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公司内部体系研究

时间:2023-04-01 09:38:15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工商管理论文公司内部体系研究

  关于公司内部体系研究的工商管理论文应该怎么写?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工商管理论文公司内部体系研究,仅供参考。

工商管理论文公司内部体系研究

  JD 公司内部控制体系优化研究【1】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安然、世通、施乐等财务丑闻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作为防范风险的企业内部控制受到高度重视。

  随着美国萨奥法案的颁布和 COSO 报告的成功实施,世界各国政府相继加强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建设。

  分别于 2008 年和 2010 年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控制应用指引》体现了五部委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问题的重视,志着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出台。

  随着 2012 年 5 月《关于加快构建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的颁布,各大国有企业对内部控制建设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并按要求进行了推广。

  经过几年的实践可以看出,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而言是有利的,内部控制的实施可以帮助企业节约管理成本,减少风险。

  但是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三级公司对内部控制体系的认识还明显不足,对于三级公司,他们的经营不同于二级公司,他们的经营模式相对灵活,业务面广,可是他们对于内部控制体系构建工作认识不足,具体工作大多浮于表面。

  因此,此类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优化是有必要的。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本文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通过此次研究查找公司目前的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梳理各个重要流程,结合公司日常运营实际情况,设计出适用于公司的内部控制建设意见,从而优化公司内部控制体系,使公司更具竞争力。

  其具体目的有如下三点:

  (1)促进 JD 公司完善治理结构,建立科学的组织构架。

  公司目前存在人员交叉,职责权限不明确,职责分离不到位;管理制度不完善;对采购、销售等环节控制薄弱;物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没有有效地控制起来等问题,通过对目前内部控制框架的梳理,以风险管控为导向,让公司管理层意识到公司管理存在的问题,从而进行改进。

  (2)就公司出现的问题进行对症下药,设计出与公司自身相匹配的内部控制体系,使得公司内部管理体系呈现一个良性循环的管控过程。

  其中,将重点关注内部控制环境及与日常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控制活动。

  (3)有利于提高员工的主动性,完善的内部控制能够促使员工对自我工作状态进行自查,提高工作效率,得工作机制得到良性循环,一定的奖惩机制,让员工将个人工作成效与公司发展联系起来,使得员工使命感越来越强,一心为公司的发展着想,促进公司健康发展。

  1.2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1.2.1 研究思路

  本文选取 JD 公司为研究对象,结合公司自身特点,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首先找出公司目前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找出缺陷产生的根本原因,提出了消除这些缺陷的控制措施,最后达到优化内控体系的目的。

  1.2.2 研究内容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结合国内外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通过国内外文献及论文的查阅,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进行阐述,对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做出一定的总结。

  阐述本案例内部控制体系优化设计的思路。

  第三章:描述 JD 公司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JD 公司内部控制现状形成的原因。

  第四章:通过梳理公司人财物的重点业务流程,找准公司控制存在的风险点,结合实际,根据内控管理基本规范针对存在的风险点来设计其内部管理控制措施,以达到财产物资安全并控制成本。

  第五章:研究结论。

  第二章 内部控制概述

  2.1 内内部控制发展

  2.1.1国外内部控制发展

  内部控制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主要划分为四个阶段,具体情况如下:

  (1)内部牵引阶段

  内部牵引阶段被定义为内部控制理论发展的萌芽期,记录管理财物人员活动的行为被定义为内部牵引制度,它由职责分工、会计记录、人员轮换三个要素构成。

  这个时期主要通过职务分离,相互牵制来实现财物风险防控。

  (2)内部控制制度阶段

  产业革命后,控股公司的出现,使得企业对内部控制有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是“内部会计控制”及“内部控制”分别在 1934 年和 1949 年于美国提出。

  随后,于1953 年对其定义进行修正,将其分为了“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

  其中,“会计控制”是指以财产保护为目的,与财务会计记录可靠性相关,为企业日常交易提供合理保证而制定的程序。

  (3)内部控制结构阶段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欺诈贿赂事件的频频发生,促使在 1979 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要求管理层向公众提供的审计报告必须要有独立的第三方审计师出具的内部控制报告。

