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简报精华【5篇】
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简报对人们来说越来越重要,简报又称“动态”“简讯”“要情”“摘报”“工作通讯”“情况反映”“情况交流”“内部参考”等。你知道什么样的简报才能算得上是好的简报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简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简报1
4月27日上午,为推动学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发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整体素质,盛志敏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一堂以“阳光心态”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盛老师通过让学生分析并畅谈“绰号的困惑”,学会“勇敢道歉”,懂得“珍惜友谊”,从三个环节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盛老师用亲切的`声音,通过具体的事例,细微的观察,捕捉到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变化,展示出教师良好的素养。
本堂课增强了学生的阳光心理意识,促进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简报2
日前,在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的一堂心理健康教育课上,同学们一时啧啧赞叹,一时扼腕叹息,一时连连叫好,一时又哄堂大笑……原来,这是该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以下简称"心理中心")在课堂上引入的系列恋爱辩论主题,学生通过自己选题、自己查找资料、自己现身说法,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据该校心理中心主任、湖北省人民政府"编钟奖"获得者吕慧英教授介绍,从20xx年起,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即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选课;20xx年,在全省高校率先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20xx年,又在开满必修课的同时,加开了两门选修课,同时为全校辅导员、心理信息员开设了16学时培训课。该校心理中心除了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系列改革和实践外,在教材编写、课程设置、成绩评价等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初步构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新模式。
教材编写科普化
吕慧英教授介绍说,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目的是帮助大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和掌握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教学效果最终要以学生个人的主观心理体验来检验。因此,该校心理中心将课程教材定位为:"学生的科普读物+自助手册",内容和案例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适合学生自学。经心理中心全体专、兼职老师共同努力,中心于20xx年编写出版了《我心飞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约40万字),该教材融专业性、针对性、实用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于一体,是可读性较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普自助手册。近两年,该校心理中心还制作了多个视频教材:编演并录制了《校园危机事件救助》教学光盘教材;拍摄了教学辅助视频教材《心理健康公益讲座》,被评为全国优质课一等奖;制作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精品课》视频教材,为辅助教学、资源共享提供了支持。
课程设置系列化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该校心理中心提出了"必修课+选修课+专题讲座+心理素质拓展活动"的课程系列模式。针对大一学生面临着适应、人际关系、学习等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心理中心在大一年级开设公共必修课,以学生实际需要为导向,以因材施教为目标,以传授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原则组织教学;面向大二、大三年级学生开设了《心理电影赏析》、《幸福心理学》、《爱情心理学》、《心理委员助人技能培训》、《心理瑜伽减压》等心理健康选修课,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需要自由选修。此外,还根据特定时期、特定群体、特定问题开展专题讲座,如"新生适应讲座"、"女生课堂"、"辅导员院前救助技能训练"、"辅导员助理培训"、"宿管员保安员危机救助技能培训"等,同时还为全体心理委员、班级学生干部开设大型心理素质拓展活动。这种课程系列兼顾了不同的年级时段、不同的学生群体以及不同的心理健康主题。
教学方法多样化
该校心理中心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实践课上增强体验。心理中心将理论课和实践课比例调整为2:1,针对当前大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增加了恋爱辩论赛、人际关系调查、生涯规划实操、情绪管理实操和心理电影赏析等实践课程。在教学中,心理中心突破了传统教学的讲授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形式活动化,采取体验式、探讨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例如,教师在讲授"爱情"这部分内容时,组织学生针对"男女两性之间是否存在友谊"这一主题展开激烈辩论;在讲生涯规划时,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的个性类型,介绍自己的生涯规划,与全班同学一起分享;在讲授压力应对时,请学生上台体验情绪的控制和放松。在社会调查课上,同学们走出教室,到餐厅,到图书馆,到路边,自行完成抽样人群调查,建立数据库,统计处理数据,撰写调查报告。这些方法都极大地调动了该校学生的学习热情,同学们在台上台下互相参与、互相触动、互相启发,促进朋辈合作,引发多方位、多层次的思考和领悟。
成绩评价多元化
改革后的成绩评价体系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技能为核心,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多元激励。期末考试也由以往的试卷考核,改成主题班会。班会作业包括提交班会策划报告,5张现场照片,一段班会视频等。具体评价内容包括:到课20%、实践课50%,主题班会30%。同时建立了项目评估细则,比如,恋爱辩论赛的评分标准为:最佳辩手给满分15分,胜方辩手给13分,败方辩手给12分,现场挑战者给12分,胜方班级成员给11分,败方班级成员给9分,最后综合得出学生学习该课程的成绩。多元激励的成绩评价体系重在促使学生通过自身的探索、体验,增进其对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的理解、掌握,使其学以致用,从而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经过改革和实践,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已形成了自己的立体式教学模式。今年11月,湖北省教育厅专家组到该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达标中心考察验收时,高度肯定了该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赞扬该校的危机干预成效显着,普及教育做得很好,心理健康教育课非常有特色。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简报3
高考结束后,关于考生心理问题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这表明全社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更加关注和重视。不过,笔者认为,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出现了问题才进行弥补,而应该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一种教育制度。具体说来,要从以下几方面推动:
第一,进一步提升社会各界尤其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必须在全社会继续加大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要务实地让广大教育管理者、教师,甚至社会大众彻底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真正为学生的一生成长着想的事业,把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真正提升到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同等重要的程度。
第二,逐步实现从"柔性政策"到"刚性政策"的过渡。国家层面根本上应着眼于政策支持的到位,多一些"刚性政策",应在深入调研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准政府行为"逐步过渡到"完全的政府行为",甚至应考虑从立法层面来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现从行动到制度的转变。教育部应当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考虑制定具体的相关配套文件,如落实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编制、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称评定等,同时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督导和学校考核范围。
