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汇报

中镇小学书香校园工作汇报

时间:2024-09-08 03:04:26 工作汇报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镇小学书香校园工作汇报

  新课改给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为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性的学习,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搭建了开放式的平台。新教育实验(全国政协常委、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朱永新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新教育理论的实践及推广研究》)为学校特色的形成,办学品位的提升提供了契机。我们中镇小学在连云港市第一个融入新教育实验的大潮,并以“营造书香校园”为突破口,构建学习型的学校,打造书卷气的学生,创办适合所有学生发展的教育,培养全面发展而有个性的学生,走出了一条新教育实践的探索之路。

中镇小学书香校园工作汇报

  一、制度奠定基础,引领师生成长

  2004年8月,中镇小学领导一班人在读书推进课程改革,引领学校发展的理念指导下,着力营造书香校园,让师生与大师对话,与经典同行,共建教育理想的精神家园。

  1、购书刊成为制度

  “新教育实验”开展以来,我校根据新教育实验教师和学生必备的推荐书目,半月更新一次图书阅览室书籍。除了经常在本地书店挑选,还专程多次去南京采购近2000册新教育文库图书。为鼓励教师订阅教育报刊,学校为每位教师每年补助100元,并形成制度。现在,我校仅订阅的教育教学报刊杂志就有386种,为营造书香校园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

  2、写随笔成为制度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改变人生,梦想成就未来。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学校规定,每个教师每天必须保证1小时的阅读时间。其中上网阅读不少20分钟,读新教育文库中书籍不少于40分钟。每周必须写一篇教学反思稿,每月必须读一本教育专著,上传一篇有质量的读书笔记到学校网站上或教育在线上。同时规定,凡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每周都必须登陆校园网站,发贴、跟贴、发表文章,都必须达到一定次数,每月进行检查评比。

  广泛的阅读,开拓了老师的视野,丰富了文化的积淀。阅读改变了老师的传统生活方式,也提升了自己的文化品位。

  3、读写活动成制度

  营造书香校园的课程计划,合理整合了我校课程资源。我校在保证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和地方课程计划,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把每堂课40分钟压缩为35分钟,在每天下午增设一节读写课,星期一、三、五侧重于读,星期二、四侧重于写,学生在校时间仍不超过6小时。学校还为学生的读写专门印制了精美的日记本和读书笔记本。我校十分重视对学生的读写指导,在实验课题组的统一安排下,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接受能力,定期进行读写方法的指导,对读写内容进行点拨,学生的读写能力不断提高,有力地推进了营造书香校园活动的进程。

  4、彰显个性成制度

  我校经常开展形式多样、内容活泼的学生读写活动,彰显学生的个性。每周每个年级组都有读写方面主题,每月学校都要举办一次读写方面的竞赛。2004年11月,我校成功地举办了第一届读书节,掀起了低年级读《三字经》、中年级读《千字文》、高年级读《西游记》的阅读高潮。精彩纷呈的走近李白、走近《三字经》、成语接龙、古诗擂台赛、美文诵读、读书演讲、优秀读书笔记展览等活动,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了学生的读写积极性。“阅读之星”、“小小读书迷”、“故事大王”、“书香班级”等荣誉评比,使全校读写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为了彰显读写的典型人事,我们通过校园广播、学校网站和《新竹报》、《灌南教育》等媒体广泛宣传,不断扩大我校营造书香校园活动的影响。05年6月,我校成功举办了县“营造书香校园”活动现场会。

  二、加强文化建设,营造书香校园

  校园就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是我们追求教育梦想的理想园地。我们重点抓校园“七大文化”的建设,让校园浸润书香,让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

  1、墙体文化

  (1)“五问”墙:学问是一切前进的活力和源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把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每日“四问”:自己的健康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自己担任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加上富有我们学校读书特色的“我今天读新书了吗?有,读了多少?”构成了“五问”,题写在学校墙壁的显著位置上,以此来引领着全校师生,学会每日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2)绘画壁:绘画壁的建设,为孩子们搭建了放飞想象、展示才艺的舞台。孩子们可以在这里任意涂鸦,尽情挥洒出自己对生活的感受,一幅幅充满灵气与童真的画卷,尽显了孩子们独特的个性。

  (3)古诗墙:小学阶段必须背诵的古诗80首,我们全部绘制在墙体上。80幅色彩鲜艳、图文并茂图画,极具观赏性。古诗墙的建设,让孩子随处都可以接受古诗词的陶冶,更有利于孩子人格的塑造和情感的熏陶,让古诗在孩子们的成长中舞蹈!让孩子拥有一个诗情画意的童年!