  1988 年颁布的《审计准则公告第 55 号》表明:对内部控制结构与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了替换,确了内部控制结构由控制环境、会计系统、控制程序构成,其中,突出强调了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要性。

  2.2内部控制体系设计思路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有学者总结,内部控制体系应基于风险管理的思想,按照“业务流程”→“风险评估”→“控制措施设计”的顺序进行阐述。

  (1)业务流程

  来自不同岗位的角色共同完成一系列活动并达到特定的价值目标,这就构成了一套特定的业务流程。

  为了能使业务流程中不同岗位角色中的活动内容能够转手交接,对活动的先后顺序做出严格的界定和对活动的内容、方式、责任等性质做出明确的安排和界定是非常有必要的。

  (2)关键控制点

  在不同的业务流程中,通过对流程的梳理,分析并识别出该流程的风险,根据识别分析的风险设置对应的风险控制点是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内部控制体系是否合理的必要条件。

  有学者强调:内部控制关键控制点不是一层不变的,而是会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也唯有如此才能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

  各类关于内部控制关键控制点的研究都证明了关键控制点的重要作用,它是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基础,也是内部控制措施实施的目标。

  各业务流程分析找出关键控制点是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的第一步。

  第三章 JD 公司内部控制现状及原因 ................... 9

  3.1 JD 公司概况介绍 ..................... 9

  3.2 JD 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 .......... 10

  第四章 JD 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优化设计 ............. 17

  4.1 JD 公司内部控制设计原则 .............. 17

  4.2 内部控制管理架构 ........... 18

  第五章 结论.............. 38

  第四章 JD 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优化设计

  4.1 内部控制管理架构

  公司内部控制工作,在公司总经理的领导下应形成决策、管理、执行、监督四个层次的管理架构:

  (1)决策机构:公司总经理办公会对公司内部控制工作有决策权,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听取管理层关于内控方面的汇报。

  (2)管理机构:负责组织部署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部署,解决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沟通协调问题。

  (3)执行机构:包括各职能部门、各车间,别负责建立、实施并定期自评本部门内部控制执行情况。

  (4)监督机构:包括内部审计机构或其他类似内部监督机构,负责对内控体系设计有效性和执行有效性进行内部监督。

  JD 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缺陷主要集中在内部环境模块和控制活动模块中体现,下面将针对这两个模块进行重点设计。

  第五章 结论

  通过对 JD 公司内部控制全方面的梳理,可以看出:内部控制五要素是相辅相成的,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实施的基础,各个要素相互协作,相互影响。

  在对内部控制框架进行设计时,框架的整体性和协调性是不容忽视的。

  对于这样的三级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离不开公司管理层的重视,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

  在这期间,笔者有以下几点认识:

  公司管理层的正确认识: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离不开管理层的大力支持,没有一个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内部控制的控制措施只能是纸上谈兵,没有任何实际作用。

  所以这就要求公司管理层对内部控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要认为内部控制活动是“找事”,应该确的认识内部控制,它的存在是为企业保驾护航,规避风险,促进企业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运营模式。

  建立有效的监督体系:前文中我们看到,公司的缺陷除去自身制度的设计缺陷,其实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缺陷也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可此看出:由于公司没有监督机构对日常的运行进行监督,即使建立了一系列的控制措施也只是“摆设”,没有去遵循的制度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

  参考文献(略)

  LY 公司员工满意度调查研究【2】

  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LY 公司是一家有着近 30 年历史的电解铝企业,1988 年建成投产,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LY 公司由小到大,由弱变强,产品从单一的重熔铝锭发展到铝板带、铝合金棒材等多品种齐头并进的大型电解铝企业,企业也曾有过辉煌的业绩。

  但是,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及近几年电解铝市场价格跌破行业成本线的双重影响下,LY公司的经营业绩不断下滑,企业逐步陷入困境。

