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时间:2023-04-01 09:42:43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工商管理论文范文

  关于工商管理的论文应该怎么写?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工商管理论文范文,仅供参考。

工商管理论文范文

  高管连锁网络对股东激励有效性调节效应研究【1】

  1引言

  1.1研究背景

  企业经营管理面临的最普遍的问题是企业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之间匹配的问题,当企业经营出现剩余时,如何进行分配,是分配给企业的所有者(股东)还是企业的控制人(高层管理团队),按照法律的原则倾向于分配给股东,但这种分配方式不符合高层管理者的意愿。

  因为股东拥有剰余索取权,可以按照股份进行分红。

  企业控制人的佣金有限,倾向于通过剩余控制权来解决此问题。

  按照"理性经济人"的假设,窝层管理者倾向于把企业剩余不以股利分红的方式分配给股东,而是转化为硏发投入,通过培养企业的核心能力,扩大再生产,使得企业资产増值,从而扩大其"掏空"的空间。

  上述问题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传统问题,考虑网络的外部因素时,情况可能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企业内部的纷争和格局,当网络结构出现时,不仅企业内部所有人与控制人之间博弈的代理成本问题,已经形成的契约关系都有可能发生变化。

  在网络视角下,可能会得出一些新的结论和建议。

  从董事网络到高管连锁网络,在目前的公司治理的研究中,网络的特征特别突出。

  遵从价值投资规律,股东的投资应该有一个合理的回报,激励股东愿意做持续性的投入,这是资本市场的一个合理趋势,然而,在相对复杂的网络特征下,企业的现有股东政策是否实现了该目的,值得进一步探讨,所以本文从股东长期和短期激励有效性角度研究高管连锁网络的调节效应。

  单独的内外每个环节,现有的研究已经很普遍,在复杂社会网络结构下,网络的调节效应如何,这种网络对传统的公司治理理论产生怎样的冲击和影响,目前的研究很少,所以本文研究的问题很突出。

  1.2硏究意义

  立足公司治理视角实证检验连锁网络产生效应将对现有公司治理制度的效率提升具有极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TMT连锁网络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不仅仅表现在企业外部治理结构网络化对公司治理的影响,还表现在公司治理机制动态影响网络结构,进而再次影响公司治理绩效的动态演化过程。

  首先,本文定量识别、理解二元网络分析框架下的TMT连锁网络对公司治理机制产生的影响,将为深入理解中国资本市场公司治理行为的特殊性提供一个新的重要研究视角。

  可以从更深层次上解释中国公司治理转型过程中企业决策所面临的外部治理环境,突破只见"圈子"不见"网络"的研究困境。

  其化关于连锁董事网络与公司治理行为的研究,虽然文献中已有一些研究,但更多地是从网络结构、政治关联、资源依赖等视角展开,对连锁网络与公司治理的作用机制。

  特别是微观的传导作用机制目前尚缺乏严谨和系统理论与实证分析。

  更重要的是,本文并不是简单照搬国外的相关研究思路和方法,然后套上中国的数据。

  具体而言,本篇文章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如下;

  1.2.1理论意义

  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社会的"关系"与西方社会学的"网络"概念不同,并不是一个准确地社会学概念,而更多的屠隐性的甚至是不对等的文化体现。

  不像西方以平等互惠为原则形成的网络关系,在中国,不同的关系形成了远近亲疏不同的差序格局,TMT连锁网络理论为高管连锁网络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实证检验依据。

  其次,传统社会网络视角下的公司治理研究,主要关注连锁董事网络的治理效应,对于高管之间通过连锁高管形成的TMT连锁网络的关注较少,本文基于中国生物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的数据,揭露TMT连锁网络的股东激励有效性影响的两个方面,知识竞赛或财富攀比,为揭开TMT连锁网络的治理"黑箱’做出贡献。

  2理论回顾

  2.1社会网络理论

  理解社会网络的另一个视角来源于社会网络分析,这是19世纪70年代后在社会学领域产生的新话题。

  如果说社会资本的研究强调的是社会网络规模与个人拥有的社会资源有关,社会网络分析则偏重于社会网络强度及其影响因素,立足于结构的角度。

  在社会网络分析中"网络"可视作行动者的一系列社会联系和关系,由行动者和社会关系组成的相对比较稳定的社会结构。

  关系强度的概念由Granovetter首次提出,在性别、年龄、教育水平、职业身份、收入水平等社会经济特征相似的个体间发展起来的是强关系,而在社会经济特征不同的个体间发展起来的则是弱关系。