  2、走廊文化:有人说,当今是一个没有英雄的时代。许多人越来越感觉到,像雷锋、张海迪、孔繁森这样的英雄离我们越来越远,很难使学生在心目中树立时代的英雄形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道德教育的开展。因为一个人德性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心目中的英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生活中的榜样。为此,我们学校把每个班级在“营造书香校园”、“营造书香班级”活动中涌现出来的“阅读之星”凝练出来的一条条闪烁着师生心灵火花的阅读心语和“三好学生”、“学习标兵”等照片,用彩喷绘制悬挂在教室走廊上,让这些生活中熟悉的“知识英雄”在体验成功喜悦的同时,引领同伴们成长,让英雄的距离不再遥远。只要努力,人人都可以成为新时代的英雄。

  3、班级文化:读书,是孩子们净化灵魂、升华人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我们学校为35个教学班都配上了书橱,橱内藏书生均5册以上,书橱全天候开放,随时可以领到自己喜欢读的书籍。每周四节的日写课和一节的阅读盘点课,更是保证了在校阅读的时间。每个班级都把同学们自己读书的心得、与大师的对话、图书的推介、美文欣赏等读书的成果展示在教室的板报上,墙壁上,绘制在手抄报上。教室里视觉可以触摸到的地方,都散发出浓浓的书香。孩子们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他们从书籍中得到心灵的慰藉,从书籍中寻找到生活的榜样,从书籍中净化自己的心灵。书中的人物就成为他生活的旗帜,书中的道理就成为他人生的坐标。

  4、“行知园”文化:我校行知园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这里绿荫低吟,百花吐艳,粉蝶穿行,曲径通幽,大自然的美景在这里流淌。这是一个花红草绿、美丽如画的阅读广场。行知园的花木有数百种,要想认识他们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把花木的名称整理出来,让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籍,查找该种树木花草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为花草树木编写简介,并为供稿人署名照像,制作成封塑的花木简介牌,悬挂在行知园的花木上。走进行知园,就如同走进了大自然博物馆。

  5、乡土文化:为了让学生走进农村生活,感受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体验历史变迁的痕迹,感悟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乡土文化,我校建立了农物展室。自2004年10月展室成立以来,展室共接待参观学生3000余人次,市、县教育局领导也多次来展室参观,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指导。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收集整理,组织教师编印了校本教材《悯农》,并将悯农教育作为校本课程之一来丰富课程资源。05年10月,我校开展了以《悯农》为主题的“五个一”综合实践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我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11月,我校成功地承办了连云港市首次在乡镇举办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研讨会”。

  6、橱窗文化:橱窗的内容,引领着学生走进“新教育实验”的园地,展示了学生“日记写我童年”,“营造书香校园”活动的成果。

  7、信息文化:校园网站的建立,让全校师生跨上读书学习、网络办公的信息化的高速公路。从2004年9月份起,我校经过多方筹备,建立了“灌南县中镇小学网站”(网址:gnzzxx.lyge.cn),并顺利地建成了校园网。每个处(室)、办公室、每个班教室、网络教室都连上了校园网,成功接入了连云港市教育局城域网。我校网站因更新速度快,点击率高(连云港市第二),被评为连云港市十优网站,今年在市教育网站评比中又获一等奖。学校网站现已成为网络办公的助手、教师成长的平台、学子生活的乐园、家校相通的纽带、展示自己的窗口,全体师生有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我们学校自己办的《新竹报》,已成为我们全体师生珍贵的精神大餐,也成为学校、家庭、社区沟通的桥梁。美文欣赏、学生日记、教研动态,时政要闻等版块,更成为师生们关注的热点。

  三、特色燃烧生命,特色创造未来

  学习改变命运,知识照亮人生,梦想成就未来!只要行动,就有收获!沐浴着课程改革的春风,伴随着书香校园的建设,我校不仅校园环境焕然一新,其它各项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新竹报的创办、校园广播的开播、家长学校的强化、校园网站开通,首届读书节、县“营造书香校园”现场会、“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农物展室的建立、校本教材《悯农》的编印等,架起了学校通向家庭、通向社会的桥梁,我校各项工作得到了市县有关部门和领导的充分肯定。学校在省、市、县举行各种竞赛中,都取得了优异成绩。我校在原有“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市德育先进校”等基础上继续前进,2004年12月,我校又以高标准通过“连云港市实验小学”的验收;2005年10月,又以高标准被定级评比为“连云港一级学校”;2005年7月,又被全国新教育实验总课题组授予“全国新教育实验挂牌学校”;05年9月,被中央教科所定为“小学个性化作文的实践与研究”实验学校;05年11月顺利通过“省现代教育技术合格学校”验收;目前,省级实验小学的创建工作仍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中。

  新课程改革描绘着教育发展的蓝图,新教育实验为新课改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我们以营造书香校园为依托,以创建特色学校为导向,全员参与,齐心绘就,有力地推进课改向纵深发展。让飘满书香的校园,成为我们追寻教育理想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