  如何使企业走出困境?这是摆在企业面前急需解决的课题。

  当企业陷入经营困境时,企业普遍的做法是把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对外部资源的占有、成本控制、战略规划调整、市场的争夺和营销整合上,很少有人思考如何从企业内部管理上寻找竞争优势。

  企业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管理,通过人力资源改革提升企业内生发展动力,逐渐引进并接受以人为本和满意度管理这一理念,并逐步加大此项工作的建设力度,特别是企业的决策层充分认识到企业生产力要素中最聚活力的要素是员工,是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内部凝聚力的重要载体,进而加大企业人力资源改革的投入。

  因此,企业想要参与市场竞争和获得更多利润,就必须抓住员工这个要素,把员工的诉求、感受看成企业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为员工创造一个满意的工作环境,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加凝心聚力的市场活力。

  通过与 LY 公司的积极沟通,LY 公司领导对本次员工满意度调查非常支持,希望通过调查能够发现 LY 公司在员工满意度管理方面存在的缺陷,制定对应的改进方案,增强 LY 公司整体管理能力和经营水平。

  基于此本文对 LY 公司员工满意度进行了调查研究。

  1.2 研究员工满意度的作用

  企业开展和关注员工满意度管理,其主要作用有四个方面:

  1.2.1 反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发展的最新理论之一。

  在人类所拥有的一切资源里,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也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

  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水平的高低是一个企业能否长远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是企业员工能否充分开发自身潜能、适应社会的重要保证。

  员工满意度不同程度的反映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状况,因此,企业通过员工满意度调查能清楚的了解到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和现状。

  1.2.2 知识经济发展时代的需要

  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员工在知识经济发展时代的突出地位越来越明显。

  毫无疑问,大多数企业已经认识到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并逐渐将人力资本纳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素中加以重视。

  只有员工满意才能创造出客户满意这种观念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不断深入,激励员工、提高员工热情是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生存的重要法宝。

  1.2.3 企业绩效的重要影响因素

  因为人的所有行为基本上都受到情绪的左右,也就是所说的态度决定行为,员工满意度很大程度上与员工的情绪息息相关,员工在企业里总保持良好的情绪,那么他的满意度就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高,反之,员工的满意度低将直接影响到员工日常的工作态度和情绪,态度消沉、情绪低落的员工必然影响工作,造成整个企业运营效率低下,导致企业业绩下滑。

  第 2 章 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基础理论

  2.1 员工满意及员工满意度定义

  2.1.1 员工满意

  员工满意通俗的讲就是指在企业或组织中,员工在期望与实际获得之间做出的一种自我判断,员工表现出满意的判断是实际获得的价值大于或者等于期望值,相反就就会得出不满意的判断。

  2.1.2 员工满意度

  员工满意度就是基于员工个体与企业之间的相互认知程度,一是员工对工作满意与否的态度,二是企业对员工工作能力的认可,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员工满意度就是不断寻找两者之间的平衡点。

  研究表明,员工满意度对企业的顾客和利润增长存在正相关关系。

  2.2 员工满意度理论

  对员工满意度的研究,既有比较成熟的理论和模型,也有在特定激励理论基础上开辟的新的研究方向。

  本文主要阐述有代表性的五种理论:工作特征模型、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公平理论及期望理论。

  以上理论从不同纬度对工作满意度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各纬度之间是怎样相互影响的研究结果。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认为人的工作积极性与个人实际报酬多少和报酬的分配是否公平相关。

  在人的思想意识中,总是有意或无意地把自己的付出与所得对照他人进行比较,然后根据自已的主观意愿判断是否公平。

  这种判断的结果对员工的工作动机和行为有很大的影响,会产生两种不同的效果,一旦员工做出不利于自己的判断,他们就认为不公平,进而对工作不满意;相反判断对自己有利,就会感到满意,就会积极工作。