  异质性越大("弱关系"),社会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会越强。

  除了网络中成员的异质性以外,社会关系的结构性状也是社会网络的强度决定因素之一。

  比如个人在网络中的位置或个人拥有"结构洞"的数目。

  前者的"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网络理论是由美国华裔社会学家Lin于1982年提出的,他指出个人拥有的社会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决定于个人在网络中的位置。

  后者所述的"结构洞"概念及其理论是Burt于1992年在《结构洞:竞争的社会结构》一书中提出,他指出社会网络中某些个体之间发生直接联系,而与其他个体之间不发生直接联系或出现关系中断,从整体网络来看好像网络中出现了洞穴,这种网络成员间的关系断裂或不均等称为"结构洞"。

  他认为,拥有"结构洞"的人,其角色类似于"中介或第三方",对信息和资源的获取、整合及控制都占据绝对优势。

  与Granovetter、Lin不同,Burt的创新之处在于他真正揭示了关系强弱的本质,他认为关系的强弱决定于人们建立的社会网络是非剩余的(网络结构不均等)还是重复的(直接联系的人较多)。

  2.2社会网络与公司治理研究

  不同领域的综述文献对于社会网络理论及其分析方法己经进行了很好的梳理,并且作为一种范式,已经拓展到了知识管理、市场营销、经济社会学、心理学、战略管理等领域。

  社会网络范式被引入到公司治理研究领域相对较晚,近年来公司治理领域研究的重要进展之一是从社会网络视角对公司治理问题进行研究,不同企业公司治理的研究通过社会网络理论而得到深化,并获得了一个新的研究范式。

  董事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在公司治理领域不可忽视的社会网络关系,现有的公司治理文献中对于董事会特征研究,董事治理效果的证据不统一,学术界对董事的具体治理行为也知之甚少。

  2.2.1董事网络的定义

  连锁董事在本文定义的董事网络中是上市公司董事网络相互联结的重要条件,因为每个董事会的网络将成为一个孤立的点集,当任何两个公司董事会之间都没有连锁董事时,而只存在单个董事会内部的由董事之间相互构成的关系集。

  所谓"股东利溢保护",就是指在接受股东投资形式的以营利为目的企业里,管理者通过合理的经营管理和财务决策,通过保护股东的知情权、投票权等股东权利的活动,为企业创造价值,包括企业的当期价值和未来价值,

  从而提高股票价格,使股东在剔除通胀因素的影响下获得最大的实际投资回报,实现高于股东投资时所要求的报酬率的实际报酬率,最大化股东财富。

  ......................

  3高管连锁网络(TMT连锁网络)研究................26

  3.1连锁高管及TMT连锁网络相关概念.............26

  3.2TMT连锁网络形成的理论基础...............27

  4研究设计............37

  4.1研究假设...............37

  4.2变量设定与描述................40

  5实证研究..............44

  5.1描述性统计...............44

  5.2相关性分析................44

  5实证硏究

  5.1描述性统计

  5-1报告了各生物医药上市公司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从表中可以看出,反映企业绩效的托宾Q值平均水平为3.396147,最大值与最小值么间相差101.16;反映企业绩效的总资产收益率(ROA)的平均水平为0.0686197,最大值与最小值么间相差2.58,说明中国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之间差异较大。

  股东长期激励方面的观测变量研发投入产出比(RD)的最大值为1.235232,但从均值来看,该值仅为0.0139673,说明目前A股生物医药上市公司营业收入中用作研发投入的比重依然很小,企业应当增大研发投入的规模,

  注重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价值増值;股东短期激励方面的观测变量现金股利的发放规模的最大值为77978.41万元,最小值为1,并且均值仅为7112.438万元,反映目前A股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发放规模差距较大。

  程度中心度衡量的是个体在网络中与所有其他节点联系的总数,最大值是16,均值是2.758974,说明目前A股生物医药上市公司之间已经基于TMT连锁网络而形成了较为紧密的企业网络。

  6研究结论、对策与展望

  6.1结论

  本文在社会网络视角下,基于2012-2014年A股生物医药行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TMT连锁网络对股东激励有效性的调节效应。

  经过实证分析发现现实结论与假设的理想状况是不符的,目前A股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的高管圈子更倾向于对股东的短期激励,即股利的财富攀比效应大于了研发的知识竞赛效应。

  具体结论如下所示:

  (1)股东短期澈励有效性显著

  短期而言,将短期的股利分红视作对股东的短期激励,用股利政策作为股东短期激励的测量变量,现金股利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作为股东短期激励有效性的判断。

  从表5-4第一列(I)的数据可知,现金股利发放的规模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对企业绩效产生正向影响,说明生物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的股东短期激励有效性是显著的。

