢的人――丝塔莎。

  其实,如果没有这次世界大战,也不会让这种幸福的家庭遭受到破裂。如果世界和平没有战争,幸福美满的生活会长留人间。

  《第二次世界大战》读后感【三】

  众所周知,二战是人类史上一个罪恶深重的历史事件,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心得。然而,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苦难和巨大的损失,还有更多的思考。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源头之一可以说是经济危机。正如实际情况,正是美国国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诸如企业、银行的破产,工业、金融业的后退以及人民的失业,更甚的是它的范围之广。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德国,日本,意大利。而这其中也有两种不同情况。意大利是一战战胜国,但由于未能使自身要求被满足便留下隐患。而德国本身就已经作为战败国,民族复仇情绪强烈,此时的经济危机就如火上浇油。伴随着社会动荡以及危机带起了狂热的民族主义浪潮,也客观上促成了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此外,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及统一后的德国也保留了大量封建、军事残余,更是隐隐暗示着战争之火的燃起。由此看来,战争的`导火索可能是一件事,但导致战争的间接原因确实有很多因素。其中经济是绝对不能忽视的,这也提醒了我们。在一切看上去很美好的时候(柯立芝繁荣),可能会有暗藏的危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而另一个因素则是过度的打压,前文中所提到的民族主义复仇情绪为什么会出现并变得越来越强烈呢?这便是一战时的后续结果。1919年的《凡尔赛和约》使德国失去了大量土地和人口,殖民地也被瓜分,军事力量更是受到重创,经济上由于巨额赔款发展举步维艰。这一切在经济危机这个放大镜下被进一步放大,人民自然会变的群情激奋。正是在这样一种一定程度的不理智之中,法西斯政权一步步被建立了起来并不断壮大。物极必反,当初法国主张最大限度肢解德国,幸亏没有完全实施,若是这样,真是不敢想象那样状况下的德国人民会具有如何强烈的仇恨,会带来多么深重的罪恶。做事一定要考虑后果,最后不要做得太绝对,二战即是教训。

  因素之三,则是当年苏美英的自以为是和自欺欺人。美国提议建立的国联无甚用处,而后签订的《慕尼黑协定》和绥靖政策的实行更好似没有正确估计形势就盲目行事,认为万事大吉。想来我们更应该思考清楚,不要欺骗自己;要学会信任,学会合作,踏实认真的做事。

  以上便是我对于二战的心得收获。二战的整个过程固然值得深究,但他的诱因也很值得回味与探索。毕竟面对战争,我们首先要做的还是要去避免它,正如做人要懂得未雨绸缪。

【《第二次世界大战》读后感】相关文章:

童年读后感 读后感童年的读后感01-03

《青铜葵花》经典读后感 青铜葵花读后感读后感02-15

经读后感 读后感悟05-29

称不上是读后感的读后感精选10-05

论语读后感_读后感05-15

论语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11-05

《穷人》读后感穷人,读后感11-29

生命生命读后感_读后感04-19

解密读后感 《解密》读后感06-05

在人间读后感 《在人间》读后感想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