  因此,从某种意义来讲,人与人进行比较和做出公平与否的判断是人的动机激发诱因,并根据判断结果来指导人的行为。

  这就要求企业在制定激励措施时,要综合考虑自身现状与外部情况。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三个阶段,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是一层一层从低到高逐步得到满足的,只有当低一层的需求得到满足或部分得到满足后,才会考虑相邻较高层的需求,满足后的需求不再具有吸引力。

  需求层次理论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很多企业和组织都是在该理论的基础上开展满意度的相关工作。

  需求层次理论的文化局限性导致该理论在不同的社会或民族文化中应用时,其有效性可能会出现偏差。

  因此,在使用需求层次理论进行满意度研究时,应根据所处环境的具体情况进行应用。

  第 3 章 LY 公司员工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11

  3.1LY 公司特征分析......................11

  3.2LY 公司员工情况分析...................11

  第 4 章 数据统计分析.....................17

  4.1 问卷设计...................17

  4.2 确定样本...................................17

  第 5 章 对策和建议......................30

  5.1 提高员工对社会地位认识的对策和建议......................31

  5.1.1 加大企业文化社会化建设,强化宣传力度.............31

  第 5 章 对策和建议

  5.1 提高员工对社会地位认识的对策和建议

  LY 公司员工在社会地位方面的满意度偏低,主要原因一是 LY 公司所处电解铝行业在社会上的认可度普遍偏低。

  电解铝产能过剩、高污染、高耗能、业绩亏损等是社会对电解铝企业的普遍认知,造成员工职业自卑感;二是电解铝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操作工人素质较低,导致员工在年龄、学历、阅历等方面与其他行业相比处于劣势地位;三是受全球经济低迷,电解铝市场疲软的影响,LY 公司连年亏损,公司经营压力大,为此公司从上到下实行高压传递策略,造成员工压力增大,感觉认可度降低。

  因此,本文建议 LY 公司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改进:

  5.1.1 加大企业文化社会化建设,强化宣传力度

  LY 公司是一家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电解铝企业,1988 年公司成立,为本地区经济发展及东北地区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公司从成立至今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从最初高污染的自焙型电解槽到清洁的预焙型电解槽,持续改进员工的工作环境。

  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不断加强资本运作,成为国内某大型知名能源央企的子公司,提高了公司的社会知名度和认可度。

  另外,最近几年 LY 公司在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全力打造煤电铝循环经济,以奉献绿色能源为自己的核心价值观。

  所以,LY 公司应该加大公司企业文化社会化的建设,把“责任”、“诚信”、“公益”、“绿色”等概念融入公司企业文化当中,不断采用行业先进标准和健康环保的风险管理体系等措施,以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提供绿色产品,从而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社会效应,赢得良好的口碑和传播力,提高公司的社会认可度和员工的自豪感。

  第 6 章 研究结论

  6.1 结论

  通过前文的统计分析结果可以看出,LY 公司员工的总体满意度是 3.173,相对满意度研究文献中的结果,LY 公司员工整体满意度偏低,所以,LY 公司管理高层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本文设计的 8 个维度测量中,员工满意度最高的是物质回报为3.330,员工满意度最低的是成长与发展为 2.934。

  在 44 个影响因子中,员工满意度最高的 5 个因子分别是友谊与朋友、公司福利、社会保险、假期和节假日慰问;满意度最低的 5 个因子分别是加班工资、成就感、职位与权力、机遇和社会地位。

  综合数据分析结果,建议 LY 公司的决策层高度重视公司的员工满意度建设,特别是应该对满意度较低的几个因子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重点集中在满意度最低的几个因子上面,从而不断提升公司总体满意度;对于满意度相对较高的几个因子应继续保持并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略)

【工商管理论文公司内部体系研究】相关文章:

工商管理教学体系改进研究的论文10-08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论文03-25

旅游文化体系建设研究论文10-09

MBA学位论文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论文10-08

有关工商管理的研究论文10-08

大数据方向研究生体系研究论文10-08

数字媒体技术学科体系研究论文10-09

数控机床维保体系研究论文10-09

小学美术教学对环境教育体系研究论文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