  (2)TMT连锁网络中也度对股东短期激励有效性具有正向调节效应

  从一个社会发展的正常角度而言,股利政策和研发投入对股东激励有效性的影响应该是同步的,如果一定要二者选其一,更应该关注股东的长远收益和企业的长期的发展。

  股利分红增多意味着企业资源的减少,应当将一定比重股利分红的收益投入到扩大再生产,比如投入企业研发,培养企业核心能力,使得企业永续发展,股东将获得永续的回报,也符合资本市场的发展趋势。

  因此,高管、精英团队或董事会在进行利益分配时,或在制定投资者保护政策时,要兼顾股东的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永远不进行股利分红肯定是不行的,短期内把利益都分光也不可取。

  更理想的状态是兼顾到股东的长期激励和短期激励,兼顾股利的发放和企业的研发投入,短期内可进行适当的分紅,但更主要的是长期的资本和能力建设,改变现在的不良局面。

  D 公司二手车业务发展战略研究【2】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D 公司及其二手车业务发展愿景

  D 公司是中外合资经营的大型轿车企业,成立于 20 世纪 90 年代,在中国经营已经有 20 多年,在这 20 多年中,D 公司累计销售了超过 1200 万辆轿车,保有客户群体巨大。

  D 公司在全国有 800 多家经销商,近 5 年来,每年汽车产销量超过百万,有完善的汽车生产、研发、销售及管理体系。

  作为中国汽车领域处于领军地位的汽车生产厂商,D 公司对于开展二手车业务的最基本的诉求是促进 D 公司新车的销售。

  随着汽车市场的发展,汽车销量的逐年递增,越来越多的客户不再是第一次购车客户,而是为自己购买人生中的第二辆车。

  在本文中,我们将这种客户定义为再购客户。

  而再购客户的比例正在逐年递增,在 2016 年已达到 30%左右。

  而再购客户又可以区分为两类,一种是增购客户,即保留原先的车,购买第二辆车;另一种是换购客户,即将原有的车辆销售出去后,购买新车。

  对于 D 公司来说,D 公司希望其下的经销商能满足换购客户“卖旧车买新车”的需求,为购车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以旧换新”服务,提升 D 公司新车销售。

  D 公司现在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现阶段由于环境问题和城市拥堵问题,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广州、深圳已经进行的车辆的限购政策,这些城市限制汽车总量的增长速度,首次购车客户(购买第一辆车的客户),需要通过拍卖或者摇号手段获得号牌,才能够购买新车,这些新增的号牌,一个城市一年有 10 万到 15 万不等,而首次购车客户的数量要远远超过号牌指标的数量,所以能够成功获得号牌的概率非常低;再购客户则要好过一些,只需要将原先拥有的车辆销售转移到限购城市外后,向政府申请“小客车更新指标”后,就可以购买新车。

  总的来说限购城市里,政府鼓励消费者升级自己的车辆,而不是拥有更多的车辆。

  D 公司想要在这些城市提升车辆销量,抢占市场份额,就需要鼓励经销商向客户提供优质的以旧换新的置换服务,解决客户面临的问题,迎合客户的需要,提升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1.2 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有,影响中国二手车市场未来发展的政策法规、经济发展趋势、社会环境变化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D 公司在发展二手车业务时所遇到的,影响 D 公司二手车业务开闸年度 D 公司二手车业务所面对的外部市场环境,主要包含对二手车国家管理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和竞争环境,以及 D 公司内部环境中的影响二手车业务发展的资源、能力进行研究。

  通过 SWOT 分析制定 D 公司二手车业务发展战略,并探讨战略的实施措施,以期顺利实现 D 公司二手车业务愿景。

  第 2 章 论文相关理论

  2.1 SWOT 分析方法

  企业战略的核心在于最大限度的利用企业外部环境的机会和企业内部优势,降低企业外部环境中的威胁和企业内部劣势的影响,以达到最终目标。

  而 SWOT分析就是系统的分析和确认企业内部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外部环境的机会(Opportunity 和威胁(Threat),扬长避短,提出企业战略的方法。

  主要 SWOT 分析法主要产出是“优势-机会(SO)战略,目标是利用优势、抓住机会”、“弱点-机会(WO)战略,目标是通过外部机会来弥补内部的劣势”、“优势-威胁(ST)战略,目标是利用企业优势,降低或回避外部的威胁”以及“弱点-威胁(WT)战略,目标是减少内部缺点同时回避外部威胁的影响”这 4 种战略,见表 2.1。