第三,尽快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身份"。迄今为止,我们并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当成一门"学科"。
长期以来,我们始终强调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教育活动,反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化"。然而,20多年的实践证明,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有学科归属,有了学科归属,当前困扰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编制、职称评聘等问题也许会变得容易解决,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生存状态也有望得到改善。当然,我们要的是心理健康教育待遇上的学科身份与地位,而不是心理健康教育实际工作中的学科化倾向。
第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新课程改革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等的'沟通、互动与配合。毫无疑问,新课程改革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等本身就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新课程改革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教育体系中。心理健康教育也应特别加强与新课程改革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等的沟通与配合,以真正落实贯彻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统一。
第五,重点抓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教育行政部门应尽快以科学、规范、系统的标准建立并完善相关的制度与措施,特别应统一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资格考核与认证标准。师范院校则要加紧培养有质量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
第六,进一步健全、规范并严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与评估。省一级教育行政机构应及时成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统一协调、规范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同时,相关教育督导与评估更要邀请专业人士参与,避免走过场或流于形式。对于其他一些活动,有关部门也要加强监管,规范行为,在管理上尽最大努力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其相关活动朝着有序、健康的方向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简报4
"随着社会的发展,都市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大量学生出现了社会适应不良、自我中心、敏感、易怒、退缩甚至自残等严重情绪和行为问题。"作为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幼教集团总园长,朱敏一直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据她观察,自20xx年教育部发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来,北京市一些中小学已按照纲要精神开展了相关工作,配备了心理教师、开设了心理课程、设立了"阳光室"等心理咨询室,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目前,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结合长期在一线的实践及调研,朱敏在今年的北京市政协全会上提出了《"关于改革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提案,呼吁全社会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朱敏给记者提供一组数据:北京市中小学发展评价服务平台的数据显示,第三方机构针对20xx—20xx年度北京市中小学社会满意度调查结果中,在对北京市、区各所小学的"德育工作"、"教学工作"、"体育卫生工作"、"心理健康工作"等九项内容的评分里,心理健康工作的分值均为最低点85.5,与最高分97.1相差11.6个分值。朱敏发现,一个明显的问题是,很多学校的`教育目标还普遍停留在关注教学质量、教学改革、升学率上,相比其他学科,对心理学教育重视度不高。而且,学校配备的专业心理教师数量缺乏,队伍不稳定。
朱敏坦言,"有的小学没有专职的心理教师,有的中学一所学校里仅有一名心理教师,师生比例远远低于其他学科。"她还发现很多中小学的心理教育至今没有规范的教材。"很多小学,压根没有安排心理课的课时,中学即便有,课时也很少,每班每周还不到1课时,不能连贯地学习。再加上由于师资、场地、课时等条件所限,目前的心理课多以授课传播知识为主,做不到《纲要》中要求的‘游戏’、‘角色扮演’、‘心理情景剧’等教学方式,学生兴趣不高,教学的实效性大打折扣。"更让朱敏心忧的是,很多小学甚至没有专职心理教师,而由音乐、体育、美术等老师兼任。
基于此,她呼吁改革现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建议从小学起开展科学、高效的心理教育。她认为首先要在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中小学生心理教育,并加强宣传,营造一种科学的观点。另外,建议增加编制、增配足量的专职心理教师,并保证课时和待遇。第三,加强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和稳定性;再者,组织专家编写科学规范的教材,保障心理教学活动的空间、时间,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朱敏还特别提到了引入第三方的评价机制。"要完善督导、监督机制,不仅由教委督导、评估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同时引进家长委员会及第三方机构对学校心理教育效果进行监督。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简报5
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省委省政府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全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等考评体系。各高校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总体规划,与教学、科研等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定期召开高校学工部长会议、宣传部长会议和安全稳定工作会等,研究部署相关工作。
强化工作抓手,创新工作举措。针对学生特点,建立多层面、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开展案例教学、体验教学、心理剧情景教学等。每年开展"325善爱我"、"525我爱我"大学生心理健康日活动,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知识竞赛等。通过QQ群、微信群等平台,组织辅导员、心理健康教师、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解和心理疏导工作。
强化工作队伍,提升专业水平。按师生比1:3000—5000标准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每校至少配备2名专职教师。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和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题列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定期举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比赛。
强化危机干预,完善处置体系。构建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四级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组建信息员队伍,做到早发现、早研判、早预防、早控制。加强与专业机构合作,建成个体咨询室、团体辅导室、情绪宣泄室等,做好心理咨询服务,指导解决学生疑难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简】相关文章:
不该简却很简”的简历10-08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简报06-20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09-07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简报06-20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汇报10-08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报告05-25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报告04-18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07-23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汇报08-28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04-01