  值得注意的是整个 SWOT 分析是为了获得可行的备选战略,而不是得出最佳、最适应情况的的最佳战略,不是所有通过 SWOT 分析获得的战略都有实行的价值和必要。

  在 SWOT 分析之后,需要进行各项战略的优先度分析,以获得对公司和个人最优的战略组合。

  2.2企业战略

  企业战略是指企业为实现其目标和公司愿景,根据外部环境、自身状况制定的行动方略。

  而用另一方式来表达,企业战略是企业为达到自己的目标,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用正确的人去做正确的事情的安排。

  2.2.1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是指人们所期望的,通过实行战略行动而达到的结果。

  在制定战略目标的时候需要注意:首先,目标是必须可量化的,有明确时间范畴的目标,这样的目标才有指导意义,否则只是方向,不是目标;其次,目标是需要按照轻重缓急有层次的加以安排的,并且协调一致。

  如某一时间段,业务的主要目标是提升业务量,那么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往往就是不可能的,业务人员在为完成业务量的时候,必定会牺牲一定的业务利润,在制定战略目标时应有所偏重,不能不分主次,都是重点则意味着没有重点;最后,目标必须是通过分析市场机会与威胁以及自身优势与劣势的基础上制定的,可以达成的目标,而非是主观意愿的空中楼阁。

  第 5 章 D 公司二手车业务战略制定及保障措施

  5.1D 公司二手车业务战略制定根据第三章、第四章对 D 公司二手车业务发展内外部环境的分析,D 公司二手车业务发展面对的机会要大于威胁,且 D 公司内部优势强于劣势。

  D 公司宜采用增长型战略,利用自身优势,抓住市场机会,扩大投资,提升业务规模及市场影响力。

  制定 D 公司二手车业务发展战略及其阶段性目标如下:

  一、以促进 D 公司新车销售为第一着眼点,强力推进公司全网络置换业务的发展,提升置换率。

  在置换业务推进的时候关注经销商二手车业务能力的提升,以及二手车业务人员梯度的建设。

  同时也需要锻炼 D 公司内部二手车业务管理人员的能力,强化 D 公司二手车业务管理能力体系,并且尝试推广二手车衍生产品。

  (SO1,ST1,ST4,WO1,WO2)

  在该阶段,D 公司应在 2-3 年内通过置换业务大幅度扩大在换购市场的销售占有率,同时利用新车品牌效应,提升 D 公司二手车业务的知名度。

  D 公司全网络经销商平均置换率达到并超过 20%,整个新车销售网络的置换业务开展率提升至 100%,同时需要有 90%以上的经销商配备通过 D 公司厂家培训的二手车业务人员。

  整个网络经销商管理层了解置换业务的管理要点,并且每个开展二手车业务的经销商都需要有 3 个以上的二手车销售渠道。

  结论

  通过对 D 公司二手车业务的内外部环境的分析,结合 D 公司开展二手车业务的愿景,对 D 公司二手车业务发展战略进行研究后得出以下结论。

  随着中国二手车市场政策环境的改善,二手车检测评估标准逐步规范,消费者消费属性正在发生变化,二手车业务中的置换业务在各汽车厂商的新车销售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D 公司需要以置换业务为基础开展二手车业务,大力推进公司置换业务的发展,在置换业务推进的时候注意培养经销商二手车业务能力,进行二手车业务人员梯度的建设。

  同时也需要锻炼 D 公司内部二手车业务管理人员的能力,强化 D 公司二手车业务管理能力体系,并且尝试推广二手车衍生产品。

  二手车电商的强势崛起,将会对客户的购车习惯产生巨大的影响,预示着中国二手车市场将有剧烈的变化。

  D 公司在二手车业务的开展过程中,应关注与二手车电商的合作,建设二手车拍卖网络平台,销售 D 公司经销商置换收购的二手车,提升二手车业务盈利,寻求共赢。

  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将逐步放缓,新车销售竞争的日趋激烈。

  在传统的新车销售之外,汽车生产厂商以及经销商需要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

  品牌新车提升 D公司车辆保值率,提升二手车业务的利润,在二手车业务发展过程中,D 公司应兼顾二手车品牌的建设与推广,寻求品牌溢价;依托新车售后服务能力,开发和推广二手车认证产品以及美容翻新产品;D 公司应该探索车辆的车辆回购项目,在融入汽车共享经济的同时,促进新车销售和二手车销售的发展。

【工商管理论文】相关文章: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02-25

关于工商管理的论文11-03

工商管理的相关论文10-01

工商管理与法学论文致谢10-03

有关工商管理的研究论文10-08

工商管理的实践教学论文10-08

工商管理的职能探索论文10-08

加强工商管理的培训论文10-08

关于工商管理的专业论文10-08

工商管理改革浅析论文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